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工商管理系

吕群智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又叫生产与作业管理、运营管理

早期:叫生产管理学

研究领域:制造业(工厂)—服务业(医疗、商业、教育、金融、运输等)

研究范围:制造业—服务业

制造业、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不同,同时使用生产、运作二个概念,强调两者的区别。

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制造型生产

提供无形产品(服务)的活动服务型生产

西方国家学者:“Production”

“operations”

近几年来更为明显的趋势是:把提供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无形服务的生产统称为“operations”都看成为社会制造财富的过程。

第一节企业生产运作系统

一、生产与运作概念

生产:即制造某种新的物品,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也称社会生产。生产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然生产阶段、市场生产阶段、效用生产阶段

自然生产阶段:原始社会,简单工具,从事基本的生产活动,农耕、狩猎、采矿、捕鱼,生产力水平极低,生存。

市场生产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成果除去维持生存—剩余—交换,生产内容:加工业、制造业

效用生产阶段:19世纪未,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卡尔·门格尔首先提出。

现代生产(效用生产)的概念:是一个把生产要素转换成有形的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经济财富,通过创造效用,增加附加价值的过程。

效用:对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产品:有形的产品、无形产品。

生产与运作系统是一个I/O的系统

输入转换过程输出

生产要素生产与运作过程产品

生产对象形态转换有形物(实物)

劳动力时间转换无形物(服务、信息)

生产手段场所转换

生产信息

生产对象:指完成生产活动所用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家具厂:木材;油漆;钉子等。

劳动力:指参加生产的人和能力,包括:体力、脑力和智力。

生产手段:指劳动者把生产对象转换成产品的手段,包括直接生产资料(设备)和间接生产资料(厂房和土地)。

生产信息:指为有效地进行生产所运用的一切知识,包括生产技术、技巧、方法等。

•形态转换:把有形的原材料或无形的信息从形状上或性质上予以改变。

•木材——纸张,各种信息———有用的资料

•时间转换:通过对物品一定时间的库存,求得价值上的变化。

•商业企业:冰箱、空调(淡季——旺季)

•场所转换:通过输送、流通等地点的改变,谋求价值上的变化。运输部门

二、生产与运作系统

1、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生产与运作系统

从系统观点看:把生产要素

转换成产品或服务的系统即是生产系统。

生产动作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系统的管理

广义和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

广义生产/运作系统是指整个企业系统,包括从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资金等

输入开始,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包装、仓储、销售、财务、人事等环节,一直到商品流通和为消费者服务的全过程

狭义生产/运作系统是指企业的核心系统

是进行产品加工和进行劳务的过程。

它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

生产运作系统与社会大系统

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1、生产运作战略

2、生产运作准备与生产与运作组织

3、生产运作计划

4、生产运作控制

5、先进的生产运作模式

20世纪50年代的GT(Group Technology)

70年代的MRP与MRPII

80年代的JIT

90年代的LP、AM、BPR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

在计划期内按照社会需要,在必要的时间,按规定的产品质量,以限定的产品成本,高效率地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高效是对时间(交货期)而言,指能够迅速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低耗是指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最少。

灵活是指柔性,指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品种的产品或服务。

清洁是指对环境没有污染。

合格产品或满意服务,是指质量

为何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活动在企业组织中居于核心地位,不论这些企业经营什么。

企业活动中,35%或更多的工作与生产运作有关。如: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作设计、库存管理等。

通过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以理解生产运作管理者的职责与作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竞争到底靠什么?

尽管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目标、战略、各自的成功经验,但归根到底,最终取决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和适时性上。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了是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绩效。

生产运作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尤其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产益提高。

企业组织要发挥三种职能

市场营销:引导新的需求,至少要获得商品或服务的订单。通过市场调查,制定营销策略,开展销售和售后服务活动。

生产/运作:通过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保质、保量、按时生产社会所需产品和劳务。

财务/会计:跟踪企业运作状况,支付帐单及收取货款,筹措资金、使用

资金,核算成本、利润。

请根据上述示例,

概括出下列组织的

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会计职能:

1、大报社

2、一家本地图书馆

3、诊所

4、造纸厂

5、当地的服务机构(如消协、残联等)

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演进

+

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生产管理的实践。在古代,有许多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帝国的公路与输水道、西班牙的海船制造。

1771年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出现,标志着管理理论萌芽开始诞生。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源自泰勒对生产活动的研究和实践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

三个阶段:早期的放任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早期的放任管理阶段(经验管理阶段)

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未

管理理论的特点:分工协作、计件工资、经验管理、生产无操作标准。

代表人物: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代表著作:国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分析(国富论)

经济思想的中心:经济自由

对管理理论绵贡献:劳动分工理论、现代生产专业化

他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者生产率的主要前提”

缝纫针的例子

1个——20根10个——48000根

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未——20世纪40年代

管理理论的特点: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

代表人物:泰勒、福特等

泰勒

美国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科学管理体制“泰勒制”,相应的生产管理方法“定量作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计件工资制:差别工计件

亨利.福特

美国汽车业大亨,福特一世

管理体制“福特制”,生产管理方法“同步管理”

福特的贡献:引进“流水生产线”,将劳动分工的概念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20世纪初,T型车。

12小时28分钟——90分钟

产量:1908——1930,1500万辆,68%

价格:850美元

现代化管理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今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及内容与上两个阶段已有很大的不同。

现代企业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各种服务的提供过程日趋复杂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

1、随着整个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生产管理的范围破了传统的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控制,扩大到了非制造业的运作过程和运作系统的设计上。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范围已不仅局限在于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包括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及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等多外层次的内容。

3、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4、信息技术成为生产运作系统控制和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手段,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已成为生产与运作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全球生产与运作”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全球生产运作管理也越来越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热点。

6、随着各国、各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管理的集成度,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已成为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重要课题。从70年代和MRP和MPRII系统到80年代的JIT生产方式,直至90年代的LP、AM、BPR、AVE都是对生产经营模式的探讨。

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点

1、研究范围更广,制造业——服务业。

2、研究层次更宽,战略—系统设计—系统运行。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成为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随之带来多品种小批量与降低成本的矛盾。

4、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全球生产运作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6、提高管理的集成度,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已成为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章练习题

1、试述现代生产的基本概念?

2、制造业的生产与服务业的生产有何异同?

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简述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第一节生产过程

一、产品生产过程(狭义)

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生产出来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要消耗人的劳动,故可按人的劳动消耗的不同情况进一步分解为:

劳动过程、自然过程、等候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劳动者直接参加的那部分生产过程。

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

2、自然过程:借助自然力完成的生产过程。

3、等候过程:实际生产中,对劳动对象的加工不总是不断地进行的,常常由于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上的原因,需要停下来等候下一步加工、检验、运输。二、企业生产过程(广义)

企业生产过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准备服务过程的总和。

包括: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产品正式生产之前的技术准备、生产准备。产品设计、工艺选择、设施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企业生产基本产品的过程。

基本产品:代表企业生产发展方向的产品(主要产品)。

(3)辅助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产品与劳务的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各种服务性质活动的过程。(5)附属生产过程(副业生产过程):利用生产基本产品剩余的边角余料、废渣、废液,生产副产品的过程。

第二节生产类型

按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把各种生产过程划分为少数几种典型形式。就是生产类型。

1、按工艺过程划分:

(1)装配式生产(离散式)

这类生产过程是从零件制造开始,经过部件组装,到整台(套)产品总装完成。特点①工序有间断。②零部件的生产课余平行进行。

装配式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繁多,结构复杂,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常常需要按顾客的要求定制,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速度较快。

(2)流程式生产(连续式)

这类生产过程一开始,被加工的材料就不停顿的按同样的顺序流过一系列固定的生产设备,直到变成产品为止。

产品特点:①成品不可拆卸。②产量不能用件、台等单位度量,只能用体积、质量、长度单位来度量。

这类生产过程的特点:①工序没有间断。②工艺过程封闭。

流程式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标准化程度较高;按顾客需求定制的情况较少,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所用设备自动化、专业化程度高,价格昂贵。

2、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1)备货式生产(估需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确定的,产品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共同需要设计的,多是标准化产品。

特点生产效率比较高,先生产后销售,易造成库存积压。

管理重点: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2)订货生产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顾客订单确定的。顾家订单多少就生产多少。产品和服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有明确的交货期。产品一般是非标准化的,市场无共同的需求。

特点:先订货后生产,无需大量储存成品,没有销售风险。

管理重点:努力缩短生产周期,保证按时交货。

3、按生产数量划分

(1)大量生产;(2)成批生产;(3)单件生产

新课题:

1、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变的需求

2、如何克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缺点

目前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途径

1、减少零部件变化(扩大批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难度、),产品三化。

产品的三化

系列化:以基本产品为基础,从尺寸、系数等方面展开,形成系列产品。如:牙膏、自行车。

标准化:跟据国家标准(GB)、部颁标准,设计零件,使之在尺寸、结构方面标准化、规范化。

通用化:对不同产品,使用同样的零部件,增强其互换性。虽产品不同,但零部件相同。

2、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柔性

1)是能适应加工不同类型产品或零部件的要求。

2)是转换时间,加工不同产品、零部件的时间越短,柔性越好。

提高柔性所途径:

1)采用成组技术

2)提高机床的柔性

讨论:以下产品属于何种生产类型

(1)啤酒

(2)汽车

(3)电话

(4)电站

(5)汽油

(6)冰激凌

案例:光华机器配件厂

星期一,光华机器配件厂生产科长正为交不上货而伤脑筋。工厂不少的老主顾都纷纷打电话催他们赶快交货。

销售科长打来电话催活。那份原来打算上周五交货的,但看情况恐怕明天也完不了。“我以为这批活几天前就发走了,我答应人家星期五交货。再交不了怎么交代?抓紧赶一赶,明天一定交,怎么样?”

“你先等一下,让我查查进度……不行,那批活要到这个周五才能交货。我们已经给那批活打上了急活的标记了。但是滚动齿轮机上积压的都是急活,其他的活你不也催着要吗?”

“对,都要。电机厂和轧钢厂的两份活都拖了好几天了。我没法再接他们的电话了。如果把这些老关系都砸了,这个厂靠什么吃饭?我说,你应该叫车间加加班,赶一赶那!”

“是啊,上周五我就和机械车间的主任谈过要他安排加班。他不同意。他说,你们为了揽活,要价低,负担不了加班的费用,他不能干赔本的事。我可以再和他谈谈,或者你也和他商量商量。要再不行,只拿一些活找别的厂干了,这样能应应急,不过可真无利可图了。”

“好吧!明天早上,你再来个电话告诉我情况如何。”

这个电话刚挂上,不一会,厂长也来电话询问另一项订货情况,那项订货也拖了好几天了。

根据以上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案例的内容,你认为该企业的生产属于那一类型?

A、备货型生产

B、订货型生产

C、服务型生产

D、连续型生产。

2、订货生产在管理上的重点是

A、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B、平衡生产能力与库存的关系

C、处理好交货期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D、控制产品成本与质量。

3、造成光华配件厂不能按期交货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

B、生产车间有不滿情况,消极怠工

C、销售人员接活多

D、该企业没有作好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工作。

4、你认为该企业生产能力的瓶颈最可能是

A、车间生产人员不足

B、生产进度安排不当

C、生产设备没有满负荷工作

D、某些设备负荷能力相对较低,如滚齿机。

第三节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和要求

一、生产过程的原则(组建生产单位的原则)

1、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划分车间(工段、班组)

优点:同种设备集中,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缺点:运输路线长,成本高,管理复杂。

2、对象专业化原则:它是按照产品(部件、零件)的不同划分车间(工段、班组)。

优点:运输路线短、成本低、周期短、占用资金少,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缺点:不适应经常变换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形式,设备调整成本高。

3、综合专业化原则: 二种情况:

(1)在对象专业化车间,按工艺专业化原则组建工段或班组。

如:齿轮车间、车床组、铣床组、热处理班组。

(2)在工艺专业化车间,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建工段或班组。

如(汽车厂)装配车间、发动机装配班组、车身装配班组。

思考:

1、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建生产单位有很多优点,你认为()说法错误

A、生产设备可按加要对象和工艺过程布置

B、便于使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装备

C、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D、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2、判断:工艺专业化原则适用于品种少,批量大的生产单位。

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一)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二)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协调性)

(三)生产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

(四)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柔性)

思考:

生产过程各环节在生产能力方面相互协调体现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A、连续性

B、比例性

C、均衡性

D、适应性

第四节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工序间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选择

零件移动方式选择,主要是针对装配式生产的批量生产而言。

前提:一批零件都相同,同一工序,每个零件加工时间相同。

1、顺序移动方式

2、平行移动方式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实例

某零件批量为4件,顺次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钟 t2 =5分钟 t3 =20分钟 t4 =15分钟,无等待时间,求三种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

第五节流水线生产

一、流水线生产的特征和分类

特征:

1、组成流水线的各种工作地都固定地做一道或几道工序,工作地的专业化程高

2、各工作地按照对象加工的顺序排列

3、流水线上各工序(各工作地)的加工时间,规定着相等的或倍数关系

4.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节拍出产产品。

流水线分类

1、按加工对象种类分

单一流水线

多品种流水线

2、按加在对象的移动方式不同分

强制节拍流水线

自由节拍流水线

粗略节拍流水线

3、按生产连续程度分

连续流水线

间断流水线

二、流水线生产的三个条件

1、产品结构与工艺要相对稳定

各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不允许产品工艺、结构经常改变。

2、工艺过程既能分解也能合并

适应工序同期化的要求。

3、产品的年产量要足够大

三、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1、设计流水线的节拍和节奏。节拍是流水线上连续出产前后两件产品的时间间隔。它是流水线其他一切设计计算的出发点。

节拍=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产量

如果计算出来的节拍很小,同时零部件的体积也很小,不便于一件一

件地运输,需要按运送批量来运输,那么还要计算流水线的节奏。

节奏=节拍×运送批量

2、组织工序同步化(同期化)。工序同步化是指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各工序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节拍或者与节拍成整数倍比关系。工序同步化是保证生产过程连续的前提,也是提高设备负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的重要措施。

3、计算设备设备需要量和设备的负荷系数。

4、计算和配备工人。在机械化生产中,在某些情况下,流水线所需的工人人数可以少于机床的数目。如果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行多机床管理,由一个工人同时看管几台机床。或者由于流水钱的一部分工作地负荷率较低,为了不使工人停工,实行工人兼管工作地,流水线就成为间断流水线。这时工人人数也少于机床数,面工人的负荷率也和机床的负荷率不一致,即机床有停工时间,而工人并不停工。

5、选择运输装置。流水线上使用的运输装置有传送带、传送链、滚道、重力滑道、各种运输车辆等。

6、进行流水线的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零部件的运输路线最短,流水线之间合理的衔接,以及有效地利用生产面积等。流水线的形状有直线形、L形、形、E形、环形和S形等。直线形用于工序及工作地较少的情况,当工序或工作地数较多时,可采用双行直线排列,或采用L形、U形、S形等。E 形一般用于零部件加工和部件装配结合的情况。环形在工序循环重复时采用。流水线上工作地排列要符合工艺路线顺序,整个流水线布置要符合产品总流向,以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运输工作量。

思考:

1、若流水线的节拍是由工人掌握,在不影响下道工序的前提下,节拍可以有所变化。这种流水线是()

A、强制节拍流水线

B、自由节拍流水线

C、粗略节拍流水线

2、判断:在流水线生产中,被加工对象在每一工序都没有等待现象,生产是不停顿开地连续进行的。

第六节准时生产的组织

准时化生产方式(Just In Time JIT)

1950¡ª1960,日本,

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精:投入要素少而精

益: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效果

一、JIT系统简介

JIT的思想

JIT生产系统设计和计划技术

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

1、 JIT的基本思想和目标

JIT的基本思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所需的服务。

JIT生产方式的目标:

最终目标:获取利润

基本目标:降低成本——彻底消除各种浪费

大量生产方式降低成本的方法:规模生产

2、JIT的原则:

设计与市场需求一致

尽量采用成组技术和流程式生产

与原材料和外购件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3、 JIT生产系统设计和计划技术

设计容易生产,容易装配的产品

实现均衡生产

缩短生产提前期

保证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健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4、 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

以流水作业为基础,将生产过程中传统的送料制改为取料制,以“看板”作为“取货指令”、“运输指令”、“生产指令”进行生产现场控制。从生产最后一道工序(总装线)起,按照反工艺顺序,一步一步、一道一道工序地向前推进,直到原材料准备部门,都按照看板的要求取货、运送和生产。

二、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也可以说是JIT生产方式中最独特的部分,因此也有人将JIT生产方式称为“看板方式”。

JIT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和平管理技术,而看板只不过是一种管理工具。“看板”在日本意味着“口令”或“指令卡”,由卡片、容器做成。

看板上写明:什么产品、生产量、搬运量、搬运时间、目的地等。

看板就是用来传递生产信息的工具,看板管理则是运用看板来控制现场的生产活动,实现准时生产的一种管理方式。

看板的功能

1、生产与运送的工作指令:最基本的功能。

基本看板、领取(搬运)看板。

2、有效防止过量生产或过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4、库存功能:看板数计量着库存量。

三、JIT的升华——精益生产

1990年美国¡°国际汽车计划IMVP研究报告¡±提出

小JIT内容较窄,较多侧重于计划产品库存,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大JIT通常称为精益(良)生产,它是一种管理哲理。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项目组为核心,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方法,其主张是去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和投资。精益生产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将企业中各种功能合理地加以组合,使企业具有更好的应变能力并取得更高的效益。

精益生产的特点

1、精益生产是一个哲理

2、精益生产强调的是一个过程

3、以简化为手段去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的工作

4、强调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潜力

5、不断改进,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

6、采用适度自动化,提高生系统的柔性

本章练习

1、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

2、一批零件的三种移动方式是指什么?各自有何特点

3、名词解释:节拍、工序同期化、精益生产

4、某厂设计一条年产量为54000件零件的流水和产线,该零件顺序通过5个工序,每个工序的单件时间分别为1

5、1

6、8、16和10分,3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全年有效工作300天。求(1)流水线节拍;(2)各工序实际设备数;(3) 各工序设备负荷率;(4)流水线负荷率。

5、什么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什么是企业的生产过程?它们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6、组织流水线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7、对象专业化原则、工艺专业化原则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适用于哪种情况?

8、什么是生产类型?按三种不同方法划分的生产类型各有何特点?

9、试述柔性的含义?如何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10、目前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1、试述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目标?

第三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一、厂址选择的重要性

1、直接影响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2、影响建设速度和生产系统结构(动力、热力、水源、交通、物流、通讯等)

3、风俗习惯、生活水平、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稳定程度。

4、永久性巨大投资的准确度

二、选址原则

1、费用原则

2、集聚人才原则

3、接近用户原则

4、长远发展原则

三、厂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选位,即选择地区, 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国内还是国外等等。第二,定位,地区选定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位置建厂。

(一)选择地区(选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1、市场条件:接近市场,产品能迅速投放市场,降低产品运输经、费用,缩短运输时间,提供快捷服务。

2、原材料供应条件:能否保证原材料供应以及能否以尽可能的成本保证供应。对于一些原材料依赖性强的企业尤其重要。如水果加工业。

3、交通运输条件: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量大小和运输特点为,厂址应尽量靠近铁路、海港、高速公路或其他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

4、人力资源条件: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不同地方的人力资源有很大差别,其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工资水平都不相同。

低工资率往往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巨大(如案例)

管理者、决策者真正关心的是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综合指标。

单位产品成本=每小时支付劳动工资/每小时劳动生产1.率(每小时产量)

比较下列二种情况:

1)每小时支付劳动工资12元/每小时劳动生产1.25单位产品=9.60元

2)每小时支付劳动工资10元/每小时劳动生产1单位产品=10元

案例:美国优质线圈公司撤出墨西哥泥潭

优质线圈公司的总裁吉布森先生看中了墨西哥的低工资可能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就在美国南方设立了总部。并决定关闭公司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工厂,

而在墨西哥的华雷斯设置新厂,因为在那里他只需支付给工人相当于美国本土工

资的1/3薪水就足够了。吉布森说:“所有数据资料都表明,我们应该撤出康涅

狄格”。

然而,他的公司几乎倒闭了。在墨西哥经营的4年里,公司每年都在亏损,

雇员极高的缺勤率、低生产率发及长距离运输、管理带来的问题几乎击跨了吉布

森,直到他最后决定撤离华雷斯这个泥潭。

优质线圈撤回了美国,重新启用原来的雇员。这次投资经历使吉布森终于认

识到一点:在康涅狄格只需要一个雇员做的工作在华雷斯需要3个工人完成。

决策者在投资时应注意这样的重要事实:

劳动生产率低下往往抵消低工资率的优势。

5、基础设施条件: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供水、电、气,还包括邮电通讯、金融

保险、生活服务设施等。如一些需要大量用水的企业,造纸、化工食品:需要消

耗大量的电力的企业,电炉炼钢、电解铝厂。

6、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气候因素对某些产品制造会带来影

响。如精密仪器、半导体元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7、社会文化及生活条件:显然,厂址所在地区有良好的住房条件、我学校、医

院、体育娱乐设施等,能给职工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对于减少职工的后

顾之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社会负担,都下分重要。

8、政治、法律和政策条件:软环境。企业往往愿意选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快,

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建厂。另外,有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优

惠,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降低土地使用费用等,也是影响企业选址的重要因

素。

(二)选择具体位置(定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1、扩展条件:为企业将来的扩展余地,扩大其生产能力,扩大建厂房、建分厂

等。

2、环境保护条件:把工厂建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严重噪音或排放有毒气

体、废水的企业不应建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内不应建工厂。

3、地质条件:地面平整、负载水平、地层结构等是否符合工厂布置的要求。

四、选址的一般步骤

1、明确目标

选址的目标

制造企业:成本最小化

盈利性服务企业:

成本最小化:快餐连锁店的配送中心、中间仓库

销售最大化:零售店、电影院等需顾客亲临的服务生产点。

公共服务组织:社会效益最大化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门诊点。

2、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各种因素,似定初步方案。

3、对似定的初步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

4、综合分析,选定最终方案。

案例

梅塞德斯公司总是不惜工本追求汽车的完美性。但现在,它的成本比日本和美国的同行高出了3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它在豪华车市场份额也下降了。作为重塑自己形象的一个很重要环节,梅塞德斯公司决定继续开发多用途豪华车项目。这种多用途豪华车打算主要投放到美国,因为美国是这种车的最大市场。安德鲁斯受命这项冒险的任务;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寻找生产这种豪华车的厂址。搜寻开始于1993年1月。

1993年4月,梅塞德斯宣布将把厂址定在美国。调查表明,劳动力、运输和零配件的综合成本在那最低。

考察了美国35个州100多个地点,1993年8月,公司又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了3个州:阿拉巴马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

1993年9月,公司最终决定将厂址定在阿拉巴马州的万斯市。该厂将耗资30亿美元,雇佣1500名员工,年产汽车65000辆。

经研究表明,资金如果利用得好,估计该厂的经济效益第一年为3.65亿美元,以后20年的效益累计超过73亿美元。

工厂于1994年春季开始动工。

主要原因:

该州深厚的商业气息。

靠近州际公路、靠近铁路和港口。

有充足的劳动力。

靠近塔斯卡户莎和伯明翰的学校。

优越的生活质量。

有利的经济优惠政策。

阿拉巴马州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

厂址周围的森林和连绵的山脉使德国人想起了梅塞德斯总部所在地。

阿拉巴马州的优惠政策包括总额约为 2.53亿美元的让利,是南卡罗业纳州1992年提供给宝马公司的两倍还多。具体为:

用9220万美元购买966英亩的地皮,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一个外国贸易区和一个员要培训中心。

6000万美元用于培训梅塞德斯的员工、供应商相关企业的工人。

私人企业向其投资1500美元。

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销售和使用税减免870万美元。

五、厂址选择的方法

分级加权法

盈亏平衡法

(一)分级加权法

1、列出所有相关因素;

2、为每个因素赋予权重,以反映它在厂址选择中的相对重要性;

3、设定评分标准,给每个地址各个因素打分;

4、将每个因素的得分与其权重相乘,计算出每个地址的总分;

5、考虑以上计算结果,选取总分最高的地址作为最佳方案。

分级加权法:由专家进行定性决策的一咱厂址选择方法,权数确定、评分都由专家进行

关键:专家选择适当

分级加权法的应用

新罕布尔州的林达妇女化妆品公司由于现有的工厂生产能力有限,决定开辟一个新的厂址以扩大它的古龙麝香水的生产供应。

权重、积分和结果

见PPT

(二)盈亏平衡法

选址盈亏平衡法用来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通过定义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并针对每个地址得出总成三国曲线,选取预计产量时总成本最小的那一个作为厂址。

步骤

1、确定每个地址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2、绘出每个地址的总成本,纵轴表示成本,横轴表示生产量;

3、选择对于期望主量,总成本最小的厂址。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4)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教案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主讲教师常海军 授课班级09机械设计与制造(1)(2)(3)班 使用时间2011.3——2011.7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单元章节] 第四章制造业的系统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产品生产过程、企业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等; 2.了解和掌握一些内容,如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等; 3.掌握一些计算,如批量生产零件的移动方式中时间的计算,大量、成批、单件生产类型信息系统设计中期量标准的计算等; 4.熟练掌握一些方法,如物料流向图法、作业相关图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工厂选址、工厂布置、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基本车间生产的组织形式,批量生产零件移动方式的计算,期量标准的计算,工厂选址及工厂布置的方法等。 2.教学难点:基本车间生产的组织形式,批量生产零件移动方式的计算,期量标准的概念与计算工厂布置的方法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2+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语设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1.生产过程组织 上一章讲到,要对服务过程进行设计,同样,生产过程也需要设计,我们称为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是否合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效益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必

须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组织。 二、授课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1、生产过程组织 (1)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和内容 生产过程组织就是要以最理想的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并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2)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形式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起,直到把该产品生产出来为止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完成劳务的全过程。是人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结合。 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如厂房、设备、工夹具、模具等)按照一定的步骤与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或位置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产品生产过程的进行还需要借助自然力的作用,如铸件的自然冷却过程,油漆的自然干燥过程,食品的自然发酵过程等。 从制造业来看,基本形式有两类:流程式与加工装配式。 (3)企业生产过程的组成 企业的生产过程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企业为了制造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而进行的生产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与制造、试制与鉴定等。 基本生产过程:是指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而制成产品的过程,即产品的加工过程。 工序:在一个工作地上,由一个或几个工人,对一定的劳动对象所进行连续加工的那一部分生产活动。分为工艺工序、运输工序和检验工序。 工作地:是指工人工作的场地,通常配备一名或几名工人,占有一定的面积,拥有机器设备和工位器具及劳动对象。 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过程。如企业所需的动力生产和供应,工模具、夹具的制造,设备的维修等。 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服务过程。如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供应、保管、运输、试验和检验等过程。 以上过程分别对应生产技术准备部门(研究所、科研所、工艺科、工具科、试制车间等)、基本生产部门(加工、装配车间等)、辅助生产部门(机修车间、热电站、锅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记: 一、生产运作战略是指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运作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P20 二、生产柔性是指企业面临市场机遇时在组织和生产方面体现出来的快速而又低成本地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生产运作系统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能力。P21 三、新产品开发的动力与障碍: 新产品开发的动力:1.企业外部因素:技术推动、市场牵引、同行竞争、政府激励 2.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新产品开发的障碍(主要来自于):1.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性 3.新产品开发费用大、风险大p33 四、调整生产能力的方法:1.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 2.改变生产速率 3.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 4.导入互补产品 p51 五、主生产计划是确定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这里的最终产品,主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成品,它可以是直接用于消费的消费品,也可以是供其他企业使用的部件或配件。主生产计划通常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旬或月。P54 六、6σ(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

P170 七、要实现六西格玛质量目标,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该改进步骤如下: 1.明确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2.明确顾客是谁,他们的需要是什么。 3.明确为向顾客提供他们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你需要什么。 4.明确过程。 5.纠正过程中的错误,杜绝无用功。 6.对过程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确保改进持续进行。 通过周而复始的实施这六个步骤,企业就可以实现持续改进。P171 八、TPM(全员设备维修制度)的基本思想是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是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全系统”是全员生产维修的体制;“全员参加”是全员生产维修的组织原则。P195 九、预防性修理,就是通过日常点检、定期检查、精度检查,根据历年设备磨损统计资料,预测设备的故障周期,在设备尚未发生故障时就有计划地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方式由于充分做好了修理前准备工作,使得设备停歇时间短,能有效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企业的整体生产率。P201 十、看板的使用规则:1.不合格不交后工序 2.后工序来取件 3.只生产后道工序领取的工作数量 4.均衡化生产 5.利用减少看板数量来提高管理水平 p220 附:看板是表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又称传票卡,是传递信号工具。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生产与运作治理 主讲: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治理概述第二章工作研究 第三章生产打算和操纵 第四章新产品开发 第五章项目打算与操纵

第六章库存操纵 第七章物资治理 第八章设备综合治理 第九章企业资源打算(ERP)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十章准时化生产方式(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 习题与答案 教学日历 教学大纲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治理概述 第一节生产运作治理的任务 一、差不多概念 1、生产与运作治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打算、组织和操纵。 2、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通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能够讲,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猎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

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中间的变换过程,也确实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即运作过程。 二、生产运作治理的地位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治理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生产治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企业治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要紧从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1、生产治理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 (1)生产治理与经营决策的关系

经营决策—决策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上层、确定企业的目标、方针、战略、打算。 生产治理—执行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中层、依照经营决策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 它们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 (2)生产治理与技术开发治理 技术开发—为生产治理提供设计图纸、先进生产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等。技术开发治理是生产治理的技术保证和后盾。 生产治理—为技术开发治理进行的科学实验提供信息和设备。 它们在企业治理系统中同处于执行性地位,保持着紧密的协作关系。 (3)生产治理与销售治理的关系 生产治理为销售部门提供满足市场消费、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零部件,搞好生产治理对开展销售治理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加企业活力有重要的意义。生产治理对销售治理起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工商管理系 吕群智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又叫生产与作业管理、运营管理 早期:叫生产管理学 研究领域:制造业(工厂)—服务业(医疗、商业、教育、金融、运输等) 研究范围:制造业—服务业 制造业、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不同,同时使用生产、运作二个概念,强调两者的区别。 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制造型生产 提供无形产品(服务)的活动服务型生产 西方国家学者:“Production” “operations” 近几年来更为明显的趋势是:把提供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提供无形服务的生产统称为“operations”都看成为社会制造财富的过程。 第一节企业生产运作系统 一、生产与运作概念 生产:即制造某种新的物品,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也称社会生产。生产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然生产阶段、市场生产阶段、效用生产阶段 自然生产阶段:原始社会,简单工具,从事基本的生产活动,农耕、狩猎、采矿、捕鱼,生产力水平极低,生存。 市场生产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成果除去维持生存—剩余—交换,生产内容:加工业、制造业 效用生产阶段:19世纪未,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卡尔·门格尔首先提出。

现代生产(效用生产)的概念:是一个把生产要素转换成有形的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经济财富,通过创造效用,增加附加价值的过程。 效用:对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产品:有形的产品、无形产品。 生产与运作系统是一个I/O的系统 输入转换过程输出 生产要素生产与运作过程产品 生产对象形态转换有形物(实物) 劳动力时间转换无形物(服务、信息) 生产手段场所转换 生产信息 生产对象:指完成生产活动所用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家具厂:木材;油漆;钉子等。 劳动力:指参加生产的人和能力,包括:体力、脑力和智力。 生产手段:指劳动者把生产对象转换成产品的手段,包括直接生产资料(设备)和间接生产资料(厂房和土地)。 生产信息:指为有效地进行生产所运用的一切知识,包括生产技术、技巧、方法等。 •形态转换:把有形的原材料或无形的信息从形状上或性质上予以改变。 •木材——纸张,各种信息———有用的资料 •时间转换:通过对物品一定时间的库存,求得价值上的变化。 •商业企业:冰箱、空调(淡季——旺季) •场所转换:通过输送、流通等地点的改变,谋求价值上的变化。运输部门 二、生产与运作系统 1、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生产与运作系统 从系统观点看:把生产要素 转换成产品或服务的系统即是生产系统。 生产动作管理的核心是对生产系统的管理 广义和狭义的生产运作系统 广义生产/运作系统是指整个企业系统,包括从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资金等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 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践8学时) 总学分:3.5 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预修要求:概率和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在整个人才培训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完整的组织过程;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中的综合管理和专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具有初步理论研究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初步理论研究和较强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辅助资料一般应有:习题集、试卷库,可能时编制CAI课件。本课程的实验环节主要是大型习题课,企业生产现场考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上机。本课程作业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问答题等),二是定量管理管理方法的练习。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将来可考虑部份在计算机上完成。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议: 本课程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工商专业本科教学,与教材配套使用,是教师讲课的参考依据。本课程作业见教材上的复习题以及教师提供的练习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生产与运作管理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课程代码:08410117 学分: 2 学时: 32 (其中:讲课学时:32 上机学时:0 )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适用专业人力资源、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 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张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性质:《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领域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述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与运作的过程,介绍了近年来对生产与运营管理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新方法和新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对企业运营微观机理的认识。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课程目标2:引导学生深度认识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管理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课程目标3:引导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4:培养和提高学生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5:引导学生使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实际生产运作中的问题; 课程目标6:引导学生对前沿性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课程内容 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2. 生产过程与生产系统; 3. 生产与运作战略; 4.生产率;

5.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发展。 (二)教学要求 1.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要素及其特征; 2. 理解生产率的内涵; 3. 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企业组织的内部职能; 2. 难点:三种不同生产类型与生产管理的特点。第二章需求预测与管理 (一)课程内容 1. 需求预测的重要性; 2. 需求预测的过程和方法; 3. 需求预测误差; 4. 需求管理。 (二)教学要求 1. 理解需求预测的内涵; 2. 了解需求预测度过程和方法; 3. 理解需求预测误差的影响; 4. 了解需求管理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需求预测的方法; 2. 难点:定量需求预测方法。 第三章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一)课程内容 1. 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 2. 产品开发的路线与动力模式; 3. 新产品及其研究与开发的工作程序; 4.几种常见的产品设计技术; 5.服务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二)教学要求 1. 理解新产品开发的概念; 2. 理解新产品开发的路线与动力模式; 3. 了解新产品及其研究与开发的工作程序; 4. 了解几种常见的产品设计技术。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标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4.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1.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30分钟)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60分钟) - 产出与产能之间的关系 - 消费者需求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影响 - 资源优化的原则与方法 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与工具(90分钟)

- 运作策略的制定与选择 - 生产计划与控制 -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4.案例分析与讨论(60分钟) - 分析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 -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5.总结与课程回顾(20分钟) - 重点知识回顾 - 学生问题解答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全面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互动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意识;

4.课堂练习与小组活动: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 与运作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 1.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 2.案例分析资料: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 1.平时表现(30%):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案例分析报告(30%):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4.课堂表现与小组活动(10%):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小组作业 完成情况。 六、参考文献 -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 -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作者:XXX) - XXX学术期刊 - XXX企业实际案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 一、课程背景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于企业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高校管理学院本科生为教材对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要求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 二、教学内容 1.生产与运作管理基本概念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模式 4.生产计划与控制 5.生产过程管理 6.质量管理 7.生产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 8.供应链管理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 1.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式; 2.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3.熟悉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与成 本控制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4.熟知国内外生产与运营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相关企业案例;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和项目管理。

四、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 1.讲授法:教师将按照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课堂讲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 3.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相关经典著作、企业管理案例,取 长补短; 4.项目设计:通过分析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问题和现状,教师将引导 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和管理。 五、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24学时 案例分析:12学时 项目设计:12学时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1.《生产与运作管理》(第3版)杨保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2.《供应链管理》(第4版)林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3.《生产运作管理案例选》(第2版)毛福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4.《组织行为学》(第16版)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安·狄克西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七、考核方式 1.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60%; 2.课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场景模拟、课堂作业等掌握情况,占总成 绩的20%; 3.项目设计及报告成果,占总成绩的20%。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生产运作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 1. 学习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 活动1:引入 通过讲述一家公司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流程,引出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活动2:讲解 讲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活动3: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探讨生产运作与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重要性。 2. 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0分钟) 活动1:讲解 讲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等。 活动2: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活动3: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总结出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步骤。 3. 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实际操作(60分钟) 活动1:实际操作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拟工厂环境中进行生产运作与管理实践操作。

活动2:总结 总结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进行经验分享。 四、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2. 学生小组讨论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巧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生产运作与管理导论》; 2. PPT:生产运作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操作材料:模拟工厂环境、实际案例分析。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生产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教学评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七、拓展学习: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 2.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3.课程类别:选修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5.总学时:54学时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管理学和财务管理,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具备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管理学原理,为学习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本课程重点讲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 1.第一章绪论(6学时) 教学内容:生产运作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生产运作服务的研究内容,服务业运作管理的特殊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地位,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生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环境,现代生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2.第二章竞争分析与能力培育(3学时) 教学内容:市场竞争要素,制造业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服务业云做系统的竞争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市场需求的一般竞争要素,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培育和提升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市场竞争能力的确定和培养。 3.第三章生产运作策略(3学时) 教学内容:生产运作策略概述,制造业生产运作策略,服务业生产运作策略。

[3]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专科)(新)-1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专科)(新)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企业运作效率和经营绩效的竞争,而生产运作管理则是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和经营绩效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途径之一。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生产运作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生产运作中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素养。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基本要求》,结合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学习领域,分别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综合能力与素质。结合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学习领域(企业战略与规划、企业市场营销、生产计划与控制、制造系统优化);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再分别设计若干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设计了相应的工作任务。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具体的课程设计任务(如表1所示)。通过项目实施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学生在学完《生产运作管理》专业课程后,进行生产运作管理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生产运作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程序,掌握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方法、技术和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必须符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程设计分两个阶段完成。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设计任务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 将所设计的内容填写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作业纸》上,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1.依据标准 根据新修订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标准,围绕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2. 兼顾授课对象的具体特性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以突出专业特色。 3.职业素质目标(含思政育人目标) (1)树立全局观念,增强企业管理和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使命担当意识; (4)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坚定不移的贯彻发展理念; (4)具备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并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4.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不同的生产运作类型,掌握生产运作管理内容与目标; (2)能够在理解工艺的基础上,掌握如何进行工艺准备工作,合理规划与设计产线,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工作设计与劳动定额的编制; (3)能够合理组织企业的生产过程,选择合适的厂址并合理布局厂区设施,组织好生产过程,按时交货; (4)能够进行企业生产能力的核算,进行企业各类生产计划的编制; (5)能够合理进行生产调度,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运用各类工具来进行全过程的生产进度控制,开展生产成本控制工作; (6)能够综合运用各类方法进行企业的现场管理,结合库存成本与订货批量,合理选择库存控制方法,合理选用质量管理工具促进生产系统优化; (7)能够了解互联网经济下的各类制造模式,深刻体会互联网经济下制造业企业的变革。 5.知识目标 (1)了解生产运作管理基本知识; (2)掌握工艺准备、产线规划、工作研究、劳动工时定额编制等生产系统的设计工作;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 课 程 设 计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 小组成员石祖焕2009116110 黄文鹏2009116120 李腾飞2009116140 肖思沁2009116150 关飞飞2009116160 丁晓2009116170 指导老师陆曈曈

评分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2012年6月 目录 1.网络技术的原理 (3) 1.1网络技术的设计任务 (3) 1.2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 (3) 2.设计的原始资料 (3) 2.1.目的 (3) 2.2.具体内容 (3) 2.3.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设计 (5) 3.网络将计划技术的特性 (5) 4.网络计划图的绘制 (6) 4.1.绘图规则 (6) 4.2箭线网络图的构成 (6) 4.3.绘制步骤 (6) 4.4.网络的编制如下 (7) 5.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7) 5.1.事件时间参数计算 (8) 5.1.1节点最早开始时间 (8) 5.1.2节点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 (9)

5.1.3对于节点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表格如下图 (9) 5.1.4节点的最早结束时间 (10) 5.2活动时间的参数计算 (10) 5.2.1活动最早可能开始时间 (10) 5.2.2活动最迟必须开始时间 (11) 5.2.3活动最早可能完成时间 (11) 5.2.4活动最迟必须完成时间 (12) 5.2.5活动时差——总时差的计算 (13) 5.2.6对于活动时间参数的列表 (13) 5.3关键线路的判定 (15) 6.网络图的优化 (16) 6.1优化的理论方法。 (16) 6.2 购买预先组装的变速器和动力传动系统? (16) 6.3改进及其利用,将引擎时间减半? (16) 6.4将特殊零件的运送时间提前二天? (16) 6.5怎样利用非关键路径上的资源加快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16) 7.总结 (17) 某汽车公司的网络优化设计 1.网络技术的原理 1.1网络技术的设计任务 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通过网络图的形式来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运作的类型,能力与需求的匹配,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原则与要求。生产运作管理历史和发展趋势。 重点:生产运作的类型;生产与运作管理原则与要求。 难点:生产运作的类型。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描述以下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的关系: (1)航空公司 (2)监狱 (3)大银行的总部办公室 2、生产运作的类型的特点。 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龚国华,龚益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3 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 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生产运作战略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重点:基于时间的竞争;战略“金三角”;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事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职能战略。 难点:战略“金三角”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及案例讨论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什么是基于时间的竞争? 2、什么是战略“金三角”? 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 1、陈荣秋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洪元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龚国华等. 生产与运营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4 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 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生产运作战略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及案例讨论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1、企业战略与生产运作策略的关系。 2、生产运作策略的内容。 3、格兰仕企业案例讨论。 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 1、陈荣秋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洪元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龚国华等. 生产与运营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宋克勤. 生产运作管理教程.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5 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 节

生产运作与管理完整版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 ①提高生产率:生产率=产出量/投入量 产出量:销售量、主营业务收入 投入量:劳动力、材料、能源、设备等 ②降低成本: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 ③确保产品品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服务:功能性、经济性、及时性、舒适性 ④确保准时交货:准时采购、准时生产、准时交货 ⑤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快速响应、灵敏应变 ⑥安全清洁文明生产:人员、设备安全,产品安全、排放达标 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 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设备,原材料,资金 3、企业战略框架结构: 公司战略(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 竞争战略(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市场领先战略、市场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 职能策略(生产运作策略,市场策略,财务策略,技术策略,研发策略) 4、作业相关图法的步骤: ①列出关系密切程度 ②编制主联系簇 ③考虑其他有关系的部门 ④画出X关系图 ⑤再用实验法进行布置

5、ERP的发展过程: (1)MRP阶段,是开环结构。 (2)闭环MRP阶段,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并编辑能力计划。 (3)MRPⅡ,把财务活动与生产活动联系起来,是企业级的集成系统. (4)ERP面向供应链管理: MRP:资源协调管理 FM:财务管理 HRM:人力资源管理 CRM:顾客关系管理 SCM:供应链管理 6、市场预测: 按主客观因素起的作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按预测时间长短:长期预测(三年以上)、中期预测(一个季度至三年)、短期预测(一个季度以下) 定性预测方法:①销售人员意见汇总法②部门主管人员意见法③用户调查法 ④德尔菲法: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拟定调查提纲;2、选择专家15人左右;3、秘书通信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和建议;4、秘书归纳分析意见;5、专家根据归纳的意见,来修改自己的意见;6、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基本一致. 特点和优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避免了集体讨论中屈从于权威或者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 7、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连续性、平行性、均衡性、柔性、准时性。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的含义: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适当比例,使其与承担生产任务所需求的能力相匹配.比例性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减少积压和缩短生产周期。为了保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在工厂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时,就要合理地规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日常生产要加强作业计划管理;搞好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薄弱环节,保持各生产环节之间应有的比例关系。 8、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目标体系。 ①3个阶段: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production system),准时化生产方式JI T(just in time),精益生产(精细生产)方式LP(lean production) ②目标体系: 基础目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加速流程(QCD) 次级目标:提高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 终极目标:提高竞争力,获得永续发展 9、精益生产的四大支柱: (1)准时化:不多不少不早不晚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方式:组织同步化生产,实行拉动式生产,实行看板管理. (2)自动化: 自动辩错:系统(设备)要能自动判断异常、自动识别错误. 自动报警:系统(设备)一旦出现异常,如操作、出现废品等,要能自动提醒或报警(声、光)。自动防错:系统(设备)要具有放置出现误操作的功能. 自动纠错:系统(设备)一旦出现异常,要能够自动停机. (3)少人化: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充实度,尽可能少用人.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 (一)计算大型零件组及其三种零件的加工周期 (1) (二)制定C618K2产品及其三种零件的生产期量标准 (5) (三)编制“2013年1-6月份C618K2产品各月各车间投入、出产生产作 业计划” (7) 二、设计成果 (14) 设计题目二:单一对象机械加工间断流水线组织设计(资料六) (18) 一、课设说明书 (18) (一)计算流水线平均节拍 (18) (二)计算并确定各工序设备需求量 (18) (三)确定看管期内工序产量 (18) (四)计算工作地在看管期内的工作连续时间 (19) (五)计算工作地(设备)负荷率及流水线平均负荷率 (21) (六)配备工人并计算每个工人的负荷率 (22) (七)确定运输批量,确定节奏与选择运输装置 (23) (八)、设计间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 (23) (九)、绘制流水线内各工序周转在制品占有量形成与消耗图表 (23) (十)、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29) 二、设计成果 (31)

设计题目一:成批生产期量标准设计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计算大型零件组及其三种零件的加工周期 理论根据及计算公式: d d t n 准备单件序t k s T + ⨯⨯⨯= ∑==m 1 i i T T 序基ρ ∑1 -m 1 =i i =间间T T 自间序间T T T T i ++=∑=m 1 i ρ 成套最长组T T T += 1、计算零件01-1在机械加工阶段的生产周期 工段实行两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每日工作时间d=2×8=16(小时),大型零件组在机加车间使用1/3月批类,平均月产量为120台而每台产品需01—1两件 故 n=1/3×120×2=80(台份),定额完成系数k 为1,各设备组均为1个工作地,即s=1 工序(1)刨削的加工时间为T 序(1),工序(2)车削的加工时间为T 序(2);同理类推则可求得一批零件的工序时间长度()d d t n 准备单件序t k s T i + ⨯⨯⨯= (i=1,2,3,4,5,6,7,8) n---零件批量; 单件t ---工序单件时间(小时);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特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属于专业课。本课程以生产管理为基础,向学生讲授生产与 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突出运作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在服务业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广泛、系统地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 用,掌握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及相关技能,学会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即对人、机、料、法、环、资、能、信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组织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案例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准备:需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以便为案例交流进行准备。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生 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系统框架。 内容结构: 一、生产运作与生产运作系统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 本章重点:

生产与运作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本章难点: 生产与运作系统在企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学进度:6 课时 主要讲授内容: 一、“生产与运作”提法的由来 1、生产管理( Production Management ) :是指制造业生产管理领域使 用的方法与技术。 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生产管理就是把这种处于理想状态的经营目标,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而转化成为现实。 从生产管理的范畴来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系统运行的管理,它的着眼点主要在生产系统内部,即着眼于在一个开发、设计好的生产系统内,对开发、设计好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 随着世界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给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也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生产管理的范畴得到了相应的扩充与发展。企业为了更有效的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适时适量的生产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管理必然要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系统的选择、设计中去,以便使产品工艺的可行性、生产系统的合理性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广义的生产管理可以理解为对生产系统设置和运行的管理 2、运作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 ):是指生产的概念及方法被应用 到制造业以外的服务业与其它各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