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2016)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2016)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2016)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2016)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实验1 流程程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记录并绘制某产品(或零件、服务)的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分析(完成了什么?何处做?何时做?由谁做?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二、实验说明 1、流程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查、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是对生产现场的宏观分析,但它比工艺流程更具体、内容更详细,用途更广泛。 2、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查、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 3、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三、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子秒表、计算器、胶带台、胶带、胶水、记录板、A4纸、包装纸、物流箱等。 四、实验分组 5~6人一组,1人模拟顾客,1人模拟邮局业务员,1人使用记录板记录,1人使用电子秒表测时,其他人认真观察,做些辅助工作。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模拟邮局邮包发送流程,可参考下列流程进行: (1)顾客到达。(流程分析起点); (2)询问业务; (3)等待顾客填单; (4)从顾客手中接邮包和填好的包裹单;

(5)包装邮寄物; (6)称重; (7)使用计算器计算邮资;(2元起价,含200克,200克以上按1分/克计算邮资) (8)向顾客收取邮资; (9)登帐(实为计算机操作,这里用手工记账代替); (10)贴包裹单; (11)贴邮票; (12)将包裹放入邮件暂存箱; (13)把包裹单第二联交顾客; (14)顾客离开,服务结束。 实验时,先模拟1~2遍,然后负责记录的同学使用流程图符号记录“邮局业务员”的实际工作流程,绘制流程程序分析简图。同时记录时间和移动距离等参考数据。 六、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实习报告纸或课程设计纸书写。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分组;(4)实验内容与步骤; (5)5W1H分析过程;(6)ECRS改善过程;(7)规范的以为人主的流程程序图(含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8)对分析改善进行总结。

2016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在化工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充 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 造成事故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企业生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于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8%,由于工作中的不安全条件 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其余2%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在相同的工作条件 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风险识 别和安全评价,认为落实防范措施,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检修 的基本保障。在此,对化工生产装置区内以下种典型的检修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 应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归类。 1.目的:通过本规定,确保设备保持良好性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保证生产 正常运行。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维修管理。 3.工作职责: 3.1机修部门负责监督、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制订年度保养计划并执 行 。 3.2生产设备部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保养,及故障设备的维修申请。 3.3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保养、维修费用进行审核及管理。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设备的日常保养 4.1.1日保养。每天由操作人员(设备维护责任人)进行保养,主要是上班前、上 班中和下班后进行保养。 4.1.2上班前。要求机台操作工班前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 4.1.3下班前。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填写相关记录;班后清扫维护。 4.1.4机修工实行区域保养负责制,按照区域分工对所管范围设备每日进行1-2 次日常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点检或日常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预防维修工作; 设备的一级保养为每天,二级保养原则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设备累计运行时间根据各机械制定的保养时间按计划进行二级保养。 4.2设备的故障维修 421生产设备部在使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由设备班长(或车间主任)及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经部门主管签字后及时报送机修主管。 422机修主管接到《设备维修申请单》后及时安排机修人员进行处理,初步判定故障原因,确认修复时间及所需配件,如无配件填写采购申请单,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配件后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 4.2.3故障设备经机修人员判定故障原因后,如无法自行修复,填写《设备委外维修申请单》,经采购部审核批准后进行委外维修。 4.2.4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修复情况进行验收并签字。 4.3封存、闲置设备由使用部门报告机修部门进行实施,各车间组织专人定期进行维护。 5.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 5.1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5.2安全措施

VPI上机实验指导书-学生.pdf

VPI 光纤通信仿真实验指导书

2014‐ 4‐ 20

目录 实验一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2) 实验二LD的光谱与噪声特性 (10) 实验三LD调制特性 (12) 实验四MZM工作原理 (14) 实验五ASK信号调制 (16) 实验六PSK信号 (18) 实验七光纤的损耗与色散 (20) 实验八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23) 实验九光纤中的受激散射 (25) 实验十光接收机 (28) 实验十一误码率与接收机灵敏度 (31) 实验十二相干光接收机 (33) 实验十三信号的损伤与补偿算法 (38) 实验十四无源光网络的组成 (41) 实验十五掺铒光纤放大器 (43) 实验十六前向纠错码 (45) 1

实验一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1.实验目的 ●熟悉VPI TransmissionMaker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基本特性。 2.仿真模块与系统 仿真模块包括Tx_OOK(内部包含LaserCW、ModulatorDiffMz_DSM、PRBS、CoderDriver_OOK)、Signal Analyzer、FiberNLS和Rx_OOK等模块,仿真系 统如图所示: 图一、光发射机的组成(包含光信号分析仪) 图二、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包含了信号分析仪)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3.1 搭建上述系统 搭建光发射机的具体步骤如下: ● 从 Resources 资源列表库中选择 TC Modules >Optical

2

Source>LaserCW.vtms,将 LaserCW.vtms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选择TC Modules >Optical Modulators >ModulatorDiffMz_DSM.vtms,将 ModulatorDiffMz_DSM.vtms拖到工作区主界面下。注意:一般情况下,VPI 软件默认设置下,器件的端口之间的连接不会自动连接,需要手动对应的连接起来。当然可以设置为自动连接:选择工具栏中的Macros下拉列表下的 Link Components。 ●选择TC Modules >Information & Coding,将PRBS.vtms和 CoderDriver_OOK.vtms 依次拖到工作区主界面下。 ●连接各器件,并保存文件。搭建 光传输系统的具体步骤如下: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Transmitters>Tx_OOK.vtmg, 将Tx_OOK.vtmg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点击右键菜单>look inside可以看到其内部组成与图1相同。(注:有若干后缀名为vtms的元器件组成的子系 统可以保存为后缀名为vtmg的子系统模块,以供直接使用。)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Fibers>FiberNLS.vtms,将 FiberNLS.vtms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从Resources资源列表库中选择TC Modules >Receivers>Rx_OOK.vtmg,将Rx_OOK.vtmg 拖拉到工作区主界面中。 ●连接各器件,并保存文件 3.2 查看和编辑全局变量的参数 全局变量的参数设置是对所有的VPI仿真都相同,当你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工程时,你必须定义全局仿真参数,这些全局参数对仿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在仿真中对与之相关的每个器件都有影响,而且它们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能决定系统的工作速率、精度、内存需要量。双击工作区的空白区域,将出现全局参数设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设置参数如下: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 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 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min,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溶液呈黄色(倘若仍呈绿色,再滴加数滴液体溴,继续沸腾15min)。然后稀释至1L,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使用前大约加水1 倍,使最终浓度相当于1mol/L。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配制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0.0250g 结晶牛血清白蛋白,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烧杯内的残液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数次,冲洗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则配成250μg/mL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插片标准作业指导书16

一、目的 1.1规范生产现场的插片操作流程,确保硅片插片的效率和质量。 1.2降低由于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硅片质量问题,如隐裂、崩边、缺角等。 1.3杜绝生产中异常事故的发生,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硅片部的硅片插片工序。 三、职责 3.1基层管理人员职责 3.1.1负责硅片插片工序的各项指导工作。 3.1.2制定和完善插片相应的标准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1.3负责工作中涉及的必需品的领取和管理。 3.1.4维护生产现场的工作纪律。 3.1.5负责现场5S检查工作。 3.1.6负责新进员工的培训。 3.1.7做好下班时的交接班工作。 3.2直接操作员的职责 3.2.1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3.2.2严格按照插片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硅片的插片操作。 3.2.3在作业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清洗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 时处理,如无法处理,应及时上报。 3.2.4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3.2.5负责作业过程中,数据的记录和检查,应避免错记、漏记、不记的现 象出现。

3.2.6团结同事,互帮互助,大家同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2.7务必按时完成本班的工作任务,不能无故把本班的工作留到下个班。 四、作业内容 4.1插片作业流程 4.2工具准备及耗材准备 4.2.1 专用工具:晶片盒。 4.2.2个人工作防护用品: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水围裙等。 4.2.3 记号笔,中性笔。 4.3穿戴劳保用品 4.3.1作业前戴好干净的乳胶手套,系好防水围裙。 4.4核对随工单 4.4.1在取片的时候,必须确保每张随工单与预清洗出片时的顺序相对应。 4.5安装晶片盒 4.5.1检查晶片盒,将变形或者破损的晶片盒挑选出来,作好禁用标示 4.5.2根据硅片规格准备好相对应的晶片盒,晶片盒有两种规格:125*125、156*156。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2016.3.2

食品化学实验讲义 2016.3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用品均用洗涤剂刷洗,自来水冲洗7-10遍。 2.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3. 实验废物去除水后,倒入垃圾桶中。 4. 实验废水没有毒、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可以倒入下水道;对环境有污染的分类倒入废液瓶中。废液分类:有毒废液,有机废液,含卤素废液,无机废液,碱液,酸液,含重金属废液(重金属指的是原子量大于55的金属。重金属约有45种,一般都是属于过渡元素。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5. 实验完毕后,清洗自己组的实验用具,并摆放整齐。 6. 配制好的剩余试剂留给下一个班使用,不要倒掉。 7. 不要用滤纸做称量纸,试剂会粘在滤纸上。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

实验一碳水化合物功能性质测定 1 淀粉糊化度和老化度——碘量法 此法利用了淀粉糊化后容易生成糖的性质,以加热试样至完全糊化时所生成的糖量为基准,与未加热过的原始试样所生成的糖量比较,其百分比即为“糊化度”。测定生成的糖采用次碘酸法,是根据醛糖在碱性条件下被碘氧化的原理进行测定的。因为碘溶液的消耗量与糖生成量成正比,所以此法不计算糖的生成量,而是根据碘溶液的消耗量求得糊化度。 (1)原理对于淀粉性食品,糊化度的高低是衡量其生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糊化度的高低可用α-化度来表示。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其糊化度越大,α-化度越高,转化生成葡萄糖的量就越多。用碘量法测定转化葡萄糖的含量,根据滴定结果计算α-化度。 (2)试剂 ①0.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五水合硫代硫酸钠25.00 g,溶于约200 mL水中,稀释 至1000 mL,放置2-3 d,稳定后备用。 ②0.1 mol/L碘标准溶液。称取碘化钾20 g,溶于约150 mL水中。再加入12.7g碘,使其溶解, 用1000 mL容量瓶定容,摇匀,保存于棕色瓶中,置避光处待用。 ③10%硫酸溶液(大约10ml浓硫酸滴加到90ml水中,定容到100ml)。 ④⑤1mol/L盐酸溶液(9ml浓盐酸滴加到90ml水中,定容到100ml)。 ⑤⑥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用经煮沸排去二氧化碳的 水进行配制。 ⑤淀粉指示剂:称取1 g可溶性淀粉,加入20 mL水,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加入到约80 mL的沸 水中,搅拌,加热煮沸2-3 min,放冷,再加氯化钠约20 g,使之溶解。如果溶液混浊,则需过滤。 (3)操作步骤 ①分别称取粉碎后过60目筛的淀粉质样品1.00g,置于2个具塞三角瓶A, B中,分别加入50mL水, 摇匀。另取一个具塞三角瓶C,不加试样,加水50 mL作空白试验。 ②将A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20 min,然后迅速冷却至20℃(在夏天高温时,B,C两瓶同样和A迅 速在水中冷却到20℃)。向各瓶分别加入100mg糖化酶,摇匀后一起置于37℃恒温水浴中保温1 h,在保温过程中随时摇动。取出后,立即分别加入1mol/L HCl溶液2mL,终止糖化。将各三角瓶内反应物移入容量瓶,定容至100 mL后,过滤备用。 ③各取滤液10mL,分别置于250 mL碘量瓶中,各准确加入0.1 mol/L碘液10 mL,水100mL,以及 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8 mL,盖严放置15min。然后分别迅速加入 10 %硫酸2 mL,以0.1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当碘残留量很少时(溶液呈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2-3滴,至显示无色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 (4)计算 α-化度=(V0-V2)/(V0-V1)×100% 式中: V0为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理论上应为20ml左右) V1为滴定糊化样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V2为滴定未糊化样品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5)说明 ①此法用于淀粉转化为糊精的转化率的测定。 ②一般膨化食品的α-化度为98%-99%,方便面为86%,速溶代乳粉为90%-92%,生淀粉为15%。 ④酶糖化时的条件,如加酶量、糖化温度与时间等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操作时应适当控制。 2 美拉德反应能力测定 ①材料。葡萄糖、蔗糖、赖氨酸、甘氨酸、或脯氨酸。

(完整版)离散数学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

实验一命题逻辑公式化简 【实验目的】加深对五个基本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的理解、掌握利用基本等价公式化简公式的方法。 【实验内容】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表决开关电路。 实验用例: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 5 人表决开关电路,要求 3 人以上(含 3 人)同意则表决通过(表决开关亮)。 【实验原理和方法】 (1)写出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从真值表得出5 人表决开关电路的主合取公式(或主析取公式),将公式化简成尽可能含五个基本联结词最少的等价公式。 (2)上面公式中的每一个联结词是一个开关元件,将它们定义成 C 语言中的函数。 (3)输入5人表决值(0或1),调用上面定义的函数,将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的等价公式写成一个函数表达式。 (4)输出函数表达式的结果,如果是1,则表明表决通过,否则表决不通过。 参考代码: #include int vote(int a,int b,int c,int d,int e) { // 五人中任取三人的不同的取法有10种。 i f( a&&b&&c || a&&b&&d || a&&b&&e || a&&c&&d || a&&c&&e || a&&d&&e || b&&c&&d || b&&c&&e || b&&d&&e || c&&d&&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void main() { i nt a,b,c,d,e; printf(" 请输入第五个人的表决值(0 或1,空格分开):"); scanf ("%d%d%d%d%d",&a,&b,&c,&d,&e); i f(vote(a,b,c,d,e)) printf(" 很好,表决通过!\n"); else printf(" 遗憾,表决没有通过!\n"); } // 注:联结词不定义成函数,否则太繁 实验二命题逻辑推理 【实验目的】加深对命题逻辑推理方法的理解。【实验内容】用命题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逻辑

最新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课件

食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佳

2016年5月

实验一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的荧光法测定 1. 目的意义 喹啉结构是“苯并吡啶”。即一个苯环与一个吡啶环稠合而成。奎宁是喹啉的衍生物,其结构如下: N 喹啉 CH2 CH N CH 3 O C H OH C H 2 N CH2 CH2 CH2 奎宁 奎宁是金鸡纳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晶状粉末,抗疟疾药。疟疾曾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猖獗流行的疾病,曾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17世纪末,奎宁由欧洲传入我国,曾称为“金鸡纳霜”,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药。后来,瑞典纳尤斯对这种植物的树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取了其中的有效成分金鸡纳碱,起名为“奎宁”。“奎宁”这个词在秘鲁文字中是树皮的意思。直到1945年,奎宁才实现了人工合成。奎宁是碱性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盐,俗名硫酸奎宁。 在饮料中硫酸奎宁是调味料,主要用在滋补品和苦柠檬水中,有调味及预防疟疾之功效,例如汤力水是Tonic Water的音译,又叫奎宁水、通宁汽水。是苏打水与糖、水果提取物和奎宁调配而成的。可作为苦味饮料或用于配制鸡尾酒或其它饮料。奎宁饮料以其微苦的口味成为畅销的解渴饮料,特别是在夏季人们大量饮用,但大量消费含奎宁成分的饮料对一些个体有害,如新陈代谢紊乱或对这种物质有超敏性的人要避免摄取奎宁,特别是孕妇。对怀孕期间每天饮用一升以上奎宁饮料的孕妇进行的调查显示,出生后24小时,新生儿就出现神经战栗症状,在他们的尿液中发现了奎宁成分,但2个月以后这些症状就不存在了。为此,对奎宁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2. 原理: 本实验包括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测定,以及苦味饮料中硫酸奎宁含量测定。硫酸奎宁是强荧光性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射蓝色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与硫酸奎宁浓度成正比,可根据荧光强度求出硫酸奎宁浓度。 荧光(发射)光谱: 固定激发光波长和强度,在不同的波长下测定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曲线为荧光发射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是选择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的依据。 荧光激发光谱: 固定荧光发射波长(一般在最大发射波长处),改变激发光波长,得出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强度,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得曲线称为激发光谱。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016年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编号:03 实施日期:2016-07-20 签发人:(签字) (公章)扬州鸿丰乙炔厂

目录 目录................................................ ......2-3 前言................................................ ......2-3 1总则................................................ (4) 1.1制定依据 (4) 1.2适用范围 (4) 1.3基本原则 (4) 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分类及主要内容 (4) 2.1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

程 (4) 2.1.1车辆出车前的检查 (4) 2.1.2发动车辆时 (5) 2.1.3汽车起步 (6) 2.1.4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6) 2.1.5运输过程结束后的操作要求 (7) 2.2押运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8) 2.2.1监督和检查装卸作业过程的操作要求 (8) 2.2.2出车前的检查操作要求 (8) 2.3.3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9) 2.2.4运输过程结束后的操作要求 (10) 2.3装卸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0)

2.3.1装运前的操作要求 (10) 2.3.2装卸过程的操作要求 (11) 2.3.3装卸结束后的操作要求 (12) 2.4卫星定位监控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2) 3附则................................................ (13) 3.1解释权归属 (13) 3.2实施日期 (13)

食品化学实验2014

食品化学实验 课程名称:食品化学实验 授课教师:鲍晓华 授课时数:6个实验(18课时)2组 授课班级:2011级化学8班 采用教材:无 参考资料: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以平时实验考核为主,实验课堂操作、实验报告各占50%。实验成绩与理论课成绩一并计算,占总成绩的40%。 教学内容: 实验一果胶的提取及应用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含量为0.7~1.5%(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为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甙键连结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钙离子结合成盐,其结构式如下: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是以金属离子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来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用作增稠剂、乳化剂等。 【板书】实验目的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板书】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 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讲述】实验仪器及用品 恒温水浴锅、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纱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95%乙醇、无水乙醇、0.2 mol/L盐酸溶液、6 mol/L氨水、活性炭、pH试纸。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检测员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 版次:第一版 编制:于妙妮 审核:齐小兵 批准:蔡向明 受控印章:持有人: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目录 术语 (01)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04) 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06) 附录C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2) 附录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15) 附录E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强度 (19) 附录F 后置埋件力学检测 (22) 附录G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24)

术语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流程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2.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数量不足; 2.2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能; 2.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4.职责 4.1 综合部负责接受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工作,并做好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工作; 4.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工作; 4.3检测组负责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并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 4.4检测组长负责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安排完成检测任务,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4.5检测报告的编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由规定各检测项目的报告审核人员签字,审核人员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由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人对检测报告的合法性负责。 5.工作流程 5.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5.1的框图进行。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拟制: 审核: 批准: 万年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保持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

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期间核查。 3、依据文件 JJG 69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职责 4.1 核查人员记录期间核查数据。 4.2 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情况。 4.3 实验室主任审核期间核查记录。 5、期间核查周期 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进行至少一次的期间核查。 6、环境条件 6.1 环境温度:10~30℃。 6.2 相对湿度:≤80%RH。 7、计量性能要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仪器计量性能要求

8、通用技术要求 8.1 仪器应有下列标识: 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8.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的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8.3 气路连接正确,不得有漏气现象,起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8.4 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仪表的所有刻度线应清晰、粗细均匀。指针的宽度不应大于刻度的宽度,并应与刻线平行。 9、期间核查步骤 9.1 标志、标记、外观结构检查 按照第8章的要求,用目视及手动方法逐一进行检查。 9.2 基线稳定性 在0.2nm 光谱带宽条件下,按测铜的最佳火焰条件(波长为324.8nm ),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min 后,用“瞬时”测量方式,设置时间常不大于0.5s ,通过观察,记录15min 内零点漂移(以起始点为基准计算)和瞬时噪声(峰-峰值)。 9.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 9.3.1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用空白溶液调零,根据仪器灵敏度条件,选择系列1:0.0,0.5,1.0,3.0μg/ml 或系列2:0.0,1.0,3.0,5.0μg/ml 铜标准溶液,对每一浓度点分别进行三次吸光度重复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后,按线性回归法由仪器换算出工作曲线(i i bc a I +=)及其线性相关系数(r)。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 一、引言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及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本实验以卵蛋白、大豆蛋白为代表,通过一些定性试验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蛋清蛋白;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g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分离大豆蛋白粉; 1M盐酸;1M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酒石酸;硫酸铵;氯化钠;δ—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溶性红色素;明胶。 三、实验步骤 (一)蛋白质的水溶性 (1)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在四个试管中各加入0.1-0.2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ml水,5ml饱和食盐水,5ml 1M 的氢氧化钠溶液,5ml 1M的盐酸溶液,摇匀,在温水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在第一、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3ml,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第三、四支试管中分别用1M盐酸及1M氢氧化钠中和至pH 4-4.5,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以及pH值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二)蛋白质的乳化性 (1)取5g卵黄蛋白加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95ml水,0.5g氯化钠,用电动搅拌器搅匀后,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植物油10ml,滴加完后,强烈搅拌5分钟使其分散成均匀的乳状液,静置10分钟,待泡沫大部分消除后,取出10ml,加入少量水溶性红色素染色,不断搅拌直至染色均匀,取一滴乳状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被染色部分为水相,未被染色部分为油相,根据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到的染料分布,确定该乳状液是属于水包油型还是油包水型。 (2)配制5%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100ml,加0.5g氯化钠,在水浴上温热搅拌均匀,同上法加

(完整版)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精)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 李国政编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 2006年2月

前言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课是汽车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它与课堂讲授课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实训课,使同学们建立汽车整车构造的实物概念,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汽车各总成部件构造细节及名称,熟悉汽车部件的拆装及操作工艺,为后继专业课程及专业性实习打下基础。 实训课的目的是配合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系统的分解观察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功能、组成、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实物讲授和拆装观察分析两部分。 实物讲授是由于有些内容受条件限制,在课堂上难以讲清,故安排在实验课中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拆装观察是对完整的实物或重要总成分解成零件,然后分析观察零件的形状,安装定位基准,各部件的关系,调整方法和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为使实训课顺利进行,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实训前要全面复习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记住其主要内容。 2.实训中听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3.爱护实训教具及设备,与实验课无关的设备不要乱动。 4.在实训中要认真观察分析各零部件,要勤学多问,总结实训收获,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地点:车辆实验室

实训一汽车及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一、目的 1.通过实训对汽车的组成、总布置型式以及各总成有一个初步认识; 2.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用及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 3.初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的结构特征。 二、基础知识 1.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许多不同的装置和部件组成,其结构型式和安装位置多种多样。汽车所用的动力装置不同时,其总体构造差异很大。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部分组成。小轿车还装有空调和其他附属设备。 (1)发动机 使供入其中的燃油燃烧产生动力,是汽车行驶的动力源泉。 (2)底盘 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正常行驶。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行驶系—安装部件、支承全车并保证行驶。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转向系—保证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由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制动系—使汽车能减速行驶以至停车,并保证汽车能可靠停驻。 (3)车身 用以安置驾驶员、乘客或货物。客车和轿车是整体车身;普通货车 车身由驾驶室和货箱组成。 (4) 电气设备 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包括发电机、蓄电池、起动系、点火系以及汽车的照明、信号装置和仪表等。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装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各种人工智能装置(自诊、防盗、巡航、防抱死、车身高度自调等),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三、实训内容 1.长安6331A型微型客车及日本五十铃的总体结构。 2.北内109发动机、天津夏利轿车发动机及日本皇冠3.0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3.CA1091及桑塔纳汽车模型及部件模型的观察。 四、实训报告 汽车的布置型式通常有几种,各有何优点?实验中各车采取何种布置型式?试述原因。

可燃性气体分析2016作业指导书..

浙江衢州联州致冷剂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JHGF LZ J 15-2016 B版/0次 可燃性气体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批准:审核:编制: 2016-XX-XX发布 2016-XX-XX实施浙江衢州联州致冷剂有限公司发布

可燃性气体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一、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相关知识: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通常用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或先是比来表示其浓度。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点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点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UEL”)。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简称%LEL。英文:Lower Explosion Limited.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简称%UEL。英文:Upper Explosion Limited.不同可燃气(蒸汽)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毫米/米3或是毫克/升)。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混合气中的可燃气的含量不足,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高于上限混合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不足,也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燃烧是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氧化反应,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a、可燃物(燃气);b、助燃气(氧气);c、点火源(温度)。 可燃气的燃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扩散燃烧,即挥发的或从设备中喷出、泄漏的可燃气,遇到点火源混合燃烧。另一类燃烧,是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着火燃烧,这种燃烧反应激烈而速度快,一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声响,又称之为爆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