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 基本信号的生成

⑴ 运行以上九个例子程序,掌握一些常用基本信号的特点及其MATLAB 实现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进一步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⑵ 在 k [10:10]=- 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 1f [k][k]δ=; b) 2f [k][k+2]δ=; c) 3f [k][k-4]δ=;

d) 4f [k]2[k+2][k-4]δδ=-。 答:a )>> k=-10:10; >> delta=[(k-0)==0]; >> stem(k,delta)

>> delta=[(k+2)==0]; >> stem(k,delta)

c) >> k=-10:10;

>> delta=[(k-4)==0]; >> stem(k,delta)

>> delta1=[(k+2)==0]; >> delta2=[(k-4)==0];

>> stem(k,2*delta1-delta2)

⑶ 在 k [0:31]=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 ()()k k 144f [k]sin cos ππ=; b) ()2k 2f [k]cos π=; c) ()()k k 348f [k]sin cos ππ=。

请问这三个信号的基波周期分别是多少?

答:a) >> k=0:31; >> fk1=sin(pi/4*k); >> fk2=cos(pi/4*k);

>> stem(k,fk1.*fk2)

b) >> k=0:31;

>> fk=cos(pi/4*k).*cos(pi/4*k); >> stem(k,fk)

c) >> k=0:31;

>> fk=sin(pi/4*k).*cos(pi/8*k); >> stem(k,fk)

实验二 信号的基本运算

⑴ 运行以上三个例题程序,掌握信号基本运算的MATLAB 实现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考察相应信号运算结果的变化特点与规律。 ⑵ 已知信号()f t 如下图所示:

a) 用MATLAB 编程复现上图; b) 画出(22)f t -的波形;

c) 画出df (t)

dt 的波形;

d) 画出t

f ()d ττ-∞

?的波形。

答:a)>> t=-4:0.001:4; >> ft=tripuls(t,6,0); >> plot(t,2*ft)

-4

-3

-2

-1

01

2

3

4

0.20.40.60.811.2

1.41.61.8

2t

f (t )

给定信号f(t)

b) >> t=-4:0.001:4; >> ft=tripuls((2-2*t),6,0); >> plot(t,2*ft)

c)函数名为functri(相应的.m文件名为functri.m),程序如下:

function yt=functri(t)

yt=2*tripuls(t,6,0);

然后利用diff函数

h=0.001;t=-4:h:4;

y1=diff(functri(t))*1/h;

plot(t(1:length(t)-1),y1)

title('df(t)/dt')

d)然后利用quad函数

t=-4:0.1:4;

for x=1:length(t)

y2(x)=quad('functri',-3,t(x));

end

plot(t,y2)

title('integral of f(t)')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⑴运行以上五个例题程序,掌握求解系统响应的MATLAB分析方法;改变模型参数,考察系统响应的变化特点与规律。

⑵设离散系统可由下列差分方程表示:

y[k]-y[k-1]+0.9y[k-2]f[k]

=

计算[20:100]

k=-时的系统冲激响应。

答:k=-20:100 a=[1 -1 0.9]; b=[1];

h=impz(b,a,k); subplot(2,1,1) stem(k,h)

⑶设[](0.9)()k h k u k =,输入[][][10]f k u k u k =--,求系统输出[][][]y k f k h k =*。 (取[10:50]k =-)

答:>> k=-10:50;A=1;a=0.9; >> hk1=A*a.^k; >> uk1=[k>=0]; >> hk=hk1.*uk1; >> uk2=[k-10>=0]; >> fk=uk1-uk2; >> z=conv(fk,hk);

>> N=length(z); >> stem(0:N-1,z)

⑷ 已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10.22

()10.8H z z

-=

- 输入信号为()2sin(0.05)(),()f t t t t πωω=+为随机信号。试绘出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取[0:100]t =) 答: >> R=101; >> d=rand(1,R)-0.5;

>> t=0:100;

>> s=2*sin(0.05*pi*t);

>> f=s+d;

>> subplot(2,1,1);

>> plot(t,d,'g-',t,s,'b--',t,f,'r-');

>> xlabel('Time index t');

>> legend('d[t]','s[t]','f[t]'); %d(t)即为随机信号ω(t) >> title('处理前的波形')

>> b=[0.22 0];a=[1 -0.8];

>> y=filter(b,a,f);

>> subplot(2,1,2);

>> plot(t,s,'b--',t,y,'r-');

>> xlabel('Time index t');

>> legend('s[t]','y[t]');

>> title('滤波器输出波形')

实验四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1.仿照例程,实现下述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与合成:

要求:

(a )首先,推导出求解0a ,n a ,n b 的公式,计算出前10次系数; (b )利用MATLAB 求解0a ,n a ,n b 的值,其中n a ,n b 求解前10次系数,

并给出利用这些系数合成的信号波形。

答:(a)

(b)源代码如下

function [A_sym,B_sym]=CTFShchsym2

% 采用符号计算求一个周期内连续时间函数f 的三角级数展开系数,再用这些 % 展开系数合成连续时间函数 f.傅立叶级数 % 函数的输入输出都是数值量 % Nf=6 谐波的阶数 % Nn 输出数据的准确位数

% A_sym 第1元素是直流项,其后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cos 项展开系数 % B_sym 第2,3,4,...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sin 项展开系数 % tao=1 tao/T=0.2 syms t n k x

T=4; tao=T/4; a=-1.5; if nargin<4 Nf=10; end

if nargin<5 Nn=32; end

x=time_fun_x(t);

A0=int(x,t,a,T+a)/T; %求出三角函数展开系数A0

As=2/T*int(x*cos(2*pi*n*t/T),t,a,T+a); %求出三角函数展开系数As

Bs=2/T*int(x*sin(2*pi*n*t/T),t,a,T+a); %求出三角函数展开系数Bs

A_sym(1)=double(vpa(A0,Nn)); %获取串数组A0所对应的ASC2码数值数组

for k=1:Nf

A_sym(k+1)=double(vpa(subs(As,n,k),Nn)); %获取串数组A所对应的ASC2码数值数组

B_sym(k+1)=double(vpa(subs(Bs,n,k),Nn)); %获取串数组B所对应的ASC2码数值数组

end ;

if nargout==0

c=A_sym;

disp(c); %输出c为三角级数展开系数:第1元素是直流项,其后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cos项展开系数

d=B_sym;

disp(d); %输出d为三角级数展开系数: 第2,3,4,...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sin项展开系数

t=-3*T:0.01:3*T;

f0=c(1); %直流

f1=c(2).*cos(2*pi*1*t/T)+d(2).*sin(2*pi*1*t/T); % 基波

f2=c(3).*cos(2*pi*2*t/T)+d(3).*sin(2*pi*2*t/T); % 2次谐波

f3=c(4).*cos(2*pi*3*t/T)+d(4).*sin(2*pi*3*t/T); % 3次谐波

f4=c(5).*cos(2*pi*4*t/T)+d(5).*sin(2*pi*4*t/T); % 4次谐波

f5=c(6).*cos(2*pi*5*t/T)+d(6).*sin(2*pi*5*t/T); % 5次谐波

f6=c(7).*cos(2*pi*6*t/T)+d(7).*sin(2*pi*6*t/T); % 6次谐波

f7=c(8).*cos(2*pi*7*t/T)+d(8).*sin(2*pi*7*t/T); % 7次谐波

f8=c(9).*cos(2*pi*8*t/T)+d(9).*sin(2*pi*8*t/T); % 8次谐波

f9=c(10).*cos(2*pi*9*t/T)+d(10).*sin(2*pi*9*t/T); % 9次谐波

f10=c(11).*cos(2*pi*10*t/T)+d(11).*sin(2*pi*10*t/T); % 10次谐波

f11=f0+f1+f2; % 直流+基波+2次谐波

f12=f11+f3; % 直流+基波+2次谐波+3次谐波

f13=f12+f4+f5+f6; % 直流+基波+2次谐波+3次谐波+4次谐波+5次谐波+6次谐波f14=f13+f7+f8+f9+f10; %0~10次subplot(2,2,1)

plot(t,f0+f1),hold on

y=time_fun_e(t); %调用连续时间函数-周期矩形脉冲plot(t,y,'r:')

title('直流+基波')

axis([-8,8,-0.5,1.5])

subplot(2,2,2)

plot(t,f12),hold on

y=time_fun_e(t);

plot(t,y,'r:')

title('1-3次谐波+直流')

axis([-8,8,-0.5,1.5])

subplot(2,2,3)

plot(t,f13),hold on

y=time_fun_e(t);

plot(t,y,'r:')

title('1-6次谐波+直流')

axis([-8,8,-0.5,1.5])

subplot(2,2,4)

plot(t,f14),hold on

y=time_fun_e(t);

plot(t,y,'r:')

title('1-10次谐波+直流')

axis([-8,8,-0.5,1.5])

hold off

end

function y=time_fun_e(t)

% 该函数是CTFShchsym.m的子函它由符号函数和表达式写成

a=1.5; T=4; h=1; tao=T/4;

t=-3*T:0.01:3*T;

e1=1/2+1/2.*sign(t-0.5+tao/2); e2=1/2+1/2.*sign(t-0.5-tao/2);

y=h.*(e1-e2); %连续时间函数-周期矩形脉冲

%-------------------------------------------

function x=time_fun_x(t)

% 该函数是CTFShchsym.m的子函数。它由符号变量和表达式写成。h=1;

x1=sym('Heaviside(t+0.5)')*h; x=x1-sym('Heaviside(t-0.5)')*h; 运行结果如下:

2.已知周期为T=4的三角波,在第一周期(-2

答:function [A_sym,B_sym]=CTFSshbpsym(T,Nf)

% 采用符号计算求[0,T]内时间函数的三角级数展开系数。 % Nn 输出数据的准确位数 % A_sym 第1元素是直流项,其后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cos 项展开系数 % B_sym 第2,3,4,...元素依次是1,2,3...次谐波sin 项展开系数

% T T=m*tao , 信号周期 % Nf 谐波的阶数

% m (m=T/tao)周期与脉冲宽度之比,如m=4,8,16,100等 % tao 脉宽:tao=T/m syms t n y if nargin<3

Nf=input('please Input 所需展开的最高谐波次数:Nf='); end

T=input('please Input 信号的周期T='); if nargin<5 Nn=32; end

y=time_fun_s(t);

A0=2/T*int(y,t,0,T/2);

As=2/T*int(y*cos(2*pi*n*t/T),t,0,T/2); Bs=2/T*int(y*sin(2*pi*n*t/T),t,0,T/2); A_sym(1)=double(vpa(A0,Nn)); for k=1:Nf

A_sym(k+1)=double(vpa(subs(As,n,k),Nn)); B_sym(k+1)=double(vpa(subs(Bs,n,k),Nn)); end

if nargout==0

An=fliplr(A_sym); %对A_sym 阵左右对称交换

An(1,k+1)=A_sym(1); %A_sym 的1*k 阵扩展为1*(k+1)阵

An=fliplr(An); %对扩展后的S1阵左右对称交换回原位置 Bn=fliplr(B_sym); %对B_sym 阵左右对称交换

Bn(1,k+1)=0; %B_sym 的1*k 阵扩展为1*(k+1)阵

Bn=fliplr(Bn); %对扩展后的S3阵左右对称交换回原位置

FnR=An/2-i*Bn/2; % 用三角函数展开系数A 、B 值合成付里叶指数系数 FnL=fliplr(FnR);

N=Nf*2*pi/T;

k2=-N:2*pi/T:N;

Fn=[FnL,FnR(2:end)];

%subplot(3,3,3)

%x=time_fun_e(t); % 调用连续时间函数-周期矩形脉冲

subplot(2,1,1)

stem(k2,abs(Fn)); %画出周期矩形脉冲的频谱(T=M*tao)

title('连续时间函数周期三角波脉冲的双边幅度谱')

axis([-80,80,0,0.12])

line([-80,80],[0,0],'color','r')

line([0,0],[0,0.12],'color','r')

end

function x=time_fun_e(t)

% 该函数是CTFSshbpsym.m的子函数。它由符号变量和表达式写成

% t 是时间数组

% T 是周期 duty=tao/T=0.2

T=5;

t=-2*T:0.01:2*T;

tao=T/5;

x=rectpuls(t,tao); %产生一个宽度tao=1的矩形脉冲

subplot(2,2,2)

plot(t,x)

hold on

x=rectpuls(t-5,tao); %产生一个宽度tao=1的矩形脉,中心位置在t=5处plot(t,x)

hold on

x=rectpuls(t+5,tao); %产生一个宽度tao=1的矩形脉,中心位置在t=-5处plot(t,x)

title('周期为T=5,脉宽tao=1的矩形脉冲')

axis([-10,10,0,1.2])

function y=time_fun_s(t)

syms t

y=1-abs(t);

x1=sym('Heaviside(t+2)');

x=x1-sym('Heaviside(t-2)');

y=y*x;

ezplot(t,y,[-10,10])

grid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 基本信号的生成 1.实验目的 ● 学会使用MATLAB 产生各种常见的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 通过MATLAB 中的绘图工具对产生的信号进行观察,加深对常用信号的理解; ● 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⑴ 运行以上九个例子程序,掌握一些常用基本信号的特点及其MATLAB 实现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进一步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⑵ 在 k [10:10]=- 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 1f [k][k]δ=; b) 2f [k][k+2]δ=; c) 3f [k][k-4]δ=; d) 4f [k]2[k+2][k-4]δδ=-。 源程序: k=-10:10; f1k=[zeros(1,10),1,zeros(1,10)]; subplot(2,2,1) stem(k,f1k) title('f1[k]') f2k=[zeros(1,8),1,zeros(1,12)]; subplot(2,2,2) stem(k,f2k) title('f2[k]') f3k=[zeros(1,14),1,zeros(1,6)]; subplot(2,2,3) stem(k,f3k) title('f3[k]') f4k=2*f2k-f3k; subplot(2,2,4) stem(k,f4k) title('f4[k]') ⑶ 在 k [0:31]=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 ()()k k 144f [k]sin cos π π=; b) ()2k 24f [k]cos π =; c) ()()k k 348f [k]sin cos π π=。 请问这三个信号的基波周期分别是多少? 源程序: k=0:31; f1k=sin(pi/4*k).*cos(pi/4*k); subplot(3,1,1) stem(k,f1k) title('f1[k]') f2k=(cos(pi/4*k)).^2; subplot(3,1,2) stem(k,f2k) title('f2[k]') f3k=sin(pi/4*k).*cos(pi/8*k); subplot(3,1,3) stem(k,f3k) title('f3[k]') 其中f1[k]的基波周期是4, f2[k]的基波周期是4, f3[k]的基波周期是16。 实验二 信号的基本运算 1.实验目的 ● 学会使用MATLAB 完成信号的一些基本运算; ● 了解复杂信号由基本信号通过尺度变换、翻转、平移、相加、相乘、差 分、求和、微分及积分等运算来表达的方法; ● 进一步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与编程,掌握其在信号分析中的运用特点与 使用方式。 2.实验内容 ⑴ 运行以上三个例题程序,掌握信号基本运算的MATLAB 实现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考察相应信号运算结果的变化特点与规律。 ⑵ 已知信号()f t 如下图所示: a) 用MATLAB 编程复现上图; %作业题2 a : t=-6:0.001:6;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中南大学

操作系统原理试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CPU调度 一、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二、实验目的 多道系统中,当就绪进程数大于处理机数时,须按照某种策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机。本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 三、实验题目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四、实验要求 PCB内容: 进程名/PID; 要求运行时间(单位时间); 优先权; 状态: PCB指针;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最好采用图形界面; 5、可随时增加进程; 6、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内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动从后备 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7、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实验二:内存管理 一、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目的 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三、实验题目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要求 1、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内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2、结合实验一,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PCB指针} 3、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4、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Vo类说明(数据存储结构) 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 Public class PCB{ //进程控制块PCB,代表一个进程 //进程名,作为进程的标识; private String name;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private int time; //赋予进程的优先权,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小的进程先执行; private int priority; //状态,假设有“就绪”状态(ready)、“运行”状态(running)、 //“后备”状态(waiting)、“挂起”状态(handup) private String state; //进程存放在table中的位置 private int start;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ength; //进程是否进入内存,1为进入,0为未进入 private int isIn; //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 private int base; //进程的大小 private int limit; //一些get和set方法以及构造器省略… };

中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姓名成绩 班级学号 日期 2014年5月24号地点综合实验楼机房备注:

1.实验目的 (1)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识。 2.实验环境 应用MATLAB 6.5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3.实验内容及原理 (1)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低通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指标参数为:在通带内截止频率低于0.2π时,最大衰减小于1dB ;在阻带内[0.3π,π]频率区间上,最小衰减大于15dB 。 (2)以0.02π为采样间隔,打印出数字滤波器在频率区间[0,π/2]上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 (3)用所设计的滤波器对实际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进行仿真滤波处理,并分别打印出滤波前后的心电图信号波形图,观察总结滤波作用与效果。 教材例中已求出满足本实验要求的数字滤波系统函数: ∏==3 1)()(k k z H z H , 3,2,1,1)21()(2121=--++=----k z C z B z z A z H k k k 式中 A=0.09036, 2155 .0,9044.03583 .0,0106.17051 .0,2686.1332211-==-==-==C B C B C B 4.实验结果 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 0510152025 303540455055-100-50 50 n x (n ) 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x(n)

一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 30405060-100-80 -60 -40 -20 20 40 n y 1(n ) 一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二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 30405060-100-80 -60 -40 -20 20 40 n y 2(n ) 二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三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30 405060-80-60 -40 -20 20 40 n y 3(n )三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中南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题目调制与解调实验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2-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⑧、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①、④之间,②、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⑹、⑿之间)输出。

图2-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①、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四、实验结果 1. ZD.OUT波形: 2. TZXH波形:

中南大学2019-2020下学期信号与系统期末试卷

1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9 ~ 2020学年 下 学期 信号与系统 课程 时间100分钟 64 学时, 4 学分,开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50 % 一、填空题(10×1′=10分) 1. 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二、计算题 (共55分) 1. (15分)信号x (t )=(t +1) u (t +1) - t u (t ) - u (t -1)。求:1) 画出x (t )波形;2) 画出y (t )=2x (2t -1)的波形;3) y (t )的频谱。 2. (10分)已知信号x (t )=u (t )-u (t -1),h (t )=u (t )-u (t -1)+u (t -2)-u (t -3),求:1) 画出x (t )波形;2) 画出h (t )的波形;3) 求y (t )=x (t )*h (t ),并画出其波形。 3. (10分)已知一个LTI 系统为()3()2()2()y t y t y t x t '''++=。求:1) H (j ω);2) |H (jω)|,并画出其频谱;3) 请判断该系统的类型(低通、高通还是带通)。 4. (10分)已知10()()() x t t t u t =-?,20()()x t t u t t =?-,300 ()()()x t t t u t t =-?-,且t 0>0。1) 分别画出x 1(t ),x 2(t ),x 3(t )的波形;2) 求1()x t ',2()x t ',3()x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5. (10分)()3cos()cos(2)2sin(3)463x t t t t =+-+++ππππππ。求信号的傅里叶变换X (jω)。

2017中南大学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7年4月日

实验一搜索策略 (一)实验内容 1. 熟悉和掌握启发式搜索的定义、估价函数和算法过程;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 2. 修改八数码问题或路径规划问题的源程序,改变其启发函数定义,观察结果的变化,分析原因。 (二)实验思路 1.利用已有程序“search.jar”,利用已有的“简单搜索树”图或自行构建一个图,选择DFS/BFS/Lowest Cost First/Best-First/Heuristic Depth First/A*等不同的搜索策略,观察程序运行中,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观察搜索过程的变化,理解各个算法的原理。 2.任选八数码问题或路径规划问题的源程序,思考程序如何解决该问题,并对其启发函数进行修改,观察结果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三)程序清单 此处我选择了路径规划问题:由于篇幅原因,只附上启发函数的定义部分。 原启发函数: floatMapSearchNode::GoalDistanceEstimate( MapSearchNode&nodeGoal ) { floatxd = fabs(float(((float)x - (float)nodeGoal.x))); floatyd = fabs(float(((float)y - (float)nodeGoal.y))); return (xd + yd); } 第一次修改后的启发函数: float MapSearchNode::GoalDistanceEstimate( MapSearchNode&nodeGoal ) { float xd = fabs(float(((float)x - (float)nodeGoal.x))); float yd = fabs(float(((float)y - (float)nodeGoal.y))); float d=sqrt(xd*xd+yd*yd); return d; } 第二次修改后的启发函数: float MapSearchNode::GoalDistanceEstimate( MapSearchNode&nodeGoal ) { float xd = fabs(float(((float)x - (float)nodeGoal.x))); float yd = fabs(float(((float)y - (float)nodeGoal.y))); float d=3*sqrt(xd*xd+yd*yd); return d; } 第三次修改后的启发函数: float MapSearchNode::GoalDistanceEstimate( MapSearchNode&nodeGoal ) { float xd = fabs(float(((float)x - (float)nodeGoal.x)));

中南大学RFID课程设计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 RFID课程设计 班级:物联网工程1201班 学号: 0909120316 姓名:王兆岳 指导教师:李刚 日期: 2015年4月25日

第一节课程设计选题 (1) 1.1选题背景 (1) 1.2课程设计目标 (1) 1.3课程设计使用的相关语言及数据库 (2) 1.4测试环境 (2) 第二节总体设计 (2) 2.1处理流程概要 (2) 2.2总体架构设计 (3) 2.3总体处理流程 (4) 第三节 PC端具体设计 (4) 3.1PC端模块划分 (4) 3.2出入库控制模块 (5) 3.3信息查询模块 (6) 3.4账号注册模块 (8) 3.5充值缴费模块 (8) 3.6硬件通讯中间件 (10) 第四节移动端具体设计 (11) 4.1剩余车位展示 (11) 4.2停车场线路导航 (12) 4.3个人记录、余额查询 (13) 第五节主要算法 (13) 6.1避免刷卡同时激活入库和出库 (13) 6.2多张卡同时在区域内时的屏蔽 (14) 6.3屏蔽偶发错误 (15) 第六节实验总结 (15)

第一节课程设计选题 1.1选题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因此楼宇、社区和商业区构建停车场及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迫切,构建一套包含车辆进出、停车泊位、缴费结算、资料查询、信息提示等功能的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已成为停车场管理部门的共同愿望,同时由于传统停车场并没有与互联网实现对接,经常造成停车位的浪费或是由于驾驶员不能及时获知停车位已满的消息而导致能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交通拥堵的状况,基于此我选择停车场管理系统作为本次RFID课程设计的题目。 1.2课程设计目标 在本方案中,效率、正确率、信息的整合、以及便捷性是重点追求的目标。 效率读取后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写入数据库备查 正确率保证每次读取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漏读”或“重读” 信息的整合不同功能模块要实现良好的整合 便捷性尽可能减少人员手动操作,尽量实现自动化

(完整版)《中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14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3-- 2014学年 下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100分钟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通信2012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本题20分,每空2分) 1.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 ∞<∑+∞ -∞=|)(|n n h 。 (p17) 2.若()a x t 是频带宽度有限的,要想抽样后()()a x n x nT =能够不失真地还原出原始信号()a x t ,则抽样频率必须 大于或等于 两倍信号谱的最高频率,这就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P24 3. 如果序列)(n x 是一长度为64点的有限长序列)630(≤≤n ,序列)(n h 是一长度为128点的有限长序列)1270(≤≤n ,记)()()(n h n x n y *=(线性卷积),则)(n y 为 64+128-1=191 点的序列,如果采用基FFT 2算法以快速卷积的方式实现线性卷积,则FFT 的点数至少为 256 点。P12、p111 4. 设序列()x n 傅立叶变换为()jw X e ,则0()x n n -(0n 为任意实整数)的傅立叶变换是 0)(jwn jw e e X -? 。P35 5. 序列()(3)x n n δ=-的傅里叶变换是 3jw e - 。P35 6.某DFT 的表达式是1 0()()N kn N n X k x n W -==∑,则变换后数字频域上相邻两个频率样点之间的 间隔是 2/N π 。 p76 7.用DFT 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会有 频谱混叠、截断效应、栅栏效应 三种误差来源。 P103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序列()(1)n x n a u n =---,则()X z 的收敛域为( A )。P48列 2.5.4 A. ||||z a < B. ||||z a ≤ C. ||||z a > D. ||||z a ≥ 2.下列系统(其中y(n)为输出序列,x(n)为输入序列)中哪个属于线性系统?( D )p11 A.5()()y n x n = B.()()(2)y n x n x n =+ C.()()2y n x n =+ D. 2 ()()y n x n = 3. 直接计算N 点DFT 所需的复数乘法次数与( B )成正比。P110 A.N B.N 2 C.N 3 D.Nlog 2N 4.ZT[2()]n u n --=__B____。P46,例2.5.1

中南大学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 中矩阵与多项式的基本运算 实验任务 1. 了解MATLAB命令窗口和程序文件的调用。 2 ?熟悉如下MATLAB的基本运算: ①矩阵的产生、数据的输入、相关元素的显示; ②矩阵的加法、乘法、左除、右除; ③特殊矩阵:单位矩阵、“ 1 ”矩阵、“0”矩阵、对角阵、随机矩阵的产生和运算; ④多项式的运算:多项式求根、多项式之间的乘除。 基本命令训练 1、>> eye(2) ans = 1 0 0 1 >> eye(4) ans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2、>> ones(2) 1 1 ans =

1 1 >> ones(4) 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ones(2,2) ans = 1 1 1 1 >> ones(2,3) ans = 1 1 1 1 1 1 >> ones(4,3) 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zeros(2) ans =

0 0 0 0 >> zeros(4) ans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zeros(2,2) ans = 0 0 0 0 >> zeros(2,3) ans = 0 0 0 0 0 0 >> zeros(3,2) ans = 0 0 0 0 00 4、随机阵>> rand(2,3) ans = 0.2785 0.9575 0.1576 0.5469 0.9649 0.9706 >> rand(2,3)

中南大学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实验报告整理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 姓名:张** 学号: *********** 指导教师:李** 时间: 2018-11-12 实验一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运行实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操作MES终端软件,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任务下达和控制加工,让学生

了解智能制造的特征及优势。 (2)通过创意性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 (3)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学会绘制控制系统流程图,掌握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的流动路径。 (4)通过总体方案的构思让学生掌握各机械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5)通过实验系统运行让学生了解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是采用何种元器件来实现的,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 2.实验内容 (1)仔细观察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实现,了解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各个模块,熟悉各个模块的机械结构。 (2)了解各种典型传动机构的组装、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改变; (3)学习多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 (4)了解典型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和性能; (5)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工作原理,完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组装; (6)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检测,完成工件抓取、传输和加工。

3.实验步骤 (1)柔性制造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进行检测单元的设计; (3)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4)上下料机构的组装与检测控制; (5)物料传输机构的组装与实现; (6)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模块的连接与控制; (7)柔性制造系统各组成单元的状态与工件状态位置的检测; (8)对机器人手动操作,实现对工件的抓取、传输。 4. 实验报告 ①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哪几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主要由:总控室工作站、AGV小车输送物料机构、安川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法那科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ABB机器人组装工作站、视觉检测及传送工作站、激光打标工作站、堆垛机及立体仓储工作站。 ②画出该柔性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物料传输系统结构简图;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电气1031班肖斯诺 第一次认识到信号这个概念是在小学自然课上的一个小实验:用两个杯 子和一根很长的线远距离聊天。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个最先做完的小伙 伴得意的表情,像是吃到了最甜的糖果。后来我慢慢知道,其实信号充斥着我 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电视,空调,微波炉等等……信号几乎无处不在。而第一 次深入了解和学习信号是在大一的这门信息与信号课程上,接下来说说我对这 门课程的理解吧。 先说说何为信号,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从广义上讲, 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例如,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 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这属于光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 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这属于声信号;遨游太空的各 种无线电波、四通八达的电话网中的电流等,都可以用来向远方表达各种消息,这属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进行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总的来说,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号,信息是信号包含的内容。没有信息,信号将毫无意义,这是两个分不开,却又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充分地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必须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 包括两个方面,即信号分析和信息处理。而信息处理则指按某种需要或目的, 对信号进行特定的加工,操作或修改。信号处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信 号滤波,信号中的干扰/噪声抑制或滤除、信号平滑、信号锐减、信号增强、信 号的数字化、信号的恢复和重建、信号的编译和译码、信号的调制和调解、信 号加密和解密、信号均衡或校正、信号的特征提取、信号的辨识或目标识别、

信息融合及信号的控制,等等。 这是现代信号处理的过程,而古往至今信息处理是经过了多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对信号如此多变的应用。 概括说来,信息与信号处理大致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发展过程:肢体语言信息语言文字信息远程通讯与信息处理模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其实在人类之前就有了,蜜蜂跳舞就是一种信号,蜜蜂们通过跳舞产生信号,让自己的同伴了解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而当人类诞生以后,信号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古时候,大概还在石器时期的时候,类人猿通过吼叫以及各种肢体语言在种群生活中向其他类人猿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随着人类祖先的不断进化,开始使用各种工具,人类的生活中不只只有寻找食物以谋求生存,于是,语言出现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步。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就是语言的诞生。语言的诞生让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方便,人类文明也因此不断地进化,再之后,人类又发明了沉默的语言——文字,文字的产生让人类的学习能力增加,文字这种信号形式让信息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人类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得到保存,后人通过前人保存下来的信息可以直接得到前人总价下来的知识精华,并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这让人类在相对来说短短的几千年来成为世界当之无愧的统治者。 自工业革命以后200来年,人类的文明又得到了一步巨大的跨越,科学知

中南大学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设计思路 (4) 四、关键代码 (4) 五、实验截图 (5) 六、源代码 (5) 实验2 使用LRU 方法更新Cache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内容 (8) 三、设计思路 (9) 四、程序截图 (9) 五、实验代码 (9) 实验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实验1 对指令操作码进行霍夫曼编码一、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指令编码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使用编程工具编写一个程序,对一组指令进行霍夫曼编码,并输出最后的编码结果以及对指令码的长度进行评价。与扩展操作码和等长编码进行比较。 2. 问题描述以及问题分析 举例说明此问题,例如: 下表所示: 对此组指令进行 HUFFMAN 编码正如下图所示: 最后得到的HUFFMAN 编码如下表所示:

最短编码长度为: H=0.45*1+0.30*2+0.15*3+0.05*4+0.03*5+0.01*6+0.01*6=-1.95. 要对指令的操作码进行 HUFFMAN 编码,只要根据指令的各类操作码的出现概率构造HUFFMAN 树再进行 HUFFAM 编码。此过程的难点构造 HUFFMAN 树,进行 HUFFAM 编 码只要对你所生成的 HUFFMAN 树进行中序遍历即可完成编码工作。 三、设计思路 观察上图,不难看出构造 HUFFMAN 树所要做的工作:1、先对各指令操作码的出现概率进行排序,构造一个有序链表。2、再取出两个最小的概率节点相加,生成一个生的节点加入到链表中,同时从两表中删除此两个节点。3、在对链表进行排序,链表是否只有一个节点,是则 HUFFAN 树构造完毕,否则继续做 2 的操作。为此设计一个工作链表(链表的元素时类,此类的功能相当结构。)、HUFFMAN 树节点、HUFFMAN 编码表节点。 四、关键代码 哈夫曼树重点在于如何排列权值大小不同的结点的顺序 private int leafNum; //叶子结点个数 private HaffmanNode[] hnodes; //哈夫曼树的结点数组 public HaffManCode(double[] weight) //构造指定权值集合的哈夫曼树 { int n = weight.length; //n个叶子结点 this.leafNum = n; this.hnodes = new HaffmanNode[2*n-1]; //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共有2n-1个结点 for(int i=0; i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考试2007答案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答案 2007 ~2008学年 上 学期 信号与系统 课程 时间110分钟 64 学时, 4 学分,闭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一、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 √ 2. × 3. × 4. × 5.√ 二、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 4000 ) Hz. 2. ( 0 ). 3. ( ][)2(9 7 ][92][n u n u n x n -+= ). 4. ( 2]Re[:2 1)1()(2->+? +=-s Roc s t u e t x t ). (未写收敛域不扣分) 5. ( )]3()3([292 -+++-ωδωδπ ω ωj ) (未写冲激项扣1分) 6. ( 1 -z ); ( 1 -s ) (对一个给满分) 7. ( unit circle ) 8. ( s s X )( ); (1 )(-z z z X ). (对一个给满分) 9. ) 3)(1(2 +++ωωωj j j 10. =)(t y ( n z z H 00)( ). 三、计算题 (本题40分,每小题8分) 1. Let )2()1()(---=t u t u t x and )4()2()(---=t u t u t h . Compute )(*)()(t h t x t y =and plot )(t y . Solution: ∞ -= =τττd t x h t h t x t y )()()(*)()( 2分 3分 3分

算法实验报告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递归与分治 (3) 1.实验目的 (3) 2.实验预习内容 (3) 3.实验内容和步骤 (3) 4.实验总结及思考 (5) 实验二:回溯算法 (6) 1.实验目的: (6) 2.实验预习内容: (6)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6) 4. 实验总结及思考 (9) 实验三:贪心算法和随机算法 (10) 1. 实验目的 (10) 2.实验预习内容 (10) 3.实验内容和步骤 (10) 4. 实验总结及思考 (13)

实验一:递归与分治 1.实验目的 理解递归算法的思想和递归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能熟练编写快速排序算法程序。 掌握分治算法的思想,对给定的问题能设计出分治算法予以解决。 2.实验预习内容 递归:递归算法是把问题转化为规模缩小了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然后递归调用函数(或过程)来表示问题的解。 一个过程(或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自己本身,这种过程(或函数)叫递归过程(或函数). 分治:分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相互独立且与原问题性质相同。求出子问题的解,就可得到原问题的解。 3.实验内容和步骤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源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um;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for (int i=1;i<=num;++i) cout<

中南大学 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信号的生成 1.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 MATLAB 产生各种常见的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通过 MATLAB 中的绘图工具对产生的信号进行观察,加深对常用信号的理解; ?熟悉 MATLAB 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 ⑴ 运行以上九个例子程序,掌握一些常用基本信号的特点及其MATLAB 实现方法;改变有关参数,进一步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 ⑵ 在k = [-10:10] 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f1[k] =[k]; b)f2[k]=[k+2]; c)f3[k]=[k-4]; d) f [k]=2[k+2]-[k-4]。 源程序: k=-10:10; f1k=[zeros(1,10),1,zeros(1,10)]; subplot(2,2,1) stem(k,f1k) title('f1[k]') f2k=[zeros(1,8),1,zeros(1,12)]; subplot(2,2,2) stem(k,f2k) title('f2[k]') f3k=[zeros(1,14),1,zeros(1,6)]; subplot(2,2,3) stem(k,f3k) title('f3[k]') f4k=2*f2k-f3k; subplot(2,2,4)

⑶ 在k =[0:31] 范围内产生并画出以下信号: a) f1[k]=sin(4k)cos(4k); b) f2[k]=cos2(4k); c) f3[k] = sin(4k)cos(8k) 。 请问这三个信号的基波周期分别是多少? 源程序: k=0:31; f1k=sin(pi/4*k).*cos(pi/4*k); subplot(3,1,1) stem(k,f1k) title('f1[k]') f2k=(cos(pi/4*k)).^2; subplot(3,1,2) stem(k,f2k) title('f2[k]') f3k=sin(pi/4*k).*cos(pi/8*k); subplot(3,1,3)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八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应用 课程名称____数字信号处理________ 院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班级:信息1002 学生姓名:王萌学号: 11012000219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范杰清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 FIR 数字滤波器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掌握FIR 数字 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以及FIR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 FIR 数字滤波器可以设计成具有线性相位,在数据通信、图像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等实际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M 阶FIR 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 [k ]是长度为M +1的有限长因果序列。当满足对称条件时,该FIR 数字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主要有窗口法、频率取样法及优化设计法。 MATLAB 中提供的常用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函数有: fir1 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 带阻、多频带滤波器) fir2 频率取样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任意频率响应 firls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指定频率响应 firrcos 升余弦型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 intfilt 内插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 kaiserord 凯塞(Kaiser)窗函数设计法的阶数估计 firpm Parks-McClellan 算法实现FIR 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 firpmord Parks-McClellan 数字滤波器的阶数选择 cremez 复系数非线性相位FIR 等波纹滤波器设计 1、 窗口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 fir1函数可以很容易地实现FIR 数字滤波器窗口法设计。 可设计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多频带滤波器。 k M k z k h z H -=∑=][)(0

中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8 -- 2008 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分钟 《信号与系统》 课程 64 学时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电信0601-0605应物0601-0602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请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本题 1. 图一中X(t)的代数表达式为( ) (a) (t+1) u(t+1) –(b) 2(t+1) u(t+1) –(c) (t+1) u(t+1) –(d) 2(t+1) u(t+1) – 2. 考虑一个线性系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h(t)当输入为f(t)=u(t)时,响应1)(=t t y 为( ) (a) 1 (b) 2 (c) 2 3 (d) 2 5 3. 已知某个连续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为:?? ?≤=otherwise ,0100|| ,1 )(πωωj H ,输入信号x(t)的付立叶变换为 ∑∞ -∞ == k t k j k e a t x π6)(,如果输出y(t)=x(t),则可以判断( ) (a) 16 ,0<=k a k (b) 15 ,0<=k a k (c) 15 ,0>=k a k (d) 16 ,0>=k a k 4. 已知一个离散LTI 系统为:3][2][+=n x n y ,那么该系统是( ) (a)线性时不变 (b) 线性时变 (c)非线性时不变 (d) 非线性时变 5. 已知f(t)的付立叶变换为()F j ω,则2()t f t e 的付立叶变换为( ) (a) ((2))F j ω+ (b) ((2))F j ω- (c) (2)F j ω- (d) (2)F j ω+ 6. 函数)2sin()8/cos(][n n n x +=π的周期是( ) (a) N = 16 (b) N = 8 (c) N = 32 (d) x [n ] is not periodic. 7. 下面哪个系统是稳定因果的( ) (a) 22()22s H s s s += +- (b) 22 ()22s H s s s -=++ (c) 22()22Z H Z Z Z -= +- (d) 22 ()22 Z H Z Z Z -=++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实验八自动规划实验群 (3) 二、实验一生产式系统实验群 (6) 三、实验二搜索策略实验群 (7) 四、实验七神经网络 (9) 五、实验心得和体会 (10)

实验八自动规划实验群 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日期2011.12 实验目 的 熟悉和掌握自动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主要技术。 实验原理规划是一种问子题求解技术,它从某个特定的问题状态出发,寻求一系列行为动作,并建立一个操作序列,直到求得目标状态为止。简而言之,规划是一个行动过程的描述。一个总规划可以含有若干个子规划。 实验环 境 转载相 关源文 件 实验环境 转载相关源文件 实现过 程 单步观察实验算法

算法结果分析 观测结果通过规定规则,确定initial state和goal state,使得移动臂按照规则进行移动。分别进行clear holding pickup putdown putdowntable等实现对木块的移动。 实现过程先进行逆向推理选择,找出途径后再进行移动。 学生结论对于不同的规则将会出现不同的移动过程。通过规定不同的动作可实现不通过的移动。

实验一生产式系统实验群 姓名指导老师日期2011.12 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产生式系统的运行机制,掌握基 于规则推理的基本方法。 推理方 法 逆向推理 建立规则库建立事实库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该动物有毛发.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该动物有奶. 该动物是鸟<- 该动物有羽毛. 该动物是鸟<- 该动物会飞&会下蛋. 该动物是食肉动物<- 该动物吃肉. 该动物是食肉动物<- 该动物有犬齿&有爪&眼盯前方.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有蹄.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是嚼反刍动物. 该动物是金钱豹<-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是食肉动物&是黄褐色&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是虎<-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该动物是食肉动物&是黄褐色&身上有黑色条纹. 该动物是长颈鹿<-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有长脖子&有长腿&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是斑马<-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身上有黑色条纹. 该动物是鸵鸟<- 该动物是鸟&有长脖子&有长腿&不会飞&有黑白二色. 该动物是企鹅<- 该动物是鸟&会游泳&不会飞&有黑白二色. 该动物是信天翁<- 该动物是鸟&善飞. %------动物识别系统事实集: %会游泳. %--该动物是企鹅 %不会飞. %有黑白二色. %该动物是鸟. %-------- %--该动物是鸟 %该动物会飞. %会下蛋. %----该动物是金钱豹<-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是食肉动物&是黄褐色&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有毛发. %是食肉动物. %是黄褐色. %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是虎<-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该动物是食肉动物&是黄褐色&身上有黑色条纹.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是食肉动物. %是黄褐色. %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是长颈鹿<-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有长脖子&有长腿&身上有暗斑点. %该动物是有蹄类动物. %有长脖子. %有长腿. %身上有暗斑点. 预测结果假设目标为该动物是金钱豹,则结果为true. 实验过程及结果(注意观测规则的匹配过程和方法) (1)假设这个动物是金钱豹。为了检验这个假设,根据规则, 要求这个动物是哺乳动物&是食肉动物&是黄褐色&身上有暗 斑点. (2)必须检验这个动物是否为哺乳动物。先由规则库中的: 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该动物有毛发.该动物是哺乳动物<- 备注(原因等) 根据逆向推理可以逐步 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