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38.51 KB
- 文档页数:2
运动损伤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常常看到班上同学在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时往往会有肌肉拉伤,皮外伤,严重的还骨折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是什么导致会有云顶损伤呢?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调查本班出现过运动损伤人数的百分比。
2.搜集关于运动损伤的相关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
三、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做任何运动时候都要活动开来,不然会造成扭伤、肌肉拉伤、膝盖受伤、骨折等运动损伤,会让同学们很痛苦的。
这也告诉我们应该在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不然受苦的是自己哦!。
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调查与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康复调查与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调查目的:了解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对传统康复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可行的康复方案。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1. 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扭伤、拉伤、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等。
扭伤占38%、拉伤占25%、韧带损伤占15%、肌肉拉伤占22%。
说明高校体育教学中,扭伤和拉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2. 传统康复措施的效果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传统康复措施包括休息、热敷、冰敷、按摩等。
休息的效果较好,占45%;热敷和冰敷的效果相对较差,分别占15%和10%;按摩的效果为30%。
说明传统康复措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有待改进。
三、康复调查与分析1. 康复调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扭伤和拉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
为了康复治疗,需要在保证休息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热敷、冰敷和按摩等措施。
2. 康复分析:根据传统康复措施的效果评估结果,康复措施的改进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运用物理疗法:可以采用电疗、热疗和妇疗等物理疗法,加速损伤部位的康复。
(2)运用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草药的外用或内服,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3)加强锻炼和训练:适当的锻炼和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韧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结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扭伤、拉伤、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等。
在传统康复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物理疗法、中药治疗和锻炼训练等手段,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生。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摘要大学生在余假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碰到的一个新问题,余暇体育运动损伤有何特点;以及如何预防。
减少伤害事故,是笔者要研究的课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体育工作。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损伤预防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严重地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因此,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体育活动是大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娱乐身心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损伤,是大学生碰到的又一实际问题,学生在运动中受了伤,不仅损害学生健康,挫伤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
因此,为了维护学生身体健康,保证余暇体育活动在高校顺利开展,本文对部分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吉林动画学院在校学生600人,时间在2008年3月—6月。
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76份。
剔除无效问卷6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13份,有效回收率为89.06%。
(二)研究方法1、访谈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面谈访问,了解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与在余暇体育活动中有过损伤的学生进行交谈与问卷,了解损伤性质、部位、原因与专项特点。
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大学生运动损伤状况调查表》。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在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预备性调查,对返回的问卷进行了反复修订、筛选,最后确定了25条信息性强的问题。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常规性统计处理。
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与康复的调查研究目录1前言11.1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课题的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石开究意义12研究对象与方法22.1研究对象22.2石开究方法2221文献资料法2222问卷调查法2数据统计法3224访谈法33结果与分析33.1篮球运动损伤的成因3篮球运动损伤的普遍性33.1.1人体能原因4准备活动不充分43.1.2术动作错误5自我保护意识不强53.1.3\理因素5环境因素53.2篮球运动损伤的部位5发生运动损伤时应急的处理方式63.2.1出现运动损伤的后续治疗方法74结论与建议84.1结论84.2建议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9参考文献[1]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L辽宁体育科技,2015,27(1).[2]袁胜华.山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3):127-129.[3]徐海燕,周军.简述我国篮球运发动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JL运动, 2016(14):18-19.[4]陈忠锋.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一一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为例[J].武术研究,2016,1(11):145-147.[5]李炎,经飞跃,马炳全.运动损伤和康复策略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J].运动,2016(9).[6]刘坚.姿势与肌肉平衡评估在吉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损伤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 v.8; No.232(10): 15-16.[7]魏元元.关于加强预防高校篮球发动运动损伤的方案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 14).[8]许柠.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17,14(21):140-141.[9]张麟,崔璨.篮球选项课中脚踝损伤处理与康复训练[以中国冶金教育,2017(1):115-118.[10]夏宏武,蔡荣林.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与康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2):52-54.[11]李戈.简析大学生篮球运发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训练切・运动,2018(19):42-43.附录:《关于X学院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与康复的问卷调查》亲爱的篮球爱好者同学们:你们好!篮球运动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热衷的运动之一。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损伤现状调查研究论文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活动能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也是大学生前往校医院就诊较高的病种之一。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预防措施方面有不少研究报告[1 -4].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 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9 月期间在浙江工商大学校医院就诊的658 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9 月在浙江工商大学校医院就诊的658 例运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53 例(68. 8%) ,女生 205 例( 31. 2%) ;年龄 17 ~26 岁,平均(19. 5 ±1. 28)岁。
1. 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调查表,详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损伤情况,调查内容包括运动项目、损伤部位、原因、伤后处理和运动场地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0. 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
2 结果2. 1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分布调查显示,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分布为课外活动 343 例( 52. 1%)、各种体育比赛 156 例( 23. 7%)、体育课 134 例( 20. 4%)、晨炼 38 例( 5. 8%) .2. 2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大学生运动损伤项目分布前 3 位分别为篮球 235 例( 35. 7%)、网球 86例( 13. 1%)和田径 62 例( 9. 4%) .其中男生运动损伤项目分布前 3 位分别是篮球 204 例( 45. 0%)、足球55 例( 12. 1% )、网球 45 例( 9. 9% ) ; 女生为网球 41 例( 20. 0%)、篮球 31 例( 15. 1%)、瑜伽 30 例( 14. 6%) .2. 3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是踝关节 311 例( 47. 3%)、膝关节 100 例( 15. 2%)、腕关节 60 例( 9. 1%)、躯干 47 例( 7. 1%)、肘关节 44 例( 6. 7%)、指关节32 例(4. 9%)、头部28例(4. 3%),肩关节22 例(3. 3%)、其他 14 例( 2.1% ) .其中男、女生分布前 3 位均为踝关节215 例( 47. 5%) /96 例( 46. 8%)、膝关节 71 例( 15. 7%)/29例( 14. 1%)和腕关节 42 例( 9. 3%) /18 例( 8. 8%) .2. 4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类型分布运动损伤的类型分布为皮肤擦伤275 例( 41. 8%)、韧带扭伤 215 例( 32. 7%)、肌肉拉伤 117 例( 17. 8%)、关节脱位或骨折 18 例( 2. 7%)、其他损伤 33 例( 5. 0%) .2. 5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布为准备活动不充分 149 例( 22. 6%)、动作不规范135 例( 20. 5% )、自我保护意识差 92 例( 13. 9% )、保护措施不到位 88 例( 13. 4%)、超负荷运动 83 例( 12. 6%) .见表 1.【1】3 讨论结果显示,男生发生运动损伤构成比明显高于女生,与陈彩虹[5]的调查相似。
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在大学校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运动损伤问题的增多。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综述,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相应的康复方法和措施。
一、问卷调查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进行调查。
共有100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受伤情况:是否在体育课或其他体育活动中受过伤,伤势部位和类型、发生原因等。
2.康复情况:是否进行过康复治疗,治疗效果如何,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和建议等。
3.预防措施:个人和学校在运动损伤预防方面采取的措施,个人对于健康保护的看法和做法等。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受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受访者曾在体育课或者其他体育活动中受到过运动损伤,其中男生比例更高,达到了82%。
损伤部位以膝关节和踝关节居多,其中膝关节占到了34%。
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扭伤、拉伤、挫伤、韧带损伤等,其中扭伤和拉伤占到了60%。
在受伤原因方面,大部分受访者(70%)认为是因为自身操作不当,导致姿势和动作不正确、过程中缺乏安全保护等,还有30%的受访者认为是环境条件恶劣、运动场地不合适等原因。
2.康复情况对于进行过康复治疗的受访者,近四分之一(23%)表示康复期间未能恢复原来的状态,36%表示恢复情况一般,只有41%的受访者认为康复效果良好。
康复期间,大部分受访者都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还有用药、贴敷湿敷等。
3.预防措施在运动损伤预防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示会根据体质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运动,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伸展,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突然激烈运动等。
学校方面也开展了多种健康保护活动,如定期体检、开展运动保健知识讲座等。
二、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和康复方法:1.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运动场地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一般出现在快速改变方向时,将脚掌绊在地上或着地不稳等情况下。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在校生在健身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经常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对现阶段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学健身的意识,增强科学健身的技能,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达到快乐健身和平安健身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干预措施科学健身一、研究目的随着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在全民运动中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健身运动中来;但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技能与运动损伤知识的储备量极少;因此,在享受着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时,也伴随着运动中避免不了的运动损伤的出现;因此,运动损伤就成为了制约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因此给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
本论文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相关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总结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建立起一个成熟的预防损伤的干预方案。
对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及今后的预防工作做准备,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大学生科学健身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为他们今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一)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包括《运动损伤学教科书》、《体育保健学书》、“体育科学学报”和“体育世界”等学术杂志,了解现阶段有关运动损伤的最新情况。
(二)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共发放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8份,有效问卷495份,回收率99.6%,有效率99.4%。
(三)软件分析法。
对回收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一)对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的分析:在调查中发现(表1),现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在校生中认为体育活动对身体有好处的(包括极为有好处)占98%,远远超过调查人数的一半;同时,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同学有73.5%,也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仅有26.5%的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调查与分析一、引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但由于运动强度大、动作复杂,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运动损伤时有发生。
运动损伤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康复调查与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损伤情况和康复需求,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调查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共计300名。
2.调查内容(1)运动损伤类型:包括扭伤、拉伤、骨折、脱臼等。
(2)损伤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腰部和颈部等。
(3)损伤原因:主要包括过度使用、错误动作、缺乏热身等。
(4)康复情况:包括康复过程中的症状和康复效果等。
3.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和上肢,以扭伤和拉伤为主,其次是骨折和脱臼。
损伤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和错误动作导致。
康复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等症状,康复效果不一。
1.康复措施不足调查表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运动损伤发生后得到的康复指导和帮助不足。
有时候甚至仅仅是简单的休息,缺乏专业的康复指导。
这导致了一些损伤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增加了康复期间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2.学生康复意识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康复重视不够,容易出现康复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例如早期活动过于急躁、缺乏必要的锻炼等。
这些不当的康复行为容易导致康复效果不佳,或者再次受伤。
3.康复指导不到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康复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康复指导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得到的康复指导不够专业、系统,导致康复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
四、改进措施1.加强康复指导力量通过开展康复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对于康复的重视和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康复观念和行为习惯,减少康复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3.建立完善的康复体系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包括预防运动损伤、康复治疗、康复锻炼等多个环节。
2021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运动损伤调查分析范文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对我校的 400 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能力及运动损伤的预防进行了抽样调查。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阅大量有关身体素质的文献资料,并参考了多篇相关科研论文和学术论文。
并对提高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及运动损伤的预防所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②走访调查法。
走访调查了我校的部分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并向他们咨询了目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状况。
③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
2.结果与分析 (1)对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抽样调查结果。
对我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表明了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全面下降,各项指标分别平均下降: 50M 跑0. 76s,坐位体前屈4. 5cm,立定跳远8. 5cm,握力(女生) 4. 35 次,引体向上(男生) 3. 96 次,仰卧起坐4. 85 次,800M 跑(女生) 23.17s,1000M 跑(男生) 22. 12s,我校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状况令人担忧。
(2)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①主观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独生子女家庭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饮食中摄入的营养成分充足,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偏爱甜品、肉类、快餐等含有高热量的食物。
这也是使学生体重普遍增长的主要因素。
②客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同时学校的运动场地却没能够及时增建,因此,运动场地显得十分拥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锻炼时间减少、锻炼积极性也随之下降,难以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因此学校的体育器材、运动场地也是一个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
另外,体育教学改革只表现在了形式上而没有重视改革的结果,教学改革应该是以真正锻炼学生,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
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的统计随着竞技体育比赛日趋激烈,大众健身运动日趋普及,运动创伤的发生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训练比赛和健身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预防运动创伤和提高治疗水平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一、研究对象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XX级XXX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男生XXX人,女生XXX人),回收问卷XXX份,剔除无效问卷XXX份,问卷有效率达到XX.X%,符合本研究要求。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运动损伤病因分析运动损伤造成的影响很严重,轻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重者造成运动寿命的缩短,甚至是残疾和死亡。
综合分析,其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种:(1)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不大,而粘滞性比较大,如果猛然进行大强度的训练,特别容易引起软组织的损伤。
(2)训练水平不够:在身体素质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动作很难达到标准要求,错误动作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3)训练设施不符合要求:如场地、器材、保护措施等不符合卫生要求。
(4)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2.运动创伤发病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回的XXX份问卷中,有XXX人发生过运动损伤,发生率为XX.X%,其中末端病最多见,这与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相同[1]。
其中,末端病的发生率最高。
末端病是指在运动系统疾患中,凡是肌肉、肌腱、韧带起止点部位,由于损伤引起局部肌肉、肌腱、韧带的部分撕裂,出现局部充血、渗出、水肿,继而由于未能完全吸收,代谢产物在局部滞留,形成粘连、增厚,最后纤维化、软骨化乃至钙化的一系列病理演变过程,使这部分肌肉、肌腱的功能减弱,引起慢性发作性疾患[2]。
如肩袖损伤、网球肘、髌骨末端病[3]等都属于末端病。
虽然病情不重,但却严重影响运动训练及成绩提高。
腱止点末端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运动腱止点承受过度负荷或过度使用有关。
高校生运动损伤的调查汇报高校生作为年轻有活力的群体,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但是伴随着运动,也可能伴随着运动损伤。
本文旨在对高校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汇报,以了解高校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而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向不同高校的学生发放问卷,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41份。
二、调查结果1. 运动类型对于高校生的运动类型,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受访者中,最受欢迎的运动类型为跑步,占比为46.81%,其次是篮球,占比19.15%,足球占比10.64%,其他包括羽毛球、游泳等各占不到10%。
2. 运动频率在高校生的运动频率上,我们发现多数受访者在一周内运动1-2次,占比为47.87%,运动3-4次的占比为37.23%,运动5次以上的占比仅为14.89%。
3. 运动损伤情况在高校生运动损伤情况方面,共有96名受访者表示曾经经历过运动损伤,占比为68.09%。
其中,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下肢(44.79%)、上肢(15.96%)、脊椎(12.77%)、关节(10.64%)等。
受伤情况主要为扭伤、拉伤、挫伤等。
4. 预防和治疗情况在受访者的预防意识上,只有54名受访者表示在运动之前做好适当的运动热身,占比为38.3%。
在受访者中,意识到“很重视”或“非常重视”运动损伤的人数共计75人,占比为53.19%。
在治疗方面,包括自身用药、休息、治疗等方式进行,其中66人表示进行自身护理,占比为46.81%。
三、结论分析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生经常进行运动,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受访者中只有38.3%的人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说明很多人对运动的认识和方法还存在不足。
另外,在受伤后的治疗措施中,自身护理的比例达到了46.81%,较高的比例表明高校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护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基础,不当的自我护理可能会产生逆效果。
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一、引言运动是大学生们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参与各种运动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运动损伤。
因此,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群体中的运动损伤情况,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大学生参与运动的频率和方式。
2. 探究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类型和发生部位。
3. 分析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影响。
4. 提供相关建议以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并于两周内收回28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7.2%。
问卷包括个人信息、运动习惯、运动损伤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四、调查结果分析1. 大学生运动频率和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77.3%的人每周都会参与一次以上的运动活动,其中52.8%的人平均每周参与3次以上的运动;仅有5.6%的人不参与任何运动活动。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55.2%)、篮球(41.3%)、羽毛球(38.1%)等。
2. 大学生运动损伤类型和发生部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运动损伤方面,大学生中有62.2%的人曾经发生过运动损伤。
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扭伤(35.0%)、拉伤(22.7%)、跌倒受伤(14.0%)等。
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40.6%)、踝关节(30.2%)以及手腕(20.5%)。
3.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认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姿势不正确(43.3%)、过度运动(30.8%)、未进行足够的热身(19.6%)等。
此外,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40.9%)、影响学习和生活(28.2%)以及心情受影响(17.5%)。
五、建议和措施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运动损伤,我们向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1. 注意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在进行运动活动时,学会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因不正确的姿势而导致损伤。
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报告1前言:我们组经过调整之后组员共四人,在确定自己的所承担的任务之后,在11月份中旬和12月份上旬这个阶段里,别对建设职业学院,旅游职业学院,还有我们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所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试的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
那么,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147位同学(主要以男生为主)。
主体:这次掉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和特征。
我们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首先对截止今年的一年损伤次数进行了分类总结:1)损伤一次的占总的%,2)损伤两次的占%。
3)损伤3次的占%。
4)损伤4次的占%。
无扭伤的占%。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运动扭伤的学生在运动之前很少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这就导致突发意外性事件发生,也是造成运动扭伤的关键原因。
〈2〉他们在运动损伤后,对其运动能力或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总的来说呢,分别处于一下三种情况:1)重度:一周内不能运动需要治疗的占%。
2)中度:停止或减少患部运动%。
3)轻度:能够运动且不使伤病加重%。
正处于身强力壮的我们,对于一些中轻度的损伤,恢复的可能比较快,但是这也取决于损伤的部位有和一些药物治疗有关,还有自身调节能力,方方面面都有因素存在。
〈3〉这几次损伤性质我们也进行了总结:1)急性:运动中突然受伤,并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症状,占%。
2)慢性:有多次细微伤所致,并有局部酸痛麻胀痛等症状,占%。
3)陈旧伤急性复发,先前伤痛未愈,仍旧训练比赛使原伤加重%。
那么运动扭伤跟所发生的季节也有联系,对此我们对损伤发生的月份进行了归纳总结:在XX、XX年年的6、7、8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平均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