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学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412.40 KB
- 文档页数:15
第1页,共15页
2020年浙江省学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手机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 )
A. 数字地球和遥感 B. 数字地球和虛拟现实
C.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
2. 如图为1955~2018年长江口年输沙量统计图。完成2、3题。
下列时间段,输沙量波动最大的是( )
A. 1960~1965年 B. 1970~1975年 C. 1985~1990年 D. 2000~2005年
3. 如图为1955~2018年长江口年输沙量统计图。完成2、3题。
长江口输沙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
①潮汐、海浪侵蚀加剧
②沿岸洋流侵蚀减轻
③中上游植被恢复
④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迁入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完成4、5题。
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 B. 社会文化 C. 经济 D. 自然生态环境
5.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迁入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完成4、5题。
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主要影响是( )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减轻人口压力
③制约经济发展
④推动科技创新 第2页,共15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如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工程Ⅰ、Ⅱ分别是( )
A.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 南水北调西电 东送
C.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7. 如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如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8、9题。
下列成土因素中,比较活跃的是( )
A. 气候和地形 B. 气候和生物 C. 母质和生物 D. 地形和母质 第3页,共15页 9. 如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8、9题。
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 自然植被茂密 B. 有机质积累多
C. 生物残体分解快 D. 矿物养分流失快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
①投资少,见效快
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
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来古冰川位于西藏东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大冰川,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如图为来古冰川景观图。完成11、12题。
据观测,近年来然乌湖面积和水量呈增大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湖盆下陷 B. 全球气候变暖 C. 湖底淤积 D. 湖面蒸发减少
12. 来古冰川位于西藏东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大冰川,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如图为来古冰川景观图。完成11、12题。
若森林遭到破坏,将导致湖畔地区( )
A. 降水增加 B. 地表径流减少 C. 下渗减少 D. 植物蒸腾增加
13.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13、14题。
“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 ) 第4页,共15页 A. 南方市场需求大 B. 北方耕地面积增大
C. 北方蔬菜品种多 D. 南方蔬菜种植减少
14.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13、14题。
“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 )
①粗放经营
②规模化经营
③集约化生产
④“小而全”生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金星和地球同属行星,它们大体在同-平面自西向东绕日运行。当行星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上观察不到金星,这是因为金星( )
A. 不发可见光 B. 距离地球远 C. 位于太阳背面 D. 体积小于太阳
16. 如图为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
制约图中农业带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地形
17. 如图为美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该农业带可( )
A. 发展“处方”农业 B. 推广农作物灾害保险
C. 实施水能的梯级开发 D. 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 第5页,共15页 18. 如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城示意图。完成18、19题。
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如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城示意图。完成18、19题。
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
A. 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20.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20、21题。
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条件优越
②产业基础较好
③科技条件良好
④地价相对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20、21题。
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A. 节约劳动力成本 B. 承接产业转移
C. 集中处理废弃物 D. 促进科技创新
22.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面向中东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各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健全。如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完成22、23题。
该城市群分布在( ) 第6页,共15页 A. 河谷地区 B. 河口地带 C. 陕西省境内 D. 山麓冲积扇
23.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面向中东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各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渐扩大,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网络逐渐健全。如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完成22、23题。
该城市群的主要变化是( )
A. 城镇经济联系弱化 B. 中心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C. 城镇融合发展减弱 D. 城镇分布密度降低
24. 如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4、25题。
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5. 如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4、25题。
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 第7页,共15页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6. 读图,图1为欧洲部分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①、②两地月均温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是______,该特征有利于______(填大气环流)深入内陆,增加了该地区的降水量。
(2)与②地相比,①地气温年较差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
(3)图中H国生产的鲜花出口世界各地,按农业投入划分,该国鲜花生产属于______农业,影响其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
(4)鲁尔区是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成功示例。其早期工业布局是以______为原则,后期则充分利用充足的劳动力、______、______的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柴达木地区盐沼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盐沼是沼泽因水分蒸发、盐分积累或盐湖沼泽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图示地区是我国盐沼最大的分布区,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类资源,还对维护当地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盐沼正面临着萎缩的威胁。
(1)按三大自然区划分。图示地区属于______区,该区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
(2)制约图中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和______,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得益于______。
(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盐沼中蕴藏的盐类属于______资源。导致近年来盐沼面临萎缩的主要人类活动是______。
(4)简述盐沼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第8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由题中材料可知,查询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可以通过GPS,查询行驶路线可以通过GIS,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本题以手机点餐类APP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答案】A
【解析】解:读图,1960-1965年输沙量波动幅度约3亿吨,1970-1975年输沙量波动幅度约2亿吨,1985-1990年输沙量波动幅度约1.5亿吨,2000-2005年输沙量波动幅度约2.2亿吨,因此波动最大的是1960-1965年。
故选:A。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读1955~2018年长江口年输沙量统计图,长江口输沙量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上游植被恢复和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③④正确;与海水运动无关,①②错误。
故选:D。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现代人口迁移中,世界人口主要迁出区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地有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故选:C。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迁移,以及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当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迁入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主要影响是①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