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险案例分析PPT(31张)
- 格式:ppt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30
财产损失保险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交通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赔偿纠纷。
2023年5月4日11时50分,张某某驾驶所有人为李某某的比亚迪牌小轿车,沿周至县哑翠一路由北向南行驶至周至县翠峰镇XX店门口,右转弯停车时因操作失误致使车辆冲进XX店内,造成XX店内财产及房屋受损,该店因此暂停营业。
中国XX保险公司是肇事车辆交强险、商业险的保险人,事故发生时,保险处于生效期间。
二)事故处理与赔偿协议事发后,中国XX保险公司及时与周至县XX店就店内直接损失达成赔付协议。
保险公司于2023年5月17日向XX店经营者丈夫刘某的银行账户分别转入2000元、11000元,赔偿了XX店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
然而,中国XX保险公司与XX店对该店的间接损失赔付不能达成一致。
因此,2023年5月31日,周至县XX店、刘某起诉张某某、中国XX保险公司赔偿其2023年5月4日至5月18日的停业损失17000元。
三)、争议焦点1. 肇事车辆所有人李某某应否承担赔偿责任?2. 中国XX保险公司应否承担周至县XX店的停业损失?3. 一审法院酌定周至县XX店停业损失为4000元是否过高?4. 刘某能否作为本案共同原告?二、案例分析一)肇事车辆所有人李某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某具有驾驶资格,不存在酒驾或是患有不能驾驶车辆的疾病等情形,肇事车辆也不存在缺陷问题。
因此,所有人李某某将车辆交给张某某驾驶无过错,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二)中国XX保险公司不应承担周至县XX店的停业损失1. 保险公司已尽到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中国XX保险公司已在投保人李某某购买商业保险时尽到了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
A。
张某为其妻子王某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保险期间为5年,张某为受益人.半年后张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王某意外死亡。
对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保险金,若:(1)王某生前欠其好友刘某2万元,因此刘某要求从保险金中支取2万元,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2)王某的父母提出,张某已与王某离婚而不再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保险金应该由他们以继承人的身份作为遗产领取.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此该说法错误。
因为受益人是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只有受益人才有保险金请求权;在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保险金不是遗产,不得用于清偿债务.(2)此该说法错误。
因为一则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只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事故发生时,并不要求具有保险利益;二则张某为受益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保险金不是遗产。
B.2003年10月,刘女士通过保险代理人何某,为自己的丈夫钱先生购买了终身寿险,但事有不巧,她丈夫当时出差在外,在被保险人签名的一栏,刘女士就替丈夫签了名,代理人何某当时也没有阻止。
2004年12月,钱先生不幸发生意外去世,悲痛之余,刘女士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
而保险公司在核赔时对比签名的笔迹,核实发现被保险人一栏是由投保人刘女士代签的,而不是钱先生的亲笔签名,因此作出拒赔决定。
刘女士为此愤懑不已,认为责任应是代理人,因为自己签名时,代理人并没有告知自己不能代签。
保险公司虽然对代理人何某作出了处理,刘女士的经济损失谁来赔偿?此案的焦点在于,无论关系如何亲密,即使是夫妻,投保人都不能替被保险人签名,一旦发现有代签问题,保险公司都会拒赔.我国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应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否则合同无效.”而业务员为了尽快签单,默认投保人替被保险人签名,最终损害了保户的利益。
这种代签名现象不仅表现在投保人替被保险人签名,还常见于代理人替被保险人签名。
1.经营家电生意的袁海、李红霞夫妇分别于1997年5月8日在中国人寿万县支公司投保“99鸿福终身保险”,保险金额均为10万元。
受益人是他们两个多月的儿子。
1998年1月18日,袁海夫妇在进货途中遇车祸身亡。
1月19日,保险公司清理有关文件,决定给付受益人20万元保险金。
但同时,万县天城区人民法院向万县寿险公司营销部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
通知,称“我院已经对天城区沙河信用社诉被告袁海借款一案做出财产保全裁定,请停止支付袁海和李红霞的受益人应领取的保险金20万元,交寿险万县公司营销部保管,没有天城区人民法院解除裁定不得支取。
”获悉此消息后,万县龙宝农业银行也立即向重庆市第二中级法院递交了对袁海财产进行诉讼保全的申请。
1月20日开始,重庆二中院对袁海夫妇的几个营业部的财产进行清理。
(1)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保险的受益人为袁海、李红霞夫妇的儿子,此保险金已经属于其子的个人财产,对于保全费用应为家电公司来承担,袁海、李红霞夫妇造成的损失也应该由家电公司购买的保险公司进行承担。
2.案例2:生死恋人留下的保险纠葛张某和陆某是一对恋人, 2001年2月6日,两人一起到中国人寿江苏太仓支公司,由陆某花了1350元钱为自己买了一份保额为75000元的人身险。
保单上约定,被保险人是陆某,受益人是张某。
2002年12月10日中午,陆某乘坐张某驾驶的桑塔纳轿车回家去。
汽车突然失控翻进了河里。
陆某被闻讯赶来的父亲从车中拉出,但已不幸身亡。
相隔一个半小时,张某也被从车里拉出,但也已经死亡。
意外发生后,保险公司立即开展工作,经过调查取证认为符合理赔条件。
给谁?但被保险人、受益人父母同时提出索赔。
保险公司最后认为:根据保险法相关条文的精神,受益人必须晚于被保险人死亡的,受益人才能成立。
此次事故中,无法确定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谁先死亡,只能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推定同时死亡,故受益人未能成立,理赔款还是发给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