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媒体互联网技术--调研报告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新媒体运营就业调研报告新媒体运营就业调研报告1.引言新媒体运营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近年来备受瞩目。
本报告旨在调查新媒体运营就业的现状和前景,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士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
2.新媒体运营的定义和职责新媒体运营是指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各种新兴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营销和品牌建设的工作。
其职责主要包括内容策划、社交媒体管理、粉丝运营、数据分析等。
3.新媒体运营就业现状据调查显示,新媒体运营领域的就业机会逐年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度增加,企业对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设有专门的新媒体团队,并积极招聘相关人才。
4.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前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媒体运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调查显示,各行各业都需要新媒体运营人才,包括传媒、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等。
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并且有望成为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5.新媒体运营的技能要求根据调研结果,新媒体运营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技能:熟悉各种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抖音等;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知识;了解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具备创意策划和内容创作能力;具备危机公关和舆情管理技巧等。
6.新媒体运营的薪酬水平根据调研结果,新媒体运营人才的薪酬水平较为可观。
在一线城市,初级新媒体运营人员的月薪约为5000-8000元,而有经验的高级运营人员的月薪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7.就业建议如果想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和市场推广;参加一些相关的实习或培训项目,积累经验和人脉;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提升个人的创意和写作能力,发展自己的品牌。
8.结论新媒体运营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将有望获得较好的薪酬和发展机会。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群行业发展调研报告面向数字艺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数字创意、数字内容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述行业依然保持着强劲发展动力,未来三年行业收入将以5.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增至4,347亿美元,5G、AI、VR.AR商用的提速及日趋个性化的消费习惯将给数字娱乐与媒体行业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一、产业政策调研本群面向产业属于国家层面布局的重点产业,从2016-2023年,国家部委密集出台数十部与数字内容、虚拟现实、游戏、影视相关的重磅文件(表1),2023年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建设指导思想,这些文件指明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及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双重需求。
(一)虚拟现实行业现状虚拟现实属于国家层面布局的重点行业,我国虚拟现实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一是成熟行业依据传统软硬件或内容优势向虚拟现实领域渗透。
其中智能手机及其他硬件厂商大多从硬件布局。
而游戏动漫制作厂商或视频发布平台,大多从软件和内容层面切入。
二是新型虚拟现实产业公司,包括生态型平台型公司和初创型公司。
该类型企业在硬件、平台、内容、生态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布局,以互联网厂商为领头羊。
如腾讯、暴风科技、乐视网等。
从2018年起,VR内容投资热度已经超越VR硬件,成为VC关注的焦点。
目前VR行业的急需通过2C的优质内容增加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
VR内容领域的发展逻辑是2C先于2B,游戏、影视、直播和旅游四个强娱乐属性行业或将率先迎来爆发。
此外,电商、房地产、工程和医疗等领域社交和主题公园也将在产业进入成熟期后迎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但是,目前虚拟现实内容中,360全景视频所占比重为99.37%,这意味着虚拟现实内容产业的业务形态严重受限,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优质从业人员的匮乏。
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行业企业调研报告一、调研基本情况1.调研目的立足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调研行业发展新趋势,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挖掘行业企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为2022年专业(群)数字化改造、专业动态调整、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调研对象3.调研方法①会议调研法传媒传播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研讨时间:2022年4月15日地点:腾讯会议(线上)主持人:②统计调研法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生源数据调研③问卷法网络新闻行业、企业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分析4.调研内容①网络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和趋势②网络新闻与传播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岗位目的、岗位职责、岗位收入、工作内容、岗位资格或资历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等)③21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生源地5.调研实施①2022.3调查问卷发送②2022.4传媒传播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研讨③2022.4数据收集与分析二、调研结果分析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1、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形”的融合正在逐步完成,传统媒体逐渐扩充为拥有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多元化、多终端的新型媒体。
传统媒体在意识上已经认识到了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各家传统新闻媒体尝试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技术,使新闻报道更立体化、贴近用户需求。
随着媒体企业从机制到经营,积极探索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化,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互换性与互联性将不断加强,媒体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化。
媒体时代背景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体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媒体正在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这种转变引发了人们对媒体时代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媒体时代的背景,揭示其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二、媒体时代的定义媒体时代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不再被少数定制,而是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媒体内容的传播途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背景分析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领域出现了众多新技术和新模式,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
这些新技术为媒体传播提供了更快捷、更直接的方式,也为媒体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化创造了条件。
2. 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快速。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各地的媒体,使得媒体传播无国界,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3. 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媒体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人们需要获取更加精准、个性化的信息,同时也更加注重媒体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
这种多样化的需求迫使媒体及时调整内容和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四、新机遇与挑战1. 新机遇媒体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新媒体时代催生了一批新型媒体企业,它们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创新的媒体形式和内容吸引用户。
这些企业在传媒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其次,新媒体时代推动了传媒技术的创新,媒体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而是以多媒体、虚拟现实等形式呈现,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媒体传播的效果和用户的体验。
2. 新挑战然而,媒体时代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首先,信息过载的问题日益严重。
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信息涌现,用户很难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这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依靠技术手段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分析报告范本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趋势。
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1.信息传播速度新媒体以其便捷的特点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用户可以即时获取新闻和信息,不再依赖传统媒体的时间限制。
这使得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2.传播范围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传统媒体通常受限于地域和资源的限制,而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信息推送给全球用户,这使得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具有巨大的优势。
3.用户参与度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注重用户的参与度。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形成更加多元、广泛的观点。
这种用户参与度的增加使得新媒体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影响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方式和内容选择。
4.商业模式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运营,而新媒体通过内容付费、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更多的盈利机会。
这种商业模式的改变对传统媒体的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挑战。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原因1.技术进步新媒体的兴起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新媒体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其在新媒体时代面临困境。
2.用户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媒体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新媒体能够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相对滞后。
因此,用户的需求变化是新媒体兴起并冲击传统媒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可能趋势1.融合发展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媒体积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渠道,拓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也在吸纳传统媒体的资源和内容,实现互利共赢。
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传播正成为媒体行业的主流趋势。
全媒体传播是将信息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和呈现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全媒体传播的优势在于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
因此,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媒体竞争力和满足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 传播渠道多样化:传统媒体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广泛覆盖。
2. 用户需求多样化: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用户对于信息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形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 传播效果提升: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可以将同一信息以不同形式呈现,增加传播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三、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1. 技术支持: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
包括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精准推送和实时反馈。
2. 内容生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媒体内容供应。
媒体机构应加强内容生产团队建设,提升内容的质量和创新力,以满足用户对多样化内容的需求。
3. 管理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涉及到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来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
包括人员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效果提升。
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难题: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需要应用到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难题。
媒体机构应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2. 内容质量: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内容供应,但目前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互联网电视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形态,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电视以其丰富的内容、个性化的服务和便捷的交互方式,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人们的收视习惯和消费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互联网电视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互联网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二)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互联网电视不仅提供了传统的电视频道,还整合了大量的网络视频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漫、体育赛事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
2、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电视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3、交互性强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 APP 等方式与互联网电视进行交互,实现搜索、点播、暂停、快进、评论、分享等操作,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4、多屏互动互联网电视支持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多屏互动,用户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屏到电视上观看,也可以将电视上的内容同步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近年来,互联网电视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_____年,我国互联网电视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_____亿户,市场渗透率达到_____%。
(二)品牌格局目前,互联网电视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牌:1、传统电视厂商如海信、创维、TCL 等,这些厂商在传统电视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实现了向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转型。
2、互联网企业如小米、乐视、暴风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内容资源和创新营销模式,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3、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这些运营商通过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借助其宽带网络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媒体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媒体融合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不可逆转。
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媒体通过技术手段和业务形态上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互助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内容1. 媒体融合的定义和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和互联网调查,了解媒体融合的定义和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媒体融合的发展情况。
2. 媒体融合的经济影响:调查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产业链和新兴媒体产业链的影响,分析媒体融合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潜在影响。
3. 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调研媒体融合对社会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影响,分析媒体融合在社会文化领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4. 媒体融合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相关技术的调查研究,了解媒体融合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趋势,为未来媒体融合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5. 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媒体融合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创新。
三、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文献,了解媒体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互联网调查: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调查他们对媒体融合的认知和评价。
3. 专家访谈:邀请国内外的媒体融合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看法和经验分享。
四、调研结果1. 媒体融合的定义和现状:媒体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整合与融合,包括内容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逐渐成为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型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的交叉融合不断出现。
2. 媒体融合的经济影响:媒体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产业链的垄断,促进了资源共享和合作效益,为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多商业机会和创新空间。
媒体融合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潜在影响是积极的。
3. 媒体融合的社会影响:媒体融合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Future Media Internet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要求:
提交电子文档格式:PDF或WORD文档。
字数:3000-5000字。
学号,专业,姓名。
●调研总体问题:多媒体业务在各种无线网络中的传输问题
围绕其中的一个点进行充分的调研!
思路:
1:以某种特定技术为导向的调研,MIMO, Network Coding, OFDM, Channel Coding, Source Coding, joint channel-source coding…
2:以协议层为导向,Phy. Layer; MAC Layer; Network Layer….
3:Cross Layer design problem?
4:Layerless design?
4:Some open problems?
5:Some new tendencies?
...
●指定英文阅读文献参考库
为保证新颖性,2010年以后的文章至少有三篇。
Keywords:
Techniques:
Network Coding; Rateless Code; Routing Algorithm; MIMO;OFDM; H.264
Areas:
Survey, Overview, Review, …
Real-time Multimedia; Future Media Internet; 3G; 4G; LTE; LTE Advanced; WiMAX;WiFi;802.11; Mobile Ad-hoc Networks; Wireless Ad-hoc Networks; Multi-hop networks
杂志类
指定中文阅读文献参考库:
为保证新颖性,2010年以后的文章至少有两篇。
电子学报;
通信学报;
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E辑、F辑;
中文常用关键词举例:
技术:
综述;网络编码;无率码;喷泉码;LDPC码;Turbo码;路由算法;MIMO;OFDM…
领域:
实时多媒体;移动自组网;无线自组网;多跳网络; LTE; LTE-Adva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