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21 MB
- 文档页数:28
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演化脉络与能力标准研究1. 内容概述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演化脉络与能力标准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能力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对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体制的变革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为我国教师专业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将梳理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包括教育体制的演变、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需求的变化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分析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发展过程,从政策制定、实施到评估的各个阶段,探讨各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中的能力标准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能力标准,揭示法国教师能力标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结合我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教师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将对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我国教师专业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还将关注法国教师专业化改革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的积极作用,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推进,教育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了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法国作为欧洲重要的教育大国,其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的变革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教育改革的需求,法国在教师专业化改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增加和教育的全球化发展,法国教育面临着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压力。
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其改革势在必行。
法国国内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的变革,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现代教育)-试卷2-1(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1902年,英国颁布了( ),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
(分数:2.00)A.《雷沃体姆报告》B.《巴尔福教育法》√C.《斯宾斯报告》D.《费舍教育法》解析:3.( )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
(分数:2.00)A.《雷沃体姆报告》B.《巴尔福教育法》C.《斯宾斯报告》√D.《费舍教育法》解析:4.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是( )的主要内容之一。
(分数:2.00)A.《巴特勒教育法》√B.《巴尔福教育法》C.《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D.《教育基本法》解析:5.20世纪60年代,英国( )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为此英国兴办了许多大学。
(分数:2.00)A.苏霍姆林斯基B.罗宾斯√C.马卡连柯D.让.泽解析:6.1981~1983年,英国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称为( )。
(分数:2.00)A.《哈多报告》B.《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C.《斯宾斯报告》D.《雷沃体姆报告》√解析:7.( )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分数:2.00)A.《巴尔福教育法》B.《教育基本法》C.《1988年教育改革法》√D.《学校教育法》解析:8.1919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 )的主张,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解决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两个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最近20年里,各发达国家无不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改革措施各具特色。
现以美、英、法、德、日、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例,考察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状况及其特色,分析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态,以便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以下明显趋势。
一、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行政主体即决定课程与编制的主体。
“世界各国依照课程行政主体之别,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行政体制。
如法国从拿破仑时代开始就一直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课程,称为‘国家本位课程’;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各州制定自己的政策,就是在同一个州的范围内,不同的城市和社区也有不同,大体上属于‘地方本位课程’;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以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称为‘校本课程’”[1]。
然而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与编制的主体上出现了从一元向多元转化的趋势,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共同影响课程的设置和编制。
1.分权制国家对课程行政的介入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依旧没有宪法赋予的教育管理权的情况下,由联邦政府的公共福利部与各州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并征求教育专家的意见,从而取得了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学习领域”,也就是课程设置的领导权。
各州教育管理部门在联邦的指导下负责制定自己的课程教学大纲。
然后各个学校在各州的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本校情况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决定选用何种教材和教学方法。
现在,澳大利亚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校都有比较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设置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强化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宏观控制。
20世纪末21世纪初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其启示一、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因(一)学生学业失败现象严重二战后,法国的教育制度虽然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提供了入学机会,但学生学业失败、留级和淘汰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有15%的六年级学生缺乏阅读、书写和计算的基本功,每年有16万中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没有拿到文凭。
[1]特别是出身于下层社会的学生,常常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面对严重的学业失败。
(二)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潮的矛盾长期以来,法国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潮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传统教育者认为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传播文化,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理性知识,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现代教育者则认为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提倡个体自治,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的教育改革既注重共同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又注重自治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
二、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一)为了全体学生成功面对学业失败、无资格与无文凭青年和校园暴力等问题,法国总理拉法兰于2003年9月15日组建了由教育部评估与预测司原司长克劳德·德洛为主席的“学校未来的全国讨论委员会”。
该委员会提交了题为《为了全体学生成功》的报告。
报告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宏伟目标:为了全体学生成功,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都能具备就业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与行为准则,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政府起草了教育系统指导法案,后经议会通过,于2005年4月23日正式颁布了《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
[2]新法案围绕“为了一个更公正的学校:可信任的学校”、“为了一个更有效率的学校:高质量的学校”和“为了一个更开放的学校”三个方面制订了具体的战略。
学校既要帮助最弱势的学生,又要鼓励最优秀的学生努力争先;既要贡献于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又要扩大精英人才的选拔。
机会平等不应停留于抽象的原则,而要调动所有手段来推动其落实,不能允许青年在离开教育系统时无任何职业资格。
法国茹尔费里的初等教育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是2013年由时任教育部长吕西安·费弗尔(Lucas Faverge)提出的茹尔费里(Jouffroy)初等教育改革。
此改革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公平性,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对法国的初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之后,法国的教育系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教育公平的缺失,城市和乡村、富裕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
许多教师反映,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往往无法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
重新定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指导者,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调整课程设置: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用技能和跨学科知识。
同时,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增强教育公平:通过“教育优先区”政策,加大对贫困和乡村地区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水平,缩小城乡和贫富之间的教育差距。
推行“终身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在学校、社区、网络等不同场所进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茹尔费里初等教育改革在法国引起了广泛和讨论。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指导者和伙伴,这使得教师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但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增强了教育的公平性:通过“教育优先区”政策和资源均衡分配,缩小了城乡和贫富之间的教育差距,使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对法国社会的影响:这一改革使法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加强了学校与社区、企业的,有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法国人。
(总第273期)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General No.273●教育改革作者简介:皮埃尔-路易·戈蒂埃(Pierre-LouisGauthier),法国国家教育督学,《塞弗尔国际教育期刊》(CIEP-RIES)责编;刘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
近年来的一些国际排名显示法国教育的质量较之前有明显下降。
这些结论矛头直指法国政府在教育这一背负国家未来的领域内所采取的政策。
但法国的教育体系确实亟须新的改革以控制其教育质量的下滑,并重建目前早已腐朽且不适应复杂局势的行政体系。
2012年1月4日,法国总统对外宣布了一系列教改措施。
在经济危机足以动摇法国社会这一特殊时期,这些措施也将在近年来法国教育改革的全景中得到验证。
一、法国教育:现状、传统及衰退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全法(含海外省)65,000所公私立基础教育机构中,共有中小学生12,051,100人。
其中,53,798所小学约有学生660万人,7,018所初中约有学生320万人,4,277所高中约有学生210万人,1,637所职业高中约有学生70万人,普通学校接纳有障碍学生共201,400名,而该学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人数为859,294人。
我们谈法国的教育改革就必须了解这些数字。
2011年,法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数较往年略有下降(-0.1%),但部分类别学生人数却有所上升。
比如,学前教育阶段增加了约6,000名学生,这一现象得益于近几年来法国出生率的回升,目前法国以2.01‰的出生率排在欧洲国家第二位,仅次于爱尔兰。
但小学阶段则减少了约13,000名学生。
数百年来,法国的教育一直以优质和高效备受赞誉,是法兰西民族引以为豪的领域之一。
法国公共教育的计划发轫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并在大革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1802年,拿破仑一世创立了高中,目的是为政府培养精英的核心官员。
近二十年来法国的课程改革:特点、问题及启示摘要:二十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法国的课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也存在课程政策的清晰度和连贯性、不同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课程内部学科分配、跨学科师资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
同时也启示我们:课程改革要体现时代性、民主性;课程的基本取向应该结合学科中心课程与经验中心课程的优势,走中间道路;课程改革应该加大各学科间的整合度;课程内容应该兼顾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评价类型应该多样化。
关键词:法国课改特点问题启示1990年,法国成立了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CNP,又译国家课程委员会);1994年9月,CNP 教育部长提交“在初中学习什么”的报告和《为初中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1997 年,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提出了“参考教科书”的计划,阐明各个学科的最基本的侧面,明确表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真实的“横向联系”;1998年4月28日——29日,法国教育部在里昂举办以“高中应当教授哪些知识”为主题的全国研讨会;2004年,法国政府颁布《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提出了“共同基础”核心概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提高;2005 年颁布《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体现了扩大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
深入研究法国课程改革的特点及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
一、二十年来法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一)课程理念的改革1. 构建“共同基石”1990年,法国成立了由费里(Luc Ferry)领导的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CNP,又译国家课程委员会)。
1994年9月,CNP在应教育部长要求而提交的“在初中学习什么”的报告中认为,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而初中课程应立足于“共同基石”的概念。
所以, CNP在《为初中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中提出初中应该围绕学科极,即指向某一主题的几门学科组合,来组织“共同基石”,并对原有的初中教学大纲进行修改。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终结性考试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第一套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填空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1. _______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正确答案:色诺芬2.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__________ 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
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________ 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正确答案:28、三四3.“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___ 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朱利安4.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o正确答案:【比较教育研究】5.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表达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__________ 、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正确答案:学历标准6.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__________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正确答案:世俗7.古代埃及产生了三类初等学校机构,第一种是___________ ;第二种是专为王国官吏的子弟设立的宫廷学校;第三类是政治学校。
正确答案:寺庙学校8.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___________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正确答案:儿童中心论9.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_______________ o正确答案:校内教师的评价10.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________ 】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总第496期Vo 1.496大学(研究与管理)University(Research & Management)2021年1月Jan.2021法国教师教育改革新举措探析王姗姗(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摘要:法国的教师教育历史悠久,最新颁布的《学校信任法案》涉及多项教师教育领域改革的新举措,包括基础教育阶段师范生“预职业化”方案,教师培养机构由E S P E变更为1N S P E,教师培养课程改革,教师 资格考试时间的调整及教师在职培训强化措施。
本文分析了法国本轮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并对新举措的具 体内容进行了论述与评析,以期借鉴法国教师教育改革新举措中的先进经验,吸取有利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的启示,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经验。
关键词:法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丨673-7164(2021)02-0132-03法国政府历来重视教师教育,过去的30年中,法国政府 不断对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法国的教师教育改革特 色鲜明W。
2018年12月5日,国民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 朗盖(Jean-Michel Blanquer)在国民议会提出了《学校信任法 案》(Projet de l o i pour une d cole de confiance)草案。
经多 次审议,《学校信任法案》—“布朗盖法案”于2019年7月26日正式颁布法案提出了多项涉及教师教育领域改革的新举措。
―、法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法国教师短缺,教师职业吸弓I力低迷萨科齐政府此前推行的教育改革在5年内取消了大量基础阶段的教师岗位,导致法国教师严重短缺=2012年后,尽管奥朗德政府和马克龙政府相继进行改革,增加教师岗位 并扩大教师资格考试数量,使教师数量有所增长.但增速缓慢,法国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持续低迷。
根据法国国民教育部 公布的《学校情况》(L’d t a t d e丨’€ cole 2019),2017年法国 教师的税前平均月薪是2438欧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