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附件1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小学生篇,排名不分先后)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附件2

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指导

用书写作框架与细则

目录

《指导用书》

《指导用书》框架与细则............................................. - 17 -

一、作者信息.................................................... - 17 -

二、内容导读.................................................... - 18 -

三、阅读分享.................................................... - 19 -

四、图书基本信息................................................ - 19 -附录一:小学书目指导范文........................................... - 20 -附录二:初中书目指导范文........................................... - 22 -附录三:高中书目指导范文........................................... - 25 -

《指导用书》框架与细则

《指导用书》分小学、初中、高中三册,每册解读100种推荐的经典好书。每种图书的解读有三大板块:作者信息、内容导读、阅读分享。另,附列呈现图书的封面及图书基本信息(请投稿时,将相关内容放在每篇的结尾)。

具体如下:

一、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原则上不超过200字(如果有两位及以上作者,不超过300字),建议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基本信息内容及顺序。

①姓名。外国作者,只用中文译名。

②生卒年。格式上加括号,如(1896—1981)。如果在世,则只写“生于xx年”。

③籍贯/国别。

2.作者的领域贡献。

简要介绍与本书相关的领域贡献、地位或相关评价。

3.与本作品有关的信息。

作者的写作过程、版本、地位等。

4.译者、插画师。

如果是译注或绘本,介绍著名的译者或插画师。

(注:所有信息要经过仔细核对,以图书介绍为准。)

【例一】

作品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作者简介

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当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例二】

作品名:《罗本舅舅》

作者及译者简介

塞尔玛·拉绮洛孚(1858—1940),瑞典人。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其代表作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

沈雁冰 (1896—1981),浙江嘉兴桐乡人。作家。

(注:请关注示例中的信息提供顺序及标点符号。)

二、内容导读

建议1200-1500字。如果特别需要,不超过2000字。

“内容导读”是每篇的主体与灵魂所在。写作者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准确、清晰、简明、透

彻地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读这本书。

可介绍时代背景、与本书相关的特别故事等,以精彩的内容引人入胜。

2.读哪些内容。

建议可融入问题驱动意识与活动探究方法,让学生有欲得新知的渴盼,或急欲探究一个未知领域的冲动。

3.怎么读这本书。

可根据不同的文体,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4.其他方面。

与其他同类书的不同之处,有怎样独特的地位等。如有特别值得推荐的,也可适当推荐本书以外的相关图书。这一部分不是必写选项,有内容则加。

【要求及注意】

1.确保原创。内容扎实、信息丰富、同时重点突出,文质兼美,有含金量、趣味性、可读性与吸引力。

2.写作者需要充分阅读图书,对该书的作者、特色地位及常见评价、观点有较深入了解。所写内容要准确、有依据。

3.请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使用不同的写作语气。为与学生拉近距离,可考虑用第二人称。

4.建议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呈现不同的写作风格。推荐书目大致可分为文学历史类、哲学社科类、艺术博物类、科普类和综合类。

5.每篇后,以右对齐及括号括注格式,写清楚“作者单位+一个空格+姓名”。

三、阅读分享

建议不超过200字。可考虑以下三个角度:

1.学生读后感。(请标明“学校、姓名”)

2.教师读后推荐(请标明“学校、姓名”)

3.名人、专家推荐语(请核准姓名)

【说明】

精心挑选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文字。

四、图书基本信息

包括:书名,作者、译者、插画师。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例】《物理世界奇遇记》,[美]乔治·伽莫夫、[英]罗素·斯坦纳德著,吴伯泽译。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附录一:小学书目指导范文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1972),浙江镇海人。文字改革学者、教育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影响极大,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林汉达先生很懂得读者的阅读习惯,了解读者的阅读期待,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给人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

【内容导读】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经典故事,从周朝迁都洛阳到晋朝统一全国,前后共一千零五十年。这些故事能够带你走进中国历史的长廊,帮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并熟悉一些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你以史为鉴,为个人发展和做出社会贡献奠定思想基础。

林先生编写的历史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受几代人喜爱,主要有三个法宝。

一是注意故事材料的准确性。林先生写的历史故事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些历史故事,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因为不是来自于“正史”就没有选入,比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

二是多使用口语。这本书中的多数故事都来自古书,这些古书都是用文言文写作的,林先生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需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浅显平实的口语,把难懂的文言文变成人人都能读懂的白话文,就像有一个人在面前讲故事给你听。他还使用日常讲话常用的词语和短句,这样就让你觉得亲切、好懂。如,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千金一笑》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点起来,火越烧越旺,满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都烧起来,远远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极了,也可怕极了。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