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cess1-4章习题(带答案)

access1-4章习题(带答案)

access1-4章习题(带答案)
access1-4章习题(带答案)

习题1

一、选择题

1.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是

A.增加、删除和修改

B.选择、投影和联接

C.创建、打开和关闭

D.索引、查询和统计

3.Access的数据库类型是

A.层次数据库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库

4.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是指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体之间只能是一对一的关系

B.两个实体之间只能是一对多的关系

C.两个实体之间只能是多对多的关系

D.两个实体之间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关系、多对多的关系

6.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C.软件工具

D.数据库

7. 在数据库中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的组合称为

A.记录

B.字段

C.域

D.关键字

8. 为了合理组织数据,应遵从的设计原则是

A.“一事一地”原则,即一个表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

B.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并避免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C.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D.以上各条原则都包括

9. 数据模型反映的是

A.事物本身的数据和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数据

C.记录中所包含的全部数据

D.记录本身的数据和相互关系

10. 退出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使用的快捷键是

A.Alt+F +X

B. Alt+X

C. Ctrl+C

D. Ctrl+O

11.在Access数据库中,表就是

A.关系

B.记录

C.索引

D.数据库

12.Access中表和数据库的关系是

A.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表

B.一个表只能包含两个数据库

C.一个表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

D.数据库就是数据表

13.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括满足条件的元组,这种操作称为

A.选择

B.投影

C.联接

D.并

14.常见的数据模型有3种,它们是

A.网状、关系和语义

B.层次、关系和网状

C.环状、层次和关系

D.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

15.“商品”与“顾客”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一般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二、填空题

1.数据模型不仅表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__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__。

2.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它们是__一对一_______、___一对多_______和__多对多______。

3.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叫做关系模型。

4.一个关系表的行称为_____记录(元组)________。

5.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从表中取出满足的元组的操作称为__选择_;把两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联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维表的操作称为__联接______;从表中抽取属性值满足条件列的操作称为_投影________。

6.自然联接指的_去掉重复值的等值连接_。

7.Access数据库的文件扩展名是____.mdb__________。

8.在关系数据库中,将数据表示为二维表的形式,每一个二维表称为_关系__。

9.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实体“人”和实体“出生地”之间的联系是_多对一_______。

10.在教师表中,如果要找出职称为“教授”的教师,应该采用的关系运算是__选择_______。

习题2

一、选择题

1.邮政编码是由6位数字组成的字符串,为邮政编码设置输入掩码,正确的是

A.000000

B.999999

https://www.doczj.com/doc/b49277755.html,CCCC

D.LLLLLL

2. 如果字段内容为声音文件,则该字段的数据类型应定义为

A.文本

B.备注

C.超级链接

D.OLE对象

3. 能够使用“输入掩码向导”创建输入掩码的数据类型是

A.文本和货币

B.数字和文本

C.文本和日期/时间

D.数字和日期/时间

4. 有关空值,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空值等同于空字符串

B.空值表示字段还没有确定值

C.空值等同于数值0

D.Access不支持空值

5. 要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时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中,则应该在表关系中设置

A.参照完整性

B.有效性规则

C.输入掩码

D.级联更新相关字段

6. Access中提供的数据类型,不包括

A.文字

B.备注

C.货币

D.日期/时间

7. 下列关于字段属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选择不同的字段类型,窗口下方“字段属性”选项区域中显示的各种属性名称是不相同的

B. “必填字段”属性可以用来设置该字段是否一定要输入数据,该属性值有“是”和“否”两种选择

C. 一张数据表最多可以设置一个主键,但可以设置多个索引

D. “允许空字符串”属性可用来设置该字段是否可接受空字符串,该属性值有“是”和“否”两种选

8. 下列关于表的格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字段在数据表中的显示顺序是由用户输入的先后顺序决定的

B. 用户可以同时改变一列或同时改变多列字段的位置

C. 在数据表中,可以为某个或多个指定字段中的数据设置字体格式

D. 在Access中,只可以冻结列,不能冻结行

9. 下列关于数据编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中的数据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升序排序,另一种是降序排序

B. 可以单击“升序排序”或“降序排序”按钮,为两个不相邻的字段分别设置升序和降序排列

C. “取消筛选”就是删除筛选窗口中所做得筛选条件

D. 将Access表导出Excel数据时,Excel将自动应用源表中的字体格式

10 下面不属于Access提供的数据筛选方式是

A. 按选定内容筛选

B. 按内容排除筛选

C. 按数据表视图筛选

D. 高级筛选。排序

11 可以设置为索引的字段是

A. 备注

B. 超级链接

C. 主关键字

D. OLE对象

二、填空题

1.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为外键。

2.某学校学生的学号由9位数字组成,其中不能包含空格,则学号字段正确的输入掩码是000000000。

3.“教学管理”数据库中有学生表、课程表和选课成绩表,为了有效地反映这3张表中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创建数据库时应设置表之间的关系。

4.表的组成包括字段和记录。

5.Access提供了两种字段数据类型保存文本或文本和数字组合的数据,这两种数据类型是:文本和备注。

6.要建立两表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两表的共同字段来创建。

习题3

一、选择题

1.在Access数据库中已建立了“tBook”表,若查找“图书编号”是“112266”和“113388”的记录,

应在查询“设计”视图的“条件”行输入

A)“112266”And“113388”B) Not In (“112266”,“113388”)

C) In (“112266”,“113388”) D) Not (“112266”,“113388”)

2. 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在“交叉表”行上有且只能有一个的是

A)行标题和列标题B)列标题和值

C)行标题和值D)行标题、列标题和值

3. 若以已建立的“tEmployee”表为数据源,计算每个职工的年龄(取整),那么正确的计算公式为:

A ) Date()-[出生日期]/365 B) (Date()-[出生日期])/365

C) Year(date())-Year([出生日期]) D) Year([出生日期])/365

4. 将表A中的记录添加B中,要求保持表B中原有的记录,可以使用的查询是

A)追加查询B)生成表查询C)联合查询D)传递查询

5. 在Access中的“学生”表中有“学号”、“性别”和“入学成绩”字段。有以下SELECT语句:

SELECT性别,avg(入学成绩)FROM学生GEOUP BY 性别

其功能是

A)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B)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C)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D)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6.SQL查询语句中,用来指定对选定的字段进行排序的子句是

A)ORDER BY B) FROMC)WHERE D) HAVING

7. 下列关于SQL语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NSERT语句可以向数据表中追加新的数据记录

B) UPDATE语句用来修改数据表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记录

C) DELETE语句用来删除数据表中的记录

D) SELECT…INTO语句用来将两个或更多个表或查询中的字段合并到查询结果的一个字段中

8. 如果表中有一个“姓名”字段,查找行“王”的纪录条件是

A) Not“王*”B) Like“王”C) Like“王*”D) “王”

9. 在查询中要统计记录的个数,应使用的函数是

A) SUM B) COUNT(列名)C) COUNT(*) D )A VG

二、填空题

1. 操作查询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和生成表查询。

2. 创建交叉表查询,必须对行标题和列标题进行分组操作

3. 在SQL的SELECT语句中,用order by短句对查询的结果进行排序

4. 在SQL的SELECT语句中,用实现选择运算的短句是where。

5. 若要查找最近20天之内参加工作的职工记录,查询条件为between date( )-20 and date( )。

习题4

一、选择题

1. 在窗体中,用来输入和编辑字段数据的交互控件是

A. 文本框

B. 标签

C. 复选框控件

D. 列表框

2. 在Access中已建立了“雇员”表,其中有可以存放照片的字段,在使用向导为该表创建窗体是,“照片”

字段所使用的默认控件是

A. 图像框

B. 绑定对象框

C. 非绑定对象框

D. 列表框

3. 用来显示与窗体关联的表查询中字段值的控件类型是

A.绑定性

B. 计算型

C. 关联型

D. 未绑定性

4. 打开属性对话框,可以更改的对象是

A. 窗体上单独的控件

B. 窗体节(如主体或窗体页眉)

C. 整个窗体

D. 以上全部

5. 要改变窗体上文本框控件的数据源,应设置的属性是

A. 记录源

B. 空间来源

C. 筛选查阅

D. 默认值

6. 在窗体设计视图中,必须包含的部分是

A. 主体B.窗体页眉和页脚C.页面页眉和页脚D.以上3项都要包括

7.下面不是窗体的“数据”属性的是

A.允许添加B.排序依据C.记录源D.自动居中

8.下面不是文本框的“事件”属性的是

A.更新前B.加载C.退出D.单击

二、填空题

1.能够唯一标识某一控件的属性是名称。

2. 在表格式窗体、纵栏式窗体和数据表窗体中,将窗体最大化后显示记录最多的窗体是数据表窗体。

3. 控件的类型可以分为绑定型、未绑定型与计算型、绑定型控件主要用于显示、输入、更新数据表中的字

段;未绑定型控件没有数据源,可以用来显示信息、线条、矩形或图像;计算型控件用表达是作为数据源。

4. 在创建主/子窗体前,必须设置表之间的关系。

5. 在Access数据库中,如果窗体上输入的数据总是取自表或查询中的字段数据,或者取自某固定内容的

数据,可以使用_列表框(或组合框、或列表框和组合框)控件来完成。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五、补充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3.在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权力机构是()。 A 监事会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管理层 5.我国规定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需在次年的前四个月内披露,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求。 A 重要性 B 相关性 C 及时性 D 可理解性 6.规范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行为的主要标准是()。 A 会计确认 B 会计计量 C 会计准则 D 会计报告 7.在美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正确称谓是()。 A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B 国际会计准则 C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D 财务会计准则 8.1494年,卢卡·帕乔利所著的()一书问世,为复式簿记作为一种科学记账方法的完善及其在整个欧洲及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A 计算与记录详论 B 复式簿记 C 会计思想史 D 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9.下列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说法错误的有()。 A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B 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使用者 C 会计信息使用者除关于其自身特殊需求的信息外也关注共同性的会计信息 D 投资者等根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即可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10.下列关于企业会计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有()。 A 企业会计行为属于企业的管理行为,因而具有管理特性 B 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包括控制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提供会计信息 C 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后果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因而必须接受政府的会计管制 D 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A 会计信息是以货币进行计量的信息 B 会计信息主要是以货币进行计量的信息 C 会计信息可以连续、综合地揭示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D 会计信息可以连续、综合地揭示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部情况 5.就会计信息提供而言,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主要包括()。 A 以财务报告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B 确定或认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是否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 C 计算和衡量企业经济资源的价值变动结果 D 以会计特有的方式记载各种会计信息及其生成过程 (三)判断题 2.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首先用来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的需要。() 4.债权人特别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同时也关注企业的获利能力。() 5.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质量要求)是用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标准。()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9、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第一章习题答案(最新整理)

第1 章习题答案 5.若有两个基准测试程序P1 和P2 在机器M1 和M2 上运行,假定M1 和M2 的价格分别是5000 元和8000 元,下表给出了P1 和P2 在M1 和M2 上所花的时间和指令条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P1,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对于P2 呢? (2)在M1 上执行P1 和P2 的速度分别是多少MIPS?在M2 上的执行速度又各是多少?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 (3)假定M1 和M2 的时钟频率各是800MHz 和1.2GHz,则在M1 和M2 上执行P1 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 各是多少? (4)如果某个用户需要大量使用程序P1,并且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而不是吞吐率,那么,该用户需要大批购进机器时,应该选择M1 还是M2?为什么?(提示:从性价比上考虑)(5)如果另一个用户也需要购进大批机器,但该用户使用P1 和P2 一样多,主要关心的也是响应时间,那么,应该选择M1 还是M2?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对于P1,M2 比M1 快一倍;对于P2,M1 比M2 快一倍。 (2)对于M1,P1 的速度为:200M/10=20MIPS;P2 为300k/0.003=100MIPS。 对于M2,P1 的速度为:150M/5=30MIPS;P2 为420k/0.006=70MIPS。 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因为100/70=1.43 倍,所以M1 比M2 快0.43 倍。 (3)在M1 上执行P1 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 为:10×800M/(200×106)=40。 在M2 上执行P1 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 为:5×1.2G/(150×106)=40。 (4)考虑运行P1 时M1 和M2 的性价比,因为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所以性价比中的性能应考虑执行时间,其性能为执行时间的倒数。故性价比R 为: R=1/(执行时间×价格) R 越大说明性价比越高,也即,“执行时间×价格”的值越小,则性价比越高。 因为10×5000 > 5×8000,所以,M2 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2。 (5)P1 和P2 需要同等考虑,性能有多种方式:执行时间总和、算术平均、几何平均。 若用算术平均方式,则:因为(10+0.003)/2×5000 > (5+0.006)/2×8000,所以M2 的性价比高,应 选择M2。 若用几何平均方式,则:因为sqrt(10×0.003) ×5000 < sqrt(5×0.006) ×8000,所以M1 的性价比高, 应选择M1。 6.若机器M1 和M2 具有相同的指令集,其时钟频率分别为1GHz 和1.5GHz。在指令集中有五种不同类 型的指令A~E。下表给出了在M1 和M2 上每类指令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会计凭证按( A )分类,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用途和填制程序 B. 形成来源 C. 用途 D.填制方式 2.原始凭证按( C )分类,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等类。 A.用途和填制程序 B. 形成来源 C.填制手续 D. 填制程序 3.将同类经济业务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称为( D )。 A. 一次凭证 B. 累计凭证 C. 记帐编制凭证 D. 汇总原始凭证 4.材料领用单是(A )。 A. 一次凭证 B. 二次凭证 C. 累计凭证 D. 汇总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对于金额有错误的原始凭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 A. 由出具单位重开 B.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C.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债人签名 D. 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6.日记账按用途分类属于( B )。 A. 备查账簿 B. 序时帐簿 C. 订本账簿 D. 分类账簿 7.从银行提取现金时,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 D )。 A. 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8.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采用( B )形式。 A. 订本式账簿 B.卡片式账簿 C. 活页式账簿 D.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9.卡片式账簿一般适用于下列哪类明细分类账?( C ) A. 现金 B. 银行存款 C. 固定资产 D. 预提费用 10.新的会计年度开始,启用新账时,( D )可以继续使用,不必更新新账。 A.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 明细账 D. 固定资产卡片 11.( A )账面余额与实存数之间每天都要进行核对。 A. 现金日记账 B. 银行存款日记账 C. 各种往来款项明细账 D. 日记账 12.在下列有关账项核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是(A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的核对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13.企业收到支票并填制账单到银行办妥手续后,应借记(B )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A."应收票据" B."银行存款" C."现金" D."其他货币资金" 14.账账核对是对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的是(A) A.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核对 B.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的核对 C.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D.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核对 15..以下哪项不是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B)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分析与评价 C.填制和审核凭证 D.复式记账 16.以下哪项不是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D) A.依据相同 B.方向相同 C.金额相等 D.账本相同 二、多项选择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 4-1 对信源?? ????=??????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P S 7654321 进行二元编码,编码 方案为 (1)计算平均码长L ; (2)编码后信息传输率R ; (3)编码信息率R '; (4)编码效率η。 解:(1)()14.3L s p L i q 1 i i =?= ∑=(码元/信源符号) (2)()61.2S H =(比特/信源符号) ()831.014 .361 .2L S === H R (bit/码元) (3)logr L R ='=( bit/信源符号) (4)831.0R R max == η 或者()831.0R S H =' = η 4-2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414 3 s s S 21 P ,若对信源采取等长二元编码,要求编码效率96.0=η,允许译码错误概率5 10-≤δ,试计算需要的信源序列长度N 为多少

解:信源熵为 ()81103 4 log 434log 41S .Η=+= (bit/符号) 自信息量的方差 ()()()[] 2 2 i q 1 i i 2 S H logp p S -=∑=σ4715.0811.041log 4143log 4322 2=-?? ? ??+??? ??= 因为编码效率96.0=η,由 ()()ε += S S H H η 可得 ()3379.0811.096 .004 .0S H 1=?= -= η η ε 可得 ()7 5 2221013.410 3379.04715.0S N ?=?=≥-δεσ 所以,信源序列长度达到7 1013.4?以上,才能实现给定的要求,因此等长编码没有实际的意义,一般统计编码都是采用不等长编码。 4-6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 ??=??????1.09.0s s S 21P ,对信源进行N 次扩展,采用霍 夫曼编码。当N=1,2,∞时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为多少 解: (1)N=1时,将1s 编成0,2s 编成1,则 1L 1= 又因为信源熵 ()469.0))logp(s p(s S H q 1 i i i =-=∑=bit/符号 所以 ()469.0L S H 1 1== η (2)N=2时,编码过程如下 2S 概 率 霍夫曼编码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萨伊定律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总量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存量流量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 2.试述“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区别于联系?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4.简述宏观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时期? 5.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7.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8.试比较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观点。 9.试述宏观经济学的四次重大变革。 10.简述中国不同宏观经济学流派的观点。 11.从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见图1-2)中,可以分析出那些结论? 12.分析说明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13.产出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是否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说明理由。 14.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件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还是存量?说明理由。15.收入只能在某一时点上进行度量,而财富只能在某一时期上进行度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名词解释 (1)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出对它自身的需求。 (2)宏观经济学: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分析不同经济活动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总体经济表现的影响,分析国民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和资源的总利用量的决定机制,探讨总量波动的原因等,即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总量运行的理论体系。 (3)通货膨胀:即表现为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显著上升。 (4)总量分析: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变动规律等进行的分析。(5)规范分析:即关注价值判断,研究经济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应该采取何种政策行为。 (6)实证分析:即关注事实,并避免价值判断,试图建立对经济行为的科学描述。 (7)静态分析:指研究经济变量在同一时期内的相互关系,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初步的从而比较简单的分析方法。 (8)动态分析:指研究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长期分析,说明长期经济情况并能解释经济运行过程及变化动因。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4-1 已知烟煤的干燥无灰基组成(%)为: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daf 测得空气干燥基水分M ad =3%,灰分A ad =15%,收到基水分M ar =5%,计算: (1) 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空气干燥基煤、收到基煤时,各为多少 (2) 收到基时该烟煤的组成百分率。 解:(1) 将干燥无灰基换算成空气干燥基后碳的含量为: 57.674.82100315100C 100M A 100C daf ad ad ad =?--=--=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x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57.67%4.821?=?x 得x =。 将空气干燥基换算成收到基后碳的含量为: 18.6657.673 1005100C M 100M 100C ad ad ar ar =?--=--= 令1kg 干燥无灰基煤折合成y kg 空气干燥基煤,根据碳含量相等,则有 %18.66%4.821?=?y 得y =。 (2) 由(1)可知,空气干燥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d H ad O ad N ad S ad A ad M ad ~ 15 3 则收到基该烟煤的组成为: 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5 4-2 已知重油组成(%)为: C H O N S M A 设某窑炉在燃烧时空气系数=,用油量为200kg/h ,计算: (1) 每小时实际空气用量(Nm 3/h); )

(2) 每小时实际湿烟气生成量(Nm 3/h); (3) 干烟气及湿烟气组成百分率。 解:(1) 燃烧每千克重油理论需氧量为: 1004.22)32O 32S 212H 12C (V 0O 2?-+?+= 重油kg /Nm 271.21004.22)321.0325.02125.111287( 3=?-+?+= 燃烧每千克重油理论需空气量为: 重油kg /Nm 813.1021 100271.221100V V 30O 0a 2=?=?= 燃烧每千克重油实际需空气量为: 重油kg /Nm 976.12813.102.1V V 30a a =?=α= 每小时实际空气用量为:h Nm /2.2595976.122003=? … (2) 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为: 21 79V 1004.22]28N 32S )18M 2H (12C [V V V V V 0O 0N 0SO 0O H 0CO 022222?+?++++=+++= 21 79271.21004.22]288.0325.0)1807.025.11(1287[?+?++++= 重油kg /Nm 466.113= 因为空气系数=,故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实际烟气量为: 重油kg /Nm 629 .13813.10)12.1(466.11V )1(V V 30a 0=?-+=-α+= 则每小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为h Nm /2726 629.132003=? (3) 燃烧每千克重油产生的烟气中各组成量为: kg /Nm 624.1100 4.2212871004.2212C V 3CO 2=?=?= kg /Nm 289.1100 4.22)1807.02 5.11(1004.22)18M 2H (V 3O H 2=?+=?+= ~ kg /Nm 0035.01004.22325.01004.2232S V 3SO 2=?=?= kg /Nm 258.102179271.22.11004.22288.02179V 1004.2228N V 30O N 22=??+?=?α+?= kg /Nm 454.0V )1(V 30O O 22=-α=

(完整版)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 d ) a. 人为假定 b. 求解微分方程的结果 c. 由势能函数决定的 d. 由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2.指出下列哪个是合格的波函数(粒子的运动空间为 0→+ ∞)( b ) a. sinx b. e -x c. 1/(x-1) d. f(x) = e x ( 0≤ x ≤ 1); f(x) = 1 ( x > 1) 3.首先提出微观粒子的运动满足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c. ) a.薛定谔 b. 狄拉克 c. 海森堡 c.波恩 4.立方势箱中2 2 810ma h E < 时有多少种状态( c ) a. 11 b. 3 c. 7 d. 2 5.立方势箱在2 2 812ma h E ≤ 的能量范围内,能级数和状态数为( c ) a.5,20 b. 6,6 c. 5,11 d. 6,17 6.立方势箱中2 2 87ma h E < 时有多少种状态( c ) a. 11 b. 3 c. 4 d. 2 7.立方势箱中2 2 89ma h E < 时有多少种状态( c ) a. 11 b. 3 c. 4 d. 2 8.已知x e 2是算符x P ?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d ) a. i h 2 b. i h 4 c. 4ih d. π i h 9.已知2e 2x 是算符x i ?? -η 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 d ) a. -2 b. -4i η c. -4ih d. -ih/π 10.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必备条件的是( c ) a. 连续 b. 单值 c. 归一 d. 有限或平方可积 11.一维谐振子的势能表达式为2 2 1kx V =,则该体系的定态 Schrodinger 方程中的哈密顿算符为( d ) a. 2 2 1kx b. 222212kx m +?η c. 222212kx m -?- η d.2 22 2 12kx m +?-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下列哪些条件并非品优波函数的必备条件( a c ) a. 归一化 b. 连续 c.正交性 d. 单值 e. 平方可积 三、 填空题(每小题1分) 1.德布罗意关系式为___________。答案:p=h/λ 2.由于电子是全同粒子,同时电子波函数是_______(对称,反对称)的,因此多电子的波函数需用Slater 行列式波函数来描述。答案:反对称 3.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是根据___________ 自然得到的。答案: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 4.合格波函数需满足的三个条件是:连续的、单值的和___________。答案:平方可积 5.德布罗意假设揭示了微观粒子具有_____________,因此微观 粒子具有测不准关系。 答案:波粒二象性 6.任何一个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都可用一个波函数来描述,体系中的粒子出现在空间某点(x ,y ,z)附近的几率与_________成正 比。 答案: 2 ψ 7.一维势箱的零点能为_______ 2 2 8ml h _______。8.德布罗意波长 为0.15nm 的电子动量为___________,答案:4.42×10-24 9.三个导致“量子化”概念引入的著名实验:黑体辐射、_____________和氢原子光谱。 答案:光电效应 10.品优波函数三个条件是_________、单值、平方可积。答案:连续 11.立方势箱的零点能为 2 2 83ml h __。 12.立方势箱中2 2 814ma h E = 时有___6___种状态。 四、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2分) 1.立方势箱中能量最低的状态是E 100。 答案:错,立方势箱中能量最低的状态是E 111。 2. 一维势箱的能级越高,能级间隔越大。 答案:对,能级间隔为2n+1 3. 定态是指电子固定的状态。 答案:错,定态是指电子的几率密度不随时间而变的状态。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 1.合格波函数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连续(2分)、单值(2分)、有限(平方可积)(1 2.下列函数,哪些是 2 2 dx d 的本征函数?并求出相应的本征值。 a. e mx b. sinx c. x 2 +y 2 d.(a-x)e -x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函数 4.1 C++中的函数是什么?什么叫主调函数?什么叫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 何调用一个函数? 答案: 把相关的语句组织在一起,并给它们注明相应的名称,利用这种方法把程序分块,这种形 式的组合就称为函数,也称为过程,通常将相对独立、经常使用的功能抽象为函数。 函数的使用是通过函数调用实现的,调用其它函数的函数称为主调函数,被其它函数调用 的函数称为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是调用和被调用关系,但是一个函数很可能既调用别的函数又被另外的函数调用,这样它可能在某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主调函数,而在另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被调函数。 函数调用时需要指定被调函数的名字和调用函数所需的信息(参数)。 4.2 函数原型中的参数名与函数定义中的参数名以及函数调用中的参数名必须一致吗? 答案: 不一定,只要参数个数、次序和类型一致即可。函数原型中可以不写参数名,函数定义和 函数调用时,参数名也可以不同。 4.3 编写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公式为C = (F – 32) * 5/9;在主程序中提示用户 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转化后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 答案: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trans(float n); void main() { float f; cout <<"please input a temperate:\n"; cin >>f; cout << trans(f) <2; fib(1) = fib(2) = 1。 答案: #include

(完整版)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 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在8位微机和16位微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答: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P/M和MS-DOS. 11.试列出Windows OS 中五个主要版本,并说明它们分别较之前一个版本有何改进。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数组 4.1 选择题 1.以下对一维数组a 的定义正确的是(C )。 (A)int n = 5, a[n]; (B)int a(5); (C)const int N = 5; int a[N]; (D)int n; cin>>n; int a[n]; 2.下列数组定义语句中,不合法的是(A )。 (A)int a[3] = { 0, 1, 2, 3 }; (B)int a[] = { 0, 1, 2 }; (C)int a[3] = { 0, 1, 2 }; (D)int a[3] = { 0 }; 3.已知int a[10] = { 0, 1, 2, 3, 4, 5, 6, 7, 8, 9 }, *p = a;,不能 ..表示数组 a 中元素的式子是( C )。 (A)*a (B)*p (C)a (D)a[ p-a ] 4.已知int a[] = { 0,2,4,6,8,10 }, *p = a+1; 其值等于0的表达式是(D )。 (A)* (p++) (B)*(++p) (C)*(p--) (D)*(--p) 5.以下不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C )。 (A)int a[2][3] = { 0 }; (B)int a[][3] = { { 0,1 }, { 0 } }; (C)int a[2][3] = { { 0, 1 }, { 2, 3 }, { 4, 5 } }; (D)int a[][3] = { 0, 1, 2, 3, 4, 5 }; 6.已知int a[][3] = { { 0, 1 }, { 2, 3, 4 }, { 5, 6 }, { 7 } }; 则a[2][1]的值是(C )。 (A)0 (B)2 (C)6 (D)7 7.已知int a[3][3] = { 1, 2, 3, 4, 5, 6, 7, 8, 9 }; 不能表示数组元素a[2][1]的地址是(B )。 (A)&a[2][1] (B)*(a[2]+1) (C)a[2]+1 (D)*(a+2)+1 8.已知char *a[]={ "fortran", " basic", "pascal", "java", "c++" };,则cout<0 (D)strcmp(s2,s1)>0 4.2 阅读下列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1. #include

1第一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 A.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B.生产发展的需要 C.会计发展的需要 D.管理的现代化 2.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 )的专用名词。 A.财会审核 B.经济监督 C.经济执法 D.财政监督 3.在秦汉时期,()制度日趋完善。 A.监察 B.御史 C.上计 D.下计 4.1980年12月,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的是财政部发布的()。 A.《会计师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C.《关于成立会计事务所的通知》 D.《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5.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是()。 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C.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D.内部审计师协会 6. 美国式审计是()。 A.详细审计 B.会计报表审计 C.资产负债表审计 D.现代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只有由( )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A.审计人 B.被审计人

C.审计委托人 D.当事人 2.审计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 A.独立性 B.客观性 C.权威性 D.公正性 3.英国式审计阶段的特点是()。 A.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 B.审计对象是会计账目 C.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 D.审计报告使用人是股东 4.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有()。 A.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B.审计报告使用人是股东和债权人 C.以控制测试为基础使用抽样审计 D.审计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 5.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方法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方法包括()。 A.报表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 C.风险导向审计 D.账项基础审计 6.注册会计师审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 A.政府审计阶段 B.详细审计阶段 C.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D.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7.审计按照内部和目的分类,可以分为()。 A.财务报表审计 B.经营审计 C.合规性审计 D.政府审计 8.下列关于审计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账项基础审计方法是指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方法是指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 C.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

第一章 习题及答案

6. 7.

11 9. 有A 、B 、C 三种晶体,分别属于C 2v 、D 2h 、D 2d 群。它们个属于什么晶系,特征元素是什么,晶胞参数见的关系如何?各种晶体可能具有什么样的点阵形式?P 34 答:C 2v :正交晶系 a=b ≠c α=β=γ=90 oP , oC ,oI ,oF ,3个垂直的2 or 2个垂直的m D 2h :正交晶系 a=b ≠c α=β=γ=900 oP , oC ,oI ,oF ,3个垂直的2 or 2个垂直的m D 2d :四方晶系 a=b ≠c α=β=γ=900 tP , tI , 4 or 4重反轴 11. 什么是晶体衍射的两个要素?它们与晶体结构有何对应关系?晶体衍射两要素在衍射图上有何反映? 答: 晶体衍射的两个要素: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 峰的高度 12. 阐明劳埃方程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为何摄取劳埃图时需用白色射线,而在用单色特征射线摄取单晶回转图时,需使晶体沿一晶轴旋转? P 45、46 答:a ,b ,c 为空间点阵中三个互不平行的基本向量的大小 αO ,βO ,γO 分别为三个方向上的X 射线入射角,α,β,γ分别为三个方向上的衍射角 ;h ,k ,l 为一组整数,称为衍射指标,分别表示在三个晶轴方向上波程差所含的波数;λ为波长 。 α,β,γ三个角度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他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这个关系连同劳埃方程共有4个方程,联系3个未知变量,一般得不到确定解。欲得确定解,即欲得衍射图,必须增加变数。两中途径可达到此目的:一是晶体不动,采用多种波长混合的“白色”X 射线,即X 射线的波长λ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摄取劳埃图的劳埃照相法就是采用此法;二是采用单色X 射线而使晶体转动,即改变αO ,βO ,γO 的一个或两个,回转晶体法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13. 明矾有八面体的理想外形,现在想用劳埃图来证明它确为立方晶体,考虑一下 工作进行的大致步骤如何?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