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346.94 KB
- 文档页数:4
浅议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其职能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图书馆事业的战略伙伴。
关键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01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作为高等院校文献资料中心的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提供资料、情报文献等重要任务,其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影响学校整体质量和水平。
再当今竞争发展的时期,必须承认任何发展都是以人力资源发展实践为依托这一事实,正视世界资源的开发重心,已由以物质资源的开发转移到以知识、信息的积累为前提的人力资源发展实践上,方能认清形势,找到差距,尽快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摆脱落后状态。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定义人力资源(human rtsources)最早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特·德鲁克于1964年提出的。
他认为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资源是人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融合、判断能力,还有想象力。
人力资源发展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历程,包括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个阶段,接受各种训练和指导,从而不断得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发展是推动一个人向积极进取方向努力的动力。
狭义上讲,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是指图书馆的工作中,通过职业管理来塑造馆员本身而使之获得发展,以及通过工作设计来完善环境以促进馆员的发展,从而实现馆员能力充分发挥和潜力的最大释放,获得工作满足,最终实现图书馆组织与全体馆员共同发展的动态管理过程。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关键在于把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与满足馆员个人需求和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在提高工作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馆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因此,人力资源发展界定包括两方面:一是如何增加每个馆员的能力;二是如何促进馆员能力的最大发挥并创造最大效益,即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图书馆人员进行合理组织、调配、激励、培训、发展,实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然后得到“双赢”结果。
探析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摘要: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文章对人本管理、人本服务理念的应用进行了论述,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通过人性化管理,从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形象。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产业、存储、传递和获取发生了急剧变化。
高校图书馆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更新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管理模式,不断变革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带给高校图书馆的新思维,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实际就是人性化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针对读者服务采取的富于人性味的服务方式,不是机械地将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及工作规范墨守陈规地运用到工作中,而是采用灵活的根据不同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富于人性格调的服务方式。
其核心是: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实现人生的价值,体现人文的关怀,用读者第一的敬业精神创建美好和谐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是读者与馆员之间产生的一种人文形式的互动。
其特点是:在为读者服务中馆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读者服务没有强化的条文,它应当打破条条匡匡的束缚,它应该对师生的需求投入人的感情与人的思考,用服务人员与读者之间对等的感情和换位思考来规范自己的服务范畴,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有了灵性,有了温暖。
图书馆在设施与服务上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充满人性味的读者服务和优雅的环境,给读者以宾至如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