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
- 格式:ppt
- 大小:770.50 KB
- 文档页数:12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1例的护理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
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落实术前准备及术后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加强针对预防瓣周漏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瓣周漏的发生。
标签:人工心脏瓣膜;瓣周漏;护理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我科当前治疗瓣膜疾病的常见外科手术方法,随着換瓣手术增多,瓣周漏的患者也增加。
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瓣周漏出现在术后几天,也可出现在术后数月或数年。
作为我科一名责任护士浅谈一下我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的护理。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
于5月前因“主动脉关闭不全”在我科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间断发热,多次行血培养未检测出细菌,心脏彩超未见明显瓣膜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伴轻微气促,低热,体温37.9℃,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二天后,症状无改善,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入院后行心脏彩超示:“机械瓣狭窄及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
”给予抗感染及心功能调整治疗。
入院3天后,患者再次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顺利,术毕带经口气管插管回监护室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各项指征的变化,于术后第2天拔除经口气管插管,继续行抗感染,心功能调整,化痰,抗凝等相关治疗,患者经过数天后病情稳定,予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此时患者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因需第二次手术,患者在精神,物质和经济上都有所顾虑,护士应及时与病人及家属多交谈,了解具体的心理问题,耐心讲解和疏导,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一些敏感性的话题,使患者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2)密切病情观察大多数瓣周漏的患者都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临床特征,应卧床休息,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避免不良因素而增加心脏负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输入营养心肌的药物。
远大专家谈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人工心脏瓣膜的选择是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说,其实人工心脏瓣膜分为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生物瓣血栓栓塞率低,不需终生抗凝,当然也免除了抗凝所致的出血等并发症,但其耐久性较机械瓣差,机械瓣耐久性强,但需终生接受抗凝治疗。
那究竟如何去选择心脏瓣膜呢?且看我院专家的解答。
人工心脏瓣膜的种类之一:生物瓣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介绍,生物瓣系应用生物组织膜制作而成,或直接取材于同种或异种心脏瓣膜。
生物瓣血栓栓塞率低,不需终生抗凝,当然也免除了抗凝所致的出血等并发症,但其耐久性较机械瓣差,其平均工作寿命在十年左右。
不过生物瓣失功后可以再次换瓣。
人工心脏瓣膜的种类之二:机械瓣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介绍,机械瓣系由金属及高级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耐久性强,但需终生接受抗凝治疗。
每日需服用抗凝药,定期化验,以保证抗凝指标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抗凝不当可发生栓塞或出血等危险。
机械瓣一旦失灵或卡瓣,病情常较危急。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谈人工心脏瓣膜种类的选择生物瓣和机械瓣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酌情选择。
年轻有抗凝条件者可选用机械瓣;老年患者(一般大于六十岁)、需生育子女的妇女、边远地区无条件化验监测抗凝指标者、有抗凝禁忌症(如胃溃疡及其它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选择生物瓣。
病人年龄较大(特别是65岁以上)、窦性心律、单瓣膜疾病、经济情况好、有抗凝治疗禁忌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倾向于选择生物瓣膜。
手术后想生孩子的女性病人也可以考虑生物瓣。
年轻病人、术前持续房颤、多瓣膜病变、主动脉根部细小等情况更支持机械瓣膜的使用。
成人肺动脉瓣替换效果比较好的是同种异体主动脉瓣。
三尖瓣位应选择支架生物瓣或双叶型机械瓣,避免使用倾碟型机械瓣。
人工心脏瓣膜学生姓名: 学号:专业:李生辉3120702008 金属1201人工心脏瓣膜(Artificial Heart Valves)摘要:通过对生物工程概论的学习,我对人工心脏产生了兴趣。
因而阅读了一些关于人工心脏和人工心脏瓣膜的相关书籍,在此整理出一篇读书报告。
本文归纳总结了生物瓣和机械瓣的优点与缺点,论述了人工心脏及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和机械瓣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工心脏(Artificial heart) ;生物瓣 ( Bioprosthesis );机械瓣( Mechanical valve );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1、索引每个人的心脏都有四个心脏瓣膜,通过它们的正常启闭来使血液循环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然而由于先天性的畸形和风湿性心脏病、心脏退化以及细菌感染等疾病所造成的后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将会导致心脏瓣膜功能异常,从而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治疗这一疾病唯一的办法就是置换人工心脏瓣膜。
由于人工心脏瓣膜是移植在人体内的一种人工器官,长期和活的心肌组织、血液等接触,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造成溶血、凝血,引起细胞的畸变和免疫排斥反应等,从而给患者造成新的疾病或痛苦。
因此,理想的人工心脏瓣膜除了能完成其特定的功能外,还必须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近年来年来人们研制出多种人工心脏瓣膜,无数患者由于植入了人工心脏瓣膜而使生命得到延续。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
2、生物瓣的研究进展生物瓣是仿照人主动脉瓣的三个半月瓣的结构,用生物组织制作而成的。
瓣膜材料主要有同种同体组织,如阔筋膜、肺动脉等;同种异体组织,如主动脉、硬脑膜、阔筋膜等;异种异体组织,如猪的主动脉瓣、牛的主动脉瓣、牛心包等。
瓣膜材料通常用戊二醛进行处理,既可以防止腐败,又可以减小生物材料的免疫原性。
因为生物瓣是由生物组织材料制作,所以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置入后不需或只需短期抗凝。
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外科瓣)生产环节风险清单和检查指南本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外科瓣)产品的现场核查工作,帮助医疗器械检查员把握该类产品风险及核查要求,统一核查尺度,同时也为注册申请人建立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提供参考。
本指南在《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无菌和植入附录的基础上,参考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监管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开展现场检查提出指导性要求,旨在识别和关注该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风险点和要点,供检查员及注册申请人参考使用,帮助有关人员系统梳理该类产品生产控制过程中的风险要点,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
注册申请人应依据申报产品的具体特点,遵循相关法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本指南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科技认知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参考时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随着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本指南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产品和生产信息(一)产品简介1.概述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是可植入人体心脏内替代心脏瓣膜,能使血液单向流动不发生返流,具有天然心脏瓣膜功能的医疗器械。
通过设计不同的缝环形状来适应临床上的不同瓣环位置的解剖形状,瓣膜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其形式如图1、图2所示:2.结构组成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带支架的生物假体,通常以牛心包或猪主动脉瓣为瓣叶原材料,经前期处理、化学交联处理、激光切割/剪裁后被缝制在涤纶布包裹的合金支架上,主要用于置换体内病变的瓣膜。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瓣架、瓣叶、瓣座和缝环,用缝线连接固定。
最终产品经戊二醛灭菌后被保存在该溶液中。
瓣架是一种由具有耐腐蚀性的钴-铬-锰-铁合金制成,被聚酯织物包裹,能提供优异的弹性和疲劳耐久性。
瓣叶是由牛心包组织或猪主动脉瓣经戊二醛交联后再由激光切割整形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