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名词解释整理
1水准面:假设一个自由静止的海洋水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洋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绝对高程(海拔):地面任意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4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5相对高程:地面任意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7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8竖直角:某一方向线与一指标线(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9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10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11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12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13比例尺符号: 指能够保持物体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

14半比例尺符号: 长度依地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

15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16变形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表相对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

17精度: 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或被认为是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18.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19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相对于基准方向的水平角度。

24地物特征点和地貌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

25地物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地物按预定的比例尺和要求,以其平面投影的轮廓或特定的符号绘制在地形图上。

26汇水面积的边界是根据等高线的分水线(山脊线)来确定的。

27望远镜视准轴:望远镜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28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cm处竖直钉设的木桩

29象限角:以直线断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

30比例尺精度:相对于地形图上0.1mm的地上实际的水平距离

31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面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的方位

32地物:凡在地上自然形成物和人工构筑物统称为地物

33地形图: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图

34地貌: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高

35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程

36图根控制点: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37轴北方向:坐标纵轴正向多表示的方向

称为轴北方向

38导线:由直线连续相邻控制点所形成的连续折线称为导线

39测设:就是在研究如何运用测量仪器的方法,并按照的设计要求,将图纸上已

40经纬仪安置包括哪两个内容?目的何在: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41在一个测站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 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 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 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