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0 KB
- 文档页数:16
科学试题 第1页(共32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3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57分) 1.下图是给小车施加( )力让它动起来。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 2.烟花能升天,是利用了( )。
A.弹力B.重力C.反冲力3.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测量物体的力 C.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5.在制作小赛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 )。
A.外形的美观 B.动力的选用 C.车轮的材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运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与绕橡皮筋的方向无关B.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很不容易停下来,所以可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C.用重力牵引小车,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B.滚珠轴承的作用是为了更能承受压力C.被压弯的木头也有弹力8.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美观 9.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B.美观漂亮C.行驶稳定 10.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 )克的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如图所示,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
用木锤敲打, 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图中能敲出的音高最高的编钟是()。
A.①B.②C.③2.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 它的叫声是用()发出的。
A.声带B.翅膀C.唇舌D.鸣管3.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 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主要是依据()。
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4.同一首乐曲的音符中, ()。
A.“7”比“1”音高高B.“7”与“6”音高相同 C.“7”比“1”音强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 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6.小明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 他应该()。
A.用力弹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7.下列现象中, 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 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8.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 钟罩跟里的铃声()。
A.越来越响B.越来越小C.不变9.如果将手放在耳后, 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 我们听到的声音()。
A.比原来响B.比原来轻C.跟原来一样10.我们耳朵里的()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听觉神经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 这里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 ()。
2.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 水越多声音越()。
3.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 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 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吹竖笛是()振动发出声音。
5.在同样的碗里倒入不同量的水, 用木棍轻轻敲击碗(敲击的力量相同), 我们听到盛水少的碗发出的声音(), 盛水多的碗发出的声音()。
(“高”或“低”)6.声音可以用高、()强、()等词来描述。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小学四年级科学一、二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1、天气总是在发生,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2、、、和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风吹来的方向称为_______,东北吹向西南的风称为_______风;气象学家把风的大小定为_______个等级。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
5、酒精灯的火焰中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每题2分,共20分)1、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室内温度都会高于室外温度。
()3.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4、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5.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6. 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7、下雨和天空中的云层有很大的关系。
()8.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9. 酒精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10、在天气符号中,是表示“小雨”的。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每题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1、24小时降水量是30毫米,它应该是()。
A、小雨B、中雨C、大雨2. 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A. 巧克力B. 奶糖C. 薯片3.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分米B、厘米C、毫米4. 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A. 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 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C. 在油中溶解。
5、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B、晴天C、阴天6. 我们可以用()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 沉淀 C. 蒸发7、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A、温度计B、风向标C、雨量器8. 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
A. 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 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2.敲击下图三根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B.C.3.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4.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响B.轻C.不一定听到5.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A.试管内的水B.试管内的空气C.整个试管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7.如图,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不接触水槽壁),我们能听到“砰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A.水不能传播声音B.水能传播声音C.无法确定8.下列情景中,正在发出声音的是()。
A.拉紧的橡皮筋B.静止的音叉C.被拨动的钢尺9.敲锣会让我们听到锣声,当锣停止振动,声音()。
A.还将持续一段时间B.立刻消失C.就越小10.电视机的声音太小了,用遥控器把声音调大了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
A.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B.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C.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物体振动的()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2.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
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的作用。
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的作用。
3.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4.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B.不用分工合作,看着同学完成就可以了C.钢尺的一端要用力压住2.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锣面,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3.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
A.没有受到力B.没有振动C.弯曲幅度不够4.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
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5.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
A.变小B.变热C.振动6.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①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②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用力弹7.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
A.声音B.振动C.音质8.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9.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低C.没有变化10.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
A.调节弦的松紧度B.用的力气大一点C.用的力气小一点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
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的作用。
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的作用。
2.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
3.对于弦乐器,音高主要取决于弦的()、()、()、材料。
4.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5.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
A.振动越快,声音越高B.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C.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2.()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响C.越轻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锣,声音会马上停止,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B.手吸收了声音C.锣被按住后停止了振动5.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二.填空题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可以在()、()、()中传播。
3.耳由()、()、()三部分组成。
4.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三.判断题1.噪音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也是一种污染。
()2.同一根弦,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拉得越松,声音越低。
()3.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4.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
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
()5.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四.连线题1.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鼓膜传递声波到中耳听小骨传递声波到内耳耳蜗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听觉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简答题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2.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六.综合题1.你能用以下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任意选择其中的几种材料),写出你的想法。
材料烧杯鼓喇叭脸盆木棒小米粒乒乓球水我选择的材料:()。
我的设计思路:()。
2.小明同学用锤子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
请你回答:1.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细铁管B.中等粗细铁管C.粗铁管2.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A.短铁管B.中等长度铁管C.长铁管3.发出声音高的铁管,说明它振动得()。
A.快B.慢C.不均匀3.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快,所以音就(),而长的、粗的物体()慢,所以音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B二.填空题1.振动2.振动;气体;固体;液体3.外耳;中耳;内耳4.高;低5.棉线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声音会消失。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2.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六.综合题1.鼓、小米粒、木棒;把小米粒放在鼓面上,用木棒去敲击,发出声音了,可观察到小米在跳动。
2.A;C;A3.高→低;高→低;低→高;振动;振动;高;振动;低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的是()。
A.经常看书B.经常慢跑C.多吃饭2.我们吃食物时主要靠()来切割食物。
A.门齿B.犬齿C.臼齿3.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细化食物B.吸收营养C.转化营养4.在一次测量肺活量活动中,有三位同学的肺活量数据分别是:小明1100毫升、小军1400毫升、小亮1500毫升。
根据数据可判断出肺功能最强的是()。
A.小明B.小军C.小亮5.一日三餐的进食原则是()。
A.早餐可吃可不吃,晚餐要吃饱B.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适量C.早餐不重要,中餐晚餐重要二.填空题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水。
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钙”属于();黄豆中富含(),它是构成人体肌肉、血液等的主要成分。
2.依次写出消化器官: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
3.()是人身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气体的量。
4.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试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来取。
5.搭配膳食的营养原则是()搭配。
三.判断题1.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离不开矿物质。
()2.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3.脂肪只会让我们发胖,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4.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5.价格高的食品,营养一定也高。
()四.连线题1.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连一连。
五.简答题1.给食物分类有许多方法,请你根据生活经验举例,也要说出分类理由。
2.上四年级的小红每次上到四楼教室都要气喘吁吁,而且最近和同学比赛吹气球觉得很费力气还落后了,好强的她也很苦恼,假如你认识她,请你告诉小红怎样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吧!顺便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综合题1.下图是肺吸气和呼气时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注“吸气"或“呼气”(1)吸气时,是含有()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在进入()的过程,此时胸腔(),腹部()。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腹部()。
2.测量小明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得到如下数据。
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之后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我的发现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3.我们的呼吸。
1.呼气的过程是()。
A.鼻子/口腔→气管→肺B.肺→气管→鼻子/口腔C.膈肌→肺→气管2.下图装置中分别模拟了哪些呼吸器官?请填写完整。
3.把上题图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动作。
A.吸气B.呼气C.吸气和呼气4.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一般在()次左右。
A.8B.20C.605.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含量增加的是()和(),含量不变的是()。
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气B.氮气C.氢气7.在人体的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A.肺B.支气管C.鼻腔8.下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A.经常挖鼻孔B.经常蒙头睡觉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C5.B二.填空题1.矿物质;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2.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3.肺;肺活量4.小匙5.荤素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分为植物性的素食和动物性的荤食,按照主副食我们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按照熟和生我们可以分为熟食和生食等。
2.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
经常锻炼,可以使得我们的肺功能更加强大。
六.综合题1.(1)氧气;气管;肺;扩张;放松。
(2)肺部;收缩;放松。
2.安静状态下呼吸平稳,次数较少,运动之后呼吸次数增加,运动越剧烈,呼吸越;运动量增加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加快,以便输送更多的氧气。
3.A;气管、肺;B;B;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氮气;A;A;C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球小车是靠拉力运动的B.物体运动方向与喷出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鞋底一般都有纹路,这样的设计是为了()。
A.美观B.减小摩擦力,防滑C.增大摩擦力,防滑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以下具有动能的是()。
A.运动的小车B.发光的灯泡C.橡皮筋4.气球里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与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A.反冲力B.推力C.拉力5.生活中,许多机械上运用了轴承,是因为()。
A.轴承可以增大摩擦力B.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C.轴承很便宜二.填空题1.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会受到一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自行车上一些地方的表面做得很(),比如轮胎表面,其实是为了()摩擦力。
3.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它还储存在()、()和一些()中。
4.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
5.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实施方案和()。
三.判断题1.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并且穿花纹胶鞋的同学参加。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在天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4.车轮与地面如果没有摩擦力,车子就无法开动。
()5.汽车启动时需要用到力,停止时不需要。
()四.连线题1.连线题。
a汽车轮胎上绑上防滑链b轴承里加润滑油1摩擦力增大了c轴承里加滚珠 2摩擦力减小了d举重运动员手上擦铁粉五.简答题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至少写出3点。
2.图中是弹簧测力计请你填一填每一部的名称。
六.综合题1.小明在钩子上增加垫圈的数量,测试小车运动的快慢,数据如下表。
1.这个对比实验中,小明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A.测试次数B.运动时间C.垫圈数量D.运动距离2.这个对比实验中,小明采用()的方法来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
3.小明可以从上面的实验数据表中得出以下结论:()。
4.实验的不足之处()。
5.小车在悬挂1个垫圈时并没有运动起来,小明的解释是“挂1个垫圈时,小车没有受到细绳的拉力”,你是否支持小明的观点?请简要地说明理由。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
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每次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刻度标出的(),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牛,现在的读数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拉长时才会产生弹力B.弹簧压缩时也会产生弹力C.弹簧不发生形变时也有弹力存在3.在体验中,我们发现,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A.拉力越小,弹簧伸长越长B.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C.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短3.小明想制作一辆行驶距离较长的小赛车。
他想要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力来驱动小车前进(如下图)。
(1)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称为()。
(2)下面是小明组里的其他同学提出的想法,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