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5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3-02-20T01:47:14.0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潘旭[导读] 目的:就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潘旭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就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中医针灸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
对比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
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临床疑难病症,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周期长。
治疗期间,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痛苦,疾病发作期,多数患者其行动受限,患者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1]。
临床西医疗法多包括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手术等,效果不佳,手术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
多项研究发现我国中医特色疗法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
本次研究中特结合对照实验就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报告具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基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肩周炎20例、腱鞘炎18例、颈椎病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腰肌劳损8例。
患者年龄范围为22——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5.5±1.4岁。
中药封包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疗效及护理事迹材料总结64例中药封包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对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封包的治疗同时给予专科护理及健康宣教,促进患者的康复。
颈肩腰腿痛;中药封包;护理R248A1672-3783(2022)01-0132-01 我科于2022年至2022年对颈.肩.腰.腿痛的254例患者采用中药封包的方式加上药物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一般 2022年至2022年我科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45例,肩周炎患者12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70例,膝关节腔积液的患者27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56例。
2 治疗方法2.1 中药封包中药封包是指自拟方颈肩腰腿痛1号方(处方为:麻黄15g,荆芥15g,当归15g,透骨草15g,红花15g,杜仲15g,桂枝15g ,川牛膝15g,独活15g,羌活15g ,炒苍术15g,补骨脂15g,白芷15g,威灵仙15g);调配后装入布袋予以蒸汽加热,通过热力传导和药物的渗透作用,将患处包敷。
使药物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肌肉.关节内,促进皮肤微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以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2.2 操作方法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与病人沟通解释,检查患处皮肤情况,准备药物及用物,将药物装入布袋,放在蒸汽机中加热至100℃ 备用,取封包以不烫为度,于肿胀疼痛处局部包敷。
每次30-60分钟,每天2次,5-7天为一疗程以增强疗效。
3 护理3.1 中药封包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调整适宜的室温,药包温度及时间。
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疗效,拉好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有不适,立即停止。
收取封包时,擦干患处的水分,协助穿衣,整理好床单位,防止受凉,中药过敏者禁用,布袋用后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2 心理护理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有疼痛不适,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
五虎蠲痹膏治疗颈肩腰腿痛五虎蠲痹膏治疗颈肩腰腿痛223例摘要:目的观察五虎蠲痹膏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贴五虎蠲痹膏,3贴1疗程,病程长的可用2--3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结果77例颈椎病,治愈6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7.4%。
13例肩周炎,治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2.3%。
133例腰椎病,治愈112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96.2%。
结论五虎蠲痹膏治疗颈肩腰腿痛,使用方便,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健词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五虎蠲痹膏;外治法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笔者用松香型五虎蠲痹膏治疗颈肩腰腿痛22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中医科门诊患者,男90例,女133例;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19岁;病程短的2个月,长的20年;其中颈肩痛90例,腰腿痛133例。
2. 治疗方法2.1 药物组成生马钱子20克,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5克,生半夏20克,洋金花20克,闹洋花20克,三七24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肉桂15克,葛根30克,玄胡20克,丹参30克,川牛膝20克,蜈蚣3条,穿山甲20克,川楝子20克,红花20克,桃仁18克,生大黄25克,麻黄20克,狗脊20克,寄生20克,土别虫20克,威灵仙25克,桂枝30克,赤芍药20克,水蛭20克,桑枝25克,石菖蒲12克,川椒12克,白胡椒12克,番泻叶25克,血竭20克,樟脑150克,冰片30克,氮酮30毫升,远红外陶瓷粉45克。
共计1000克。
上述药材除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外,共同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2.2 五虎蠲痹膏制备备打火灶,气坛子,铁锅,锅铲,铁锅盖。
取芝麻油105毫升,蜂蜡200克,松香1700克(夏天1250克)放入锅内,依次溶化,加入药粉1000克,混合均匀,加入血竭、樟脑、冰片、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摊膏。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
方法筛选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6例纳入研究,随机抽签分组。
对照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经中医针灸及中药外敷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都属于颈肩腰腿痛。
由于这些疾病在颈部、肩部、腰部等部位的起病相对隐蔽,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者只有轻微痛感,一些患者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自我缓解,这导致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忽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1]。
临床研究表明[2],中药在治疗这些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刺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具有明显的效果。
然而,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仅依靠针刺疗法来缓解症状效果有限。
中药外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药疗法,通过加热、舒张、扩张肌肤、增加药物吸收来增强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联合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评估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6例纳入研究,随机抽签分组,各38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5-76岁,平均(52.6±5.3)岁;病程:12d-6个月,平均(3.2±1.5)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7-75岁,平均(53.3±4.6)岁;病程:14d-6个月,平均(3.6±1.2)个月;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颈肩腰腿痛;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孕妇或产后恢复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待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感染或者红肿者。
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3个疗程时VAS评分(2.5±0.5)分及总疗效90.00%明显优于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1个疗程时VAS评分与疗效,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颈肩腰腿痛过程中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颈肩腰腿痛;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00-02目前的数据统计表明颈肩腰腿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职业病,可表现为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病变、腰肌劳损以及腰间盘突出等,少数患者还需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需接受理疗、牵引、针灸、拔罐、熏蒸、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1]。
我院针对这类患者选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25~78岁,平均(46.8±1.2)岁;颈椎病65例、肩周炎121例、腰肌劳损71例、退行性关节炎51例、腰间盘突出症101例、膝关节损伤5例,部分患者为多发疾病。
1.2 治疗方法(1)中药贴敷:所有患者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穴位、治疗药物。
颈椎病患者穴位选择中以颈夹脊、大椎、风池及阿是穴为主穴,以肩髃、肩井、外关、曲池、合谷、中渚、百会、后溪为配穴。
落枕者选择大椎、风池、后溪、阿是穴以及悬中为主穴,以肩井、落枕穴、肩外俞及肩中俞、外关、颈夹脊为配穴。
肩周炎者选择肩贞、肩髃、阿是穴为主穴,选择天宗、曲池、合谷、外关、肩井、承山、条口等为配穴。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腰腿痛70例
黄秀贤;韦斯总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
【年(卷),期】2011(34)1
【摘要】@@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原因众多,机制复杂,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传统上治疗多采用理疗、封闭、针灸、按摩等非手术疗法,均可取得一定疗效.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腰腿痛7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43,45)
【作者】黄秀贤;韦斯总
【作者单位】横县人民医院,530300,广西横县横州镇洪德街;横县人民医院,530300,广西横县横州镇洪德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
【相关文献】
1.阿是穴穴位贴敷治疗腰腿痛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2.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腰腿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3.探讨中药熏蒸配合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4.中药熏洗、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腰腿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5.中药足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敷贴治疗颈椎病颈椎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中医“眩晕”、“头痛”、“痹症”等范畴。
近年来我们运用益气补肾活血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颈椎病临床表现:1、持续性头痛或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或一过性眩晕、甚至晕倒。
2、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疼痛。
3、部分病人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
4、椎间孔太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5、X线检查: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颈曲异常等。
6、多谱勒检查:椎动脉走行变异,管径变小,血流量减少。
治疗方法:内服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白术、云苓各10克,赤、白芍各10克,当归12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补骨脂12克,羌活12克,柴胡6克,葛根15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恶心呕吐者去熟地,加陈皮、竹茹各12克;失眠者加炒枣仁30克。
水煎服,1日1剂。
外敷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川乌、草乌、吴茱萸、元胡、木香等各等份,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用白醋适用量,调成厚糊状备用。
基本穴位:大椎、阿是穴、颈椎夹背、肩井、手三里、外关、脾俞、肾俞、涌泉穴等。
操作方法:首先在患者需要敷贴的穴位处用75%酒精消毒,然后再将药糊敷在穴位上,用肤疾宁固定,24小时后取掉,每隔1—2日治疗1次。
穴位敷贴处起水泡可间隔治疗次数,一般10次为1疗程。
颈椎病临床以头晕、头痛、恶心、视物模糊、上肢麻木无力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主要由于中老年颈椎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压迫颈动脉,使椎基底动脉痉挛、血液动力改变,以致脑供血不足。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肾气虚则骨失所养,导致骨质疏松,而增生的骨质压迫,使经络瘀滞不通则出现上肢麻木疼痛。
笔者认为,颈椎病的发生是本虚标实,治疗可标本兼顾、虚实同治,不可拘泥于“诸痛忌补”,故方中黄芪、党参、熟地、白术、云苓、补骨脂益气补肾;川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葛根引经直达病所,并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配柴胡可宣畅气血;半夏祛痰湿;羌活性温直上巅顶,横行肢臂,治疗在表之风寒湿邪。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陈丽华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038摘要:目的:研究颈肩腰腿痛采取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0212017年6月-2022年7月来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予以随机分组,分别采取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常规电针联合电脑中频物理疗法(常规组)、针灸联合中药外敷(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肿胀、功能受限、疼痛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重要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满意,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疗效颈肩腰腿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是导致该病的多发病因。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较为隐匿,加上由于在发病初期疼痛较轻,不少患者症状均可自行缓解,导致错过最佳治疗窗口[1]。
近年来认为中医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满意。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对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均有不同程度颈肩腰腿疼痛、功能受限等症状,符合诊断标准[2];②入组对象均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皮肤溃疡或感染者;②合并肝肾、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疾病恶性期患者。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来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按红蓝球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包括24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平均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3.28±5.4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2,平均年龄25-69(43.41±5.19)岁。
对两组基线资料予以分析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本研究具备可行性。
1.2 方法两组均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常规组予以电针联合电脑中频物理疗法,根据症状选穴,若有肩颈痛选穴曲池、合谷,风池;腰痛者则选穴阳陵泉、环跳、承扶穴;腿痛者选穴足三里、阿是穴、阴陵泉,采用经穴治疗仪对对应穴位予以刺激,每日一次;同时将治疗仪温热透化电极的一面贴于主机电机片,另一面贴于病灶部位,根据患者耐受调整脉冲强度,每次治疗30min。
神奇的内服外用药特效治疗颈肩腰腿痛秘验方上神奇的内服外用药特效治疗颈肩腰腿痛秘验方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遭受颈肩腰腿痛的困扰。
针对这一健康问题,许多人开始求助于内服外用药物,希望能够缓解疼痛和恢复正常生活。
在众多的药物中,有一些被称为神奇的特效药物,据说能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并加速康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内服外用药特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秘验方。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内服药物。
恢复颈肩腰腿的健康,内服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中,最常用的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从而快速缓解不适感。
然而,内服NSAIDs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出血和肾脏损害,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
另外,一种在内服药物中备受关注的是钙剂。
颈肩腰腿痛往往与骨骼问题有关,如骨质疏松、脊椎退行性疾病等。
钙剂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加强骨骼密度,从而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
然而,钙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剂量和副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除了内服药物,外用药物也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重要手段。
例如,局部贴敷药膏和贴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迅速减轻疼痛、消肿和促进血液循环。
其中,最常用的是外用消炎止痛膏,如氟比洛芬凝胶和复方丹参凝胶。
这些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特点,能够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
近年来,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外用药物是中药贴敷药。
中药贴敷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膏方和贴敷方,如乌鸡白凤丸贴、逍遥丸贴等。
这些中药贴敷药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非药物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颈肩腰腿痛。
例如,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拔罐、理疗等。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放松肌肉等方式,改善疼痛症状和促进康复。
中药热敷疗法对各种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病的院内秘方一号配方名称: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专中药热敷秘方。
主治病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炎,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急性关节顿挫伤,关节韧带拉伤,无名关节痛。
主治部位:四肢关节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
稍加按揉即可。
基础配方:川乌20g、草乌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药物加减:关节疼痛加元胡80g。
肿胀难消加茯苓80g大黄50g。
活动不利者加红花50g当归50g。
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关节积液加生半夏30,生南星30。
红肿刺痛加薄荷10,冬瓜皮20。
关节变形且活动受限加虎杖30乳香30没药30。
关节游走疼痛加当归(酒浸)30、黄芪(蜜炙)20、赤芍20、防风30、炙甘草20、生姜30。
参考疗效:一般情况下按此药方治疗可在一个星期内感觉症状减轻。
二号配方名称:颈椎病中药热敷秘方。
主治病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骨质增生,落枕,积液,项背沉重,肩周炎,胸椎部位疼痛。
神经衰弱,高血压,失眠,脑供血不足,主治部位:颈椎部位,上肢部位,胸椎部位以上。
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
稍加按揉即可。
基础配方:全蝎20、葛根20、当归10、川芎10、羌活25、独活20、穿山龙15、桔梗10、生地10、木通20、赤芍22、桃仁30、炙水蛭10,(单位:克)药物加减: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项背疼痛加元胡30。
骨质增生、腰腿痛、腰突效验方集(二)牛膝鸡血藤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杜仲当归*关节炎、骨质增生特效秘方红花,家桃仁,制草乌,乌梅,牛膝,甘草各30克。
制乳香,制没药各18克,川木瓜24克,炒杜仲,天麻各42克,伸筋草40克,全蝎36克,僵蚕20克,50°以上白酒3500毫升浸泡十天以上。
即可服用,每天两次,每次20毫升。
试治四肢关节痛,各类骨质增生十余人,疗效相当好治疗骨质增生良方当归、乌梅、木瓜、红花、制草乌各16克、麻黄、牛膝、制川乌、威灵仙各13克、川芎10克。
用黄酒三斤,红糖少量混合放瓶内泡制10天后,每天早晚各服10毫升。
骨质增生是一种多发病,在治疗上相当棘手,本人多年前从一老中医得此良方,临床应用效果相当满意,中草药外敷治骨质增生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乳香、没药、川断、细幸各500克、威灵仙800克。
碾细末备用。
用时取蜜或醋调巴掌大饼状直接敷患处24小时换一次,10 次一疗程。
!骨质增生:鲨甲60克,杜仲90克,牛膝90克,鲨甲焙干研面包成12包,每日1包,日服两次,杜仲牛膝用盐水炒后,煎水分24次,送服甲面。
河南名医骨质增生实用方全虫、蜈蚣、土鳖等量,白芥子(需要视情况而定),将这几种药物干燥,粉碎,对于所有部位的骨质增生都能用。
粉碎后,用醋调敷。
用1--3克,加3滴醋,调成像橡皮泥一样的浓度,软硬适度,调好后,如药丸大小,可以拍扁,放在麝香虎骨膏上,贴在选定病变部位的痛点上。
然后固定即可。
可以贴24小时左右取下。
效果很好。
特别对于跟骨骨质增生贴敷效果最好。
跟骨骨质增生的可以加用等量的白芥子。
白介子只适用于跟骨,因为脚后跟皮肤厚,需要一个穿透性好的药物来引导药性。
颈部、腰部一般只贴敷一夜。
适应症:适用于所有的骨质增生,特别是X光片确诊的。
痛点贴敷。
对于膏药过敏的,需要间断使用。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治疗时间灵活,可以自己掌握,一般3-5天可以见效。
最长用过45天。
牵引疗法、水针注射配合中药敷贴治疗肩颈腰腿痛70例临床可行性探讨目的:分析探讨牵引疗法、水针注射配合中药敷贴治疗肩颈腰腿痛70例临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敷贴治疗,联合组中药敷贴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牵引疗法和水针注射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牵引疗法、中药敷贴配合水针注射治疗肩颈腰腿痛,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牵引疗法;水针注射;中药敷贴;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主要是由于慢性劳损或无菌性炎症而引发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等[1],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腱鞘炎等[3]。
发病时会有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采取中药治疗手段能有效治疗颈肩腰腿痛。
本次研究中,针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肩腰腿痛的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7.6±5.2)岁;病程2个月~30年。
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7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联合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6~77岁,病程2个月~28年;常规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5~78岁,病程70天~30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具体病情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敷贴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①准备芍药10g,当归10g甘草10g,川穹25g,防风10g,细辛10g,牛膝15g,杜仲10g,桑寄生10g独活10g;②指导患者研成细末后,经水浓缩成膏;③敷贴于患处,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
中药穴位贴敷辅治颈肩腰腿痛疗效观察
文清华;文洪博;文建淑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1(14)7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辅治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
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
组的86.7%(χ^(2)=3.927,P=0.048);第1、2、3疗程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推拿可缓解颈肩腰腿痛症状,在此
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安全、迅速、便捷,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文清华;文洪博;文建淑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穴位贴敷配合微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颈肩腰腿痛320例观察
2.中药穴位贴敷辅
助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分析3.中药穴位贴敷辅治小儿病毒感染性发热疗效观察4.
中药穴位贴敷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5.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甲状腺术后颈肩不适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BK、PGE_(2)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5例【麻醉及疼痛专业讨论版】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治疗上传统多采用理疗、封闭、针灸、按摩等非手术疗法,均可取得一定疗效,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5例,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0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65例,女40例;年龄40岁~78岁;病程最短3d,最长6d;颈椎骨质增生20例,网球肘12例,腰背肌筋膜炎10例,腰椎增生25例,膝关节增生22例,肩周炎8例,跟痛症8例。
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2治疗方法
治则: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摘自:医学教育网 。
方药组成:①生白芥子25g,透骨草30g,川芎45g,当归35g,生川乌55g,生草乌50g,洋金花30g,白胡椒30g,松香30g,生附子40g,生南星50g,生半夏50g,生乳香30g,生没药30g,生桃仁30g,红花30g,生马钱子60g,辽细辛30g,独活35g,羌活35g,土虫40g,蛴螬40g,生狼毒50g,鹿角片40g,生大黄35g,祖师麻30g,共研成细粉(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
②取50度纯粮酒500mL,加入雪上一枝蒿30g,干辣椒50g,川蜈蚣10条,浸泡7d~10d后过滤,加4%樟脑,3%丁香油,3%月桂氮酮反复摇晃混合至樟脑完全溶化,制成强力透皮湿润增效剂备用。
③取①组药粉10g装入小布袋(无纺布制成10cm×7cm),并用封口机压封,再取②
组透皮增效剂10mL均匀浸入小布袋里使药粉浸透,然后贴于患者病变部位,外用弹力胶布固定密封即可。
每36h~48h贴敷1次,每疗程10d。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治愈:疼痛、酸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疼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活动障碍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105例,经1个~2个疗程治愈65例,占61.90%;显效25例,占23.81%;好转12例,占11.43%;无效3例,占2.86%。
总有效率97.14%。
4讨论[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颈肩腰腿痛属中医“伤筋”、“痛痹”、“骨痹”范畴。
内因与外因是两大主因,内因多为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或外伤后损伤经络,气滞血瘀,外因为风寒湿邪侵入,阻滞经络。
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劳累,脏腑机能衰退,表现为气血亏虚,卫外不固,若长期劳力过度,用力不平衡,损伤肢体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复感风寒湿邪,致局部脉络痹阻,气滞血瘀,不通、不荣则痛。
综观颈肩腰腿症的病变,以压痛点明确、喜热恶寒、得温痛减为特点,治疗上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通经络、强壮筋骨为主。
方中白芥子、生附子、白胡椒、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马钱子、土虫、鹿角等药物,具有祛风散寒、通经络、行气血、止痛、破瘀、壮筋骨之功效,为历代医家常用之品,药毒力猛,起效迅速;加之透皮增效湿润剂中的冰片、樟脑、辣椒、雪上一枝蒿、氮
酮等更能辛温走窜,强力透皮吸收,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孔窍、腧穴直达病变深层,加速血液循环。
共奏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该方药组合十分切合颈肩腰腿痛的病机,而且患者乐于接受、安全无毒、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