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联反馈稳压电源

串联反馈稳压电源

串联反馈稳压电源
串联反馈稳压电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串联反馈稳压电源

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09年12月04日

目录

1、设计目的 (2)

2、题目要求 (2)

3、设计报告内容 (2)

4、元件清单 (8)

5、设计总结 (9)

6、参考书目 (9)

1、课程设计目的

1.1、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流,通过研究,确定电路方案。

1.2、培养自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判断、实验、在判断“的方法解决问题。

1.3、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归纳并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生产流程,以及安装,布线,焊接等基本技能。

1.4、通过设计使自己加强对电子计数电路的理解,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电子电路实际问题的本领,真正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通过此综合计划,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题描述和要求

2.1、设计题目要求:

对简易稳压电源进行改造,增加一级放大电路,专门负责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放大到控制调整管的工作。

2.2、设计要求:

=6-15V

直流输出电压U

最大输出电流I=500mA

的变化小于±0.5%。

稳定程度当电网变化±10%时,输出电压U

工作温度-10~+40℃。

3、设计内容:

根据给定条件实际设计一个串联型稳压电源,通过这个实验更好的掌握串联负反馈稳压电源的设计。由于是业余条件下的设计,有些参数指标并没有过多考虑,有部分参数值以经验进行估计。这样可以避免涉及过深、过多的理论知识。

3.1、电路的指标

:6V-15V;

1)、直流输出电压U

2)、最大输出电流I

:500mA;

3)、电网电压变化±10%时,输出电压变化小于±1%。

3.2、电路初选

由于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十分成熟,这里我们选择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作为电源的整流、滤波部分。由于要求电源输出电压有一定的调整范围,稳压电源部分选择串联负反馈稳压电路。同时由于对输出电流要求比较大,调整管必须采用复合管。综合这些因素可以初步确定电路的形式。

3.3、变压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计算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

B1)。和变压器的功率P

B1

一般整流滤波电路有2V以上的电压波动(设为ΔU

D

)。调整管T1的管压

降(U

T1

)CE应维持在3V以上,才能保证调整管T1工作在放大区。整流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5V。根据第二章《常用整流滤波电路计算表》可知,桥式整流输出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2倍。

当电网电压下降-10%时,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压应能保证后续电路正常工作,那么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B1)OMIN应该是:

(U

B1)

OMIN

=(ΔU

D

+(U

T1

CE

+(U

O

MAX

)÷1.2

(U

B1)

OMIN

=(2V+3V+15V)÷1.2=20V÷1.2=16.67V

则变压器B1次级额定电压为:

(U

B1)

O

=(U

B1

OMIN

÷0.9

(U

B1)

O

=16.67V÷0.9=18.5V

当电网电压上升+10%时,变压器B1的输出功率最大。这时稳压电

源输出的最大电流(I

O )

MAX

为500mA。此时变压器次级电压(U

B1

OMAX

为:

(U

B1)

OMAX

=(UB1)O×1.1

(U

B1)

OMAX

=18.5V×1.1=20.35V

变压器B1的设计功率为:

P B1=(U

B1

OMAX

×(I

O

MAX

P

B1

=20.35V×500mA=10.2VA

为保证变压器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确定变压器B1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8.5V,额定功率为12VA。实际购买零件时如果没有输出电压为18.5V的变压器可以选用输出电压为18V或以上的变压器。当选用较高输出电压的变压器时,后面各部分电路的参数需要重新计算,以免由于电压过高造成元件损坏。

3.4、整流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计算整流管的最大电流(I

D1)MAX和耐压(V

D1

RM

。由于四

个整流管D1~D4参数相同,所以只需要计算D1的参数。

根据第二章《常用整流滤波电路计算表》可知,整流管D1的最大整流电流为:

(I

D1)

MAX

=0.5×IO

(I

D1)

MAX

=0.5×500mA=0.25A

考虑到取样和放大部分的电流,可选取最大电流(I

D1

)MAX为0.3A。

整流管D1的耐压(V

D1

)RM即当市电上升10%时D1两端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为:

(V

D1)RM≈1.414×(U

B1

OMAX

=1.414×1.1×(U

B1

)O≈1.555×(U

B1

)O

(V

D1

)RM≈1.555×18.5V≈29V

得到这些参数后可以查阅有关整流二极管参数表,这里我们选择额定电流1A,反向峰值电压50V的IN4001作为整流二极管。

3.5、滤波部分

这里主要计算滤波电容的电容量C1和其耐压VC1值。

根据根据第二章滤波电容选择条件公式可知滤波电容的电容量为(3-5)×0.5×T÷R,一般系数取5,由于市电频率是50Hz,所以T为0.02S,R为负载电阻。

当最不利的情况下,即输出电压为15V,负载电流为500mA时:

C1=5×0.5×T÷(U

O ÷I

O

C1=5×0.5×0.02S÷(15V÷0.5A)≈1666μF

当市电上升10%时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值最大,此时滤波电容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V C1=(U B1)OMAX =20.35V

实际上普通电容都是标准电容值,只能选取相近的容量,这里可以选择2200μF 的铝质电解电容。耐压可选择25V 以上,一般为留有余量并保证长期使用中的安全,可将滤波电容的耐压值选大一点,这里选择35V 。

3.6、保护部分

这里主要计算T4的值。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市电上升10%,同时负载断路,整流滤波后的出电压全部加到调整管T1上,这时调整管T1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BV T1)CEO 为:

(BV T4)CEO =(U B4)OMAX =20.35V

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可取(BV T4)CEO 为25V 。 当负载电流最大时最大允许集电极电流(I T4)CM 为: (I T4)CM =IO =500mA

考虑到放大取样电路需要消耗少量电流,同时留有一定余量,可取(I T1)CM 为600mA 。

这样大允许集电极耗散功率(P T4)CM 为: (P T4)CM =((UB4)OMAX -UOMIN )×(I T4)CM (P T4)CM =(20.35V-6V )×600mA=8.61W

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可取(P T4)CM 为10W 。

查询晶体管参数手册后选择3DD155A 作为调整管T4。该管参数为:P CM =20W ,I CM =1A ,BV CEO ≥50V,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3.7、调整部分

调整部分主要是计算调整管T1和T2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BV T1)CEO ,最大允许集电极电流(I T1)CM ,最大允许集电极耗散功率(P T1)

CM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市电上升10%,同时负载断路,整流滤波后

的出电压全部加到调整管T1上,这时调整管T1的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BV T1)CEO 为:

(BV T1)CEO =(U B1)OMAX =20.35V

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可取(BV T1)CEO 为25V 。 当负载电流最大时最大允许集电极电流(I T1)CM 为: (I T1)CM =IO =500mA

考虑到放大取样电路需要消耗少量电流,同时留有一定余量,可取(I T1)CM 为600mA 。

这样大允许集电极耗散功率(P T1)CM 为: (P T1)CM =((UB1)OMAX -UOMIN )×(I T1)CM (P T1)CM =(20.35V-6V )×600mA=8.61W

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可取(P T1)CM 为10W 。

查询晶体管参数手册后选择3DD155A 作为调整管T1。该管参数为:P CM =20W ,I CM =1A ,BV CEO ≥50V,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如果实在无法找到3DD155A 也可以考虑用3DD15A 代替,该管参数为:P CM =50W ,I CM =5A ,BV CEO ≥60V。

选择调整管T1时需要注意其放大倍数β≥40。

调整管T2各项参数的计算原则与T1类似,下面给出各项参数的计算过程。

(BV T2)CEO =(BV T1)CEO =(U B1)OMAX =20.35V

同样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取(BV T2)CEO 为25V 。 (I T2)CM =(I T1)CM ÷βT1 (I T2)CM =600mA÷40=15mA

(P T2)CM =((U B1)OMAX -U OMIN )×(I T2)CM (P T2)CM =(20.35V -6V )×15mA=0.21525W

考虑到留有一定余量,可取(P T2)CM 为250mW 。

查询晶体管参数手册后选择3GD6D 作为调整管T2。该管参数为:P CM =500mW ,I CM =20mA ,BV CEO ≥30V,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还可以采用9014作为调整管T2,该管参数为:P CM =450mW ,I CM =100mA ,BV CEO ≥45V,也可以满足要求。

选择调整管T2时需要注意其放大倍数β≥80。 则此时T2所需要的基极驱动电流为: (I T2)MAX =(I T2)CM ÷βT1=15mA÷80=0.1875mA 3.8、基准电源部分

基准电源部分主要计算稳压管D5和限流电阻R2的参数。

稳压管D5的稳压值应该小于最小输出电压U

OMIN

,但是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稳定度。这里选择稳压值为3V的2CW51,该型稳压管的最大工作电流为

71mA,最大功耗为250mW。为保证稳定度,稳压管的工作电流I

D5

应该尽量选择

大一些。而其工作电流I

D5=(I

T3

CE

+IR2,由于(I

T3

CE

在工作中是变化值,为

保证稳定度取I

R2>>(I

T3

CE

,则I

D5

≈I

R2

这里初步确定I

R2MIN

=8mA,则R2为:

R2=(U

OMIN -U

D5

)÷I

R2MIN

R2=(6V-3V)÷8mA=375Ω

实际选择时可取R2为390Ω

当输出电压U

O

最高时,IR2MAX为:

I

R2MAX =U

OMAX

÷R2

I

R2MAX

=15V÷390≈38.46mA

这时的电流IR2MAX小于稳压管D5的最大工作电流,可见选择的稳压管能够安全工作。

3.9、取样部分

取样部分主要计算取样电阻R3、R4、R5的阻值。

由于取样电路同时接入T3的基极,为避免T3基极电流I

T3B

对取样电路

分压比产生影响,需要让I

T3B >>I

R3

。另外为了保证稳压电源空载时调整管能够

工作在放大区,需要让I

R3大于调整管T1的最小工作电流(I

T1

CEMIN

。由于3DD155A

最小工作电流(I

T1)

CEMIN

为1mA,因此取I

R3MIN

=10mA。则可得:

R3+R4+R5=U

OMIN ÷I

R3MIN

R3+R4+R5=6V÷10mA=600Ω当输出电压U

O

=6V时:

U D5+(U

T3

BE

=(R4+R5)÷(R3+R4+R5)×U

O

(R4+R5)=(U

D5+(U

T3

BE

)×(R3+R4+R5)÷U

O

(R4+R5)=(3V+0.7V)×600Ω÷6V=370Ω当输出电压U

O

=15V时:

U D5+(U

T3

BE

=R5÷(R3+R4+R5)×UO

R5=(U

D5+(U

T3

BE

)×(R3+R4+R5)÷UO

R5=(3V+0.7V)×600Ω÷15V=148Ω

实际选择时可取R5为150Ω。这样R4为220Ω,R3为230Ω。但实际选择时可取R3为220Ω。

3.10、放大部分

放大部分主要是计算限流电阻R1和比较放大管T3的参数。由于这部分电路的电流比较小,主要考虑T3的放大倍数β和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

压(BV

T1)

CEO

这里需要T3工作在放大区,可通过控制T3的集电极电流(I

T3

C

来达

到。而(I

T3)

C

是由限流电阻R1控制,并且有:

I R1=(I

T3

C

+(I

T2

B

一方面,为保证T1能够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要求满足I

R1

>(I

T2

B

;另一方面,为保证T3稳定工作在放大区,以保证电源的稳定度,其集电极电

流(I

T3)

C

不能太大。

这里可以选IR1为1mA,当输出电压最小时,则R1为:

R1=((U

B1)

O

-U

O

-(U

T1

BE

-(U

T2

BE

)÷I

R1

R1=(15V-6V-0.7V-0.7V)÷1mA=7.6KΩ实际选择时可取R1为7.5 KΩ。

当输出电压最大时,I

R1

为:

I R1=((U

B1

O

-U

O

-(U

T1

BE

-(U

T2

BE

)÷R1

I

R1

=(15V-6V-0.7V-0.7V)÷7.5 KΩ≈1.013mA

可见当输出电压最大时IR1上升幅度仅1%,对T3工作点影响不大,可满足要求。

由于放电电路的电流并不大,各项电压也都小于调整电路,可以直接选用3GD6D或9014作为放大管T3。

4、元件清单

通过本次设计,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要求和性能指标.也让我们认识到在此次设计电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在其中有所收获.,尤其是对与线性直流稳压电源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实物的制作也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加深了我对模拟电路设计方面的兴趣。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6、参考文献资料

《电子线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万嘉若,林康运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华中工学院电子学教研室编,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设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实用单元电路及其应用》;黄继昌,张海贵;人民邮电出版社.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解析分析方法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解析分析方法的研究 时间:2009-02-24 15:45:23 来源:ednchina 作者: 1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的计算模型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中含有的元器件种类繁多,把他作为我们研究问题的对象,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Ui为电网电压经变压、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值;VT1为调整管,VT2为放大管,VD为稳压管,内阻为r。假设,VT1的参数为rbe1,β1;VT2的参数为rbe2,β2。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有5个独立节点,输入为节点1,输出为节点5,其余节点按顺序标于图中。 根据放大电路导纳矩阵的建立方法,可以对此电路建立计算模型。 (1)首先去掉晶体管VT1和VT2,写出剩余部分电路的导纳矩阵。 (2)按电路中的实际编号,写出晶体管VT1和VT2的节点导纳矩阵。 (3)将YVT1,YVT2按他的元素所在的行、列位置"对号入座"地补入Y0中,得到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的节点导纳矩阵:

此导纳矩阵即是用来描述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的数学模型。对于稳压电源而言,我们所关心的是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是否恒定、输出电阻是否很小、稳压系数是否很小。有了稳压电源的数学模型,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求解 2.1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求解 对于直流稳压电路来说,可以假设有两个外加恒流源电流,分别记为Iω1和Iωn,方向以从外节点流入为正。这样整个电路的方程组包括反映信号源和负载的方程各一个。由于对外只有两个节点,可以用两个方程来描述,再考虑外加恒流源和支路电流关系的两个方程,总共6个方程来描述。利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节点导纳矩阵,可以得到端口方程: 由于稳压电路有公共点,所以可以求得节点电压列向量: 式中,△为稳压电路节点导纳矩阵的行列式;△11为此导纳矩阵中位于第1行第1列的元素所对应的代数余子式;△n1为此导纳矩阵中位于第n行第1列的元素所对应的代

直流电源屏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一 、通用故障处理流程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监控模块发生告警的现象属于该过程中正常现象。掌握了通用的故障处理流程,就能根据故障现象查找故障根源,进行分析,从而排除故障。 常见的单元类型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绝缘监测仪、电池监测仪等。 二、充电模块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常见的单元类型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绝缘监测仪、电池监测仪等。 二、充电模块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充电模块保护 充电模块保护 保护

监控模块显示电池容量错误 监控模块显示电池容量错误 ● 电池电流检测错误; ● 需要设置允许均充,保证电池容量校正; 四、电池监测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电池监测仪通讯中断 ● 地址设置错误将导致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和监控模块通讯,重复的地址设置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 错误的通讯线连接可能导致通讯中断; ● 不合理的接地或者不接地也将导致通讯中断。请务必连接地线,从而有效抑止干扰,提高通讯质量; 电池监测仪检测电压异常 电池监测仪检测电压异常 ● 先逐个测量电池监测仪端口上的输入电压,保证相邻两个端口之间的电压为之际连接电池的电压,任何形式的虚接(压住电缆包皮,外表连接可靠、实际没有连接)将导致电池电压检测异常; 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工作电池监测仪不能正常工作((工作电源异常工作电源异常)) ● 电池监测仪要求直流90~260V 供电电源工作正常; 五、绝缘监测仪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 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 ● 母线存在交流对地信号,将导致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请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母线对地的电压,不应有交流信号存在; ● 绝缘监测仪主机损坏,将导致监控模块上显示绝缘监测仪主机故障; 绝缘监测仪不输出支路告警 ● 母线存在交流对地信号,将导致绝缘监测仪无法测量支路。请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母线对地的电压,不应有交流信号存在; ● 绝缘监测仪的互感器连接有问题。正常连接为双线单独连接,不可以按照共用负极的方式连接,也不可交叉连接; ● 支路没有连接互感器或者没有检测到互感器。请根据绝缘监测仪特殊电阻阻值表,查找对应的阻值关系,找出真正的故障原因; 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 同一母线只能安装一台绝缘监测仪主机。两台相同型号的主机或者其他厂家的绝缘监测仪连接到同一母线上,将导致绝缘监测仪支路误告警; ● 传感器交叉连接将导致支路误告警; ● 传感器共负极连接将导致支路误告警; 六、交流配电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 交流采样板故障,正常交流采样信号为380V 对应1.5V 输出; ● 交流电源波形严重畸变将导致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特别应用于矿山、钢铁、石油等非电力行业的情况); ● 配电监控盒或者监控模块故障将导致交流电压采样不准确。 两路交流不能实现互投路交流不能实现互投((交流自动切换盒异常交流自动切换盒异常)) ● 电缆连接错误将导致交流自动盒损坏;

串联反馈调整型稳压电源的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实际本领,加深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 主要培养以下能力:查阅资料:搜集与本设计有关部门的资料(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方案的选择: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的题目描述和要求 (1)设计要求 ①直流输出电压U O =20V,最大输出电流I Omax =200mA ②稳定程度:当电网电压变化±10%时,输出电压U O 的变化小于±0.5%;电源内阻RO≤0.5Ω(即I O由变到200mA时,输出电压的变化值△U O≤ 0.5Ω×200mA=0.1V,为输出电压U O=20V的0.5%) ③输出端纹波电压有效值小于5mV ④工作温度:-10℃~+40℃ (2)电路可以达到的技术指标 ①输出电压U O =20V,输出电流I O =0~200mA ②电网电压波动±10%,输出电压变化小于±0.1% ③电源内阻R O ≤0.1Ω ④输出纹波电压有效值小于2mV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设计方案的选用和说明 串联型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是以稳压管稳压电路为基础,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增大负载的电流;在电路中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并且,通过改变反馈网络参数使输出电压可调。 串联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工作在放大区的晶体管,它的集-射极之间的

电压U ce 和集电极电流I c 随基极电流I b 的大小而变动。当基极电流I b 增加时,U ce 将减小,I c 将增大,这相当于晶体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阻减小;而当基极电 流I b 减小时,U ce 将增大,I c 将减小,这就相当于晶体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所 呈现的电阻增大。由此可见,在线性放大区工作的晶体管,在基极电流的控制下,集-射极之间的电阻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晶体管完全可以充当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的调整元件,称为调整管。用晶体管作调整管的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叫做反馈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所以,可以选用串联型稳压电路来实现对串联反馈调整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3.2设计方案的各部分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电经过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其方框及各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2.1所示,下面就各部分的作用加以介绍。 图3.2.1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直流电源的输入为220V的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的数值相差较大,因而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目前有些电路不用变压器,利用其他的方法升压或者降压。 变压器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即将正弦波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的波形如图中所画。可以看出,它们均含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例如,交流分量会混入输入信号被放大电路放大,甚至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所混入的电源交流分量大于有用信号,因而不能直接作为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应当指出,图中整流电路输出端所画波形是未接滤波电路时的波形,输入滤波电路后将有所变化。 为了减小电压的脉动,需要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理想

直流电源常见故障

SZD038H系列直流电源常见故障 1、故障分析 系统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设计,局部的或单元的故障一般不会扩散。并且由于工程上采用了冗余设计,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系统故障分为一般性故障和紧急故障。一般性故障指不会影响系统安全的故障,包括交流防雷器损坏、单元充电模块无输出等;而监控模块损坏,交流采样或配电监控损坏,通信中断,绝缘下降等影响到系统管理的故障则属于紧急故障。 由于系统具备告警功能,所有告警并不代表系统发生故障。以下告警为正常状态;交流输入过欠压造成充电模块保护、电池欠压告警、交流停电告警等。 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监控模块能提供故障保护信息储存功能,当系统故障发生时,应充分利用监控模块提供的历史告警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减少故障处理的时间。 1、1 模块常见故障 1、充电模块间均流不还,是指同母线工作的充电模块输出电流差异较大。检查均流连线,主要是充电模块后机架上固定的模块信号转接板上上通信/均流电缆是否插好,或通信/均流电缆中没有连接均流线,只是普通的通信线。 2、充电模块通信故障,主要原因如表; 原因分析备注 重新设置地址 监视模块设置的口号或地址不 对,或模块本身的地址拨码不对 通讯线错误或通讯线有断路现象更换或修改通讯线 模块接插件不到 通信线适配器没有接 3、指示灯;当模块加电正常工作后,绿灯电源指示灯点亮;当出现故障时,一般情况下是充电模块已经损坏的情况下,红色故障指示灯点亮,此外,当模块出现不可恢复的保护动作时,如模块输出过压锁

死,故障指示灯点亮,这时必须给充电模块重新开机才能恢复;当模块出现一般的保护性动作时,比如模块输入电压过高、过低、缺相、温度过高等,黄色故障指示灯点亮。此类保护是可以恢复的几即当保护条件不满足时,保护动作自动撤除。 1、2配电监控常见故障 1、通讯失败; 原因分析备注 监控模块设置的口号或地址不对在监控单元的维护级设置中设置 正确后,复位监控单元即可 通讯线错误或通讯线有断路现象 参考配电监控盒的使用说明 配电监控盒内拨码开关设置的不 对 配电监控盒内拨码开关的1、2、3、4、5位为地址位,具体设置可参考配电监控地址和通信口的选择; 拨码开关的6、7位空闲 拨码开关的8位是选择位,在电力电源系统中应拨到“OFF”的位置。注意; 配电监控CPU板仅上电时读地址拨码开关,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再读开关状态。因此,将地址拨码开关拨正确后,系统要重新上电。 2、采集的信号不对 主要原因;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1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为克服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电流较小,输出电压不可调的缺点,引入串联型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以稳压管稳压电路为基础,利用由晶体管电流放大作用增大负载电流,并在电路中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通过改变网络参数使输出电压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变压部分、整流部分、滤波部分、稳压部分。除变压器部分外,其它部分都有多种形式。其中串联反馈型直流稳压电源是比较典型的一种。 1.1整体电路框图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整体电路框架图如图1.1所示。 1.2 2 相差较大,因而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的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为了减小电压的脉动,需要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再经过稳压电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很高的稳定性 整体电路原理图 2.1 基准点压电路、采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等四个部分。此外,为使电路安全工作,还在电路中加保护电路,所以串联想稳压电路的方框图如图 在U2的正半周内,二极管D1、D4导通,D2、D3截止;U2的负半周内,D2、D3导通,D1、D4截止。正负半周内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 L,且方向是一致的。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2.4所示。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都只在半个周期内导电,所以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

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的一半,即I f=I o1/22(U2是变压副边电压有效值) [1]。

2.4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虽然是单一方向的,但含较大的交流成分,不能适应多数电子设备的需要。因此,整流后还需要滤波电路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路分为:电容滤波电路和电感滤波电路。本设计采用电容滤波电路。 2.4.1电容滤波的原理 电容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的充电放电作用,使输出电压平滑。其电路如图2.5所示。 2.54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如图2.9所示。 2.6.3 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中有两个输入,且参数对称,如图2.12所示,则:

分立式串联稳压电源

第一章串联反馈型稳压电源整体简介制作串联反馈型稳压电源的目的要求 一、基本目的 此次工程训练选择使用分立式元器件构成串联反馈型直流稳压电源。学生通过实训了解相关分立式元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以及由它们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原理图的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元器件的选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硬件的仿真、PCB板的设计、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最后完成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标准产品。 二、基本要求 1、依据性能指标和器件状况,设计稳压电源电子电路,并计算器件参数确定选择器件。(含散热设计); 2、以本工程训练为实例先学习Protel99SE基本知识,并运用其绘制电源sch原理图和PCB图; 3、学习Proteus知识,对本电源电路进行仿真,最终确定sch和pcb图; 4、掌握电子电路板制作的全过程,实现电源的制作; 5、测量电源相关各项技术指标,完成系统调试。 基本知识介绍 一、电源变压器知识 1.初级(Primary Winding):是指电源变压器的电源输入端。 2.次级(Secondary Winding):是指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

3.额定输入电压U:是指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所接上的电压,也就是电源变压器的工作电压。对GS变压器来说,U=230V;对BS变压器来说,U=240V。 4.空载电流I:是指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上额定输入电压U而次级不带负载(即开路)时,流过初级的电流。I与变压器的设计有关,即使是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规格的电源变压器,其I也可能不同。 5.空载电压U:是指变压器初级接受上额定输入电压U次级不带负载(即开路)时,次级两端的电压。U与变压器的设计有关,即使是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规格的电源变压器,其U也可能不同。 6.负载电流I:是指变压器初级接上额定输入电压U,次级接上额定负载时,流过负载的电流。 7.负载电压U:是指变压器初级接上额定输入电压U,次级接上额定负载时,负载两端的电压。 8.定输出功率P:是指变压器在额定输入电压U时的输出功率,它表示变压器传送能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在相同频率下,P越大,变压器的尺寸越大;P相同,即使输出电压U不同,变压器的尺寸也相同,即变压器的价格也应相差无几。 由公式P=U*I可知若输出功率P一定,若输出电压U越高,则输出电流I越低。举例来说,一个输出功率P=10VA的变压器,若输出电压U=24V,则输出电流I= P/U=10VA/24V =;若U=12V,则输出电流I=。 电源变压器:将电网交流电压变为整流电路所需的交流电压,一般次级电压u2较小。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 P1=η,式中η是变压器的效率。 对于本次工程训练对电源变压器的要求主要为次级空载电压大小,额定输出功率,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所以在本次工程训练中选择的是小型单相式变压器,有四组输出线分别为7V、

稳压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稳压器故障分析与排除 稳压器故障的简单分析与排除 故障表现原因分析总结排除 开机无输出、无电压指示 或无启动1、过压或欠压保护了1、调节内部输出电压可调电位器 2、错相和缺相保护了2、三相任意调换两相 3、主控电路板已坏 3、更换 4、输出交流已坏4、更换 输出电压不正常1、是同调稳压器1、更换分调稳压器 2、超过稳压器自身的稳压范围2、更换宽范围稳压器 3、行程限位开关已坏 3、更换 4、相电路板已坏 4、更换 5、伺服电机烧毁 5、更换 不稳压1、超过稳压器自身的稳压范围1、更

换宽范围稳压器 2、行程限位开关已坏 2、更换 3、电路板已坏 3、更换 4、伺服电机烧毁4、更换 工作中无故跳闸1、总闸容量选择小了1、更换合适容量空气开关 2、空气开关已坏 2、更换 3、浪涌电压瞬间过高3、更换无触点高精度稳压器 稳压器内部嗡嗡的 声音很大1、超负荷带载了1、减少后接设备 2、里面内部有碎屑2、去除掉碎屑 稳压器内部吱吱的 声音很大1、电压不稳 1、正常 2、碳刷表面有灰垢2、除去污垢 停电后来电 稳压器不能自动运行1、全自动钮子开关未开启1、开启 2、电路板故障 2、更换 按面板升降压无升压或降压 (非电力稳压器无此功能)1、伺服电机烧毁1、更换 2、行程限位开关已坏2、更换

3、电路板烧毁 3、更换 4、手动、自动旋钮未开至手动4、开至手动 友情提示:若稳压器出现故障,你无法排除时,又不能停止给后端设备供电时;请停机后,给稳压器双掷开关合市电(旁路)位置暂时使用,并尽快与本公司联系。 非本公司产品,则多数无市电旁路转换开关,请尽量选择带有市电旁路转换开关的稳压电源,避免给您带来不便。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二、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装配与调试 任务描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同学们天天使用手机,手机的充电器就是一个稳压电源。在我们电子生产实习中,经常需要用到稳压电源,为后一级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图2-2-1 为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图2-2-1 串联型稳压电源原理图 活动1 识读电路元件,实施元件检测 技能目标 1、能够识读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2、能够识读和检测稳压二极管 3、能够用MF-47型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 知识储备 一、稳压二极管 (一)简介 稳压二极管,英文名称Zener diode,又叫齐纳二极管。利用pn结反向击穿状态,其电流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电压基本不变的现象,制成的起稳压作用的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小的数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定,稳压二极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稳压二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串联就可获得更高的稳定电压。其图形符号和封装形式如图2-2-2。

图2-2-2 稳压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及其封装形式(二)原理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正向特性和普通二极管差不多如图2-2-3,反向特性是在反向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阻很大,反向漏电流极小。但是,当反向电压临近反向电压的临界值时,反向电流骤然增大,称为击穿,在这一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骤然降至很小值。尽管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却基本上稳定在击穿电压附近,从而实现了二极管的稳压功能。 图2-2-3 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 (三)主要参数 1、Uz—稳定电压 指稳压管通过额定电流时两端产生的稳定电压值。该值随工作电流和温度的不同而略有改变。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别,同一型号稳压管的稳压值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CW51型稳压管的Vzmin为3.0V, Vzmax则为3.6V。 2、Iz—额定电流 指稳压管产生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管的电流值。低于此值时,稳压管虽并非不能稳压,但稳压效果会变差;高于此值时,只要不超过额定功率损耗,也是允许的,而且稳压性能会好一些,但要多消耗电能。 3、Rz—动态电阻 指稳压管两端电压变化与电流变化的比值。该比值随工作电流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是工作电流愈大,动态电阻则愈小。例如,2CW7C稳压管的工作电流为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图XX_01 图XX_01是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一般结构图,图中V I 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T为调整管,A为比较放 大电路,V REF 为基准电压,它由稳压管D Z 与限流电阻R串联所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获得(见齐纳二极管一节),R 1 与R 2 组成反馈网络,是用来反映输出电压变化的取样环节。 这种稳压电路的主回路是起调整作用的BJT T与负载串联,故称为串联式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量由反馈 网络取样经放大电路(A)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T的c-e极间的电压降,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V O 的目的。稳压原 理可简述如下:当输入电压V I 增加(或负载电流I O 减小)时,导致输出电压V O 增加,随之反馈电压V F =R 2 V O /(R 1 +R 2 ) =F V V O也增加(F V为反馈系数)。V F与基准电压V REF相比较,其差值电压经比较放大电路放大后使V B和I C减小,调 整管T的c-e极间电压V CE 增大,使V O 下降,从而维持V O 基本恒定。 同理,当输入电压V I 减小(或负载电流I O 增加)时,亦将使输出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从反馈放大电路的角度来看,这种电路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管T连接成电压跟随器。因而可得 或

式中A V是比较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是考虑了所带负载的影响,与开环增益A VO 不同。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时,可得 上式表明,输出电压V O 与基准电压V REF 近似成正比,与反馈系数F V成反比。当V REF 及F V已定时,V O 也就确定了, 因此它是设计稳压电路的基本关系式。 值得注意的是,调整管T的调整作用是依靠V F 和V REF 之间的偏差来实现的,必须有偏差才能调整。如果V O 绝对 不变,调整管的V CE 也绝对不变,那么电路也就不能起调整作用了。所以V O 不可能达到绝对稳定,只能是基本稳定。 因此,图10.2.1所示的系统是一个闭环有差调整系统。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反馈越深时,调整作用越强,输出电压V O 也越稳定,电路的稳压系数g和输出电阻R o 也越 小。 基准电压V REF 是稳压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稳压电路的性能。为此要求基准电压输出电阻小,温度稳定性好,噪声低。目前用稳压管组成的基准电压源虽然电路简单,但它的输出电阻大。故常采用带隙基准电压源,其电路如图XX_01所示。由图可知,基准电压为 从原理上说,BJT T 3的发射结电压V BE3 可用作基准电压源,但它具 有较高的负温度系数(–2mV/℃),因而必须增加一个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电压I C2R 2 来补偿。I C2 是由T 1 、T 2 和R e2 构成 的微电流源电路提代。其值为 故基准电压V REF 可表示为

串联型稳压电源设计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同时具备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在最大输出电流的时候纹波电压峰值▲V op-p≤5mv; 一.原理电路和设计程序 小功率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如图所示。220V的交流电经变压器后变成电压值比较小的交流,再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直流,稳压部分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下图为其基本框架 1.方案比较确定 方案一: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方案二: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具有保护环节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上面两种方案中,方案一较简单,但功能较少,没有保护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因而不够实用,故抛弃方案一。从简单、合理、可靠、经济而且便于购买 的前提出发,选择方案二位最终的设计方案。 2.变压电路 (1)电源变压器T 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 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 P1=η,式中η是变压 器的效率。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根据经验,稳压电 路的输出电压一般选取U i =(2~3)Uo 。所以选择15V10W 的变压器。 3.整流和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在工作时,电路中的四只二极管都是作为开关运用,根据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图可知: 当正半周时,二极管D1、D2导通(D5、D4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 当负半周时,二极管D5、D4导通(D1、D2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负半周 滤波电路一般由电容组成,其作用是把脉动直流电压u 3中的大部分纹波加 以滤除,以得到较平滑的直流电压U I 。U I 与交流电压u 2的有效值U 2的关系为: 2)2.1~1.1(U U I = 在整流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2U U RM = 流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R U I I R D 245.02== 4.稳压电路 交流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交流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随机变化。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的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性。 由于成本、元件和仿真的条件限制,稳压电路只采取一个具有放大环节的基本串联型稳压电路和一个保护电路 由于简易串联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受稳压管稳压值得限制无法调节,造成电路

工程训练——分立式元器件串联反馈型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工程训练》报告 REPORT ON ENGINEERING TRAINING 题目:分立式元器件串联反馈型稳压电源 学科部、系:信息学科部自动化系 专业班级:08自动化 学号:7021308055 学生姓名:周全兵 指导教师:何尚平涂剑鹏朱淑云起讫日期:2010-5-17 ~ 2010-5-29

分立式元器件串联反馈型稳压电源专业:08自动化学号:7021308055 学生姓名:周全兵指导教师:何尚平涂剑鹏朱淑云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极大的享受着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但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电源电路。可以说电源电路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基础,没有电源电路就不会有如此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 任何一种电路都需要电源,它是电子电路工作的“能源”和“动力”。不同的电路对电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很多电子设备和电路中需要一种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仍能基本保持不变的电源。电子设备中的电源一般由交流电网提供,再经变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四个主要部分构成。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如何使分立式元器件串联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稳定、脉动成分减小而展开的。首先介绍了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接着介绍了电容滤波电路的性能特点,然后引入了具有放大环节和辅助电源的串联可调式稳压电源,系统地介绍了一些在本次实训中要用到的元器件。同时并在电路中采用了提高稳定度,提高温度稳定性及限流型过流保护电路的具体措施,以确保电路安全稳定的工作。在完成该电路理论地设计与计算之后,我们又全面学习了Proteus 和Altium Designer两个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中必须熟知的两个软件,实践了PCB制板的全过程。最后,安装元器件,调试,分析,测试性能验收。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校:XX 专业:XXXX 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导老师: XXX 设计学生: XXXXXXX XXX 学号:XXXX XXX XXXX 2011/7/4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录 一、课题--------------------------------------------------3 二、课题技术指标--------------------------------------------------3 三、设计要求--------------------------------------------------3 四、元件器件清单--------------------------------------------------3 五、设计方案--------------------------------------------------3 六、直流稳压电源的元器件--------------------------------------------------4 七、设计计算--------------------------------------------------6 八、焊接实图--------------------------------------------------8 九、心得体会--------------------------------------------------9

一、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课题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8~15V可调 2、输出电流:I O=1A 3、输入电压:交流220V +/- 10% 4、保护电流:I Om =1.2A 5、稳压系数:S r = 0.05%/V 6、输出电阻:R O < 0.5 Ω 7、交流分量(波纹电压):<10mV 三、设计要求 1、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4、画出完整电路图; 5、调试方法; 6、小结与讨论。 四、元件器件清单 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2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组成。变压器吧市电交流电压变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通过220V 、50HZ交流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通过桥式整

UPS稳压电源常见故障维修排除

UPS稳压电源常见故障维修排除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 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如电磁阀、压力变送器等提供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 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 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 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 常见故障及维修 一、有市电时UPS输出正常,而无市电时蜂鸣器长鸣,无输出。 故障分析:从现象判断为蓄电池和逆变器部分故障,可按以下程序检查: 1. 检查蓄电池电压,看蓄电池是否充电不足,若蓄电池充电不足,则要检查是蓄电池本身的故障还是充电电路故障。 2. 若蓄电池工作电压正常,检查逆变器驱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若驱动电路输出正常,说明逆变器损坏。 3. 若逆变器驱动电路工作不正常,则检查波形产生电路有无PWM控制信号输出,若有控制信号输出,说明故障在逆变器驱动电路。 4. 若波形产生电路无PWM控制信号输出,则检查其输出是否因保护电路工作而封锁,

若有则查明保护原因; 5. 若保护电路没有工作且工作电压正常,而波形产生电路无PWM波形输出则说明波形产生电路损坏。 上述排故顺序也可倒过来进行,有时能更快发现故障。 二、蓄电池电压偏低,但开机充电十多小时,蓄电池电压仍充不上去。 故障分析:从现象判断为蓄电池或充电电路故障,可按以下步骤检查: 1.检查充电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2.若充电电路输入正常,输出不正常,断开蓄电池再测,若仍不正常则为充电电路故障; 3.若断开蓄电池后充电电路输入、输出均正常,则说明蓄电池已因长期未充电、过放或已到寿命期等原因而损坏。 三、逆变器功率级一对功放晶体管损坏,更换同型号晶体管后,运行一段时间又烧坏的原因是电流过大,而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1.过流保护失效。当逆变器输出发生过电流时,过流保护电路不起作用; 2.脉宽调制(PWM)组件故障,输出的两路互补波形不对称,一个导通时间长,而另一个导通时间短,使两臂工作不平衡,甚至两臂同时导通,造成两管损坏; 3.功率管参数相差较大,此时即使输入对称波形,输出也会不对称,该波形经输出变压器,造成偏磁,即磁通不平衡,积累下去导致变压器饱和而电流骤增,烧坏功率管,而一只烧坏,另一只也随之烧坏。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2009-06-18 14:59:21) 转载 标签: 杂谈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一、计题目 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纹波电压峰值▲Vop-p≤5mv; 三、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

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

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2 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 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 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图1 方案一稳压部分电路 方案二:经有中间抽头的变压器输出后,整流部分同方案一一样擦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单相 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脉动直流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两个电容组成,先用一个较大阻 值的点解电容对其进行低频滤波,再用一个较低阻值的陶瓷电容对其进行高频滤波,从而使 得滤波后的电压更平滑,波动更小。滤波后的电路接接稳压电路,稳压部分的电路如图2 所示,方案二的稳压部分由调整管,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组成。当采样 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然后与同相 输入端的电位进行比较放大,运放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升高);由于电 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 9.5.1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调整管电路 如下图(a)所示为稳压管稳压电路,负载电流最大变化范围等于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和最小稳定电流之差,即(I-I)。ZZM扩大负载电流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稳压管稳定电路的输出电流放大后,再作为负载电流。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因而引入了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如图(b)所示,常见画法如图(c)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调整管:晶体管的调节作用使U稳定,晶体管称为调整管。O要使调整管起到调整作用,必须使它工作在放大状态。 串联稳压电源:由于调整管与负载相串联,故称这类电路为串联型稳压电源。 线性稳压电源: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故称这类电路为线性稳压

电源。 二、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电路构成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可调,且输出电压因U的变BE化而变,稳定性较差。为了使输出电压可调,加深电压负反馈,可在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的基础上引入放大环节。 电路如图所示,由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组成。 . . ★稳压原理 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电阻的变化)使输出电压U上升时,O取样电压U增大,由于稳压管的电压U不变,运放的输入电压 ZN U(=U-U=U-U)增大,使A的输出减小(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ZNPNPN 低),而使调整管T的c-e压降低增大,从而调节输出电压U(=U-U) ceOI减小。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可见,电路是靠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当电位器R的滑动端在最上端时,输出电压最小为2 当电位器R的滑动端在最下端时,输出电压最大为2 若R=R=R=300Ω,U=6V,则输出电压9V≤U≤18V。O213Z★调整管的选择 在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调整管是核心元件,它的安全工作是电路正常工作的保证。调整管一般为大功率管,因而选用原则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功放管相同,主要考虑其极限参数I、U 和P。CMCMBRCEO)(◆I 的选取CM调整管中流过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 I=I+I R1CmaxLmax其中I为负载电流最大额定值,I为取样、比较放大和基准R1Lmax环节所消耗的电流,通常R上的电流可忽略,所以1I?I LmaxCM ◆击穿电压的选取 . . 当电网电压波动±10%时,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到最大值U,ImaxI同时输出电压又最低时,调整管承受的管压降最大,所以要求调整管击穿电压为 U?U-U OminImax BRCEO )(◆功率P的选取CM调整管可能承受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 P=U I=(U-U)I Cmax CmaxOminCmaxImax CEmax U是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10%时,稳压电路输入电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设计要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院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成绩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和要求.....................................................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要求 第二章电路原理及分析....................................................... 2.1 题目分析 2.2 电路原理构成 2.3 稳压原理与输出电压的调节 第三章电路设计及构成................................................................ 3.1 设计思想 3.2 原件参数表 第四章仿真分析................................................................ 4.1 静态测量 4.2 动态测量 第五章实验结果分析................................................. 5.1 误差分析 第六章设计小结.................................................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 第一章·设计要求和目的 1.1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学会电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1.2 实验要求 (1) 性能指示要求: a. 输入220V 交流电压,具有输出电压可调功能,输出电压范围3~18V 。 b. 电路具有自身保护功能,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输出电流大于500mA c. 负载电流为500mA 时,过流保护电路工作 d. 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 报告要求: a. 作出电路设计与分析 b. 检验所设计电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改变电路或元件参数值,写出原因根系及调整后的电路或元件参数值 第二章.题目分析 2.1 电路框图 (1) 电子电路工作时都需要直流电源提供能量,电池因使用费用高,一般只用于低功耗便携式的仪器设备中。 电源变压器: 将交流电网电压v1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 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压v2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路: 将脉动直流电压v3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v4 稳压电路: 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输出电压vo 的稳定。 四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如下: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v 1 v 2 v 3 v 4 v o

变电所直流电源故障案例分析

一、长流水变电所直流电源蓄电池无输出故障 1、故障概况: 2007年6月28日11时45分,长流水变电所在技术员杨聚堂的指导下,对直流屏关闭交流电源后,蓄电池单独供电(放电)状态下,对每一个蓄电池电压进行测量。查看每个蓄电池电压是否低于规定值来进行容量检查。办理好工作票,值班员崔泽香关闭直流屏的交流电源后约3分钟,直流屏处发出异常音响,直流KM、XM、HM电源全部消失。经技术科主管技术人员初步判断是两组蓄电池无输出,安排将白墩子变电所蓄电池拆下一组接入长流水变电所直流盘,23:05直流屏恢复正常供电,但监控仪显示整流模块充电方式与电池充电状态不符。 2007年6月29日12:00,银川检修车间到达长流水变电所对直流电源设备进行了认真的测试检查,经检查,直流盘上四只整流模块工作正常,从整流模块至蓄电池及合闸母线之间的连线连接牢固正常。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两组蓄电池整组均无输出,检查发现1#蓄电池组第17只电池内部损坏无任何输出,2#蓄电池组第14只电池内部损坏无任何输出。 拆除1#蓄电池组第17只损坏蓄电池,对剩余17只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其中第2、9、10、11、14、12只电池放电10分钟电压即下降至7-9V,单独充电容量不能恢复,经询问该蓄电池厂家武汉普天公司答复该型号蓄电池设计使用寿命3-5年,现已运行4年多,电池容量下降后个别电池不能修复。 拆除2#蓄电池组第14只损坏蓄电池,对剩余17只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充电1小时后整组电压238V,用恒定电流放电1小时整组电压220V,单只电池电压均在13V左右,说明剩余电池容量正常。 根据检查结果,将2#蓄电池组剩余17只电池重新接入直流2#回路,将从白墩子变电所拉来的蓄电池接入直流1#回路,整个直流系统恢复正常。但在运行观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用三极管V代替图8.2中的限流电阻R,就得到图8.3所示的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在基极电路中,VDZ与R组成参数稳压器。 图8.3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2. 工作原理 〔实验〕: ①按图8.3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 ②保持输入电压Ui不变,改变RL,观察U0。 ③保持负载RL不变,改变UL,观察U0。 结论:输出电压U0基本保持不变。 该电路稳压过程如下: (1)当输入电压不变,而负载电压变化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2)当负载不变,输入电压U增加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3)当UI增加时,输出电压U0有升高趋势,由于三极管T基极电位被稳压管DZ固定,故U0的增加将使三极管发射结上正向偏置电压降低,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三极管的集射极间的电阻增大,UCE增加,于是,抵消了U0的增加,使U0基本保持不变.

上述电路虽然对输出电压具有稳压作用,但此电路控制灵敏度不高,稳压性能不理想。 8.3.2 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1.电路组成 在图8.3电路加放大环节.如图8.4所示。可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图8.4带放大电路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取样电路:由R1、RP、R2组成,当输出电压变大时,取样电阻将其变化量的一部分送到比较放大管的基极,基极电压能反映出电压的变化,称为取样电压;取样电压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若太大,控制的 灵敏度下降;若太小,带负载能力减弱。 基准电路:由RZ、VDZ组成,给V2发射极提供一个基准电压,RZ为限流电阻,保证VDZ有一个合 适的工作电流。 比较放大管V2:R4既是V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又是V1的基极偏置电阻,比较放大管的作用是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先放大,然后加到调整管的基极,控制调整管工作,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输出电压的稳定 性。 调整管V1:它与负载串联,故称此电路为串联型稳压电路,调整管V1受比较放大管控制,集射极间相 当于一个可变电阻,用来抵消输出电压的波动。 2.工作原理 (1)当负载RL不变,输入电压UI减小时,输出电压U0有下降趋势,通过取样电阻的分压使比较放大管的基极电位UB2下降,而比较放大管的发射极电压不变(UE2=UZ),因此UBE2也下降,于是比较放大管导通能力减弱,UC2升高,调整管导通能力增强,调整管V1集射之间的电阻RCE1减小,管压降UCE1下降,使输出电压U0上升,保证了U0基本不变。其过程表示如下: (2)当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增大时,引起输出电压有增长趋势,则电路将产生下列调整过程: 当负载RL减小时,稳压过程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