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课件 - 华中科技大学 - 第8章 谐振开关型变换器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49
4.主开关电源电路(1)LLC谐振转换器工作原理随着开关电源的发展,软开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已推出了不少高效率的电路,尤其是谐振型的软开关电源和PWM型的软开关电源。
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寄生电容和反向恢复时间越来越小,这为谐振变换器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
对于谐振变换器来说,如果设计得当,能实现软开关变换,从而使得开关电源具有较高的效率。
LLC谐振变换器实际上来源于不对称半桥电路,后者用调宽型(PWM)控制,而LLC谐振是调频型(PFM)。
LLC谐振电路简图如图10所示,工作波形图如图11所示。
电路中有两只功率MOs管(S1和S2),其工作的占空比均为0.5。
谐振电容为Cs。
Tr为匝数相等的中心抽头变压器,其漏感为Ls,激磁电感为Lm(Lm在某个时间段也是一个谐振电感)。
从图11中不难看出,在LLC谐振变换器中,谐振元件主要由谐振电容Cs、电感Ls和激磁电感Lm组成,LLC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如下:当t=t1时,S2关断,谐振电流给S1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1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1的体内二极管导通。
此阶段D1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
当t=t2时,S1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变压器原边承受正向电压;D1继续导通,S2及D2截止。
此时Cs和Ls参与谐振,而Lm不参与谐振。
当t =t3时,S1仍然导通,而D1与D2处于关断状态,T:副边与电路脱开,此时Lm,Ls和Cs一起参与谐振。
由于实际电路中Lm>>Ls,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流都保持不变。
当t=t4时,S1关断,谐振电流给S2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S2上的电压为零,然后S2的体内二极管导通。
此阶段D2导通,Lm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因此只有Ls和Cs参与谐振。
当t=t5时,S2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Tr原边承受反向电压;D2继续导通,而S1和D1截止。
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CATALOGUE目录•引言•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与驱动设计•变换器的性能评估•变换器的应用案例与比较•总结与展望引言CATALOGUE 01定义与特性类型与分类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概述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目的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结构本报告首先介绍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的概述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其特性、性能优势以及应用领域,最后总结报告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谐振复位双开关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CATALOGUE02工作模式说明工作模式1在输入电压的正半周,开关管Q1导通,谐振电容Cr与主变压器Tr的原边绕组Lp1谐振,将能量传递到副边,同时给输出电容Co充电,为输出负载提供能量。
工作模式2在输入电压的负半周,开关管Q2导通,谐振电容Cr与主变压器Tr的原边绕组Lp2谐振,同样将能量传递到副边,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开关管Q1、Q2谐振电容Cr主变压器Tr输出整流二极管D1、D2关键元器件及其功能输入电压波形为正弦波,经过全桥整流后得到脉动的直流电压。
为具有一定死区的互补PWM波,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
在开关管导通期间,谐振电容电压近似为正弦波;在开关管关断期间,谐振电容通过主变压器原边绕组放电。
在开关管导通期间,原边绕组电流逐渐上升;在开关管关断期间,原边绕组电流通过谐振电容放电回路逐渐减小。
根据负载情况和输出电压要求,副边绕组电压电流波形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稳定的直流特性。
工作波形和电压电流特性开关管驱动波形原边绕组电流波形副边绕组电压电流波形谐振电容电压波形控制电路与驱动设计CATALOGUE03010203调制方式选择控制策略及实现方法软开关技术控制算法设计变换器的性能评估CATALOGUE04评估方法通过对变换器输出波形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判断其工作稳定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