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代关于创新思维的例子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有关创新的名人故事:1、鲁班发明锯的故事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
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牛顿晚年趋于保守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
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
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4、在权威圣圈面前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
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
”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
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
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5、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论述的结论。
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从“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
体现诸葛亮创新思维的例子1、《空城计》:诸葛亮把大部分的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城内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这个时候突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带了15万大军来攻城。
诸葛亮临危不惧还传令打开城门,派了人去城门洒扫,诸葛亮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态度很是从容。
司马懿看到这个情况感觉有埋伏,不敢贸然派兵,最后还是退兵了。
2、《草船借箭》:周瑜难为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这个要求实在苛刻,但是诸葛亮却说只要3天就可以完成,还立下了军令状。
前二天时间,诸葛亮都按兵不动,好像没事人一样。
第三天他暗中安排鲁肃准备20只大船,上面绑着草人,半夜三更的时候,江上起了大雾,诸葛亮到曹军水寨前假装要打仗一样,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射箭。
诸葛亮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3、《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4、《病重逝世》: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
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
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并率领大军回返,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木雕),认为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飞马撤退,奔行数里,司马懿数次问左右将领:“吾头尚在否”?众将俱回:“尚在”。
司马懿不敢再追赶。
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哪些创新思维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生活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创新思维的例子,希望能帮到你。
生活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例子一:怀炳和尚捞铁牛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
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
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
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
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
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
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
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
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
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
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
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生活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例子二:如何带走这些蛋有一个篮球运动员,有一天只穿了一条内裤,戴了一块手表,在球场上练习投篮。
有个人给了他20个鸡蛋,这个人把鸡蛋放在球场边的地上就走了。
这时,球场边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装鸡蛋的东西,也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实在让这位运动员为难。
可是他想了一会,还是想出了办法。
由于仅有的一条内裤显然不能再脱,手表又显然派不上用场。
惟一可以使他动脑筋的,只有篮球。
思考如何对篮球加以利用,必须在头脑里通过预示想象事先设想一番:这20个鸡蛋能不能放得进去?放进去以后能不能拿着它走路?拿着它走回家鸡蛋会不会滚出来摔坏?如果不对这些具体情景在头脑里预先设想一番拔腿就走,那可是有些玄,只有冒失鬼才会那么干。
托古以明志创新的例子篇1古时有个叫赵明的县衙里的捕头,精明能干,善于观察判断。
有一次,他带了几个衙役正在河边巡视,忽然刮起了大风。
这时,迎面驶来了一条小木船。
船上没见装什么货物,却行驶得十分平稳。
这引起了赵明的注意。
他略加思考之后决定上船察看。
几个衙役在船舱里仔细查看一番,也没看出什么破绽。
赵明提出要撬开船板看底舱,船主惊慌起来,但又不能不照办。
打开舱底一看,里面果然藏了不少东西。
经过当场讯问,弄清了原来藏的正是赵明所要追查的一批赃物。
赵明决定上船去查看是因为他看出了刮起大风之后这条小船在风浪中却仍能平稳行驶一点不颠簸,这是一种反常的怪异现象。
他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形象思维中思维联想的对比联想创新思维方法。
篇2我国西汉末年,在邯郸自立为王的王郎,有一次带兵包围驻扎在蓟县为王莽政权守边的刘秀。
刘秀被迫率领人马向南突围。
刘秀从蓟县逃到饶阳,又从饶阳逃到束鹿,王郎一直在后紧紧追赶。
刘秀的部队从束鹿向西还没走多远,王郎的追兵就到了。
刘秀只得带领部队去树林里躲藏,可是道路泥泞,必然要留下脚印,王郎的部队就会沿着脚印追来。
刘秀对此反复思考,想出了一个让王郎朝相反方向追击办法,终于摆脱了危险。
刘秀的办法是:命令将士们把脚上穿的鞋脱下,掉个头,让脚后跟朝前,脚尖朝后,然后再将鞋绑在脚上,以便于走路。
刘秀部队的将士们脚上都穿了“后跟朝前,脚尖朝后”的鞋,这样朝前走路,实际上是朝东走,留下的脚印却是向西走。
王郎上了当,朝相反的方向追击。
刘秀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形象思维中思维想象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刘秀在采取这样的办法之前,运用预示想象,事先反复设想将士们脚穿“后跟朝前、脚尖朝后”的鞋如何走路,以及它将如何迷惑敌人,敌人将如何产生错觉等具体情景。
事例一:鬼谷子与创新思维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方法别具一格。
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
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
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
意为百(柏)担有余(榆)。
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
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
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事例二:也是“买一赠一”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
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
但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
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工资里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
于是,以后的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柠檬冰等饮料。
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事例三:风靡欧洲的“斜口杯”据报载,有一次,日本的营销人员在一家饭店观察到“老外”饮茶,由于欧洲人的鼻子较大,当茶水少于半杯时,鼻子便碰到杯沿上,若想喝完茶水,必须仰起脖子,既不方便,也有失欧洲人的绅士风度,日本营销人员回国后,研制生产了“斜口杯”,风靡了欧洲市场。
《【关于创新思维的事例有哪些】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摘要:创新思维从古至今都有而且对人成功影响非常,可是拿破仑没有从象棋领悟到朋友良苦用心和象棋奥,位木匠刻老鼠栩栩如生连老鼠胡须都会动二位木匠刻老鼠只有老鼠神态粗燥得很远没有位木匠雕刻得精细创新思维从古至今都有而且对人成功影响非常今天编带了几创新思维事例起看看吧!创新思维事例旱冰鞋产生英国有叫吉姆职员成天坐办公室里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他消除疲劳办法就是工作余滑冰冬季很容易就能室外滑冰地方而其他季节吉姆就没有机会滑冰了怎样才能其他季节也能像冬季那样滑冰呢?对滑冰情有独钟吉姆直思考这问题想想他想到了脚上穿鞋和能滑行轮子吉姆脑海里把这两样东西形象组合起想像出了种能滑行鞋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制成了四季都能用旱冰鞋组合想像思考法就是指从头脑某些客观存事物形象分别抽出它们些组成部分或因素根据要作定改变再将这些抽取出部分或因素构成具有己结构、性质、功能与特征能独立存特定事物形象创新思维事例二米老鼠诞生美国迪斯尼曾从事美术设计他失业了原他和妻子住老鼠横行公寓里但失业因付不起房租夫妇俩被迫搬出了公寓这真是连遭不测他们不知该哪里天二人呆坐公长椅上正当他们筹莫展突然从迪斯尼行李包钻出只老鼠望着老鼠机灵滑稽面孔夫妻俩感到非常有趣心情下子就变得愉快了忘记了烦恼和苦闷这迪斯尼头脑突然闪念头对妻子惊喜地声说道了!我想到主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像我们样穷困潦倒他们肯定都很苦闷我要把老鼠可爱面孔画成漫画让千千万万人从老鼠形象得到安慰和愉快风行世界数十年久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失业前迪斯尼直住公寓里每天从早到晚都老鼠生活起却并没有产生这样设想而穷途末路、面临绝境候出现了这样灵感原因何?其实米老鼠就是触发了灵感产物他说米老鼠带给我礼物并非金钱和名誉而是启示我陷入穷途末路构想是多么伟!还有它告诉我倒霉到极正是捕捉灵感绝机会发现灵感思考法是指对问题已进行较长思考执着探程随留心和警觉某些相关与不相关事物相接触有可能头脑突然闪现所思考问题某种答案或启示就像迪斯尼夫妇由老鼠触发灵感样许多想不到东西都可以成触发灵感媒介物这常常使思考者喜出望外兴奋异常创新思维事例三拿破仑―打破常规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岛上着十分孤独和寂寞生活拿破仑位密友密赠给他副象棋这位赫赫有名囚犯对那副精制而珍贵象棋爱不释手常常人默默地下象棋无可奈何地打发着孤独和寂寞光直至慢慢地死拿破仑死那副象棋多次高价手拍卖有天那位象棋持有者偶然发现象棋棋子底部是可以打开当这人打开这棋子底部不禁惊呆了里面竟密密麻麻地写着如何从圣赫勒拿岛逃生详细计划可是拿破仑没有从象棋领悟到朋友良苦用心和象棋奥拿破仑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己竟然死常规思维陷阱里如他能用南征北战兵不厌诈思维方法思考下象棋可能蕴涵其它功能上帝很可能会再次地向他祝贺与微笑创新思维事例四谁刻老鼠像某国有两非常杰出木匠技艺难分高下国王突发奇想要他们三天雕刻出只老鼠谁更逼真就重奖谁并宣布他是技术木匠三天两木匠都交活儿了国王请臣们助起评判位木匠刻老鼠栩栩如生连老鼠胡须都会动二位木匠刻老鼠只有老鼠神态粗燥得很远没有位木匠雕刻得精细致认是位木匠作品获胜但二位木匠表示异议他说猫对老鼠有感觉要定我们雕刻是否像老鼠应该由猫定国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人带几只猫上没想到是猫见了雕刻老鼠不约而地向那只看起并不像老鼠老鼠扑又是啃又是咬对旁边那只栩栩如生老鼠却视而不见事实胜雄辩国王只宣布二位木匠获胜但国王很纳闷就问二位木匠你是如何让猫以你刻是真老鼠呢?其实很简单我只不是用混有鱼骨头材雕刻老鼠吧了猫乎不是像与不像老鼠而是有没有腥味。
1
有哪些古代关于创新思维的例子
创新思维并不是在现代才有的,而是在古代就有了。而且古代关
于创新思维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 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创新思维的例
子,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关于创新思维的例子
在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中,运用辨证思维的例子可谓比比皆
是,有些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比如“庖丁解牛”、“曹刿论战”、
“曹冲称象”、“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及刘禹锡的诗……
等等,都包含深刻的辩证逻辑思维。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编入中小学的
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如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教材,将会对我国青少年创
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就拿“曹冲称象”来
说,就是对青少年进行辨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极好范例。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的梗概是,有一天曹操
得到一头大象,曹操想称一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重,问他手下大
臣有什么办法(在大约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这还是很大的难题)。
一位大臣说,可以砍倒一棵大树来制作一杆大秤,曹操摇摇头;;即使
能造出可以承受大象重量的大秤,谁能把他提起来呢?另一位大臣说,
把大象宰了,切成一块块,就很容易称出来了。曹操更不同意了;;他
希望看到的是活着的大象。这时候年方七岁的小曹冲出了好主意:把
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边的吃水线,再把象牵下船,换成石块装上去,
2
等石块装船达到同一吃水线时再把石块卸下来,分别称出石块的重量
再加起来,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创造性思维的例子:做事的三个层次
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黎锦熙在湖南办了一份报纸,那时他
请了三个抄写员:
第一位抄写员: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但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
文稿,就算错别字也照抄不误,他的名字一直没人知道。
第二位抄写员:工作很认真,总是把每一份文稿仔细检查,抄写
时发现错字与病句,就改正过来,后来他写了一首歌,叫《义勇军进
行曲》,他的名字叫田汉。
第三位抄写员:他抄写时仔细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写与自己
意见相符的文稿,而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被他扔掉,一句话也不抄。
这个人后来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国家,他的名字是毛
泽东。
古代关于原点思维的例子
清朝末年,重庆商人刘继陶到川北收购桐油。没想到桐油尚未榨
出,就已被先到的商人订购一空。正当他无计可施时,一个推销油篓
的小贩启发了他的灵感。他了解到今年桐油大丰收,油篓需要量大,
因为桐油尚未榨出,还没有人注意油篓短缺。他果断将用于购买桐油
的钱全部用来订购油篓,垄断了油篓货源,结果获利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