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
- 格式:docx
- 大小:61.48 KB
- 文档页数:16
从肾论治月经病(一)【关键词】月经病中医病机肾月经病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调治月经病,首先应了解月经的生理病理、发病因素。
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但其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
其中尤以肾的功能失调最为重要。
本文就肾与月经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从肾论治月经病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
1中医对肾与月经的生理关系的认识肾藏精,主生殖。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故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肾精不无故流失。
肾为天癸之源。
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
随着肾气的充盛,每月天癸必至,呈现消长盈亏的月节律,经调而子嗣;其后又随肾气的虚衰,天癸亦渐竭,经断无子。
故肾为天癸之源。
肾为冲任之本。
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盈满;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
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
然而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所以冲任之本在肾。
肾为气血之根。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调和,经候如常。
《冯氏锦囊秘录》说:“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
阐述了肾有阴阳二气,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维系。
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
《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
”《难经》云:“命门者……女子以系胞。
”又肾经与冲脉下行支相并,与任脉交于关元,与督脉同贯脊,故肾与冲、任、督脉相关,肾与胞宫相系,冲、任、督同起于胞中。
肾与脑髓相通。
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亦离不开脑的调节。
总之,月经生理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为基础,更以肾气充盛,天癸泌至,任通冲盛,胞宫成熟为轴心,而肾则在此轴心中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
【沈绍功:月经、带下病临床惯用秘验方】月经病惯用方沈绍功认为调治月经病,首先应了解月经的生理,发病因素。
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其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
除分辨月经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外,还要重视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辨清虚实,利于治疗。
妇人以肝为本,治重疏肝理气,调气主要是调肝。
其法有六:疏肝用于肝郁,以柴胡、香附、枳壳、木香、郁金;平肝用于肝阳,以川芎、天麻、钩藤、草决明、珍珠母;柔肝用于肝虚,以当归、白芍、首乌、黄精;清肝用于肝热,以牡丹皮、栀子、黄芩、夏枯草、川楝子;泻肝用于肝火,以龙胆草、大黄、黄柏、青黛;温肝用于肝寒,以乌药、小茴香、沉香、吴茱萸、肉桂。
再加调整内分泌的泽兰、茜草、龟板、鳖甲、川断、女贞子、枸杞子、蛇床子、淫羊霍、河车粉、鹿角、补骨脂。
带下病惯用方沈绍功认为带下病,若实者多见湿热下注,湿热之生,一则在脾,失健而困;二则膀胱,不渗而留。
其治清热利湿有两法:燥湿选用苍术、黄柏、薏苡仁、椿根皮、苦参、茯苓;渗湿选用车前草、萆薢、桑白皮、白鲜皮、猪苓、泽泻、石韦、白花蛇舌草、荆芥炭。
虚者脾虚下陷,冲任不固而绵绵如带,所谓“十女九带,十带九虚”。
其治健脾举陷有两法:健脾选用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举陷选用升麻炭、荆芥炭、蝉衣、生芪、柴胡。
带下常因六淫所传,风为其首,下部多湿,带色白多,寒证明显。
故风寒湿为带下主因,散风者用炒苍耳子,祛寒者用蛇床子,化湿者用地肤子。
止带必投三子。
带下日久,必伤脾胃,气陷滑脱,故久带宜涩,选用乌贼骨、煅龙牡、补骨脂、芡实、金樱子、莲子肉、银杏。
白带属脾虚偏湿,治重化湿,以山药、薏苡仁、扁豆为主;黄带属湿热偏火,治重泻火,以黄柏、栀子、制大黄为主;赤带热甚入血,治重凉血,以丹皮、茜草、水牛角粉为主;黑带阴虚内热,治重滋肾,以生地、女贞、知母为主。
主诉:月经量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感冒后出现月经量过少,色淡,质稀,周期正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日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后无明显改善,贫血貌,体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无三高,无输血史,无传染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天:关元,神阙,内关,各穴灸15分钟第二天:膻中,涌泉,三阴交各穴灸15分钟每日加灸八髎穴10分钟,循环灸2个月,灸7天停2天。
病例2主诉:经行量少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刨宫产第二胎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常感胸闷,呕吐,带下量多,黏腻,自行服中成药少腹逐瘀丸,症状稍有好装,停药复发,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既往剖宫产1次。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痰浊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日:丰隆,解溪,命门,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关元,三阴交,膻中,各穴就20分钟每日加灸神阙穴10分钟。
循环灸一个月,每灸7天停1天,灸2个月经量正常。
病例3主诉:月经量少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半年以来出现经量偏少,经色淡黯,经期尚正常,头晕耳鸣,经期腰骶酸痛,夜尿多,面容憔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既往史:身体状况可,无传染病史,无三高。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证治疗:悬灸穴位:第一日:命门,神阙,八髎穴,各穴灸10分钟第二日:三阴交,关元,涌泉,大椎,各穴灸20分钟循环灸:灸10日停2日,连续灸3个月,诉经量已正常,经期无明显不适。
头晕耳鸣症状消失。
病例4主诉:经血量少6月余。
现病史:患者6个月前因小产后出现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伴有经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不适,自行于药店购买益母草颗粒,服药后效果不明显。
观其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既往史:剖腹产一子,人工流产一次,无其他遗传病。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证属血瘀证治疗:悬灸取穴:第一天:关元,太冲,膻中,大椎,各穴灸10分钟主诉:月经量少3年余。
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月经过多血热证的治法是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肾虚证,推荐的方剂是定经汤下列各项,不属于月经先期肾气虚证临床表现的是经色红,质铜月经后期的主要病机不包括痰湿治疗经期延长气虚证,推荐的方剂是安冲汤下列各项,不属于闭止性月经不调主要病机的是血热对闭经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患者年逾16周岁尚未行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夜尿频多,性欲淡淡,面色晦黯,眼眶黯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其证候是肾气亏损证闭经痰湿阻滞证的治法是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停经的是有龄期停经闭经的治疗原则是虚者朴而通之,实者渴而通之治疗闭经气滞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疼痛类型不包含肌肉酸痛闭经痰湿阻滞证的治法是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停经的是育龄期停经闭经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渴而通之治疗闭经气滞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疼痛类型不包含肌肉酸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病机是血瘀治疗继发性痛经痰瘀互结证,推荐的方剂为消癔丸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腹痛特点是胀痛拒按下列中医外治法推荐用于治疗内异症,除了坐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下列各项,不属于崩漏肾气亏虚证临床表现的是畏寒肢冷下列各项,不属于崩漏常见证候的是气滞证崩漏的常见病因是脾虚、肾虚、血热、血瘀患者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血色淡黯或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或面浮肢肿,目眼青黑,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我尿多,舌淡脂,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其治法是温肾昼气,固冲止血提出“蒸流、澄源、复旧”治腐三法的是《丹溪心法附余》治疗崩弱血瘀证,推荐的方剂是逐瘀止血汤催乳素复测,下面正确的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早上空暖,静尘1小时,在10~11点抽血选择性激素检查的时间和项目下面错误的是:T、PRL可任一时间测定关于LH测定,下面正确的是: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提示PCOSLH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预测排卵:结合B超,排卵前LH≥10IU/L,提示LH 锋出现催乳素相关问题错误的是:额激素可以促使催乳素降低孕酮( P)测定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P值上升,通常说明排卵前脾虚证型崩漏的舌脉表现是( ) 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节白,脉细弱产后恶露持续( )周以上仍淋沥不断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3下列关于赤带说法有误的是( ) 妇检:无宫颈鹿烂,子宫,附件区压病不明显肾阴虚证型崩漏的舌脉表现是( ) 舌红,少苷或有裂纹,脉细软崩漏的辅助检查包括( ) 以上均是下列关于崩漏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上均正确采用针灸处理刷漏急症时,选穴为( ) 而会穴、大敦穴、隐白穴生脉散山( )组成人参(完参)、麦冬、五味子采用艾灸处理刷漏急症时,选穴为( ) 百会穴、大敦穴、隐白穴对于> ( )周岁仍未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采用促绝经法治疗55虚热证型崩漏的治法是养阴清热,因冲止血,主方是( ) 上下相资汤下列关于气虚崩漏得说法有误的是( ) 可用参制汤治疗国环境等国素改变停经( )者,可不予治疗12月将闭经称为“经水断绝”,概括闭经病因为“固虚、积冷、结气” 的是( ) 张仲豪少女初潮( )年内偶尔出现月经传闭现象,可不予治疗2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又中断( )个月以上者,称闭经6闭经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 以上均是继发性闭经可伴有( )等症状以上均是下列属于阴虚血燥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瓜石汤下列属于气滞血采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血质逐渐涌痰湿阻滞证型闭经的舌脉表现为() 舌淡醉,苔腻,脉滞寒凝血染证型闭经的治法是() 温经教案,活血通经下列属于气血虚弱证型闭经治疗方药的是( ) 人参养营汤闭经的治疗原则包括( ) 以上均正确Ⅱ型闭经是指( ) 有内源性维激素产生、FSH及PRL水今正常原发闭经是指年龄超过( )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 )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14.16对于FSH升高≥ ( )U/L的闭经患者,由于其卵巢功能衰竭,不建议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20对于有生育要求,规范地诱发排卵 ( )个周期后未成功妊娠,或合并绘卵管问题的闭经患者或男方国素不孕者可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6~9下列关于激素替代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 以上均正确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人流水后闭经通常表现为腹痛或不规律出血实验室化验性激素的主要目的是探查( ) 有无恢复排卵人流术后闭经容易牵累的部位和特点,除外( ) 卵巢临床上排除妊娠后,孕激素试验可选用微粒化黄体酮( ), gd,10天200mg临床上如有周期性腹痛无出血,或仅有点滴血色,应考虑( ) 宫颈管黏连原发性闭经是指()后无月经朱潮16岁关于痛经.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 几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胀痛或其他不适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是( ) 子宫组织中PG含量增高原发性痛经的表现错误的是( ) 多在月经相潮即发病痛经的治疗错误的是( ) 可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激动剂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原则不包括( ) 经济性原则缓解痛经可拍打的穴位是() 三间交以下关于治疗气血虚弱型痛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按揉法在命门、胃俞、关元会、三焦命治疗,局部湿热为疫,时间约30~50分钟以下关于脊柱整复手法治疗痛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 化瘀能够疏通腰骶部气血经脉以下关于痛经摩腹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右侧,周厚法在小线部厢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操作,约25分钟,以下关于痛经的鉴别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 ) 痛经患者的HCG阳性,血热下降,WBC正常或稍高患者,女,痛经来医院就诊,患者经后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血赔炎、量少、质稀,或有耳鸣、头晕、眼花,或腰骶酸痛,小腹空坠不湿,或潮热颤红,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沉细。
女性月经疾病民间治疗九偏方女性月经疾病民间治疗九偏方;1、把痛经“痛痛快快”地解决症状:经期前后,小腹或腰部疼痛。
痛经与不孕的关系十分密切,据临床观察,不孕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伴有轻重程度不同的痛经。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且发现痛经一旦消除,患者也随即受孕。
由此可见,痛经与不孕的关系确实非常密切,同时也证明古人所谓“种子先调经,经调孕自成”的观点正确。
全球有80%的女人每月被痛经困扰,而且其中超过50%找不出原因,也无法彻底根治。
因此,如果我们女性能掌握一些治疗和缓解痛经的小偏方,算得上是对自己最贴心的关爱了。
外婆传下的小偏方:第一个偏方:益母草煮鸡蛋。
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一般中药店都有卖),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
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一剂,连服5~7天一般就可以痊愈。
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可松弛子宫痉挛状态,缓解炎症;元胡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三者合用可起到行气、养血、活血、去瘀、止痛的作用,所以说它是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除了吃益母草煮鸡蛋外,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平日还应多吃一些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柑橘、佛手、茴香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偏方:猪肝炒姜丝。
挑选颜色较浅的猪肝,切成小方块,姜丝少许备用;锅内放入香油,加热后放入姜丝、猪肝,将猪肝炒至外表变色出锅;锅内加水煮开,放入猪肝煮至熟透即可。
注意:不需要加盐和味精,除了姜丝、香油和水,别的什么都不要放进去!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的作用;还能补充维生素B2,帮助机体对一些有毒成分进行解毒;猪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猪肝中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猪肝可改善贫血病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有补肝明目、养血的功效。
月经病1.血热证【证候】经行超前,量多,色深红或紫黑,经质稠浓,伴口渴,心烦,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则】“热者寒之”,清热凉血。
【方剂】清化饮生地丹皮赤芍黄芩石斛麦冬茯苓若月经将行少腹、小腹、乳房胀痛,证属肝郁化火,可加川楝子、合欢花、柴胡、栀子。
若经量过多而夹血块,可加益母草、藕节、旱莲草以化瘀止血。
2.虚热证【证候】月经超前,量少,色红,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方剂】两地汤玄参麦冬生地白芍阿胶地骨皮可酌加旱莲草、女贞子、茺蔚子,以加强补肾滋阴之效。
3.血寒证【证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暗,小腹疼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
【治则】“寒者热之”,温经散寒。
【方剂】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参桂枝阿胶丹皮制半夏麦冬炙甘草生姜如小腹、少腹疼痛剧烈,加小茴香、香附、艾叶以温经止痛。
若有血块,则加莪术、泽兰、益母草化瘀消块。
4.血虚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或经枯不行,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少,脉虚细。
【治则】“虚则补之”,补血益气。
【方剂】人参养荣汤党参北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熟地白芍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甘草大枣生姜注:本方偏重补养后天脾胃,可加菟丝子、覆盆子、鹿角胶以温养先天之根,促进血液生成之源。
若血枯经闭,则应补而通之,以一贯煎治之。
归身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川楝子酌加人参、黄芪、牛膝、枳实。
5.气虚证【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肢体困倦,面白,心悸多汗,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则】“衰者补之”,补气摄血佐以提升之法。
【方剂】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党参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当归若出血过多,伴头晕目眩,可加首乌、枸杞滋阴养血,荆芥炭固涩止血。
经后少腹、小腹绵绵而痛,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之象,可用参芪四物汤加小茴香、香附治之。
6.气滞证【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红或正常,间或夹有血块,经将行或经行之时,少腹、小腹胀过于痛,按之痛不减,胸脘痞闷,乳胁胀痛,触之更剧,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傅青主女科》称月经先期为“经水先期”。
月经先期多因气虚冲任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所致。
以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月经失调中的月经过频。
[诊断依据] 1.多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
2.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而有规律性。
3.连续2个周期以上。
4.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1.经间期出血:出血量少,多发生在纲组期(即排卵期),月经周期正常。
2.崩漏病:月经周期紊乱,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净。
[辨证论治] 1.气不摄血证:月经提前,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痛,食少便溏,舌淡,脉弱。
补气摄血。
2.肾气不固证:月经提前,色淡质稀,腰膝酸软,下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温补下元。
3.肝经郁热证:经期提前,经量多少不定,色暗红有块,胸胁胀闷,少腹胀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暗红,苔黄,脉弦滑数。
疏肝清热。
4.血热动血证:月经提前,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清热凉血调经。
5.阴虚动血证:月经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滋阴凉血止血。
6.瘀滞胞宫证:月经提前、量多,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块厂则痛减,占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
活血化瘀调经。
月经病评估量表正式版月经病临床症状评分表病情分级,轻度:中医症状积分3-11分;中度:中医症状积分12-20分;重度:中医症状积分大于21分。
注:经量,可根据80%卫生棉经血渗透为10ml计算。
经期腹痛评分疼痛程度,轻度:5-7分;中度:8-12分;重度:13-15分月经症状量表(MDQ)中文版严重程度,轻度:15-30分;中度31-60分;重度:61-90分。
症状分级,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2分:症状影响生活、学习、工作,但能忍受;3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需要治疗。
Autar DVT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要求:1.新病人入院时评估,评分记录于入院评估单“其他”栏。
2.病人病情变化、术后返回病房即刻评估,评分≥11分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分值及干预措施。
(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CRRC版)评价总结病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检查日期(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CRRC版)姓名年月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一)姓名检查日期病案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二)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三)姓名检查日期病案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四)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五)姓名检查日期病案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六)检查日期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七)姓名检查日期病案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八)检查日期基础过程1.操作性课题: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十)交流态度检查项目:1. 对他人行动的注视a对他人的行动大致经常注视b对他人操作自己较关心的事或物时注视c完全或几乎不注视2. 视线a大致经常视线交流b 经过促进视线可以交流(如“看这里”或将事物拿到检查者的面前时)。
c完全或几乎无视线交流3.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a 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用言语回答,或者边看指示者的面部边行动b不看指示者的面部但有行动反应c 完全无反应4.对他人的表达a用言语或手势进行表达(1看他人面部2不看他人面部)b 用手指着来表示要求(1看他人面部2不看他人面部)c用提示行动不表示要求(让看物品等)(1看他人面部2不看他人面部)d领着大人的手到物品存放处表示要求(1看他人面部2不看他人面部)e无要求表示5.感情起伏的表面a感情表现用可以理解或适当的程度进行表示b感情表现虽然能够理解,但过分c感情表现大部分不能够理解d几乎没有感情表现6.询问—回答的关系a理解了问题的内容后进行回答(包括手势、文字)b对问题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但对其要答话的状况明白,对问题或吱吱唔唔笑嘻嘻c仅仅是对问题机械地模仿d无反应7.特征性言语a自言自语有无b回响言语有无c韵律正常异常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法):0———1——-2—-—3———4———5———6———7-—-8-—-9———100无痛1—3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4—6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7-10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疼痛性质□刀割痛□酸胀痛□闷胀痛□撕扯痛□压榨痛□牵拉痛□烧灼痛□针刺痛□电击痛□切割痛□暴裂痛□绞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症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瘙痒□口干□眩晕□麻木□抑郁□焦虑□抑郁□发热□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诊断:简要病史:简要查体:斜线阴影标示疼痛部位三阶梯止痛用药非甾体(1.1)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1。
中医治疗月经病心得体会(精选2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治疗月经病心得体会(精选22篇)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月经病 • 目的要求 • 掌握月经病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治疗大法用药宜忌; • 掌握月经病定义与病因病机、 • 了解月经病范围。 • 目录 •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 •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 • 痛经 • 月经先后无定期 • 经期延长 • 经间期出血 • 经行诸病(11 种) • 经断诸病(经断前后诸证、经断复来) •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 • 月经病 • 定义: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 现明显不适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 发生机理---冲任气血失调 • 外感邪气 • 内伤七情 • 房劳多产 • 饮食不节 • 劳倦过度 • 体质因素 • 脏腑功能失调 • 气血不和 • 辨证要点1、月经的期、量、色、质 • 2、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 • 3、全身证候 • 治疗原则:治本以调经 • 治本: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 调经: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 • 辨证调经注意 • 首辨他病与经病的不同项次辨标本缓急 • 再辨月经周期和阶段的不同 • 经期血室大开,慎用大寒大热之剂 • 经前宜疏导, • 经后宜调补 • 月经病的诊断 • 多以主证为依据,多以主要症状命名 • 注意: • 应连续出现2 次以上。 • 虽然只是第一次,但症状严重者也可诊断。 • 经色紫黑有寒热之分 • 经色紫黑而暗、腥臭,伴有小腹冷痛, • 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者为寒; • 经色紫黑而明、臭秽,伴有小腹灼痛, • 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属热 • 血量多少皆有虚实, • 若血量多,腹无胀无痛而不拒按者,为虚; • 若血量少,腹无胀无痛而喜按者,为虚; • 若血量多,腹痛拒按者,属实。 • 又如血量涩少,小腹疼痛,手不可近,属实。 • 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规律: • 1、经前经后用药有别 • 经前勿滥补――宜疏肝理气,调血活血 • 经后勿滥攻――宜补肾健脾,调养气血 • 经时兼治标――缓解临床症状 • 平时重治本――调整脏腑经络气血 • 2、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 • 青春期重肾,生育期重肝,绝经期重脾。 • 3、掌握虚实补泻规律 • 虚证:补肾扶脾养血 • 实证:疏肝理气活血 • 月经病小结 • 月经周期改变: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闭经) • 月经经期改变:经期延长 • 月经量改变:月经过多;过少(经间期出血) • 周期、经期、经量均改变:崩漏 • 伴随月经周期明显不适症状的病:痛经,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等11 个病 • 伴随绝经前后出现的病:绝经前后诸症,经断复来,骨质疏松 • 第一节月经先期 • 目的要求 • 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 • (含证、治、方、药,下同); • 熟悉其病因病机; • 了解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一节月经先期(经期超前、经早) • 定义:月经周期提前1-2周,经期正常,连续2 个周期以上。 •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不健和盆腔炎症所致 的子宫出血。 •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可进一步发展为崩漏 • 一、气虚 • 损伤脾气 • 肾气虚弱 • 冲任不固 • 经血失约 • 二、血热 • 虚热血热 • 阳盛血热 • 肝郁血热 • 热扰冲任 • 经血失制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⒈病史:既往月经正常,有情志内伤史或盆腔炎病史 • ⒉症状:月经周期提早7 天以上、2 周以内,经期正常,连续2 个周期以 上。可伴有月经量过多。 • ⒊检查:①妇科检查②卵巢功能BBT 子宫内膜活检 • 二、鉴别诊断 • 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 出血时间非排卵期月经周期第12—出血量每次大致相同较月经量少,的现象
• 辨证论治 • 一、气虚型 • (一)脾气虚证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 治法: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 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 加减: • 月经过多—去当归, • 酌加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止血固摄 • **心脾两虚 • 主症月经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弱 • 治法补益心脾,固冲调经 • 方药:归脾汤 • (二)肾气虚证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面色晦 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 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 • 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 二、血热型 • (一)阴虚血热证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提前,量少或多,色红质稠,或伴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红,苔少,脉细数。 •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 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 生地玄参地骨皮麦冬阿胶白芍 • (二)阳盛血热证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伴心烦, 大便燥结,小便短 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 方药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 丹皮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 加减:若兼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症,为失血伤气,血热兼气虚---酌加党 参、黄蔑以健脾益气。 • 月经过多—去茯苓,加地榆、茜草根---凉血止血 • 经行腹痛,经血挟瘀块—加益母草、炒蒲黄、三七---以化瘀止血 • (三)肝郁化热证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块,或伴经前乳房、胸 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 方药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 •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草 • [转归与预后] • 本病治疗得当,多易痊愈,若伴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者,可发展为崩漏,使 病情反复难愈,故应积极治疗。 • [预防与调摄] • 1、节饮食,不宜过食肥甘滋腻。辛烈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或生热灼 血。 • 2、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 火,冲任蕴热,而引起月经先期。 • 3、适劳逸,经期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损伤脾气,致统摄无权而引 起本病。 • 4、节房事和节制生育,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褥期交 合,否则损伤冲任,耗损经血,导致月经疾患。
• 第二节月经后期 • 学习要求 • 掌握: 月经后期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 熟悉: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 • 了解: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总论 • 概念:月经周期错后7 天以上,甚至错后3~5 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连续2 个
周期以上,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 •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 • 本病特点月经后期超过35 天以上,但在6 个月以内,关键是经期正常,如伴经量 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 一、病因病机 • 肾虚 • 血虚 • 血虚寒 • 血实寒 • 气滞 • 冲任不足 • 气血运行迟滞 • 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 ㈠、诊断 • ⒈病史:先天不足,初潮来迟,或有感寒饮冷、情志不遂史; • ⒉症状: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延后3~5 个月一行,但经期基本正常者; • ⒊检查: • ①、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小 • ②、实验室检查:卵巢功能测定 • ③、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卵巢的发育和病变 • ㈡、鉴别诊断 • ⒈与早孕的鉴别 • ①、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不来 • ②、早孕反应 • ③、妇检子宫体增大、变软,宫颈着色 • ④、妊娠试验阳性反应 • ⑤、B 超盆腔扫描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 • 2.与妊娠期出血病证的鉴别 • 三、辨证论治 • 辨证要点:月经错后,经期基本正常 • 治疗:虚证:治以补肾养血,或温经养血; • 实证:治以理气行滞; • 虚实夹杂者,分别主次而兼治之。 • 本病属虚属寒者多,不宜过用辛燥及破血之品, • 以免劫阴伤津或损伤气血 • ㈠、肾虚型 • 主要证侯: • 月经周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 色晦暗,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杜仲怀牛膝甘草 • 加减:若肾气不足,日久伤阳,症见腰膝酸冷者,可酌加菟丝子、巴戟天、仙灵 脾、杜仲---温肾阳,强腰膝。 • 带下量多清稀者,酌加鹿角霜、金樱子---温肾固涩止带。 • ㈡、血虚型 • 主要证候: • 月经周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 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苔薄,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