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38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第一章:引言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著名书籍,作者是E:H:希尔斯。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它向读者介绍了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品的解读。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艺术家们的创作背后的故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艺术的起源和史前艺术。
作者通过对壁画、雕塑和器物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远古时期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
我从中了解到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崇拜。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第三章: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希腊的雕塑和罗马的建筑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典型作品,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技艺。
第四章:中世纪艺术本章节探讨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特别是基督教的影响。
作者详细地解读了中世纪教堂的建筑和宗教艺术作品,展现了信仰对艺术的重要性。
我对中世纪艺术的细腻和虔诚深表敬佩,也更加理解了宗教在艺术中的扮演。
第五章:文艺复兴这一章节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繁荣。
作者详细地论述了文艺复兴的各个流派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特点。
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对自然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更加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细节的追求和技法的创新。
第六章:印象派及其后续艺术运动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印象派及其后续的艺术运动。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印象派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和技法,展示了他们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解读。
我对印象派的艺术思想和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后续的艺术运动如立体派、表现主义等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七章:现代艺术这一章节探讨了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流派的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
我对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入了解。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单选题1.“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是以下哪位哲学家对艺术起源的看法?( )A.赫拉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第欧根尼【答案】C【解析】“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他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艺术应当模仿事物应当有的样子,这实际上是对模仿自然或现实生活主动性的强调。
2.“当狮子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出自以下哪篇文章?()A.《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B.《论悲剧艺术》C.《论美》D.《审美教育书简》【答案】D【解析】《审美教育书简》又称《美育书简》,是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
他在书中写道:“当狮子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从中席勒进一步认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
在这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活动中,人的过剩精力得到了发泄,从而获得快乐,亦即美的愉快的享受。
3.“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诗品》B.《文心雕龙》C.《典论论文》D.《毛诗序》【答案】D【解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出自汉代的《毛诗序》,意为: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
中西方都有相似的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表现,《毛诗序》的这句名言就是我国古代关于“表现说”的阐释。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虽中外思想史上早已使用“文化”这一概念,但19世纪中叶后,“文化”概念才 成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热心讨论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文化人类学确立于1922年,其标志是英国人类学家 马林诺夫斯基 和 拉布朗正式出版他们的著作 在此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了现代文化学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真正形成艺术文化学 定义: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文化与艺术 19世纪最有影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文化定义 “所谓的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泰勒第一次从整体性上来界定文化,他相信文化发展同社会发展具有一种一致性因此可以对科学、宗教、艺术、道德等各种精神文化现象产生与发展做出较为可信的说明 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定义,则是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 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提出来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 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 从总体说,文化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含了哲学 宗教 道德 科学 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一方面文化子系统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它们又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大系统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进程 苏联美学家卡岗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 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 显然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首先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都是深嵌在那一个民族文化或时代文化的框架之中 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 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 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等每一个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与哲学 哲学定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作为人类感性 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感性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美学的范围和对象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艺术美,又包括自然美和其他一切现实美,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和审美意识等更具普遍性的一般规律 它包含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但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毕竟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往往要经过美学这一中介来进行 例孔子提出了“礼”“乐”为中心美学思想,并用“兴、观、群、怨”等范畴对诗的特点和功能作了概括,要求做到了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等等,对后来整个封建时代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 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 例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概论》611考试大纲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
艺术概论是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一、考试内容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第二节艺术的特征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第二节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节艺术教育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第二节艺术与哲学第三节艺术与宗教第四节艺术与道德第五节艺术与科学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第六章造型艺术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第七章表情艺术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第八章综合艺术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下编艺术系统第九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第十章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第二节典型和意境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第十一章艺术鉴赏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180分钟3.主要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艺术学概论(第4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通关提要(提纲挈领)】本章主要论述艺术的起源及发展,探讨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考生需要着重掌握历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重要的学术观点,即“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论”等,同时还应掌握对应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时期、学说要点、影响、评价和总结等。
本章主要考查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有时会要求综合比较两类或多类学说。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考点一: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1.艺术起源于“模仿”(两千多年前,见表2-1)表2-1 艺术起源于“模仿”2.艺术起源于“游戏”(19世纪末、20世纪初)(1)概述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拥有的游戏本能,表现在:①人类拥有过剩的精力。
②当人将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无实用、无功利目的的活动中,就呈现为自由的“游戏”,从而产生了艺术。
(2)代表人物及观点(见表2-2)表2-2 代表人物及观点(3)评价(见表2-3)表2-3 评价3.艺术起源于“表现”(19世纪后期以来,见表2-4)表2-4 艺术起源于“表现”4.艺术起源于“巫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见表2-5)表2-5 艺术起源于“巫术”5.艺术起源于“劳动”(19世纪末叶以来,见表2-6)表2-6 艺术起源于“劳动”考点二: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见表2-7)★★★表2-7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2.2 自测题及详解一、单选题1.“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是以下哪位哲学家对艺术起源的看法?()A.赫拉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第欧根尼【答案】C【解析】“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本章的内容概要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
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
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
尤其是这种说法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
事实上,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揭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流行于现代西方各种美学思潮。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显示出这种说法的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