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壮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10
保护广西壮族的民间医药民间验方实用价值高,并具备简、便、廉、验四大特点。
许多民间偏方有它的优势,针对性强,只要对症,一用就灵。
但受到传统的影响,民间秘方正在失传,作者呼吁发掘利用民间秘方。
壮医药长期植根于广大壮族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及浓郁的民族特色。
壮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壮医药主要以师徒授爱、口耳相传等形式流传于民间。
壮医医疗工具如针(挑针、陶针、金针、火针、麝香针、梅花针等等)、药线、瓷碗、骨弓、药锤及熏蒸、药物敷贴、药佩、药刮、牛角、竹罐;壮药如肉桂、八角、薏苡仁、罗汉果、珍珠、蛤蚧等2000多种;壮医防病强的功夫动作图如花山崖壁画;壮医神话传说如“神医三界公的传说”和“爷奇斗瘟神”;壮医药市和佩药挂药如靖西药市、各种药囊。
由于壮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对壮医药进行记载和总结,壮医药的很多历史文物、壮医药理论和诊疗技术、单方、验方、秘方濒临失传。
长期活跃于民间,为壮族繁衍生息作出巨大贡献的壮医民间医生也已青黄不接,濒于断代。
保护内容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作为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特别是对作为壮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壮医药的保护。
主要内容包括:壮医药口碑资料;壮医诊疗技术、单方、验方、秘方;民间壮医;壮医药文化。
五年计划2006年保护措施:开展全区民间壮医的登记。
预期目标:完成全区民间壮医的登记造册。
2007年保护措施:开展诊疗技术,单方、验方、秘方的抢救性挖掘整理。
预期目标:濒临失传的诊疗技术、单方、验方、秘方最大程度得到保护。
2008年保护措施:开展壮医药口碑资料的收集整理。
预期目标:壮医药口碑资料最大程度得到收集整理。
2009年保护措施:对壮医药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
预期目标:医药文化形态及其基本特征得到确立。
2010年保护措施:编写壮医药文化大系。
预期目标:建立壮医药文化保护目录、使壮医药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措施开展包括壮医药口碑资料的收集整理;壮医诊疗技术、单方、验方、秘方的抢救性挖掘整理;民间壮医的登记;对壮医药文化形态进行研究和保护等。
壮医集锦1·广西每个乡镇配一名壮医·壮医中的壮药资源·病因病机论--毒虚致百病·壮族的医药发展(4)·壮医敷贴疗法·壮医点穴疗法·壮族医药概论·壮药·壮医概况·壮族民族概况·壮族医院·壮药·壮医专家覃保霖·壮族民间治病法·壮医药发展概况·壮医药文化亟待保护与发展·壮医学整理发掘的借鉴意义·壮医学史·第一章第六节关于壮医药无系·第一章第七节壮族医药存在的·第一章第五节土司制度对壮医·第一章第四节壮族社会历史的·第一章第四节壮族社会历史的·第一章第二节壮族概况·第一章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第一章第一节壮族的来源·第九章第三节壮医药现状和发·第九章第三节壮医药现状和发·第九章第三节壮医药现状和发·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的发掘、整·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的发掘、整·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的发掘、整·第九章第二节壮医药的发掘、整·第二章第二节巫文化与壮医药·第二章第二节巫文化与壮医药·第一章第三节壮族社会历史概·第一章第三节壮族社会历史概·第六章第六节治疗方法--独特·第六章第六节治疗方法--独特·壮族医史大事年表(下)(1949年后·壮族医史大事年表(上)(1949年前·第十章第五节结束语·第十章第四节治则治法·第十章第三节诊断方法·第十章第二节病因病机·第十章壮医药与中医药及其他民·第十章第一节理论基础·第九章第一节党的民族医药政·第九章壮医药的研究、发掘、整·第八章第六节防治特色·第八章第五节理论特点·第八章第四节丰富多彩的诊断·第八章第七节对壮族保健的巨·第八章第三节丰富的药物学知·第八章第二节针灸疗法的先驱·第八章壮医药对我国传统医学和·第八章第一节壮医解剖学知识·第七章第六节壮医使用毒药和·第七章第五节壮医对毒药和解·第七章第五节壮医对毒药和解·第七章第四节壮医使用毒药和·第七章第三节壮医使用毒药和·第七章第五节壮医对毒药和解·第七章第二节促使壮医善用毒·第七章第一节壮医对毒药和解·第七章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第六章第六节治疗方法--独特·第六章第六节治疗方法--独特·第六章第四节诊断方法--重视·第六章第五节治疗原则--调气·第六章第三节病因病机论--毒·第六章第一节天人自然观--阴·第六章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第六章第二节生理病理观--脏·第五章第十节名医的涌现(2)·第五章第十节名医的涌现(1)·第五章第八节壮医预防方法·第五章第七节壮医理论的初步·第五章第九节壮乡药市的形成·第五章第六节壮医分科的出现·第五章第五节医疗制度和医疗·第五章第四节丰富多彩的壮医·第五章第三节方剂学的萌芽·第五章第二节壮药学的发展·第五章第一节壮医理论的萌芽·第五章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第四章第五节有关文献记载·第四章第四节卫生保健和环保·第四章第二节壮药知识的积累·第四章第一节早期农业对壮医·第四章第三节古代科技与壮医·第四章第一节早期农业对壮医·第四章壮医药知识的积累(秦·第三章第六节壮医外治疗法的·第三章第五节卫生保健意识的·第三章第七节药食同源·第三章第四节壮医早期医疗卫·第三章第二节从考古发现来探·第三章第三节花山崖壁画与早·第三章壮族医药的起源(远古-。
壮医认药方法2.2 壮医认药方法壮医认药有自己的一套经验,认药方法概括为看、摸、嗅、尝四字:2.2.1.看:看植物叶的形态、特点。
如犁头草其叶象犁头一样,七叶一枝花其七片叶子轮生。
看茎:香附、水蜈蚣的茎为三角形;薄荷、益母草等的茎为方形;大驳骨、小驳骨、狗肝菜、牛七、倒扣草的茎有明显膨大的节;花果、半边莲的花象半边荷花,盘龙参的花排成行列围花茎盘旋而上,象一条龙盘在柱子上。
金银花花初开是白的,以后变黄;黄花倒水莲的花象一串倒吊的金钟,又叫吊钟黄等等。
看刺:如两面针的叶上两面中脉和幼枝都有刺,扛板归的茎叶都有利刺。
看断面:砍断根茎看横断面,如铁包金外皮紫黑本质金黄。
大罗伞根是肉质,淡紫红色,切面可见小血点,所以又叫朱砂根。
2.2.2.摸:木贼的茎很涩,可以打磨金属,所以又叫"锉草"。
五指毛桃、萝芙木、大飞扬、小飞扬等一些植物其叶揉后有汁液,黑墨草揉后汁液变黑。
2.2.3.嗅:如毛麝香有麝香的臭味,薄荷草、山香、山薄荷有薄荷气味。
大风艾有冰片味。
九层塔、野香薷有芫荽味。
鱼腥草有鱼腥味,鸡屎藤揉之有鸡屎味,山苍树根有姜味。
2.2.4.尝:用嘴尝药,微量不会中毒(大毒要注意),桂皮、鹰不朴有辛辣味,九里香、两面针有麻舌感,扛板归、酢浆草叶有酸味,余甘子先苦后甜,大血藤很涩,三桠苦、穿心莲、救必应很苦,冰糖草、相思藤叶有甜味。
2.3.壮医采药方法壮医治病用药,往往自采自种,成本很低,对如何采药,亦总结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如:2.3.1.药物生长环境:翻白叶、半枫荷、余甘果、酸枣等喜光植物,在阳坡可发现,八角莲、土细辛、石上柏、七叶一枝花、金线风在阴坡荫蔽潮湿的地方生长。
黄花倒水莲、虎杖、闭鞘姜在沟河边生长。
鸭肢木、木蝴蝶、山苍子、八角风、小罗伞、金银花、野葛生长在山坡次生杂木林中。
菖蒲、水八角、谷精草、灯心草生长在沼泽地。
2.3.2.采药时机:根茎类如葛根、土党参、何首乌宜在秋末春前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