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沟铜多金属矿与典型矿床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39.65 KB
- 文档页数:2
1区域地质背景山西繁峙县金鸡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山西断隆—五台隆起北东部。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为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热液来源和主要含矿岩石。
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成矿热液多次叠加,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五台群柏枝岩组、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2矿区地质特征2.1矿区地质概况2.1.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仅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黄、灰色亚砂土和全新统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
2.1.2构造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共发育四条断裂F 1,F 2,F 3,F 4,断裂破碎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
1)F 1为张扭性断裂,长约950m,宽约15m,产状为220°∠73°。
破碎带内充填断层泥、断层角砾及构造蚀变岩,角砾成分主要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
断裂带内热液多次填充,黄铁矿化较普遍,局部可见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及黄铜矿化,多呈细脉状、星点状、浸染状及团块状。
蚀变多为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叶蜡石化。
两侧围岩均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赋存一条金矿化体。
2)F 2为张性断裂,长约500m,宽约4m,产状为200°∠75°,破碎带内充填烟灰色英脉、乳白色石英脉,碳酸盐脉和构造角砾岩。
乳白色石英脉呈角砾状,含星点状黄铁矿。
烟灰色石英脉以含黄铁矿为主,局部见星点状或团块状方铅矿和闪锌矿,该脉厚0.2~3m 不等。
断层上下盘均为五台期黑云奥长花岗岩,蚀变多为硅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
Cu-I,Au-I,Ag-I 3个矿体均赋存于此断裂破碎带中。
3)F 3断裂,长1000m,宽2m 左右,产状为210°∠50°,正断层。
破碎带蚀变强烈,周边在该断裂破碎带中赋存金矿体。
4)F 4断裂,长400m,宽4m 左右,产状为180°∠80°,正断层。
破碎带内充填黄褐色断层泥及断层角砾,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较普遍。
2022年 1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75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对新疆阿勒泰地区铁、铜多金属矿地质找矿的几点认识李治刚,高 飞,李 泉,黄佳琪(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 咸宁 437100)摘 要:由于阿勒泰晚古生代断焰火山盆地内,在火山与岩浆热液共同作用下,铁、铜多金属矿在所处的大地构造板块中,并在长期的地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面积富有铁铜多金属的矿床,在本区寻找铁、铜多金属矿具备良好的前景。
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区域找矿条件、成矿条件以及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的分析,说明了对本区域地质找矿的认识,并对在本区域找矿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找矿条件;成矿条件;找矿方法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4-0075-3Some understandings o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of iron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Altay, XinjiangLI Zhi-gang, Gao Fei, LI Quan, HUANG Jia-qi(The Four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Xianning 437100,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joint action of volcano and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in the Altay late Paleozoic fault-flame volcanic basin, iron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have formed a large area of iron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geotectonic plate where they are located, and in the long-term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so there is a good prospect to search for iron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prospecting condition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in Altay, Xinjiang,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understanding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 this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prospecting methods in this region.Keywords: prospecting condition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Prospecting method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李治刚,男,生于1978年,汉族,蕲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及方法。
四川某多金属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四川会理黑箐铜矿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地轴中段,为典型的黎溪式铜矿。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会理群通安组二段二层石英白云石大理岩中,属沉积变质型铜矿床。
矿体受层位及岩相控制明显,成矿作用与围岩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铜矿主要富集在Al2O3低、CaO高、MgO高的层位中;围岩的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有利于元素的局部迁移富集。
关键词:沉积变质;黑箐铜矿;四川会理;扬子地块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黑箐铜矿位于会理县黎溪镇,矿区及周边广泛发育古元古代钠质火山、火山-沉积及滨浅海沉积碎屑—碳酸岩系,其含矿性良好,是”拉拉式”、”黎溪式”铜(铁)矿的赋矿岩系。
该套岩系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发生了低绿片—绿片岩相变质,具固相流变特征。
动力变质作用广泛沿断裂等构造带发生,在表构相脆性变形下形成各类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1-2]。
2矿区地质2.1矿区地层矿区主要出露前震旦系会理群通安组、三叠系白果湾组地层。
会理群通安组为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变碳酸盐岩夹少量变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绢云千枚岩、炭质板岩、石榴石片岩等。
三叠系白果湾组为一套灰-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不等厚互层,夹块状砾岩等。
2.2构造黑箐铜矿位于河口复背斜北东翼的次级黑箐倒转向斜之南西正常翼上,从元古代至今历经了多阶段多期次构造作用,构造形迹发育。
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后期断裂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2.3岩浆岩主要为晋宁期侵入岩——闪长岩,辉绿岩等,一般呈岩株状产出,受区域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影响较大,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北西部,破坏矿体。
2.4变质作用矿区内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等,以前2种为主。
区域变质作用在矿区内表现在每个地层单元中,形成变碎屑岩、变火山岩系列,属区域低温动力低绿片岩相变质类型。
岩石原始组构基本得到保留,发育的变质构造主要为片理,片理基本平行层理。
吉林珲春大六道沟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李强【摘要】大六道沟金铜矿是上世纪90年代在吉林珲春东部发现的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变质岩、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及燕山期闪长玢岩有关的金铜矿床,该矿床产于延边五凤—刺猬沟—小西南岔火山—次火山型金矿带的东段,1~7号矿体群角砾岩型矿体受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接触带控制,10~14号矿带赋存于燕山期闪长玢岩的上下盘,8号铜矿体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中层间裂隙带中.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对于珲春东部小西南岔—杨金沟—前山南北向金铜钨多金属矿的区域找矿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大六道沟金铜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吉林珲春【作者】李强【作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三队,吉林珲春 13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41吉林省珲春市大六道沟金铜矿床属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南部延长,20世纪70~90年代有多家地勘单位对该矿床进行勘查,因矿体产状变化大都未能对矿床做出正确评价。
基于对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体新认识,2005~2014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三队按照新的矿床模型进行矿床勘查评价,成功对大六道沟金铜矿床进行了勘探。
笔者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的阐述,为珲春东部小西南岔—杨金沟—前山一带金铜钨多金属矿区域找矿评价提供指导意义。
大六道沟金铜矿床位于吉林延边五凤—刺猬沟—小西南岔火山—次火山型金矿带的东段,珲春东部小西南岔—杨金沟—前山南北向金铜钨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
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南北向,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图1)。
区域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上段为红柱石云母片岩段:呈近南北向带状,主要岩性有红柱石黑(绢)云母片岩和二云片岩。
中段为绿片岩段: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绿泥石片岩夹绢云石英片岩、变流纹岩、浅粒岩、变粒岩等。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张庆海1,杨社锋2(1.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2)摘 要: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公司在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中的一些找矿经验,以斑岩型铜钼矿作为具体对象,针对此种的矿产在此地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矿产企业在本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老挝;赛松奔县;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斑岩型铜钼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3-007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name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LaosZHANG Qing-hai1, YANG She-feng2(1.Beijing zhongzihuan Drilling Co., Ltd., Beijing 100012,China; 2.Beijing Institute of mineral ge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12,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data, combined with the company's prospecting experience in name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Laos, taking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as the specific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is kind of deposit in this area,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Enlightenment for mineral enterprises in their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 It is shown that.Keywords: Laos; saisongben County; skarn type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porphyry type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deposit genesis; prospecting criteria1 区域地质背景纳勐村铜锌矿区老挝万象省赛松奔县,距离万象约286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一般。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位于马关县城45°方向,平距14.3km 处,属马关县马白镇铜厂坡村管辖。
采矿权区块的地质情况复杂、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优越,具备较好的地质勘查前提。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化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按1:50000马关幅区调报告地层划分(根据受变形变质改造及强度特征的不同),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为构造岩层、构造地层及岩石地层,属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的组成部分。
构造岩层为上元古界猛洞岩群新寨岩组(Pt3x),历经多期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具层状无序岩层组合特征。
构造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田蓬组(∈2t),原始叠覆律已遭到破坏,具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特点。
岩石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龙哈组(∈2l)和第四系。
1.2 区域构造2 —1 区域构造地质简图2.2.1北北东向构造(1)褶皱夏打厂—新寨背斜、马尾冲—苍蒲塘向斜、拔梅背斜、大丫口—小矿区处于属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区的西北端的南捞片麻岩(Ngn)西侧,为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所夹持,所在区域构造复杂,构造控矿因素较为显著。
地层、变质岩构成近南北向延伸,具北东向南东弯曲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层。
区内断裂、次级褶皱发育,主要以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为主。
田蓬组上段(∈2t2)地层与南捞片麻岩(Ngn)呈陡角度剥离断层(北北东向)接触。
区域主要为文山—麻栗坡大断裂、马关文华—赋科街断裂、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分布。
有较多文献细述,此处不再赘述。
1.3 岩浆岩及变质岩区域上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尤以侏罗纪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较大。
其岩体为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基,侵入于变质穹隆核部的西北侧,其中心距矿区约15km。
铜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究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以某矿区为例,总结铜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赋存规律,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研究矿床地质构造带区域找矿及预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铜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1矿床地质特征1.1 矿区地质特征某矿区地层可分为四个岩性段,由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岩性段(D2s2-1)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薄层状生物屑灰岩夹少量粉砂质、砂质千枚岩、片岩等,厚432.5m。
第二岩性段(D2s2-2)灰白色块状白云质大理岩,厚506.2m。
第三岩性段(D2s2-3)浅灰色薄层状灰岩,厚89.3m。
第四岩性段(D2s2-4)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夹含生物屑白云岩,厚>1000m。
萨阿尔明组上段第一岩性段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
矿区构造线以NWW向为主,构造类型主要为短轴背斜及其轴部的次级断裂。
短轴背斜呈NW向贯穿矿区,核部由萨阿尔明组上段第一岩性段大理岩组成,地层产状较缓,倾角为18°左右。
两翼由萨阿尔明组上段第一—第四岩性段构成,北冀产状为8°-35°∠40°-80°,南冀产状为185°-230°∠40°-70°,两冀基本对称。
断裂主要呈左行雁行式排列,控制铜锑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及形态,局部存在韧性变形(糜棱化)。
F1断裂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其NWW走向与矿区褶皱构造线方向一致,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但总体倾向S;沿断裂常形成较宽的糜棱化褐铁矿化蚀变带,最宽可达20-40m,断裂带裂隙中可见孔雀石化石英细脉。
F2、F3断裂也为高角度的逆冲断层,与F1断裂近于平行产出,但规模较小,为矿区的直接控矿断裂;断层面倾向S,倾角70°-80°;沿断裂发育有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等蚀变。
矿区南部发育花岗岩岩基,岩性为华力西中期第二次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亦称芒奇提花岗岩,为造山期异地型地壳重熔花岗岩。
8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金矿石特征及地质意义林 乐(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位于西天山那拉提北部断裂南侧。
作为我国的延伸带,新疆西天山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
然而,前人对该矿床仅有少量研究成果,而且对矿质来源及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和对比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此矿床的矿质来源、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明确了矿床类型。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征意义;新疆铜矿床;地质特征;地区矿石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82-3Gold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Kasba'asu gold copper deposit in XinjiangLIN Le(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Urumqi 830000,China)Abstract: The Katiba'asu gold-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faul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arat-Taltai segment of the Xitian Mountains in Xinjiang, China. As an extension zone of China, the Xitian Mountains hav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However, only a few research results on this deposit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eral source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is not sufficiently deep.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mineral sourc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posit by reviewing and comparing the literature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clarified the type of deposit.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Keywords: feature meaning; Xinjiang copper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ore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林乐,男,生于1990年,汉族,新疆奇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类。
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找矿评价的主要地质标志施林道【摘要】文章对铜矿成因类型——斑岩型、层状(层控)型、沉积(岩)型、火山岩(海相与陆相)型、基性一超基性岩型、夕卡岩型、脉状型和风化残积型进行了简要描述.罗列了目前对各个类型铜矿产出的基本状貌及其成矿因素的主要认识,其中亦包括作者的工作经验和认识,如:斑岩铜矿的亚型特征;层状(层控)型与沉积(岩)型铜矿的成矿特点区分;中外层状(层控)型铜矿特征的异同对比;海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各自的成因和成矿特征等,并以国外同类型大矿床为例,以供读者参考.【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3(004)005【总页数】10页(P465-474)【关键词】找矿评价;地质标志;成因类型;铜矿床【作者】施林道【作者单位】北京西蒙矿产勘查公司,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面对一大片地区,什么样的地质背景适合寻找何种类型铜矿?矿业公司所掌控的面积有限的探矿权区,其区内及近区外围的地质特点,适宜存在何种类型铜矿?成矿前景评估如何?在探矿权区内的勘查工作如何有针对性地着手和布控(避免单纯追逐物、化探异常,忽略地质控矿条件打钻),这些都需要有铜矿类型的成矿地质标志给予指导。
1 斑岩型斑岩铜矿是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铜矿体产于中酸性的浅成侵入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中或岩体的边部;也有的铜矿体产在岩体边缘内外侧或矿体延伸到围岩中,甚至以在围岩中成矿为主。
围岩为砂质、硅酸盐质岩类,如砂岩、页岩、片岩等。
从岩体到围岩常产生容矿和近矿岩石的蚀变分带(由岩体内向围岩):石英核—钾化带(以钾长石为主)—硅化带—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
硅化带和绢云母化带常局部或全部重叠呈绢英岩化带。
青磐岩化蚀变带由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矿物混杂组成。
铜矿化主要产于绢英岩化带中,局部也延及于钾化带中。
蚀变分带标志着形成蚀变的温度由高温向中低温的变化系列,铜矿化主要产生于中温阶段,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和少量辉钼矿,以细脉状和浸染状构成矿石。
辽宁省金矿资源分布特征作者:杨光时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5期[摘要]岩浆热液型金矿是辽宁省金矿资源的主要类型,浊积岩中的金矿和火山岩型金矿居次要地位。
太古代或元古代地层和中生代岩浆岩是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
Au+Pb高背景区是金矿资源分布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下大堡~东岔金铜成矿区、建平~北票金矿带、大石沟~影壁山金(铜)矿带、鸭绿江金铜矿带和猫岭~青城子~张家堡子金铅锌矿带是全省预测金矿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关键词]辽宁省;金矿;资源量;成矿带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351-010 引言金矿是辽宁省的重要矿产资源,其开采历史悠久、资源储量丰富。
本文力求根据多年来全省金矿成矿规律及其资源潜力研究成果,对辽宁省金矿资源主要分布特征做一概略性地介绍,为金矿地质找矿提供一个宏观参考。
1.辽宁省主要金矿类型辽宁省原生金矿的矿床类型可分为如下三种:岩浆热液型金矿是主要金矿类型,资源储量占全省72.06%,预测资源量占89.55%。
太古代岩石或早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和中酸性侵入岩为主要控矿因素。
典型矿床有:丹东五龙金矿、阜新排山楼金矿、凌源柏杖子金矿等。
浊积岩中的金矿资源储量占全省15.72%,预测资源量占4.85%。
辽河群浊积岩(盖县组和里尔峪组)和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为主要控矿因素,属层控矿床。
典型矿床有:丹东四道沟金矿、凤城白云金矿、盖县猫岭金矿等。
火山岩型金矿资源储量占全省12.23%,预测资源量占5.60%。
太古代地层(出露或隐伏)和酸性次火山岩为主要控矿因素。
典型矿床有:北票二道沟金矿、葫芦岛水泉金矿[1]。
2.各类金矿的区域找矿标志区域找矿标志是以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在全区统一资料水平下提取的矿田或矿床的区域性标志[2]。
2.1 岩浆热液型金矿的区域找矿标志a.围岩蚀变组合: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b.岩体类型:花岗闪长岩或花岗岩,其次为闪长岩或二长花岗岩;c.基底构造:幔坳边部,其次为幔隆边部;d.地球化学场:Au+Pb高背景区,其次为Au高背景区;e.化探异常:Au+Pb或As或Bi;f.与岩体距离:2.2 浊积岩中金矿的区域找矿标志a.矿物组合:黄铁矿+金+黄铜矿或磁黄铁矿;b.围岩蚀变组合: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c.基底构造:幔隆边部,其次为幔坳边部;d.断裂构造:层间断裂;e.岩体时代:印支期,其次为燕山期;f.与岩体距离:3~5km;g.重力场:重力场边部。
/RESOURCES2021年第一期WESTERN RESOURCES 基础地质1.引言茫崖镇鸭子沟铜多金属矿区的自然景观属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半干旱荒漠化草甸区,区内山脉总体走向北西西向,一般海拔4100m~5000m,最高5270m,局部有现代冰川发育。
海拔4600m 以上为基岩裸露区,山势险峻,残、坡积碎石流大面积发育,4600m~4000m 为草甸覆盖,4000m 以下至山前丘陵多被风成砂土覆盖。
本文对矿区铜多金属矿成矿类型和找矿标志与研究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
2.地质特征图1鸭子沟矿区地质矿产略图1.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2.浅灰—灰色花岗闪长岩3.浅肉红色钾长花岗斑岩;4.浅肉红色钾长花岗岩;5.矽卡岩;6.角岩;7.大理岩;8.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炭质片岩;9.灰—深灰色辉长岩(脉)/深灰色辉绿玢岩(脉)10.灰—深灰色闪长玢岩(脉)/灰—深灰色闪长岩(脉);11.深灰—灰黑色黑云母闪长岩(脉);12.逆断层编号及断层破碎带;13.铜矿体14.铅锌矿体;15.锌矿体;16.铅锌矿化体;17.已经施工钻孔及编号本区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北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为邻,西北邻近阿尔金山,东昆北断裂呈北西向从测区南图外通过。
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元古代蓟县纪狼牙山组、早古生代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晚古生代泥盆纪牦牛山组、早石炭世大干沟组、晚石炭世缔敖苏组、早—中二叠世打柴沟组、中生代三叠纪鄂拉山组及新生代新近系、第四系[1]。
总体构造线走向为北西西向,构造格局为复向斜和与之相适应及配套的纵向断裂,区内乌兰乌珠尔山、祁漫塔格山等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在自然地理景观上也体现了这一构造特征[2]。
3.物化探特征3.1激电异常特征本次圈定激电异常带2条,编号分别为Ⅰ、Ⅱ。
Ⅰ号异常带走向125°~305°方向,该带长约1.6km (异常未封闭)、宽在80m~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