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
- 格式:pdf
- 大小:241.75 KB
- 文档页数:3
一、三观是哪三观爱情正确的爱情观:相爱的两个人三观相同,欣赏彼此的优点,双方能够坦诚相待,能够包容对方。
1、爱情中两人的相处是一种乐趣,在爱情生活中你能够体会到这种乐趣的话,彼此的爱情就会越来越甜蜜。
其实不管平常的工作多忙碌,都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彼此,多给对方一点关心。
这样夫妻之间就可以减少很多矛盾,所以大家应该用乐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爱情生活。
2、夫妻两人相处久了以后,对自己犯的错误容易无动于衷,不敢承认。
当夫妻两人发生争执,乱发脾气的时候彼此看到了对方最糟糕的一面,事后,如果你能够真诚道歉的话,相信也可以化解很多矛盾。
在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看到自己的爱情变得不堪,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对方,一定要坦诚相待,并争取对方的同意。
其实,爱情中的三观就是指: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夫妻双方不管是在生活还是爱情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正确面对自己的选择,不管结果怎样,一定要勇敢面对。
这样你的生活和爱情都会变得美好和幸福。
现实生活中的一见钟情并非一见面就结婚,他们也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磨合后,彼此有相似的三观,然后彼此越走越近的。
二、三观是哪三观爱情夫妻夫妻三观是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背景。
听过过一句非常现实的句话:“三观决定了两个人是否合适,而三餐决定了两个人是否稳定。
”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上,但是比物质更加重要的,是两个人要合得来。
作为世间因缘最深的、相处时间最长的、真正休戚与共的一段关系,夫妻关系是很难处理的一种关系。
虽说夫妻是亲密的爱人,可是越亲密的爱人,问题也是越多的。
因为两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几十年,要不断地磨合,在磨合过程中问题就会出现,所以三观合适其实挺重要的。
三、两个人三观不合的表现第一,三观不合表现在互相不理解对方喜欢的东西。
当你为某件事情感觉到开心的时候,对方不仅不为你感觉到高兴,反而表现出不屑,因为他不懂得你的快乐和追求。
比如你喜欢看书,旅行,运动等,他有可能说,有那时间不如整理一下家务等。
浅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一)――三观扭曲的原因各位晚上好,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
(以下仅为个人见解和感悟,欢迎指点,欢迎讨论。
)大家都知道,我们常说的三观是人生、价值、和世界。
关于世界观,它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区别的根源,是面对一切问题的根本,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由于时间问题,今天暂不详谈。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现在社会普遍产生了一些扭曲,因此我想谈一下它扭曲的原因以及我们应有的态度。
补充一句: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确很大,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的借口。
在一定程度上,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生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爱情观。
那我们就从价值观说起。
“金钱”无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工作需要奋斗。
但是由于教育的普遍扭曲,我们从小便接受了‘成功=金钱'‘幸福金钱;’工作学号金钱’这样的理念。
长大后,我们身处在不平等的社会,见识了权力,见识了背景,社会又教给我们‘权力=一切'我们会看见一切活动变得商业化,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娱乐还是体育,友谊还是爱情,甚至是公益、医疗、教育。
商业活动则变得无耻化,车展变肉展,碰瓷变专业,权力垄断经济,企业买卖良心。
人们的价值观一概倒向金钱。
健康、安全、和谐统统被金钱吞噬。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这不仅仅是人的问题,要想刨根问底,还得从人类进化与社会竞争开始说:人类有了等级,有了阶级,有了国家--------- 国家之间存在竞争-------------中国为了强大走捷径,不顾一切拉动经济---------- 权力与经济勾结,贫富差距畸形拉大-------- 百姓牺牲,劳动力廉价,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生活不堪重负,社会失衡,心理失衡------- 金钱主义,权力主义,权利成功主义无限滋长--------- 拼爹主义,造假主义,卖身求荣主义,坑蒙拐骗主义铺天袭来------- 全民素质无下限下降,价值观扭曲 ----------- 理想观,职业观,名利观统统扭曲-------- 人生观必然扭曲。
对待感情正确的三观
正确的三观是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下是我对待感情时秉持正确三观的建议:
1.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独立性和权利。
不要因为爱情而放弃自我,也不要因为爱情而侵犯他人的权益。
2. 坦诚相待、真诚沟通:在恋爱关系中,坦诚相待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也不要欺骗对方。
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真诚地进行沟通。
3. 珍惜感情、把握机会:感情是珍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
当我们遇到一个值得爱的人时,应该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为维护这份感情而努力。
但同时也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对象,避免过于冲动或盲目。
4. 接纳多样性、尊重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并接纳多样性。
不要因为对方与自己不同而产生偏见或歧视。
5. 坚持理性思考、避免情绪化行为: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和行动,避免情绪化行为。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决定,也不要让情绪支配自己的行动。
总之,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我们应该秉持正确的三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并让感情关系更加健康稳定。
如何在恋爱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恋爱,一直是人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中最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的事情之一。
在恋爱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们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应对这些挑战和考验,让我们愉快地享受每一段恋爱。
那么如何在恋爱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恋爱的本质和目的。
恋爱的本质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互动和交流,而恋爱的目的是要让两个人在一起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因此,在恋爱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是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不要把恋爱当成是一种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或是去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的途径,而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体验爱情的美好和感受到相互的关爱和支持。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重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在恋爱中,两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总是相同的。
当遇到分歧和矛盾时,我们需要学会先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尽可能地理解对方心情,避免轻率做出决策。
在决策时,我们也需要坦诚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不应该强加自己的意愿,而是应该寻找一种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恋爱中,我们还需要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
恋爱虽然是浪漫和愉悦的,但也需要双方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时间,同时也需要承担起可能产生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在家庭、事业或学业中,我们应该继续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和家人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在恋爱中也应该对对方负责,帮助对方避免不必要的困难和危险,在生活中互相支持和关心,让恋爱之路更加长久和美好。
最后,在恋爱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需要坚守对爱情的信仰和追求。
恋爱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但也是充满挑战和考验的过程。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坚定自己对爱情的信仰,相信自己和对方之间有着强大的感情基础,相信自己和对方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
在恋爱中,我们往往会受到周围人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甚至有时我们会失去自我,变得无所适从。
因此,在恋爱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人生对爱情的感悟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让我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积累,我逐渐明白了爱情并非只是美好的甜蜜,它也包含着许多挑战和考验。
首先,我意识到爱情需要付出和努力。
爱情并非只是一时的冲动和激情,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维护。
在爱情中,我们需要学会包容、理解和尊重对方,同时也需要学会适时地为对方付出和奉献。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爱情才能长久地维系下去。
其次,我明白了爱情需要成熟和坚定的态度。
在爱情中,我们需要学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生活的琐事、亲情的矛盾、以及外界的压力等等。
只有拥有成熟和坚定的态度,我们才能在爱情中保持平和和坚强,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最后,我深知爱情需要珍惜和守护。
在爱情中,我们需要学会感恩和珍惜对方的付出和爱意,同时也需要学会守护对方的幸福和安全。
只有真心地爱护对方,我们才能在爱情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总的来说,人生对爱情的感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领悟,我们才能在爱情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愿每个人都能在爱情中收获美好的人生。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篇一: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由大学生恋爱所触发的事业成功,往往与美满的婚姻家庭密切相关。
从恋爱到缔结婚姻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经历的阶段。
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一、爱情与人生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
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的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
爱情的本质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由激素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有些感情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有些感情是后天发展的,比如战友情,手足情,爱情,爱国情等。
爱情是一种相互依偎,是付出而不是一种单向索取。
爱情: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爱情: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包括柏拉图式的更为真挚和纯粹的感情,超越了性别、地域、时空。
有关系到爱的情感都叫爱情。
父子之情,亲友之情,师生之情等。
爱情:是男女双方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
爱情: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绝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因素。
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如亲人之爱、朋友之情或同志之宜明显区别开来。
青少年应如何正确看待爱情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青少年应如何正确看待爱情”。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似乎永远都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青春期的我们,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爱情,理性对待,不被浪漫主义的幻想所蒙蔽。
首先,我们要明白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成长上,而不是过早地陷入爱情的漩涡中。
爱情需要成熟和责任,我们应该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人,才能更好地去面对爱情。
其次,我们要珍惜自己,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
爱情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在爱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要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珍惜。
最后,我们要理性对待爱情,不要被爱情的表象所迷惑。
爱情不是电影里的浪漫场景,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包容的。
我们要学会用心去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坎坷和挑战,但只有正确看待爱情,才能走得更远。
让我们珍惜青春,用心去经营爱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谢谢大家!。
婚姻中最正确的三观
婚姻中最正确的三观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应该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以下是婚姻中最正确的三观的一些要点:
1. 婚姻价值观:婚姻是一种承诺和责任,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支持、理解和包容。
婚姻不是单方面的占有和控制,而是双方共同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分担家庭责任,共同经营家庭,共同追求幸福。
2. 家庭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夫妻双方共同创造的温馨港湾。
夫妻双方应该尊重家庭,关爱家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理解和包容,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 爱情观: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关爱、相互扶持,共同经营婚姻。
爱情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尊重和信任。
夫妻双方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面对婚姻中的问题和困难。
4. 沟通观:沟通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夫妻双方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
沟通不是争吵和指责,而是倾听和理解。
夫妻双方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5. 忠诚观:忠诚是婚姻的基石,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忠诚、相互信任。
忠诚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夫妻双方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
总之,婚姻中最正确的三观是建立在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和包容的基础上的。
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爱情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解读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
剧
李秀清
【期刊名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在高加林由农村到城市再到农村的生活经历中有过两个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但最终二人都未能与高加林走到一起,其爱情发展都是随着高加林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整个爱情故事中,三个人都有错,巧珍错在没有文化,亚萍错在自私自利,最重要的是高加林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对人生价值持一种肤浅的理解.【总页数】3页(P162-163,165)
【作者】李秀清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大专部,河南,焦作,4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爱在冲突中零落——从萨特的“爱情观”解读《八月之光》中乔安娜与乔的爱情悲剧 [J], 章艳萍
2."城乡交叉地带"爱情悲剧的个性解决——《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解读 [J], 王永军
3.悲剧的人生无果的爱情:屠格涅夫小说中的爱情主题新探 [J], 李淼
4.爱情的悲剧——浅析路遥作品中的爱情观 [J], 黄晶
5.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悲剧 [J], 王仁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正确看待爱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正确看待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爱情的正确看待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爱情的本质。
爱情并不是一味的浪漫和
甜蜜,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
它需要我们用
心去经营和呵护,而不是轻率地去追求和享受。
其次,我们要正确看待爱情的价值。
爱情并不是生活中的全部,我们还有事业、家庭、友情等等。
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
不应该为了爱情而忽视其他重要的事情。
最后,我们要正确看待爱情的未来。
爱情不是一时的激情和冲动,而是需要我们长久的坚持和付出。
我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共
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正确看待爱情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一时
的感情冲昏头脑。
我们要学会坚持和付出,而不是轻易放弃和逃避。
我们要学会珍惜和感恩,而不是抱怨和埋怨。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正确看待爱情,让爱情成为我们生活
中美好的一部分,而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谢谢大家!。
中共郑州市委党棱学报2007年第5期(总第89期)J ot t r m l0r t h e Par t y Scho ol0fCP C孙engzhouM uni ei pa】C o m m i t t eeNo5,200T(Sm,89)文史哲研究爱情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解读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李秀清(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太专部,河南焦作454001)摘要:在高加林由农村到城市再到农村的生活经历中有过两个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女性:刘巧珍扣黄亚萍,但最终二人都未能与高加林走到一起,其爱情发展都是随着高加林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整个爱情故事中.三个人都有错,巧珍错在没有文化,亚萍错在自私自利,最重要的是高加林缺少正确的人生观。
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对人生价值持一种肤浅的理解。
关键词:路遥;《人生》;高加林;爱情悲剧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7)05—0162—02路遥的小说《人生》主要写了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又从城市到农村的生活经历。
在高加林这段并不长的生活经历里出现了两位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
刘巧珍是传统美德、乡村文明的代表,是内外皆美的化身。
“盖满川”、“头梢子”和不免有点粗俗的“好果子”均是对她“俊”的肯定,她继承了民族性格中勤劳、善良、本分的传统,并且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抻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一心爱慕有知识懂文化的人,特别是她在爱情上的痴情、坚贞和牺牲精神不禁}上人为之动容!黄亚萍则是一位现代女性,她漂亮标致、见多识广、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更有冲破世俗藩篱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魄力。
但最终二人都未能与高加林走到一起,其间自有诸多现实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其各自身上的精神弱点及不正确的人生观,他们的爱情是随着高加林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高加林与刘巧珍的悲剧在《人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路遥对加林和巧珍的喜爱,但直到最后他也未笔锋陡转硬把他们撮台在一起,因为按照人物的性格、思想、故事的发展.他俩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
首先,路遥一开始就把高加林定位于一个心气高远的青年。
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农民。
但他又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渴望离开贫瘠落后的地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
他要求从土地上走出去,走进城市,由简单的劳作走向层次较高的精神价值创造。
他一心向往现代文明生活。
民办教师“这个职业对他来醴还是充满希望的。
几年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
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
在故事发展中,他不满于现状、追求更高目标的形象逐渐清晰,“他有更大的抱负和想法,不能满足于在这个县城所达到的光荣”,“我联合国都想去”。
在爱情与事业的天平上,高加林始终偏向于事业一端,所以一旦个人的发展有了更好的可能性——和黄亚萍结合,到南京去工作.他决不会因留恋农村情人而放弃对前途的追求。
其次,他们的爱情发生在高加林人生失意落魄之际的非常态时期,因而高加林对爱情的态度就并非如恩格斯所说“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川“.爱情同时担当了心灵安慰与精神补偿的外在职责。
高加林能接受巧珍的真正原因与巧珍向他表白的时机有关.“她的幸福正是在他不幸的时候到来的”,我们也不能否认还与她是“二能人”的女儿有关hE?或许还与她与高明楼有亲戚关系有关。
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种相互炫耀的基础上,在他俩上城“买漂白粉”时达到了极致:“巧珍是骄镦的:让众人看看吧!她.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正和一个多才多艺、强壮标致的“先生”.相跟着去县城罗!加林是骄傲的:让一村满川的人看看吧!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著名的。
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正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一般,温顺地跟在他的身边!”他们的爱情是在特定条件下双方需要的暂时互补,是历史的偶然催生的昙花。
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其爱情就可能变质。
所以.当加林春风得意之际,巧珍没有勇气追求只能单相思,加林也不会考虑与之结合。
.收稿日期12007—01—12作者简介:李秀清(1971一),女.河南武陟人,奉科.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大专部讲师。
J 62李秀清:爱情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解读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文史哲研究再次,他们在爱情中不平等的地位和心理也预示着这只是一道绚烂的长虹。
高加林是以高傲的姿态接受巧珍的爱情的,并且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其内心始终保留着为了前程的煎熬。
而巧珍则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是自卑、依赖、受宠若惊的心态,她对加林“像牵牛花绕着向E l 葵”,是缠绕在橡树上的凌霄花,而不是木棉之与橡树的对等独立关系。
巧珍满足于已获得的爱情,视爱情为她人生的全部,毫无保留地全身心投人对加林的爱中。
她能准确地推断出加林是否吃过饭,然后把精美的食物捧在他的面前;她能正确地预知加林的手因干力气活会烂的,便事先给他准备好酒精和药棉;她知道加林最爱抽的烟是“云香”牌,并能在他需要时及时替他点上。
看到加林一天到晚穿得像个叫花子.她也换下了自己的新衣服,直至加林说她穿那件米黄色的衣服好看,她才重新穿上。
加林让她天天刷牙,她就不顾村里人的嘲笑,天天“蹲在她们家的硷畔上”刷牙,她甚至异想天开地设想,结婚后,她让加林和当教师时一样,照样歇星期天。
加林进了城之后,她担心加林在城里花销大,把自己的钱送给加林……但她毕竟是一个农村的文盲,只会讲母猪下崽.不会讲中东、石油、能源问题,只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加林的需要而不会在精神上理解加林,可以说她对高加林的内心是一无所知的。
“她想加林哥就是寻了工作,也再不会忘了她的;她就在家里好好劳动;把娃娃抚养好。
将来娃娃大了,有个工作的老子,在社会上也不受委屈。
再说,自己的男人在门外工作,她脸上也光彩”。
这与高加林的鸿图大志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这种文化程度悬殊的差异是他们之间很难逾越的鸿沟。
所以当热情退潮之后,高加林必然会发现巧珍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而不能成为他思想的知音。
交流与共鸣的局限因之凸现,所以他们的爱情即使现在不以高加林的弃绝而告终,也最终会因思想认识的落差而结束。
从纯粹的意义上说,真正的爱情是由双方感情在某一时刻的神奇遇合而达到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彼此互融的默契,是排开其它一切外在因子的神会,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在此意义上,高加林承认巧珍才是他最佳的爱人,这也是路遥心中理想的爱情。
但实际上高加林从未把爱情提升到如此纯的程度,总是与诸多现实因素相纠缠,因而从理智上分析,他必然会觉得与黄亚萍结合才是更好的选择:他们在高中时就有朦胧的相互倾慕之心,加之后来大城市和个人前途的诱惑等外在因素,高加林不免在二难选择中充当了背叛的角色。
这一切仿佛来得突然,却又合情合理,它源于作家对生活的尊重和严肃的理性思考。
二、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悲剧在路遥笔下,黄亚萍可不简单:老家在江苏(那是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地方),父亲是县武装部长,随父亲到过很多地方,见过大世面,又是高中毕业生。
无论从本人还是从家庭方面衡量,黄亚萍都不失为最佳的结婚对象,何况与之结合对自己的前途还有很大的帮助呢?元怪乎高加林进城后会狠心地抛弃巧珍而与她建立了恋爱关系,但二人最终也未能走到一起。
首先,与刘巧珍相比,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爱决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
黄亚萍集很多优点于一身,却难以掩饰她自私的本质。
她与高加林是同窗三年的“知己”:“在学校时,亚萍是班长,他(加林)是学习干事,他们之间的交往是比较多的。
他俩也是班上学习撮好的,又都爱好文学,互相都很尊重。
~黄亚萍很快发现他同样也喜欢和她在一块”,“他们俩有时在一块讨论共同看过的一本小说,或者说音乐.说绘画,谈论国际问题”。
但毕业后,加林回了农村,她不能为了爱嫁给一个农民,于是张克南填补了空白,在克南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下,“她渐渐受了感动,接受了克南对她的爱情”,而且,“她和他一同相跟着看电影,也是比较瞩目的一对”。
黄亚萍与克南的所谓的爱情充斥着她虚荣心的水分。
“她之所以和克南好了,主要是因为加林回了农村,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耶么多苦”。
而当高加林进城以后“立刻就在县城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的各种才能很快就在这个天地里施展开了。
地区报和省报发表了他写的不少通讯报道;省报的副刊上登载了他一篇写本地风土人情的散文。
他没多时就跟老景学会了照相和洗印相片的技术。
每逢县上有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他胸前挂个带闪光灯的照相机,潇洒地出没于稠人广众面前,显得特别惹眼。
他又是一个标致漂亮的小伙子。
不久,人们便纷纷打问:新出现在城市的这个小伙子,叫什么?什么出身?多大年纪?哪昙人?……许多陌生的姑娘也在一些场合给他飘飞眼,千方百计想接近他”。
那么,对于连与恋人看电影都在意惹不惹眼的黄亚萍来说,这时的高加林一旦摆脱了农民的身份,他在各方面都要远远胜过张克南,她不能让其他姑娘得到高加林从而遮住自己的光彩,于是马上拒绝了张克难.重新回到了高加林身边。
说到底她和高加林接近的动机只不过为证明她的自私多加了一条例汪。
后来。
张克南他妈出于报复,控告揭发了高加林走“后门”一事.使高加林的处境顷刻之间一落千丈。
失去了踌躇满志、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失去了理想的前程.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
当亚萍得知县委的文件已经批下来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她在心里喊叫着,不知该怎么办”。
虽然作者接着指出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这种真诚在她不由自主的内心坦白面前显得多么虚假.亚萍再次表现得自私自利。
其次.力u林虽为了自己的前程,无情地抛弃了巧珍,但在黄亚萍面前,还未曾丧失最后的高尚。
高加林也是喜欢黄亚萍的,早在他刚毕业回村那时,“每当听见黄亚萍清脆好听的普通话播音的时候,总有一种很惆怅的感受,就像丢了一件贵重的东西”。
当他进城与黄亚萍恢复了中学时期的邢种交往时,“他有时也闪现出这样的念头:我要是能和砭萍结合,那我们一辈子的生活会是非常愉快的,我ff】丰l j巨之间的理解力都很强,(下转第165页)163谭丽娜:三国良将莫如子龙——评《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人物形象立史哲研究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
其二,淡泊名利,甘做绿叶。
从攻城略地的角度来说,赵云的功绩似乎没有关、张二人大,但作为护主良将他的功绩在蜀却是无人可比。
有人把关羽、张飞和赵云比做刘备身上的盔甲,关羽、张飞是护手和护腿.赵云是护心镜。
刘备让有兄弟关系的关羽、张飞出去攻城略地,而留下君臣关系的赵云在身边是最能让自己安心的做法,而关、张二人哪个万一有失,前去接应的一定会是在他身旁的赵云。
因此从表面上看,关、张二人的功绩远在赵云之上,但论忠诚、论勇武、论智谋、论品德他绝不在关、张二人之下,他的威名也早让敌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