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电厂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13.90 KB
- 文档页数:2
电站燃煤锅炉 SCR烟气脱硝喷氨优化控制分析摘要:污染是一个全球问题,它会导致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和形成酸雨。
我们国家对的排放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另一方面脱硝所用液氨的价格较贵,给对电厂的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
锅炉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整个发电厂的环保和经济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发电厂脱硝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优化调整措施,希望在满足严苛环保要求下保持脱硝系统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脱硝系统;超净排放;精准喷氨引言为达到国家环保超净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指标,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华能井冈山电厂一期两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烟气脱硝系统,锅炉配置2台SCR反应器,采用纯度为99.6%的液氨做为脱硝系统的反应剂。
SCR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的高含尘区域。
脱硝系统在机组并网运行期间保持连续运行,运行人员既要确保脱硝系统出口浓度在标准要求之内,又要满足脱硝系统节约经济运行的要求。
所以要对机组脱硝喷氨进行优化控制,实现精准喷氨,既满足于严苛的环保要求,又能节约液氨消耗的成本,助力我厂实现绿色节能型电厂的建设。
一SCR脱硝系统简介我厂一期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布置在炉外,呈露天布置,采用高粉尘布置的SCR工艺,即将SCR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之后、空预器和电除尘之前。
脱硝系统布置有三台稀释风机,一台运行,两台备用。
氨气与空气混合后被喷入反应器中,与反应器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烟气中所含的全部飞灰和均通过催化剂反应器,的去除率可达到80%~85%。
每台锅炉配置两台SCR反应器,采用蜂窝式催化剂,按“2+1”模式布置三层催化剂。
SCR的化学反应机理比较复杂,催化剂选择性主要是指在有的条件下被氧化,而不是被氧化,SCR反应是选择性反应生成,而非其他的含氮氧化物。
工业技术92 2015年42期脱硝系统喷氨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策略优化刘长旭大唐辽源发电厂,吉林辽源 136200摘要:在所有新增并投运的烟气脱销机组中新建机组占大多数,但SCR技改项目比例显著增加,从2010年16%的增加至201137.7%年的。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年完成的脱销装机容量为6800万千瓦。
但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2年前10个月国内火电脱销招标为7800万千瓦,预计全年总量约为1亿千瓦,累计脱确机组投运量2亿千瓦左右,未来仍有5亿千瓦左右的存量火电机组需安装脱销装置。
关键词:脱硝系统;喷氨自动调节系统;控制优化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2-0092-021 喷氨混合优化研究重要性工艺设计的关键是实现烟气中氣氧化物和还原剂氨的均勻混合。
若催化剖入口氨氮麼尔比不一致,将会导致还原剂氣体积分数低的区域氮氧化物反应不足,降低催化剂的脱销效率;还原刻氨体积分数高的区域供给过量,氨逃逸增多,未反应的氨随烟气从反应器出口进入下游的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的低温段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琉反应生成琉酸氢铵,统酸氢铵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会造成大量灰分沉降在金属表面和卡在层间,引起堵塞,增大烟气流动压降,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性能。
梳酸氢按本身对金属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使空气预热器的使用寿命缩短,与此同时,进入环境的氣会造成二次污染。
烟气和还原剂氨的均勻混合可提高脱确效率,减少催化剖预装量,延长催化剂更替周期,降低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对于火电厂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烟气和还原刻氨的混合主要靠喷氨混合装置来完成,氨空气混合物在烟气的自然端流或静态混合器的扰流作用下实现均句混合。
喷氨装置的喷嘴直径、喷氣角度、喷射速度、连接管上的喷嘴分布、初装喷嘴数量、防磨挡板的结构和布置,混合装置的叶型设计、叶片数目、叶片尺寸、叶片角度和空间布局,均需针对每个烟气脱销项目的烟气参数和烟道特点进行设计和优化。
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分析及优化针对某电厂660MW超临界机组在脱硝系统投运时喷氨自动不能正常投入,无法准确控制脱硝出口NOx排放浓度的问题,分析了喷氨自动控制的影响因素,对现有喷氨自动控制采取移位选取不当的烟气自动监控系统(CEMS)取样测点、调整自动吹扫/标定时间及每路进氨支管手阀的开度等开展优化,优化控制系统逻辑:主调控制回路不再修正摩尔比,副调控制回路在得到喷氨流量后加上人员手动偏置量,优化后脱硝喷氨自动调节可以长时间正常投入,出口NOx排放浓度满足了环保达标排放要求。
某电厂2×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满足大气污染物环保排放要求,先后对2台机组实施了脱硝改造,采用选择性催化复原(SCR)法开展脱硝,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接入辅网开展操作调整。
2台机组脱硝系统在投入运行的过程中,由于PLC实现复杂自动控制的局限性,加之现场设备及脱硝喷氨自动控制设计的不完善,导致喷氨自动无法正常投入,完全依靠运行人员手动控制,无法准确控制脱硝出口NOx排放浓度,也增大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
下面对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分析并优化。
1 SCR脱硝基本原理燃煤电厂锅炉产生的NOx主要来源于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
根据NOx生成机理,控制NOx的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时尽量防止NOx的生成技术和NOx生成后的烟气脱除技术。
SCR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采用NH3作复原剂,烟气中NOx在经过SCR反应器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复原成无害的N2和H2O。
烟气中的NOx 主要有NO和NO2,其中NO占95%左右,其余的是NO2。
要实现高效率脱硝,喷氨流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若喷氨量超过需求量,则NH3氧化等副反应的反应速率将增大,降低NOx的脱除效率,同时形成有害的副产品,即硫酸铵(NH4)2SO4和硫酸氢铵NH4HSO4,加剧对空气预热器换热元件的堵塞和腐蚀;若喷氨量小于需求量,则反应不充分,造成NOx排放超标。
SCR烟气脱硝喷氨流量及其自动控制优化摘要:介绍了脱硝喷氨流量计的改进,并对喷氨自动逻辑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优化喷氨自动的方法。
关键词:脱硝;喷氨流量;自动控制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nitration spray ammonia flowmeter of improvement, and spray ammonia automatic logic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optimum method of automatic spray ammonia.Keywords: denitration; Spray ammonia flow; Automatic control0引言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4×300MW机组脱硫脱硝改造工程由2010年11月开工,2011年12月全部完工。
其中脱硝改造工程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方法,SCR催化剂布置采用2+1方式,2层运行,1层备用。
二层催化剂设计脱硝效率65%。
脱硝工程投运后,先后出现了喷氨流量计测量不准和喷氨自动无法投入的问题,经过热工人员的仔细研究,对喷氨流量计进行换型改造;对喷氨自动逻辑进行优化,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喷氨流量测量改进1.1 存在问题原设计喷氨流量计采用涡街流量计,测量一直不准确,主要现象是测量值忽大忽小,经常为0,喷氨流量几乎失去监视。
流量计现场安装示意图如下:图1 喷氨流量计安装示意图涡街流量计参数如下:型号:ABB FV4000 VT41通径:DN40流量范围:30-3901.2问题分析涡街流量计基于卡门涡街原理,涡街流量计测量出来的是体积流量,仅与介质的流速有关,与介质的压力、粘度等参数无关。
加装温度、压力传感器后,可以将体积流量换算为质量流量。
现场检查以下几点进行:⑴检查涡街流量计安装是否满足要求。
流量计前有同心收缩闸阀时,前直管段应至少为15D(D为公称直径),流量计有调节阀的,流量计后直管段应至少为10D,现场测量涡街流量计前直管段95mm,后直管段240mm,前、后直管段不满足要求。
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现状及优化本文表达了华电***发电公司两台2X670MW机组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喷氨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喷氨自动控制方式和系统设备的不断改良,采用PID 控制参加前馈、动态调整喷氨调门开度等方式,实时调控喷氨量,有效控制出口氮氧化物排放的合理性,确保脱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字:脱硝系统;自动调节;PID控制;过程优化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火电超低排放工作进展迅速。
各大型燃煤火电企业对锅炉开展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建设和改造,脱硫脱硝发展迅速,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但仍有大量问题存在。
《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20**年)》规定东部地区新建煤电机组大气污染排放基本到达超低排放限值-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mg/m3、35mg/m3、50mg/m3,相较之前的NOX排放浓度不高于100mg/m3提出了更***求。
持续以往的脱硝技术,已明显不能满足更加严格的烟气出口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燃煤机组烟气脱硝系统的优化亟待提高。
1、SCR系统工作原理1.1燃煤企业大都采用选择性催化复原工艺SCR (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
将氨类(NH3)复原剂喷入烟气中,与稀释风在混合器中稀释后进入反应器,利用催化剂(铁、钒、铬、钴或钼等金属)在温度200~450℃时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H2O),到达除去氮氧化物的目的,效果明显。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4NH3+4NO+O2->4N2+6H2ONO+NO2+2NH3->2N2+3H2O脱硝系统运行时关键的动态参数为喷氨量。
氨气的喷入量是根据脱硝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及要求的脱硝效率,在动态下找到最正确喷氨量,实时调整喷氨调节门的开度,确保烟气脱硝效率,增强脱硝系统的可靠性、连续性以及经济性。
喷氨调节门的开度不合理,喷氨量少造成脱硝效率过低,出口氮氧化物排放超标;喷入过多氨气不但增加脱硝运行成本,还会造成氨逃逸(氨逃逸率小于3ppm),未参加化学反应的氨气与烟气中的SO3反应生成硫酸氢氨,附着于催化剂或者飞灰从反应器的出口被带入下游的空气预热器换热面上方,造成催化剂失效、空预器堵塞,还会引起尾部烟道积灰。
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方式及控制当前国内外一直关注环保问题,随着节能减排法规的渐渐完善,我国政府对火电厂废气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
NOx气体排放作为污染源的一种,常规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当前达标排放的要求。
SCR烟气脱硝系统作为一种效率高,污染率小的手段,已经被应用到多家火电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运行方式及控制,为SCR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随着雾霾天气频发,大气污染逐渐成为国家乃至世界极其关注的问题。
许多相关的法规相继出台,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控制污染气体、污水的排放。
氮氧化物作为较为严重的污染性气体之一,最主要的排放源就是火电厂。
电力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火电厂每年的消耗十多亿吨燃煤,排放的NOx2000余万吨,对大气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常用于降低NOx排放量的方法是锅炉采用分级燃烧或者选用性能更为优良的燃烧器,但是这些改善方法会增加成本,降低燃烧效率,增加热耗。
近年来烟气脱硝技术受到很大的关注,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量,对煤炭的燃烧利用效率影响也不大,更加经济有效。
本文着重介绍烟气脱硝技术中较为成熟的SCR脱硝技术,详细表达其反应机理、运行方式及相关的参数控制。
1SCR烟气脱硝的机理SCR脱硝反应就是常见的氧化复原反应。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向含有NOX的烟气中通入复原性气体,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其他对环境无害的产物。
最常用的气态复原剂就是氨气,它能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例如:NO2+NO+2NH3===2N2+3H2O6NO2+8NH3===7N2+12H2O2S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运行方式该系统其实由两部分组成:脱硝CEMS系统和复原剂储存、输送系统。
脱硝CEMS系统可自动检测NOx的含量或浓度,并将该信号输送到DCS系统,DCS系统通过得到的脱硝入口和出口NOx的含量、脱硝烟气流量将迅速计算出所需复原剂的量并通过调整喷氨调节阀的开度控制输送量。
SCR脱硝系统喷氨精细调节技术应用及控制策略研究摘要:SCR脱硝系统是对烟气中NOx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氨脱除反应。
副产物为N2和H2O,SCR脱硝系统中的喷氨在进入SCR反应器之前将氨和烟气完全混合。
喷氨会不均匀地降低脱硝特性,如果注入过喷氨,逃逸量就会增加。
硫酸氢氨等物质的出现堵塞了预热器,导致冷段腐蚀。
喷氨不足降低了脱硝效率,随着燃煤电厂空气污染标准的更新,以及现代节能行动计划的实施,必须更严格地控制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
催化还原恢复脱硝技术(SCR)通常用于燃煤电厂,因为它高效、可靠且功能强大。
脱硝效率和氨气逃逸的下降是CRR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脱硝系统;喷氨优化SCR脱硝系统的发展今天更加成熟,在许多情况下,系统的烟气的脱硝率甚至超过90%。
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能源消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国际煤炭类等材料的消费量较高。
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引起复杂的化学反应,并能提供制造企业所需的能量。
氮氧、硫、颗粒以及粉尘的排放污染了大气。
为控制污染物,生产单位已开始实施和使用SCR脱硝系统,但它是一个多参数控制系统。
对于操作系统,不仅要考虑喷氨量对系统的影响,还要考虑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操作过程中某个系统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影响脱硝。
一、喷氨格栅对脱硝运行的影响喷氨格栅技术决定了SCR脱硝喷氨,直接影响脱硝系统反应。
一般来说,喷氨格栅在将氨后烟气输送络后,但在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后,被认为是不均喷氨。
仅当烟场和NOX浓度场相同时,喷氨量需要均匀分布。
实际情况下,由于催化剂速度、NO2密度不同、催化剂的实际性能不同以及所需氨实际数量不同,要去除脱除的NOx量和处理能力也不同,实际喷氨量与氨不符合,导致喷氨局部过量,氨逃逸高,不均NOx浓度场等。
过高喷氨导致脱硝效率更高、NOX浓度极低的出口,可能导致高氨大量逃逸,造成腐蚀和堵塞问题;喷氨不足导致氮脱硝效率低下、高NOx浓度、超标排放浓度。
燃煤电厂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案摘要: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逐年提高,火电机组排放烟气中的NOx已纳入严格监管,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的烟气脱硝技术因其具有很高的脱硝率、技术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已成为燃煤电站锅炉控制 NOx排放的主要选择。
脱硝控制系统的关键参数是喷氨量,喷氨量及其控制方式直接关系到电厂NOx排放浓度、装置的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等指标。
为了开展燃煤电厂脱硝喷氨控制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脱硝系统控制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流场均匀性、出入口NOx浓度、控制策略等3个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通过研究,以期为当前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优化的方向。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喷氨优化;控制策略;流场;PID0 引言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能源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0亿千瓦。
2021年,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容量13.0亿千瓦,其中,煤电11.1亿千瓦,同比增长2.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7%。
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电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新能源为主的模式转型,但仍然以煤电为主。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NOx的排放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2015年12月,国家发布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的NOx排放量控制在50mg/Nm3范围内[1-3]。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因其具有很高的脱硝率、结构简单且氨气逃逸率小等优点已成为燃煤电站锅炉控制 NOx排放的主要选择[1]。
通过SCR脱硝反应机理分析,SCR脱硝效率受烟气流速、催化剂特性、喷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喷氨量的多少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控制脱硝反应器出口NOx的浓度至关重要。
SCR烟气脱硝控制系统是控制喷氨量的重要系统,能够保障脱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脱硝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4]。
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分析及优化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日趋严格及执法力度的加大,电厂先后进行了燃烧器低碳改造和脱硝装置加装。
其中,大型电站主要主要烟气脱硝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通过化学反应降低NOx排放。
本文主要分析了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分析及优化策略。
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字:SCR;烟气脱硝;自动控制;优化NOx被证明是引起酸雨、诱发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及光化学反应主要物质之一。
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降低燃煤电站污染物NOx排放浓度限值,提供清洁能源,建设绿色环保电厂已势在必行。
我国目前新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方法,SCR法一般是将氨类等还原剂喷入烟气中,利用催化剂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N2和H2O。
为了确保烟气脱硝效率,增强脱硝系统的可靠性、连续性以及经济性,需要配置可靠性较高的自动调节系统。
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了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及优化方法。
1 SCR工作原理及流程SCR工艺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以液氨为介质,通过化学反应使NOx转化为N2和H2O。
SCR系统一般由液氨存储系统、氨/空气喷射系统及催化反应器系统组。
首先,将液氨槽车内液氨卸入液氨储槽,然后进入氨气蒸发器将液氨加热蒸发成氨气,再经过气液分离器后氨气调压至所需压力进入氨气缓冲罐,送出气化站供后续使用。
氨气进入SCR区后一般分为两路,反应器内烟气浓度等经DCS计算后通过调节阀调节气氨的流量后进入氨/空气混合器使空气和氨气以文丘里管喷射的方式在混合器内进行混合后送至分配总管,由总管通过每个支管的流量调节进入喷氨格栅,继而进入SCR反应器中与NOx进行催化反应。
2 SCR脱硝控制系统特性分析控制系统对象的动态特性取决于结构特性,SCR脱硝控制系统具有其特殊性,从脱硝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看到,氨喷射格栅至SCR反应器上游的位置是氨气与烟气的混合区域,虽然已经喷氨,但由于最终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进入反应器催化剂层前,化学反应没有产生,所以调节不会影响到控制对象。
SCR脱硝自动控制智能喷氨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控制技术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极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性。
近几年,国家对燃煤电厂烟气排放标准日益趋严,超低排放后的深度减排,使燃煤机组的一些设备不堪重负,脱硝喷氨的自动控制技术有待提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脱硝自动喷氨的控制技术以及提高喷氨均匀性的改造措施,详细分析了生产过程中自动喷氨控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自动控制喷氨均匀性氨逃逸空预器堵塞1 引言国家环保形式趋于严峻,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法规标准越来越严格,冀气领办〔2018〕156号《河北省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攻坚方案》要求:电厂燃煤锅炉(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在基准氧含量6%的条件下,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30mg/m3。
目前我公司执行标准为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明确要求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高于50mg/m3、35 mg/m3、10 mg/m3)。
随着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的力度逐步加大,燃煤电厂NOX浓度已降至小时均值不超过30mg/m?,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各电厂受燃煤成本压力,入厂煤采购形式多样,入炉煤均采用多种煤掺烧入炉,造成锅炉脱硝入口NOX大幅波动,SCR脱硝喷氨自动调节系统普遍存在震荡、延迟大、跟踪慢、过调或欠调等问题,同时由于我公司SCR脱硝喷氨格栅设计不合理,导致SCR脱硝入口NOX 与HN3混合不充分,SCR脱硝出口NOX采用直线型三点取样,使SCR脱硝出口NOX浓度值不具备代表性,导致SCR脱硝喷氨自动控制投入率低、氨逃逸增大、空预器堵塞严重等问题。
崇信电厂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案
发表时间:2018-04-02T14:41:09.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作者:张宾
[导读] 中国水电崇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2×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2145/25.4-YM12型直流锅炉。
甘肃能源崇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744200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电厂脱硝系统普遍使用的氨气流量控制策略及其优缺点,根据崇信发电公司2×660MW超临界机组在脱硝系统投运时氨气流量控制策略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改造,提高脱硝系统自动的投入率及控制准确度。
关键词:喷氨自动控制策略优化改造
0引言
中国水电崇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2×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2145/25.4-YM12型直流锅炉,此锅炉配备了30只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6台ZGM-113G型中速磨煤机配正压直吹制粉系统。
为了确保完成国家“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减排任务,按照甘肃省环保厅的要求,崇信发电公司1、2号机组分别于2013年7月与9月完成了对锅炉尾部烟道脱硝系统的加装。
截止目前,崇信电厂两台机组脱硝系统已经成功投运。
在投入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现场设备及原脱硝喷氨自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导致氨气流量自动控制经常失调,系统过度或过少喷氨,脱硝系统经常被迫退出自动。
面对这一难题,崇信公司技术人员对脱硝系统喷氨自动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改造。
现脱硝系统可以长期正常投运,锅炉出口NOX含量控制精度大大提高,脱硝系统自动投入率也大大提高。
1 SCR的基本工作原理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它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脱除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等优点。
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大多数电厂中基本都应用此技术,目前,在我国SCR技术逐步被推广应用。
SCR烟气脱硝系统主要采用(NH 3)作为还原介质,由氨气储备供应系统、SCR反应器、烟气管道与控制系统等组成。
烟气中Nox在经过SCR反应器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氨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其主要化学式为:
4NO+ 4 NH3+O2 =4N 2+6H 2O (1)
2NO2+4NH3+O2=3N 2+6H 2O (2)
NO2+2NH3+NO=2N2+3H 2O (3)
但是过量的氨气,将产生副反应,主要的副反应有:
4NH3+2SO2+O2+2H2O=2(NH4)2SO4 (4)
4NH3+2SO2+O2+2H2O=2NH4HSO 4 (5)
由于烟气中的NOx主要由NO和NO2组成,其中NO约占NOx总量的95%,NO2约占NOx总量的5%。
因此,化学反应方程式(1)被认为是脱硝反应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若NH 3?投入过量时,NH 3氧化时产生的副反应就会增加,造成空预器腐蚀及二次污染。
若NH 3投入不足时,NO不能被充分反应,造成NOx排放超标。
因此,要保证机组脱硝效率,防止设备发生腐蚀及二次污染,提高脱硝系统喷氨自动的控制品质尤为重要。
2 氨气流量控制策略
2.1氨气流量控制策略介绍
目前国内脱硝氨气流量控制策略一般采用基本的控制方式(固定摩尔比控制方式)。
该控制方式是基于脱硝效率和催化剂脱硝能力的控制方式,在该控制方式下系统按照固定的氨氮摩尔比及脱硝效率设定值脱除烟气中NOx。
崇信电厂1号机组原脱硝喷氨自动控制策略原理如图1所示。
图1喷氨量闭环回路控制原理图
此控制策略主要由两个控制回路组成一个串级控制回路:
主控制回路为出口烟气NOx含量的设定值与NOx测量值组成主调节回路,对副控制回路得到的需氨量进行30%的修正。
副控制回路为反应器入口NOx浓度(干态)与设定的出口Nox的差值再乘以负荷对应的烟气流量得到要脱掉的NOx含量,再乘上系数Kst.,系数Kst实际上是NOx和氨气的化学计量比,就得到理论需氨量。
理论需氨量在主调节器输出(范围为0.7~1.3)修正后得到修正后需氨量。
修正后的需氨量作为副调节器的设定值,其与氨气流量测量值的偏差经过副调节器后控制氨流量调节阀开度,改变喷氨量的大小。
这种控制策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
(1)副调节回路中直接采用氨气流量测量值作为输入值,这就需要氨气流量计在测量精度、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严格要求。
而在崇信电厂脱硝系统安装调试期间,经常发生氨气流量计测量偏差大、堵塞等现场,导致脱硝自动经常被迫退出。
(2)此控制策略参数整定较为复杂,整定不合理,容易造成过度或过少喷氨。
(3)在锅炉燃烧方式或煤质发生变化时,入口Nox含量变化速率比较快,使用此控制策略调节比较慢,容易失调,造成Nox排放长时间超标。
2.2崇信电厂1号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期间喷氨自动遇到的问题
2013年11月01日18:08,由于崇信电厂1号机组A侧喷氨系统,流量计突然下降,混合器A侧入口调阀逐渐开至100%,出口Nox超标排放值为229mg/m3。
18:14:20时,流量计恢复正常,由于此时阀门全开,过量的氨气喷入烟道,导致出口Nox含量迅速下降至26 mg/m3。
18:16:30时,喷氨自动调阀被迫退出自动。
经热控人员对流量计查看,判断为流量计堵塞造成的,如图2、3所示。
2013年11月04日06:45:20,崇信电厂1号机组B侧喷氨系统,氨气流量计数值逐渐增大升值220t/h,超量程变成坏点。
而出口B侧Nox含量为60 mg/m3。
并没有过度喷氨现象。
后经热控技术人员诊断为流量计坏导致数值偏大,自动无法投入。
崇信公司脱硝系统自投入运行以后,曾多次由于流量计堵塞,流量计测量不准等原因,造成过度喷氨、喷氨调阀频繁动作。
因此,对喷氨自动控制策略的优化势在必行。
3脱硝喷氨自动优化
为了解决崇信电厂脱硝系统喷氨自动控制精度差,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电厂技术人员对脱硝喷氨自动进行了优化改造,由原来的氨气流量控制改造为固定出口Nox含量控制。
优化后的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固定出口Nox含量控制策略
此控制策略为单回路控制,控制结构比较简单。
通过出口Nox的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直接调节阀门的开度。
由于脱硝反应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为了有效避免在机组升降负荷或煤质发生变化时,控制跟踪缓慢,容易失调的情况。
在控制回路加入了负荷变化与入口Nox 变化时的前馈控制量。
为了防止调门频繁动作,缩短调门的使用寿命,在入口Nox测量值、出口Nox设定值、PID前馈量分别经过一个超前滞后块对信号进行滤波后进入控制作用。
经过喷氨自动优化后,脱硝的控制精度大大提高,脱硝投入成本也大大降低。
此控制策略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回路结构简单,PID参数容易整定;
(2)避免了由于氨气流量计测量不准、堵塞等原因,造成脱硝喷氨自动无法正常投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通过直接固定出口Nox含量,有效的控制了脱硝运行成本。
4结束语
随着崇信电厂脱硝系统正式投运,脱硝系统自动化程度、脱硝成本控制、脱硝系统稳定程度等逐渐成为实现公司降本增效目标的重要手段。
经过对脱硝系统喷氨自动的优化,脱硝效率显著提高,脱硝喷氨量得到有效控制,此控制策略,值得同类型系统机组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立,贺悦科.SCR 烟气脱硝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在三河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9, (2) :29~31.
[2] 赵毅,朱洪涛,安晓玲等.燃煤锅炉 SCR 法烟气脱硝技术[J].锅炉技术,2009,40(2):76~80.
[3] 火电厂大气排放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