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地区女性从业人员按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

分地区女性从业人员按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

分地区女性从业人员按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
分地区女性从业人员按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

分地区女性从业人员按受教育程度分组构成COMPOSITION OF FEMALE EMPLOYEES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REGION

单位:% (%)

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 实现男女平等

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实现男女平等 [摘要]影响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本文从妇女的文化地位即受教育水平情况对于女性男女平等意识强弱的影响入手,着重分析中国女性受教育的现状,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从而增强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实现男女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女性受教育水平男女平等意识 有这样一部影片,叫《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讲述了一个受到丈夫的反复殴打,生活痛苦不堪的女性,在多次忍气吞声后,终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人生权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讲述女性在遭受到丈夫的家庭暴力时,倾向于忍辱负重。这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社会性别意识中的男女平等意识包括什么方面的内容。建立反映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体系是当今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男女平等意识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不再是以男性的眼光或男性的标准作为探索、解析、阐释男女平等的依据,而是强调女性的经验,强调女性的立场和女性视角,男女平等不是女性男性化。其次,它不否认两性间可能存在的深刻差异,“但它不假定这些差异就能说明妇女处于普遍明显的不平等和从属地位。相反,它坚持探索,不平等和从属的历史是怎样在妇女的认知和感情能力上,甚至在其身体体能上留下痕迹的。”也就是说基于此,它不再把差异看成是女人弱点的依据,而看成是可能形成妇女力量的源泉。 既然女性受教育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女性男女平等意识的程度,那么中国女性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情况如何呢? 数据表明,10年来,中国女性的总体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女性平均上学年数1990年为4.7年,2000年为6.1年,两性上学念书的差距由1.9年减少到1.5年。城镇女性上学年数的均值为8.7年,比男性少1年,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青年男女享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明显缩小,30岁以下女性的平均上学年数,城镇为10.4年,仅比男性少0.3年,农村为7.0年,与农民的差距从农村总体的1.7年降到了0.9年。女性享有的继续教育机会增多。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中,有26.8%的人最高学历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比男性高2.2个百分点。有13.5%的女性近3年来参加了某类培训或进修,40岁以下城镇女性参加培训的比例达26.1%,城镇女性参加的培训以进修和专业职业培训为主,共占72.2%,农村女性参加的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占61.5%。在接受过进修或培训的女性中,有31.6%是自费参加的,其中城镇女性为41.6%,比城镇男性高4.7个百分点,培训经费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农村女性为36.2%,比男性高6.7个百分点。培训费用由国际项目提供的,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 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个体收入不仅是经济含义的变量,同时也是决定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分析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报告基于某企业收集的关于474 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就问卷涉及的主要变量:性别、民族、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目前工资、最初工资、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月数)分析了该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情况和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 数据来源:C:\SPSSEVAL\Empolyee 一关于个体收入影响因素的假设社会学文献对影响个体收入的因素做过很多论述,其中与本数据提供的变量相关的假设如下: a 不同性别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b 不同民族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在美国显着) c 不同职业类型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d 受教育年限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e 初始工资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f 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工资收入呈相关关系 二基于SPSS 的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水平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与统计分析 1. 样本的总体特征和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 样本的总体特征 根据SPSS对性别、受教育年限和民族的频次分析,可知该公司员工女性占%,男性占%,男女员工比例大体相当。公司%的员工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受教育年限8-12

年),%的员工为本科学历(受教育年限13-16 年),%的员工为研究生学历(受教育年限为17 年及以上);公司有%的员工为少数民族。 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根据SPSS对当前工资、性别与当前工资、民族、职业类型与当前工资的描述分析,可得到表1。 表1 企业员工当前工资的总体情况 均值标准差 当前工资$34,$17, 女性员工当前工资$26,$7, 男性员工当前工资$41,$19, 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36,$18, 非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28,$11, 办事员当前工资$27,$7, 保管员当前工资$30,$2, 经理当前工资$63,$18, 从表1可知,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4,420 ,标准差为$17, 。女性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6,032 ,男性员工为$41,442 ,是女性员工平均工资的倍;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8,714 ,非少数民族员工为$36,023 ,是少数民族员工的倍;从民族来看,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6,023 ,非少数民族员工为$28,714 ,是少数民族员工倍。从职业类型来看,办事员的平均工资为$27,838 ,保管员的平均工资为$30,939 ,这两种职业的少数民族员工与非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没有明显差异,经理层的平均工资为$63,977 ,是非管理层员工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2. 员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公司员工工资收入的因素,根据变量测量层次的不同和散点图样本分布的线性与非线性区别,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考察:一是性别、民族、职业类型和工作经历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可以用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比率Eta来考察;另一是受教育年限、初始工资和工作时间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相关测量法和F 检验来考察。 性别、民族、职业类型和工作经历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分析从散点图的样本分布可知,工作经历与当前工资呈非线性,所以通过相关比率Eta 来考察二者关系。根据SPSS 分

浅谈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及对策 2

浅谈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及对策[摘要]中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男女两性在各个领域内的差距在 不断地缩小,但是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男女趋于平等的对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男女不平等;现状;原因;对策 [Abstract] Nowadays, China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gap of the sex in every field is reducing constantly, but the phenomenon of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still exists.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bout China,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explored countermeasures which w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men and women tending to be equ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y,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a;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Current situation; Cause; Countermeasure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纪主题之一。其中,男女平等是人们所追求的各目录种平等中最为根本的一项平等。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男女平等也仅是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更为平等而已,这并不表示他们已实现了完全的男女平等。那么,作为东方国家代表之一的中国在这一方面又做地如何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女性的地位不断地提高,男女在各个领域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然而,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着。虽然中国在其《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是法律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女性与男性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因此,针对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状,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状 (一)男女平等的含义 回望历史,中国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已经出现了“女子解放”、“男女平等”的口号。尽管人们经常提到男女平等,作为一个概念,男女平等的意思却往往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如,一种观点认为“男女平等应当指男女两性在人格、尊严、价值、权利和机会的平等”[1]。一种观点认为“男女平等的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男女平等是价值观的体现,指男女两性作为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对待,而不应该存在基于性别的偏见和歧视;另一方面,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作为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2]等。1975年第一次世妇会《墨西哥宣言》对“男女平等”所下的定义是指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1985年第二次世妇会通过的《内罗毕战略》则进一步强调人人都有平等机会享受自己的权利,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以便参与国

计量经济分析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研究 受教育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身份的证明,它可以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品位、修养,它还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所成的比例是正比,一般所受教育程度高的,他所得到的收入相对来说就越多,相反,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低,他所得到的收入水平相对来说也就越低。受教育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身份的证明,它可以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不同,影响一个人的素质品位、修养,它还可以改变和决定我们的命运,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 一、收集数据

(在数据处理中用1代表小学及以下2代表初中3代表高中4代表专科5代表本科学历6代表硕士及以上) 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如下: 二、建立模型 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β β+ μ y + =x 1 (其中x表示受教育程度,y表示收入水平,μ表示残差) 三、模型检验 (一)、T 检验

(二)、回归分析 可决系数2R=1,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 T(4)=3.555。可以看出可决系数平下自由度为N-2=4的临界值0.0061 2 R的值较大,表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且相关性很强。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可建立如下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函数:

Y? X =1250 + 通过T型检验T=7.856,自由度df=5,sig.=0.000并且sig.(双 侧)=0.000。由于sig.比α=0.05小得多可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居民收入有显著相关性。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研究”调查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知识,以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同时还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有这样的精神准备,才能迅速的成熟、长大,将来才可以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样,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所以作为未来主人的我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真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受教程度与文化水平,为自己将来的美好前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铺好自己人生的道路,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回报社会与父母,为社会做贡献。因为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所成的比例是正比。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高,他所得的收入水平就越多,相反,一般所受教育程度越低,他所得到的收入水平

受教育程度英文

education 学历 educational background 教育程度educational history 学历curriculum 课程 major 主修 minor 副修 educational highlights 课程重点部分curriculum included 课程包括specialized courses 专门课程courses taken 所学课程 courses completed 所学课程special training 特别训练 social practice 社会实践 part-time jobs 业余工作 summer jobs 暑期工作 vacation jobs 假期工作 refresher course 进修课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活动physical activities 体育活动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娱乐活动academic activities 学术活动 social activities 社会活动 rewards 奖励 scholarship 奖学金 "Three Goods" student 三好学生excellent League member 优秀团员excellent leader 优秀干部 student council 学生会 off-job training 脱产培训 in-job training 在职培训educational system 学制 academic year 学年 semester 学期(美) term 学期(英) president 校长 vice-president 副校长 dean 院长 assistant dean 副院长 academic dean 教务长department chairman 系主任professor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guest professor 客座教授 lecturer 讲师

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全解

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办学形式:业余 年级:2014级2班 班别:校内 姓名:钟敏贤 学号:32号 论文题目: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现 状与思考

评语: 评分: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4) 引言 (5) 一、我国女性就业现状及表现分析 (5) (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5) (二)职业选择范围狭窄 (5) (三)职业待遇不平等 (5) 二、我国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6) (一)我国经济利益关系影响 (6) (二)传统封建迷信男尊女卑的思想 (6) (三)女性自身的因素 (7) (四)国家法律的薄弱 (8) 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8) (一)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政府干预力度 (8) (二)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机构 (9)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负担 (9) (四)合理设置适合女性专业,增强女性就业砝码 (9) (五)提升素质,加强女性就业竞争的基础条件 (9) 参考文献 (11)

摘要 女性从业是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的保障,而女性拥有独立经济地位是实现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基础。做好女性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妇女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便是女性“就业难”问题相当突出。现实生活中,受性别歧视影响,妇女就业的平等权利难以保障,就业机会及福利待遇不公是女性面临的最大经济困扰。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对于女性劳动者来说,身体因素、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甚至是性别,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要解决中国女性就业的难题,不能仅从某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多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例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将从女性就业现状、就业歧视原因、消除就业歧视等多方面讨论女性就业歧视中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对策

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本文的目的在于测量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文章选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李实、赵人伟老师主持,福特基金赞助)于2002年对城镇居民所作的抽样数据,该数据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6835户城镇家庭,涉及20632位城镇居民。该调查的优点是样本容量大,而且对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单位、工作年限以及工资详细组成都进行了调查,因而数据的选取有助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因为文章的研究与收入有关,经过对未参加工作和已经下岗或退休的个体进行筛选,最后剩下10174个样本数据,样本容量之大及覆盖面之广足以保证研究所具有的代表性。 通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下表: 其中低收入是指收入按由小到大排序是,最低20%收入的人口数;中低收入处于由低到高的是20%—40%的人口数;中等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40%—60%的人口数;中高收入是处于由低到高的是60%—80%的人口数;其余统计到最高收入。由此图可以看出,按照收入等距离分组时,处于高收入组的人口最多,占到人口总数的35.5%。 由此图可看出受教育年限主要集中在5年到15年之间,因而2002年底参加工作的城镇居民中,学历主要分布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因问卷中针对2002年底就业(在岗)成员统计一个问题是第一次参加工作时间。根据这个时间可以计算出到2002年底,个体参加工作的年限。由上表所知,城镇居民工作年限主要集中早12到36年之间。 为了测度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这里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模型表示为:INC=F (E,YJ,Z )。其中INC 表示城镇居民年收入,YJ 表示城镇居民的工作年限,Z 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Z 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反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职业和地区变量。 依据相关数据,利用stata 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上表为进行多元回归的结果。表中age 表示个体的年龄,age2表示年龄的平方,用来反映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gender 表示相别的虚拟变量,当gender 取1的时候表示的是男性, Number of obs 10049F( 95, 9953)71.36 Prob > F 0R-squared 0.4052Adj R-squared 0.3995

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教育和人才已成为影响一国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对我国各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基于2014年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利用OLS估计的方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职工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支出率三个因素对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影响,并据此进一步对如何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育;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文献综述 涂冬波利用因果模型对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经济、文化和科技是影响我国地区之间教育差异的主要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无疑是最大的,科技次之,文化的影响作用相对最弱。丁伟华将教育发展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结合起来研宄,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教育水平差异的影响。杨倩分析了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其中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孙希对引起教育地区差异的因素进行了研宄,他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两个层面对教育发展地区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靳园对义务教育省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宄,一方面分析了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投资机制不合理,教育投入的相对匮乏加剧了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二、变量的分析与选取 研宄发现,各级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受教育程度时,为了消除不同地区人口差异的影响,我们用平均每

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调查问卷

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调查问卷 感谢您在百忙中能抽空回答我们的调查问卷,我们在这里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此问卷共有14条小题目,大约消耗您3~5分钟时间!﹝请在选项中选择您认为合理的答案,并在选项左边的□里打√﹞^_^ 1、请问你的年龄是: □12~16 □17~22 □24~40 □41~60 □60岁以后 2、你的性别是 □男□女 3、你的受教育程度是: □初中及初中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4、请问你目前职业是______(必填) 5、请问你目前的月收入范围是: □0~2000 □2000~4000 □4000~6000 □6000以上 方便的话,可以填一下您的月工资______(选填) 6、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固定工资□自由职业□投资所得□个体经营□政府补助或亲友资助 7、您认为文化程度对你的收入是否有影响 □毫无影响□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很大 8、假如你的孩子成绩优秀,而家里钱不够,你会怎么办? □借款贷款供他(她)读书 □变卖东西供他(她)读书 □只好让他(她)退学 9、你怎样看待读书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多读书才能多赚钱。 □只要能赚钱,不必多读书。 □读书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赚钱倒是次要的。 □不清楚 10、你认为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质量的差异对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影响很大,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主要因素 □肯定有影响,但并不绝对 □影响很微小 □不清楚 11、你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选做) □政府政策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社会分配不公 □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物价上涨□其他 12、你是否希望接受更多的教育 □十分渴望□有条件的话就学习,没有的话就算了□不需要 13、你认为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你参与学习或培训?(可多选) □费用□交通□课程内容□时间□师资□学习环境□其他 14、未来,您觉得,您的工资水平与现在相比是否会增加 □收入下降□收入上升□没有变化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个人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定量关系。研 究方法:利用CGSS2008相关数据,运用stata12.1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最 后得出研究结果: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收 入越高,初婚年龄越大;并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对男女两性初婚年龄影响的程度 不同,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 关键词:初婚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 一、研究背景 1.研究意义。初婚是家庭生命周期成形的起点,其行为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初婚 年龄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研究初婚年龄 的影响因素,看似简单的相关却可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背后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 教育程度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收入对于初婚年龄的影响,同样的因素对男女两 性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初婚年龄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 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有巨大影响,研究其影响因素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本文主要对影响初婚年龄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将运用CGSS2008的数据,通过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两个因素为指标 的分析,研究初婚年龄与个人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相关关系,并分析是否具有性别 差异。研究假设:初婚年龄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具有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关 系具有性别差异。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变量。本研究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的数据。样本覆盖了中国内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量为6000个。得到有 效样本量为4760个。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经历、 职业经历与婚姻经历的信息。 (1)因变量:初婚年龄。这里采用CGSS中,第一次结婚者会直接采集其第 一次结婚的时间点减去出生年份。而非第一次结婚者会对采集其第一次结婚的年 份减去出生年份。(2)个人收入:为使数据成正态分布,收入取了收入对数。(3)受教育水平:我们将教育水平操作化为研究对象最高学历在正式制度下的 年期。(4)控制变量:性别。 2.研究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变量进行描 述分析,然后用相关分析计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初婚年龄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受教育程度、收入与初婚年龄的相关分析 1.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1)变量平均值、方差、最值初婚年龄、受教育 程度、收入的描述性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在CGSS2008中平均初婚 年龄为23.8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0年。平均年收入为14313.23元。(2) 受教育年限与初婚年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做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受教 育程度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一般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 增高,初婚年龄随之增大。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3)收入对数与初婚年 龄的散点图及拟合直线。从一元回归曲线图可以看出,收入和初婚年龄拟合较好,两者的关系比较稳定。一般而言,随着收入增加,初婚年龄随之增大。可以进一 步进行相关分析。

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

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推动我们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的发展 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的重要日常事务,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教育的差异更加明显。了解现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消除城乡教育不均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字: 一、城市教育和乡镇教育的界定 教育,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本次研究的城市教育是指丽水市区内的学校教育。乡镇教育,是指遂昌、缙云等县级市以及县级市下面的一些乡村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本次研究调查中乡镇教育主要锁定为县级以下个各个地区的学校教育。 二、城乡教育的现状 当代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广泛渗透城市、农村己联结成为紧密的一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教育是均衡发展的。我们认为受教育机会在地区之间、性别之间、民族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是城乡之间,农村与城市由于经济、人文、地理等条件的不同,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对其也有着不同策略,城市和农村教育方面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国家为了解决我国大部分农村教育问题,实施了免去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胡总书记在报告中的第八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 优先发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但是,长期以来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印象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作者:段成荣来源:孤独书斋 原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200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收集了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同时结合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达到了很高的普及率,文盲率持续下降。但是,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两性的受教育状况也还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1受教育水平继续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首次超过8年,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接近初中毕业 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持续得到提高。2004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比2000年提高了0.39年(见图1)。 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之一。200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20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 尽管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但是,男、女性受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8.5年,女性为7.5年,女性比男性低1年;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高达8.8年,女性则为7.6年,女性比男性低1.2年。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为9.43年,乡村为7年,乡村比城镇低2.4年。不同地区之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存在明显差距。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略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明显地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见表1)。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市、区)。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2文盲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但文盲率下降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我国文盲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文盲率持续下降。2004年,我国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到8.33%,较上年下降0.39个百分点,比1990年时的15.88%下降了7.55个百分点。自1990年以来的15年间,我国文盲率下降幅度达到50%(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计算。 在粗文盲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劳动力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幅度更大。我国15~45岁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10.38%大幅度减少到2004年的2.22%,下降了8.16个百分点(见表2),下降幅度接近80%。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文盲率的下降还不平衡。 文盲率下降的不平衡首先表现在男女两性的对比上。我国女性人口粗文盲率明显高于男

受教育程度的调查

有关于中国受教育程度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指标。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内容。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通过统计中国居民的受教育状况及变化,从中了解我国教育政策发展和人民教育观念渐进变化,客观评价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且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关注教育发展事业,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实现有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大学生及其家族三代为主,采用问卷方式对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进行抽样调查。 三、数据分析 1、当代大学生男女受教育比例 受教育比例 男 女 由分析可知:接受高等院校教育的大学生男生占据较大比例,但近些年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数量逐渐攀升,有些院校甚至出现“女生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性别歧视的消除外,还有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女性向高学历发展。

由分析可知:东部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反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接受教育的人数相对较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地区,教育资源很不均衡,即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 3、长辈受教育状况 由分析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文盲率已经降到很低,且均属于50岁以上的居民,大多数的人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接受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数还是很少。 0% 10%20%30%40%50%60%70%80%90%文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 父母祖父母

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经管类专业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2、内容及要求 用SPSS软件对所给数据进行对应分析,分别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及父亲受教育程度与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打开GSS93 subset.sav。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一、本人受教育程度和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对应分析

操作步骤如下: 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本人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父亲、母亲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一,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本有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对所给SPSS数据中变量padeg与变量degree进行对应分析,依次点选“分析”,“降维”,“对应分析…”进入“对应分析”对话框。数据集中所有的变量标签均已出现在左边的窗口中,将degree变量选入右侧行变量的小窗口中,此时窗口显示的degree变量形如:degree(??),同时,其下方的定义范围按钮被激活,点击该按钮,进入“行变量的分类全距”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需要确定Degreeyo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最小值与最大值处分别填上0和9,按右侧的更新按钮,可以看到degree的取值0~9已出现在“类别约束”框架左侧的窗口中,该框架的作用是对degree的各状态加以限定条件,保持默认值“无”,即对degree 的取值不加以限定条件。点击“继续”按钮,回到“对应分析”对话框,可以看到此时行变量degree 的显示变为degree(0 9).按照同样的方法,把padeg选为列变量敲定其取值范围为0~9,点击OK按键运行,则可以得出输出结果如下五部分。

3.居民受教育水平、性别和收入的关系初探

居民受教育水平、性别和收入的关系初探 09审计5班蔡思羽 09010501 选取变量: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工作单位,企业性质,工作行业,1998、1999、2000、2001年收入 知识改变命运,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今天“知识”更多的代表的是学历,对所谓的命运的改变也多指收入的增加。那么在今天这句话依旧是真理吗?如果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那么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知识改变命运的程度一样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2002年城镇居民生活调查的一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 为了针对我的疑问进行数据分析,我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剔除,选择了工作状态为“Working or employed”的群体进行分析。然后对筛选出的样本数据再按照受教育年限和性别等分别进行分组分析,受教育年限以5为组距分为四组。 在筛选的出的数据中,首先对居民所受 教育程度的比例进行了分析,从饼状图(图 1)中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在11-15年 的占样本的54%,6-10年的占35%,而受教 育年限在16年及以上的仅占8%(此处将0-5 年认为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6-10年为初 中文化水平,11-15年认为是高中及中专文 化水平,16年以上认为是本科及硕士、博士等文化水平)。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样本的主要的文化水平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小学和本科的文化水平并不占 多数,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主要文化水平是初高中文化。 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又对数据按受教育年限分组,对年龄进行了基本统计量的分析。通过基本统计量分析,我发现受教育年限 图1

为0-5年(图2)和6-10(图3)年的呈现相似的分布,都为左偏的平峰分布,也就是说数据的分布集中在年龄较大的组群。而且受教育年限为0-5年的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5.6岁,中位数为47,标准差 为9.6;受教育年限为6-10的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3岁,中位数为44,标准差为7.6。按照年龄对出生日期进行推算,也就是说受教育水平为1-10年人群主要为19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在对受教育年限为11-15年(图4 和16年以上(图5)的人群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这两组数据的分布也极为相似,都为右偏的尖峰分布,也就是说数据集中分布在年龄较小的组群。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受教育水 平在11-15年的人群的平均年龄为38.5岁,中 位数为35标准差为5.5受教育水平为16年及

女性教育的现状及理性分析

女性教育的现状及理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愈发重要。不到一个世纪前,女性还深受裹足之痛与“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思想之苦,如今,她们已经成为中国的半边天,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女性维持着自己的工作,拥有自己的职业地位,女性在各行各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女性要想在社会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半壁江山,就必须不断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职业技术与综合素质。 一、重视女性教育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女性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重视女性教育,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受教育程度是衡量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育地位则是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我们通常将受教育程度代表教育地位。受教育程度既是反映女性地位的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女性地位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女性就业问题越开越受到社会关注,当今女性就业较男性困难、就业率低的现实是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因此,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和就业服务指导对女性就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女性也迫切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女性择业就业时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其次是工作能否发挥专长、然后是经济收入、个人兴趣、工作环境与稳定程度、社会地位等。此外,对于女性就业来说,面临的困难依次为自身能力不足、高校扩招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学历不够高,大部分女性择业就业困难将主要原因归于自身能力不足与专业技能的匮乏。正是由于认识到自身能力或者专业技能不足,女性显示出改变现状的决心,接受进一步教育成了女性的一大重要选择。 二、女性教育的变迁 (一)、近代女性教育的萌芽 晚晴时期,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天赋人权”、“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思想的涌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觉醒,同时促进了中国女性的觉醒。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由此起步,反封建、反迷信,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科学与真理的女性教育逐步打开局面。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较收入水平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较收入水平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较收入水平将呈下降趋势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商江 提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为8%左右,10年翻一番。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历人口总人口的比例为5%。10年也将翻一番。目前,高等教育学历人口的平均收入是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的3倍。目前,占总人口5%的高等教育人口占有全国总人口总收入的15%。今后高等教育学历人口的收入总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收入总量的比例将不断上升。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较收入水平将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较收入水平;下降趋势;

2008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记者袁新文)《我国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超过7000万》: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4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谱写新篇章。2010年2月28日,人民网(记者李婧)《展望2020年:高中普及率90% 入托不再难》:国新办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到2020年,我们的教育将成为惠及全民、有更高水平、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高

等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40%,向普及化迈进。朱之鑫说:整个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我也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下,目前我们有大学学历的是9830万人,翻一番就是2亿人。 一、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的学历结构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 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