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不可不知的几件事(连载四)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生毕业生活常识
1、孝敬长辈,少量多次
毕业工作了,就要给长辈零花钱了,尽量以“少量多次”为妙,尤其是祖母辈,一次没必要给太多,尽量每次见面都有表示。
回家给父母零花钱,也别一次给足,分次给是最有感情的安排。
2、不要用太多信用卡,可以好好管理一张卡,把额度慢慢提起来。
可以养成记账的好习惯,珍惜自己的银行信用,合理消费,把信用卡的额度慢慢提起来,非常好的救急工具。
3、试着照顾好自己的兴趣爱好
“课余时间”变成“业余时间”了,它珍贵与否取决于如何使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那种自己为它即舍得花钱又愿意花时间的爱好,无所谓他人的看法,注重自己的感受。
很多情况都要依仗它,工作遇到挫折,感情遇到问题,跟父母发生严重的争执。
毕业了,就慢慢只能靠自己了,要有能宽慰自己的事儿,爱好往往是最自愈的选择,要照顾好它。
4.好好吃饭
一日三餐要好好吃,特别是早饭,合理的控制饮食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试着在家做饭,不仅比外卖便宜吃的也舒服很多,最最最重要的事情,做饭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5.坚持锻炼
不管多忙,每周尽量锻炼三次,也未必非要去健身房,哪怕是买双跑鞋跑跑步也是挺好的。
我毕业之后还在健身房锻炼,也经常跑马拉松,强健的体魄对日后工作很重要,不仅仅是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追求很好看的身材其实挺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时间精力,把目标放在出出汗保持健康也挺好的。
解答同学们的有关问题一、大学毕业生必须知道的事情1、现在同学们都在忙着求职找工作,但是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搞清楚,因为有些手续过了毕业时间,没办法再补办,“干部身份”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有“干部身份”,多数同学不知自己这个身份。
但是今后进入国企、事业编制的机关单位、银行等,这个身份非常重要。
2、只有你拥有“干部身份”才能够参加单位评职称、提干、计算工龄等相关事情,薪酬待遇和各类保险福利也都与之挂钩。
3、报到证是“第二身份证”,有些同学以为大学毕业,带走的只是知识。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报到证”。
它是‘干部身份’的最有效证明。
一份存入你的档案,另一份交给单位.二、现在有工作准备签订三方协议的同学如何办1、北京同学⑴工作巳经确定的同学(单位巳经同意接收,本人愿意干的),应尽快与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保证自己的权益,(有不清楚的问题看三方协议签订模板)。
档案接收盖章有三种情况,1.单位有人事部门可以接收学生档案的,三方的左边盖上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章就可以,单位名称和存档单位名称是一致的。
2.(非公经济的单位(如公司,私人企业),无权存放档案的单位,单位在人才有开户集体存档,签订三方协议,在三方左边盖上单位的公章后还要去单位集体存档的人才盖章.3.非公经济的单位(如公司,私人企业),无权存放档案的单位,也没有集体存档,学生本人与单位签订三方盖上单位公章后,右边有人事权的上级主管部门如何去办理?先与老师沟通,看是否可以去户籍所在地人才盖章。
4.属于派遣制的单位要在派遣机构办理.2、外地同学⑴回省市本地找到工作,签订三方协议,回省在异地市工作的签劳动合同.⑵外地同学在北京工作,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户口与档案不分离的原则,户口迁回原籍,档案回户口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在北京工作签劳动合同.三.其它毕业生安排1、自主创业:毕业后自己或与别人合伙办公司,自己办实体店、办网店的同学,可以找老师交申请书,写明创业项目、内容、具体地点等,来校办理相关手续,2、出国留学:准备出国的同学一定要与老师联系,解决好档案的存放问题,以免今后留下问题。
1.毕业了,你的档案转了吗?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档案不管不问,已不是个别现象。
据了解,在各院校、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地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被大学毕业生遗弃的档案都不少。
超过择业期,毕业生的档案会被学校退回原籍。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时,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本身或者其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
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一般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交流中心。
按照规定,学校应将学生档案转给有档案管理支配权的单位和国有企业、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县级以上go-vern-ment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
县级以上go-vern-ment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均可为毕业生接收管理档案,并依据档案为毕业生提供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国政审、考研证明等一系列内容的服务。
有就业单位档案这样办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交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需要迁移户口的毕业生,还需要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等材料到原籍办理户口迁移证。
办理了人事代理的,由所在学校统一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经清点、核实,符合条件的,办理存档手续。
需要办理户口的,持存档手续、毕业证复印件、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和身份证照片等在工作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入户手续。
应聘单位无集体户口的,可直接迁入省或市、县的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口。
择业期内怎么办择业期内,毕业生可以将档案存放在学校。
但如果择业期满,要提前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持《就业协议书》直接到人才交流中心,签注人事代理意见;将《就业协议书》交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到有关部门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所在学校将毕业生档案转递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存档手续;持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身份证等材料办理存档和入户手续。
超过择业期的毕业生档案该怎么办理超过择业期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持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有效文书(证件)到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开具商调函,凭商调函由原档案管理单位将人事档案移交本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在个人手中保存或在无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保存的,凭就业报到证先到当地go-vern-ment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补办有关手续,完善档案材料(私自拆封或无档案管理权的单位拆封的,需退回原毕业院校重新审查、密封),而后,再将档案移交到人才交流中心。
毕业季,有件事你肯定不知道这个六月,我们毕业啦!走进美丽的校园,走进空荡荡的宿舍,心里不知啥滋味。
就在这个夏天,我们各自启程,接受时光对我们未来轰轰烈烈的考验,校园生活已经落幕。
毕业季,有些事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比如:毕业照:凝固这一刻的美好时光;摆摊:把那些青春岁月留给学弟学妹;重游校园:最熟悉又将陌生的地方;散伙饭: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一个人落寞地走在校园的小径,心里空落落的,不安、不舍、看着校园里一个个熟悉的场景,看着身旁路过的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以及他们脸上洋溢出来的笑容,我们倒像是历经沧桑的老者,用过来人的目光看着曾经懵懂的自己。
不知不觉走到了校园的银杏园,有同学在拍校园微电影,祭奠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电影男女主人公演着校园青涩的恋情,静静的找个角落默默关注着他们。
那女孩笑得那么甜,这样单纯的微笑,像一张白纸,那么干净,我相信看见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看着这一切,不知不觉自己嘴角也上扬了,毕业的落寞也瞬间消失了。
不料,男孩递给女孩一个什么东西,那女孩竟然当场哭泣,哭的那样伤心,我一个外人看了都觉得心疼,那究竟是什么东西?竟会让女孩心情如此转变?此时男孩以及在场所有人都呆了。
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女孩一句话打破了这尴尬的情景。
她说:“以后再也吃不到了”在场的各位明显也还是一头雾水,大家都在期待接下来她会解释点什么,时间过了好一会儿,女孩终于控制住情绪缓缓说道:“5年前,他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给我吃了一颗糖,那时候我觉得那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东西,当时没有注意是什么糖,只觉得怎么会那么好吃。
于是他每天都会在我的桌子上放一颗,后来同学也老开玩笑,高中时候还是很害怕这样的流言蜚语的,尤其是同学老师公认的好学生,于是我故意疏远他,只是每天进教室桌子上都会放着一颗糖,即使他知道糖都是到了班上同学的口中。
后来我家里出了事,天天活在悲伤中,吃不好,睡不好,明显营养不良,到了高三拼命的关键学期了同学老师都为我急。
有哪些毕业前就该知道,但是没有人告诉你的事?
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两天拍毕业照的学生到处可见。
前两天看新闻,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将要突破一千万大关,数量和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可谓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要灰心丧气。
就以姐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来说,不管有多难,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来说,始终是有机会的。
已经工作这么多年的我呢,就想告诉那些大家,一些在你毕业前就务必明白的几件事,听懂的话能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是要珍惜自己的价值。
很多毕业生会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先随便找了家公司上班,想着先挣点钱缓冲一下,等就业形势好了再找好工作。
殊不知其实你的工作履历是会影响到你下一份工作的,况且跟你自身价值不匹配的工作也不能给你带来成长。
其次是不仅要关注能力的成长,也要注重修炼自己的外在。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长相在很多时候都是敲门砖,长得好看就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最后是要学会独立。
走入社会以后,你会很难遇到知心朋友,甚至会遇到很多坏人。
所以独善其身、过好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
最后,祝愿刚毕业的孩子们都能事业有成,一切顺利!。
毕业生必知二三事签约/违约篇(一)签约一般来讲,签约分为两种:签offer和签三方协议。
其中,前者对个人及企业的约束效力远不及后者。
下面分别来介绍。
1、签offeroffer一般是单位提供给你的一个录用意向,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给你,要求你在上面签字,表明你接受对方的录用意向,愿意到单位工作。
所以,这实际上相当于个人和企业签署的一个合同。
一般这种形式在外企中比较常见,另外就是那些不给解决户口的单位,通常也会跟你签署一个这样的offer,然后等你正式工作后,再签署劳动合同。
在此提醒大家,签offer前应了解以下几点:1)offer的作用。
offer是你和公司签署的一个录用意向,并不涉及学校,所以,对你的约束力不大,同样,对公司的约束力也不大。
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不去,而公司也可以随时不要你。
所以,如果你非常想去这家单位,一定要和他们签三方,这样才能保证你肯定被录用。
而如果公司不肯和你签三方,只签offer,那说明它无法帮你落户,这种情况在北京和上海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因为受到户口指标的限制,很多单位确实无法帮你落户或接收你的档案,所以他们无法跟你签三方,只能签offer 。
这种情况下,你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毕业前找一家单位挂靠户口和档案如天津人才市场),即和这家单位签三方;要么,毕业时户口和档案被打回原籍。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毕业后,你的户口和档案留在挂靠单位或打回原籍,然后,你与之前签offer的这家公司签署正式劳动合同,过去上班。
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以外地人的身份在北京或上海打工,换言之,你不属于这个城市,跟民工没有什么区别。
2)如果签了offer以后,又不去这家单位了,算不算违约,需不需要交违约金?答:需要。
尽管offer不是三方协议,但它实际上是你和公司之间签署的一个非正式的合同。
所以,如果在offer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当你不去时,就算违约,仍然要交违约金。
这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违offer也是需要交违约金的,如果上面规定的话。
大学毕业不留遗憾毕业前这15件事你一定要去做哦“大学毕业不留遗憾,毕业前这15件事你一定要去做哦”毕业时,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留下美好回忆的时候,可是有些人却会因为自己大学时光没有把握好而遗憾。
有时是因为在校友身份,有时是因为在校园生活没有充分添色,当你看着自己的毕业照时甚至会有种拿不出手的挫败感。
所以,想要在毕业之前体验大学生活的滋味并且不留下遗憾,最重要的就是能做到毕业前这15件事。
第一件事,出去旅行。
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青春,最值得我们体验的色彩,这时沿途的风景和这个世界的角落都在等着你去去发现。
大学生活中,有时是紧张把书堆起来,有时是去拼凑过去几个月没有准备的考试,这个时候出去旅行,让不同的风景给你以不同的活力,这样既可以充分体验大学生活的快乐,又能有效地放松自己,让心情得以恢复。
第二件事,建立好友谊。
大学生活里,有些友谊或许会在毕业后渐行渐远,也有可能因为时间和聚少离多而永不重聚,所以,清楚自己的一不做二不休,在友谊中集结出毕业班的联谊,建立起一个让大家共同收获的情谊,在最后的时刻,无论远近,都可以拥有一片大家齐心的力量。
第三件事,参加兴趣小组。
毕业前,建议大家能够多多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它不仅可以让你的大学生活充实,也可以帮助你结交新朋友,在活动中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激发自己的兴趣,也可以让你在毕业后怀有美好的回忆,毕业不留遗憾。
第四件事,多关注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文化活动,让你可以在校园里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信息,多多关注及参与,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毕业前可以充分了解大学文化,在大学毕业时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世界。
第五件事,参加学习社群。
学习社群里多元化的师生之间会有一种极强的互动力,你可以结交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与学习同行,切磋琢磨,能够让你在学习上有质的提升,在毕业前用心积蓄,在毕业后也可以得到朋友们的精彩支持。
第六件事,把握好时间。
大学生活常常被描绘为一场派对,可是其实很多时候你一定要把握好学习时间,把握好学习速度,把握好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获得更多的收获,在毕业前多学习多提高,让自己的毕业更加有价值。
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最近毕业生招聘的专场,开始在全国“铺开”。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
今天广东的一个综合场,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今天我是以多重身份,参与这个招聘会的: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希望为公司招到一批合适的储备人才;作为一个职业规划研究者,我要深入一线接触准备投身社会就业大军——应届生的特点;作为广东省劳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我想藉此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以及他们的所想所思。
到了招聘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
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而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06年将超过360万。
进场的时间还没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带”。
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
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着满怀的期待排队,每天只能排到3、5个队伍中,去投3、5份简历,而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心里等待……而现在,人龙的规模远远超越我作为毕业生的那个时候。
现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了,但我无法分清,眼前的这种景象,该是用壮观来形容,还是用悲壮来形容,无法说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
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研究生:全部都是说“4000元以上”。
本科生:2000-3500元。
大专生:基本都是提2000以下。
其中,技术类的(如WEB开发),相对偏高,在3000-3500之间。
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去年我是在5月份以后,才陆续通知一些人到公司面试)。
一方面也许现在是刚刚开始,大家把握不到竞争线的准绳,另一方面,我希望是因为就业市场在转暖(但是看不到这种迹象)。
而其中,有不少细节值得一提。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那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
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却的确体现了一种差别。
今天主要都是来自广东学校的学生,本科线上,暨南大学、华师大、华工、华农提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在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点的院校,则提2500元以下;专科线上,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非正规院校”,比如什么技工类学校、民办学校。
关于档案托管:
大家论文初稿写完了,我们还得接着说毕业这点事。
一、先跟准备“二战”的同学澄清一件事情:
之前鼓励大家在各地办理档案托管,而不是打回原籍,是因为好处是,一年之后,如果考上,可以办理转正定级再上研究生,上了研究生就直接算工龄了;如果没考上,这一年的时间也算浪费。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也是后来深究下去发现的,感谢袁伟同学提供线索:
转正定级需要在档案托管机构放满一年,也就是说从2012年7月—2013年7月,这是前提。
再加上办理填表的时间,就需要到2013年8月之前档案不能迁走。
这样,如果能考上,有些学校要求在职人员调档时间在8月份之前,那你就不能转正定级了,只能等到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到正式工作,满三个月再转正定级。
如果学校允许本人自带档案到学校报到,那你就要等到8月份办完手续再迁走。
如果没考上,那就直接找工作,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档案拖到办完转正定级再迁走,否者这大半年的时间就浪费了。
综上,我还是认为,“二战”的学生在各地办理档案托管是利大
于弊的。
虽然要交管理费(打回原籍,也交钱,只是钱少没工龄),但是花钱买保障,就算明年考上了提前迁走,那个时候也就不在乎这五百大钞。
没考上,也算留个后路。
二、在烟台办理档案托管的适用人群
1、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毕业后还想继续留在烟台的山东学生。
之所以是山东学生,因为本人始终建议,外省学生回生源地附近工作为上。
烟台又不是遍地黄金,没必要留下。
千万不要让“生活四年,熟悉这里”的想法欺骗,你离熟悉还差得远,除了南大街,你能找到北大西街吗?也不要被“烟台空气好”所诱惑,你大学生活在烟台房价最贵的地方,除非你是富二代、官二代,或者嫁给(娶了)富二代官二代,否则,这里也是能是你偶尔回忆的地方。
2、准备明年考研的山东学生。
如果能在生源地找到这样的托管公司也可以,但一定确保能办理转正定级,不建议打回原籍。
3、明年考不上也要留在山东工作的外省学生。
确实想把青春奉献给齐鲁大地,那就留下吧。
留在烟台,以后找工作方便调档。
4、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但是公司不能接受档案的学生。
人和档案分离,也是无奈之举。
等过几年,成了老员工,公司会给解决档案的,但不会解决户口。
所以,如果户口不在学校,留在烟台性价比最高,非常划算;如果户口在学校,能在家里找到人才市场
办理档案托管是最好的,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机构,那就考虑是户口漂在外地(档案托管在烟台)还是档案没有工龄(打回原籍),自己权衡吧。
本人建议这种情况,打回原籍。
5、目前没工作,想毕业之后到大城市闯荡一下。
山东学生很适用,省外学生,参考4的分析
6、在省内工作,但是公司不能解决档案和户口,也就是不能网签。
此类学生,除非公司在青岛和济南,否则强烈建议辞职。
在青岛或济南,还是要积极联系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当地应该有相应政策,可以在当地办理;
除上面城市外,公司不能网签,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他不是正规公司,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值得去工作,除非你自己愿意做有这月没下月的月薪工作者。
企业到当地人事局免费登记就可以具备网签资格。
网签后人事局可以协助保障学生利益。
企业不网签,司马昭之心。
三、如何办理档案托管
烟台本地:
1、不管是自己找还是学校推荐,都要进行网签。
网签单位有的就是该人力资源公司,有的是具体企业名称。
2、如果没有可靠的人推荐信誉过关的公司,建议选择学校推荐的公司。
烟台以外:
自己到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咨询相关业务,手续要比大家想想的
简单。
例如,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在网上就可以办理档案托管业务。
但是一定要问清楚,这样和人才服务中心签约的情况,一年之后能不能转正定级。
关于缓派
网上有资料显示:毕业生毕业时学校可以保留户口和档案两年,两年之内可以再次派遣。
其他学校,我不知道,工商学院绝对不会给你保留两年,不是学校违反国家政策,而是“打回生源地,两年之内有再次派遣资格”就是这条政策的具体执行方式。
但是,学校对极特殊情况也可以办理缓派,但是条件很苛刻。
一般如下情况可以申请办理:
1、6月10日(具体时间以学校规定签约截止时间为准)之前,本人是外省学生,已经通过山东省内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笔试、面试,但没有办理正式录用手续(发调档函)的学生。
因为其录用可能性很大,为了避免办理跨省改派,暂时留在学校。
2、生源地为A的省外学生,参加B省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录用可能性很大,但是截止日期之前不能发调档函的,为了避免跨省改派,可以申请缓派。
除此之外的情况,只能报学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