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诊断技术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45
产前诊断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产前诊断已成为优生和预防缺陷儿的出生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它对与遗传因素有关系的疾病和具有其他的能够导致畸形胎儿因素高风险的家庭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 让遗传疾病的发生率的降到最低。
方法产前诊断是利用影像学技术,羊水成分分析技术、生化遗传检测技术、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等五种不同方法。
结果随着我国的产前诊断技术不断发展,许多医院已经开始进行大范围的产前诊断的普及。
这有效的减少了许多先天缺陷的胎儿的出生率。
结论产前诊断的效果明显,但由于技术原因,也存在许多问题,产前诊断的水平远远达不到优生和优育的目的。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产前诊断提供便利。
【关键词】产前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敏感性特异性出生缺陷是目前严重影响我国的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每年新生人口有缺陷的能够达到80-110万人之多,可占我国新生人口的4%-5%。
以前由于临床上缺乏针对出生缺陷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至少有20%的患有缺陷的胎儿自然流产,还有20%的患有缺陷的胎儿在出生后便很快死亡。
在存活下来的60%人群中有2%缺陷儿童发生重要的缺陷,给缺陷儿的家庭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精神压力, 从大方向上说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新生儿出生缺陷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环境因素有关,现在的研究表明,胎儿的缺陷和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所以,怎样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是医学界目前需要解决的课题。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通过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选择性的终止妊娠达到减少有缺陷的新生儿的出生率,从而实现我国的优生和优育。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产前诊断又叫出生前诊断或宫内诊断,是指胎儿出生前使用各种诊断方法判断胎儿有没有患有某种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的一种方法, 是人类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紧密相结合的学科。
产前诊断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产前诊断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早在197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就已经被用于诊断出某些遗传病。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准确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前诊断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第一步:DNA组装产前诊断中的第一步是DNA组装。
这个过程是通过从母体血液或羊水中提取胎儿的DNA,进而诊断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病和肿瘤等问题。
第二步:PCR扩增技术一旦完成了DNA组装过程,相关医生可以进一步使用PCR扩增技术。
PCR扩增技术可确保医生可以在处理非常小的DNA样本时,仍然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这个过程中,进行PCR的DNA片段被扩增并放大,从而使它们可被更容易地检测和分析。
第三步:检测一旦完成PCR扩增过程,可以使用混合DNA片段的核酸杂交测试或PCR点突变分析进行检测。
后者可分析DNA序列上的点突变,特别是针对单基因难以分析的疾病。
此外,新生儿筛查经常使用金属离子质谱分析等检测方法,从而让医生能够更好地检测生物标记物。
第四步:结果在完成检测阶段之后,医生会通知患者当时的结果。
如果存在遗传或基因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或治疗。
如果所有测试结果都正常,那么患者通常可以安心地选择在正常孕期内生育新生儿了。
总结在当前先进的医疗技术下,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产前诊断中已经越来越普遍。
这种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早识别许多遗传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发现,将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并发症。
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产前检测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和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很好的治疗效果。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专家共识也逐渐形成。
在本文中,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专家共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专家观点。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概述-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基于DNA的细胞遗传学技术,能够定位和检测细胞中特定DNA序列的存在和定位。
该技术通过使用标记了荧光物质的探针,使得特定的DNA序列在细胞或组织的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细胞遗传信息的定量和定位检测。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够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遗传性疾病,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势。
2. 专家共识的形成- 随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并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
通过学术会议、专家讨论会、文献研究等形式,专家们逐渐达成了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共识。
这些共识涵盖了该技术的临床适应症、操作规范、质控要求、结果解读等方面,为该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指导。
3. 专家共识的内容和意义-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专家共识主要包括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制定。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基因突变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可以为胎儿遗传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专家共识还对该技术的样本采集、实验操作、结果解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发展前景。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胎儿遗传信息,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遗传疾病,为家庭和社会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病率和负担提供了可能。
专家共识的形成也为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应用于21—三体综合征筛查的进展作者:周奋翮孙路明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在近10年取得了较快的进展,通过母体外周血获取胎儿细胞、游离DNA或mRNA,利用表观遗传学手段,对胎源性信息进行产前筛查,获得对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信息的判断。
该项技术具有无创、快速、高效的优点,但目前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关键词 21-三体综合征无创性产前诊断核型分析胎儿细胞中图分类号:R714.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6-0008-05Research progress of screening of 21 - trisomy with non invasive prenatalZHOU Fenhe, SUN Luming( First Maternity And Infant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 A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tic technology in last 10 years. People obtain fetal cells, free fetal DNA or mRNA through maternal peripheral blood and take advantage of epigenetic means to do prenatal screening and access the information of chromosome 21 aneuploidy. It is obvious to see that the advantage of NIPD is noninvansive, rapid and efficient. At present its application exists certain limitation. With the technology of the NIPD continuing to be matured, its application is very broad prospects.KEY WORDS 21 - trisomy syndrome;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karyotype analysis;fetal cells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一类常见的胎儿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占出生胎儿的1/300。
HDFN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HDFN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是一种新生儿溶血病,也被称为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
它是由母亲和胎儿之间不兼容的 Rh 血型导致的,通常是母亲Rh 阴性,而胎儿 Rh 阳性。
在母婴血液不兼容的情况下,母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反应,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过去几十年里,对于 HDFN 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病情,有效治疗患者。
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胎儿血脱落细胞DNA 分析,也被称为无创产前诊断。
这种方法通过采集母体血液样本,分离出胎儿血脱落细胞,然后进行 DNA 分析来检测 Rh 血型不兼容等异常情况。
这种方法相对无创伤,可以在早期进行诊断,大大降低了对胎儿和母体的风险。
另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胎儿血液检查,也被称为穿刺腹腔取样。
这种方法通常在怀孕 18 到 20 周时进行,通过将针通过母体腹部插入子宫,采集胎儿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但操作风险较高,可能对胎儿和母体造成伤害。
最近的研究也开始探索其他诊断方法,如羊水穿刺和脐血检查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早期的诊断和更准确的结果,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诊断 HDFN 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无创产前诊断和胎儿血液检查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早期干预的效果,从而改善 HDFN 患者的预后。
采集——细胞分离、培养——分析思路:产前诊断(多种方法):母体外周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分离方法(多种):磁激活细胞分离法(MACS)↓纳米磁珠制备、分离原理及步骤☆早期产前诊断方法的现状及进展1.早期羊水穿刺(易失良机,身心损伤,造成流产、畸形增加)(局限性穿刺有最佳的诊断时间、较高的胎儿流产率、导致先天畸形)2.绒毛活检取样(CVS)(染色体检验结果可假阳性引起肢体缺陷、流产)3.胚外体腔穿刺4.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时间限制,步骤复杂)☆孕妇外周血胎儿细胞的分离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目前研究发现在母体血循环中主要存在两种来源的胎儿细胞,一种是胎盘细胞如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另一种是胎儿血细胞,包括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
一.滋养细胞二、胎儿淋巴细胞三、胎儿粒细胞四、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胎儿NRBC数量较多,约占11周胎儿全部RBC的10%,19周时的0.5%,此类细胞含有胎儿基因的全部遗传信息,从6孕周至分娩持续存在于母体外周血中,而正常未孕妇外周血中几乎无NRBC。
同时RBC的生命周期较短,约90天,一般不会持续到下次妊娠,因此是最理想的分离细胞。
细胞分离的方法一、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二、显微操作分离法三、细胞培养四、电泳分离五、磁激活细胞分离法(MACS)(重点)磁性微球( Magnet ic microspheres,MMS ) 通常是由具磁性的内核及核外包裹的高分子外壳两部分组成。
由于磁核对外磁场的响应,MMS 可在磁场中定向移动, 高分子外壳的表面多样性决定了MMS 可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抗体、抗原、受体、酶、核酸等) 偶联,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在反应介质中进一步识别相应的抗原或抗体、配体、底物、核酸, 从而达到分离或检测目的。
1 磁性微球的制备磁性微球一般由具有超顺磁性无机纳米磁性材料( Fe、Co、N i 及其氧化物等) 和高分子两部分组成。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李奉瑾,姚欣雨,张玉萍△【摘要】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及马蹄内翻足在出生缺陷患儿疾病中位居前5位,有报告指出上述疾病的发生与染色体的微缺失、微重复异常有关。
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主要手段,是在胎儿出生前利用先进技术对胎儿的先天性疾病进行诊断。
研究表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 )可对产前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异常进行诊断,将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增加至2.8%。
CNV-seq 技术是在高通量测序基础上发展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其检测范围广、分辨率高,可检测全基因组水平的微缺失、微重复异常,已逐步应用于胎儿先天性疾病及流产组织遗传学病因的检测,还可用于明确未知来源的染色体畸变。
综述CNV-seq 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产前诊断;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DNA 拷贝数变异Research Progress of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in Prenatal DiagnosisLI Feng-jin,YAO Xin-yu,ZHANG Yu-ping.Graduate School,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0,China (LI Feng-jin,YAO Xin-yu);Prenatal Diagnosis Center,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0,China (ZHANG Yu-ping)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Yu-ping,E-mail:*******************【Abstract 】It ′s reported tha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polydactyly (toe),cleft lip,congenital hydrocephalus and clubfoot rankamong the top five in birth defects.Chromosomal microdeletions and microduplications are related to these diseases.Prenatal diagnosis is the main mean to prevent birth defects,which is to use advanced technology to diagnose fetal congenital diseases before birth.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can diagnose prenatal chromosomal microdeletions and microduplications.It increas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to 2.8%.CNV-seq is a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It has a wide range of detection and high resolution,it covers genome-wide microdeletion and microduplication abnormalities.It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fetal congenital diseases and abortion tissues.It can also be used to identify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of unknown origin.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NV-seq in prenatal diagnosis.【Keywords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Prenatal diagnosis ;Chromosome deletion ;Chromosome duplication ;DNAcopy number variations(J Int Obstet Gynecol ,2021,48:75-78,83)作者单位:030000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李奉瑾,姚欣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张玉萍)通信作者:张玉萍,E-mail :*******************△审校者·综述·2012年《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1]。
转录因子Nkx2.5GATA4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在心脏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异常表达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密切相关。
CHD是婴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胚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或突变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在CHD产前诊断中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Nkx2.5和GATA4是心脏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它们在胚胎期对心脏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Nkx2.5是在心脏早期发育中表达的一个关键基因,它在形成心室和心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GATA4也是在心脏发育中表达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它在心脏管壁的发育和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Nkx2.5和GATA4在正常心脏发育过程中需要协同作用,它们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会导致心脏发育畸形,从而引起CHD。
针对Nkx2.5和GATA4在CHD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研究发现,Nkx2.5和GATA4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与CHD的发生有关,因此可以作为产前诊断CHD的生物标志物。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检测胎儿羊水中Nkx2.5和GATA4的表达水平,可以对CHD进行初步的筛查和预测。
还有研究发现,在某些特定的CHD类型中,Nkx2.5和GATA4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作为不同类型CHD的诊断依据。
Nkx2.5和GATA4在CHD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这两个转录因子在CHD中的作用机制和表达特点,可以为CHD的产前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Nkx2.5和GATA4将会在CHD产前诊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CHD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236・ 2015年4月 论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脐带解剖的产前诊断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燕霞 广西百色市隆林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 335 O0 摘 要:脐带是随着胚胎的发育,在胚盘中形成的,这是因为胚体内各个部分不等速生长导致的川。胚盘转变为胚体和羊 膜腔以及卵黄囊有关。当外胚层的生长速度比内胚层的生长速度要快时,内胚层就会卷入到胚体里面。胚盘中间部分的生长要 比胚盘边缘部地生长速度快的多,胚盘的头部和尾部部分则要比胚盘左右部分生长要快。在胚体慢慢发育的过程中,胚体的膜 侧边缘会逐渐的靠近【2]。在羊膜腔扩大的同时,胚外体腔会慢慢的消失,最后留下的部分就是脐腔。一般到胚胎发育到第六周后, 脐带会开始出现。脐带是维持婴儿在体内生命的关键。因此在进行脐带解剖时,一定要进行产前的诊断。 关键词:脐带的形成和解剖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608(2015)04.0236.01
前言 已经满月的婴儿身体的长度和正常胎儿的身体长度基本相 似,一般在45厘米到65厘米之间。在胚胎发育的地8周,脐 带就会达到婴儿足月的长度[3】。有专家认为,脐带的长度取决 于母体内羊水的多少以及胎儿的活动。如果母体羊水多,而且 胎儿在母体内经常活动,那么脐带的长度就要长。关于脐带的 粗细主要决定于华通氏胶,这个是脐带内含有的一种组织。一 般来说,脐带的血管是要比脐带要长的,这是为了保障血管能 够在脐带内螺旋状运行。期脐带的静血管要和普通血管的结构 相似。脐带静脉血管已经被认为能够有效的替代动脉【4]。 1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现状 产前诊断也叫做宫内的诊断,是对孕妇内的胎儿进行检查 是否有某种疾病的手段【5】。产前诊断所囊括的内容十分多。和 其他的学科相比,产前诊断更加高科技、高风险,甚至的较高 的不确定性 我国最近几年来,孕妇和婴儿的死亡数量在不断 的增加,为了减少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提高我国脐带解剖产 前诊断的技术成为了医院的重要工作。由于我国的医疗水平在 各个地方所受到的重视不一,加上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不一 样,医院在进行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 对脐带解剖进行产前的诊断是为了提高婴儿的出生率,减 少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减少围生儿地现象,开展脐带解剖产 前诊断是必须的。这是由脐带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婴儿在母体 内生长需要依靠脐带维持生命的,胎儿获得营养和进行新陈代 谢都是通过脐带进行的【6】。如果脐带发生了异常,就很有可能 导致胎儿胎盘的循环出现障碍,过于严重就会造成婴儿的死亡。 脐带的形状和解剖的结构是存在区别的,但是目前关于解剖对 于婴儿的报道很少,关于产前脐带的解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2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研究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疗事业对于脐带产前的诊断已经开始进行,但是由 于原因,我国脐带解剖产前诊断还比较落后。关于其原因,这 里作如下分析。 2.1脐带解剖产前诊断价格过低 医院的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的技术所覆盖的范围很广,但是 关于收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脐带解剖诊断是一项新的医疗服 务,脐带解剖服务的方法还没有得到改进,加上对脐带解剖诊 断的技术没有指定收费的标准,医院在不能收费或者收费过低 的情况下就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 】。 2.2人才的缺乏 脐带解剖产前诊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经过特殊的 培训,就很难顺利的进行产前诊断技术的操作。在目前的医学 职称中因为还没没有出现产前诊断专业,因而脐带解剖产前诊 断就更加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医疗人员并不会选择和自己工作 没有太大关系的专业,这样就导致从事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的医 疗人员严重的短缺【8】。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就越来越少。 2.3缺乏临床规范 脐带解剖产前诊断出现的晚,关于临床研究没有统一和合 理的规范,加上这项技术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脐带解剖 产前诊断也就还没有进行更多的实验积累经验 。因此,制定 相应的临床规范是脐带产前诊断面临的迫切问题。 2.4脐带解剖产期教育缺乏 因为妊娠期孕妇对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缺乏一定的教育意 识,在进行产前诊断时得达到孕妇的配合【l 。对于脐带解剖 的诊断和筛查是不同的。因为诊断是针对出现问题的个体而言, 筛查是对正常人进行的。有的孕妇不愿意承认胎儿出现异常, 因此不愿意接受脐带解剖的产前诊断。为了减少高风险和婴儿 缺陷问题的出现,对孕妇的脐带解剖进行产前的诊断需要进行 宣传,让孕妇了解其重要意义。 2.5资金支持 进行脐带解剖产前诊断的风险很高,而对于此项的收费标 准又偏低,医疗机构对这种高风险的业务也就不会加大重视 ”。再者,脐带解剖产前诊断是一项新的业务,医疗机构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