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土所--乡镇机构改革模拟试题

国土所--乡镇机构改革模拟试题

国土所--乡镇机构改革模拟试题
国土所--乡镇机构改革模拟试题

国土所--乡镇机构改革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出了( A )。

A、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

C、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决定

2、2004年10月28日,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C )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A、田风山

B、胡锦涛

C、温家宝

3、实行( A ) 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A、最严格的土地管理

B、严格的土地管理

C、严格的耕地保护

4、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必须综合运用( C )。

A、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5、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 A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违反法律和下行政法规的规定下放土地审批权。

A、国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6、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 C )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不能自行补充的,必须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A、数量

B、质量

C、等级

7、违反规定出让土地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 B ) 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占用耕地罪

B、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C、非法批准征用土地罪

8、建立国土资源与监察等部门( C )制度,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处违法责任人。

A、联合办案

B、案件移送

C、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

9、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征收土地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依照《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

分暂行办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必须依法承担( C )责任。

A、经济 B 、民事 C、赔偿

10、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设立

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新区(小区)。对清理后拟保留的开发区,必须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 B )的原则严格审核。

A、用地集约

B、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

C、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

二、多项选择题: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

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 A B D )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A 山体崩塌、滑坡;

B 泥石流、地面塌陷;

C 地震;

D 地裂缝、地面沉降。

2、承担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应当具备( A

B C )条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取得国

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

内从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A 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B 有一定数量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C 有相应的技术装备;

D 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三、判断题

21、矿产资源只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两类。(错)

22、我国宪法和矿法规定,地表和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

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对)

23、目前南京市共有禁止开山采石区6个,总面积达3290.67平方公里;限

制开山采石区2个,总面积达80.59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禁采带4条,总长

度达133公里。(对)24、采矿权人无需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可以以承包等方式自行转让采矿权。( 错)

25、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时只需提交已采出矿产品的矿种、产量、销售数量,无需提交销售价格和实际开采回采率等资料。(错)

26、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自然因素造

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

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

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对 ) 27、市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进行监督。(错)

2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

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 对 )

29、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范围和界限由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上级人民政府确定、埋设固定标志并发布公告。(错)

30、国家对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对 )

四.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何时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答:1986年6月2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过几次修正?

答:3次。

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答: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哪几项?

答: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5、请举出那种土地用途属于农用地?请举出三种以上。

答: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

6、请举出哪种土地用途属于建设用地?请举出四种以上。

答:城乡住宅、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等。

7、未利用地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农用地及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8、什么样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答: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法规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9、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什么部门登记造册,核准发证书,确认所有权?答:县人民政府。

10、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什么手续?

答: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11、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多少年?

答:30年。

12、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什么义务?

答: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13、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过哪些人的同意?

答: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7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总人口预测一般用法、回归分析法或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生物繁殖模

型。

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专

项规划可分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和规划三种类型。

3.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是从组织土地利用的、和的

三大方面进行评价的。

4.垦殖指数等于耕地面积除以,复种指数等于除以耕地面积。

5.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按时间分可分为计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分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计划。

6.居民点布局有卫星式、条带式、集团式和等形式。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总体性、性、战略性和性。

8.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学依据和依据。

9. 土地开发的原则指原则、先易后难原则、原则、

供需平衡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及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原则。

10.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其性质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及土地

利用三大类。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图有规划的基础图或依据图和等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利用规划

2、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分区

4、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5、基本农田

三、简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应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分解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到各乡镇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3、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要遵循“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的基

本国策?

4、如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协调?

四、论述题(20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送审稿)包括哪些内容?各部分内容有何具体要求?

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人口自然增长法

2.特定目的整治规划土地保护

3.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土地总面积播种面积

5.行政中期用地指导性

6.自由式

7.长期性层次性

8.土地经济学

9.优先发展农业原则维护生态平衡原则

10.规划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图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指人们为了改变并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

力,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和时间上实现该优化组合的安排。

2、指一个地区范围内各类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3、依据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规律及土地类型与利用方向的相对一

致性划分土地利用基本单元的过程。

4、指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生产力条件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供养的人口数

量。

5、是从战略高度,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满足本地区人口增长需要及国家对

该地区农产品需要而确保的农田。

三、简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2分)

(2)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2分)

(3)土地利用率分析;(2分)

(4)土地产出率分析;(2分)

(5)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2分)

2、方法:二上二下的方法,县乡两级反复协调落实。(4分)

要求:

(1)人均耕地少的乡镇,保护率高;(1分)

(2)缺粮多的乡镇,保护率高;(1分)

(3)安排建设用地时,按照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其它集镇的先后优先顺序安排;(1分)

(4)农民建房用地按乡村人口占全县比例分解;(1分)

(5)独立项目用地按所在地分至乡镇;(1分)

(6)开发新耕地指标按待开发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分配。(1分)

3、这是我国人口多(2分),土地资源匮乏(2分),耕地少(2分),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分)。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项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大量土地,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突出,尤其要确实执行这一基本国策(2分)。

4、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居民点建设用地方案提供给建设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照两规划的人口、用地方案,找出差距;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协调出可行方案。

四、论述题(20分)

1)前言。简述规划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1分)。

2)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简述规划区域自然条件、资源概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区位条件、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1分)3)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简述各类用地数量、人均占有量,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及动态变化,阐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4)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简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废弃地复垦、建设用地内涵调整和农业用地整理利用的潜力。(2分)

5)规划目标。阐述土地利用的长远战略目标、规划期主要目标和近期规划任务。(2分)

6)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阐述规划期各类用地调控数量、结构变化,各类土地利用原则、调控措施。(2分)

7)土地用途分区。阐明土地用途区的面积、分布和分区土地使用管制规则。

(2分)

8)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简述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配置情况。(2分)

9)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简述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的区域范围、利用方向和目标;重点项目概况;分期实施计划;管理措施。

(2分)

10)下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简述各下级行政区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分解的依据和分解方案。(2分)

11)实施规划的措施。阐明实施规划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