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常见的九个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重要问答类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资料p1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8①3、为什么说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p224、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是什么?P365、农民阶级梦想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社会?P44 45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资料p2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给我们留下那些历史启示?。
资料p88、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50 519、维新派宣传维新主张的行动有什么?p5410、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辩题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大辩论?p53 5411、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事件有哪些?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辩论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延安整风12、为什么说“百日维新”是一场全面变法?为什么说这场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1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维新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启示?P58 资料p914、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纲领?p64 6515、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辩题是什么?如何评价这场辩论?P66 6716、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为什么?p69 7017、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P7118、幸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作了那些努力?P 7619、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幸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P71 72 意义20、幸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77 7921、为什么说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p10622、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P10723、五四运动是怎样走向发展的?P10824、为什么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P10825、五四运动具有哪些历史特点?P108-1102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相同p108-11027、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党的最低纲领即现阶段纲领的内容是什么?P12228、为什么将1925年至1927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称为大革命?P125最后一段29、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2、近代以来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1921年后,中国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三种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问答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第三,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一。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好与不好)(重点)第一,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2,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失去主权3,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值收买代理人4,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破坏小农经济5,文化渗透,陪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信的科技文明1、新思想到来。
(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3、新的科学技术三,反侵略失败的原因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
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4、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5、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和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内部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在这些矛盾中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发展缓慢。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
6、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已至大批地破产。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教训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客克服腐败现象,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对待儒学3、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者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特点: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第6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常见疑问解答Q:为什么我们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
那时候,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重农抑商,限制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上,实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伦理道德规范是三纲五常,主张仁政、德治等;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但鸦片战争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变动,旧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发生了变化,并且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同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从此出现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Q: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A:我们通常认为,对于帝国主义侵略这件事我们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评价。
客观上来说,帝国主义侵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灭亡的步伐;但从主观上来说,帝国主义是来侵略的,他们不是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他们只是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并且他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正如马克思所说,帝国主义侵华即使有一定积极作用,那也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我们还是应该给予批判。
Q: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得出什么样的结论?A:当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国家打开以后,中国失去了原有的独立地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各阶级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期找到一条独立富强的之路。
这些探索活动主要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1、中国封建社会极其漫长的原因:答: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专制主义①社会结构具有坚韧性。
②生产关系有点地区的延展性。
③历史形态具有稳定性。
④土地自由买卖。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答: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化的严重障碍。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两大历任务(主题).答: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和后果答:㈠军事侵略。
后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障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㈡政治控制。
后果: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发号施令,外国人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无权干涉,使大臣实行对外妥协方针。
㈢经济掠夺。
后果: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㈣文化渗透。
后果: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5、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答: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6、为什么把太平天国称为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答: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2017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常见的九个问题
来源:智阅网
考研政治所有的科目中,近现代史纲要相对来说是其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其中涉及到的考点无非也就是重大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下面是我们为考生们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常见的9个问题,请参考:
1.为什么我们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
那时候,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重农抑商,限制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度。
社会结构上,实行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其伦理道德规范是三纲五常,主张仁政、德治等;实行文化…主义。
但鸦片战争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变动,旧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发生了变化,并且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同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从此出现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
我们通常认为,对于帝国主义侵略这件事我们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评价。
客观上来说,帝国主义侵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灭亡的步伐;但从主观上来说,帝国主义是来侵略的,他们不是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他们只是想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并且他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正如马
克思所说,帝国主义侵华即使有一定积极作用,那也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我们还是应该给予批判。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当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国家打开以后,中国失去了原有的独立地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各阶级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期找到一条独立富强的之路。
这些探索活动主要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
戊戌维新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这些运动或者革命最后都失败了,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本身所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带领中国找到出路,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担当此使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4.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主要不同表现在两个派别选择的道路和手段,资产阶级改良派选择自上而下的改良的手段,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手段。
5.如何认识和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主张:一是用革命手段…清朝统治;二是追求独立,建立独立国家。
不足:首先,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帝的主张,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帝国主义对自己的支持;其次,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张:一,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国民都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议会议员也由公举产生,制定宪法,人人共守;二,政治革命要与民族革命并行。
不足:忽略了广大
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们的民主权利得到保证。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全国的地价,现有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国家还可以
按照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不足: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发动工农群众。
6.为什么我们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的五四运动,由知识分子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最后,北洋政府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合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次一年的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也正是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正式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因此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有何不同?
在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等人发起,在当时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是亡国的根源,因此,必须改造国民性。
从性质上来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因此,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
(1)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但赋予新的含义。
民
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继承反封建的思想,但有所发展。
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因此,总体来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8.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具体原因是:外因:帝国主义国家不想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内因: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无法动员人民群众;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不掌握军队;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的让步上。
第二,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代表试图建立独裁政府,自然不会同意民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9.为什么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三种建国方案(1921-1949),即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以后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代表是北洋政府和…统治集团。
想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立志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虽然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建国方案,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选择却只有两个,要么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要么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
的。
同时,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的拥护,成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总之,考研政治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合理的规划,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只要同学们针对以上9个常见问题合理的复习,一定能攻克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功课!我们一方面要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多做习题,强化联系,巩固新知。
蒋中挺编写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通关800题》这本书考察考研政治的众多高频考点,考生们可以好好利用一下,预祝考试顺利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