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1)

7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1)

7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1)
7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1)

新津中学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 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3、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 B.25% C.50% D.75%

4、用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5.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6.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7.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9.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

越过障碍外迁并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和b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

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10.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

A.1 000人B.700人C.900人D.800人

11.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1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13.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15.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3

B. 5 C.6D.10

16. 在安静状态下,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O2和CO2浓度关系分别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17.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8.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全有

19.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20.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

C.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

21.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

B.

C.

D.

22.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23. 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24.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

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5、切除幼年狗的垂体之后,会出现停止生长、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

A.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

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26.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27.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 B.

C.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

28.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29.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30.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31.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32.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33.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34.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僵直、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35.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是关于该实验补充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36. 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可能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 . 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C .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 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2. 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R1:R2=3:1 B . 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 . 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 . 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3. 有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偏电流)为Ig=1mA,表头电阻Rg=30Ω,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和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应分别:() A . 串联一个2990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15Ω的电阻 B . 并联一个2990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15Ω的电阻 C . 串联一个2970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05Ω的电阻 D .

并联一个2970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05Ω的电阻 4.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6 V,12 W”的灯泡与一个绕线电阻为的电动机串联。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灯泡正常发光,则此时() A . 电路中电流为 B . 小灯泡电阻为 C . 电动机两端电压为24 V D . 电动机输出功率为48 W 5. 如图所示,一电动机与一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20V,内电阻r=1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V,已知电动机的内阻RM=1Ω,电阻R=9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电动机输入功率20W B .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9W C . 电源的输出功率20W D . 电动机的热功率是10W 6. 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A . 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 B . 电阻为1 . C . 电源的效率为90% D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6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瓦房店市高级中学十月份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电流是矢量 2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 点运动到B 点,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的场强 B. A 点的电势一定比B 点的电势高 C.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D. 电场力一定对粒子做正功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电阻都是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 、C 两点间加6V 电压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 A .1A B . 0.5A C .1.5A D .2A . 4如图所示,C 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1、R 2的滑片处于各 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要使尘埃P 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唯一可行的是 A .把R 1的滑片向左移动 B .把R 2的滑片向左移动 C .把R 2的滑片向右移动 D .把闭合的开关S 断开 5.某种金属导体的U —I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上A 点和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 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关于导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姆定律对于该种导体是不适用的 B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 .在A 点,导体的电阻等于tan β D .在A 点,导体的电阻等于t an α C P S R 1 R 2

高一 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题 一、选择题 1.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6 s C.0.7 s D.0.8 s 2.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木块受力个数为 A.4 B.5 C.6 D.3 3.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4.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B. C.D. 5.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7.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9.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10.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7高二下·无锡会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小题.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入宫”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随后,两名航天员也成功从神舟十﹣号飞船进人天宫二号实验舱.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圊形轨道上进行的,这比以往交会对接轨道抬高了 50公里,比一个马拉松全程距离还要远. 轨道为什么要抬高呢?这是因为运行在低轨道的航天器,距离地球不够远,仍会有稀薄的大气,受到大气阻力影响,会导致航天器轨道高度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相对穗定的轨道高度,就需要消耗航天器自身推进剂. (1) 下列情况中,不能将天宫二号视为质点的是() A . 研究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 B . 测量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C . 测量天宫二号的离地高度 D . 研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

(2)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 . 远洋观测船 B . 地面指挥中心 C . 神舟十一号 D . 在天宮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 如图所示,活动发射平台载着质量为m的神舟十一号和质量为M的火箭,在车的牵引下缓慢地驶向发射场.若行驶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神舟十一号、火箭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A . 0、0 B . 0、Mg C . mg、0 D . mg、Mg (4) 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则航天器在较低轨道做圆周运动与在较高轨道做圆周运动比较() A . 航天器的周期缩短 B . 航天器的角速度减小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9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物理试卷(10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 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 .已知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 ,电子电荷量为e ,阿佛加德罗常数为A N ,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A . A MI N Se ρ B .A MIN Se ρ C .A IN M Se ρ D .A IN Se M ρ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A 灯变暗,B 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A .R 1短路 B .R 2断路 C .R 3断路 D .R 4短路 3. 有一静电场,其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坐标x 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场强沿x 轴正方向时取正值,则图乙中正确表示该静电场的场强E 随x 变化的图线是( )

4.两等大的圆锥体组成如图所示图形,在两圆锥的顶点A与B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的两个异种点电荷,O点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C、D两点在圆锥母线上,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锥底面上同一圆周上的所有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圆锥底面上所有点电势大小相等 C.C点与D点场强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 D.将一正电荷由C点移动到D点电势能增加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与静电计外壳相连且接地,电容器的上极板与静电计小球相接,下极板上部放置一定厚度的金属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P点处静止一个带电颗粒.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板内场强变大 B.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C.带电颗粒将向下运动 D.P点处电势升高 6.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则通过电流最大的电阻是() A.R1 B.R2 C.R3和R4 D.R5 7.如图所示,电阻R和内阻为r的电动机M串联接到电路中,接通开关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W1,产生热量Q1,电流流过电动机做功W2,产生热量Q2,则有() A.= B.< C.Q1=t,Q2=t D.W1=t,W2=t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 B I =( ) A .{1} B .{4} C .{1,3} D .{1,4} 2.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U (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 3.已知集合{} { } 2 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U e( ) A .[2,3] B .( -2,3 ] C . [1,2) D .(,2][1,)-∞-?+∞ 4.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 A .M N U B .M N I C .()( )U U M N U 痧 D .()( )U U M N I 痧 5.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 B .2 y x =- C .1 y x = D .||y x x = 7.某学校要招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 10 x ] B .y =[ 3 10 x +] C .y =[ 4 10 x +] D .y =[ 5 10 x +] 8.设集合A ={1,2,3,4,5,6},B ={4,5,6,7,8},则满足S ?A 且S ∩B=?的集合S 的个数是( ) A .64 B .56 C .49 D .8

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2020级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2020.10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必须用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注意:共50分,1---7题为单选,其余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理想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 别是( ) A . 23R π、23R π B .2 3R π、2R C .2R 、2R D .2R 、2 3R π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0<t <2s 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7.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 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v 1+v 22 , v 1+v 2 2 B. v 1-v 22 , v 1-v 2 2 C .0, v 1-v 2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8.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则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 2 B .3 m/s 2 C .5 m/s 2 D .7 m/s 2 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0.4m ,则( ) A .第1s 末的速度为0.4m/s B .加速度为0.8m/s 2 C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 D .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卷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填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中性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二、实验题 11、(12分)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A R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 A.1781 4000 B. 1219 4000 C.609 2000 D. 891 2000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 ,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 ,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7.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2 vt B .0012t vt t ??- ??? C .20 2t t v D .()2 02v t t t - 8.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点,相距20 cm ,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 向b 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 的时间先后通过a 、b 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 、b 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大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小于1 m/s B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小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大于1 m/s C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D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9.图(a )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3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为单项选择题,8-12为多项选择题,漏选得2分)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电势P E q ?= B .电阻I U R = C .电势差q W U AB AB = D .电场强度d U E = 2.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B .电源就是产生电荷的装置 C .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在搬运单位电荷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D .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3.如图所示,被绝缘杆支撑的导体A 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 靠近A 时,A 带的( ) A .正电荷增加 B .负电荷增加 C .电荷数不变 D .正、负电荷均增加 4.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皆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比为5∶1,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为F 1,如果让它们充分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 2,则F 1∶F 2为( ) A . 5∶4 B .5∶2 C .5∶6 D .5∶9 5.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 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通过N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大 C .粒子在N 点的速度小 D .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 6.如图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在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A 放入空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 、b 、c 三点的场强E 和电势φ的关系是( ) A .E a >E c >E b 、φa >φb >φc B .E a =E b >E c 、φa =φb >φc N M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11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第I 卷(共18分) 1.(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 2 |20,|55A x x x B x x =->=-<<,则 ( ) A .A B =? B .A B R = C .B A ? D .A B ? 2.(本小题4分)当0a >且1a ≠时,函数13x y a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 A.()4,1 B.()1,4 C.()1,3 D.()1,3- 3.(本小题10分) : )(1 22 )(R a a x f x ∈+- =对于函数 (1) 判断函数)(x f 的单调性,并证明; (2) 是否存在实数a 使函数)(x f 为奇函数? 若存在,求出a ;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第II 卷(共42分) 4.(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2log 1,1P x x Q x x =<-=<,则P Q = ( ) A .10,2? ? ??? B .1,12?? ??? C .()0,1 D .11,2? ?- ? ? ? 5.(本小题4分)函数||)(x 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 )

6.(本小题4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x y y x == B .211,1y x x y x =-+=- C .3 3 ,y x y x == D .()2 ,y x y x == 7.(本小题4分)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4,2?? ??? ,则()8f 的值为 ( ) A . 24 B .64 C .22 D .164 8.(本小题4分)设c b a ,,都是正数,且c b a 643==,那么 ( ) A . 111c a b =+ B .221c a b =+ C .122c a b =+ D .212 c a b =+ 9.(本小题4分)设1 25211 (),2,log 55 a b c ===,则 ( ) A.c a b << B.c b a << C.a c b << D.a b c << 10.(本小题8分)已知集合 {}()(){}2|230,,|220,,A x x x x R B x x m x m x R m R =--≤∈=-+--≤∈∈. (1)若{}|03A B x x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1,0(21)(2≠>--=a a a a x f x x (1)当3=a 时,求函数)(x f 的值域; (2) 当1>a ,]1,2[-∈x 时,)(x f 的最小值为7-,求a 的值. 第I I I 卷(共60分) 12.(本小题4分)全集U R =,集合2 {|20}A x x x =-->,{|128}x B x =<<, 则() U C A B 等于 ( )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

C.D. 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8.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A.6m/s2B.4m/s2C.3m/s2D.12m/s2 1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2.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摩擦力的方向相同B.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支持力的方向相同D.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3.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4.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 A.530N B.500N C.450N D.470N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 .3mg 和3 mg μ B .12mg 和3 mg C . 12mg 和1 2 mg μ D . 3 mg 和12mg 6.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 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 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 1、F 2、F 3的大小分别为( ) A .80 N 、80 N 、90 N B .80 N 、80 N 、45 N C .80 N 、100 N 、90 N D .80 N 、100 N 、45 N 7.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24 m/s 7 B . 22 m/s 3 C .2 5m/s 8 D .22m/s 8.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 ,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 2 B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 2 C .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 .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分)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 D.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4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3.(4分)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 ,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为 AB连线的中垂线,先将一正电荷q 3 由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电势能逐渐减小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4.(4分)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E 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5.(4分)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B点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6.(4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6分)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 A.电场力F B.电场强度E C.电势差U D.电场做的功W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11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56分(本题共14小题,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9-14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有关? ( C ) 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 D. 电势差U 2.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稳定)与增加前比较,其内部的场强将 ( B ) A.一定增强 B.不变 C.一定减弱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 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 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剪断丝线, 则小球的加速度为( D ) A.0 B.g ,方向竖直向下 C.g tan θ,水平向右 D.g /cos θ,沿绳向下 4.如图1所示,先接通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 。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电容C 、两极板间电势差U 、两极板间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 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 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 D .Q 不变,C 变小,U 变小,E 变小 5.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A A W W U q ε=-= B.,A A W W U q ε==- C.,A A W W U q ε== D.,A A W U W q ε=-=- 6.如图2所示,六面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 面与EFGH 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 面带正电,EFGH 面带负电。从小孔P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度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 、B 、C ,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辽宁省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份月考联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3}A x N x +=∈<,2 {|0}B x x x =-≤则A ∩B =( ) A. {0,1} B. {1} C.[0,1] D. (0,1] 2.特称命题p :0x ?∈R ,2 0022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 A .0x ?∈R ,2 00220x x ++> B. x ?∈R ,2220x x ++≤ C .x ?∈R ,2220x x ++≥ D .x ?∈R ,2220x x ++> 3.设x ∈R,则“x >1 2”是“()()121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方程组???=-=+324 2y x y x 的解集为 ( ) A. {2,1} B. {1,2} C.{(1,2)} D.{(2,1)} 5.不等式|12|1x -<的解集为( ) A.{|10}x x -<< B.{|01}x x << C.{|1x x >或0}x < D.R 6.已知0t >,则函数241 t t y t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2 C. 1 D. 2 7.方程组10 0x 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1a >- B 1a ≥- C.1a <- D.1a ≤- 8.已知2a =73b =62c =给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a c >> 9.满足条件{}{},,,,,,A a b c a b c d e =的集合A 共有(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10个

哈尔滨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卷

哈尔滨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惠东期中) 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8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指针张角会随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其金属外壳和电容器a极板都接地。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静电计指针的偏角为,电容器的电容为C。现保持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靠近b但未接触。则:() A . 减小,C不变

B . 增大,E增大 C . 减小,C增大 D . 增大,E不变 3. (2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如图所示,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 ,∠ABC=60°, =20cm,把一个电量q= 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 . 866V/m,垂直AC向上 B . 866V/m,垂直AC向下 C . 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 . 1000V/m,垂直AB斜向下 4. (2分)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场线是电荷运动的轨迹 B . 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 C . 电场线时闭合的曲线 D .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 5. (2分) (2017高二上·普宁期末) 如图,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I(本题共15小题,1-12为单选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关于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弹簧劲度系数的单位是kg/m2s2 B.动摩擦因数的单位是N/kg C.静电力常量的单位是NC2/m2 D.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Wb/m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牛顿 B.避雷针是利用了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很小,附近场强很弱,才把空气中的电荷导入大地C.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D.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并且总结出安培定则 3.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数据表明:一个拇指大的小石块,在25楼甩下时可能会让路人当场送命。忽略空气阻力影响,试估算一下25楼甩下的石块掉落到地面上,撞击地面的速度大约为() A.12m/s B.22m/s C.30m/s D.40m/s 4.高杆船技是浙江嘉兴文化古镇(乌镇)至今仍保留并演出的传统民间杂 技艺术,表演者爬上固定在船上的竹竿,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动作祈愿 蚕茧丰收。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5.竞走是从日常行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运动,规则规定支撑腿必须伸 直,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以确 保没有出现“腾空”的现象。如图所示为某次10公里竞走比赛的画 面,行走过程中脚与地面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A及答案(新人教A版 第97套)

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题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 50分) 1. 设集合A ={x||x -a|<1,x ∈R},B ={x|1≠且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 8.设02log 2log <>b a D. 1>>a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