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站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版本

核电站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42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核电站化学品安全管理

标准版本

核电站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根据统计,在核电厂的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化学品种类有上千种,主要是液体消耗品、气体、各类树脂、活性炭等,在这些化学品中,还有部分是危险化学品。为了管理的便捷性,很多核电厂把生产期间所使用的各类化学品归为两大类,分别是工艺系统化学添加物和化学辅助材料。工艺系统化学添加物是指电厂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直接进入工艺系统或与流体接触的各类气态、液态、固态化学物质,包括水处理用化学品、工艺系统用化学添加物、树脂、活性炭等。化学辅助材料是指电厂生产活动中与工艺系统内的介质有可能接触的化学物质,如:密封剂、粘结剂、清

洗剂、在役检查用试剂、放射性去污剂等。

另外大多数的化学品都有着显著的两面性,即:特定应用性和潜在危害性。在电厂的生产活动中,如果化学品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水质的恶化、材料的腐蚀、机组的停运甚至是人员的伤亡等。在核电厂运行中,我们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品可应用特性的一面,尽量避免和降低危害性的一面,这就要求对化学品进行有力的控制。

1.0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同时为了确保核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必须对核电厂的所有化学品进行控制和管理。

化学品在核电厂的应用不仅广泛,而且种类复杂。无序、不谨慎、不规范的化学品领用和使用,常常会造成核电厂系统水质的恶化,设备的腐蚀,机组

的停运,环境的污染,甚至是人员的伤亡。因此化学品管理的好坏既关系到电厂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又关系到电厂工作人员的安全,还涉及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巨大危害,在核电厂建立一个有效、可行、规范的化学品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2.0化学品管理目标

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品危害性的一面,最大限度发挥化学品应用性的一面,保证厂用化学品的质量,保证操作人员不受化学品的伤害,保证系统设备不受化学品的腐蚀,在达到核电厂化学品、人、机组和谐发展同时,又能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3.0化学品管理的基本原则

为了尽量减少化学品操作管理不当造成危害的几率,化学品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操作控制和管理控制。

3.1操作控制原则

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操作控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替代,即选用无毒或低毒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化学品,选用不燃、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

2)变更工艺,即减少人工复杂的生产和加药方式,通过变更采取自动简单的生产和加药方式;

3)隔离,即采取封闭、设置屏蔽等措施,隔离化学品,减少化学品与人、系统、环境接触的几率;

4)通风,即保持化学品作业现场良好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等;

5)个人防护,即操作化学品时穿好个体防护用品,防止与化学品的直接接触;

6)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即对现场的废物和溢出物适当处理,保持作业场所清洁,防止化学品扩散;

7)作业人员的卫生习惯,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消除和减低化学品通过皮肤等表面渗入。

3.2管理控制原则

管理控制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化学品安全入库,即做好安全采购和入库验收,确保入厂化学品的质量;

2)安全贮存,即按照国家标准GB15603-111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贮存化学品;

3)安全运输,即确保传输化学品管道无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运输化学品车辆正常,车速限定,道路正常,路标清晰等;

4)安全使用,即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在系统中使用正确的化学品,根据化学品的防护要求和现场作业环境穿戴好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5)化学品标签,即加帖安全标签,鉴别化学品危险性,加帖电厂二次标签,表明化学品有效期、名称等;

6)安全技术说明书,即详细描述化学品的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给出安全防护、急救措施、泄漏处理等方面的信息。

7)废物处理,即指定废物处理的地点和流程,减少废物对人、系统、环境的危害;

8)培训教育,即通过化学品知识培训和经验反馈再教育,提高化学品防护意识,达到安全使用化学品的目的。

4.0化学品管理的具体方法

4.1化学品的控制和使用

化学品在进入核电厂过程中,必须要对申请、采购、运输、贮存、使用及报废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保证化学物品的使用既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又能保证核电厂安全、稳定和经济的运行。

4.1.1化学品的申请和采购

电厂工艺系统添加物的采购申请应根据化学处消耗情况和采购处提供的化学库存量,定期发出采购申请。其他处室如需要采购化学品,需填写相关“化学辅助材料/化学品需求表”,最好通过邮件提前将采购需求发给化学处,由化学处汇总并提出采购申请。

电厂化学辅助材料的采购申请,一般根据使用处室化学品台帐所设定的最低存量和最高存量及时发出采购申请。申请处室提出化学品采购申请计划。采购

申请计划中应注明需采购化学品的种类、数量、规格、用途和到货日期要求等信息。由于化学辅助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频率都非常的高,如:秦山三期为了管理的便捷,对电厂已批准使用过的辅助材料制定了“电厂批准使用的化学辅助材料清单”,对清单内的化学辅助材料,使用处室可直接发出采购申请。对清单外化学辅助材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的技术审核后才允许进入采购申请流程。对于剧毒化学品的采购申请需要送保卫处审核备案。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采购处室应从已取得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要求运输企业具有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许可证,一级车况。

另外,由于高纯气体在核电站的重要性,高纯气体在采购上应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尽量减少采购流程

的中间环节。厂家供给使用的高纯气体瓶,要专瓶专用、并增加特殊标识。厂家要设立核电站使用气体瓶的专门储存区,发货时专车运输且提供每个钢瓶的钢印号。核电站验收人员接收高纯气体时,要逐瓶核对钢瓶号,并抽查气体的纯度是否合格。电站采购处室向外发送空瓶时也要向厂家提供气瓶钢印号,对方接收后核对。

4.1.2化学品的场内运输

化学品的槽车进入厂区后都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并应有专门的接受人员引路等措施。

一般规定化学品在厂内的运输,采购处室应选择承运商并对承运商进行监督。对于化学危险品(燃油、酸、碱和三氯化铁等)的运输,采购处室应在危险品槽车进控制区大门前通知保卫处并到保卫处办证室办理进厂证;如果是可燃物料的运输,采购处室还

需要提前到保卫处办理可燃物料运输许可证。危险品槽车进入控制区后,保卫处应负责在车辆前引路。

另外进入电厂的车辆都要进行速度的严格控制,一般规定进入厂区限速为20km/h。如果在厂内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本厂的运输监督人员应立即电话报告主控室值长,由值长按照相关“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处理。

4.1.3化学品的验收

一般化学品的验收工作分两种:入库验收和现场验收。一部分化学品要储存到危险品仓库和化学品仓库之前的验收,称入库验收;另一部分化学品不用入库,直接储存在厂房内化学品存放点或将直接加入系统的验收,称现场验收。验收时,要核实化学品的厂家标识、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外观等是否满足要求,申报处室或使用处室的验收人员应

检查化学品的质量性能和出厂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是否满足要求;对于重要工艺系统化学添加物,申报处室或使用处室应通知化学人员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化学品的纯度等技术要求,化学处最好应在一周内提交原材料复验分析结果,在定性复验气体时,要核对气瓶上的厂家标识和刚印号是否正确。

4.1.4化学品的储存

核电站所有的化学品必须储存在化学品仓库、危险品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并由专人管理。化学品出入库时,应进行核查登记,另外管理员应定期对库存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定期检查。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区域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

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另外,仓库中化学品的最低库存量要求需综合考虑化学品的供货渠道、采购周期、货源情况、供货方生产能力、气瓶周转情况等因素。采购处室应根据使用量的要求,对仓库内化学品的最低库存量进行控制,当库存量低于最低值,应及时补货或通知化学处提交采购申请。

根据危险品的危害风险和使用需求在现场应设置最低和最高储存量。现场化学品的最低储存量必须满足电站的生产需要,但为了便于现场的安全管理,现场化学品的储存量不宜过多。另外要在化学品的储存区,应设置通讯、报警装置、消防设施、应急淋浴洗

眼装置等安全设施,同时应设立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

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负责化学品存放管理的处室应当按照相关《可燃物料防火管理》要求办理可燃物料存放许可证;如果是剧毒化学品,负责化学品存放管理的处室应当将相关信息报保卫处备案。4.1.5化学品的领用和使用

在发放化学品时,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提高化学品的周转率,降低化学品的库存时间和失效率。

危险化学品使用人员必须获得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授权,培训处室应根据现场的需要,组织适当的化学品知识培训,参加人员为需要直接接触和使用化学品的电站生产人员。

化学品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先确认操作区域的化学品泄漏应急储存柜、应

急淋浴和洗眼装置等可用;进行化学品的转移和分装时,分装容器还必须有明确的标识;使用后容器中残留的化学品应严格控制,如果不再使用的进入报废流程;对于目视无固体或液体残留的空容器,由使用部门送相关处室回收处置。

4.1.6化学品的报废

对于因过期、失效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报废的化学品,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入报废流程,其中由资产管理部门化学处根据报废化学品的性质给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对酸碱类报废化学品,应根据《核电厂化学排放的控制》的要求。将需要报废的化学品运到电站化学品专用处理站,由专业化学人员对报废化学品进行中和处理再排放;对可溶的非酸碱无毒报废化学品,应根据《核电厂化学排放的控制》的要求,在化学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