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语文中考冲刺卷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8
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颤巍巍莫衷一是广袤无垠B.奥秘文诌诌不二法门如坐针毡C.招徕黑魆魆张皇失措格物至知D.荣赝一霎时孤苦伶仃沧海桑田2.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B.“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嚷?”C.我问那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D.仿佛突然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会因为我的《强权》瞬息即逝,使他来不及领略其中的瑰丽。
3.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个温馨的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A.你看,那只船随波逐浪,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B.但是,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C.是啊!“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挂云帆济沧海”!D.可是,即使风浪再大,船也能安全通过。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和煦.(xù)荣膺.(yīn)感慨.(kǎi)恰如其分.(fēn)B.扶掖.(yè) 拮据.(jù) 佝.偻(gōu)鞠躬尽瘁.(cuì)C.肋.骨(lèi)麻痹.(bì)烙.印(lào)失之东隅.(yú)D.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chè)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恬静漫步雕梁画栋B. 崇高崭新前赴后继C. 恍惚翩翩起舞气喘吁吁D. 悲壮惊涛骇浪雪中送炭答案:C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犹如无数小眼睛在凝视着大地。
B. 春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温暖地抚摸着大地。
C. 海水退潮时,沙滩上留下了海浪的足迹。
D. 太阳像一个金色的圆盘,照耀着大地。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差的是()A. 月光洒在湖面上,犹如一层薄薄的银纱。
B. 夜晚,星星闪烁,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C. 晨曦初照,万物苏醒,生机勃勃。
D. 花园里,蜜蜂忙碌着,采集着花蜜。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与“光阴似箭”意思最接近的是()A. 时光荏苒B. 岁月如梭C. 日月如梭D. 光阴似水答案:A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这句话中,“关于历史”应该改为书名号。
B.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这句话中,“之一”后面应该加逗号。
C.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这句话中,“一口气”后面应该加句号。
D.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科幻片。
”这句话中,“尤其是”后面应该加逗号。
答案:A二、填空题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春江水暖鸭先知,便引诗情到碧霄。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与“红红火火”意思相近的是()A. 热热闹闹B. 彬彬有礼C. 喜气洋洋D. 生气勃勃答案:C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A. “岁月如梭”中的“梭”,指的是织布机上的梭子。
B. “春暖花开”中的“暖”,指的是温暖。
C. “秋高气爽”中的“高”,指的是天空。
D. “雪花飘飘”中的“飘”,指的是飘落。
答案:A三、简答题9. 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24届山西省灵石县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天灾人祸跟前,人只是大自然中的微小蜉蝣,什么都不值一提。
B.网传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肺炎,争先恐后前往药店购双黄连的市民济济一堂。
C.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青年的父母,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可歌可泣。
D.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君王称亲近的犬臣为“卿”,夫妻或好朋友之间也可称“卿”。
B.凡在科举考试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即称为“连中三元”。
C.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D.海伦·凯勒,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呼啸山庄》等。
3.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鲁智深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
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
当史进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便认为史进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B.由于比例的不同,身高体型的巨大差异,格列佛在巨人国遭受了与在小人国截然不同的命运。
他时刻提心吊胆,不断的表扬、讨好巨人们,深感世态炎凉。
C.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他第三次出游来到飞岛国,在那里不光能与鬼魂谈话,更有胡乱研究科学的怪诞现象。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物竞天择”,接触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提及。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美轮美奂恍若隔世B. 恰到好处呕心沥血真知灼见C. 雕梁画栋妙笔生花眉清目秀D. 源远流长青出于蓝色厉内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科技馆的活动,同学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C. 这次比赛,我们队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教练的精心指导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
D.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悲壮谦逊踽踽独行B. 恣意沉鱼落雁纵横捭阖C. 摇曳雅俗共赏鸿篇巨制D. 沧海一粟惊心动魄摇头晃脑4.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我希望他能够成功,也希望他能健康。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也很棒。
C.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上不去。
D.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而且他还喜欢帮助别人。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愉快快乐愉悦B. 领略理解感受C. 舒适舒坦舒心D. 奋斗努力努力奋斗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当我们谈论勇敢时,我们通常会想到那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战士,或者是在灾难面前舍己救人的英雄。
然而,勇敢并不总是体现在这些宏大壮烈的场景中,它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小明是一个平凡的中学生,他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然而,他身上却有着一种让人敬佩的勇敢。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有时候是帮助同学背书包,有时候是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有时候是帮助同学调解矛盾。
虽然这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小明却从未间断过。
有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运动会。
在比赛过程中,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受伤了。
小明立刻冲上前去,用自己的书包垫在同学的头部,防止他受到二次伤害。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è)纷至沓来(tà)雅俗共赏(yǎ)B. 纠结(jiū)惟妙惟肖(xiào)息息相关(xī)C. 憾天动地(hàn)漫不经心(màn)风和日丽(hè)D. 妙手偶得(ǒu)鸿篇巨制(hóng)风吹雨打(f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我国的科技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C.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提高了,但是他的学习态度并没有改变。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奇迹(jì)惊奇(jī)传奇(chuan)B. 呼啸(xiào)呼吸(hū)呼喊(hè)C. 恢复(huī)恢弘(huī)恢心(huí)D. 剥削(bō)剥皮(bāo)剥夺(bō)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花园里的花儿开得像火一样红。
B. 他的笑声像清脆的银铃。
C.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闪发光。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博览群书,对各种知识都了如指掌。
B. 这场雨下得真是及时,解救了旱情。
C. 他总是深思熟虑,从不轻易做出决定。
D. 他讲话声音洪亮,犹如打雷。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河的传说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
小河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银光。
相传,很久以前,小河里的鱼儿非常多,每年都有很多渔民来捕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水变得越来越脏,鱼儿也越来越少。
初三冲刺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常常渴望一片宁静。
于是,我们走进了自然,走进了山水之间。
在这里,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自然,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灵魂的归宿。
(1)根据语境,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栖息(qī)净化(jié)喧嚣(xiāo)B. 栖息(qī)净化(huà)喧嚣(xiāo)C. 栖息(xī)净化(jié)喧嚣(xiào)D. 栖息(xī)净化(huà)喧嚣(xiào)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B(3)根据上文,下列对“自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自然是心灵的栖息地。
B. 自然是灵魂的归宿。
C. 自然是城市的喧嚣的对立面。
D. 自然是人们逃避现实的地方。
答案:D2. 默写填空(共6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3)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答案:(1)天涯若比邻(2)一览众山小(3)春蚕到死丝方尽二、数学试题1. 计算题(共10分)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3x^2 - 2x + 1) - (x^2 + 4x - 3) (5分)(2)(2x - 3)(x + 1) (5分)答案:(1)2x^2 - 6x + 4(2)2x^2 - x - 32. 解方程题(共10分)解方程:3x^2 - 6x - 5 = 0答案:x = (6 ± √(6^2 - 4*3*(-5)))/(2*3) = (6 ± √66)/6三、英语试题1. 单项选择(共10分)(1)I don't know _______ he will come tomorrow.A. ifB. whetherC. thatD. what答案:B(2)She is _______ to go to the concert.A. enough excitedB. excited enoughC. enough excitedlyD. excitedly enough答案:B2. 完形填空(共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填空。
重庆市一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瘦削.(xiāo) 妖娆自惭形秽.(huì)断章取意B.驾驭.(yù) 濡养间.不容发(jiān) 血雨腥风C.渲.染(xuān) 诡谲如火如荼.(tú) 不屑置辨D.筵.席(yàn) 寂廖味同嚼.蜡(jiáo) 铜墙铁壁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A.诗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初三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chè dǐ()而不舍(2)yì yán()九鼎(3)jié()尽脑汁(4)shùn()手拈来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A. 载(zǎi)歌载舞 B. 载(zài)重(2)A. 应(yīng)届生 B. 应(yìng)有尽有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A. 风声鹤唳:形容风声和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B. 风声鹤唳:形容战乱时期,人们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感到惊恐。
(2)A. 噤若寒蝉:形容天气寒冷,蝉不鸣叫。
B. 噤若寒蝉:形容因害怕而不敢说话。
4.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4分)(1)他虽然年轻,____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A. 但是B. 而且C. 因此D. 所以(2)____他工作认真负责,____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A. 因为...所以B. 虽然...但是C. 既然...那么D. 即使...也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段,找出并修改病句。
(4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重点学科。
6.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4分)(1)会当凌绝顶,____。
(2)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7. 根据题目所给的名著,选择正确的人物和情节。
(4分)(1)A.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B. 孙悟空大闹天宫(2)A. 林黛玉葬花 B. 薛宝钗扑蝶8.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段,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4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A. 拟人B. 比喻C. 夸张D. 反问二、阅读理解(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共18分)《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南门中学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
B.“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C.随着故宫珍宝展在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举行,在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教堂广场上,一抹“中国风”显得格外惊艳靓丽。
D.王国维在美学、史学、哲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诗词写作于他而言不过是雕虫小技....。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是其千古传诵的名篇。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逐步形成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D.《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鲁智深就是其中一位,他“拳打镇关西”“斗杀西门庆”,是一位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B.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中学中考冲刺卷语文试卷(三)一、选择(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称.职(chèn)模.样(mó)惩恶.扬善(è)B.鸟瞰.(ɡǎn)积攒.(zǎn)满载.而归(zài)C.修葺.(qì)屏.蔽(pínɡ)杞.人忧天(jǐ)D.褴.褛(lán)赈.灾(zhèn)贻.笑大方(yí)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A.告.慰——布告.解说:两个“告”字意思不同,“告慰”的“告”是“请求”的意思,“布告”的“告”是“表明”的意思。
B.严.寒——严.厉解说:两个“严”字意思相同,都是“程度深,厉害”的意思。
C.情投.意合——走投.无路解说:两个“投”字意思不同,“情投意合”的“投”是“合、迎合”的意思,“走投无路”的“投”是“投靠、投奔”的意思。
D.一鼓作气.——气.冲霄汉解说:两个“气”字意思相同,都是“气势、气概”的意思。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老师们在阅卷中发现,去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不扎实,综合答题能力薄弱,这些原因造成了成绩滑坡。
今年升学考试在即,考生们要牢记,力争考出好成绩。
②应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先后投入一百多亿元,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河流。
经过治理,市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河流的部分河段一改“黑”与“臭”,青绿的河水潺潺流过。
相关部门表示要,还市民碧水蓝天。
A.①吃一堑,长一智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①吃一堑,长一智②再接再厉C.①前车之鉴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①前车之鉴②再接再厉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A.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D.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宁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雪花儿,似仙女散花,翩跹着,旋舞着,抱成团,扭成朵,攒成球,……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
B.在暴雨中,这群马疯狂地向前奔驰,仿佛要踏住那闪电……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群马狂奔的速度与气势。
C.石像的姿态应该怎样,面目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雕刻家都想好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雕刻家认真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
D.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翅膀像薄纱一样……B.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C.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创作是基础。
“繁荣的关键是创作,”曹禺早就说过:“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
D.为促进少年儿童发展,国家图书馆将举办《我的图书我做主——2011年图书风云榜》图书推荐评选活动。
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2),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3)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4)《小石潭记》中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2分)8.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表现鲁迅初上学时,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①学习时的情景;有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②深深的敬意;有在日本留学时,目睹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最终决定③的经历。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某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你作为校团委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下面的活动。
9.为了使宣传教育活动更有实效性,校团委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请你根据下面两则调查材料,整理出调查结果。
(不少于4点)(4分)【材料一】学校团委同时在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做了问卷调查,三个年级的学生对此次问卷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问卷内容有不同的反映。
初一的学生比较喜欢直观的活动,初二、初三的学生对知识性和能力性活动比较喜欢。
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参观性活动喜欢的比例最大。
很多学生明确表示,非常渴望参观革命圣地井冈山,期望在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受,更好地继承先烈的遗志,做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材料二】10.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准备组织初一和初二的学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你组织部分学生召开了座谈会。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请你从中概括出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4个理由。
(每空答案不超过3个字)(4分)同学一:《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儿童影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脍炙人口。
同学二:电影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同学三:影片中潘冬子、春伢子等少年与我们年龄相仿,他们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同学四: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电影插曲好听,画面鲜艳美丽,太好看了。
理由一:①理由二:②理由三:③理由四:④11.学校准备在初三年级组织歌咏比赛。
你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为你的班集体推荐一首歌颂党的歌曲。
请写出这首歌曲的名字,说出推荐的理由。
(3分)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4题。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客之美.我者美:(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弗如远甚翻译:(2)时时而间进翻译:14.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如何除蔽的。
(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完成第15~17题。
(14分)和周总理的两次相遇王琦①提起敬爱的周总理,人民都非常崇敬他。
相信见过他的和未见过他的人,都有一肚子情怀想表达。
见过他的人,会缅怀他的风姿和神采;未曾与之谋面的,也熟知他的人品和传奇。
而我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生,有幸与之两度相遇。
周总理是国家总理啊,日理万机,两次相遇很不容易,非同寻常。
②上初一的时候,北京的中学生经常有迎宾的任务。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迎宾活动,辅导员再三要求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女生穿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
妈妈拿出了平时很少让穿的一件连衣裙。
那时的连衣裙叫布拉吉,这条裙子放在今天也是一件经典之作——浅粉色的泡泡纱布料上,布满了深粉、水红、淡蓝、鹅黄色的大大小小的气球,我穿上别提多美了。
③来到长安街,我们沿街站成两排,男生在前,女生在后。
车队徐徐而来,人群开始躁动,欢呼声更加热烈,我眼前一亮:啊,那敞篷车里陪在外宾身边的,不就是周总理吗!④那时的长安街还没现在这样宽,车速很慢,我觉得和总理近在咫尺。
忽然,总理向我这边招手。
我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总理是在召唤我,辅导员也发现了,她跑前跑后,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片刻,一把把我推到了前排,我站到了一排白衣蓝裤的少年之间。
车队缓缓前行,总理转身回眸一笑,那么温和,那么慈祥,那么美好……周总理的微笑,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⑤第二次与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⑥那年我在二十二中读高一。
五一劳动节那天风和日丽,各校校旗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交相辉映,一个学校围成一个大圈,尽情地唱歌跳舞。
当时我们班排练的是朝鲜舞《嗡嘿呀》,由于我在少年宫学过几年,手风琴拉得不错,所以担任伴奏。
⑦时至中午,节目都演完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我信马由缰地拉起了舞曲《多瑙河之波》。
听到舞曲,不少人放下手里的工作,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
正跳着、笑着、闹着,一群黑人朋友不知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