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之羊若含玉创作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自命不凡的品格. )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阴暗.白日曛,即太阳暗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谁人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合?(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勉励同伙乐不雅豪放,积极朝上进步.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坦荡,一扫缱绻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应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力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虽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品味.)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风景.②便拟归:就打算归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归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洗澡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

气,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辽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五、绝句

杜甫

迟日山河丽,春风花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刻画了春天的气象?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

样不合的情态?

(答案:1、“迟日”、“山河”、“春风”、““花卉”.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述,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忙碌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

【注释】①渔者:打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示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接洽《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情感?

(答案:1、比较,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厚味,船上渔平易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比较,反应了渔平易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劝戒.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着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示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答案: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华,平易近风淳朴.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华、热闹的气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

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述(30字左右)

(答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但写出了枫叶之繁茂,并且表示了思妇望君的迫切心情.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方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述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标?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答复),这反应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雪白以及闹热.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慨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

(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

说著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离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单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扼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示了作者什么心情?

1、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俏丽.

2、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俏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木樨.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木樨”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扼要说明.

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示力?为什么?

1、答:木樨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示了更丰硕的美的联想,因而“木樨”有点题之妙.

2、答:“落”字更有表示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联合全诗扼要剖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答:柳条、藤蔓、黄莺.

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

别之情.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候特点的词语.1、答:淡白、深青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韶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情感.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1、答:院内院外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述自然景物?试扼要剖析其表达效果.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1、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断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2、答: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故乡来的人问讯;表示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抵触而焦炙的庞杂心情.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述夜雪的?

1、答:触觉、视觉、听觉

2、从诗歌描述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答:孤寂凄冷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心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示了怎样的情景?1、答:表示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依靠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依

靠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春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示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示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联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成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他人诗词,仍采取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答:高直、陡险

的特点.

2、诗人借描述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幻想?

答:要做一个坚毅刚烈不阿的人,人生要立功立业.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

(完整版)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

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优秀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1.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小题1】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②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小题2】 “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文章写作技巧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答题时结合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方面分析。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其作者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结合词的内容,“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职卑微。④吾曹:我们。 (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1)本题考查诗句在诗中的作用.诗句意思: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

古诗赏析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题及答案 一、《次北固山下》 1、请描述颈联(第三联)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答: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思念故乡。 3、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律诗诗,内容上属于___思乡__之作。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翻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并回答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意思: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出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6、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思念家乡的书信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怀。 8.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例如颈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9、“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 答: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10.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D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题附答案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题附答案 为了让大家充分地做好高考备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题附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高考语文备考有所帮助。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题1: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金]王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理解诗歌要从诗句开始,还要从整体上思考。 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祯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大泽乡。 颍川汤沐③尽,空羡夥颐王④。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④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

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简析诗歌前两联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颔联写景,极有气势。这两联也蕴涵了作者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情。颈联转为静态描写,诗的情调由昂扬变为低沉。“通侯里”系达官贵人门庭显赫之所,本该热闹非凡,但此时傅公旧里却“寂寂”无闻,冷冷清清。作者又将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与“通侯里”的孤寂相对照,令人思之凄然。尾联反衬出傅公命运之悲,而作者对明太祖诛杀功臣的愤慨,亦暗含诗中。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悲慨为主。 答案: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颔联写草原广袤苍绿,雄鹰振翅竟使云气飞扬。此联表面写景,实则暗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其二》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 解析:《战城南》中,由“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可想而知将士杀敌场面之壮烈,“寸心”怀着“白日”般杀敌卫国的壮志和信念;《塞下曲·其二》中,由“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可见作者对战争的激愤不满。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早晴至报恩山寺 文与可 山石巉巉磴①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①磴:石级。 (1)钱钟书在《宋诗评论》中评价文与可“在诗里描摹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创造了以画写诗的手法,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时,要紧扣“以画写诗”的题干提示,抓住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和喜悦的心情,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阐述。 [答案](1)两联的景色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相生,形色相映,很有画面感。颔联描绘出一幅烟开远水,日照高林,鸥落雉飞的动态画面。颈联描绘的则是一幅大麦满园、蚕卧桑叶的静态画面。(2)本首诗表现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首联诗人清晨沿着山路拂松穿竹,露水打湿了衣裳。颔联和颈联写太阳升起后诗人所见的清新明丽的山林乡村景色。尾联写在村庄的晚景中,诗人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这些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恬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唐寅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颔联借助历史故事说理,自然是用典手法,需要分析出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来。(2)本题考查炼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用典。使用了王昭君不被赏识,张丽华不得君王留幸之典,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不得重用的苦闷。(2)“不见莺啼有吠蛙”寓指春去夏至,花落时节;呼应首联(或呼应标题)以景结尾,委婉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或无奈与自嘲)。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添盆中石菖蒲水仙花水 杨万里[注] 旧诗一读一番新,读罢昏然一欠伸。 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注]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诗人,主张积极备战,正直敢言。因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后痛恨奸相专权,终忧愤而死。 (1)全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评论认为,全诗的精妙处就在于“无数盆花争诉渴”的“争诉渴”三字上。“争诉渴”三字有怎样的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首诗语句比较直白,诗歌内容较好理解,一个“诉”字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边是花草在喧闹,一边是诗人的无所事事,对比明显。(2)赏析诗句的妙处,一般从使用的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达到了什么样的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之羊若含玉创作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自命不凡的品格. )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阴暗.白日曛,即太阳暗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谁人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合?(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勉励同伙乐不雅豪放,积极朝上进步.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坦荡,一扫缱绻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应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力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虽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品味.)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风景.②便拟归:就打算归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归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洗澡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

24道古代诗歌鉴赏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4道古代诗歌鉴赏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从全诗来看,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清新自然、恬淡幽静的乡村景象。从描写的明丽的自然景象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指向,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参考答案】: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池水漫上了塘岸,太阳正要落山,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牧童赶着牛回家,横坐在牛背,手拿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可从写景上的炼字、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譬如炼字就要抓住“衔”“浸”等,修辞有拟人等。 【参考答案】:①炼字。两个“满”字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而美丽,柔美的春山倒映在澄澈春水中,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浸”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③比拟。“山衔落日”,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④借景抒情。借恬静优美的景色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情与景高度统一。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凤①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②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③。 [注]①连文凤:宋亡,流徙江湖,与移民故老结交。②药:芍药。③此句化用屈原的《招魂》。 3.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图景?请简要分析。 解析:中间两联诗写了一系列的场景,比如犁田和“秧初种”“寒泉”“旋浇”“放犊”“听莺”等,将这些场景组合在一起,然后根据诗境,提炼出其中的“逍遥闲适”即可。 【参考答案】:雨后犁田栽秧,寒泉水浇芍药,远处陇上放牛,桥边柳下听莺。描绘了一幅逍遥闲适的春日田园生活图景。 4.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联系全诗,联系题目和注释进行分析。从题目(春日田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归隐田园的诗;再联系首句“老我无心出市朝”和尾句“已许吟魂入梦招”,即可概括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无心出世,归隐田园。②故国之思。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5.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作用。答题时,先指出两个叠音词所使用的手法,然后指出表达效果。这两个词所渲染的气氛是悲凉的,表达出作者孤寂凄苦的感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②底处:何处。③枰:棋盘。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隋诗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蜀道后期张说(唐)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 苏轼 【问题】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问题】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②。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1)古典诗词特别将就炼字,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贪看白鹭横秋浦”中“横”字的妙处。 (2)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比较这两首诗,看看有何不同,请简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 梦回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篇一」 水调歌头·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瑶草:仙草。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④金徽:瑶琴。 7、下列对这首宋词上阕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参考答案:选CD。 解题说明: 本体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本词实际上是化实为虚,运用想象,以虚衬实,以理想仙境之虚衬托现实黑暗、作者内心不满之实。C 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所以D错。 8、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诗歌鉴赏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塑造了“小孤山”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5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桑乾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①刘皂,咸阳人;②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乾河在并州北约二百公里处; (1)“客舍并州已十霜”中的“霜”字,可否换成“年”请简述理由;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登鹳雀楼 畅诸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1)该诗颈联的“围”字和“断”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有人说“惆怅”是该诗的诗眼;若是,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与情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色彩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如何的思惟品德? (答案:1.花色淡墨,花喷鼻清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自命不凡的品德. )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蒙昧己,世界那个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有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阴暗.白日曛,即太阳暗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以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如何的情义?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合? (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出力衬着凄寒悲苦的氛围,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和赞扬之情,勉励同伙乐不雅豪放,积极朝上进步.这两句诗气概雄浑,胸襟坦荡,一扫绸缪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程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应诗人如何的贬谪生涯?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适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应了如何的心理? (答案 1.作者贬居岭外,怀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力极为苦楚.2.因为一方面虽然日夜在怀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放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因为本身的缠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逼真.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风景.②便拟归:就打算归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后果上咀嚼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解释客人要归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天然风景的爱好与欲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欲望?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段,化静为动,将万物洗澡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与活气,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辽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本身意识到——

诗歌鉴赏练习精选及答案(9篇)

古代诗词鉴赏练习 1、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孤”;其“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3、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4、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押的韵是。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朱梅王冕之阳早格格创做 尔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启浓朱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浑气谦坤坤. 【注释】①朱梅:火朱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性? 2、诗人借朱梅要表黑何如的思维性格? (问案:1、花色浓朱,花香浑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雅,独擅其身,孤芳自赏的性格. ) 二、别董大下适 千里黄云黑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纷. 莫忧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出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黑云.③曛:昏暗.黑日曛,即太阳暗浓无光. 1、“千里”,有人写做“十里”,您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二句表黑了对于朋友何如的情谊?那二句与王维收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的格调有什么分歧? (问案:1、用“千”字好.“千里”地步壮阔,不妨效力渲染凄热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二句情调相谐.2、表黑了对于朋友的劝慰战赞好之情,饱励伙陪乐瞅豪迈,主动进步.那二句诗气魄雄壮,胸襟启阔,一扫缱绻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中音书籍断,经冬复历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去人. 【注释】①那尾诗写于做家贬谪岭北遁归途中. 1、诗歌前二句里的“断”战“复”反映诗人何如的贬谪死计? 2、按常理道后二句好像写做“近乡情更切,慢欲问去人”更妥当,那里的“怯”战“不 敢”反映了何如的情绪? (问案1、做家贬居岭中,思念亲人,又少暂得不到家人的所有音讯,粗神极为痛苦.2、果为一圆里固然日夜正在思念家人,另一圆里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运气,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乏或者其余本果受到不幸.那种抒写,更隐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止留客 弛旭 山光物态弄秋晖,莫为沉阳便拟归. 纵使阴明无雨色,进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风景的格式,那里指(山中的)景致.②便拟归:便挨算回去. 1、尾句的“弄”字历去为人称讲,请从建辞战表黑效验上品味那个炼字. 2、诗中哪二个字证明客人要回去的本果?哪一句以退为进,表黑了做家对于自然景致的喜爱与期视共朋友共赏好景的希视?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黑施工舄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 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 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 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 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答案: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三、渡汉江 宋之间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 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及答案解析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 及答案解析 一、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2)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3)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回答 村行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籟,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 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六、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