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心衰指南内容解读

中国心衰指南内容解读

中国心衰指南内容解读

慢性心衰的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重大的转变:从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杰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心衰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BNP和NT-pro BNP在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上的意义已肯定。慢性心衰的排除标准:BNP<35 pg/ml、NT-proBNP <125pg/ml。而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 为排除急性心衰的切点(Ⅰ类,A级)。但应注意测定值与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等有关,老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肥胖者降低。指南新推荐动态监测BNP和NT-pro BNP可作为评估心衰疗效评估的辅助手段。心衰住院期间BN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BNP/NT-proBNP水平降幅≥30%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

新指南更新了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流程:伴液体储留的患者先应用利尿剂,继以ACEI或β受体阻断剂,并尽快使两药联用,形成“黄金搭档”,无禁忌证者可再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形成“金三角”。如果这3种药已达循证剂量,患者仍有症状或效果不满意,且窦性心律,静息心率≥70次/min, LVEF <35%,可再加用伊伐布雷定(IIa类,B级)。指南对ACEI和β

受体阻滞剂开始应用的时间给出了具体建议,过去强调必须应用利尿剂使液体潴留消除后才开始加用。新指南去掉这要求。对轻中度水肿,尤其住院患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与利尿剂同时使用。ACEI与β受体阻断剂谁先谁后用并不重要,关键是尽早合用,才能发挥最大的益处。强调尽早联合改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预后的三种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提出标准治疗的金三角概念。所有EF值下降的心衰患者,必须且终身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Ⅰ类,A级)。心衰高发危险人群(阶段A),应该考虑用ACEI来预防心衰(Ⅱa类,A级)。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使用ARB (Ⅰ类,A级)。对于ACEI 和ARB 关系,新指南仍推荐先应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建议是合理的。但临床情况复杂,我国心衰患者ACEI 不良反应(尤其咳嗽)发生率达20%~30%,而ARB 最大优点是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对于一种需长期甚至终身应用的药物,安全和耐受性比疗效更重要。在慢性心衰中β受体阻滞剂降低全因死亡率尤其心脏性猝死率的作用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新指南积极推荐应用β受体阻滞剂,要求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是拥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且合理,伴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老年患者均可应用,甚至既往有哮喘发作史患者,仍应尝试。这个态度不容动摇。所有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均必须终身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Ⅰ类,A级)。β-受体阻滞剂推荐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范围从NYHA III-IV 级扩大至II-IV 级,适用于所有EF≤35%, 已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仍持续有症状

(NYHA Ⅱ-Ⅳ级)(I类,A级)。AMI后、LVEF ≤40%,有心衰症状或既往有糖尿病史,也推荐使用(I类,B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一样,具有降低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率的有益作用。但应避免发生低血压、高血钾症、肾功能损害。

有液体潴留证据或曾有过液体潴留的所有心衰患者均应给予利尿剂(I 类,C级)。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是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排水不利钠,可用于伴顽固性水肿或低钠血症者。已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而仍持续有症状、LVEF≤45%的患者可加用地高辛,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尤为适合(Ⅱa类,B级)。

伊伐布雷定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新进展,伊伐布雷定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If 电流,降低窦房结节律,减慢心率。伊伐布雷定的推荐主要基于SHIFT 试验。SHIFT研究是第一个专注于心衰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首次证实:心率是HF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加强控制;依伐布雷定通过单纯减慢心率可显著改善HF患者的预后,降低其心血管死亡和HF住院风险。ESC主席、SHIFT主要研究者Tomajda教授称之为“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领域近10年来突破性进展”。SHIFT研究结果显示,伊伐布雷定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3例(24.5%)和937例(28.7%)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伊伐布雷定组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HF患者心血管死亡和HF住院风险(主要复合终点)达18%(HR 0.82;P<0.0001),绝对风险降低4.2%。对单一事件终点,安慰剂组因HF住院的患者为672例(21%),伊伐布雷定组为514例(16%),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26%(HR 0.74;P<0.0001);HF导致的死亡也降低26%(3%vs. 5%,

HR 0.74;P=0.014)。此外,在预先设定的各亚组中,均一致观察到伊伐布雷定治疗的上述获益。SHIFT研究提示在现有指南推荐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新指南对伊伐布雷定的适应证进行了规定。在包括利尿剂和“金三角”基础治疗下,加用伊伐布雷定2 年余使心衰患者心率降低8~11 次/min,而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率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降低18%。新指南推荐伊伐布雷定适应证:慢性心衰已使用循证剂量的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之后,基础心率仍>70 次/min,症状改善不够满意的患者(Ⅱa 类),或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Ⅱb 类)。

指南提出可能有害而不予推荐的药物:(1)噻唑烷类降糖药物,可使心衰恶化;(2)大多数钙拮抗剂,有负性肌力作用,使心衰恶化。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除外,必要时可用;(3)非甾体类抗炎剂和COX-2 抑制剂,可导致水钠滞留,使心衰恶化,并损害肾功能;(4)ACEI 和醛固酮拮抗剂合用基础上加ARB,会增加肾功能损害和高钾血症的风险。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治疗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心衰的预后是近年来心衰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晚近对轻到中度(主要为NYHA Ⅱ级)心衰患者所做的研究(MADIT-CRT、REVERSE和RAFT试验)及对这3项研究所做的荟萃分析显示轻到中度心衰,应用CRT延缓心室重构和病情的进展。新指南对CRT适应证进行了扩展又加以严格限制。心功能条件放宽由NYHA III-IV及扩大到NYHA II级,EF≤35%。对QRS 宽度及形态有更严格的限制,强调LBBB图形和QRS时限(LBBB图形:QRS时限≥130 ms,非LBBB图形:QRS≥150 ms)。还要求临床决策

前有3~6个月的标准的药物治疗期。

新指南对重症心衰患者需应用的各种器械治疗进行了介绍,如超滤(Ⅱa类,B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Ⅱa类,B级)、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 用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I类,B级)、左心室辅助装置(Ⅱa类,B 级)等,器械治疗大多用于改善临床症状或作为外科手术和心脏移植前过渡。

新指南体现了心衰治疗的新理念——整体防治、重在预防。在治疗上强调整体处理的观念,要将多学科医师(心内科、心理、营养、康复师)和患者(及其家属),医院、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结合在一起,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建议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改善心功能状态和症状(Ⅰ,A),临床稳定的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是有益的(Ⅱa,B),应对患者进行整体(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治疗,加强随访管理,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解读(非药物治疗)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解读(非药物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征候群,是各类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表现,其发生率高,预后差,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长期以来,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包括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剂以及近年来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然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NYHA III-IV级心功能病人的症状改善有限,且对长期生存率的改善不理想。约1/3心衰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120ms,这种心室传导异常的心电图表现,提示可能存在心室收缩不同步。对于存在左右心室显著不同步的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可恢复正常的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减轻二尖瓣反流,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此外,中度心衰患者逾半数以上死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性猝死,埋藏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衰导致的心脏性猝死。因此,如何把握恰当的适应证,让更多的心衰患者从中获益是2014中国心力衰竭指南非药物治疗的重点。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新指南要点 1.1 国外最新的指南更新 多个循证医学研究已证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2012年对于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两大欧美指南都做了相应的更新,即《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和《ACCF/AHA/HRS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1-7]。 1.1.1 ESC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更新 2012 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新版指南对CRT 适应证更新重点在于: (1)提升了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RT推荐级别; (2)强调QRS波形呈左束支阻滞(LBBB)者获益最大; (3)对伴有永久性房颤和具有传统起搏适应证的心衰患者,目前CRT 治疗临床证据不足,因此相应推荐级别及证据等级都有所降低,这有助于降低CRT无反应率,增加CRT 治疗效价比。 1.1.2 2012年ACCF/AHA/HRS关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更新: (1)将Ⅰ类适应证限定为QRS间期≥150 ms的心衰患者; (2)将Ⅰ类适应证限定为具备LBBB 图形的心衰患者; (3)将部分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CRT适应人群; (4)至少在CRT 置入72h内、2~12周以及每3~12个月应进行随访; (5)濒于电池耗竭时,每1~3个月进行随访,为患者管理提供了依据。 此外,指南强调经数种超声技术证实,机械运动不同步可见于40%以上的QRS间期>120 ms 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QRS间期>150 ms 的室内传导阻滞的患者,机械运动不同步比例可高达70%。CRT临床实践证明,CRT 有效者主要是QRS间期>150 ms的患者。目前,尚不能确证较短QRS间期患者能否获益,因此仅能将QRS间期延长程度较轻者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心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心衰的早期表现是乏力、胸闷、憋气,患者很难及时分辨,从而延误病情。随着疾病的进展,很多心衰患者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或出现血栓、电解质紊乱等。心衰一旦确诊,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出现反复住院治疗的情况,对于患者和家庭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急性心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急性加重,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常危及生命,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通常需要紧急入院。急性心衰是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大部分则为原有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即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3%,6 个月的再住院率约50%,5 年病死率高达60%。 1 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 1.1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重症心肌炎;(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1.2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1)可能导致心衰迅速恶化的诱因: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动过缓如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及其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腱索断裂、右心室梗死等;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围术期;感染;围产期心肌病。(2)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诱因:感染,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肾综合症);药物治疗和生活管理缺乏依从性;医源性因素如应用了非甾体类抗炎剂、皮质激素、抗肿瘤治疗(化疗或放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酒精或药物滥用。 2 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 2.1 院前急救阶段:尽早进行无创监测,包括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呼吸及连续心电监测。若SpO2 <90%,给予常规氧疗。呼吸窘迫者可给予无创通气。根据血压和/或淤血程度决定应用血管扩张药和/或利尿剂。尽快转运至最近的大中型医院(具备心脏专科/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 2.2. 急诊室阶段:到达急诊室时,应及时启动查体、检查和治疗。应尽快明确循环呼吸是否稳定,必要时进行循环和/或呼吸支持。迅速识别出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情况,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急性机械并发症、急性肺栓塞,尽早给予相应处理。

2020年近几年国内外指南更新—心力衰竭诊治的解读和评点(全文)

2020年近几年国内外指南更新—心力衰竭诊治的解读和评点(全文) 一、前言 近几年国内外发表和更新了心衰指南,如2016欧洲心脏学会(ESC)心衰指南[1](简称ESC指南,2016)、美国心衰管理指南(2017)[2](简称美国指南)、美国ACC/AHA/AHFS关于心衰药物更新的声明[3](简称美国声明)和中国心衰诊治指南(2018)[4](简称中国指南。这些指南都发表于2019年之前。 各国指南总的来说,内容上很相似,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价和推荐大体上一致。当然由于适用对象(专科医师或全科医师)、国情、学者们对证据认识和临床实踐的不同,差异难免。这也说明,指南是拿来用的,不是为了当花瓶欣赏的。好的指南要反映新的进展,又必须实用,贴近各国的国情。为什么几乎见不到“全球指南”,原由即在此。 各种心衰叠出,究竟在心衰领域有了重大的新研究新进展,抑或只是认识上有了变化?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些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本文将对2019年之前的国内外指南的修改要点作比较和评点。着重于基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2019年国内外又有多个指南发表,将有另文作介绍。

二、心衰的定义 关于心衰的定义近数十年一直在变化,从注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病理生理机制的演变,或两者兼而有之,转变为着重于临床状态的评估[6]。ESC指南上与上一版相比基本内容相同,均认为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故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的表述是:这些症状和体征“可导致患者静息/应激状态下心输出量减少和(或)心腔内压力升高”的。指南强调心衰必须有症状,如无症状不能称之为心衰,及“无症状,无心衰”的观点。 这样的强调并非新的理念,实际只是传统和公认的观点。不过,再次强调,并写进指南中,还是很有必要。说明在欧洲医师中仍有模糊的认识,必须予以纠正。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心衰患者的评估与诊断,而且与临床治疗也密切相关。对于临床研究获取确凿可靠的证据,这也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无症状但伴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的患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可降至<40%或更低,如无心衰症状体征,不能诊断为心衰。类似情况亦可见于长期高血压伴心肌重构的患者,尽管出现了左房增大、室间隔肥厚,或冠心病长期心肌缺血伴左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并有左心室扩大的患者,如无心衰症状体征,亦不能做出心衰诊断,但可分别称之为高血压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并均伴心功能障碍或下降。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的疾病,常常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制定对于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 1、病史采集 在诊断心力衰竭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心力衰竭的症状、既往病史、家族史等。通过询问病史,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进行检查,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电图,从而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CT等检查,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二、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 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预防 1、控制血压和血脂 控制血压和血脂是预防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需要定期监测

血压和血脂水平,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控制。 2、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需要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3、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预防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问题。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制定对于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 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心力衰竭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急性心力衰竭(ACL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突然恶化,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指南旨在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诊断和治疗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

中国心衰指南内容解读

中国心衰指南内容解读 慢性心衰的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重大的转变:从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杰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心衰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BNP和NT-pro BNP在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上的意义已肯定。慢性心衰的排除标准:BNP<35 pg/ml、NT-proBNP <125pg/ml。而BNP<100 ng/L、NT-proBNP<300 ng/L 为排除急性心衰的切点(Ⅰ类,A级)。但应注意测定值与年龄、性别和体质量等有关,老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肥胖者降低。指南新推荐动态监测BNP和NT-pro BNP可作为评估心衰疗效评估的辅助手段。心衰住院期间BNP/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BNP/NT-proBNP水平降幅≥30%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 新指南更新了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流程:伴液体储留的患者先应用利尿剂,继以ACEI或β受体阻断剂,并尽快使两药联用,形成“黄金搭档”,无禁忌证者可再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形成“金三角”。如果这3种药已达循证剂量,患者仍有症状或效果不满意,且窦性心律,静息心率≥70次/min, LVEF <35%,可再加用伊伐布雷定(IIa类,B级)。指南对ACEI和β

受体阻滞剂开始应用的时间给出了具体建议,过去强调必须应用利尿剂使液体潴留消除后才开始加用。新指南去掉这要求。对轻中度水肿,尤其住院患者,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与利尿剂同时使用。ACEI与β受体阻断剂谁先谁后用并不重要,关键是尽早合用,才能发挥最大的益处。强调尽早联合改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预后的三种药物:ACEI/ARB、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提出标准治疗的金三角概念。所有EF值下降的心衰患者,必须且终身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Ⅰ类,A级)。心衰高发危险人群(阶段A),应该考虑用ACEI来预防心衰(Ⅱa类,A级)。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使用ARB (Ⅰ类,A级)。对于ACEI 和ARB 关系,新指南仍推荐先应用ACEI,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建议是合理的。但临床情况复杂,我国心衰患者ACEI 不良反应(尤其咳嗽)发生率达20%~30%,而ARB 最大优点是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对于一种需长期甚至终身应用的药物,安全和耐受性比疗效更重要。在慢性心衰中β受体阻滞剂降低全因死亡率尤其心脏性猝死率的作用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新指南积极推荐应用β受体阻滞剂,要求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是拥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且合理,伴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老年患者均可应用,甚至既往有哮喘发作史患者,仍应尝试。这个态度不容动摇。所有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均必须终身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Ⅰ类,A级)。β-受体阻滞剂推荐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范围从NYHA III-IV 级扩大至II-IV 级,适用于所有EF≤35%, 已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仍持续有症状

中国心衰指南更新与亮点

中国心衰指南更新与亮点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共同合作完成的,该指南参考了国际上一些最新相关指南,也结合了中国的实践经验和证据,其中有些内容是创新的。 心衰指南更新要点: 1.提出了心衰新的分型: 根据射血分数,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这样分是因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和射血分数不降低心衰(包括射血分数保留和中间值心衰)其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转归上完全不同。目前比较成熟的心衰治疗一线药物,也就是神经激素抑制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没有肯定的改善作用。 不同类型的心衰发生机制也不同,很多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是老年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衰是如何发生的,目前机制还在探索中,

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可能与血管的血供相关……,这样的分类对指导今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2.明确了慢性心衰的诊断流程: 以往慢性心衰是比较模糊的诊断,这次第一次明确了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和流程。重点是对于慢性心衰的高危人群和早期人群,也就是心力衰竭阶段A和阶段B的患者要予以关注。 由于对慢性心衰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可将一些亚临床阶段的心衰患者筛查出来进行评估和干预。 在慢性心衰的诊断过程中,生物标志物-B型利尿肽非常重要,可用于心衰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指导药物治疗。 3.心衰防治窗口前移: 以往当患者心脏已经出现器质性改变时,由于没有症状,没有临床诊断,也就没有早期的干预,更谈不上早期预防,防治理念的前移对于我们全面防控心衰具有很大的意义。

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症,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为了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中国心脏学会和心脏病学会联合制定了《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导致血液在体内淤积,器官缺血、缺氧,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千万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心力衰竭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血栓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是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该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科学、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根据指南,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其中,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肌灌注显像等技术对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心力衰竭的治疗应该是个性化的,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β受体拮抗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治疗、手术治疗等,生活方式干预则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心理干预等。 此外,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指南还提出了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治疗目标。例如,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目标应该是稳定病情、缓解症状,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则应该注重长期管理,预防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制定和发布对于提 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推广和应用该指南,可以更好地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3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3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引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无 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体内需要的程度,进而导致心脏排出功能下降, 以及血液循环不足。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心血管疾病的 高发率,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并 符合中国国情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做出心力 衰竭的临床诊断。诊断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根据体格检查发现的颈静脉充盈、斑块性剧烈肺啰音等症状进行判断。

2.低血容量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电解质和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确定。 3.心力衰竭的分级:根据心功能的损害程度,将心力衰竭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二、治疗原则: 治疗心力衰竭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根据心力衰竭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利尿剂用于减轻液体潴留,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调整心律等。 3.并发症治疗:心力衰竭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等,应合理诊治,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评估和监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病因、伴随疾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1.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用于减轻液体潴留。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用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3. β受体阻断剂:适用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患者,能显著改善存活率。 4.镇心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用于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5.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心率过快的患者,具有减慢心室率的作用。 四、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整:限制钠盐摄入,减轻液体潴留。

202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2021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摘要: 1.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的概述 2.指南的更新内容 3.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4.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6.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 正文: 【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的概述】 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是由中国心血管病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最新指南,旨在为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规范化的指导。该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对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指南的更新内容】 2021 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 1.对心力衰竭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脏无法满足身体组织的氧需求,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2.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分类,根据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分为四个阶段,更为精细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3.对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同时探讨了心肌细胞生物学、神经内分泌等发

病机制。 4.调整了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出了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5.增加了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内容,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规范药物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的重要性。 【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满足身体组织的氧需求,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根据患者症状和心脏功能,心力衰竭分为四个阶段: 1.A 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但存在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 2.B 期:有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但尚无心力衰竭症状。 3.C 期:有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脏结构和功能明显异常,伴有心力衰竭症状。 4.D 期:难治性心力衰竭,虽经治疗,但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性恶化。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导致心肌损伤、心脏重塑和心脏功能减退。此外,心肌细胞生物学、神经内分泌等因素也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心脏超声等检查。治疗方面,应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见的急重症,须快速诊断评估和紧急救治。近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协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组织专家发布了《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以指导AHF的急诊管理。 1.AHF的病因和诱因有哪些?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如房颤、室速等,心动过缓); ➤高血压急症; ➤急性感染(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或脓毒症; ➤钠盐过量摄入,过多或过快输注液体; ➤原发性心肌病; ➤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退行性等); ➤急性中毒(酒精、一氧化碳、化学毒物等); ➤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负性肌力药、具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肺栓塞; ➤先天性心脏病; ➤妊娠和围生期心肌病;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应激性心肌病; ➤心包压塞; ➤代谢/激素水平变化(如淀粉样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严重贫血; ➤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 ➤外科手术或围手术期并发症; ➤急性机械性损伤:ACS并发心脏破裂(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腱索断裂或乳头肌急性功能不全)、胸部外伤、心脏介人、急性原发性或继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 2.AHF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HF的临床表现以肺淤血/肺水肿、体循环淤血、以及低心排血量和组织器官低灌注为特征,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 ①肺淤血/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并咯血痰或粉红色泡沫痰、发绀、肺部湿啰音伴或不伴哮鸣音、P2亢进、S3和/或S4奔马律。 ②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外周水肿(双侧)、肝淤血(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胃肠淤血(腹胀、纳差)、胸腔或腹腔积液。 ③低心排血量与组织器官低灌注的表现: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四肢皮肤湿冷、少尿[尿量<0.5mL/(kg·h)]、意识模糊、头晕、血乳酸升高、肝功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标题: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一、引言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为了规范和指导医生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学界专家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该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 二、诊断 1、症状评估: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疲劳、液体潴留等症状,应考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中,医生应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肺部啰音、心音强度等异常表现。 3、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检查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特别是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包括利尿剂、ACE

抑制剂、ARBs、β受体拮抗剂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2、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移植等。 3、生活调理: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特别是控制盐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四、总结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全面指导。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自我管理,遵循医生的生活调理建议,以改善病情。 五、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未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持续更新,以适应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策略。我们期待通过医学界的共同努力,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总之,《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应积极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3年要点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治理指南 2023 要点 心力衰竭(HF,简满足衰) 是由于心脏构造和(或)功能特别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力气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淤血和 (或) 体循环淤血、伴或不伴有组织器官低灌注,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 和(或)液体潴留(外周水肿),以及血浆利钠肽水平上升。心衰是大局部心血管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其发病率高,目前我国≥35 岁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 1.3% (女性 1.2%,男性 1.4%),估量有心衰患者 890 万。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继发于心脏功能特别而快速发生或恶化的病症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的上升,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发的 AHF(左心或右心衰竭) 以及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其中 ADHF 多见,约占 70%。 AHF 是常见急重症,须快速诊断评估和紧急救治。 1病因和诱因 心衰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肌损伤( 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心瓣膜病变[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容量或阻力负荷过重( 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机械性梗阻( 严峻主动脉狭窄、左房黏液瘤、心包压塞等)等,其中发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由急性心肌缺血、机体严峻感染和急性中毒等导致的急性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以及急性心瓣膜功能不全和

急性心包压塞; ADHF 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诱因所致,例如感染、严峻心律失常、未把握的高血压、心衰患者不恰当地调整或停用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及静脉输入液体(尤其是含钠液体) 过多过快等。 2临床表现、初始评估和紧急处理 2.1临床表现 AHF 临床表现以肺淤血/肺水肿、体循环淤血及低心排血量和组织器官低灌注为特征,严峻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 2.1.1肺淤血/肺水肿的病症和体征 2.1.2体循环淤血的病症和体征 2.1.3低心排血量与组织器官低灌注的表现 2.1.4心源性休克 2.2初始评估与紧急处理 不管是院前阶段、还是直接入急诊科的疑似AHF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

2023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要点解读(全文)

2023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要点解读(全文) 摘要:《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针对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因素管理、血液透析管理、腹膜透析管理、药物管理及其他管理等问题做了系统介绍。但是,笔者基于目前研究证据进行分析,认为该指南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疗效、降压治疗、贫血治疗、医疗器械治疗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对此进行解读并提出推荐意见,以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该指南,避免机械照搬执行,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透析;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指南;解读 慢性心力衰竭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病因。432例透析患者平均随访41个月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中,开始透析治疗时31%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透析过程中25%患者新发心力衰竭,基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56%患者随访期间复发;基线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而无心力衰竭患者为62个月[1]。2020年日本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第一位死亡病因为心力衰竭,占全部死亡病因的22.4%[2]。2022年《中华肾脏病杂志》发表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制定的《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简称指南),针对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因素管理、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管理、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管理、药物管理及其他管理等问题做了系统介绍[3]。 但是,笔者认为该指南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疗效、降压治疗、贫血治疗、医疗器械治疗等方面的论述存在问题。本文基于目前研究证据进行解读,提出推荐意见,目的在于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该指南,有效诊治HD患者合并的慢性心力衰竭,保障医疗安全。 1 B型利钠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T-proBNP对诊断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尚未确定 1.1 BNP和NT-proBNP是非透析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排除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但不能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多部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推荐BNP和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首选血清标志物[4-6]。NT-proBNP国际专家共识指出NT-roBNP≥300 ng/L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准确率优于临床诊断;NT-proBNP<125 ng/L可排除慢性心力衰竭,但NT-proBNP≥125 ng/L不适合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7]。《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BNP<35 ng/L或NT-proBNP<125 ng/L作为排除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5]。 1.2 HD患者的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均影响血BNP和NT-proBNP水平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足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白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重症心肌炎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这4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协会( NYHA)的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牲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表1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 阶段定义患病人群 A(前心衰阶段)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应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 族史者等 B(前临床心袁阶段)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左心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脏瓣膜病、以往有心肌梗死史脏病的患者等 C(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气短、乏力、运动耐量下降者等 状和(或)体征 D(难治性终末期心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因心衰需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汁j院者;需长期静脉用衰阶段)息时仍有症状,且需特殊干预药者;等待心脏移植者;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者 慢性心衰的治疗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重大的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并积极应用非药物的器械治疗。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本指南包括成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涵盖心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本指南在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1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发布的新药物和新技术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内容更新,为心衰的诊治提供依

中国心衰膳食指南2020

中国心衰膳食指南2020 摘要: 1.引言:介绍中国心衰膳食指南2020 2.心衰患者的饮食原则 3.推荐食物和禁忌食物 4.总结:遵循指南,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正文: 【引言】 我国于2020 年发布了《中国心衰膳食指南》,旨在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合理的膳食安排对心衰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这份指南,为大家介绍心衰患者的饮食原则、推荐食物和禁忌食物。 【心衰患者的饮食原则】 心衰患者的饮食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低盐饮食:心衰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一般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克。 2.控制热量:心衰患者应根据个人体重、年龄、性别和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和营养不良。 3.高蛋白饮食: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营养状况。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5% 左右。 4.增加膳食纤维:多摄入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

轻心脏负担。 5.保持水分平衡:心衰患者应根据身体状况,合理补充水分,避免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推荐食物和禁忌食物】 根据《中国心衰膳食指南2020》,心衰患者可适当增加以下食物的摄入: 1.富含Omega-3 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 2.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苹果、橙子等。 3.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瘦肉、牛奶、豆制品等。 4.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以下食物的摄入: 1.高盐食物:如腌制品、熏制食品等。 2.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内脏、油炸食品等。 3.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蛋糕等。 4.含酒精的饮料:如白酒、啤酒、红酒等。 【总结】 遵循《中国心衰膳食指南2020》,合理安排心衰患者的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1]。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是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自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AMI)、重症心肌炎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2,3]。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4]。这4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性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

2022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全文)

2022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全文)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为肺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伴或不伴有组织器官低灌注,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和/或液体潴留(外周水肿),以及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心衰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其发病率高,目前我国≥35岁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1.3%(女性1.2%,男性1.4%),估计有心衰患者890万。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升高,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新发的AHF(左心或右心衰竭)以及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其中ADHF多见,约占70%。与ADHF相比,新发的AHF有更高的院内病死率,但出院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较低。急性右心衰竭虽较少见,但近年有增加的趋势。 AHF是常见急重症,须快速诊断评估和紧急救治。《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的发布对于指导急诊医师科学化、规范化的AHF 评估、诊断与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急诊医学专业学术理论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心衰诊断、评估和治疗已是急诊“全程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原“指南”有更新之必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

会协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指导组、撰写组、审定组,在充分遵循“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 版)”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和函审修改,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版AHF急诊管理指南。 本指南沿用欧洲心脏协会(ESC)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的政策,标示了诊断与评估、药物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推荐类别与证据水平。推荐类别:I类为已证实和(或) 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II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存在争议,其中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的为IIa 类,尚不充分的为IIb 类;III类为已证实或者一致认为无用或者无效,甚至可能有害。证据水平: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者多项荟萃分析为A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B级,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C级。 鉴于右心的结构和功能与左心有诸多迥异,本指南将新发的急性右心衰竭有特征的部分单独简要叙述。 1 病因和诱因 心衰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心瓣膜病变(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容量或阻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机械性梗阻(严重主动脉狭窄、左房粘液瘤、心包压塞等)等,其中新发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