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建筑材料学是研究建筑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制品的学科。以下是建筑材料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功能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2.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钢材、铝材、铜材等。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各种结构和装饰用途。

3.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材料。常见的非金属材料有水泥、混凝土、木材等。非金属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性和电导性,适用于保温和隔热等用途。

4.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过复合制备而成的材料。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具有各种材料的优点,并能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

之处。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5.建筑材料的性能

建筑材料的性能包括强度、耐久性、隔热性、导热性等。选择

适合的建筑材料可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满足要求。

6.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建筑的用途、环境条件、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材

料是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优

势和限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和应用。

7.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

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和处理过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选择环

保的建筑材料和优化材料的使用方式是可持续建筑的重要策略之一。

以上是关于建筑材料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 绪论 1.、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1具备设计的强度等级 和结构稳定w性2建筑物的适用性3建筑物的耐久 性这三者总称建筑物的可靠性。 2. 度量建筑物可靠性的数值指标叫做建筑物的可靠度。其定义为:建筑物在规定的期间内(分析时的时间参数,也称设计基准期),在规定的条件下(指设计建筑物时所确定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适用的条件及环境条件,而不受人为过失影响),具有预订功能的概率。 3 从环境改善角度出发,具有环境改善功能的材 料、高效率利用和低耗能材料、全寿命环境协调 性和零排放的制备技术的材料,都属于环境协调 性材料。 4 这种环境协调性材料的基本特征是;无毒无 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 坏;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可再生循 环利用,且容易回收;能做到高的使用率。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 材料密度:νρm = 表观密度:a a v m =ρ 体积密度:00v m ,=ρ 堆积密度:通常所指的堆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和气干状态下的,称为气干堆积密度。, p v m =ρ 紧密密度:对于散粒体材料按规定方法填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紧密密度。 空隙率;散粒材料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数。 2 化学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元是矿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 3 硅氧骨架形式结构分别为: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和架装结构。 4 建筑材料的宏观结构按空隙尺寸可分为; (1)致密结构(2)空隙结构(3)多孔结构 5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外力解除时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若还存在永久变形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6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破坏时不产生塑性变形,即使产生其数量很小,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就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叫延性。材料的韧性是以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载荷作用破坏时所需要的能量表示,相当于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变轴所围成的面积。

大一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

大一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对于大一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大一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水泥和混凝土 1. 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成分是石灰、硅酸盐、铝酸盐等。水泥可以与石灰、砂石等材料混合制成混凝土。 2.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它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3. 混凝土的种类有普通混凝土、重力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不同种类的混凝土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 二、砖和石材

1. 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分为红砖和磁砖两种。红砖具有一定的抗压、耐磨和耐火性能,适用于多种建筑结构。 2. 石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在建筑中常用于墙面、地面等装饰。石材种类繁多,有大理石、花岗岩等,具有独特的颜色和纹理。 三、金属材料 1. 钢材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建筑结构、桥梁等。 2. 铝材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导电性好。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门窗等。 四、绝缘材料 1. 绝缘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隔热、隔音和防潮。常见的绝缘材料有岩棉、玻璃棉等。

2. 绝缘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建筑结构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五、涂料和粘结剂 1. 涂料是一种涂刷在建筑表面的装饰材料,常用于墙面、天花 板等。涂料的种类有乳胶漆、油漆等。 2. 粘结剂是一种用于粘合材料的物质,常用于砖石、地板铺设等。常见的粘结剂有水泥胶浆、胶水等。 六、其他建筑材料 1.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隔热性能。 常用于建筑结构、地板等。 2.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常用于窗户、幕墙等。具有良 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

大一建筑材料知识点大全

大一建筑材料知识点大全 一、概述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大一学习建筑的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建筑材料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建筑材料知识点,帮助他们在学习建筑过程中对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木材 1. 木材的种类:常见的木材有实木和人工板材两种,实木分为软木和硬木,人工板材包括刨花板、密度板等。 2. 木材的性质:木材具有轻质、抗压、耐磨等特点,但也容易受潮、变形等。 3. 木材的用途:木材常用于建筑的地板、家具等方面。 三、石材 1. 石材的种类:常见的石材包括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等。 2. 石材的性质:石材具有耐磨、抗压、耐酸碱等特点,但也容易吸水、易受污染。 3. 石材的用途:石材常用于建筑的立面、地面等方面。

四、混凝土 1. 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子、骨料等组成。 2. 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但也 容易开裂、受潮。 3. 混凝土的用途:混凝土常用于建筑的结构部分,如梁、柱等。 五、钢材 1. 钢材的种类:常见的钢材有角钢、槽钢等。 2. 钢材的性质:钢材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但也容易受 火灾影响。 3. 钢材的用途:钢材常用于建筑的结构部分,如钢梁、钢柱等。 六、玻璃 1. 玻璃的种类:常见的玻璃有透明玻璃、装饰玻璃等。 2. 玻璃的性质:玻璃具有透明、坚硬等特点,但也容易破碎。 3. 玻璃的用途:玻璃常用于建筑的窗户、幕墙等方面。

七、砖瓦 1. 砖瓦的种类:常见的砖瓦有砖块、空心砖等。 2. 砖瓦的性质:砖瓦具有强度高、保温性好等特点,但也容易 吸水、易受污染。 3. 砖瓦的用途:砖瓦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地面等方面。 八、屋面材料 1. 屋面材料的种类:常见的屋面材料有瓦片、沥青瓦等。 2. 屋面材料的性质:屋面材料具有防水、耐久性好等特点,但 也容易受到风吹雨打。 3. 屋面材料的用途:屋面材料常用于建筑的屋顶。 九、绝缘材料 1. 绝缘材料的种类:常见的绝缘材料有保温材料、隔音材料等。 2. 绝缘材料的性质:绝缘材料具有隔热、隔音等特点,但也有 一定的透湿性。 3. 绝缘材料的用途:绝缘材料常用于建筑的墙体、屋面等方面。

大一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点

大一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点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一学 习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大一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常见的建筑材 料种类、性能要求以及应用范围等。 一、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 1. 水泥:水泥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水泥种类主要有硅酸盐水泥、硫 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2. 砂浆:砂浆是由水泥、石灰和砂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具有 粘结性和耐久性,常用于砌筑、抹灰和填缝等工作。 3. 石材:石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常见的石材有大理石、 花岗岩和石灰石等。石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美观性,常用于墙面、地面的装饰。

4. 木材:木材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和良 好的隔热性能等特点。常用于建筑的结构框架、地板和门窗等。 5.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在建筑中广泛应用。钢 材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支撑和承载。铝材具 有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常用于门窗的制作。 二、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 1. 强度:建筑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如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钢材的屈服强度等。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 一定的强度要求,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 耐久性: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使 用能力,如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能承受氯离子侵蚀、钢材的耐腐蚀 性需能长期抵御环境中的腐蚀等。 3. 导热性: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对于保温和节能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岩棉等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能够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建筑材料知识点大一总结

建筑材料知识点大一总结 一、导言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师和工程师 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大一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建筑材 料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水泥与混凝土 1. 水泥 水泥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硬化性能和强度。主要分为硅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等。水泥的应用 广泛,可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 2. 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适量的水混合而成的材料。 它具有抗压强度高、防火性好等优点。混凝土在建筑中有广泛的 应用,可用于制作建筑结构和地基等。 三、钢材 1. 钢材的分类

钢材按照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按照用途可分为建筑钢材和机械制造用钢等。钢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构件中。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多用途的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抗震性好等特点。通过在混凝土中嵌入钢筋,可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优点,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木材 木材是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质轻、易加工、良好的隔热性能等特点。在建筑中,木材常用于制作梁、柱、板材等结构部件。不同的木材种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五、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坚硬等特点。在建筑中,玻璃广泛应用于窗户、墙面、隔断等部位。不同类型的玻璃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夹层玻璃具有隔热、隔音的效果。

六、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递,保证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岩棉、聚苯板和聚氨酯等。这些材料在建筑外墙、屋顶等部位起到重要的保温隔热作用。 七、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用于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增加其舒适度和艺术性。常见的装饰材料包括涂料、瓷砖、地板等。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等,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 八、结语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师和工程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筑材料的了解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和美观的需求。深入学习和研究建筑材料知识,对于未来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一建筑材料必背知识点

大一建筑材料必背知识点 在大一学习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是建筑专业学习的基础。以下是大一建筑材料必背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建筑材料概述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和建筑设备的材料。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石材、金属材料、混凝土、砖、瓦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 二、材料的分类 1. 无机材料:如石材、砖、瓦、混凝土等,以无机物质为主要组成成分。 2. 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等,以有机物质为主要组成成分。 3. 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以金属元素为主要组成成分。 三、常见建筑材料特性和应用 1. 木材:木材是一种适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建筑的桁架结构、地板和家具制作。

2. 砖: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粘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砖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广泛用于墙体建造和装饰。 3. 石材:石材是一种耐久、美观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建筑的外墙、地面和装饰。常见的石材有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等。 4.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料、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的特点,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施工。 5. 钢材: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常用于构筑物的支撑和框架结构,如钢筋、钢梁等。 6. 玻璃:玻璃具有透明、坚固的特性,常用于建筑的窗户、墙面和装饰。不同类型的玻璃还有保温、隔热等功能。 四、材料性能和测试方法 1. 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等。 2. 密度: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材料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得出。 3. 吸水性: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通常用吸水率或吸水量来表示。

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

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建筑专业的学习中占 有重要地位。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建筑材料相关的知 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材料的分类、性质、使用以及在建筑中 的应用等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的知 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的分类是我们了解建筑材料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 建筑材料知识的前提。根据其来源和组成的不同,建筑材料可以 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 1. 天然材料:指在自然界中存在并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砂石等。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纹理和色彩,广泛用于建筑中,给建筑赋予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2. 人工材料:指通过矿石开采、矿石粉碎、混合等工艺过程获 得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砖瓦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稳定性,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第二部分:建筑材料的性质 建筑材料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其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是我们选 择和使用材料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建筑材料的性质包括物理 性质、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多个方面。 1. 物理性质:指材料的密度、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等特性。例如,木材的密度相对较低,导热性较差,因此在保温方面有一 定的优势。 2. 机械性质:指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特性。例如,钢筋 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因此在建筑结构中承担重要的支撑 作用。 3. 化学性质:指材料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例如, 水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石灰石,并在硬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 久性。 第三部分:建筑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的使用包括施工前的材料选择与采购、施工时的储存 与保养、以及施工后的效果评估等多个阶段。 1. 材料选择与采购: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 的建筑材料,并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价格、供应情况等因素。 2. 储存与保养: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储存和保养, 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不受损害。例如,水泥要避免潮湿,砂石要 避免受到污染等。 3. 效果评估:在施工后,需要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评估,判 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例如,检测水泥强度、测量 墙体的保温效果等。 第四部分: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师创作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的外观 和结构,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功能和性能。

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

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新生,学习建筑材料科学是我们的基础课 程之一。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并理解各种建筑材 料的性质、特点以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总 结和归纳,下面将给出一个建筑材料大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公式。 一、材料的分类 1. 矿物材料 矿物材料主要包括石料、水泥、砂子等。 (详细论述矿物材料的性质、特点、应用) 2.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钢筋、钢板、铝等。 (详细论述金属材料的性质、特点、应用) 3.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玻璃、塑料等。 (详细论述非金属材料的性质、特点、应用)

二、材料性能与特点 1. 强度与稳定性 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衡量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讨论材料强度与稳定性的关系和重要性) 2. 导热性与绝缘性 材料的导热性和绝缘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和隔热效果。(深入探讨导热性与绝缘性对建筑的影响) 3. 耐久性与防腐性 材料的耐久性和防腐性是确保建筑物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解析耐久性与防腐性的重要性和测试方法) 三、材料的应用 1. 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包括砖、石、混凝土等。(介绍墙体材料的不同种类和应用范围)

2. 地板材料 地板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包括木 地板、地砖等。 (详细讨论地板材料的选择和特点) 3. 屋面材料 屋面材料是保护建筑物顶部的重要材料,包括瓦片、金属板等。 (介绍屋面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湿度对于建筑材料的影响 湿度是对建筑材料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需要通过合适的保护 措施来解决。 (探讨湿度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2. 腐蚀与防护

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导语: 大一上学期,对于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材料课程是 必修科目之一。通过学习建筑材料,学生们能够对常用的建筑材 料种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有所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 基础。下文将对大一上学期建筑材料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概述,帮 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1. 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以及用途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石膏等。这些材料常 用于建筑的结构构件和外装饰。 (2) 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金属材料常被用于建筑的框 架和支撑结构。

(3) 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建筑中常用于绝缘、密封和防水等方面。 (4) 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具备不同材料的优点,常被用于高强度、轻质结构的建筑中。 2. 常用建筑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1) 水泥:水泥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中的胶结材料,对称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水泥常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被广泛应用在基础、结构构件和外墙等方面。 (2) 砖石:砖石是一种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阻燃、隔热、吸声和调湿等优点,常用于墙体建造和室内装饰。 (3) 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装饰效果。在建筑中,木材通常被用于梁柱、地板、门窗等方面。

(4) 钢材:钢材是一种高强度、耐久的建筑材料,常被用于框 架和支撑结构。其优点是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力矩,用于支撑 建筑的重量。 3. 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 (1) 强度:建筑材料的强度指的是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下不发 生破坏或变形的能力。强度常用来评价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2) 密度:建筑材料的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的材料的质量。材 料的密度决定了其重量和采用的构造方法。 (3) 导热系数: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指的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单位温度差下的热量传递量。导热系数影响着建筑材料的隔 热性能。 (4) 吸水性:建筑材料的吸水性指的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单位 时间内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水性影响着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建筑材料学科知识要点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 砼拌和物和易性:指砼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它也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有稳定性、捣实性和流动性等三方面含义。 石料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石料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开口、闭口空隙及颗粒间空隙的体积)矿质实体的干质量。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的胶凝材料。 钢材的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沥青的软化点:沥青材料在硬化点至滴落点之间的温度阶段时,取滴落点与硬化点之间温度间隔的87.21%为软化点。 沥青的大气稳定性:指沥青在温度、阳光、空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沸腾钢:沸腾钢脱氧不完全,钢中FeO含量较高,铸锭时和碳发生反应生成CO气体,气体外逸时钢水呈沸腾状。 磨耗性:指石料抵抗撞击、边缘剪力和摩擦的综合作用的能力。 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水成浆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胶凝材料。 表观密度:规定条件下,石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矿质实体的干质量。石灰的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保存两星期以上,称为”陈伏”。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和到标准稠度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经历的时间。 硅酸盐腐蚀的外界条件和内因有哪些? 外界条件:道路结构有时会受到海水、沼泽水、工业污水的侵蚀,这些水中常含有碱性硫酸盐。这些硫酸盐与Ca(OH)2作用生成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矾石,使体积增加很多,产生内部压力,造成水泥石开列甚至毁坏。 内因:水泥石中含有相当数目的Ca(OH)2,以及一定数量的水化铝酸钙。水泥石的各种孔隙使得外界侵蚀介质易于侵入。 为什么矿渣水泥的耐硫酸盐腐蚀性好? 由于火山灰反应的消耗,矿渣水泥浆体中的氢氧化钙及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对硫酸盐溶液及淡水腐蚀都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砼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根据经验公式和试验参数进行初步设计,得出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在实验室进行试拌,考察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和易性,得出基准配合比。3.按基准配合比,对砼进行强度复合。 4.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合理的设计配合比。 碳素结构刚的选用原则是什么?那些条件下不使用沸腾钢? 碳素结构刚力学性能稳定,塑性好,温度敏感性较小,可加工成各种型钢、钢筋和钢丝,使用于一般结构和工程。 在焊接、超载、受冲击和温度应力等不利情况下不使用沸腾钢。 简述蜡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蜡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有较大影响,高温时影响沥青的永久变形,低温时容易发脆开裂,同时还影响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大一建筑材料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

大一建筑材料重要知识点笔记整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建筑质量和工程 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大一学习建筑专业时,了解和掌握 建筑材料的重要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重要 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 水泥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最常用的一种,一般用于混凝土、砂浆和灰 浆等的制作。常见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硬质水泥和高性能水泥等。水泥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重要指标。 2. 砂石 砂石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和路面材料等。 常见的砂石材料有河砂、山砂和机制砂等。砂石的粒径、石粉含 量和颗粒形状对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钢筋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主要承受拉力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 重要的加固作用。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钢筋可分为不同等级

和型号。钢筋的直径、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是使用时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 4. 砖瓦 砖瓦是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材料,用于制作墙体、地面和隔断等。常见的砖瓦有普通砖、空心砖和红砖等。砖瓦的尺寸、抗压强度和吸水性能是选择和使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5. 油漆涂料 油漆涂料是建筑装饰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用于保护和美化建筑表面。常见的油漆涂料有乳胶漆、油性漆和水性漆等。油漆涂料的附着力、耐候性和环保性是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重要指标。 6. 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管道等,防止电流泄漏和热量损失。常见的绝缘材料有橡胶、塑料和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的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绝缘性能是选择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7. 陶瓷

陶瓷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地面、墙面和装饰等,具 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美观性。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玻化砖、瓷砖和马 赛克等。陶瓷的硬度、抗压性和防滑性是选择和使用时需要考虑 的重要指标。 8. 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保护建筑物不受水分侵蚀的作用。 常见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卷材、涂料防水和水泥基防水材料等。防水材料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施工方便性是选择时需要注 意的重要指标。 9. 木材 木材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梁柱、地 板和家具等方面。常见的木材有杉木、橡木和柚木等。木材的稳 定性、强度和防腐性是选择和使用时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 10. 玻璃 玻璃是建筑工程中窗户和幕墙等的常见材料,具有透明、耐候 和隔热等特点。常见的玻璃材料有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

建筑材料知识点总结

建筑材料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任何建筑物的都是用各种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 (2)分类:①按材料来源分类:天然材料;人工材料。 ②按材料的使用部位:结构材料、屋面材料、墙体材料、地面材料。 ③按材料的建筑功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承重材料(建筑物基础、梁、柱等所用材料)、围护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 ④按材料的性质: 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黑色和有色金属 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烧土制品、玻璃及熔融制品、胶凝材料、混凝土 有机材料: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沥青材料 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金属:有机复合(轻质金属夹芯板等) 金属:非金属复合(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2.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轻质、高强。 (2)发展多功能材料。 (3)廉价、低耗能。 (4)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发展。 (5)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 (6)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作为原料,向环保方向发展;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 第二章 密度、表观密度、视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 (1)密度ρ ①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比重) ρ=m/v m:材料的质量(干燥至恒重)g/k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³/m³ Ps.绝对密实状态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在土木工程材料中,除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内部孔隙极少外,大多数材料内部均存在孔隙,如砖、混凝土等。 ②测定:通常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比重瓶)通过排液法测定其密实体积(砖、石材),材料磨得越细,细粉体积越接近其密实体积,所测得的密度值就越精确。 ③特点:密度取决于组成物质的原子量和分子结构(不变值) ④比重:指的是材料的密度与标准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密度之比,无单位,但其数值与材料的密度基本相等。 (2)表观密度(体积密度),俗称容重ρ0 定义: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重量) ρ0 =m/v0 m:材料的质量g/k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表观体积)cm³/m³ Ps.①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包括封闭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②对于形状规则的体积可以直接测量计算而得;形状不规则的体积可将其表面蜡封以后用排

《建筑材料》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1. 材料密度概念 (1)绝对密度:如果扣除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得到材料绝对体积,质量与绝对体积之 比就是绝对密度 (2)表观密度:许多材料内部有孔隙,表观的体积不是绝对体积,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 称作表观密度(表观体积等于实体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 (3)真实密度:岩石在规定条件下(105~110℃下烘至恒量,温度20℃±2℃),烘干 岩石矿质实体单位体积(不包括开口与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用ρt 表示。真实密度等于干质量(实体质量)除以实体密度 ρt (岩石真实密度)= m s (岩石矿质实体的质量)V s (岩石矿质实体的体积) (4)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 质量。 ρb (岩石的毛体积密度)=m s (岩石矿质实体的质量) V s(岩石矿质实体的体积) +V n (开口孔隙)+V i (闭口孔隙) 2. 砂石材料含水率 砂石的含水率= (烘干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 烘干后的重量 ×100% (1) 砂石的含水率,一般存放一段时间的话应该是在4-6%,如果刚运到的湿砂可 达10-15%不等,这个根据砂石的干湿状况决定。 (2) 砂石含水率检测很简单,称500g 砂用烘箱,或微波炉烘干后计算得出砂石的 含水率。 3. 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 (1)在沥青混合料中: 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 的碎石、碎石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 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 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 (2)在水泥混凝土中: 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 的碎石、碎石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 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 的天然砂、人工砂 4. 细集料中含有的有含杂质 (1)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3)轻物质含量 (4)云母含量 (5)有机质含量 5.细集料连续、间断级配的优缺点 (1)连续级配:粗细粒径逐级都有,有较好的工作性,施工和易性好,易搅拌,但粗集 料之间没有形成骨架,力学指标不好。 (2)间断级配:缺少一级或几级粒径的料,不易搅拌,不易碾压,工作性不好,粗集料 易形成骨架,力学指标好。

建材 知识点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根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根本性质:是指材料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时,通常必须考虑的最根本的、共有的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材料的“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2〕孔隙率:指固体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 〔3〕空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 (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当材料的润湿角θ<90˚时,为亲水性材料; 当材料的润湿角θ>90˚时,为憎水性材料;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构造:有机材料一般是憎水性,无机材料都是亲水性。 (2).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用吸水率表示 材料的吸水〔湿〕性与材料内部孔隙构造与材料的亲水性或憎水性密切相关: ◆ 材料通过其内部开口、连通的孔隙吸收外部环境的水 ➢ 开口孔隙越多,材料吸水率越大;开口连通孔径较小,因毛细管作用而容易吸水。 ◆ 亲水性材料的吸水〔湿〕性比憎水性材料强。 ➢ 亲水性孔壁使水自动吸入;憎水性孔壁难以使水吸入。 为什么房屋一楼潮湿?1、地下水沿材料毛细管上升,然后在空气中挥发。2、解决问题的原 理与方法:阻塞毛细通道,技术措施;对材料中的毛细管壁进展憎水处理; 2、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V m =ρ00V m =ρ'0'0V m =ρρ ρ0 001-=-=V V V P 0000 01ρρ' -='-'='V V V P b r f K =

(3).材料的耐水性: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且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 (4).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5).材料的抗冻性 三、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1) 材料的导热性: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绝热性越好 影响材料导热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组成和物理构造;孔隙状况;环境的温湿度。 为什么工程中对保温材料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防水防潮?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所处环境条件下,抵抗所受破坏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变质、不损坏,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晶体构造中粒子结合能与间距、作用力与间距的关系 1、当材料受拉伸或压缩时,力和材料长度变化成正比; 2、原子间的引力存在最大值,因此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极限值; 3、原子间的斥力可以无限增大,所以材料不会受压破坏,在压应力的作用下,破坏仍由拉力或剪力引起; 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相组成 材料的宏观构造: 〔1〕致密构造,根本上是无孔隙存在的材料。例如钢铁、有色金属、致密天然石材、玻璃、玻璃钢、塑料等。〔2〕多孔构造,是指具有粗大孔隙的构造。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泡沫塑料及人造轻质材料等。〔3〕微孔构造,是指微细的孔隙构造。如石膏制品、粘土砖瓦等。〔4〕纤维构造,是指木材纤维、玻璃纤维、矿物棉纤维所具有的构造。 〔5〕层状构造,采用粘结或其他方法将材料迭合成层状的构造。如胶合板、迭合人造板、蜂窝夹芯板、以及某些具有层状填充料的塑料制品等。 〔6〕散粒构造,是指松散颗粒状构造。比方混凝土骨料、用作绝热材料的粉状和和粒状的添充料。 第三章气硬性的胶凝材料 石灰煅烧温度较低,时间较短时→欠火石灰;煅烧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时→过火石灰。 石灰的硬化:结晶作用:生石灰或熟石灰+水成为Ca(OH)2浆体;浆体中游离水的不断损失,导致Ca(OH)2结晶; 晶粒长大、交织堆聚成晶粒构造网—硬化。 碳化作用:Ca(OH)2与空气中的CO2气体反响,在外表形成CaCO3膜层。 石灰的特性:保水性好、吸湿性强;硬化缓慢、强度低;熟化时放热量大,体积膨胀大; 硬化时体积收缩大;耐水性差 石灰的应用:1三合土的成分是什么? 2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石灰配制的灰土、三合土却可以用于根底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3软土地基的加固运用了石灰的什么特性? 4某宿舍楼内墙使用石灰砂浆抹面,数月后,墙面上出现了不规那么的网状裂纹,同时在个别部位出现 了局部凸起的放射状裂纹,请问是什么原因? 石膏胶凝材料(Gypsum binder )的组成:CaSO4·xH2Ox=2,生石膏(二水石膏)x=0,硬石膏(无水石膏)x=0.5 ,熟石膏(半水石膏)石膏是晶体构造。 建筑用β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水化反响:CaSO4· 0.5H2O +1.5H2O → CaSO4·2H2O+Q 石膏胶凝材料运输、储存中,必须防潮、防水,以免失效,原因何在呢?半水石膏在空气中,也会吸收空气 中的水分子水化成二水石膏晶体 硫酸钾可以促进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而柠檬酸可以使石膏浆体缓凝。 1. 石膏硬化体的表观密度小,孔隙率大,Why? 答:半水石膏需加水60~80%,才能使浆体到达成型所需可塑性;而半水石膏全部水化成二水石膏只需18.6%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知识点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多孔材料的密度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哪个更大? 解答:其密度在两种环境下一样大。 2、软化系数的取值范围,软化系数大小同耐水性的关系?0.75和0.80的所对应的构件?解答:软化系数的范围波动在0~1之间。软化系数=压强度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强度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位于水中和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构件,须选用软化系数不低于0.75的材料。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通常可认为是耐水性。 3、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相互大小关系? 解答: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比重。(材料的密度)ρ=V m 下的体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干燥材料的质量)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量。 V0 ρ0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m 近似密度:材料在近似密实状态时单位体积的质量。所谓近似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内部闭口孔隙体积和固体物质实体积。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材料(如水泥)或粒状材料(如砂,石)在堆积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0 ρ'V'(0(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的质量)m 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

4、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关系,堆积密度越大,空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和强 度的关系? 解答:两种表观密度相同的散粒材料,按同样的方法测得他们的堆积密度,则堆积密度越大的材料与堆积密度小的材料相比,其空隙率越小。 孔隙率同堆积密度没有绝对对应关系,主要是考试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区别。 孔隙是材料强度的主要有害因素,因此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相反,孔隙率越小,强度越高。 5、材料抗渗性的定义,评价指标?材料耐水性的定义,评价指标? 解答:在压力水作用下,材料抵抗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 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表示。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无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6、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且增多的均是闭口独立孔隙时,材料的导热性将(变小) 7、什么叫亲水性材料,什么叫憎水性材料,θ和90°的关系? 解答:亲水性材料:在材料,水和空气三相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所引的切线与材料表面所成的夹角(称润湿角)θ≤90°,这种材料称亲水材料。 憎水材料:θ>90°,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材料。 润湿角θ愈小则润湿性愈好。 8、节能建筑的墙体材料,必须选用__材料? 解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高的材料。 第二章天然石材 1、大理石,花岗石,陶瓷,玻璃,那一种耐久性最差,不适用与室外,只能适用于室内?

《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

建筑材料 一、名词解释 1. 晶体:晶体结构是有一定结晶形状的固体。 2. 玻璃体:玻璃体结构是①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其粒子的排列 是没有规律的。 3. 胶体:胶体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的结构。 4. 密实度:是指材料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5. 孔隙率:是指在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6. 填充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 度。 7. 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 积所占的比例。 .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下吸入水的质量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 9. 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收水分后水分占有的体积 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数 10. 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Ww表示。 11. 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 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用软化系数Kp表示。 12. 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的性质。可用抗 渗等级P表示。 13.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能够经受多次冻 融循环的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 (不大于25%)、质量不显著减少(不大于5%)的性质。 用抗冻等级F表示。 14.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5. 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用来评价 材料是否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 16. 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 变形完全消失并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尺寸的性质,这种变形被称作弹性变形(可恢复变形)。 17.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 仍保持或部分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并

建筑材料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错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对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错 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对 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错 六、问答题 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案: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答: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七、计算题 1.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 MPa 、178 MPa 、168 MPa 。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答案:该岩石的软化系数为 所以该岩石可用于水下工程。 2.收到含水率5%的砂子500t ,实为干砂多少吨?若需干砂500t ,应进含水率5%的砂子多少吨? 答案:(1) 可解得m 1=476.19g 。 (2) 可解得m 2=525g 。 85.094.0178168>===g b R f f K %100112⨯-=m m m W h %100500%511⨯-=m m %100112⨯-=m m m W h %100500500%52⨯-=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