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提出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的比较系统的绅士教育思想的是(B)1-36

A.夸美纽斯B.洛克

C.涂尔干D.杜威

2.初步建立有关德育的基础理论,被视为“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标志的是(B)1-36

A.梁启超的《德育鉴》B.吴俊升的《德育原理》

C.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D.姜琦的《德育原理》

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A)2-43

A.德育转化说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D.德育建构说

4.具体德育实践活动已然产生的变化和结果指的是(D)2-47

A.德育本质B.德育功能

C.德育目的D.德育效果

5.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德育功能是(D)2-53

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D.生态功能

6.德育的本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2-46

A.德育应该是什么B.德育实际是什么

C.德育本来是什么D.德育是什么

7.在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主题是(A)3-62

A.德性B.知识

C.能力D.习俗

8.德育目的只对学生的一般品德发展状态提出总体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非常具体乃至细致的规定。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A)4-72

A.抽象性B.预期性

C.可能性D.共同性

9.我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卓越或完美道德人格的“圣人”“君子”,这一德育目的属于(C)4-77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10.品德的形式结构的四个要素是(B)5-103

A.思想、政治、法律、道德B.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C.思想、政治、道德、心理D.道德认识、情感、心理、实践

1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5-113 A.皮亚杰B.弗洛伊德

C.班杜拉D.埃里克森

12.从学校德育课程的存在形态来看,德育课程主要可分为德育学科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和(B)6-117

A.德育间接课程B.德育活动课程

C.德育显性课程D.德育直接课程

13.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在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这指的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要依据(C)7-138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最近发展区原则D.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

14.教师从自然状态下的游戏中抽取有价值的游戏因素进行重新设计的策略,是游戏改良的(C)8-164

A.筛选策略B.再选策略

C.改造策略D.回归策略

15.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成为教育评价科学化开端的是(A)9-172

A.泰勒模式B.决策模式

C.应答模式D.CSE评价模式

16.按照影响效果性质的不同,德育环境可以分为(B)11-211

A.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B.正面德育环境与负面德育环境

C.显性德育环境与隐性德育环境D.校外德育环境与校内德育环境

17.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标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的生活,包括拥有更美好的现实学校生活以及经营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生活,这是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B)10-193

A.开放性原则B.生活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18.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物理空间,是学校德育的(A)11-214

A.物质环境B.制度环境

C.精神环境D.人际环境

19.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的应用策略主要是新苏格拉底法和(D)12-236

A.价值辨析法B.道德两难法

C.课堂讨论法D.公正团体法

20.体谅关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B)12-238

A.强调道德认知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B.强调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C.强调道德意志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D.强调道德信念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简述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意义。2-49

答:

(1)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其道德理想,并使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和幸福。(2分)

(2)意义:注重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和思想品德的本体价值,追求道德他律转变为道德自律乃至自由;(1分)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精神需要;(1分)使人配享幸福生活。(1分)

22.简述近现代学校德育的特点。3-65

答:

近现代德育是以培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它试图通过培养人的科学、民主精神,促进人的精神解放、品德发展。(1分)它呈现出以下特点:因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德育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表现出规模化特点:(1分)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相联系,德育表现出民主化特点;(1分)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分离,德育表现出世俗化特点;(1分)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和德育成为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德育表现出科学化特点。(1分)

23.简述仪式对于学生各层面的品德养成的促进作用。8-161

答:

(1)在德育活动中,不同活动形式对于道德各个层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各种德育仪式能在道德的行为层面、情感层面、精神层面上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2分)

(2)仪式都有较严谨的程序、情境、语言、行为和活动,学生会从中形成秩序性等道德素养的基础;(1分)仪式是重要的体验式情感教育途径,学生在仪式中获得的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丰富持久的;(1分)仪式活动从起源上讲就对人的精神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仪式对儿童具有很大的精神影响和特殊价值。(1分)

24.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原则。9-169

答:

注重发展评价,突出评价教育性;(1分)突出过程评价,推进评价日常化;(1分)实施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1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共同建构评价;(1分)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发展。(1分)

25.简要评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2-237

答:

(1)这一模式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和说服力;(1分)这一模式所

提出的道德两难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对于学校德育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1分)(2)这一模式也存在不足:理论上,关于道德发展水平的阶段划分不具有普遍性;阶段顺序划分具有一定的“年龄歧视”色彩;对公正原则的强调具有“男权主义”的价值取向;(2分)在实践中,滥用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而盲目贴标签;对发展阶段难以准确测定而缺乏操作性;教师水平难以适应。(1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其他学科课程为什么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某门具体学科为例,论述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实施应把握的原则。6-121 答:

(1)其他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理由和依据在于学科课程与德育的关系:德育学科课程并不是包揽所有的德育任务,其他学科也承担着德育任务。(1分)学科课程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是进行间接德育的重要载体。(1分)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投入时间、精力更多,德育必须与学科课程“联姻”,学科课程中与道德、价值、人类命运、幸福等主题息息相关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1分)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本身如课堂教学安排、内容呈现等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1分)

(2)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实施应把握的原则有:知识与价值相统一。(1分)“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学科课程既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价值引导。(1分)挖掘与渗透相结合。(1分)既要考虑外在德育资源在学科中的引入,更要着力于对本学科教学中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1分)显性和隐性相一致。(1分)既要采用直接和显性的价值引导,也要注重间接和隐性的德育影响。(1分)要求联系具体学科展开,如没有联系的酌情扣分。

27.试论如何合理运用奖惩法对学生进行德育。7-145

答:

奖惩法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这两种积极和消极的强化方式去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方法。

(1)运用奖励的德育方法应注意:奖励指向的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功的过程;(1分)要注意奖励的频率和程度;(1分)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奖励方式;(1分)无论何种形式的奖励,本质上都应是精神上的奖励;(1分)奖励应当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形成集体道德舆论,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1分)

(2)运用惩罚的德育方法应注意: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1分)处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1分)不能刻板使用惩罚手段;(1分)惩罚要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要注意时机、场合和火候;(1分)要特别注意惩罚的场合,适合公开的惩罚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1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案例材料

学生小滔跟老师说:“老师,我们一直说花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替父从军、勇敢杀敌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成了女英雄的代名词了。但著名演员xx他们演过《木兰从军》的小品,说花木兰是个好吃懒做、不仁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她不是孝顺父亲、替父从军,而是父亲骗她去当兵的,撞了大运才立了功。这到底是怎么回

事啊?”旁边的一些同学也议论纷纷。

请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有关德育内容和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谈谈你的认识。4-95

答:

(1)德育要借助一定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德育内容就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1分)德育内容的选择要受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社会发展需求、民族文化传统、偶发因素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2分)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德育内容出现许多新的课题,其中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课题,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文明地使用和驾驭大众传媒及其信息,以吸收大众传媒的积极影响。(2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具备对信息的价值判断、选择、评价、鉴赏的能力。(2分)

(3)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德育资源,特别是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英模人物的崇高品格本身就是优秀的德育资源。(2分)要对这些传统德育资源加以深入开发利用、精心设计,使之实现内源性发展。(2分)

(4)教师要主动关注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影响,指导学生澄清问题,提高认识,(2分)如指导学生了解小品《木兰从军》的后续情况,搜集关于花木兰的历史资料澄清真相,批判小品《木兰从军》等恶搞、诋毁历史英雄人物的行为,举行主题教育活动等。(2分)

要求结合案例内容分析,如没有结合的酌情扣分。

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D) A、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 C、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 D、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 2、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开山鼻祖”的是(C)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涂尔干 D、杜威 3、德育就其实践而言,主要采用的是(A) A、大德育的概念 B、小德育的概念 C、宏观德育的概念 D、微观德育的概念 4、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其道德理想,并使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和幸福。这指的是德育的(B) A、教育性功能 B、享用性功能 C、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D、智能发展功能 5、原始社会德育的主要标识和特点(B) A、宗教式德育 B、生活式德育 C、示范式德育 D、祭祀式德育 6、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A)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7、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教师的(D) A、社会角色 B、职业角色 C、行为角色 D、育人角色

8、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是(C) A、三水平三阶段 B、六水平三阶段 C、三水平六阶段 D、六水平六阶段 9、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取向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和(A) A、德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B、德育课程实施的生活化 C、德育课程评价的生活化 D、德育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10、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这说明德育过程的引入具有(D)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B) A、讲授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 12、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是(D) A、德育课程 B、德育过程 C、德育方法 D、德育活动 13、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C) A、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动机 B、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体系 C、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4、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相关德育评价模式是(A) A、决策模式 B、泰勒模式 C、应答模式 D、CSE评价模式 15、成长记录袋的主体是(B)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班主任

2020年7月全国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儿童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是() A.杜德海姆 B.杜威 C.柯尔伯格 D.班杜拉 2.狭义的品德是指() A.思想品质 B.政治品质 C.法纪品质 D.道德品质 3.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等四种基本品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其发展来说,四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大体顺序或轨迹是() A.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 B.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纪品质→道德品质 C.法纪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 4.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A.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B.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C.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D.市场经济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关系 5.在下列各种社会因素中,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1

A.社会生活条件 B.社会精神文化 C.学校德育 D.家庭和邻里社区 6.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的主要特征是() A.两义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7.德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首先是通过() A.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实现的 B.培养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政治领导人才实现的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实现的 D.影响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方向实现的 8.学校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基础性内容是()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法纪教育 D.道德教育 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没什么区别 B.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没什么联系 C.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D.品德形成过程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德育过程是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 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11.影响德育方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具有根本性制约作用的是() A.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D.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2

2020年自考《德育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德育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客观性题目: 1.协调性是( B )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 B )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B ) A.校内非正式群体 B.班集体 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 4.校外活动是指( A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 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 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 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C )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 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 A.品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 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 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 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 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B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 )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D ) A.自我品德认识 B.自我品德评价 C.自我品德体验 D.自我品德锻炼 13.品德属于( B ) A.集体现象 B.个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民族现象 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D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B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C )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 B.政治经济制度 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2020年10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德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的比较系统的绅士教育思想的是(B)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涂尔干 D.杜威 2.初步建立有关德育的基础理论,被视为“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标志的是(B) A.梁启超的《德育鉴》 B.吴俊升的《德育原理》 C.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 D.姜琦的《德育原理》 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 A ) A.德育转化说 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4.具体德育实践活动已然产生的变化和结果指的是(D) A.德育本质 B.德育功能 C.德育目的 D.德育效果 5.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德育功能是(D)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6.德育的本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 A.德育应该是什么 B.德育实际是什么 C.德育本来是什么 D.德育是什么 7.在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主题是(A) A.德性 B.知识 C.能力 D.习俗 8.德育目的只对学生的一般品德发展状态提出总体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非常具体乃至细致的规定。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 A ) A.抽象性 B.预期性 C.可能性 D.共同性 9.我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卓越或完美道德人格的“圣人”“君子”,这一德育目的属于(C)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日的 D.平民主义的德育日的 10.品德的形式结构的四个要素是(B) A.思想政治、法律道德 B.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 C.思想、政治、道德、心理 D.道德认识、情感、心理、实践 1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埃里克森 12.从学校德育课程的存在形态来看,德育课程主要可分为德育学科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和(B) A.德育间接课程 B.德育活动课程 C.德育显性课程 D.德育直接课程 13.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在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这指的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要依据(C) A.方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最近发展区原则 D.教育与再教育、白我教育相统一原则 14.教师从自然状态下的游戏中抽取有价值的游戏因素进行重新设计的策略,是游戏改良的(C)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篇一:全国2013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和答案00468】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教育家是(a)1-15 a.柯尔伯格 c.杜威 2.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阶段顺序是(b)1-8 a.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多样化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c.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d.多样化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 3.关于品德结构要素说法正确的是(a)2-33 a.知、情、意、行 c.知、信、意、行 4.学校德育产生于(b)3-39 a.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5.人的品德发展具有(c)4-71 a.顺序性、均衡性

c.顺序性、阶段性 6.对德育起决定作用的是(d)5-92 a.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b.生产关系 d.社会意识 b.稳定性、同一性 d.差 异性、均衡性 b.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b.知、情、行、信d.知、情、意、信 b.洛克 d.卢梭 7.属于德育目标确定依据的是(a)6-99 a.社会需要、教育目的 c.教育目的、德育内容 b.社会需要、德育方法 d.德育方法、德 育内容 8.关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说法正确的是(c)7-119 a.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主体 b.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客体 c.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 d.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时,只是德育的主体 9.不属于德育方法选择主要依据的是(c)9-165 ... a.德育目标 c.教师的个人愿望 1o.少先队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d)10-173 a.周会 c.晨会 11.关于班集体说法正确的是(b)11-186 a.班集体是唯一的学生集体 c.班级就是班集体 b.班集体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 d.教师是班集 体的核心人物 b.校会 d.队会 b.德育内容 d.学生年龄特点和个 性差异 12.“吾日三省吾身”主要反映的自我品德修养特点是(d)12-215 a.实践性 c.控制性 b.涵育性 d.内省性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要反映的品德要素是(a)7-125 a.品德意志 c.品德行为 b.品德情感 d.品德认识 14.比较德育实施前后个体品德及其各侧面的情况,以确定其发展 方向及程度的评定是(b)13-230

全国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1-38 A.培养劳动者B.培养接班人 C.立德树人D.培养建设者 2.在实践中,德育主要采取的是大德育概念,但其核心内涵是指(B)2-45 A.培育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实践活动B.培育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 C.培育受教育者政治品质的实践活动D.培育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实践活动 3.德育目的问题指的是(B)2-46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是(C)3-58 A.古猿向人类进化的需要B.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 C.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心理状况 5.古代学校德育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A)3-62 A.培养勇者、培养智者、培养从者B.培养智者、培养勇者、培养从者 C.培养从者、培养勇者、培养智者D.培养勇者、培养从者、培养智者 6.德育目的为德育提供总的指导思想或宗旨,规定德育的方向,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的(B)4-72 A.规范功能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7.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即(B)4-84 A.《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B.《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C.《中小学德育大纲》D.《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8.学校德育有中教师的育人角色包括教师在德育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B)5-99 A.身份期待B.角色期待 C.功能期待D.价值期待 9.“三水平六阶段”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D)5-108 A.马斯洛B.弗洛伊德 C.皮亚杰D.科尔伯格

自考00468德育原理考试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B.控制纪律 C.规划目标D.组织德育活动

2022年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试卷

2022年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校教育的灵魂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老双 D.美育 2.“产婆术"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提出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奥古斯丁 3.德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这一观点是 A.德育转化说 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4.从德育本质的角度看,认为在德育中受教者所需掌握的是社会普遍价值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情操,指的是 A.德育是规范化教育 B.德育是社会化教育 C.德育是个体性教育 D.德育是综合性教育

5.人类德育起源的物质基础是 A.人类已经从古猿进化为人类 B.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 C.人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 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 6.一个有效和合理的德育目的在具备理想性的同时需要具有现实性,需要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 A.抽象性 B.预期性 C.可能性 D.共同性 7.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就是 A.德育目的 B.德育对象 C.德育目标 D.德育内容 8.教师不仅是知识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因而教师是 A.道德学习者 B.道德知识的传递者 C.道德示范者 D.德育活动的组织者 9.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基于学生本能的需要,品德行为并非是目的,而是满足其本能需要的手段,这是 A.他律品德

最新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 B.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 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 D.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D.杜威 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柯尔伯格B.班杜拉 C.凯兴斯泰纳D.洛克 4.现代德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童年期(6、7岁一11、12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B.两义性 C.协调性D.动荡性 6.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 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D.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7.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B.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 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 D.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 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德育原则是( )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 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D.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语言说理法”主要包括( ) A.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 B.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阅读指导法 C.讲解法、示范法、陶冶法、讨论法 D.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 11.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会、团队会B.生产劳动 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 12.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B.自觉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C.他律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3.属于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 A.指令性B.封闭性 C.被动选择性D.寓教于养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 2

2021年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4月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取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诲漫话》作者是(B )1-9 A.马卡连柯B・洛克 C.杜威 D.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D )3-39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国内古代德育老式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 A )3-51 A.建立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B.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C.继承劳动人民德育思想 D.建立资本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4.在一定社会和教诲条件下,人品德发生、发展顺序,每一年龄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似、稳 定,这阐明人品德发展具备(B )4-71 A.顺序性 B.稳定性 C.阶段性 D.均衡性 5.关于“人品德”阐述,对的是(D )4-72 A.人品德是主观自生 8.人品德是先天神定

C .人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 D .人品德是个体和环境互相作用成果 6 .童年期小朋友品德发展重要特性是( A .协调性 C .适应性 7 .下列说法错误是(B ) 5-86 ・・ A .德育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本决定 8 .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 C .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D .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8 .德育目的客观性是指(C ) 6-98 A .德育目的存在形式是客观 C .德育目的内容和产生是客观 9 .不同社会德育目的是不同,这阐明德育目的具备(C ) 6-98 A .历史继承性 B .阶级性 C .社会历史性 D .民族性 10 .关于“德育内容”论述,错误是(A ) 6-105 ・・ A .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德育内容没有差别 B .阶级社会德育内容具备阶级性 C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可以有某些共同道德规范 D .德育内容具备历史性,不同社会德育内容不同 11.下列说法错误是(B ) 7-117 ・・ A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诲活动过程 B .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C .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过程 A ) 4-75 B .动荡性 D .两义性 B .德育目的体现形式是客观 D .德育目的不反映人主观愿望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现代德育包括() A.原始社会德育和奴隶社会德育B.奴隶社会德育和封建社会德育 C.封建社会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D.资本主义德育和社会主义德育 3.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总条件、总背景的是() A.自然环境B.社会大环境 C.教育环境D.家庭环境 4.品德发展需要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间的矛盾不是 ..() A.品德发展的外因B.品德发展的内因 C.品德发展的动力D.品德发展的主要矛盾 5.少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动荡性B.情境性 C.适应性D.成熟性 6.文明上网教育成为当前的德育内容,说明() A.商品经济对德育内容的影响B.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内容的影响D.人际关系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7.公司招聘时除看重技术能力也注重人品说明() A.公司是以人为本的B.品德对公司效益有重要作用 C.品德可以直接提高公司收益D.品德好坏决定人的技术能力 8.将德育实施前后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评定是() A.绝对评定B.相对评定 C.内差评定D.操行评定 1

9.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 A.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B.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D.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1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 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价值观教育 C.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D.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11.影响德育方法性质和特点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哲学世界观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12.注重培养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是() A.语言说理法B.形象感染法 C.实际训练法D.品德评价法 13.下列关于学校德育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青团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B.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 C.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D.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 14.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集体是() A.班委会B.班集体 C.少先队D.学生社团 15.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B.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外烁性D.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实践性16.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A.杜威B.班杜拉 C.柯尔伯格D.斯金纳 17.在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结构中,道德品质占45%,该数值是指() A.权系数B.标号 2

自考0468德育原理 历年真题 汇总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 B.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 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 D.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D.杜威 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柯尔伯格B.班杜拉 C.凯兴斯泰纳D.洛克 4.现代德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童年期(6、7岁一11、12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B.两义性 C.协调性D.动荡性 6.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 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D.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7.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B.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 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 D.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 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德育原则是( )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 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4月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漫话》作者是(B)1-9 A.马卡连柯B.洛克 C.杜威D.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D)3-39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德育传统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为了(A)3-51 A.建立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B.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C.继承劳感人民德育思想

D.建立资本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4.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品德发生、发展次序,每一年纪阶段改变过程和速度大致上是相同、稳定,这说明人品德发展具备(B)4-71 A.次序性B.稳定性 C.阶段性D.均衡性 5.关于“人品德”阐述,正确是(D)4-72 A.人品德是主观自生 B.人品德是先天神定 C.人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 D.人品德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结果 6.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主要特征是(A)4-75 A.协调性B.动荡性 C.适应性D.两义性 7.以下说法错误 ..是(B)5-86 A.德育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B.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8.德育目标客观性是指(C)6-98

A.德育目标存在形式是客观B.德育目标表现形式是客观 C.德育目标内容和产生是客观D.德育目标不反应人主观愿望 9.不一样社会德育目标是不一样,这说明德育目标具备(C)6-98 A.历史继承性B.阶级性 C.社会历史性D.民族性 10.关于“德育内容”叙述,错误 ..是(A)6-105 A.不一样社会、不一样民族德育内容没有差异 B.阶级社会德育内容具备阶级性 C.不一样社会、不一样阶级能够有一些共同道德规范D.德育内容具备历史性,不一样社会德育内容不一样 11.以下说法错误 ..是(B)7-117 A.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活动过程 B.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二者没有区分 C.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过程 D.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人德性发展过程 12.关于“德育方法”表述,正确是(D)9-165

2023年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漫话》的作者是(B)1-9 A.马卡连柯B.洛克 C.杜威D.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D)3-39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德育传统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A)3-51 A.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 B.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C.继承劳动人民的德育思想 D.建立资本主义的现代德育体系 4.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品德发生、发展的顺序,每一年龄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稳定的,这说明人的品德发展具有(B)4-71 A.顺序性B.稳定性 C.阶段性D.均衡性 5.关于“人的品德”的论述,对的的是(D)4-72 A.人的品德是主观自生的 B.人的品德是先天神定的 C.人的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的

D.人的品德是个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6.童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特性是(A)4-75 A.协调性B.动荡性 C.适应性D.两义性 7.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B)5-86 A.德育的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8.德育目的的客观性是指(C)6-98 A.德育目的的存在形式是客观的B.德育目的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C.德育目的的内容和产生是客观的D.德育目的不反映人的主观愿望9.不同社会的德育目的是不同的,这说明德育目的具有(C)6-98 A.历史继承性B.阶级性 C.社会历史性D.民族性 10.关于“德育内容”的叙述,错误 ..的是(A)6-105 A.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德育内容没有差异 B.阶级社会的德育内容具有阶级性 C.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可以有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 D.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的德育内容不同 11.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B)7-117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B.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C.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 D.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德性发展过程 12.关于“德育方法”的表述,对的的是(D)9-165 A.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方式的总和

2021年10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德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D) A.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 C.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 D.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 2.“产婆术”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提出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教育家是(A)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奥古斯丁 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B) A.德育内化说 B.德育转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4.原始社会的德育形态是(D) A.宗教式德育 B.祭祀式德育 C.示范式德育 D.生活式德育 5.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 )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6.影响德育内容选择的最直接因素是(A) A.德育目的 B.德育对象 C.德育环境 D.德育主体 7.关于如何教道德和如何才能让学生发展道德的知识,属于教师德育的(C)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工具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8.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基于学生自己的品德需要,品德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出于手段,这是(B) A.他律品德 B.自律品德 C.无律品德 D.自由品德 9.德育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德育课程 B.德育活动 C.德育资源 D.德育实践 10.德育过程的引人具有多端性,这种多端性主要源于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D) A.有序性 B.无序性 C.复杂性 D.多元性 11.德育过程的组织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道德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越,既对学生道德发展有挑战,又是学生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这指的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要依据(C)A.方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最近发展区原则 D.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

2020年00468德育原理真题精选

2020年00468德育原理真题精选 [判断题] 1、德育网络具有的功能是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德育网络的结构形成德育新的格局,决定了它具有的功能,为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具体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单项选择题] 2、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参考答案:A [判断题] 4、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单项选择题] 5、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6、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指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二是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三是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填空题] 7简述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 [判断题] 8、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实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二是利用学校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单项选择题] 9、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习得,技能往往通过()习得,态度往往通过()习得。()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 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教的教 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10、相对而言,学校在德育网络中具有有利条件。

德育原理考试题目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 A.探求德育原理 B.总结德育经验 C.揭示德育规律 D.制定德育方针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 B.夸美纽斯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3.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在德育目标上的基本特点是( ) A.专制奴役性B.强制约束性 C.全面发展性D.个体独立性 4.对人的品德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精神文化 B.家庭环境 C.邻里和社区D.学校德育 5.根据儿童品德发展六个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B.动荡性 C.协调性D.从他性和情境性 6.在现代,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创立了生态伦理学;随着核科学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防止核战争、核污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和注视的热点之一;随着宇航科学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宇航伦理学;随着医学的发展,“安乐死”、“克隆人”等问题的提出和试管婴儿的问世,引起人们对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这说明( ) A.科学技术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B.科学技术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7.德育与其他社会因素既相区别,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具有( ) A.相对独立性B.绝对独立性 C.客观独立性D.主观独立性 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 ) A.政治要求 B.价值观念 C.规范要求 D.认识水平 9.下列关于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B.德育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两者没有关系 C.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D.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10.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 ) A.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 C.意、情、知、行D.行、意、情、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