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性能的耦合优化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354.03 KB
- 文档页数:5
机械结构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一、引言机械结构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是现代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需要在多种物理场的作用下进行工作,例如结构承受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物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能够提高机械结构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
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概念与方法1. 多物理场耦合概念多物理场耦合是指多个物理场在机械结构中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现象。
常见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包括结构的热弹耦合、结构的电磁耦合、结构的流固耦合等。
这些耦合现象不仅会导致机械结构的性能变化,也可能引发结构的失效与破坏。
2.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是为了解决多个物理场相互作用问题而研发的分析手段。
常见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有限体积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算法,刻画并模拟不同物理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本质。
三、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优化策略1. 性能优化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能够揭示机械结构在不同物理场下的性能表现,因此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改善机械结构的性能。
例如,通过调整结构的几何参数、材料选择、布局等,可以使得机械结构在多个物理场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2. 可靠性优化多物理场耦合引起的结构失效是工程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因此,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可以揭示结构在不同物理场下的失效机制,并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
例如,在考虑热学、力学、电学等多个物理因素的同时,优化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耐受多物理场作用的能力。
3. 效率优化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机械结构的效率。
例如,在考虑热学、力学等多个物理因素的同时,减小结构的重量、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结构的传热、传力效率等。
四、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的应用案例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是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在气动、热学、机械等多个物理场作用下的性能表现,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安全性和效率。
基于DOE敏感性分析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沈云啸;吕兆平;韦宝侣;李宏典【摘要】以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及模态分布为目标函数,悬置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考虑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于悬置刚度参数的灵敏度,构造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编制Matlab优化程序,结合ISIGHT软件,采用多岛遗传优化算法对一款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悬置刚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DOE技术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定位影响主方向模态及能量分布的关键因素,通过刚度调整,达到了设计目标,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5页(P116-120)【关键词】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法;敏感性;多岛遗传算法;DOE技术【作者】沈云啸;吕兆平;韦宝侣;李宏典【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柳州 545007;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柳州 545007;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柳州 545007;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柳州 54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3随着人们对整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振动与噪声与舒适性要求成为汽车设计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道路条件的改善和汽车设计的轻量化,使得发动机成为整车中最大的噪声源和振源。
悬置系统作为动力总成与车架或车身间的弹性连接系统,其系统性能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影响整车的噪声、振动与舒适性(NVH)性能[1]。
在已经确定动力总成基本参数及整车基本参数的前提下,正确匹配悬置的刚度、阻尼系数以及安装位置,合理设置动力总成各阶模态固有频率,保证悬置系统有较高的模态解耦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由动力总成引起的振动向车体的传递,提高悬置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改善整车舒适性[2~4]。
而悬置的布置往往受到发动机舱布置的限制,安装位置可能会根据布置的需要进行微调。
涡轮机械中的流固耦合分析与优化研究导言:涡轮机械是一类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电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涡轮机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流固耦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涡轮机械中流固耦合的分析方法和优化策略,以及其对涡轮机械性能的影响。
第一部分:流固耦合的基本概念流固耦合是指在涡轮机械中,流体和固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现象。
涡轮机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流体对叶片的冲击和推动,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流体在经过叶轮时会对叶片施加压力和力矩,而叶片的形状和材料也会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在涡轮机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流固耦合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目前常用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两种。
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建立涡轮机械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等数值方法,对流体流动和固体结构进行模拟和计算。
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灵活性,可以快速预测涡轮机械的性能和优化方案。
2. 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试方法通过搭建实验装置,对涡轮机械进行实际测试和观测。
主要包括流量测量、压力测量和叶片振动等实验内容。
实验测试方法能够直接获取涡轮机械的性能参数和工作状态,但成本较高且受环境和设备的限制。
第三部分:流固耦合的优化策略流固耦合分析的目标是寻找涡轮机械的最佳设计和工作参数,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对叶轮的形状、材料和叶片间隙等关键参数进行调整。
1. 叶轮形状优化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可以对叶轮的形状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使得流体在叶轮上的流动更加顺畅和均匀,减小流体对叶片的阻力和损耗。
2. 叶片材料优化叶片材料的选择对流固耦合分析结果和涡轮机械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优化的目标是选择具有良好耐高温、抗腐蚀和高强度等特性的材料,以提高叶片的寿命和可靠性。
3. 叶片间隙优化叶片间隙是流体通过叶轮时产生的一种非理想流动状态。
《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飞行器的性能。
在航空发动机中,气冷涡轮叶片是关键的热端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以及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对叶片的气动性能和热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对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气冷涡轮叶片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二、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1. 物理模型建立气冷涡轮叶片的物理模型建立是数值模拟的基础。
该模型应准确反映叶片的几何形状、内部冷却结构以及工作环境的物理特性。
在建立模型时,需考虑叶片的几何复杂性、冷却通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气体流动、热量传递等物理过程。
2. 数值方法选择数值方法是进行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流体流动、热量传递等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气热耦合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通过求解流体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方程,得到叶片内部和外部流场的详细信息。
3. 气热耦合模型的建立气热耦合模型的建立是数值模拟的核心。
该模型需考虑气体流动与热量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叶片内部冷却结构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在建立气热耦合模型时,需将流场和温度场进行耦合,通过求解流体的流动方程和热量传递方程,得到叶片内部和外部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
三、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的应用1. 优化设计通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可以获得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进而分析叶片的性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叶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气动性能和热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2. 故障诊断与预测气热耦合数值模拟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与预测。
通过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叶片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故障。
汽车发动机性能的优化研究进展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但汽车是一个耗能的、污染较为严重的工具,为了缓解能源的压力,减低污染,提高竞争力,汽车行业已经对汽车发动机的各个性能开始进行优化。
对于汽车发动机性能优化来说,为了缓解世界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汽车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减轻磨损等方面,其中优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综述了汽车发动机优化技术的研究以及发展现状,简述了对汽车发动机优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性能;优化一、对汽车发动机优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现在对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主要是针对油耗降低、尾气排放的降低、减轻质量以及磨损降低等方面,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优化技术是在发动机设计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发动机结构的优化、材料的优化、燃料及燃烧的优化、排放的优化和多种学科优化等。
(一)对发动机结构及材料的优化发动机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对关键零部件形状的优化和发动机性能的改善。
最近几年来,新型复合材料(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等)广泛的用于到发动机结构中。
通过在发动机复合材料叶片各截面上,建立应力应变解析式以及最大应力准则,进行最大强度的优化分析。
(二)对发动机燃烧的优化随着世界能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汽车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大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发动机的燃烧直接影响着环境和能源的消耗,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引起了研究的重视。
对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主要是对喷射系统的优化、进气管系的优化、燃烧室形状的优化等几方面。
借助先进电子控制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燃烧喷射系统进行优化,能准确地调节燃油供给问题,能够优化喷油次数和时间,控制气缸内油与气的混合状态和燃油分布,降低尾气的排放。
(三)发动机多学科优化的发动机的设计是以结构学、热力学、燃烧学、强度学、振动、流体、传热学等多个学科为依据,可变性因素较多,随机性较大,是关于一个可变互耦系统的优化。
发动机和电机的耦合扭矩计算
发动机和电机的耦合扭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耦合扭矩 = 发动机扭矩 * 传动效率 * 变速器效率
其中,发动机扭矩是发动机在给定转速下产生的扭矩;传动效率是指发动机扭矩传递到传动系统的效率;变速器效率是指传动系统中变速器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耦合扭矩的计算还涉及到传动系统的一些其他因素,如传动系统的传动比等。
具体的计算过程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动机和电机参数以及传动系统的设计来确定。
一、概述1.1 研究背景1.2 相关技术介绍1.3 本文研究意义二、RecurDyn与EDem的概念2.1 RecurDyn介绍2.2 EDem介绍2.3 RecurDyn与EDem的耦合计算意义及应用领域三、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原理3.1 RecurDyn与EDem的耦合工作原理3.2 耦合计算的数学模型3.3 耦合计算的算法框架四、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的实现方法4.1 RecurDyn与EDem的耦合计算实现步骤4.2 耦合计算实例分析4.3 耦合计算的参数调节及优化五、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的应用案例5.1 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5.2 汽车行业的应用5.3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5.4 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5.5 其他行业的应用案例六、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的发展趋势6.1 技术的发展潜力6.2 未来趋势展望6.3 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结语7.1 总结回顾7.2 现状评价7.3 展望未来八、参考文献以上是一篇关于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的综述性文章的大纲,具体细节根据实际研究进展及相关文献来填充,可以写出一篇高质量、流畅易读、结构合理的文章。
由于RecurDyn与EDem在耦合计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介绍RecurDyn与EDem的概念、耦合计算原理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RecurDyn与EDem耦合计算的实现方法4.1 RecurDyn与EDem的耦合计算实现步骤在实际应用中,RecurDyn与EDem的耦合计算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模型:利用RecurDyn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机械部分的刚体和柔性体,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2)物理特性处理:对于柔性体系统,需要进行弯曲、扭转等力学特性的建模,并与材料的特性相结合。
还需要考虑液体、气体等介质对系统的影响。
基于模型耦合仿真的FSC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韩伟强;赵万东;冷松蓬;李鑫【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34)6【摘要】FSC赛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有较高要求,而规则中要求对进气加装限流阀,导致充气效率大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重新优化设计发动机进气系统,使其最大效率地提高动力性能.本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LD450发动机一维模型,对不同谐振腔容积和歧管长度以及引流腔容积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最佳一维进气系统参数,并使用ANSYS-FLUENT软件,以GT-POWER软件后处理作为FLUENT边界条件进行耦合仿真,以出口总压最大为筛选条件,选出最佳的进气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型优化出口压力来提高FSC赛车性能的方法,能使改进后的进气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解决了赛车因安装限流阀而产生的发动机功率损失.【总页数】6页(P6-11)【作者】韩伟强;赵万东;冷松蓬;李鑫【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4【相关文献】1.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与流场分析 [J], 施佳辉;王东方;王燕;鲁宜文2.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 [J], 郑颖;弋驰;3.FSC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 [J], 庞圣桐;曾东建;付凯;吕高全4.FSC赛车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J], 葛召浩;贾丽娜;程奉雨;何涛;黄勇5.FSC赛车进气系统设计与CFD分析 [J], 韩忠浩;关鑫;李刚;张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散化后的消声器模型与发动机在GT-power 进行耦合,耦合后模型如图2所示。
图2发动机与消声器耦合仿真模型2消声器结构参数优化2.1原消声器性能分析发动机原消声器第一腔室长102mm ,第二腔室2300rpm 137kW 图1GT-Power 发动机模型进气门气缸喷油器排气门进口环境曲轴箱出口环境。
故选取该发动机在2000rpm 时,测试其原模并进一步将原消声器导入Fluent 中,分析其内部流场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
(b )内部流场(a )插入损失图4原消声器插入损失及内部流场由图4可知,虽然消声器整体消声量在23dB 以上,但在300-800Hz 范围内的消声量小,效果不佳。
从内部流场可知,消声器进出口流速较大,中间腔室流速较小,气流的速度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会造成相应的压力损失。
第一、二腔室存在的涡流和回流,也是造成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2.2消声器性能优化2.2.1扩张腔长度扩张腔的改变,可以使沿管道传播的部分声波发生反射并与源声波干涉相消,达到消声的目的。
其传递损失特性主要受扩张比m 和扩张腔长度L 的影响,首先以扩张比m 和扩张腔长度L 为变量,分析其对消声量的影响。
扩张腔长度和进气管直径参数如表2所示。
不同扩张腔长度下的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曲线如图5所示。
扩张腔长度L (mm )102150200250扩张比m 21.6242424表2扩张强长度及扩张比图5扩张腔长度对传递损失的影响由图5可知,改变扩张腔长度和扩张比,消声器消声中心位置会随之移动,消峰值也会有所改变。
对发动机原消声器,当消声器扩张腔长度为150mm ,扩张比为24时,消声器的消声量最大。
2.2.2扩张腔个数保持消声器结构参数不变,进一步改变扩张腔个数来验证扩张腔个数的影响。
图6(a )为气体由进气管进入中间的扩张腔,再由内插管进入第二个扩张腔;图6(b )为消声器腔体内再增加一个隔板,消声器内有两个内插管的三个扩张腔结构。
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引言航空发动机是实现飞机动力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气冷涡轮叶片作为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其受到高温气流的冷却是确保叶片运行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工作特性和冷却效果,为提高叶片的寿命和发动机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三维几何模型。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叶片表面细微几何特征和冷却通道的几何形状。
同时,根据发动机工作参数和冷却系统设计,我们还建立了气流和热流传输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包括了湍流模型、传热模型和热弹性模型,以确保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基于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我们对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工作特性和冷却效果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模拟了不同工作工况下叶片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在发动机高温气流的冷却下,叶片表面的温度分布非常均匀,且最高温度低于叶片材料的极限温度,从而保证了叶片的工作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冷却通道的设计和冷却气流参数对叶片冷却效果的影响。
通过改变冷却通道的形状和尺寸,我们发现增加冷却气流的速度和流量可以有效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冷却通道的布置方式对叶片冷却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布置方式以提高叶片的冷却效果。
最后,我们分析了叶片材料的热弹性特性对叶片的工作状态和寿命的影响。
通过模拟叶片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热膨胀和应力分布,我们得出了改善叶片材料热弹性特性的方案,从而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结论本文通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对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工作特性和冷却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冷却通道设计和冷却气流参数下,能够有效实现叶片的冷却,并确保叶片在高温高压动力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此外,通过改善叶片材料的热弹性特性,还能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热力耦合性能分析摘要:在确立高温叶片的传热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有限元理论利用Abaqus软件对GH4169合金叶片终锻后的冷却过程中的进行了热力耦合数值模拟,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分析了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冷却后应力分布以及叶片的变形规律。
关键词: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冷却;热力耦合性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在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内部叶片需要承受十分高的温度载荷,但温度变化对金属叶片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1]。
在高温冷却的过程中,叶片的形状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使叶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这种由高温引起的形变难以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测量,但数值模拟就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出来[2]。
本文分析在冷却过程中叶片所受的温度场的变化,热应力的变化以及变形规律,为叶片高温锻造后的热处理和终锻磨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传热理论及模拟条件1.1热传导方程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建立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的,假设材料导热各项同性,热传导的基本方程为[3]:(1)(1)式中:T 微元体瞬时温度为K;代表材料密度,单位为kg/m3;材料比热,J/(kg·K);t 为时间,s;k为热传导系数,单位W/(m·K);q为内热源强度,J/ m3。
1.2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假设叶片的初始温度的特征是均匀的并且数值设定为1000℃,叶片周围的环境温度设定为25℃,叶片与环境的热交换形式为对流,将对流换热边界条件归结为第三类边界条件[4]。
在对流系数的求解过程中,设叶片温度变化过程函数为:5(2)(2)式中:k,a为该点系数。
2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2.1材料属性的定义本课题中使用的叶片模型所选取的材料为In718高温镍基合金(GH4169合金),此高温合金的热力学性能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为:熔化温度为1260~1320℃、弹性模量为9800MPa、密度为8230kg/m3、泊松比为0.4,导热率、比热和线性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