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潘必超李建波黎旺星徐欣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26期

[摘要] “职教二十条”发布以来,国内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施逐步进入深水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推进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学生基础差异、学习习惯差异、行业应用场景差异、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等客观问题越加显著,这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综合分析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新趋势下国内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困难,面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立足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提出开发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资源的对策与实施路径,助力职业院校开展模块化教学,助力相关专业开展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三教”改革;课证融通;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16-03

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意义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简称“职教二十条”),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1]。“职教二十条”的内容,主要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其中落实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即“三教”改革)是关键。“三教”改革的实施,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是改革工作过程与实施的根本支撑。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围绕“三教”改革,两处就“教学资源”提出了建设目标[2]。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完善是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切实成效的基础与关键。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3]。教学资源泛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辅助材料、工具与信息化媒体[4]。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容、形式、功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但不论哪种教学资源,都必须具备两大特征,即从教师的角度,教学资源能“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教学资源需要“辅助学习”。

早在2006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已提出“创建共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多年的教学资源建设探索与实施取得了不少经验与方法。但随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全面探索与实践,面向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资源因所支撑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群体学习规律的差异,在模块化教学

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向模块化教学过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难,结合笔者所在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的改革实践经验,提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策略。

二、产教融合下职业院校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以笔者所在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为例,职业院校开展模块化教学,需要依据典型工作岗位的任务和核心能力要求、岗位相关的X证书标准确定各专业模块的核心能力、课程构成和内容结构,确定模块课程组成和各门课程标准。一方面依托产教融合合作平台汇聚的前沿技术、产业标准,开展的科研项目、产业项目、社会服务、创新成果等,逐步形成教学载体、项目案例与工作手册,最终提炼出新形态教学教材、教学微课、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模块化教学教师小组通过分析岗位需求,剖析岗位任务与核心能力构成,重组模组中的各门课程,形成课程标准,使模块中各门课程有效衔接与递进。立足学生学习规律,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方法,使教学聚焦,课程之间形成合力,提高专业模组的整体教学效率。模块化教学最后需要实施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用人单位评价等多维质量评价,建立反馈机制,促使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项目不断优化改进。

三、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学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全面支撑职业院校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在新的学情下开展新教法,相应的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

(一)教学资源定位仍不清晰,分類分层体系化不完善

当前国内职业教育在教学资源的内容设计依据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围绕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学资源应该覆盖导入类资源、基础支撑资源、学习认知资源、实践练习资源、考核评价资源[5]。而当前绝大部分教学资源则集中于学习认知类资源。目前的教学资源开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知识基础层次的差异与诉求。近两年国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多的是将传统的专业课程线下教学过程简单地搬到了线上进行,利用互联网开展直播教学。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初衷,未能充分考虑“课堂教学”“项目学习”“学生自学”等不同述求开发对应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资源内容与教学载体强耦合,强“辅教”弱“能学”

教学资源主要功能是“辅教”和“能学”,两者相辅相成。教学团队结合模块化教学,经过集体备课等教学设计策划环节,形成了满足特定模块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与育人理念。相应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课程体系、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形成较强的支撑。但从教学资源学习角度来看,资源的适用性就大大下降。由于结合了特定教学载体,虽然这些资源的内容设计有很强的专业

性、先进性,但这种资源只能在开发者所在的实训室环境下配合教学载体使用,难以拓展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景。

(三)教学资源的开放整合接口不完善,教学资源聚焦灵活性不足

服务于模块化教学下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源应该聚焦于该模块的核心能力。过去传统面向项目式教学的资源设计方法,更多是聚焦于对应课程的核心能力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资源没有相互契合。由于过去所开发的教学资源缺乏二次开发整合的接口,为了让模块内相关课程相互形成教学焦点,为了彰显区域产业的特色,大部分项目教学资源需要重新开发。

(四)教学资源适用于在校生培训,对在岗培训匹配度不足

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需要对接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标准。但是,由于企业参与度不足,资源开发工作更多由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暂时还没有形成以点带面,行校企共同参与的局面还没成熟。另外,企业针对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升更多在企业内部完成,企业面向内部员工开发的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培训资源没有开放。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的重点存在差异,企业对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认可度不高。企业培训强调的是培训的目标,重内容而轻教法;相反,职业院校教学资源更强调教学方法,如何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

(五)教师群体观念仍相对保守,数字化教学资源引起部分教师的抵触

虽然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开始了信息化教学改革,但是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深度不够,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热情不足[6],教学资源开发相对难以形成标志性成果。因此,教师团队共同投入到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动力仍有待提升。另外,由于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授课工作,导致教师工作认可度相应下降。这样,教师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面对的更多是否定和怀疑,甚至是抵触情绪。

四、推进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资源优化建设的对策

(一)厘清学习者的分类特点,设计分层分类的教学资源支撑个性化学习

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需要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分层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分层分类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分类的标准,第二是分层的标准,第三是建立多维度知识元素的组织。针对资源类别,需要根据资源的应用目标,是“学习型”资源,还是“辅助教学型”资源,有侧重点去考虑各自类型的特点。对于学习型资源,更多的是侧重知识的系统、资源的关联特性,让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起点和学习习惯的特点。对于辅助教学,则要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创新的角度去考虑与设计,围绕项目化教学,科学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资源。针对分层教学,则需要考虑教学资源中知识与能力的递进

与迭代作用。从小颗粒资源逐步组合出大颗粒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的递进。在进行分层分类的同时,还需要按照多种逻辑体系将所设计内容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多维度可检索的资源体系。只有建立全面的检索,才有助于学习者构建系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二)融入资源交换标准,虚实结合,理实一体,提升资源的可迁移特性

教育部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公共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共建共享”。因此,优秀的教学资源其效用不仅体现在小范围的教学,更需要接受大范围的分享与推广。因此,需要在教学资源的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教学资源的可推广和可迁移特性。

从教学资源内容的数字化标准上,教学资源的设计需要采用信息化标准手段,例如美国SCORM(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标准[7],这是一种面向在线教学资源多平台交换的标准。这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让任何课件在任何学习平台上都能顺畅运行,从而培育出逐步成熟的在线教育资源市场。

(三)加强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促进教学资源的分支迭代,提升资源聚焦的灵活程度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广实施,国内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选择更加符合学情、校情的X模块重点教学。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由其他院校开发优秀教学资源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进行定制,才能更好地让教学资源的教学重点汇聚在自身专业模块的核心技能上。因此,教学资源需要提供足够的开放特性,允许对内容进行裁剪、定制、修改。发布教学资源,需要同步发布教学资源的原始素材等,從而让教学资源的内涵汇聚于新的模块焦点之上。

(四)多元参与,育训结合,实现教学与培训资源的平滑整合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多由职业院校牵头开发,行协、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身影却少见。为实现学习教学资源与企业职业培训的过渡,也为了让教学资源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应用,可以引入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成功经验[8-10],即在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项目中,实现项目参与者的多元化,特别是项目主持组织的多元化,包括各类培训中心、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参与,有利于从职业教育数字化项目的设计阶段就面向教学实践应用,项目原型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更高,有助于项目的成功转化。

(五)转变管理机制与思路,引起教师团队的同频共振

要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能,教师团队的观念转变是关键。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要职责与内涵要与时俱进、立德树人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综

合教学能力、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教师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教学资源,模块化教学教师团队相互合作才能发挥教学资源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的最大能效。

五、总结

随着“职教二十条”的发布与全面贯彻落实,围绕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改革实施层面最接地气的支撑性工作。过去传统教学资源在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局限性,近年来各地涌现出的新开发的教学资源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从教学资源的功能定位与分类、过程与内容开放性、共建共享机制、多元主体参与以及教师团队观念等维度,客观分析了当前国内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应用中存在的困难与约束,最后,立足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改革探索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理念,提出切实有效支撑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促进模块内课程相互形成合力的教学资源开发对策。基于该方法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可有效助力模块化教学中课程教学的实施,解决学生学习习惯差异所带来的进度差异,实现由学校学习到企业实践的过渡,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3):77.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35-48.

[3]成冬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现状与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8-92.

[4]方兵,杨成.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5]王俊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9(8):15-18.

[6]龚玮.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1,5(6):9-13.

[7]郭存丽,肖丽娟.基于SCORM标准的资源学习平台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8):50-51,54.

[8]徐坚.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9):53-61.

[9]赵志群,黄方慧.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73-79.

[10]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3):70-72.

◎编辑马花萍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综合性教育形式,它既要兼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和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在不同的模块中选择学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以及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灵活、多样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灵活性 模块化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分配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2. 多样性 模块化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这样能够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个性化 模块化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教学安排,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对策 在实际应用中,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现实中的学生可能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挑战,可以开展学习能力培训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教学资源不足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下教学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潘必超李建波黎旺星徐欣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26期 [摘要] “职教二十条”发布以来,国内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施逐步进入深水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推进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学生基础差异、学习习惯差异、行业应用场景差异、区域产业发展差异等客观问题越加显著,这给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综合分析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改革新趋势下国内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困难,面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立足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提出开发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资源的对策与实施路径,助力职业院校开展模块化教学,助力相关专业开展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模块化教学;“三教”改革;课证融通;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16-03 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意义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简称“职教二十条”),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1]。“职教二十条”的内容,主要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其中落实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即“三教”改革)是关键。“三教”改革的实施,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是改革工作过程与实施的根本支撑。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中,围绕“三教”改革,两处就“教学资源”提出了建设目标[2]。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完善是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切实成效的基础与关键。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3]。教学资源泛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辅助材料、工具与信息化媒体[4]。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容、形式、功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但不论哪种教学资源,都必须具备两大特征,即从教师的角度,教学资源能“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教学资源需要“辅助学习”。 早在2006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已提出“创建共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多年的教学资源建设探索与实施取得了不少经验与方法。但随着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全面探索与实践,面向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资源因所支撑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群体学习规律的差异,在模块化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与实 践 摘要:为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本文提出了在高职模块化教学中进行改革的思想和方法,从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教师配置模块化、教学形式模块化等几个角度,对模块化教学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践,以此来解决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了对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精确培养。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践 一、模块化教学研究现状 通常认为,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MES的产物,这种模式提倡将成人教育的特征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受训人员的操作技能为核心,促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快速上岗的目的。在欧洲波洛格纳教案的推动下,德国各大大学纷纷对模块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卑斯麦先生在上海、天津两大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模块化技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从此,模块化能力训练开始在我们国家兴起,1999年,国家的17所大学开始按新的模式进行高职教育。近年来,许多高等职业学校都在对模块化教学进行探索,模块化教学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个典型。 二、模块化教学实践途径 (一)课程内容模块化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要将它的实用性与发展性结合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此同时,还需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进行确定。可以以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及岗位技能为基础,充分考虑其针对性、代表性、系统性及交叉性等因素,展开模块设置,以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更熟练地掌握实践 操作技能。比如,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哲学、心 理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社会结构等多学科的技术,通识课程人工智能导论的内 容比较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机器 视觉、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自动控制六个模块。 (二)课程教师配置模块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对学生的综合素 质要求也很高,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保证。伴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一些前沿技术可能会牵扯到很多学科,特别是IT类技术所覆盖的 范围更广,这就对教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们 必须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把跟课程有关的知识更好地教授给他们。所以,教师们必须要持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但是,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很高,因此,职业技术学院的 教师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另外,一些高校还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 科研任务繁重、多学科交叉等问题。要解决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多个领域的师资力 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实施课堂教学,将一门课程的教 学内容根据其所在的领域被分为多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相应的研究领域的教 师来讲授,如果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内容模块,就会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 与到教学团队中来一起讲授,这样就可以达到有效的团队合作,这样就可以节省 教师队伍建设的时间和成本。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人工智能概论》 这门课上,请来了软件开发、视觉图像、语言处理、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专家进行 合作,让学生们可以在同一门课上,体会到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了他 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模块化 模块化教学强调了应用技能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了让模块化教学能够更 有效地达到其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 两种,其中的教学内容分别对应于线上教学模块和线下教学模块。在线下教学环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化教学实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化教学实施 【最新版】 目录 1.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2.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3.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 4.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效果与挑战 5.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正文 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化教学实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 模块化教学实施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模块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质量。

四、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效果与挑战 模块化教学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模块化教学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五、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未来,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化教学实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4.加强与企业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实践性。 总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化教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受到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其核心特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 际操作技能。面对现实的挑战和困境,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也面临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制定有效的对策。 1. 校企合作缺失 目前,一些职业教育学校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的合作缺失。这 使得学生在校无法真正接触到现实工作的环境和实践经验,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技 能和适应能力。 2. 理论教学脱节 一些职业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 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影响了其 就业竞争力。 3. 资源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在一定时期内受到社会资源和政策的限制,学校在进行“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受到实验室设备、教学场地等资源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实际操 作机会,影响了其职业技能的培养。 1.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职业教育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 建立起合理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学校教师应与企业技术骨干建立 起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市场需求。 2. 突破课程壁垒 职业教育学校应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突破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壁垒,将理论 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 够充分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3. 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改善,提高校 园的实验室设备、教学场地等资源的配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4. 强化教师培训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职业教育教学方 法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教学方法老旧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解、复述等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接 受知识的。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对策一: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实践、小组活动等来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定制适合他们 的课程学习方式。 问题二:实习教学难以保障质量 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习。但是,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缺乏配 套的实习指导体系,实习企业也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导致了实习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对策二:建立实习指导体系 教育部门应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指导体系,制定实习标准和作业要求,明确学生 实习时的职责和企业的指导角色,争取企业的积极配合并加强对实习企业的考核。同时加 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问题三:缺少现代技术支持 在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现 代技术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教育体系中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导致教育与工 业生产方式不能很好地结合。 对策三:加强现代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教育部门应该与企业机构形成合作,加大对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 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通过开展精准化的实训计划,将现代技术与转型升级方向紧密 结合。此外,要把用现代技术开展传统职业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为学习过程中有 效发挥技术作用提供可行性方案。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当前背景下面临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 教育部门和企业机构的合作、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实习指导体系建设和现代技术的应

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篇一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它既重视知识传授,引导师范生正确看待教育问题,又强调技能训练,帮助师范生掌握教学实践所需的方法技巧。传统教学模式围绕教师展开,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课前进行预习、课中接受知识、课后完成作业,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较多的知识传授任务,但整齐划一的要求未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微课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指导,但也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挑战。教师要正确应对挑战,发挥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概述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课前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课中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教学过程的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做题检验学习效果。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借助网络平台,以微课为载体,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主要任务的翻转。课前,教师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大纲制作与上传微课,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利用微课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共性问题;学生通过和教师及同伴交流、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一阶段教学反思总结;学生总结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经验。公共教育学教

师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把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针对公共教育学课程重难点内容制作微课,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课程质量。 二、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以公共教育学教师讲授为主,每课时45分钟的时间,教师至少花费30分钟左右用于讲授新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量有限的要求,帮助教师顺利按照教学进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模式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以统一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教师难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更不能有效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师不再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微课资源的精心准备、学习进度的合理规划、评价方式的全面多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成为课堂的主体。基于微课的公共教育学翻转课堂模式把教师尽力教的过程翻转为学生主动学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教学设计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出发点,教师依据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分析,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新课导入、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完成每节课的授课任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前做好准备,预设好课堂的每个环节,教学过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职业 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趋势。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 用旨在利用现代技术和数字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专业 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挑战与前景。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 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突破传 统教材的限制,提供更多实践案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教学个性化。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自适应学习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 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帮助每个学生 实现最佳学习效果。此外,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 合作与互动。教学平台提供了在线讨论、协作学习和实时互动的 功能,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 沟通能力。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挑战

尽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技术,掌握各种数字化 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支持。教育机构需要投入足够的资源,购买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培养专业的开发人员,并保持数字教学资源的更新和升级。 此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 术素养,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教学效果的降低。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前景 尽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挑战,但其前景仍然广阔。首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灵活性。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远程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可以突破地域和时 间的限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其次,数字化 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互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平台提供了多媒体资源、虚拟实验和互动教学等功能,可以 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可以进行教学评估和数据分

“研学”视角下中职模块化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然路径

“研学”视角下中职模块化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然路径 作者:杨芳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24期 摘要:以中职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模块化教学在现实中面临的挑战:课程开发的“草根性”与实施方案的“指导性”间的矛盾,模块内容的碎片化与课程系统化设计的矛盾,课程实施方式的固化与职业能力培养间的矛盾等。并提出了应然路径:“标准”先行,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研学”为要,提升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能力;“结构”为王,优化模块化课程实施流程,以期改变课堂质态,提升模块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学;中职;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C-0065-05 *本文系2021年度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教育专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逆向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2021jy09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2-06-08 作者简介:杨芳,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关键词。其中,“产教融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途径,“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育人方式转变的根本体现。职业教育改革举措要落地生效,关键看课堂。 2021年9月,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重大研究项目——基于课堂教学体系重构的“研学课堂”,并覆盖全学科全学段推进。本文所述“研学”,即取自“研学课堂”,是教师在对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初始水平进行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对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研究、重构并付诸实施,从而改变课堂教学的质态,促进学科育人质量的提升。 一、“研学”视角下中职模块化课程教学的提出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如何做“研学课堂”,“研学”的生长点又在哪里?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三教”改革、1+X证书制度及现代学徒制等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以其“短周期,易更新,能够及时吸收新技术、新方法、新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等优势,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广受青睐[1]。因此,笔者尝试以模块化课程教学(以下简称模块化教学)作为“研学”的生长点。 “模块化课程”中的每个教学模块都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内在逻辑的学习“单元”,将若干教学模块按照一定逻辑进行选择与组合便形成了一门“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二是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三是教学实施的模块化[2]。 (二)模块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1.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普遍开展模块化教学。从“探索”到“普遍开展”,体现了模块化教学对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的重要作用。

中学职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分析

中学职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分析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 社会需求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学阶段,职业教育的实施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本文将以中学职业教育为主题,探讨其困难与挑战,并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资源不足 中学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困难是资源不足。与传统文科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 需要的现代化实训设施、器材和资金投入要高得多。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学职业教育学校的实训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毕业时面临着技能不足的尴尬局面。 其原因主要源自两方面。首先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虽然职业教育被 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投入不均衡的问题。大部分投入还是集中在高职高专和高等职业院校,而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则被相对忽略。其次是中学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很多中小学校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资源共享,导致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单一化和浪费。 面对这一困境,政府需要加大对中学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训设施和资金支持。 二、师资短缺 中学职业教育的第二大困难是师资短缺。职业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中学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首先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由于中学职业教育相对于传统文科教育来说是 一个新兴领域,很多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缺失。其次是教学能力不足。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师资培养和发展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 中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内部交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热情。 三、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中学职业教育的第三大困难是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 养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是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和刚性。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 职业发展趋势,但很多中学仍然以单一的课程体系为主,忽视了学生们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理论化和脱离实际。职业教育应强调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们获得实际应用技能,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纸面上,缺乏实践的机会。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中学职业教育学校应积极 与企业和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其需求和发展趋势,将这些信息纳入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此外,还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得教学内容贴合实际。 结语: 中学职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不足、师资短 缺和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其中的主要问题。然而,只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加强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问题及对 策 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增长赋能的高质量教学新 时期,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随着新时代职业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 育教材开发的主要问题入手,从规范教材管理、创新教材形态、提高教材质量三 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从而提高职业教育 教材开发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职业教育教材;教材形态;与时俱进 随着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步入“技能振兴”时代,社会对于高素质职业技能 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教材对优秀 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 的指导性作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等国家政策文件都强调了 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及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也在持续地加速提升,各种新知识、新 技能、新工艺、新规范也日益增多,要想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就 要求职业教育教材具有先进性、时代性、职业性、技能性等显著特征。但如今职 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大多是以传统的、单一的学科体系为依据,教材内容比较落后、陈旧,很多内容与当前社会实际脱节,缺乏与行业发展相接轨的内容。部分教材

虽然是按“项目”、“任务”模式来编写的,但多是东拼西凑,不够正规不够严谨,不能彰显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 (二)教材形态单一 教材大多以传统的纸质版教材为主,呈现形式单一,数字化、现代化水平相对低下,尽管部分职业院校已经配套建设了电子教案、微视频、动画等相关教学资源,但对于这种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老师们一方面必须有针对性的去筛选出适合于自己专业教学的课程资料,另一方面又必须将筛选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综合整理,这样无疑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再加上现阶段全国许多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职业院校的老师信息化教育能力还比较薄弱,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师生互动效果比较差。 (三)教材适用性差 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经济水平、生源标准不一致,这就要求选用和开发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生源、文化及经济的进展水平。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是选用的全国各地通用的“通用版”教材,教材内容适用性比较差,不适合当地教学和生产生活,在开设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可能只需要用到其中的部分内容,教师浪费了教学资源,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质量。 (四)理论脱离实践 目前教材编写人员多是学校的老师,他们学术理论过硬,教学方法贴近学术需要,但对企业中先进生产技术缺乏切实地了解,对于企业中的岗位需求与生产工艺等也比较生疏,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只能依靠已有的专业学问和教学经验,编写出来的教材大篇幅都在强调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科面向的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内容,实践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少,导致学生真正得到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却没有掌握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二、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一)规范教材管理,实现教材与时俱进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对策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对策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对策 引言: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需求和职业技能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着不少困境,使得教学创新的推进变得困难。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一、现实困境: (一)资源匮乏:职业教育教师所需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往往难以获得与其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实质性教学材料、职场实践项目等,这给教师的教学创新带来了困扰。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教师所需要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数量不足,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导致教师的专业性和创新能力不足。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机制主要侧重于教学效果,很少关注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这使得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缺乏动力和支持。 二、实施对策: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设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并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教材。 (二)完善培训机制: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力度培训教师的实际能力,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课程,提供与行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并使培训成果能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三)建立教师创新评价机制: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

创新评价机制,评价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成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激励和支持,以推动教学创新的发展。 三、实施路径: (一)加强与行业合作:学校应积极与相关行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学生实践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二)建立导师制度:学校应该引进一些有经验的职业教育教师作为导师,与新任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并培养出更多具备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 (三)加强师资培养: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师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结论: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但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培训机制和教师创新评价机制来解决这些困境。同时,加强与行业合作、建立导师制度和加强师资培养可以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培训机制和教师创新评价机制,可以解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面临的困境。同时,加强与行业合作、建立导师制度和加强师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这些措施将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进行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变得迫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推广不够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教师主要通过授课、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的推广显得非常重要。对策是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问题二: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环节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学生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对策是加强实际操作训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际能力。 问题三:教师培训不足,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教师培训不足,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策是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的培养质量。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四:缺乏与企业对接的实践基地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与企业对接的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目前缺乏与企业对接的实践基地,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对策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学生实践培训的机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提前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问题五:缺乏综合评价体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对策是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考试、实践表现、综合实习报告等多个方面。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课程改革课题

【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职课程 改革课题 为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江苏省特制定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三以一化”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入了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习者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和促进职校生的身心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作为如何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基层,是否意识到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决定着学生的成长途径?特别是专业课,课程的改革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应如何尽快尽好地解决,作为热衷于职教事业的一员,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中职专业课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大多数专业教师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认识不清,课改方向模糊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当然也不甘落后,新课改的春风已沐浴着普教与职教。而普教可以由高考、中考来进行宏观调控,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普教改革的洪流中,所以改革的深度与势头是迅猛的。职教则不然,由于宏观调控的尺度不明显、不统一、不深入,于是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模式就有点不规范、不明确,主要是以借鉴外国现有的模式为主,而适合我国国情的且实效突显、行之有效的课程改理论尚处于争议当中,所以作为基础的职教工作者,很难对职教的课程开发有个明确的认识。 (二)专业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且数量不足,更缺乏“全能型”的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相对来说较年轻,大多是近几年毕业的所谓“学院派”的专业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学校选派到企业打造的速成者,不少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是尽其所长,也只能执教一门课程,或借助再进修培训,能开出两三门课程,但碍于根底不厚,难免强其所难。说实在的他们到企业一线锻炼的机会不多,他们的理论水平也不高,全能型的教师更少。不少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不能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能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理论与技能割裂;不能面向新兴产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不能根据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侧重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能人没有,理论水平不深、技术水平不高,况且专业课教师人手不足,在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哪有精力去开发好的课程体系呢? (三)学校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专业师资培训的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已深入人心,但各职校的大体做法是加大实验实习课时数,相应减少文化课的课时量,可能实验实习的设备有所添加,硬件水平有所提升,但承载的职教理念的课程体系却不健全,对知识、技能、情感的定位与衔接还是粗放的,软件建设跟不上,办学的品味不高,所以只能是口头谈课改,心里想课改,但行动上却滞后课改。原因是什么?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课改经费投入不足,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课改。突出的表现是对专业师资的培训不够,不愿甚至不能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参与企业开发,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有时虽然派出一些参加“四新”、“骨干教师培训”,但培训的使命与效果也不明确,另外对专业教师的专业资格考证要求不严,激励措施也不力,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四)实施课改,统筹的角色不明 开发专业课程是实施课改的重要环节,承担这一任务的应是校领

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挑战与变革

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挑战与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新时期的职业教育 专业课教材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将对新时期职业教育 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挑战与变革进行探讨。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全球化带来了跨国企业的增多,对 跨文化交流和多语种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化则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在专业课教材中融入跨文化交 流和信息化教育,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还面临着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挑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 业形势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需要根据企业需求 进行调整和改革,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深入了解不同 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实际用工需 求。 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给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带来了挑战。当前,教育教学模式 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也需 要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更加突出实践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材编写 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还面临着国际化和标准化的挑战。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和认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提高 教材的国际化水平,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还需要遵循 国际标准,提高教材的规范化程度,保证教材的质量和可比性。 针对以上挑战,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教材编写者要 密切关注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动向,深入研究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教材内容和结构, 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教材编写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 念和经验,借鉴国外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教材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职业教育 专业课教材建设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 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专业 课教材建设还需要加强教学研究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断完善教材内 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新时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只有不断更 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教学评估 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然而,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在职业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政策层面的改革和教育体系的升级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现状 1.统计数据 根据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数据,全国职业院校共有17000余所,学生数量逾千万人。其中,在国家教育部管理的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总数中,职业院校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中级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2.教育质量 然而,2019年全国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整体教育质量较低。其中,教学质量不佳、教材和教学改革滞后等问题成为职业教育的瓶颈。 二、挑战 1.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发展与职业员工的培训需求也随之增长。但是,这种快速发展带来的瞬息万变也让职业教育存在一定困难。毕竟,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学习和掌握科技和行业最新技术和知识。据不完全统计,针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的职业教育资金仅为全国职业教育总资金的10%。这样的低投入显然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2.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然而,目前中国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计划需要针对性地调整。但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于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了解市场的机会。因此,当前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内容。 三、解决途径 1.职业教育政策的改革 当前,全国职业教育政策正在全面升级和深化。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其核心是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同时,许多区域针对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培训、实践教育等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