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系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3.37 MB
- 文档页数:173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92020年 第26期胆囊癌出现的原因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却是胆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有胆囊癌的患者可能与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存在且发生刺激有关。
患有胆囊炎的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发现时已经处于了癌症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影像学十分容易诊断。
在当今的医学临床诊断缺乏特异的特征,对于这些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来说,在诊断的过程当中误诊十分常见,并且以诊为胆囊癌时,往往已经出现癌症的转移现象。
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进行一种非介入性的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法是超声显像,它的特点是检查方便,费用低,并且可以重复的观察一种动态化的内容能够较为清晰的展现出胆囊与胆道的内部情况,带来更加清晰直观的诊断内容。
我们结合多数病例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8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的同时伴有结石,在病例上更多的为腺癌,鳞癌是十分少见的。
在早期的病例当中仅仅有几例的情况为早期,其余的都是中晚期的病例,这就说明了胆囊癌在发现的过程当中已经是中后期的病情,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只能做短暂的姑息治疗来维持生命体征。
一、胆囊癌的超声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厚壁型,这种的具体表现是胆囊壁呈现着弥漫性不均匀增厚或局限性不均匀增厚的现象,体部症状最为明显,内壁粗糙不规则,外壁也同样不光滑。
这种最常见的就是低回声,在早期的症状表现当中,应当区分与慢性胆囊炎的区别。
胆囊炎的胆囊壁增厚是3~10毫米,但胆囊癌的一般厚度则>10毫米,这是区分二者最典型的方法。
(二)隆起型,这种的特征是肿瘤向胆囊腔内突出,更多的是展现结节状或乳头状,这种常见的回声多为中等回声或弱回声,并且伴有衰减的现象,对于局部的胆囊壁来说,会发生连续性的破坏。
在进行超声检查的过程当中,应当观察囊肿处的基底部包膜以及外部回声。
这种类型的应当注意区分于腺瘤的区别,限流流地明显记得小包膜完整,随着体位的变动发生变化;而胆囊癌则是底部增宽,表面不光滑,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相对于第一种类型来说,这种区别更为明显,且有更多的区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