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母鸡生蛋了
- 格式:docx
- 大小:635.60 KB
- 文档页数:2
《母鸡生蛋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母鸡生蛋了》这是一则很有启发意义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功勋永远是贡献者,而不是出生的地点”。
该故事深刻诠释了努力、奉献和价值观念,是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教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功勋永远是贡献者,而不是出生的地点”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价值观念。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展现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母鸡生蛋了》的内容分析和讨论。
2. “功勋永远是贡献者,而不是出生的地点”的主题讨论。
3. 阅读理解、写作、演讲等相关练习。
四、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节:导入1. 通过短片、图片或音频让学生熟悉《母鸡生蛋了》的故事背景。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第二节:故事解析1. 向学生讲解《母鸡生蛋了》的故事内容,重点解析寓言的特点和道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理解“功勋永远是贡献者,而不是出生的地点”的含义。
第三节:主题讨论1.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功勋永远是贡献者,而不是出生的地点”的理解和看法。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对自我价值和奉献精神的思考。
第四节:能力培养1. 练习阅读理解题,检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功勋是贡献者”的作文。
3. 演讲练习,让学生们用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主题的看法。
第五节:总结1. 综合讨论,让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鸡生蛋了》的读后感并分析自己在实践中如何“功勋是贡献者”。
2. 要求学生准备一次口头演讲,分享自己对于“功勋是贡献者”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母鸡生蛋了》导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和原理。 2.掌握母鸡生蛋的生理周期。 3.理解母鸡生蛋对人类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 一、母鸡生蛋的过程和原理 母鸡生蛋是指母鸡在卵巢内排出卵细胞,并在输卵管内受精、形成蛋壳并最终产出鸡蛋的过程。母鸡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部位。卵巢是母鸡生殖系统的核心器官,其中存储着卵细胞。当卵细胞成熟后,会被释放到输卵管中,在输卵管内与精子结合受精,形成蛋壳,并在子宫内孵化成鸡蛋。 二、母鸡生蛋的生理周期 1.排卵期:母鸡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排卵期,此时卵巢内的卵细胞会成熟并被释放到输卵管中。 2.受精期:卵细胞在输卵管内与精子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 3.形成蛋壳期:受精卵在输卵管中逐渐形成蛋壳。 4.孵化期:蛋壳形成后,受精卵会被输送到子宫内孵化,最终形成鸡蛋。 三、母鸡生蛋对人类的重要性 母鸡生蛋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鸡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此外,鸡蛋也是许多菜肴的重要食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导学提问】 1.母鸡生蛋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2.母鸡生蛋的生理周期是如何进行的? 3.鸡蛋对人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导学延伸】 1.请结合实际观察,描述一下母鸡生蛋的过程。 2.探讨一下母鸡生蛋对人类的健康有何益处。 3.了解其他动物生蛋的过程和特点,与母鸡生蛋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母鸡生蛋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你们知道母鸡为什么会生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母鸡生蛋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2. 目标导向: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将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并且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整体理解 1. 故事背景:故事讲述了一只母鸡每天生蛋,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生蛋,最后通过一只聪明的小狐狸告诉了它生蛋的原因。 2. 故事内容:母鸡每天都会生蛋,但它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生蛋,于是它问了周围的动物,包括小鸟、小猫、小狗等,它们都不知道。最后,一只小狐狸告诉了母鸡,是因为它每天吃下去的谷子变成了蛋。 三、深入学习 1. 生蛋的原理:母鸡生蛋是因为它每天吃下去的谷子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了蛋,这是一个生物的基本生理过程。 2. 生蛋的过程:母鸡在体内形成卵泡,然后卵泡成熟,排出体外形成蛋壳,最后产出蛋。 3. 生蛋的意义:母鸡生蛋不仅是为了繁殖后代,也是为了人类获取食物,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四、拓展延伸 1. 与现实生活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家禽,了解更多关于生蛋的知识,也可以尝试在家养一些小动物,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妙。 2. 思考问题:除了母鸡,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它们的生蛋过程有什么不同? 五、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母鸡生蛋了》,我们了解了生蛋的原理和过程,也明白了生命的奥秘。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爱护动物,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动物生蛋的文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描述它们的生蛋过程以及生蛋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母鸡生蛋了》的导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探索生命的奥秘。谢谢!
《母鸡生蛋了》导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 了解母鸡产蛋的生理过程; 2. 精通母鸡生蛋的关键因素; 3. 激发对动物生殖行为的爱好。 导学内容: 一、母鸡生蛋的生理过程 1. 母鸡的生殖系统:母鸡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 母鸡产生卵子:母鸡的卵巢中含有卵泡,卵泡中的卵细胞发育成熟后被排出,形成卵子。 3. 卵子的受精和孵化:母鸡产生的卵子若果受精后,会在子宫内形成鸡胚,经过21天摆布的孵化期后,小鸡就会孵化出来。 二、母鸡生蛋的关键因素 1. 饲养环境:母鸡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洁净、通风,防止受到感染和压力。 2. 饲料供给:母鸡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产蛋,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3. 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母鸡需要适量的光照和温度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特殊是在寒冷的冬季需要赐予额外的保暖措施。 三、动物生殖行为的爱好 1. 进修动物的生殖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行为可以拓展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2. 观察生殖行为: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殖行为,可以培育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关注和热忱。 3. 探究动物的繁殖和进化:了解动物的生殖行为有助于深度了解生物的繁殖和进化过程。 导学活动: 1. 观看视频:观看关于母鸡生蛋的视频,了解母鸡产蛋的过程和关键因素。 2. 实地考察:到农场或者农户家中实地考察母鸡的养殖状况,观察母鸡生蛋的行为。 3. 小组谈论:小组谈论母鸡生蛋的生理过程和关键因素,分享观察和心得。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对母鸡生蛋的生理过程和关键因素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对动物生殖行为的爱好。期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探究动物世界的玄妙,关注生态环境,珍爱生命。愿大家成为热忱生命、热忱自然的优秀青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引言: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屡屡听到“母鸡生蛋了”的说法。那么,母鸡到底是怎么生蛋的呢?今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有趣的话题。 2. 目标:通过本节课进修,我们将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了解蛋的结构及形成过程,并明白饲养母鸡的一些知识和技巧。 二、探究过程 1. 阅读材料:起首,让我们一起阅读关于母鸡生蛋的基本知识,了解蛋的组成和形成过程。 2. 小组谈论:分成小组,谈论母鸡生蛋的过程以及蛋的保养方法。每组依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谈论,并记录下结论。 3. 试验探究:进行母鸡生蛋的试验,观察蛋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了解蛋壳、蛋白和蛋黄的特点。 4. 观察记录:每位同砚都要记录下试验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以便后续的谈论和总结。 三、总结归纳 1. 小结:通过探究和试验,我们已经了解了母鸡生蛋的过程和蛋的结构。蛋壳、蛋白和蛋黄各自的功能和特点是什么?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2. 拓展沉思:除了母鸡,其他动物也会产卵,你知道有哪些动物会产卵吗?它们生蛋的过程和母鸡有什么差别? 3. 提升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保存蛋,以确保其新颖和安全?你有什么好用的方法和阅历可以分享给大家? 四、教室任务 1. 完成课后作业:回答与母鸡生蛋相关的问题,稳固所学知识。 2. 实践应用: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尝试用鸡蛋做一道简易的菜肴,体验一下蛋的用途和魅力。 五、延伸拓展 1. 视频观看:邀请同砚观看相关的视频,了解更多关于母鸡生蛋的知识。 2. 亲子活动:建议同砚们可以跟家人一起去农场或者动物园,亲眼看看母鸡生蛋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3. 个性进步:若果你对养鸡感爱好,可以尝试在家里养一只母鸡,亲自体验母鸡生蛋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大家对母鸡生蛋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好地保养和利用鸡蛋。期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探究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6课《母鸡生蛋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的第6课。
本课以研究母鸡把鸡蛋孵化成小鸡作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然后再了解鸟类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经历求偶、筑巢、孵卵、育雏等许多有趣的行为。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从鸡蛋到小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鸡蛋的结构,知道卵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对孵化的作用,初步感知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然后通过观察图片和查阅资料,了解鸡蛋的孵化过程,知道卵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活动2“哪些动物是卵生的”,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和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
活动3“鸟的繁殖行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等资料,知道鸟类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经历求偶、筑巢、交配、孵卵、育雏等有趣的行为,提高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
【学情分析】鸡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食物,也知道小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但是他们并不会把鸡蛋的结构与小鸡的孵化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只有受精后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对于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这一问题,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通过互联网、书籍等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本课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和鸟的繁殖活动,对于学生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卵生动物繁殖的共同特点和卵生动物的繁殖行为。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鸡蛋的基本结构,知道卵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孕育新的生命。
2.能说出一些常见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了解鸟类的求偶、筑巢、交配、孵卵、育雏等繁殖行为。
4.能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搜集资料,并初步学会整理资料。
5.对动物的繁殖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能说出鸡蛋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对孵化的作用;知道卵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难点】能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搜集小鸡孵化过程、卵生动物及鸟类繁殖行为的相关资料,并初步学会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母鸡生蛋了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和鸡蛋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对生物生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4.重点:母鸡生蛋的过程和鸡蛋的形成过程。
5.难点:学生对于生殖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展示鸡蛋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鸡蛋是怎么来的?
2.知识讲解
讲解母鸡的生殖系统和生蛋的过程。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鸡蛋的形成过程。
3.观察与讨论
展示鸡蛋的实物,让学生观察鸡蛋的外观和结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母鸡生蛋过程的理解。
4.总结
与学生一起总结母鸡生蛋的过程和鸡蛋的形成过程。
5.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母鸡生蛋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母鸡生蛋的过程和鸡蛋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对于生物生殖的认识。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母鸡生蛋了》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2. 探讨母鸡生蛋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导学内容:
一、母鸡生蛋的过程
1. 母鸡生蛋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在早晨或傍晚时分;
2. 母鸡在生蛋前会表现出一些行为特征,如找寻适合的地方、挖坑、打转等;
3. 母鸡生蛋时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但通常能顺利完成生蛋过程。
二、母鸡生蛋的重要性
1. 母鸡的生蛋是人类获得鸡蛋的重要来源,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2. 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3. 鸡蛋还可以用来烹饪各种美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导学活动:
一、观察生蛋过程
1. 观察母鸡生蛋的行为特征,记录下来;
2. 观察母鸡生蛋的时间、地点等情况,做好记录;
3. 观察母鸡生蛋的过程中是否有特殊情况发生,及时记录并观察。
二、讨论母鸡生蛋的重要性
1. 小组讨论母鸡生蛋对人类的重要性,列举出至少五个方面;
2. 分享讨论结果,听取其他小组的看法,进行交流讨论;
3. 思考如果没有母鸡生蛋,人类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写出至少三个方面。
三、实践活动
1. 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母鸡生蛋的科普海报,包括生蛋过程、重要性等内容;
2. 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让其他同砚了解母鸡生蛋的相关知识;
3. 评选最佳海报,进行表彰奖励。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我们了解了母鸡生蛋的过程及重要性,培养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关注动物生态,珍爱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母鸡生蛋了》导学案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母鸡生蛋的过程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母鸡生蛋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2. 激发学生兴趣:谁能猜猜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母鸡生蛋是不是很奇奥?
二、阅读理解
1. 阅读故事:请同砚们阅读《母鸡生蛋了》这个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
(1)母鸡生蛋的过程是怎样的?
(2)母鸡生蛋的时间有哪些规律?
(3)母鸡生蛋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2. 分组讨论:将同砚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答案,鼓励他们展开思考和交流。
三、思维拓展
1. 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一只母鸡,你会怎样珍爱自己的蛋?请同砚们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和描述。
2. 分角色讨论:将学生分成母鸡和农夫两个角色,让他们盘绕母鸡生蛋的过程展开对话,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
四、教室小结
1. 总结内容: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母鸡生蛋的过程和规律,也启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2. 提出问题:请同砚们思考,除了母鸡,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它们的生蛋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五、作业安置
1. 作文题目:写一篇关于动物生蛋的作文,可以选择母鸡、鸭子等动物进行描述。
2. 阅读任务:阅读《动物世界》相关章节,了解更多关于动物生殖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收获:通过今天的导学,学生们对母鸡生蛋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2. 改进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有趣的故事和情境,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母鸡生蛋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同砚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2. 培育同砚观察、沉思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同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母鸡生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2. 蛋壳的结构和特点。
3. 蛋黄、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三、教学筹办:1. 试验器械:母鸡蛋、放大镜、试管、显微镜等。
2. 试验材料:玻璃杯、盐水、醋等。
3. 试验环境:教室内的试验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母鸡蛋,引发同砚对母鸡生蛋的好奇心。
2. 试验一:观察蛋壳的结构和特点。
同砚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蛋壳的细微结构,并谈论蛋壳的作用。
3. 试验二:用盐水和醋分别浸泡鸡蛋,观察蛋壳的变化。
同砚可以通过试验,了解蛋壳的化学成分及变化过程。
4. 试验三:用显微镜观察蛋黄、蛋白的结构。
同砚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蛋黄、蛋白的微观结构,了解它们的组成及功能。
5. 总结:让同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母鸡生蛋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安置:1. 观察家中的鸡蛋,写一份观察报告,包括蛋壳的结构、蛋黄、蛋白的特点。
2. 制作母鸡生蛋的模型,展示给同砚们。
3. 设计一个试验,探究蛋壳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并撰写试验报告。
六、教学评判:1. 同砚能够准确描述母鸡生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2. 同砚能够观察、沉思和动手完成试验。
3. 同砚能够通过试验和总结,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七、延伸拓展:1. 组织同砚参观农场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母鸡生蛋过程。
2. 鼓舞同砚自主探究其他动物的生殖过程,比如牛生小牛、鱼产卵等。
通过《母鸡生蛋了》这个主题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同砚对生物学知识的爱好,培育他们的观察、沉思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期望同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享受进修的乐趣,探究科学的玄妙。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同砚了解母鸡的发展发育过程,培育同砚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认识。
2. 培育同砚观察、沉思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同砚的动手能力和创设力。
《母鸡生蛋了》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母鸡生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
2. 探究母鸡生蛋的生理机制。
3. 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活动安排: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母鸡生蛋的现象,引出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母鸡的生理结构、生理过程及生蛋机制。
3.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探究母鸡生蛋的相关因素。
4.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结论。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培养科学思维。
活动实施: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母鸡生蛋的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母鸡生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母鸡会生蛋?母鸡的生蛋过程和特点是什么?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母鸡的生理结构和生理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母鸡的生蛋机制。
包括母鸡的生殖器官、卵巢的结构和功能、排卵、受精和生蛋的过程等内容。
3.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母鸡生蛋的因素。
可设计不同条件下母鸡生蛋率的实验,比如环境温度、饲料种类、光照时间等。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比较不同条件下母鸡生蛋率的差异,总结影响母鸡生蛋的因素。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讨论结论。
学生可以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延伸活动:1. 观察家禽农场中的母鸡生蛋情况,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对母鸡生蛋的影响。
2. 了解其他动物生殖繁殖机制,比较不同物种的生殖特点。
3. 参观动物繁殖中心或实验室,学习更多关于动物生殖生理的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能够掌握母鸡生蛋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母鸡生蛋的生理过程;2. 掌握母鸡生蛋的周期和方式;3. 理解母鸡生蛋对人类的重要性;4. 培养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精 品 教 案
母鸡生蛋了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学会搜集、分析、整理筛选有用的信息。
2.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蛋的结构特征。
2.认识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2.加深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大家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鸡蛋是怎么来的呢?
2.根据学生回答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母鸡生蛋了。
(二)活动1:观察鸡蛋。
收集不同品种的鸡蛋,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
1.猜测鸡蛋的外形特点对卵的孵化有什么作用。
思考: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壳表面,有什么发现?
椭圆形的结构与孵卵有关吗?鸡蛋壳是密不透风的吗?
学生分小组汇报,教师交流补充。
不同的鸡蛋外形各异,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外,其内部结构也具有相
同的特点。
2.逐层解剖鸡蛋,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特点,并猜测这些结构在卵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蛋壳里面好像有层膜。蛋黄上的小白点是什么呢?
精 品 教 案
操作:用镊子的柄轻轻地将鸡蛋壳较钝的一端敲出一个洞。
用镊子小心地将蛋壳膜撕开,把鸡蛋内容物倒入容器中。
观察现象,并填入下表。
得出结论:
母鸡的卵细胞和公鸡的精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已受精的鸡蛋的胚盘比未受精鸡蛋的要大
一些,颜色稍深。鸡蛋受精后才可能孵出小鸡。
活动2:从鸡蛋到小鸡。
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精的鸡蛋发育成胚胎,并最终破壳而出的过程就是孵化。查阅资料,
了解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鸡蛋是如何孵化成小鸡的,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养一两只小鸡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