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对picc常见并发症,如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穿刺点渗血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处理,以便使picc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picc 并发症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76-0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或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大大降低护士工作量,同时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这些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因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点[1],已经在国内多数省级医院逐步开展,受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广泛接纳,是静脉治疗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延误疾病的治疗。现对置管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整理和分析,综述如下。

1 导管堵塞

1.1 原因分析。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不到位、不及时[2];导管接头松动、脱落,导管异位、打折、扭曲或受压;经picc采血、输血;输入高营养液、血液制品、药物配伍;血管痉挛;血液粘稠

度增高。

1.2 预防。科室开展picc前要进行系统的规范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达到真正的脉冲与正压封管,对picc管进行规范的维护;对带管出院的病人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宣教[3,4],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5],输液时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在留置picc的肢体测血压,不要在偏瘫的上肢置管,翻身时,应防止肢体受压,嘱病人勿过度活动弯曲置管侧肢体,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异位及脱出,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血后及采血后要用20ml生理盐水迅速正压脉冲式冲管,减少有形成分的附着;输注高营养液及血液制品过程中,应每4h应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冲管1次,输完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冲干净才能封管;推注不同的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注脂肪乳剂后不能直接使用肝素稀释液冲管与封管,因为脂肪乳剂与肝素存在配伍禁忌[6]。给输注静脉局部热敷,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加快血流速度。充分了解病人的凝血机制,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长期留置picc导管的老年病人或高血液粘稠度的肿瘤病人,遵医嘱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q12h皮下注射,可防止血栓,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1.3 处理。picc管输液不畅时,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打折;对于导管堵塞怀疑血凝或血栓形成时可用尿激酶(500iu/ml)溶栓,导管阻塞应在6h内处理,此时血栓形成时间尚短,对溶栓药物反应较敏感。若为脂质堵塞,可用70%酒精1ml进行导管再通,通管时不可用蛮力,如经回抽和轻轻地推注后无法再通者,应考虑拔管

[7];另有资料报道[8]用2ml注射器抽取硝酸甘油注射液1ml向picc管内注入0.45ml保留2h,使其与导管壁脂质沉积物充分发生作用,然后将导管内液体完全抽出,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管,导管再通率很高。

2 静脉炎

2.1 原因分析。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导管在血管中反复移动损伤血管内膜引起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输注刺激性药液时,可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导管和静脉血培养呈阳性,可诊断为感染性静脉炎;血管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感染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2 预防。选择合适的导管材料,提高穿刺技术,在置管时将导管用dx浸泡,可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化疗药物浓度不宜过高,给药速度不宜过快,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到强烈刺激而出现损害。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将硫酸镁纱布沿静脉走行湿敷在注射的静脉上至化疗液体全部滴完,可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血小板计数大于300×109/l,血糖高于5.9mmol/l时,避免行picc穿刺,以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9]。

2.3 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可抬高患肢,在肿胀部位使用抗炎消肿药物,如喜疗妥软膏、如意黄金散、扶他林软膏等,也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每日3次,每次20—30min。发生感染性静脉炎时可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考虑拔管。

3 导管相关性感染

3.1 原因分析。操作及维护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用的粘贴敷料透气性差(出汗后造成创口潮湿)、患者遵医行为低[1]、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局部皮肤过敏、换药不及时;输入高营养液时冲管和封管不完全,容易定植于导管内。

3.2 预防。导管置入后的维护非常重要,置管时的无菌操作和置管后精心护理是防止感染的关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20cm,消毒时间超过2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直到消毒局部干燥为止;穿刺后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10]。更换敷料时,应沿血流方向轻轻揭开,防止导管带出。有资料报道[11]常规肝素帽注射肝素加生理盐水封管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采用可来福接头,可减少感染的机会;输入高营养液时应每4h正确冲管,输注完毕,正确封管。增加营养,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3.3 处理。置管后如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疼痛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应按感染伤口处理:每日换药,用0.5%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因碘伏能逐步释放碘持续消毒,同时会形成一层薄痂,对防止细菌进入血液有肯定作用),面积为10×10cm2,用抑菌纱布(2×2cm2)敷于穿刺点,再用透明膜固定[11],对皮肤有过敏者,使用水胶体敷料处理透明膜过敏反应总缓解率为68.42%,过敏反应发现越早,处理越及时,缓解率越高[12]。伤口红肿,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红外线照射。感染严重者应拔管,使用敏感抗生素。

4 穿刺点渗血渗液

4.1 原因分析。穿刺针过粗而置入导管过细;病人凝血功能异常;

局部反复穿刺;穿刺点位于肘正中而肢体活动过频等。

4.2 预防。置管前评估病人,了解病人凝血功能情况,尽量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按压穿刺点2-3分钟,凝血机制差者按压的时间可增至5-10分钟,邓旭报道[13]弹力绷带用于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优于传统采用的普通绷带压迫止血,制动30分钟,24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过度活动。

4.3 处理。在穿刺点覆盖2×2cm2无菌纱布,再用透明胶贴固定,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王玉芳等[14]认为使用凝血酶压迫法止血效果明确,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

[2] 王春妹.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6):1099-1100

[3] 张晓蓉,李赛兰,龚宝珠.肿瘤患者携带picc的健康教育[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7,3(2):30-34

[4] 颜琬华,郑春辉.应用picc导管异常情况的分析及植入后护理[j].当代护士,2005,(5):64-65

[5] 黄石群,胡敏芝,梁艳芳,等.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7,35(4):401-402

[6] 颜琬华,郑春辉.应用picc导管异常情况的分析及植入后护理 [j].当代护士,2005,(5):64-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