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08 KB
- 文档页数:8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第1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正确答案】:B第2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德育为先C.能力为重D.全面发展【正确答案】:A第3题: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正确答案】:B第4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正确答案】:D第5题: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A.最合适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正确答案】:A第6题: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正确答案】:A第7题: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正确答案】:C第8题: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B第9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正确答案】:A第10题: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正确答案】:D第11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正确答案】:B第12题: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正确答案】:C第13题: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正确答案】:B第14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正确答案】:C第15题: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A.乳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正确答案】:D第16题: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正确答案】:C第17题: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过程D.学习内容【正确答案】:A第18题: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正确答案】:D第19题: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心理测量B.环境适应判断C.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正确答案】:C第20题: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榜样力量C.奖励与惩罚D.群体约定【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第21题: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017 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行为层面的基本理念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文明、爱国、敬业、诚信1.C【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全文只有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一是国家社会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二是法律保障方面,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其三是道德品质方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一带一路”建设以“五通”为主要内容,其中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支撑是()A.政策沟通B.设施联通C.贸易畅通D.资金融通2.D【解析】“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就是“五通”,他们分别指的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设施联通,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贸易畅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资金融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动力(重点支撑)。
民心相通,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
3.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史记》3.B【解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学记》。
4.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杜威B.陶行知C.杨贤江D.陈鹤琴4.B【解析】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创造”“学校即社会”。
5.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等属于()A.相关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5.D【解析】从课程的呈现方式上来分,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019年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第一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是()A.《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C.《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议改革的意见》D.《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C【解析】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议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
2.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完善人格B.立德树人C.培育人才D.造福人民2.B【解析】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召开的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3.“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主张教育最高目的的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卢梭3.B【解析】题干所述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4.教师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发展优势和特长,避开短处,依据的是()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4.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5.人之性恶,需教之,否则必危害他人,反映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A.个人本位论B.文化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无目的论5.C【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
题干所述反映的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6.王老师下班后,仍惦记情绪不好的小明,积极与家长电话联系,反映教师的()A.广延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6.A【解析】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2022年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第()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A.18B.12C.22D.10【答案】:B2.2021年8月8日,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
经过16天奋勇拼搏,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金32银18铜,共计88枚奖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A.第一位B.第四位C.第三位D.第二位【答案】:D3.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此外,发布会还介绍学校课后服务举措,具体要求不包括()A.教育部明确可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B.可聘任退休教师等参与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好少年宫等社会资源。
C.新学期要实现课后服务校校开展全覆盖D.为学生答疑辅导,但不开展文体等活动【答案】:D1/144.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
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B.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C.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答案】:D5.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唯物史观C.矛盾分析法D.阶级分析法【答案】:C6.利用手势进行沟通属于:A.电子媒介沟通B.非语言沟通C.书面沟通D.口头沟通【答案】:B7.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特岗教师考试真题|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德育为先C.能力为重D.全面发展3.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A.最合适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13.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15.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A.乳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16.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过程D.学习内容1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19.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心理测量B.环境适应判断C.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20.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榜样力量C.奖励与惩罚D.群体约定二、判断题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2009年郑东新区招教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学校教育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长善救失”“教学相长”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
A.《论语》B.《孟子》C.《学记》D.《中庸》3.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 B个体性 C教育性 D社会性5 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的是()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6 “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教育的()A终身性 B民主性 C全民性 D未来性7 中小学“双基”教育是()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本理论、基本原理8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改革()A.课程设置B.教学设置C.教学方法D.学习方法9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10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直接的方式是()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员11 出自于洛克的()著作。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12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教育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903年颁布的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现代学制。
4.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
5.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_________。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________、批改作业(评定)四个环节。
2007年郑州市郑东新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l、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A师生关系 B、同学关系 c、亲子关系 D、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3、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自我教育B、学校教育C、品德情感D、活动和交往( 4、——属于个性心理特征A、动机B、理想C、能力D、世界观( 5、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属于——。
A、思维的抽象过程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C、思维的分类过程D、思维的概括过程( 6、张明待人直率热情,但较急躁,易冲动,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7、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教学D、设计教学(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了——的德育方法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 9、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吉尔福特C、奥尔波特D、斯普兰格( 1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11、将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睦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的依据A、测验内容B、测验目的C、规范程度D、结果解释参照标准( 12、学习迁移是指——。
A、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B、两种学习之间的互相干扰,阻碍c、两种学习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D、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3、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
2012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坚持德育为先C.坚持能力为重D.坚持全面发展3。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适合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C.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D.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13.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测试》教师教育招聘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缓刑由()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参考答案】B2. 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执行。
A、中止B、终结C、继续D、执行代履行【参考答案】B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3 a -9,1- a )在第三象限内,且横坐标纵与坐标都是整数,则点P 的坐标是()。
A.(-1,-3) B.(-3,-1) C.(-3,2) D.(-2,-3)【参考答案】B4. 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粗蜡烛要 3 小时,点完细蜡烛要 1小时。
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一段时间后,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度是细蜡烛的 3 倍。
问两根蜡烛燃烧了多长时间?()A.30 分钟 B.35 分钟 C.40 分钟 D.45 分钟【参考答案】D5.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C、既可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参考答案】A6. 幼儿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生活中当妈妈,学习中当老师,游戏中当伙伴,表明了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多重角色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C、创造性D、纯真美好【参考答案】A7. 甲、乙、丙三辆车的时速分别为60 公里、50 公里和40 公里,甲从 A 地、乙和丙从 B 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 分钟又遇到丙,问A、B 两地相距多少公里?()A.150 公里B.250 公里 C.275 公里 D.325 公里【参考答案】C8.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
A、采用先进技术B、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参考答案】D9.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2012年河南特岗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本题2分,共40分)请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最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A.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B.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 转变科技发展方式D. 转变文化发展方式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 )A.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B. 坚持德育为先C. 坚持能力为重D. 坚持全面发展3. 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是 ( )A. 民族政治B. 爱国主义C. 自由平等D. 公平正义4.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A. 热爱学生B. 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 集体主义D.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A. 最适合的教育B. 最优质的教育C. 最先进的教育D. 最特殊的教育6. 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A. 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 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C. 为人师师表的基本要求D. 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7. “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凯洛夫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A. 复杂性B. 示范性C. 灵活性D. 创造性9.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传授知识C. 发展智力D. 陶冶情操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语言直观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13. 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频繁的再现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方法是()A. 比较结课B. 归纳结课C. 活动结课D. 悬念结课14.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A. 榜样法B. 陶冶法C. 说服法D. 锻炼法15. 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期,其第二高峰期是()A. 乳儿期B. 幼儿期C. 童年期D.少年期16.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A.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B. 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C.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D. 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学习方案是()A. 学习策略B. 学习目标C. 学习过程D. 学习内容18.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 情感B. 意志C.感觉D. 气质19. 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 心理测量法B. 环境适应判定法C. 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20. 教师利用班级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度的是()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后面打“√”错误打“×”。
201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战略主题为( A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B.坚持德育为先 C.坚持能力为主 D.坚持全面发展 2.中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发现法 D.实验法 3.“设置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策略是(C) 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境策略 D.变化策略 4.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B) A.班级物质文化 B.班级行为文化 C.班级制度文化 D.班级精神文化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课外、校外活动 D.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7.教师运用符号文字筹对学生进行的强化属于(D) A.自我强化 B.替代强化 C.直接强化 D.标志强化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机构是(B)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教师工作所在的学校 C.当地教育局 D.当地人民政府 9.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 A )提出的。 A.个别差异性规律 B.阶段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顺序性规律 10.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 A )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11.感知的快速、思维的精确属于性格的(A)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1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B) A.强度 B.对比关系 C.运动关系 D.新异性 【中公教育解析】教师用红笔批改的痕迹和学生的作业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错因分析】对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清。 13.考试时学生能够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属于(C) A.计划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C【中公教育解析】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便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题干的表述符合监控策略的概念,故选C项。 【命题立意】考查对监控策略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监控策略的理解不够透彻,而且容易错选B项。 14.英语学得很好有助于学习德语,这是(B)的作用。 A.定势 B.正迁移 C.变式 D.负迁移 B【中公教育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英语学得好有助于学习德语符合正迁移的概念 【命题立意】考查“定势”和“变式”、“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区分。★★★★ 【错因分析】正迁移和负迁移区分不开,容易错选D项。 1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具体为(D) A.4~8个组块 B.5~8个组块 C.4—9个组块 D.5-9个组块 D【中公教育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5-9个组块,平均值是7。 【命题立意】考查短时记忆的容量。★★★★ 【错因分析】对短时记忆的容量记忆不牢固。 16.学生对于新问题不经过逐步的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 D )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D【中公教育解析】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谩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命题立意】考查直觉思维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直觉思维的理解不透彻。 17.对于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是(B) A.变式 B.原型 C.定势 D.原型启发 B【中公教育解析】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是原型。 【命题立意】考查对原型概念的理解。★★★ 【错因分析】原型与原型启发概念混淆。 18.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C) A.系统脱敏 B.松弛训练 C.肯定性训练 D.认知转变法 C【中公教育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因此,答案为C项。 【命题立意】考查对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 【错因分析】对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的掌握不牢固。 19.与胆汁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B) A.活泼型 B.兴奋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B【中公教育解析】胆汁质的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兴奋型。 【命题立意】考查气质类型学说。★★★★ 【错因分析】对各个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掌握不牢固,容易错选A项。 20.学生在解决任务时候,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属于(A) A.冲动型 C.场依存型 B。沉思型 D.场独立型 A【中公教育解析】题干给的表述符合冲动型认知风格学生的特点,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但是错误率也很高。 【命题立意】考查冲动型学生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的特点掌握不牢固。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属的权利有(CDE) A.社会实践 B.获得证书 C.免试入学 D.就近入学 E.不交学费 2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ACE)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23.备课的内容包括(ABCDE) A.课程标准 B.教法 C.教材 D.学法 E.学生 2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ABCDE)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D.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E.教师自身的素养 25.自我意识发展需要经历(ABC)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本我 E.超我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有(BCDE) A.法制意识 B.政治思想 C.业务水平 D. 工作态度 E.工作业绩 27.构成品德的心理结构的主要包括(ACE) A.道德认知 B.道德素养 C.道德情感 D.道德标准 E.道德行为 28.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ABCDE) A.主体性策略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E.有效的监控原则 29.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CDE)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E.认知内驱力 30.根据生活经历创作文艺作品属于(BC)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E.幻想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1.《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3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保持记忆的最好方法是(及时复习) 33.未经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直觉思维)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宗旨是(基础教育) 35.意志品质中与任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制性) 3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37.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写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说明教育具有(永恒性) 38.教学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思维力等多种能力,这说明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9.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心理状态称(灵感) 40.(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原因和内部动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1)改革育人模式 (2)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2.简述运用读书指导法应遵循的要求。 (1)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 (4)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43.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4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 智 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