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设计三要素
- 格式:docx
- 大小:111.53 KB
- 文档页数:53
浅析时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作者:乔冬倩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8期摘要:对于时装来讲,时装作品是设计师对社会环境、主流价值、时代审美等方面观察、体悟、分析。
这种设计成果要通过时装设计要素即对款式、色彩、面料等设计元素研究,且更加注重分析时装要素之间的关系和重组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时装设计;要素0 引言想要真正做好时装设计应把握好时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在时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所以时装设计是艺术创作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活动,它区别于一般的艺术创作,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
1 时装设计要素的构成掌握时装设计的三要素是:色彩、款式、面料。
以及三者之间的重组,就能变化出千万种不同风格的时装。
1.1 款式要素时装设计中款式元素在时装设计中具有基础框架作用,它决定着整个时装的空间形式。
所以设计时装过程中设计者不仅要把握外在轮廓也要抓住内在结构设计。
首先,最能直观的映入人们视线的是对象的外形线,外形线在时装款式设计中居于首要地位,它不仅仅能表达服装的外在造型美也能呈现出躯体的曲线美感。
其次,决定外形线变化的主要部分是肩、腰、底边线、围度。
在此基础上,外在轮廓线不仅要具有装饰性美感也应同时与服装风格具有统一性。
例如,20世纪40年代克里斯汀·迪奥的“New Look”开创了最具有特点的轮廓(丰胸、细腰、肥臀、宽下摆)(图1),这种经典的款式至今在全球各地都被各个服装品牌所借鉴。
1.2 面料要素时装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发挥面料的质感特性,使面料特点能够完美的配合时装设计风格。
目前对时装面料的分类标准没有定论,我们大体上可分为“光泽型面料、厚重型面料、透明型面料、柔软型面料、挺爽型面料、”。
首先,挺爽型面料线条在造型和塑造外形轮廓上能够呈现出饱满的轮廓感和清晰的轮廓线。
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等。
其次,柔软面料一般是一些轻薄、悬垂感好,造型轮廓光滑且自然舒张,主要包含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等。
关于服装流行要素识别与品牌服装设计服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表现个人风格和美学审美的一种方式。
服装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流行要素中获取创意灵感并融入品牌服装设计中,让服装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
一、色彩运用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颜色所体现的情感和感觉不同,因此使用色彩需要遵循合理的搭配和使用原则。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颜色潮流,如春季以浅蓝色、淡黄色、浅粉色为主,夏季以明亮的鲜艳色调为主,秋季以棕色、灰色、暗红色为主,冬季以深色系为主。
品牌服装设计需要结合颜色的热门趋势,创造一个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服务于消费者的产品。
二、款式设计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兼顾服装舒适度和美观度。
设计师需要从不同方面考虑款式设计的因素,如季节、场合、人群需求等,同时最大程度上引人注目,增强品牌的视觉效果和产品的销售力度。
三、面料选择面料作为服装的重要元素之一,对服装风格和品质品牌形象的表现都有重要作用。
除了聚酯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等常见面料外,越来越多的品牌服装设计开始使用新型材质,如功能性面料、环保面料、仿真皮革等,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细节处理细节处理是品牌服装设计中的重要要素,能有效地突出服装的细节和质感,让服装从整体感到细节感都能相得益彰。
品牌服装设计要注重每个细节的把握,从服装的花边、刺绣、花饰等小的元素开始,逐渐深入到制作工艺、衣袖、领口等细节设计。
这些细节的共同作用,让服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形象造型服装设计的最终要素是造型,它是整个服装设计的灵魂。
品牌服装设计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充分考虑款式、颜色、面料以及细节处理等各个因素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
整个造型的成功与否是展现品牌风格和形象的重要标志。
总之,服装设计要素从基本的色彩、款式、面料、细节处理、到最终的形象造型都互相作用,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鲜明的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舒适、高品质的服装产品,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时尚与美感的需求。
浅析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摘要:服装设计——美术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其中涉及到心理学、美学等多个学科。
服装设计是利用各种服饰资料,考虑历史、美学等各种因素,附加穿者想要表达的个人主观想法,进行设计美观且充分显示穿者特点长处的服装的过程。
设计者们除了需要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加入考虑,更为关键的部分就是要掌握好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本研究主要从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服装设计的原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服装设计;基本要素;设计原则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艺术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艺术审美需要,服装设计师需要冲破意识形态的禁锢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众人服之的衣服,这需要设计师有很高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要考虑到它在生活中的适用性,且要不失优雅。
而这些要求就离不开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1.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1.1造型服饰造型是一种视觉艺术,外观轮廓能够带给观者强烈的感受。
因此其在服饰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服饰造型可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造型显然是指服装的表面轮廓造型,往往是服装首先被关注到的地方,是造型的基础。
内造型指衣服的内部造型。
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整体想要表达的服装特性考虑,这意味着内外两部分造型的设计必须相辅相成,体现出或舒适或华丽的感觉。
衣服的外部轮廓剪影一般可以概括成A、H、X、Y四种基本型。
在基本型基础上稍加不同修改就能形成各种不同造型,如以夸张的下摆、紧缩肩部为主要特点,能使穿着者在视觉上呈现出A字型的A型为基础就可以改变成帐幕形、喇叭形等造型。
H型的整体形象如筒形一般,其肩膀、腰围和下摆的宽窄统一,从而产生了自由和谐的美感;而X型则由通过夸大肩膀和下摆,缩小腰围所构成,并借此烘托肩膀和下摆;Y型服装上宽下窄,并通过夸大肩膀和缩小下摆,比其它形式的更加富有中性化风格。
1.2色彩服饰颜色的视觉心理感受与人类的情感以及人们对衣服颜色的理解紧密有关,也同时与不同区域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服装设计基本知识点总结服装设计是一门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美学、时尚和功能性。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一些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一、服装设计流程1. 市场调研:了解时尚趋势、消费者需求和竞争情况。
2. 设计灵感:通过观察、研究和收集资料来获取创作灵感。
3. 创意构思:将灵感转化为设计构思,包括款式、图案、色彩等元素的选择和搭配。
4. 手绘草图:用手绘草图表达设计构思,考虑服装的整体效果和细节。
5. 样板制作:制作服装样板,包括纸样设计、面料选择和裁剪缝制等。
6. 试衣改进:以样板为基础进行试衣和修改,确保服装的舒适度和合身度。
7. 生产加工: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裁剪、缝纫、熨烫等环节。
8. 品质检验:对成衣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9. 市场推广:通过展览、时装秀等渠道将设计作品推向市场。
二、服装设计要素1. 款式设计:款式是服装的基本形态,包括服装的剪裁、廓形和线条等。
要考虑服装的整体比例和视觉效果。
2. 色彩搭配:色彩是服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面料选择: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质感和特点,面料的选择会影响服装的舒适度、风格和外观效果。
4. 图案设计:图案可以起到装饰、表达主题、吸引眼球的作用,设计师需要考虑图案的大小、位置和色彩搭配等。
5. 细节处理:服装设计中的细节设计可以突出服装的独特之处,如褶皱、纽扣、绣花等。
三、服装设计风格1. 时尚潮流:服装设计师需要紧跟时尚潮流的发展,关注国际时装周和时尚杂志的趋势,同时加入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2. 个性定制:个性化定制成为一种趋势,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喜好设计独特的服装。
3. 文化元素:各种文化元素可以成为设计的灵感,如传统服饰、民族图案等。
4. 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可持续发展,通过选用环保面料和可再利用的材料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简述服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众多。
从设计角度来看,服装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服装设计要考虑时尚趋势和潮流。
时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服装设计师需要紧跟时尚潮流,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流行元素,以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款式和风格。
只有将时尚因素融入到设计中,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服装设计要考虑服装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不同的服装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比如运动服装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伸缩性,商务服装需要有专业的形象和舒适的面料。
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的使用需求来确定设计方向,使服装具有实用性和舒适度。
服装设计还要考虑服装的材质和面料选择。
面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服装的外观、手感和品质。
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棉、麻、丝、毛等。
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服装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面料,以达到设计效果和舒适度的最佳平衡。
服装设计还要考虑服装的剪裁和款式设计。
剪裁是指根据服装的版型和人体工程学原理来进行裁剪和缝制,以使服装更贴合身体,穿着更舒适。
款式设计是指服装的整体设计风格和细节处理,包括衣领、袖口、下摆等部位的设计。
剪裁和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整体效果和穿着感。
服装设计还要考虑服装的色彩和图案设计。
色彩是影响服装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的风格和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图案设计是指在服装上运用各种图案元素和装饰,以增加服装的视觉吸引力和独特性。
服装设计还要考虑服装的成本和生产工艺。
服装的成本和生产工艺直接影响着服装的价格和质量。
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预算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来进行设计,以确保服装在成本和质量上的平衡。
服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众多,包括时尚趋势、服装的功能和使用场景、面料选择、剪裁和款式设计、色彩和图案设计,以及成本和生产工艺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和条件,才能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具有时尚感和实用性的服装作品。
服装设计考试知识点一、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在服装设计考试中,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点:1.1 服装设计理论:包括服装设计的概念、原则、流派和发展历程等。
1.2 色彩学:了解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以及色彩对情感和视觉效果的影响。
1.3 材料科学:对不同面料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如棉、丝、毛等。
1.4 人体比例学:学习人体的比例关系和身体部位的测量方法,以便设计出合身的服装。
1.5 剪裁技术:掌握基本的剪裁技术和图案制作方法,如平面剪裁、立体剪裁和缝纫工艺等。
二、服装设计要素服装设计要素是指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元素,包括线条、形状、质地、色彩、图案等,这些要素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件服装的整体效果。
2.1 线条:在服装设计中,线条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它可以传达出服装的形状、结构和风格等信息。
2.2 形状:服装的形状是由线条和面料的构造共同决定的,形状可以表达出服装的风格和特点。
2.3 质地:不同的面料质地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和触觉体验,质地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2.4 色彩:色彩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极大,不同的颜色搭配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2.5 图案:图案是服装设计中的一种装饰元素,可以为服装增添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三、服装设计风格服装设计风格是指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所倡导的审美观念、创作方向和风格特点。
3.1 欧美风格:欧美风格的服装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追求自然、舒适和时尚感。
3.2 东方风格:东方风格的服装设计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
3.3 街头风格:街头风格的服装设计源于年轻人的穿着方式,具有个性化和大胆创新的特点。
3.4 古典风格:古典风格的服装设计融合了历史元素和现代审美,追求典雅和高贵的效果。
四、服装设计流程服装设计的流程是指从灵感到成品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图、复样和试穿等环节。
浅析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作者:张桢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人们对服装穿着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在着装时不只是要表现一种视觉效果,还要表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念和情绪。
因此作为流行时尚的诠释者,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具备广博的艺术修养,擅于从姊妹艺术中汲取养份,更擅长于在服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使其与款式、材质巧妙结合,共同塑造一种全新的服饰格调,在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同时并赋予服装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服装设计;基本要素;原则一、服装设计的要素色彩是服装设计中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一件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肯定能够让消费者首先从色彩的搭配上被吸引。
了解常用色彩的性格人们对衣服的第一感觉就是颜色的效果如何,心理体验与颜色的识别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颜色选择上,消费者的心理大多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心理特征有着很大关系,心理状态与品质构成对颜色的选择与反应也就随之影响,在相同颜色的服饰里,每个人对其都有不同认识与抉择。
因此,设计师应综合考虑消费者心理因素,选择多数人的颜色取向,寻摸潜藏的规律,对消费者的颜色情感和搭配兴趣做一番探索。
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其配色方法色相、明度、纯度,这是色彩固有的属性,在色彩学上称之为色彩三要素。
对这三种色彩的的认知与掌控,对设计师设计服饰在色彩搭配与选择上有很大的作用。
了解服装色彩的心理因素服装设计必须要考虑人的颜色心理。
服饰的色彩可以更好的让消费者驻足,彼此之间才能更好的沟通,色彩代表消费者内在的心理特征。
因而,大众的心理特征,设计时应当进行研究,选择适合颜色,制作出令消费者满意的服饰。
1.款式把握住外轮廓的形态。
需要设计师自身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设计师能够对色彩和造型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对消费者来说,这一个轮廓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它的销售。
人的身体之美服饰可以很好的体现,人的气质也从服饰中散发。
外形线不只是一种造型,它更是体现时代特征,人的精神风貌,因而轮廓的设计乃重中之重。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一、服装设计的起源和发展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为人们提供了衣着的美学享受和个性表达的方式。
服装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动物皮毛来覆盖自己的身体。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装的功能逐渐从保护身体扩展到了社会地位的象征和美的追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服装设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二、服装设计的要素和原则1. 色彩与材质:色彩和材质是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和材质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也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的功能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使服装更加符合设计的主题和风格。
2. 剪裁和结构:服装的剪裁和结构是其外观形状和穿着方式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考虑服装的整体形状和比例,以及各个部分的细节设计和整合。
剪裁和结构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服装更加贴合人体曲线,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3. 图案和装饰:图案和装饰是服装设计中的点睛之笔,能够为服装增添更多的时尚元素和个性特点。
图案和装饰可以通过印花、绣花、贴花等方式呈现,也可以通过各种细节的处理和设计来实现。
4. 空间和比例:服装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在空间中的姿势和动作,以及服装在不同动作下的变化和延伸。
设计师需要根据人体的比例和身体特点来确定服装的尺寸和形状,使服装在穿着时能够保持美观和舒适性。
三、服装设计的流程和步骤1. 创意与灵感:服装设计的第一步是获得创意和灵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研究历史和文化、参加时装秀和艺术展览等方式来获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概念和主题。
2. 线稿与设计:在确定设计概念和主题后,设计师会进行线稿和设计的制作。
线稿是服装设计师通过手绘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的服装的外观草图,可以用来表达服装的基本形状和细节设计。
设计师根据线稿进行多次修改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3. 样衣制作:样衣是服装设计师制作的实物服装原型,用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浅谈服装设计三要素阚荣成服装设计同其它造型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内在的多种关系。
历来帝王在推行改制时,首先是从改制服装开始的。
春秋战国的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犯,便于作战,于19年推行“胡服骑射”,改长袍长裤为短装短裤,为此取得了“辟地千里”的胜利。
孙中山为了顺应革命,把单层立领,三个暗袋的日本学生制服改为双层八字领,四个明袋的中山服,寓意革命,以至发展为“毛式制服”,直到八十年代,经久不衰。
在日常生活,服装与人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
人类与动物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人要穿衣服而动物不穿衣服是最大的不同点。
人每天从早到晚都离不开穿着打扮,用心周到的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性格、爱好和文化修养。
在这些方面服装都能恰如其分地充分表现出来。
所以说“从服装中穿出文化,从衣着上看出修养”,不无道理。
服装在衣着上还有一个给别人看的问题,古人对穿衣的合身度,衣仪风尚非常讲究,在“弟子规”中就强调“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和“袜与履,俱紧切”。
在着装上下意识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洗炼、精明、美好的印象,在某种意义上,穿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看。
特别是年轻女性“穿为知已悦”,更为实出。
穿着得体,衣仪讲究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一个基点。
俗话说:“不看丈夫妻,单看丈夫衣”,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服装设计也是一门造型艺术,它不是一般的形式和内容的组合,而是在艺术构思支配之下,依照美的规律,运用造型法则,在色、形、质三要素的基本构成上来一番高度的艺术与技术再创造,创造出高于一般事物的,可视的,具有实体性视觉艺术形象。
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律和法则,对提高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艺术修养极为重要。
现就造型基本法则和色、形、质三要素基本构成以及服装设计若干问题,用美学观点,绘画理念,结合本人技术实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供服装设计者相互交流和参考。
一、设计基础设计一词适用于所有的生活领域之中,改造了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美观,而成为时代进步的动力。
服装设计也是生活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艺术,其意义是要人把衣服装饰在身上之后成立的。
就是说要能适合穿衣人的条件和目的,而叫做服装设计工作,或叫做服装之计划。
说到设计,人们总是把重点放在服装的缝制技术上面。
但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在于比衣服本身更要重视人,就是必须把重点放在穿用衣服的人的身上,要使人更加舒适,更加美观的穿用衣服。
因此,对设计本质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无所知,只是单纯的会画效果图,脱离其设计本质,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为效果图只是一种绘画形式,只能起一种“导演说戏”的作用。
要想有优秀的设计,必须掌握设计基顾知识,也就是设计前如何构思,设计中运用什么手法,设计后达到什么效果。
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个人创造,取其最佳设计方案。
1、什么是设计用记号来表现计划,或是用符号来表现计划就是设计,意匠就是设计,绘画艺术中意匠的手段就是设计。
美化服装是人们的欲望,就象美化住宅,家俱,日用品一样,改造了人们的生活,供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美观,这就是服装设计的动力。
所谓设计,就是针对目的,事先在头脑中想象计划,就机能性提出设想方案,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设想的计划,用记号或符号来表示。
手绘服装效果图就是一种符号,但它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在制造服装之前,经过构思,在头脑中描绘出计划或蓝图,绘制出想要制作的物体和实现目的物的一种行为。
它包括从选择材料到制作全过程,作品完成之前和穿用之前,而表达的设计意图,直到心象的物品实体性的实现,才能成为设计。
也就是说,人首先有一个制造物体的要求,根据物体的要求,产生物体的形象,再选择材料和研究制作方法,最后变成物体使用。
如下表示:要求——计划——制作——使用人制造物体的行为与动物制造物体不一样。
人制造最粗造的屋要比蜜蜂筑的小巧玲珑的六角形巢高明的多。
动物出于本能和生理上的需要。
人除了生理上需要外,还要追求舒适和美观,既心理上的满足。
所以马克思说:“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制造活动的”。
八十年代初,笔者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进修,巧遇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小岛千枝讲《立体裁剪》。
针对服装设计,她讲了一个道理:“当你为某一位小姐或女士设计一套服装,这位小姐或女士穿上你设计的服装走在大街上,人们说,这套服装好漂亮,那说明你设计失败了。
如果人们说这位小姐或女士好漂亮,这说明你的设计成功了”。
在这里她强调了人是第一位的,服装是为衬托人这个主体更加漂亮,不能“喧宾夺主”这就是服装设计的本质。
衣服,首先它是物品,既然是物品,就必然有形状。
要构成形状,就必须有衣料,而其衣料就必然有色彩,这就是色、形、质(衣料)三要素基本构成。
当色、形、质三要素经过设计和制作成为浑然一体时,方能成为漂亮的服装。
虽然组合了三要素而成的衣服,但只有衣服是没有意义的。
衣服是必须有人穿用,才能活起来,而成为服装的。
尤其是平淡无奇的衣服,只要巧妙得体的穿用,也能成为极其漂亮的服装。
因此说服装设计,并不是只包含色、形、质三要素之三次元之造型,而是要加上身体、心灵、穿法以及动作等多次元的设计,是与人一体共存的。
好的设计能为人增色,能体现人本身的天姿美。
特别是女性,用服装来衬托女性的天性美,是服装设计的宗旨。
2、用与美的意识在人类活动早期的木器,石器,铁器时代就有设计,直不过是设计靠技术高明的匠人来完成。
社会发展分工,技术高明的人就成为匠人。
如是泥匠、石匠、铁匠和裁缝就成为职业人。
匠人可以根据使用者提出的要求,制造物体,与使用者有机地联系,最后成为使用物体。
这个时代,设计意识和美观意识还不明了,被称为设计师的人还没出现,就只有“匠人”这一词。
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因其用途不同而各具外形,在理论上称这些东西为造型体。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方便、舒适,就要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被子盖,吃饭要有餐具。
如果没有这些造型体,就不可能构成完美的人类生活。
人类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
鸟为了生存要筑巢,可是巢这种造型体,多少年来没有改变,即便是蜜蜂筑的精巧玲珑的六角形洞穴,从古至今,仍然没有变化。
因为不论是鸟还是蜜蜂,它们巢的造型都不受意识支配,完全出于求生本能,始终如一,显示不出时代的变化。
鸟只有本能而没有美的意识。
但是人类能在生活本能的基础上有追求美的意识,爱美是人的本能之一。
单从穿着方面,先是护身防寒,现在则要求有美的形状,漂亮的颜色,风味的质感,既合身又美观。
人在满足穿用以外,还要追求心理上的满足。
由此可见,人先有穿的意识,才能产生设计意识,随着设计意识形成,促成美的效果。
如工艺品着重于美学艺术的观赏价值超过实用价值;服装首先注重穿用性,其次才是美观。
如职业服注重实用,晚礼服侧重美观。
所以说,服装设计是用和美融为一体的工作。
美的意识促进设计的需要,用与美,二者缺一不可。
3、美的本质在服装设计上,首先有一个问题要搞清楚,就是无论多么细小的技术问题,必须将设计本质联系起来去考虑。
因为设计即不是纯理论性的工作,也不是纯技术的工作,不论侧重那一方面都容易脱离本质。
在实际设计中,最先遇到的就是美的本质。
罗丹说:“在雕刻某些人物时,为追求与真人相似,只分解表面寻求比例并非难事,单从表面去模仿,作为美来说没有多大价值。
不要忘记艺术的高深性在于奖表面分解后,那锤在芯子上的三角锥和内在精神直接联系着。
”罗丹所说的是外表和内在的精神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内在的东西是无形的,但又是不可忽视的。
比起表面的价值来,内在的精神价值更可贵。
外在的东西是能直接看到或感觉到的。
这是物质要素,内在的则是精神要素。
服装的色、形、质是属于物质要素,用眼可以直接分辨出好坏。
穿衣服的人就是靠这些外在的,物质性的东西显示优越感。
“你的面料是上海的,我的面料是北京的”。
这种说法的本身,是通过物质性的对比显示优和劣。
如此相反,个性是从内在性中流露出来的。
但内在性和外在性都不能单独构成个性。
能使物质显示潜在本质的属于精神要素。
“人不可貌相”,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正面研究,难以说清。
美的本质有史以来就是不容易理解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人种,对于美各有见解,至今也不明确其本质是什么。
简单地说,从三个方面可以分析探讨美的本质:(1)、美无标准油画美,国画同样也美。
山野的花和花园的都是美的,只是各有不同的特点。
把瓜子脸形定为美的形象,圆脸形也不能说不美,各有特点,是不可比的。
“大观圆”里的姑娘个个都标致,但美的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
“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是文化素养,性格爱好不同而已。
傅抱石的山水画给人以气势美,李可染的山水画给人以气壮美,只是美的意境不一样。
由此可见,美的标准是无法定型的,美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的论断可以确定的。
服装的流行美,也无定形,经常变化。
长裙是美,迷你短裙同样美;西服给人以高雅美,中山服给人以庄重美。
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对美的追求也不同。
西方女性开放,以露上为美,大胆的坦胸露背的晚礼服给人以华丽性感美;中国女性含蓄,以露下为美。
传统的长旗袍,紧颈裹胸,但下摆开衩高至大腿的根部,露出雪白如玉的双腿,向人们展示出一种丰胸细腰,含蓄隽求的东方女性曲线魅力。
流行的服装也不是美的标准,适合你穿的式样,对于她也许不合适,这里有一个文化气质的差别。
美没有一定标准规律,身材好,有良好体态的人固然美,个子稍矮的人也很漂亮。
有的人圆脸也很可爱,有的人的脸虽然像舞台上化妆的脸谱一样,却平淡无味。
这说明在不易区分美的标准方面,是存在趣味性和复杂性的。
服装的流行也没有一定规律。
不论你是追求时尚,还是表现自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
20年代,中西文化法交融,传统与时尚并存。
西方晚礼服使中国传统旗袍雍容贵,大放异彩;男子中山服,西装,长布衫三分天下。
60年代,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女式军装、春装、学生装盛行;男子则是中山服、军干服、工人装,体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风貌。
关于美的本质,诗人沈宗骞说得好:“夫华者,美之外观者也,质者,美之内藏者也。
然则华之外观者,博浮誉于一时,质之中藏者得赏音于千古。
”《芥舟学画编》;这里的“质”是指一种精神气质,是对宇宙的观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
综上所述,解决美的本质问题,首先要知道美没有标准。
(注:<美无标准>用晚礼服和旗袍配图说明)(2)、美要共认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艺术家,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美要共认,就是大多数人所持见解相同,大家都认为美的东西才是真正美。
只有美的事物和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生命力。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人们通过观赏艺术作品,作出比较,使人感觉到作品里面包含着有对化,均衡协调等美的要素而产生好感,快感和美感,催人奋进,激发人们向往生活,热爱穿着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