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哲学第三章 学术自由
- 格式:ppt
- 大小:760.50 KB
- 文档页数:24
约翰特鲁比读书笔记(七内容整理:本章论述高等教育借以存在的哲学基础,提出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权威基础的两派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前者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强调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
或者强调对深奥知识的探讨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
就美国高等教育史的演进而言,这两种交替占据统治地位,但仍有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考虑论值影响。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两者可相互促进,结合的基础是实用主义价值观。
精彩句段,1.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参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2.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
(高深学问的要求)3.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
4.如果大学拥有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但是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
5.否认客观性客观存在会造成前后割裂,互相矛盾的局面,因为这样有碍于我们区别历史杜撰和历史事实。
6.专业学院通过利用大学其他部分的研究指导自己的实验,而研究则可通过在实践中的验证更加充实自己的成果(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地位平等相辅相成的)7.专业对于个案的重视是宝贵的财产而不是债务(每一个实践,经验都是财产,应得到重视)8.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永恒需要。
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得历程的考验。
阅读感想:对于高等教育哲学,要保持一定的独立自由地位,但也不可完全脱离社会,整个教育系统都是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的,高等教育虽一直强调扩大自主权,但也不能完全自主,作为高等教育哲学亦是如此,对于高等教育哲学,我认为不必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真理虽有了价值方面的后果,学术仍可忠于真理,忠于价值自由,因真理本身的讨论对象并非泛,其实有关具体的真理,可对真理的进行实践的后果不归研究者,研究者只是将真理展示,由其他懂得落实的人来实践。
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问题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自主权以及学生的思想表达与学术选择权。
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意义、挑战和保障措施进行分析。
一、学术自由的意义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之一。
它保障了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中的自主权,使其能够自由选择和表达观点,不受外界的干预和限制。
学术自由还鼓励学术界的创新和探索,为学术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只有在具备学术自由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自由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预严重影响了学术自由的实现。
某些政治势力试图通过干预学术界的研究和言论来达到其政治目的,这对学术自由造成了威胁。
其次,学术机构的官僚主义和规范化也限制了学术自由的发展。
一些研究者受到权威学术观点的束缚,不敢提出与之相悖的观点,这使得学术界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此外,学术不端行为也极大地损害了学术自由的形象和声誉。
学术造假、剽窃等行为不仅违背了学术伦理,也使得学术自由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重大危害。
三、维护学术自由的措施要维护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护学术自由,确保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表达和学术选择上的自由。
其次,学术界应当建立健全的学术伦理体系,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学术自由的水平和声誉。
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鼓励教师展示创造性的观点和成果。
此外,学术界还应该积极开展对学术自由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普及学术自由的意义和重要性。
结语: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自由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教育哲学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美)约翰·布鲁贝克背景:本书1978年出版。
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
学生运动对美国大学的冲击促使学者进行反思,出现了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
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作用即论证高等教育的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内嵌于历史:1、中世纪:大学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医生、律师、教师、牧师等;2、文艺复兴之后的英国:大学的人文主义抱负,其中自由(或博雅:liberal)教育观念为顶点;3、近代德国:大学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合法地位;4、美国“赠地”大学: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
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传统或理念)如何融合?(特别是后三种大学传统)布鲁贝克围绕专门知识(expertise)或高深学问来回答这个问题。
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
这些学问或者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虽然已知,但由于它们过于深奥神秘,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
(高深学问的定义颇为模糊)第一章高深学问大学是这样一个机构: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
大学合法性地位的两种途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1、以认识论为基础;2、以政治论为基础。
前者:以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后者:除了好奇,还要考虑知识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两种哲学交替在美国大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建国(政治)、约翰·霍普金斯(认识)、威斯康辛(并重);两种哲学之间的冲突:认识论方法试图摆脱价值影响;政治论方法必须考虑价值问题(真理与权力)引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反对二元论,认识到思维和行动(或各种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
大学落后于时代了吗?反主流文化批判以上两种哲学“都局限于理性观念的范围之内,而没有涉及通过感受、心灵或精神与探讨真理的非理性方法”。
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兼论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权力的提高卢晓中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是高等教育中最悠久的传统,也是最古老的命题。
关于这一命题的论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它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进程。
与这一对概念相联系的是学术权力问题,这同样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值得给予充分关注的命题。
一学术自由、学术自治是高等教育中颇为重要且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下面我们从联系与区别的角度首先对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这对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对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享有与限制进行探讨。
(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辨析传统的学术自由指的是大学学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约束、不受限制和不受威胁地探索学术问题(高深学问)、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散布自己的学术思想。
传统的学术自治指的是学术机构(大学)的自治,即大学是一个学者团体,学者们自己管理自己,不受外来的控制。
由此可见,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基本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均基于对认识论哲学的认同上,学术自治主要源于学术自由的思想,又对学术自由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自治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保证”。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两者甚至是同一的。
但它们又不是一回事,其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自的主体不同,前者主要是指个人(大学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学术机构(大学);而后者主要是指学术机构。
第二,内容上,除了“从这种意义上”的同一性外,也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情况。
正如布鲁贝克在论及为什么要在其《高等教育哲学》中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分别加以论述时指出:“不仅因为它(学术自由——笔者注)不同于学术自治,而且还因为两个概念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相互冲突。
相互冲突的最重要一点是,迫切需要某种社会机构能在不受控制、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
学术自由是后于学术自治出现的一个概念,学术自治是自中世纪大学出现以后就有的一个概念。
教育中的几个自由概念及限度教育中的自由是有前提的。
教育过程不是使个人拥有“绝对自由”的权力,而是引导个人树立一种自由自主的意识,产生追求并创设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社会的愿望和权力。
一、学术自由及其限度1、学术自由的思想渊源及定义学术自由的思想历史悠久,我国的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有教无类”,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百家争鸣。
在欧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早在公元前250年就提出“学者必须有权力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
西方:史上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基础是中世纪欧洲大学奠定的,是科学事业、教育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自由。
应该说学术自由思想的出现,是欧洲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兴起的理性主义的自然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理性主义的前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正确使用自己的理性,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理性的能力,理性就必须是自由的。
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为哲学之自由”思想。
当时所谓的“为哲学之自由”就是学者的研究和理论,除了自己的良心和责任之外,免于一切外在权威的自由。
1694年,以“为哲学之自由”为基本原则建立了哈勒大学。
这所大学不仅是德国的而且是欧洲的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欧洲“自由思想之堡垒”,在当时汇集了全欧洲最有才华的学者。
1711年,以为教授指出了哈勒大学与当时的大学的区别。
他问道”大学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解释说”就是把人们引向只会。
也就是说引向分辨真理与谬误的能力。
但是对于大学的研究有任何限制的话,这一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1806年,以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为基础,建立了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的创始者和管理者们确立的学术自由的原则,逐渐被人们视为举办大学的基本原则。
我国:我国现代学术自由思想是与大学制度一起从西方引进的。
只要有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学术自由就是一个问题,这一点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现代大学的建立,是以作为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为开端的。
蔡元培执掌北大期间,提出并实践了学术自由的思想。
高等教育中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则,它不仅保障了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的自由,也促进了学术创新和知识的进步。
因此,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重视和维护学术自由,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学术自由有助于促进学术创新和知识的进步。
通过保障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自由,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
例如,通过提供研究经费、设立学术奖项和组织学术交流,大学和学院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其次,学术自由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保障教师在教学中的自由,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通过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大学和学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此外,学术自由还可以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保障学术自由,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为社会提供独立和客观的学术研究和观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通过开展社会问题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进行学术传播,大学和学院可以为社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然而,学术自由的维护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维护学术规范和伦理,如何平衡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外部干扰和压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学术自由的维护还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在政策、资源和管理上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学术自由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重视和维护学术自由,高等教育可以促进学术创新和知识的进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术自由模式和路径,从而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支持和保障。
4o。
教师的教育自由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基本自由和公民的自由。
在此基础上享有教师职业的特殊自由,这就是教师的教育自由。
教师的教育自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示出的职业自由。
教师从事的是以知识和思想表达为工具的精神影响活动——教学,同时,还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和发明——学术研究,虽然学术研究不是教学,但它和教学是密切联系的,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其教学的内容直接来自其学术研究的效果。
所以,教师的教育自由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思想和表达自由、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
思想自由。
人是有思想的,无论是他的思想多么高深或浅薄,正确或错误,我们都不应该压制这种思想,应该允许他充沛表达出来。
诚如伏尔泰所言,“我可以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我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利”。
思想自由从积极的方面说是发生和发明思想的自由,这是人的主观性和发明性的表示,是追求自身独特的人格理想的一种自身实现。
在消极的意义上,思想自由是发明和表达思想免受外界干预的自由。
哲学家把消极意义的思想自由当作检验自由民主社会的“试金石”。
科恩说:“假如我们要坚持民主,言论必需完全自由。
批评的自由、发表反对意见的自由,不论如何不受欢迎,尽管可能有害或违反常情,但在民主国家中是绝不可少的”[1]罗尔斯援引科尔文的观点说明:不存在有煽动诽谤罪是检验言论自由的真实实用的规范,任何把煽动性的诽谤当作一种犯罪的社会都不是一个自由的社会。
[2]思想家都是把思想自由作为人的基本自由而提出的。
我之所以在教师自由中突显出来,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无论是教学科研,都更需要一种思想自由。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发明出新的精神产品,也不可能进行发明性教学,也闪现不出思想的智慧。
曾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认为,假如一所大学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他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可以说这所大学就没有尽到它的职责。
同样是作为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取得了历史的辉煌。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三章-高等教育理念[单选题]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江南博哥)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OA.学生自治理念B.教授治校理念C.学术自由理念D.大学自治理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学术自由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单选题]2.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OoA.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B.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C.麻省理工学院成立D.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
[单选题]3.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O oA.陈鹤琴B.陶行知C.胡适D.蒋梦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胡适。
[单选题]4.将实用主义思想推向顶峰的人物是OoA.皮尔土B.詹姆斯C.杜威D.约翰•密尔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将实用主义思想推向顶峰的人物是杜威。
[单选题]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社会对劳动力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教育理念是OOA.专业教育理念B.通识教育理念C.职业教育理念D.自由教育理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社会对劳动力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理念。
[单选题]6.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教育理念是OoA.专业教育理念B.通识教育理念C.职业教育理念D.自由教育理念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出现的教育理念是自由教育理念。
[单选题]7.高等教育理念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即教育理念、学术理念和OoA.自由教育理念B.通识教育理念C.机构理念D.专业教育理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高等教育理念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即教育理念、学术理念和机构理念。
论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丁学勇(兰州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内容提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应当是当代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不是两项孤立的权利。
学者在二者的关联性上所做的论述随处可见,二者的紧密的关联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主要阐述的却是二者的不一致性甚至是对抗性。
以期能在二者一致性中发掘非一致性,保持辩证的,清醒的认识。
并且基于此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一致性非一致性引言由于学术自由权的发生与大学密切相关,而中世纪的大学自治又是塑造学术自由观念的重要传统资源之一,因此,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往往被当作一对相互促进的概念,一同视为现代大学的普遍精神和价值追求。
因此理论家们不厌其烦地论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繁荣的重要意义。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大学需要自治、学术需要自由的观念,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尽管在实践中还没有完全成为现实。
但是,不知学者是否思考过,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含义相同的概念吗?或者二者的关系是完全一直的吗?仔细想来,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确实不是相似或相同的事物。
一般来说, 两者关系密切,具有一致性,经常相互促进。
但两者也有不一致性,有时甚至会相互矛盾。
就像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所论述的学术自治的各方面中,学术自由应该加以专门论述,不仅因为它不同于学术自治,而且还因为两个概念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相互冲突。
”从实践来看,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也并非总是一致的。
本文试图通过从对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历史考察中来解读两者的关系。
进而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初浅的思考。
这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起源上可以发现,二者并不是同步产生的。
大学自治起源于中世纪大学行会争取自治特权的实践。
在中世纪欧洲教权与政权分庭抗礼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行会,最能有效地保护市民从事商品自由生产和交换的所得利益。
高校教育的学术自由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传递知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领域之一。
而学术自由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旨在保障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思想探索中的自由和权利。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中学术自由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一、学术自由的定义学术自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具有充分的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仅包括对学术研究的自主选择和独立判断,也包括在教学和学术交流中不受外界干扰和意识形态束缚的权利。
学术自由是高校教育的灵魂,是保障高校教育独立性和创造力发展的基础。
学术自由的核心要素包括:1. 独立的学术研究:教师和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方法和内容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不受诸如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约束。
2. 自由的学术表达:教师和学生有权利在教学和学术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无论这些观点是否与主流意见相符。
学术讨论和思想碰撞是推动知识进步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公正的学术评价:学术自由还包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公正的学术评价。
评价应基于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不应受到个人政治立场或其他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二、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学术自由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术自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
只有给予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学术自由,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的必要条件。
其次,学术自由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动力。
学术自由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大胆的研究和探索,开展前沿课题和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突破。
再次,学术自由有助于形成多元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碰撞。
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中,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能够激发新的思考、促进学术进步,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最后,学术自由是保障教师和学生权益的重要机制。
学术自由可以保护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的权益,防止他们受到政治、经济和其他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侵害,确保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