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8.可预见性。根据可以预计的规则,排除一切纯粹个人的、一切非理性的、不可

预计的感觉因素。

在官僚制中,韦伯设计了一个科层制的模型,呈正三角状,顶层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负责组织的重大决策;底层是一般行政人员,依据上级指示进行工作;中层则是管理层的中坚和韦伯研究问题的重点: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既要贯彻上级的决策拟定相应措施,也要反馈下级的意见给上级,具有中转站的作用。

官僚组织建立在法理权威之上,它的合理性来源于三个方面①组织的劳动分工体系;②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③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

这种组织的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表现为高度理性化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它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具体表现为它仿佛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官僚组织充分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它所追求的是通过稳定的、有序的、分工合作且运作协调的组织体制来谋求效率。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法治是官僚制的灵魂。从纯粹技术的角度看,官僚组织能够取得最大效率。从工具理性角度上来说,这种组织是进行社会管理最合理的手段。官僚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组织形式都要优越。相对于传统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来说,官僚组织的实质就是抛弃人治,实现法治,屏蔽情感,崇尚科学。

现实意义:(一)从学术角度看,主要贡献在于:①韦伯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同组织的兴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三种组织形态的划分重要的理论价值。②韦伯把组织形态与权威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既是对历史上权利问题研究的重要发展,又为后人研究组织问题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二)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看, 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官僚制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缺点:官僚制理论不是完美无缺的,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官僚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理论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脱离现实、偏重制度化、过分强调组织礼仪等等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集中表现在:①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②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

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③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④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但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

马克思·韦伯所倡导的官僚制理论,从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设计状态。韦伯提出的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理论在组织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他强调的组织劳动分工体系、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不管是在发展经济还是在政府机制中都有重大意义,但是他又过分看重层级节制体制、组织效率、职能权限划分、非人格化的追求等方面使他的理论又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在今天的组织中我们不仅要借鉴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优秀元素,又要把握好尺度,扬长避短,辩证的看待、借鉴、应用、发扬。

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一、个人简介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另外两位为迪尔凯姆、齐美尔)。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历任析林、弗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为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完成并出版讲师资格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况》,开始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1894年放弃名校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机会,反接受当时地位甚低的地方性大学弗莱堡大学聘请出任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1903年重返学术活动。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1921年未完成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由遗孀玛丽安娜整理以《经济与社会》书名出版。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 (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第一,在实践方面,韦伯通过对德国市民阶级的分析,指出德国的市民阶级没有成熟到成为德国民的政治领导阶级,他们“有着情愿服从于官僚支配的心态,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可以允许权力与文化政等问题被化约到技术层面,而政治可以被缩小到一个完全形式地维持国家存在的状况,不许有任何内容的实质目标——仅仅只是毫无信仰的日常照顾而已”。“政治厌倦症”、“非政治的精神”成为德国市民级的价值取向。因此这就为韦伯官僚制理论中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二,在理论方面,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威尔发表于1887 年的《行政学研究》一文被称为是现代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的起点,他本人也因此文而成为国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他在书中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当的工作。”为了政府成功有效地完成工作,威尔逊又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原则,即把政制定与政策执行分开,“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远。”这种理论的建构就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因此,有人把韦伯的官僚制论模式称为韦伯—威尔逊模式。 (二)科学管理原理。 20 世纪初,泰罗所领导的科学管理运动以及构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巨大的声势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对事不对人的管理。这就剔除了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价值影响,也为韦伯官僚制理论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区分奠定了基础。第二,制度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组织由小规模的手工场向大规模现代工厂转变的基础上的,因此,其管理模式是以制

解读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解读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一、德国的亚当·斯密 读过管理学教科书的人,都对韦伯不会过么陌生。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似乎被人忽略了,就是有一些对管理学贡献巨大的大师级人物,却置身于管理圈外。反过来,有一些本来是在管理学圈内造诣颇深的人物,最终却“移情别恋”走出了管理学的边界。前者如社会学家韦伯,后者如由决策理论转向人工智能的西蒙。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管理学的与众不同。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20世纪初期德国最伟大的学者之一,按照他自己的观点,他的学术研究范畴属于社会学,后世也公认韦伯是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其实他的学术贡献并不限于此,韦伯在学术上的贡献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在多个学科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除了社会学以外,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乃至宗教与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韦伯的大名。就连中国的《史学理论》杂志,都开辟了韦伯专栏。仅仅以管理学领域而言,找不出一本不提韦伯的管理学教科书。可以说,韦伯关于社会组织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已经成了管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凡是谈到管理学发展历程的地方,都把韦伯和泰罗、法约尔并列。古典管理学时期的这三位大师各有特色。如果说,泰罗是以新教徒的执着和认真,把企业管理导向科学;法约尔是以高瞻远瞩的睿智,构建了管理学的宏观大厦;那么,韦伯就是哲学家式的冷峻和严密,创立了组织理论。这三位,都无愧于管理学界的大腕称号。 韦伯年代的德国,正处于以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之中。1871年刚刚统一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高歌猛进,拿列宁的话来说,“1871年以后,德国实力的加强要比英法快三四倍”(《列宁选集》第二卷708页)。然而,对普鲁士传统的因袭,使德国的近代工业后面拖着一条军国主义和容克贵族的尾巴。这种情形,正如亚当·斯密时代的英国,纺织业的迅猛兴起和对自由贸易的渴望受到重商主义的抑制一样。斯密的理论,摧毁了阻挡英国发展的障碍——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韦伯的贡献,也正是以专业化的工具理性,打破了德国的传统经济制度和政治控制。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国的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把马克斯·韦伯誉为德国的亚当·斯密。 但是,韦伯在生前却并不那么幸运。他的一生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而且总会出现戏剧性的阴差阳错。他的青少年时代平淡无奇,既没有显示出早慧和睿智,又没有学业上的勤奋和刻苦。一直到韦伯进入海德堡大学读法律时,他还同那些浮躁浅薄的少爷学生没什么两样。据说,他们的通病就是学得少,玩得多,看书少,喝酒多。在那些学生的胡闹中,韦伯自己也上过决斗场,还差一点用剑把脸划开。不过,情况很快有了变化,在他服了一年兵役后,可能是受军队严格纪律的影响,当他再次返回校园时,刻苦用功,同以前的吊儿郎当判若两人。看来,有时候当兵也是有收益的。 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韦伯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谋取到了大学教职。

韦伯官僚制

1、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1).“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 (2)基本特征: 职业化——“把他们的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等级制——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规则化——“通过协议的或强加的任何法都可能以理性为取向,即目的合乎理性或价值合乎理性为取向,并制订成章程,同时有权至少要求团体的成员必须尊重它”。 非人格化——行政官员“没有憎恨和激情,因此也没有…爱?和…狂热?,处于一般概念的压力下;…不因人而异?,形式上对…人人?都一样,也就是说,理想的官员根据其职务,管辖着处于相同实际地位中的每一个有关人员。” 技术化——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通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 公、私分明化——“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物质和生产物质完全分开的原则是适用的。同时存在着职务机关(企业)的财富(以及资本)与私人的财富(家庭预算)完全分开的原则,以及职务运作场所(办公室)与住所完全分开的原则”。 2、当前,西方很多学者认为韦伯的思想已经过时,适应不了后工业社会的要求,因而他们提出要突破或摒弃官僚制。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在现代政治制度里,官僚制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人们不可能发明一种方法在没有官僚机构提供的组织、分工和专业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工作。 韦伯理论还具有如下的社会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型组织机构发展迅速,组织合理化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此时组织需要有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来提供效率。而韦伯提出的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此外他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抨击了旧的传统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1、韦伯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对不同组织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三种组织形态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2、韦伯把组织形态与权威性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既是对历史上权力问题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后人研究组织问题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3、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功能、结构、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许多重要的特征和管理原则,例如,关于专业分工、职责权限、层级节制、考试录用、工作报酬等问题的论述,对于后人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4、韦伯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行使控制,这不但为解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封建约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5、韦伯把行政管理与效率问题紧紧结合在一起,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救率,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充分地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分析麦当劳

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分析麦当劳乔治里·茨尔提到他的理论来源受到了德国社会理论家马克思韦伯的著作中关于合理化过程观点的影响,马克思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满足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需要,其优点是精确、快捷、可预期性,这也是它优于其他制度之处。乔治里茨尔认为“麦当劳化”是韦伯官僚组织合理化的扩大版,在经过研究考证后归纳了“麦当劳化”的四个合理化特征和一个不合理特征。 1.麦当劳的高效性 麦当劳化的高效性又叫麦当劳效率,所谓麦当劳效率(efficiency),是指麦当劳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使人从饥饿状态达到饱食地步。它的效率体现于作业流水化,产品单一化,顾客劳动化,选择有限化麦当劳的效率不仅仅给人们节省时间,还给人们在就长时提供了娱乐的就长环境,特别针对带着儿童的父母们,将娱乐和就彼放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时完成。另外麦当劳还训练员工高效有序的工作节奏。 2.麦当劳的可靠性 麦当劳可靠性(calculability)的核心原则是量化和可计算性依存于麦当劳经营理念中。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这也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传播的核心克罗克提出了著名的麦当劳经营哲学“Q”、“S”、“C”和“V”即

“Q:quality”代表产品质量。早在今年麦当劳的马铃薯供应商就派专家到中国考察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上百种马铃薯。麦当劳对原料的标准要求极高,面包不圆和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浆接货温度要在℃以下,高一度就退货一片小小的生肉饼要经过多项质量控制检查。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一个小时的保鲜期,过时就扔。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控制标准操作。制作好的成品和时间牌一起放到成品保温槽中,炸薯条超过分钟,汉堡包超过分钟就要被毫不吝惜地扔掉。这种严格要求产品质量所带来的一系列做法就是要有一套标准化的和盆化的测量手段,继而将这种标准化和量化的标准推行到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原材料采购和麦当劳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S:service”代表服务包括店铺建筑的快适感,营业时间的方便性、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等员工一进入麦当劳就要接受系统训练全体员工进行快捷、准确、友善的服务,在顾客点完所要食品后,服务员要在一分钟内将食品送到顾客手中。长厅还提供多种服务,如为小朋友过快乐生日会,为团体提供订彼和免费送彼服务等气麦当劳很厅对服务的要求也有其核心的、统一的理念即友善、快捷、准确,这体现了麦当劳在服务上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麦当劳在其服务员向顾客递送食品时提出了一个量化的时间限制 “C:cleanness”代表清洁。麦当劳员工规范中,有一项条文是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集权理论。该理论倡导的官僚制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确实具备其合理性的基本内核,但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危机,存在着不少弊端。改革官僚体制,已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探索及解决的重大问题。韦伯在官僚集权理论中所提出的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官僚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韦伯将官僚制的组织模式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另外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科层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科层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1)科层制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 2)科层制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 3)科层制又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组织效率。 4)官僚制的意图在于增强组织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它在强调通过权力进行控制时,也可能会鼓励行为僵化、不愿意做出有风险的决策,从而使整个组织中个人和各级群体普遍存在防御性态度。

官 僚 制 马克斯韦伯

官僚制 一、官僚制的特征 现代官场以下列特写方式发挥作用: Ⅰ.在其固定的和官方的权限范围方面具有理论原则,这种理论原则一般是以法规形式来加以规定的,也就是说是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的。 1、按照官僚制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为达其目的所需要采取的正常活动,都是作为官方任务以固定的方式加以分派的。 2、为执行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发号施令的权力,是以一种稳定性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并且是被关于物质的、神权的以及其它方面强制手段的法规严格限制的。这些手段可以由行政官员自主安排。 3、为了正常而持续地履行这些职责,以及为了实现相应的权利,人们作出了一些方式方法上的规定,只有那些具有符合一般规定的在职资格的人员才能被雇用为官员。 在公共而且合法的政府当中,这三种因素便构成“官僚制的权力”。在私人经济领域,它们则构成官僚制的“管理”。从这种意义上去理解,官僚制仅仅是在现代国家中的政治和宗教团体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在私人经济中,则仅仅是出现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机构之中。常设而且公开的机关所拥有的、具有法定管辖范围的权力,并不是古已有之的统治方式,而宁可说成只是一种例外情况。即使是一些大型的政治结构,例如在古代东方、在日尔曼和蒙古这种侵略性的帝国,或者许多封建性结构的国家中,情况也是如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统治者是通过个人亲信、身边僚属或朝廷臣仆来行使其最重要的统治手段的。这些臣仆所接受的委托和权力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各种场合这些关系都只是暂时建立起来的。 Ⅱ. 机关等级制与各种按等级赋予权力的原则,意味着一种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存在着一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关系。这样一种制度给管理的人们提供一种可能性,即按照明确规定的方式将下级机关的决策提交其上级权力机关审核。在官僚制模式得到充分发展的场合,机关等级制是按个人独裁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所有官僚制的结构中都存在着按等级赋予机关权力的原则。在国家和教会机构以及在大的政党组织和私人企业中都是如此,不管这种权力是叫作“私人的”或者“公共的”,对官僚制的特性并不发生影响。 在充分贯彻按管辖范围划分“权限”这一原则的时候,等级性的隶属关系——至少在公共机关内——并不意味着上级权力机关只是受权接管“下级”机关的事务。事实上这种隶属关系的对立面是统治关系。当一个机关一旦建立起来并且完成了它的任务之后,它便倾向于继续维持其生存并继续由另一个负责人所掌握。 Ⅲ. 现代机关的管理工作是以书面文件(档案)为基础的。这通常都假定是经过了彻底而且些文件以它们原始的或草稿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便须设立一批各种各样低级的官员和文书人员。在某一个“公共”机关中大批现任官员以及其各自的物质工具设备和文书档案便组成一个“机构”。在私人企业中,这种“机构”通常叫作“办公室”。 从原则上讲,设立公职人员的现代组织是要把办公机关与官员的私人住所分开的。并且一般说来,官僚制把官场活动看作是某种与私人生活领域有明显区别的事情,公共费用和设备与官员个人的私产是毫不相干的。这种情况在任何场合都是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结果。现在,这种情况无论在公共以及在私营企业中都普

试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的特点及发展

试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的特点及发展 理性的官僚制组织出现在近代西方社会,官僚制明显区别于以往的以其高效率的优点成为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组织形式。官僚制出现在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反过来,官僚制的运行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文明向前发展。但是,在悲观的韦伯看来,官僚制的发展也意味着人类将被囚禁在“牢笼”中。 关键字:官僚制;特点;发展 一、作为理念型应用的官僚制 对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熟悉的人都明白,韦伯的理念型分析工具对于韦伯庞大社会学理论的建构起到很大作用,韦伯曾给理念型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理念型乃是一种概念工具,它基于特定的观点,由杂多的现实里抽离出某些特征,整理成逻辑一致的“思想秩序”,反过来可以作为衡量现实的尺度[1]。官僚制作为韦伯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对其理念型分析方法的一次经典应用。发端于近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官僚制具有以往任何组织形式不曾有的明显特点,这些特点造就了西方官僚制无可比拟的效率优势,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制正是在这些特点之上建构起来的。韦伯强调价值关联对于社会分析的重要性,他从不认为任何概念具有一以贯之的确定性,相反,概念的建构具有暂时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概念是出于结構和重构的流动过程中。官僚制这一概念也不例外。 二、官僚制的几大主要特点 (一)职责明确。行政人员的行为按照常规进行,因此形成了界限明确的公务“职责”。公务人员的职责范围有明确界定,因此权威的层次也是以职责层次的形式来划定的。约束行政人员的行为、规定其权威和责任的法规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明确的。 (二)公开考试。公务员的任用通过竞争性考试所显示出的专业能力,或出示可资证明具有适当资格的文凭或学位来决定。公开考试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一般化渠道,只有经过考试合格者才能进入到体制内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十几年的时间公务员制度为国家选拔了无数的政治、行政精英。 (三)公产与私产分开。办公室的财产权不归公务员所有,公务员与办公室相分离,办公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归任职者所有。西方官僚制的这一特点与企业相似,西方理性的企业组织要求工作地要和家庭地要分开,公司财产和私有财产必须严格分开,即使是企业破产也只追加有限责任。 (四)公务员的使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受一种抽象的职责概念影响,他要忠于职守、履行责任,这本身就是目标,而不是通过寻租等手段谋求个人物质利益。按照韦伯社会行动意义理论来解释,公务员忠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本身是一种

韦伯理想型官僚制理论述评

韦伯理想型官僚制理论述评 20 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官僚制的历史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考察,运用其“理想类型”的方法论重新阐释了其对官僚制的理解,剥去了传统官僚制的“神圣光环”,剥去了公共官员“所有的感情价值”,而仅仅把他们视为一种技术工具,从而建构了“理想型官僚制”的理论模型。 一、韦伯研究官僚制的方法论、视角与定位 (一)方法论选择:理想型的研究方法 “理想类型”(Ideal-typus)又称“纯粹类型”,是韦伯为了使社会科学研究的概念达到精确性而设定的一种方法。按照韦伯的定义,“理想类型是通过单方面地突出一个或更多的观点,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偶尔又不存在的具体的个别的现象而成的,这些现象根据那些被单方面地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成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1 韦伯运用理想类型方法论的原因在于,韦伯认为,人类对于外物的认识是通过概念和范畴获得的,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之前就必须进行准确的概念界定。因此,社会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向自然科学一样构建自己严谨而精确的概念工具。但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具有不同动机和意志的主体行为构成的,其概念构建非常困难,所以,韦伯才提出了“理想类型” 的方法。 在探讨韦伯的理论时,我们必须注意此方法对于韦伯思想的重要影响。韦伯“理想型官僚制”理论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他“放弃了西方若干世纪以来普遍采用的以叙述制度的价值规范为主的研究方式,转而以合理主义价值立场和类型化比较研究与发生学因果分析相结合的‘理想类型’的方法论”2,从而突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局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种新型组织形式进行了一种理想状态的学理分析。 理想类型作为方法论的概念工具,首先它是由理智构造的工具,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不同于现实;其次,理想型概念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理想类型),它是在对繁多的经验事实进行整理之后得出的,突出了具有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是经验事物的典型形式;最后,毫无疑问,理想类型作为某种变异的形式,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差别。“这种概念结构既非历史现实,亦非‘真实的’ 现实,它只具有纯理想的有限概念的意义,真正的现实或行为可以与之相比较,并为解释那些有意义的成分而对之作观察。”理想类型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其特点就在于通过比较不同经验事实与理想类型之间存在的极为细小的差别,对经验事实的客观性认识更为清晰。所以,在构建理想型官僚组织中,韦伯就是应用这种“理想类型”的方法,通过剥去了公共官员“所有的感情价值”和“政治情感”,用制度和法律来构建他的组织理论的。 (二)研究视角的确认:组织社会学 法国的组织社会学家克罗泽(M. Crozier)认为,所谓组织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角度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查研究的科学,就是对大型工业与政府机构的策略及其内部权力体制的跨学科研究。4“组织社会学的任

简述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的主要内容

简述马科斯.韦伯的官僚制的主要内容 1.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主要内容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对官僚制的研 究是其重要贡献之一。官僚制是指一种专业化、规范化和等级化的组 织形式,通常出现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教育机构中。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 挑战。 韦伯着重分析了官僚制的特征和原则。他指出,官僚制通常具有明确 的等级结构和权力分配,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这种组织形式 的最大特点是效率和可预测性,但也容易导致僵化和官僚主义的问题。韦伯还强调了官僚制对个人自由的压制,以及对创新和变革的抑制。 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的理想类型。在他看来,理想的官僚制应该具有明 确的职责和权力分配,规范的程序和决策方式,以及严格的纪律和执 行力。韦伯将官僚组织比喻为“铁笼”,暗示了它对行为的规范和束缚。然而,他也意识到理想的官僚制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它可能 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失灵。 第三,韦伯关注了官僚制对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代价。官僚制可能导致对 个人自由的限制和压迫,以及对创新和变革的抑制。官僚制可能会导 致官僚主义的繁荣,使组织变得迟钝和难以应对挑战。 在总结韦伯的观点时,我们可以看到,官僚制是一种必然存在于现代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效率和可预测性,但也存在着一系 列问题和挑战。了解官僚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 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并在实践中更加有效地应对它带来的挑战。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对现代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 的影响,他对官僚制的理论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 官僚制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韦伯强调了官僚制的特征和原则。他认为,官僚制具有明确的等级结 构和权力分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这种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是 效率和可预测性。然而,正是这种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可能导致官僚 主义和僵化。韦伯指出,官僚制可能会对个人自由和创新产生压制, 影响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他的观点引起了人们对官僚制的深刻 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的理想类型。他认为理想的官僚制应该具有明确的 职责和权力分配,规范的程序和决策方式,以及严格的纪律和执行力。这种理想类型的官僚制可以确保组织的稳定和效率。然而,韦伯也指出,现实中的官僚制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状态,因为它可能会导致组织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 •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 与追随;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

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原因是: (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 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依靠这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组织和规范成员的行为,才能有效地追求和实现组织目标。 2.组织结构是一个逐层控制的系统。在一个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是根据他们的地位来规定的。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只关乎物,不关乎人。 4.成员的选择和保证。每个岗位按资质(资历或学历)和自由签约原则使用,公考合格后使用,做到人尽其才。 5、专业分工和技术培训。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6.成员的工资和晋升。按岗位发工资,建立奖惩晋升制度,让成员安心工作,培养进取精神。

论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

论韦伯的官僚组织 摘要: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马克斯·韦伯,是现代官僚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官僚集权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在整个20世纪中,韦伯创立的官僚集权理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可以说,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是组织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古典理论走向全面的成熟与完善。美国组织研究学者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将之称为古典组织思想的“第三根主要支柱”。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官僚制理论的政治经济背景 1.官僚制的经济背景。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合理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增多,使国家的行政职能发展成为必然。这一切自然加速了政府规模的升级,政府规模的急速变化冲击了昔日的公权运作形式,这在客观上要求人们去探讨和建构新的公共权力体制,从而催生了官僚制。 2.官僚制的政治背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克服专制主义,分权制衡制度成了理论的焦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为依托的政党政治在这一时期极为盛行,胜者分赃的官员任命制导致了西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和低效。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文官制度建设。官僚制正是在这种文官制度的兴建过程中产生并为文官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价值指导。 二、对官僚组织的解读 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因而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为组织类型的变迁。韦伯把社会行为分成四类:基于感情的行为;基于传统或习俗的行为;以某种绝对价值为取向的行为;以个人的目的为取向的合理行为。韦伯对这四种社会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的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的类型:神秘型统治、传统性统治与法理性统治。三者分别对应于一种合法性权力—组织结构:神授权力—神秘型组织,传统权力—传统型组织,法定权力—法理性组织。 神秘性组织。该组织大多由领袖及其追随者组成,维系组织的基础是领袖的个人魅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分析 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 韦伯认为有三种合法权威,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态,即: 1、“神秘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形态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2、“传统的组织”。在传统的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 3、“合理——合法化组织”。在合理化——合法化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在赢得服从这一点上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韦伯认为,“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 式固定这种分工,分工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 能,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可以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确切地知道从何 处取得命令以及把命令传达给何人,有助于克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 现象,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不是 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官僚制组织通常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 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 和明确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 命令都应该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这使 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不因领导成员的变动而变动,具有相对的稳 定性。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实行官僚制的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 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事与私事有明确界线, 公务活动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官 僚制组织必须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必需的专业培训,进而提高其服务 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经济与社会》读书报告

《官僚体制统治的本质、前提和发展》读书报告马克思〃韦伯在其《经济与社会》的第九章第二节《官僚体制统治的本质、前提和发展》一文中,主要讲述了官僚制及其官员的特点和官僚制的前提及伴随现象。 1.官僚制的特点 ①分工原则。首先韦伯认为,为了满足官僚体制统治机构的需要,需对经常性的工作进行固定的分工而作为职务的义务;其次,对于为了履行这些职务义务所需要的命令权力,也要用一定的规则来划清界限。②等级原则。韦伯认为官僚制存在着职务等级和审级的原则,即一个机构的上下级应安排固定有序的体系——上级机关监督下级机关,下级机关由它的上级机关任命。③法制原则。职务的执行受规则的约束,韦伯依据现代科学理论给出了理由:通过法令在法律上赋予一个机关拥有处置某些特定间题的权限,并非通过对具体个案发布具体命令授权它去处置问题,而仅仅是抽象的规定。 2.官僚制下官员的特点 ①职位终身制。在公众的和与之相接近的机构里,即使在可以解聘或者定期重新批准的地方,职位的终身制也被视为实际规则的前提条件。②薪酬制。一般采用固定的薪金和退休金这种年老保障的形式。薪金原则是根据等级来衡量。③官员的“仕途生涯”是由下面的、较不重要的、报酬较少的职位,逐渐向上安排的。 3.官僚制的前提及伴随现象 货币经济的发展、行政管理任务数量及内在强度的发展、官僚体制组织广泛传播等对于官僚体制整个外部特征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但不仅仅是它们对官僚体制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古德诺政治行政二分的前提下,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抽象出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并对公共行政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合理性设计。官僚制理论立足于西方独特的理性主义,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开创了行政管理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对行政管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方的政府组织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更加深刻。 官僚制组织的权力分配实行严格的等级制,也就是说权力趋于高度集权化,集权固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但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越是集权就越容易导致腐败,同时高度集权也会导致下级政府部门灵活性丧失,创造性不足,又对提高行政效率起反向作用。如果没有对政治行政二分的学习,我肯定就会认为集权肯定不会提高行政效率,但现在认为这还是有可能的。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摘要]“官僚制”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韦伯在历史考察中所使用的是广义的 官僚制概念,所以,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官僚制形式,而当前 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官僚制概念是一种狭义的官僚制概念,是特指与近代社会一道 成长起来的现代官僚制,即现代形式的官僚体系。现代官僚体系作为一种理论范 式而定型则是马克斯韦伯的功劳,正是他从理论上对这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这类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原则,所以人们往往把韦伯看作官僚制组织的设 计者。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合理性 一、关于韦伯 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 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它被称为是公共行政组织史上最重要的 理论之一。而韦伯除了是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他还是社会学家,因此他的研究 中不仅有政治学思想,同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也是被称为“政治社会学” 思想。 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作为西方管理制研究理论基石的《论官僚制》一文 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亦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之一。他认为, 尽管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质,但是权威和控制是各类 社会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他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 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 命令时出于自愿:魅力型权威,使人敬仰;传统型权威,使人服从;而法理性权威,则带来理性思考。与之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一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 理体制。而在韦伯看来,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 的官僚制”,这也是他备加推崇的组织形式。 二、韦伯眼中的官僚制 官僚制也被称为是行政制或科层制。韦伯认为的官僚制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 为的受到人们反对的官僚主义的,低效率的组织是两回事,他指的是组织结构中 的某些特点,并且这种制度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等特征。 社会可以说是在人类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 互相联系,集合,从而形成组织。所以在韦伯看来,“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

创建高绩效的公共组织 第二章官僚制理论

第二章 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理论 一、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 马克思.韦伯(1864——1920),德国近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20 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师之一,他与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勒、法约尔并称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 韦伯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 理论”,或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 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二、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官僚制 ● “官僚制”(bureaucracy)一词是由法文bureau 与希腊文kratos 复合而成。bureau 原 意是指带有书写用折叠板的家具,后衍义为书桌,进一步引申为放书桌的办公室、官邸、办公场所,kratos 具有管理、治理、统治之意。 ● 这一术语18世纪以来即被使用,本意是指实施管理的社会行政机构。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1 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 对官僚制的批判与改造 3 中国的理性选择:完善并超越官僚制 4

●在韦伯看来,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 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 ●韦伯盛赞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 (二)权威结构理论和组织类型分析 ●在官僚制理论体系中,“合法性”(legitimacy )与“合理性”(rationality)是最 为基本的概念。 ●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是具有合法性基础的。 ●合法性体系包括个人魅力、组织传统或惯例、组织规则章程(法律)。 ●不同的合法性体系造成命令得以自愿服从的方式称为合法化方式;而不同的合法化方式 构成了不同权威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决定了不同的统治及其组织形式。 合法性与权威及其类型 ●三种合法化方式: ●对统治者个人魅力的崇拜和迷信 ●对传统和惯例的认同 ●对内部组织规则的尊重 ●三种权威: ●个人魅力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 ●法理型权威 ●三种统治形式: ●依靠个人魅力而建立的合法化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 ●基于传统背景之上的合法化统治(传统型统治) ●借助法律的正当性建立的合法化统治(法理型统治) 组织模式的类型 神秘化组织模式 1 传统型组织模式 2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8.可预见性。根据可以预计的规则,排除一切纯粹个人的、一切非理性的、不可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官僚制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官僚组织自身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对于这种缺陷,韦伯曾毫不客气的指出,家长制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问题更大,人们在管理社会时当然可以选择不同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