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练习十四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4.1 热机1. 热机包括内燃机,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关于热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D.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2.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外做功一次B.有两次能量转化C.曲轴转动两周D.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 从原理的发现到实际的应用,往往要解决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如图所示的汽油机只有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才给活塞一个动力,但汽油机却可以连续工作,其中关键部件是()A.火花塞 B.连杆 C.曲轴和飞轮 D.进气门和排气门4. 热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_冲程.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中的水.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一个优点:________.5.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图中情景演示的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_冲程,这个情景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趣味链接】6. 如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1.C解析: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A选项错误;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B 选项错误;进、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选项正确;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D选项错误.故选C.2.D解析:在做功冲程中,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对外做功一次,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两次能量转化,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可以完成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在做功冲程中使机车获得动力,其他三个冲程均为辅助冲程,依靠惯性完成.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给活塞一个动力,汽油机的曲轴和飞轮获得动能,虽然在其他冲程没有动力,但由于惯性汽油机可以连续工作;故选C.4. 内做功提高热机效率(节能、环保)解析:热机就是利用热来工作的,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中所示火花塞冒出电火花,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是做功冲程;我们都知道热机在工作时产生了大量的热,“六冲程引擎”可以利用水将这些热量转化为水蒸气,再次利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热机的效率,节约了能源.5. 盒盖被弹飞,塑料盒口有白雾出现做功内机械解析:透明的塑料盒相当于一个气缸,塑料盒的盖相当于活塞,酒精在塑料盒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塑料盒盖运动,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此过程类似于内燃机中的做功冲程.6.思维点睛:(1)内机械(2)①1.2×105 0.5 ②600 (3)1.2×106解析:(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①发动机在1 s内做功:W=Pt=120×103 W×1s=1.2×105 J.因为四缸总排量为2.0 L,单缸排量:V=2.0 L/4=0.5 L.②因为发动机在1 s内做功1.2×105 J,发动机有四个缸同时工作,所以每个缸1 s内做功:W=1.2×105 J/4=3×104 J.又因为转速为6000 r/min,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做功一次,所以1s内做功50次,每个做功冲程做功:W′=3×104 J/50=600 J.(3)因为W′=pV,V=0.5 L=0.5×10-3 m3,所以燃气对活塞的压强:p= W′/ V=600 J/0.5×10-3 m3=1.2×106 Pa.14.2 热机的效率1.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了干木柴、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酒精等多种燃料。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课时练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基础训练1.填一填。
(1)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比例。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内项是,则另一个内项是()。
(4)如果8=4,那么a=()(5)如果A:7=9:B,那么AB=( )。
(6)解比例的依据是()。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2)8:5和20/3:21(3)0.5:0.2和6/4:3/53.用下面的四个数据你能组成几个比例,请写出来。
小英说:我3分跳360下。
小丽说:我1.5分跳180下。
答案1. ⑴相等⑵等于两个内项⑶1 2/9 ⑷12 ⑸63 ⑹比例的基本性质2. ⑴能 6:10=9:15 ⑵不能⑶能 0.5:0.2=6/4:3/5 3~4略解比例1.解比例。
5/x=2/9 3/4:2/9=x:1/3 x:0.4=6:5 0.6:12=1.5:x2.根据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1)两个外项是12和x,两个内项是1.5和8(2)用3、0.6、9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
3.一台织布机5时织布32米,照这样计算,王阿姨还要织多少时?王阿姨说:我还剩51.2米布没织。
4.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多少?如果后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多少?答案1. x= 22.5 x=9/8 x=0.48 x=302 .(1)12:1.5=8:x x=1 (2)略3. 51.2÷(32÷5)=8(时)4.. 7.5 16练习十一1、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说明理由,并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式。
(1)(2)(3)2、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能否不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如下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比和比例)》练习题1、填空。
(1)我们班有男生()人,女生()人,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与男生的比是(),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把2g盐放入100g水中,盐和水的比是(),盐和盐水的比是()。
(3):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4)如果a×5=b×3,那么a:b=():();如果a:7= b:9,那么a:b=():()。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的比,并组成比例。
3、解比例。
9:8= x :124、机器上有两价目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200个齿,线分钟转20转,小齿轮50个齿,每分钟转80转。
(1)大、小齿轮的齿数比是():()。
(2)大、小齿轮每分钟转数的比是():()。
5、判断。
(1)3x+2>5是方程。
()(2)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两个外项一定互为倒数。
()(3)广州到北京的航线的长一定,飞机飞行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每天劳动报酬一定,总收入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5)订阅某一种杂志的数量和金额成反比例。
()6、判断每组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生产一批化肥,每天生产的吨数与需要的时间。
(2)圆的半径与直径。
(3)某种股票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变化。
7、小东家有1套120m2的旧房要卖,每平方米可卖3000元。
如果卖旧房的钱要涂4万元买1套每平方米5000元的新房,能买多少平方米?每天生产的吨数(吨)50 100 200 ……需要的时间(天)80 40 20 ……8、一种消毒酒精,水与纯酒精的的配制比如下图。
(1)纯酒精与水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用150L纯酒精可以配制出多少升消毒液?(3)要配制900L消毒液,需要纯酒精和水和多少升?9、用水泥、河砂、石子按2:3:5的比例配制240吨混凝土,需要水泥、河砂和石子和多少吨?10、一个教育考察团到新苗小学参观,该校准备在六年级选派40名同学与考察团交流,请按比例确定各班应选派的人数。
2020-2021学年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14数与代数(问题解决)(4)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一根50米的铁丝用去25,还剩(__________)米。
2.一份稿件甲8小时打完,乙6小时打完.那么乙和甲的工作效率比是_____.3.一辆车从工厂运货物到码头,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3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_____.4.用8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5:3,则长是_____宽是_____.5.盐与水的比是1:9,则盐与盐水的比是1:10._____.6.栽了101棵树,成活了101棵.成活率为101%._____.二、判断题7.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就比甲数少25%。
(____)8.红金鱼比黑金鱼多10条。
其相等关系式是:黑金鱼条数=红金鱼条数+10。
(______)三、选择题9.n是任意整数,则表示任意一个奇数的式子是()A.n B.2n C.2n﹣1 D.2n+110.根据“衣服比裤子贵50元,衣服是裤子价格的3倍,”下列方程正确的是()(设裤子价格为X元)。
A.3x+x=50 B.3x-x=5011.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3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3∶1B.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 4C.乙车速度比甲车慢D.甲车速度比乙车快四、解答题12.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看全书的60%,还剩50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13.学校运回600本图书,取出图书的34按3∶2分配给六年级和五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1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
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5.小华爸爸在银行里存入5000元,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0%,到期他一共可取出多少元?16.张大伯为了知道种植多少千克蔗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千克蔗种,剥叶砍断,按常规排列长5米,那么3亩地(沟长2500米)要多少千克蔗种?(用比例解)17.某厂在一年内要生产一批“飞信3880”手机,上半年完成计划的60%,下半年完成计划的65%.全年实际比计划多生产7500部.全年计划是多少部?(用方程解)参考答案1.30【解析】【详解】略2.4:3.【分析】把这份稿件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时间反比解答.【详解】1 6:18=8:6=4:3;答:乙和甲的工作效率比是4:3;3.48千米/小时【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工厂到码头的路程,因为往返路程相等,进而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返回的时间,继而求出往返总时间,最后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往返平均速度”进行解答即可.【详解】(40×3×2)÷(40×3÷60+3),=240÷5,=48(千米/小时);答:往返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小时;故答案为48千米/小时.4.25厘米15厘米【分析】由题意可知:铁丝的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于是可以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和宽的和,进而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长和宽的和:80÷2=40(厘米),长方形的长:40×553=25(厘米),长方形的宽:40﹣25=15(厘米);答:长是25厘米宽是15厘米.故答案为25厘米、15厘米.5.√【分析】根据盐和水的比是1:9,即盐有1份,水就有9份,则盐水有1+9=10份,进而根据题意,用盐的重量与盐水的重量进行比,然后判断即可.【详解】1:(1+9),=1:10;6.╳【详解】101×100%=100%;101答:成活率为100%;故答案为错误.7.×【解析】【详解】略8.×【详解】略9.D【详解】n是任意整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则偶数可以表示为2n,因为偶数与奇数相差1,所以奇数可以表示为2n+1.10.B【详解】略11.B【详解】略12.125页【详解】50÷(1-60%)=125(页)13.270本;180本【详解】600×34=450(本)450×332+=270(本)450×232+=180(本)14.70千米【详解】360÷3-50=70(千米)15.5270元【详解】5000 + 5000×2×2.7% =5270(元)16.1500千克【解析】【详解】略17.30000部【详解】全年计划X即(60%+65%—1)X=7500 X=30000。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书上习题练习十四1.填空。
(1)2008年8月3日,我国气象部门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观测到了我国极端最高气温是49.7C,可记作( )℃,1969年2月13日,我国气象部门在黑龙江漠河观测到了我国极端最低气温是零下52.3℃,可记作( )℃。
(2)如果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最小公倍数是_。
(3)一种商品打七折销售,“七折”表示原价的()%。
如果这种商品原价是100元,付款时要少付()元。
下表是有关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的陆地面积和人口数的近似数据。
(1)中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数约为______亿,印度人口数约为______亿(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约为____万平方千米,美国的陆地面积约_____为万平方千米。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上表,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 、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含义23 0.52 2/3 203.74.填空,使每横行的各数相等。
5.数字2、3、4、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1)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2)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4)这些两位数中,2和3的公倍数是_.3和5的公倍数是_.6.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1)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0。
(2)0是正数。
(3)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a(a>1)的所有因数都小于a。
7.找规律,填数。
(1)0.9.0.99.0.999.0.9999.( ),···.这列数的每一项越来越大。
越来越接近()。
(2)1/2,14/4,1/8,1/16-1/32 ),·.这列数的每一项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
1 / 6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 解方程。 12x+12=34 x+58x=39 23x-15x=1 59×x= 56
59x=56 x+58x=39 7x-3x =2815 4X-6×23=2
2. 脱式运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1226183911 (2)138156215
(3)520.5[3()]63 (4)解方程:1(9)812x 3. 解方程。 50%x-30=12 60%x-25%x=14 20%x-4.3=2.7
4.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0÷(1-75%×40%) 234×40%+0.4×4.25 2 / 6
5.6÷4+5.6×75% 37.5%×57+27×38 5. 解方程。 x-45%=11 3.2x-4×3=10.4 x×(1+40%)=70
6. 解方程。 23x+12=34 x-35x= 120
x﹣20%x=52 (1﹢)x=54 15x﹣30=150 8x﹢42=178 7.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10.10.10.1 9163102510
15324364
10.1253.7+12.5%5.38
8. 解比例。 3 / 6
0.4∶x=80%∶60 4∶3.6=x∶1.8 49∶(5+x)=14∶2 56∶34=0.4x 9. 化简比。 0.1吨:450千克= 3.4∶51= 34:38=
10.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7×(75+21) 910×512+29+79
12.5%×71+18 711÷[25-(1-710)] 11. 解方程或比例。 151436xx 50%3052x 3:72:0.17x 524:35x
12. 解方程。 x-35% x =0.52 12x-13x =110 73x÷29=49 4 / 6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有关知识,沟通有关知识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2.学生能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思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整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来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合作学习,自主整理1.方法回顾(1)以前我们是怎样整理单元知识的?(2)四人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整理呈现方式)(1)抽2位汇报整理结果(投影展示)。
(2)根据学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议并进行修改。
(3)展示教师整理的结果,说出整理思路(展示)。
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图像应用意义(判断:乘积一定)反比例应用随着上面对知识线索的梳理,一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
3.教师小结整理知识的情况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复习,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在这里使学生明白比表示两个数,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再集体评议。
3.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后讲评。
4.正、反比例关系的判断。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
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②行驶一段路程,车轮的直径与车轮转过的转数。
③y=5x,y和x。
④yx=24,y和x。
(2)说出下列各组中的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能组成什么比例关系。
①速度,时间,路程。
②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的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
③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
(3)说一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总结:梳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骤。
练习十四
1、填空。
⑴、一根竿直立在地面上,竿高2米,影长80厘米,影长与竿高的比是
( ),比值是( )。
⑵、如果6a=5b,那么a:b=( ):( ).
2、选择。
⑴、在x=9y中,x和y(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⑵、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式子是( )
A、2a=5b B、7a= C、a× =1
⑶、圆的半径和周长(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⑷、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解比例。
X :14 =0.5 :0.1 0.9:x =1.2 :3.6
4、作图题。
1、按3: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5、两个外项的积加上两个内项的积是120,其中一个外项是15,另一个外项是
多少?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6、在一个10千米的越野赛中,小明的参赛方法是:前半段路程以20千米/时的
速度前进,后半段以15千米/时的速度到达终点;小亮的参赛方法是:一直保持
地16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
(1)计算小明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计算小亮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3)完成统计表。
时间(分)
6 10 15 25 30 35
小明跑的路程(千米)
2
小亮跑的路程(千米)
1.6
(4)根据上表在下面图中画出小明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
7、一列火车匀速行驶,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千米)
90
(1)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2)火车行驶的路程与所需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答案
1、 ⑴、5:4,1.25;⑵、5:6;
2、⑴A⑵C⑶A⑷B
3、x=70,x=2.7,x=1.6,x=1/60;
4、略
5、120÷2=60,60÷15=4,60÷10=6
答:另一个外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6;
6、(1)10÷2÷20+10÷2÷15=7/12(小时)
(2)10/16=5/8(小时)
(3)(4)略
7、(1)180,270,360,450,540;
(2)路程和时间两种变化的量,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
路程也随着缩小。
(3)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