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顶推施工浅议
- 格式:pdf
- 大小:187.79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钢管系杆拱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技术摘要:钢管系杆拱混凝土泵送作业作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在整个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点介绍了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拱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作业。
从进料管及排气管布设、混凝土泵及泵管布置、过程工艺的操作、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等多方面做了阐述,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钢管系杆拱;泵送顶升;施工技术近年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以其跨度大、结构轻、造型美、省建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
钢管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钢管对管内混凝土的“紧箍效应”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使得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大为提高。
所以管内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钢管系杆拱混凝土桥的受力状态。
下面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谈一下有关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泵送顶升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该桥结构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桥长64m,矢跨比1/5,施工矢高12.8m。
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结构,每片拱肋由2根上、下钢管(尺寸:φ700×18mm)和2块厚18mm钢板(外边距40cm)焊接成哑铃形断面。
拱肋高度1.65m,中心距7.1m,为增强拱肋平面外稳定性,拱肋间设置3道横撑,其中外横撑为K撑,中间横撑为一字撑。
横、斜撑均为钢管混凝土结构,横撑钢管直径700mm,壁厚16mm;斜撑钢管直径500mm,壁厚14mm。
根据设计,钢管拱焊接完成后首先灌注拱脚处的混凝土,待其终凝后再压注拱肋中的混凝土。
C55纤维混凝土共计125.1m3,其中每条拱肋的上弦管混凝土24.0 m3,下弦管混凝土24.0m3,腹腔混凝土为9.0m3,横撑、斜撑混凝土11.1m3。
2.施工设备选择3台HBT105型混凝土输送泵(1台备用),对称压注钢管拱内混凝土,该泵最大出口压力可达到21MPa,可满足施工要求。
同时备用发电机:2台75kW内燃型发电机,2台天泵。
3. 混凝土泵送顶升方法采用两级接力式(1台泵安置于地面,另一台泵安置在端横梁顶面)从拱脚上部的压注管按照“匀速对称、间歇低压”的原则逐根向拱肋内压注混凝土。
浅谈钢管拱混凝土顶升法灌注施工摘要:钢管拱桥作为一个景观桥在现在的城市新建、改建、扩建中是随处可见,且具良好的观赏价值。
对城市现代化、信息化、高度的发展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钢管拱混凝土灌注则是钢管拱桥施工成败的关键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钢管拱桥施工情况了解到:钢管拱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钢管内的混凝土密实度及强度达不到要求、钢管壁与混凝土结合不密贴、钢管壁破裂、钢管拱轴线变位超规定等质量问题,轻者造成钢管拱桥使用寿命减短,重者给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关键词:钢管拱,顶升法,混凝土配合比一.工程概况临汾市鼓楼西汾河大桥I标段工程,主桥结构采用30米(边跨)+80米(从跨)+105米(主跨)+80米(从跨)+30米(边跨)的五跨中承式钢管拱,主桥矢跨比1/3;从跨矢跨比为1/4;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
主跨及从跨主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灌注顺序为80米+105米+80米,拱肋弦管内平联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按上悬管下悬管平联的灌注顺序进行施工。
临汾鼓楼西汾河大桥通车后的全景二.工法特点本工法采取从钢管拱脚处用高压输送泵一直往拱顶压送混凝土之顶升灌注法,具有:1、混凝土中不窝气、不空鼓。
2、混凝土密实度好,钢管壁与混凝土结合密贴,混凝土强度有保证;3、在拱上布管少;4、混凝土灌注快速,且施工中不需要振捣;5、施工方便。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的钢管拱桥以及其它钢管结构混凝土的灌注。
四.混凝土配合比选择㈠、技术要求:1、混凝土强度:fc4≥45Mpa,fc28≥50Mpa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时间:≥8h,终凝时间≤12h混凝土灌注时的坍落度:16cm~20cm,坍落度损失:4h时≤6cm混凝土限制膨胀率:28d,0.002%~0.006%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良好,无泌水现象。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设计,设计控制参数:水泥:威顿牌P•O525#,≤500kg/m3,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浅谈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建筑施工技术提要: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以其跨度大、结构轻、造型美、省建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
但该桥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已经暴露和潜在的问题还很多,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就有关问题做简要阐述,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施工技术1.施工流程1.1①主桥桥墩钻孔桩、承台、立柱施工;②桥墩处支架搭设,现浇拱脚及端横梁;③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端横梁预应力钢束。
1.2①施工现场钢管拱成型,采用吊装法单片吊装就位;②钢管拱拱脚处的连接处理;③单片钢管拱之间的七道风撑的连接;1.3①安置系梁内的上缘4根钢绞线,外套塑料加劲波纹管作为施工的临时水平拉索;②由拱脚向钢管拱内泵送微膨胀砼;③同时调整水平拉索,控制拱脚的水平位移在控制范围之内;④钢管拱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吊杆。
1.4①预制系梁节段采用驳船运输至桥下;②利用钢管拱吊装系梁预制段并使吊杆安装就位;③吊装预制系梁节段时同步调整水平钢索的拉力,控制其水平位移。
1.5①现浇系梁预制节段间的湿接头;②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系梁内的预应力钢束。
1.6①安装中横梁预制节段,现浇中横梁与系梁间的湿接头;②现浇横梁间的桥面板;③调整吊杆内力,控制结构线形达到竖曲线要求。
1.7桥面系的施工并拆除拱脚处的支架。
2.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技术2.1支承系统2.1.1功能。
系杆拱桥支承系统宜选用WDJ齿碗扣型多功能支架,该系统具有支架竖向组合微调功能,主要以工具支架和特制微调座组成。
2.1.2地基处理。
WDJ齿碗扣型多功能支架必须搭设在经处理的坚实地基上,地基须高出原地面0.5~0.8m,做好防水,避免雨季浸泡。
在立杆底部铺设垫层和安放底座,垫层可采用厚度≥20cm的混凝土或厚度≮10cm的钢筋混凝土或厚度≮5cm的木板。
2.1.3预压。
支架使用前须全程预压,不能以一孔预压取得的经验数据推概全桥。
静压5d(120h)以上及达到沉降稳定状态2d(48h)以上,沉降稳定标准:24h 沉降不超过1mm。
浅谈简支系杆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简支系杆拱顶推方案在津山外绕线汤河特大桥的应用,仅为广大工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字:简支系杆拱施工方案1.工程简介津山外绕线汤河特大桥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桥梁全长4.073km,津山外绕汤河特大桥于津山绕DK293+695.44~DK293+762.24之间跨越秦东下行线,交角28°50′,净高要求为6.55m;主桥上部结构为1-64m钢管混凝土简支拱。
本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梁部采用满布支架施工,拱肋钢管在梁部上搭设支架安装,主梁采用分段现浇法施工,将其划分为三个现浇段(20.75m+25m+20.75m),由中间向两端方向对称施工。
2.施工总体方案本桥主梁采用在顺桥位外侧预制,顶推就位的方法。
主梁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梁部采用满布支架分段三个现浇段(20.75m+25m+20.75m),由中间向两端方向对称施工。
主梁施工完毕后在主梁上搭设支架,拼装拱肋钢管,安装吊杆,初张拉后进行顶推就位,就位后合龙拱肋,完成拱肋拼装并灌注拱肋混凝土,最后调整吊杆张拉力至设计值,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
3.简支系杆拱顶推方案3.1顶推的基本原理顶推的基本原理是梁重量通过滑块作用于支撑墩上,由墩身传至承台和桩基上。
待简支系杆拱拼装施工完毕以后,通过千斤顶拽拉与梁体相连的钢绞线,克服滑块与滑道板之间的摩擦来达到梁体向前顶进的目的。
3.2顶推步骤在滑道、限位器、顶推牵引设备等均准备就绪后对系杆拱进行试顶,试顶距离0.8米。
试顶时,记录试顶时间和速度,根据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比对进行调整速度,即应做好三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第一、每分钟前进速度,应将顶推速度控制在设计要求内;第二、控制采取点动方式操作,测量组测量每点动一次前进距离的数据,以供顶推初步到位后,进行精确定位提供操作依据。
试顶过程中,应检查桥体结构是否平衡稳定,有无故障,关键受力部位是否产生裂纹。
对钢管系杆拱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摘要:钢管混凝土系石拱桥造型美观,在中国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钢管混凝土系石拱桥是一种新型梁桥,在国内尚处于发展趋势环节。
无论是工程建设的基本建设标准,还是相关的工作经验数据信息,都还缺乏信息。
由于钢管混凝土系杆石拱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发生多次变化,施工难度系数非常大,施工过程中温度和工程施工荷载变化有导致公路桥正在建设中。
在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地应力和偏移量变化频繁,结构地应力和应变力与设计方案计算值不能一致。
同时,无缝钢管拱肋一旦起吊成型,就很难调整。
因此,对此类公路桥梁进行工程施工和控制,确保其内强度和线性度,对于此类公路桥梁的基础施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钢管系杆拱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引言系杆拱桥是采用拉杆平衡拱趾水平推进力的拱形结构公路桥梁。
由于其美观大方的设计和有效的工程造价,拱形承重梁的建筑密度可达到跨度的1/50左右。
在满足航运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路面设计标高,减少引桥长度,节约工程预算,其合理性更为突出,因此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很大的发展趋势。
系石拱桥结构复杂,有些病虫害会危及梁桥的整体安全。
同时,如何开展钢管混凝土系石拱桥标准化工作,立即开展养护管理办法和养护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数量,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必须面临的新课题。
1.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1.1施工控制的重要性桥梁工程施工检测与操纵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需要设计方案来实现桥梁竣工的目标。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公路桥梁的具体情况和自然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得到梁。
桥梁的具体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异(偏差),应用当代控制理论对偏差进行识别、调整、预测和分析,使桥梁的施工情况尽可能接近理想情况,并然后确保梁桥在项目中完全建造。
过程中的安全将最终确保梁桥的竣工符合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规程。
钢管混凝土石拱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自始至终处于连续生产的全过程中,往往涉及多个管理体制的变化,导致每个工程建设的内功发生变化。
浅谈系杆拱桥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摘要: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以良好的结构受力特性和美学价值,在我国公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上跨既有高等级道路或高等级航道时,可采用浮吊整体吊装钢管拱肋和系梁劲性骨架的全新施工方法。
本文对系杆拱桥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系杆拱桥;施工技术;控制要点1、系杆拱桥系杆拱桥(bowstring arch bridge,tied arch bridge)作为拱桥家族中的一员,具有拱桥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独有特点。
它是一种集拱与梁的优点于一身的桥型,它将拱与梁两种基本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共同承受荷载,充分发挥梁受弯、拱受压的结构性能和组合作用,拱端的水平推力用拉杆承受,使拱端支座不产生水平推力。
拱与弦间用两端铰接的竖直杆联结而成。
亦可用斜杆来代替直杆成为尼尔森体系。
这种拱桥内部为超静定体系,外部则为静定,因此对墩台不均匀沉降无影响。
从结构上主要可以分为有推力和无推力两种组合体系。
2、梁底部支架的搭设及预压系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支架由螺旋钢管、贝雷梁、工字钢等组合而成,用螺旋管搭设临时支墩,纵向用贝雷梁作为承重梁。
支架应根据其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设计并进行力学检算,确保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搭设前,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支架受力要求。
为了便于施工完成后底模、侧模及贝雷梁等的拆除,在钢管立柱顶部和工字钢横向分配梁之间安装可调高度的砂箱,在砂箱内装上砂子,放置钢管混凝土圆柱。
为了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砂箱底和钢管顶钢板之间四周进行焊接加固;落模时,松掉靠近砂箱底部的螺栓掏出砂子,使工字钢及贝雷梁下落,拆除梁模。
为验证支架系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消除支墩体非弹性变形,并观测支架系统弹性变形沉落量,在底模安装到位后,对模板及其支架系统进行加载预压。
预压荷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小于梁体混凝土重量的1.1倍。
按照:0.8、1.0、1.1三级分级加载,并分级观测记录变形值,卸载按照逆序分级进行,并分级观测记录变形值。
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一、前言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是一种结构施工方法,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施工成本。
该工法通过采用特殊的施工方式和材料,使得构件之间能够形成牢固的连接,并且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工法特点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性高:由于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使得构件之间形成更加牢固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2. 施工周期短:该工法采用了一体化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高:工法采用了自密实钢管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 施工成本低:由于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施工方式,可以减少使用钢材和混凝土的量,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
5. 施工过程安全:工法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不同规模和用途的建筑工程,包括桥梁、隧道、大型厂房和民用住宅等。
同时,该工法也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
四、工艺原理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工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措施,以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2.采取的技术措施:采用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保证施工材料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采用预制构件和现场拼装的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简支系杆拱自密实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施工阶段:1.土地准备: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平整土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基础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处理,如挖掘基坑、浇筑基础等。
3.钢管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管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倾角安装在基础上。
桥梁工程顶推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顶推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所需空间小、操作安全性高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事业。
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桥梁工程工作的相关经验,从桥梁工程中顶推施工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顶推关键技术等方面加以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桥梁工程;顶推施工;空间;操作1.前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其中各种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领域的不断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作为一种常见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顶推施工技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具有施工所需空间小、操作安全性高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事业,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2.顶推施工技术2.1单点顶推施工顶推施工工艺中单点顶推施工的理论基础为:H>∑Rj (fj±αj) (1)在上述公式中:H为千斤顶集中顶拉力,公式中的Rj 、fj、αj分别代表第j桥墩滑道瞬时的垂直支反力、静摩擦系数、纵坡坡率,其中的“+”、“-”分别对应上坡顶推施工和下坡顶推施工。
在桥梁工程单点顶推施工中,顶推动力装置一般安装在桥台或桥墩的附近位置,其中的垂直千斤顶以纵向滑道为支撑结构,水平千斤顶则以桥墩(台)背墙为支撑结构,两者联动实现梁体在顶推作用下的以向前移动目的。
采用这种施工方式完成的一座典型例子为狄家河桥,其具体施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单点顶推施工示意图2.2多点顶推桥梁工程中多点顶推施工工艺理论基础为:∑Fj >∑Nj(fj±αj) (2)在上述公式中:Fj 、Nj、fj、αj分别为第j桥墩或桥台千斤顶的作用力、支点瞬时支反力、摩擦系数以及桥梁纵坡坡率,其中的“+”、“-”分别对应上坡顶推施工和下坡顶推施工。
采用多点顶推法优势在于,在整个桥梁工程顶推施工的全阶段都可以为顶推梁体提供必需的动力,而且在顶推时水平推力与墩台之间的摩擦力与水平千斤顶对墩台水平作用力相平衡,这种作用可以保证柔性高墩的安全。
浅谈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现浇施工摘要: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跨径一般在60m~75m,通扬运河大桥主跨跨径为82.2m,施工采用现浇工艺,与小跨径的现浇和预制安装施工存在差异,主要对此结构的现浇施工作介绍。
关键词:现浇施工、临时支撑、支架稳定、对称施工1、工程概述334省道通扬运河桥起点桩号为K70+010.66,中心桩号为K70+158,终点桩号为K70+305.34;主桥为钢筋砼下承式系杆拱桥,引桥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组合箱梁。
全桥跨径为4×25+82.2+4×25米,桥梁全长282.2米,桥梁为双幅桥,单幅桥间净宽11.5米,中间为2×1.6米分隔带,全宽28.2米。
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通扬运河现状为Ⅴ级航道,规划为Ⅲ级航道,通航净空达70×7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3.037米,最低通航水位1.237米。
2、施工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原预制安装系杆拱变更为现浇施工。
第一步在主桥承台和水中设置临时支撑墩,搭设贝雷梁形成主要承重体系。
第二步在贝雷梁上搭设支架进行系杆现浇施工。
第三步在系杆两侧设置支撑钢管,利用贝雷片和门式支架进行中横梁、拱肋和风撑的现浇。
(临时支撑布置如下图)3、主要施工技术3.1水上临时支撑的设计在水中打入钢管桩,浇筑混凝土承台,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立柱形成水中支撑;岸上支撑点利用承台搭设贝雷片形成支撑点。
最后在支撑点上搭设贝雷纵梁。
3.1.2现浇构件自重考虑到拱肋端部及端横梁处于盖梁顶,故不考虑该部位自重产生的荷载。
每片拱肋由5个节段,每片拱肋砼为104.8m3;每道系杆砼为153.2m3;风撑共5道,砼为30.3m3。
中横梁共15道,砼为139.5m3;吊杆30根,重量42KN。
3.1.3水上支撑的布置位置、可操作性分析根据通扬运河大桥的设计特点及桥址附近地形条件,同时考虑到尽量避免断航。
现浇施工的要求,支撑采用在水中打入钢管桩,在桩顶架设支墩,然后用贝雷片作为纵梁,钢管桩排架计划在运河中心线两侧各9m以外打入钢管桩,中孔通航。
浅谈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摘要】本文以莱芜市振兴路嘶马河大桥钢管拱桥的施工为基础,简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基本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对钢结构桥梁及拱桥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钢管拱桥施工一、前言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般具有轴压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耐火性能较好、经济效果好等特点,是近年来国内应用最多的桥型之一。
钢管混凝土应用于拱桥有两大类型, 一种是钢管外露的, 钢管以参与结构受力为主, 同时也是施工过程的支架和浇筑管内混凝土的模板, 成桥过程先合拢钢管骨架, 再浇筑管内混凝土形成主拱圈; 另一种钢管以施工受力为主, 当然也参与成桥的受力, 成桥过程先合拢钢管骨架, 然后浇筑管内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 再将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作为埋置式拱架浇筑外包混凝土, 形成主拱圈。
显然利用钢管骨架或随之形成的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 较之传统的型钢骨架, 大大地减少了用钢量, 减轻了骨架的重量。
因为拱桥劲性骨架施工的主要危险在于失稳, 刚度要求突出, 而钢管和钢管混凝土能较好地解决刚度问题。
本文介绍的钢管拱桥是以前一种为主。
二、主要施工方法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本质上是劲性骨架方法, 虽然钢管骨架较之钢筋混凝土轻许多, 但跨径增大以后, 钢管骨架本身的架设也具有很大的难度。
对于100m 以下的跨径, 钢管骨架一般分为3 段, 吊装质量一般仅十几吨,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浮吊、汽车吊等进行吊装; 边段用扣索扣住进行合拢, 也可以采用少量支架支撑。
个别桥梁采用支架施工, 在支架上高空焊接一节节钢管成拱, 这种方法既没有发挥钢管作为劲性骨架的优势, 质量又无保证, 应该避免。
对于跨径在50m 左右的, 架设方法更为灵活。
当跨径超过百米以后, 常用的架设方法, 主要是缆索吊装和转体施工方法, 在条件许可的地方还提出了整体吊装和分段吊装的施工方法。
下面以振兴路嘶马河大桥为例进行叙述。
(一)工程概况:本桥采用两片单跨下承式钢管砼柔性系杆拱桥,桥梁主孔计算跨径为122m,矢跨比1/5;下部构造采用矩形承台,全桥位于直线段。
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一、引言50多年前,顶推法施工技术就已经在德国运用,中国运用这一技术大概也有三十多年了。
顶推施工方法的雏形来自早期钢桥的拖拉法、导梁拖拉法、纵向连接拖拉法等,它用千斤顶取代了传统的卷扬机滑车组,用板式滑动装置取代滚筒。
这一取代使施工方法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从而降低了用滑车组卷扬机拖拉在启动时造成的冲动,板式滑动装置避免了滚筒支承线接触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
二、顶推法施工原理顶推法是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面就位的施工方法。
施工原理是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分阶段预制梁体,纵向张拉预应力筋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移装置和顶推装置,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并更换正式支座。
单点顶推的动力学原理为,当集中的顶拉力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H>ΣRi(fi±αi)Ri—第i桥墩(或桥台)滑道瞬时的垂直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的静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多点分散顶推施工的动力学原理为,当ΣFi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ΣFi>Σ(fi±αi)NiFi—第i桥墩(或桥台)千斤顶所施的力;N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瞬时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三、顶推法施工工艺顶推方式是根据主梁长度、设计顶推跨度、桥墩能承受的水平推力、项推设备和滑动装置等条件进行选择的,例如单点顶推、多点顶推或双向顶推等。
3.1布置预置场预置场地应设在桥台后面的桥轴线的引道或引桥上。
若为多点顶推时,可在桥两端设场地,从两端同时顶推。
预置场地应考虑几个长度,包括梁段底板与腹顶板预置长度、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置作业线的长度和导梁拼接长度;预置场地的宽度应考虑梁两端的施工作业的需要。
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技术难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呵呵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桥梁的建设也不断夸大,尤其是高难度、跨度大、结构复杂的桥梁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着或筹划着,大型复杂度高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体系变化多,为了有效的保证桥梁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施工的质量标准,需要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所有重难点技术进行分析,排除存在的隐患,找出可行性对策。
本文主要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且结果桥梁工程的实践和个人经验,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桥梁施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施工技术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hitherto unknown, bridge construction has been exaggerated, especially the bridge high difficulty, large span, complex structure is wildly beating gongs and drums of the building or planning, large complex bridge of high degree, struc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hanges to the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bridg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construction,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ze all heavy and difficult technology,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exist, fi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the safe hidden trouble, and the results of bridg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Key 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steel concrete; arch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系杆拱桥是一种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系拱桥是把梁和拱着两种受力结构组合起来,共同承受着荷载,把拱受压、梁受弯的结构性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也把其组合的作业充分的发挥出来。
浅析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摘要】在桥梁建设施工中,特大桥箱梁顶推施工技术已经逐渐被广泛的运用到具体的施工中,顶推法施工技术成为桥梁施工中值得研究的技术题材。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浅析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桥梁工程;顶推法;施工技术顶推法多应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桥和斜拉桥梁的施工,它就是以千斤顶为动力,对预制好的梁体,借助钢导梁导向,在四氟乙烯板的滑块间,纵或横向推进至设计要求的位置。
1.预制场地预制场地应设在桥台桥轴线上的引道(或引桥)上,像重庆石门桥,在北岸桥头设置预制场地,预制场地为箱梁预制处,其长度应考虑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梁段底板与腹板预制长度、导梁拼装长度和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制作业线的长度。
预制场地宽度,应满足梁段两侧施工作业的需要。
预制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其长度宜大于2倍预制梁段长度,使梁段预制作业不受天气影响。
台座的轴线应与桥梁轴线延长线相重合,台座的纵坡应与桥梁纵坡一致,其施工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2.预制块件(顶推段)梁段预制块件,可根据箱梁结构(单箱单室或单箱双室)及全截面顶进还是分段顶进来确定预制方案。
若预制块在排架上制作,必须在制作前消除排架的非弹性变形值。
预制块件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装拆模板,底模板宜采用升降式,侧模板宜采用旋转式,芯模板宜采用易于拆卸和移动取出的构造方式。
预制块件应尽量标准化,像石门大桥顶推288.5m中分为23个节段预制顶推,其中除1号肖段为7.75m,22号、23号节段为15.3m外,其余均为12.5m标准段。
像南昌大桥,开始为61个节段,后为了加快进度改为33个节段,最大节段由原来12m改为24m。
预制块件应保证其尺寸误差在规范容许范围内,预制顺序要先河内后岸边,按其顶进段先后次序定之。
3.导粱和临时墩3.1导梁导梁是顶推法主要设施之一,应将导梁全部节间拼装后,再与预埋在梁前端的预埋件连接并上位后,最后浇注混凝土。
浅析简支下承式钢管砼系杆拱桥上部结构设计[摘要]以漳州龙海市南太武滨海新区工业路跨汤溪桥梁为例,简要介绍简支钢管砼系杆拱桥上部结构设计过程,并对结构计算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指正。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计算方法;刚度;空间模型钢管混凝土是我国近年来桥梁建筑发展的新技术,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修建桥梁所需的用料省、安装质量轻、施工简便、承载能力大等诸多矛盾,是大跨径拱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结构材料。
拱桥是一种极具美学欣赏价值的桥梁形式,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拱桥中的应用,使拱桥更加轻巧,表现力也更强,其中下承式拱桥更是在城市桥梁中受到青睐。
简支下承式系杆拱桥是属于拱梁组合体系中的一种,利用桥道系的纵梁作为拉杆,拱与梁在拱脚处刚结,支承于墩台支座之上,一方面使拱梁共同承受荷载,从整体上节约材料,另一方面对墩台与基础的要求降低,从外部受力上类似于简支梁。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该体系拱桥经常因其受力明确,外观简洁又不失美观的特点。
一、工程概况漳州龙海市南太武滨海新区工业路在道路桩号K1+155处需新建桥梁跨越汤溪,桥址处汤溪宽约80m,两岸有较宽阔的河滩。
应汤溪及滨海新区总体景观设计提高的要求,该桥梁主桥方案选择上力求造型美观,又不失简洁及经济性。
经前期方案比选,最终以简支下承式系杆拱桥做为主桥设计方案。
二、主要技术标准1、荷载标准:汽车公路I级,人群3.5kN/m2。
2、计算行车速度:50km/h。
3、桥面宽度:桥面总宽51.6m,布置为6.0m人行道+14.5m车行道+3.3m检修道+4m中分带+3.3m检修道+14.5m车行道+6.0m人行道。
三、总体设计工业路跨汤溪桥梁主跨为60m钢管混凝土下承式简支系杆拱,拱轴线为2次方抛物线,主拱圈计算跨径L=57.8m,计算矢高f=13.6m,计算矢跨比f/L=1/4.25。
拱肋截面采用两半圆插入矩形的组合断面,每幅桥共2片拱肋,两拱肋之间设三道φ1000×12mm一字横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