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7.78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50例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
方法: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行内环闭锁术的腹股沟疝患儿为试验组。
另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常规手术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
总结两组患儿基本手术资料,术后随访统计疝复发率。
对此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均为100%。
试验组术后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2.0%;术后伤口疼痛2例,疼痛率4.0%;患儿平均住院时间(4.5±1.3)d;随访期间无腹股沟疝发作病例,复发率0。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腹股沟疝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联合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可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防止腹股沟疝复发,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腹腔镜;儿童腹股沟疝;内环闭合术;治疗体会儿童腹股沟疝属临床常见腹外疝疾病,可依据患儿年龄不同分为小儿疝和少年疝两种。
该疾病多为出生缺陷所致,具有先天性特点,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胚胎发育早期腹膜形成的鞘状突未随胎儿出生萎缩、闭塞,导致鞘状突管持续开放状态,腹腔脏器进入形成疝气[1]。
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是儿童罹患该疾病时的典型临床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囊持续增大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嵌顿或绞窄,腹股沟疝有时也可进入阴囊,导致患儿阴囊异常增大,影响生殖器官发育,故需适时治疗[2]。
手术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方法,但新生儿通常建议保守治疗,因为1岁以内患儿腹股沟疝有自愈可能。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腹股沟疝内环闭锁术(RCT)治疗儿童腹股沟疝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文章现以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行内环闭锁术的腹股沟疝患儿为试验组。
另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常规手术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气;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69-01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
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
传统手术需要行较大的切口,对小儿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复发率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腹腔镜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常用于微创手术。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100例小儿疝气患者,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名小儿疝气患者。
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岁。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有25名,女性有25名,平均年龄为5.2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28名,女性有22名,平均年龄为6.1岁。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探究竹伟【摘要】目的:将腹腔镜疝修补术应用于小儿斜疝的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划分到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采用传统开刀疝手术的临床疗效,而且腹腔镜疝修补术可以有效地帮助腹股沟疝患儿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9【总页数】2页(P119-120)【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小儿斜疝;应用疗效【作者】竹伟【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河南固始4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2+1小儿斜疝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资料证实小儿腹股沟疝几乎都是斜疝。
疝发生嵌顿后,严重会导致患儿出现肠管坏死以及肠穿孔,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中毒性休克,从而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治疗小儿疝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术,一种是腹腔镜疝修补术。
为了提高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斜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1-2],详细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50例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传统疝手术的患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划分到观察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
观察组中,20例男,5例女,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9岁,平均年龄为(4.21±0.38)岁,最短病程为1个月,最长病程为24个月,平均病程为(12.18±0.66)个月;对照组中,23例男,2例女,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为(4.17±0.22)岁,最短病程为5个月,最长病程为20个月,平均病程为(12.63±0.18)个月;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腔镜疝与开放手术区别四川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1何为小儿腔镜疝手术?从医学上来看,小儿腔镜疝手术又被称之为疝修补手术,这种手术模式是医生针对小儿的特点进行合理治疗的主要方式,主要的手术模式就是医生先对小儿自身的病情进行检查,看看小儿的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如果小孩适合进行手术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将缺损的两端用缝合线强行拉拢,以修补缺损的手术,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小孩可以在医生的治疗下更好的回复还可以保证小孩不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而且小儿腔镜疝手术这种模式对于小儿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可以提高小孩的愈合效果还可以让小孩身体中的疾病更好的消除,在治疗小孩子的过程中医生多以通过小儿腔镜疝手术模式为主,腹股沟疝气采局部或半身麻醉,伤口疝气则多采全身麻醉。
而且在对小孩子进行小儿腔镜疝手术的过程中,先要看看小孩子对麻醉剂是否有过敏或者不适应的情况,然后在进行对其麻醉,因为小孩子的体质比较弱,所以医生需要特别精心小孩的小儿腔镜疝手术,从具体的临床经验中来看小儿腔镜疝手术这种模式很少出现并发症的可能,陈宫的几率非常高。
但是在对小孩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对小孩的自身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其中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小孩子本身的血液、尿液、粪便检查,第二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出血、凝血时间的检查,第三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胸腹部一般X光检查,第四个需要重点检查的方面就是心电图检查。
在手术的前一晚,需要小孩不能食用任何东西,这样才能保证手术刀顺利。
在手术之后1~2周伤口会紧绷疼痛感,小孩子会出现哭泣的情况,这种属于正常现象,医生为了方便小海地休养,可以适当注射一些止疼药。
而且对于小孩子的伤口,家长需要精心呵护,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同时为了让小孩可以更好养伤,需要多增加母亲的资深营养,然后将这些营养转化为乳汁,喂给小孩子,以此来加强小孩子的营养,让小孩子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质,进而更好地恢复。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是什么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微创手术也越来越完善了,一说到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相信朋友们都非常熟悉。
凡事有利有弊,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以及小儿疝气症状有哪些的一些内容。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缺点是什么第一,疝气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疝气只有一个小针孔;采用一孔腹腔镜系统设备,单孔腹腔镜手术用的器材小而精,通过肚脐口进入,自动建腔显露术野。
第二,疝气微创手术采用定位精准,视野宽阔;手术在双视下进行,即直视、屏视三维空间视野,手眼相随的操作;术前不需留置胃管、尿管。
第三,疝气微创手术无需拆线,恢复快,费用低;术后4~6小时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不备皮,伤口不需拆线。
该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
小儿疝气的护理方法有哪些第一,婴幼儿时期应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第二,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
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第三,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
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第四,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
对女孩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入疝囊。
第五,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切莫做蹦、跳、抻、拉、持重等剧烈活动,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的缺点还是比较大的,不管做什么手术,手术后一定要好好调养身体,好好休息,不可以给自己太大压力,不可以给自己太大烦恼。
还有,术后孩子们要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爸爸妈妈也要多多鼓励宝宝,安慰宝宝。
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9-29T05:42:52.7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杨斌,范林林,王素梅,郭娜,王晓丹,杨雪,,郭士磊,张博松宋宏程靳祎[导读]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杨斌,范林林,王素梅,郭娜,王晓丹,杨雪,,郭士磊,张博松宋宏程靳祎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相互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明显更低,相互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等,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腔镜手术;目前,基于临床视角,腹腔镜手术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面对腹股沟疝这一疾病。
同时,在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开放手术并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作为主流术式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分别为35:25,年龄均值为(6.14±2.35)岁,处于1岁~12岁年龄段之间。
对照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分别为36:24,年龄均值为(6.34±2.85)岁,处于1.5岁~12岁年龄段之间。
整理一般资料,两组患儿上述信息数据对比显示差异细微可忽略,P>0.05,可进行公平对比。
小儿疝气必须手术吗治疗方法怎么选择(专业文档)疝气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导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出现了情况后,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及早发现,也要进行合理的治疗。
小儿疝气必须手术吗小儿出行疝气症状后,需要马上治疗,不一定要手术治疗,一般在2岁前可以自然治愈,但是2岁以后如果未痊愈就要手术开刀治疗。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1、药物治疗:小儿疝气可进行药物治疗,可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但无法控制疝气的脱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2、疝气带疗法:可迅速阻止疝气的凸出,可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引起的腹胀腹痛,但无法根治疝气。
3、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
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
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孩子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4、胶布粘贴法: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
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5、及时治疗:小儿疝气在孩子哭闹、剧烈运动时会看到包块,但安静后又消失,这令很多家长不能及时发现,以至错过最佳时机,当肿块下坠至阴囊时,会造成行走不便,甚至造成嵌顿无法还纳,甚至会威胁生命,所以小儿疝气一定要及时治疗。
6、根治疗法:疝修补术:通过剥离部位腹外斜肌以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代替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通过腹腔镜完成疝修补术或疝补片修补术。
小儿疝气注意事项1、不宜用东西压,有些妈妈用硬币直接压住凸出的脐部,希望通过压力来改善状况。
但是,专家特别提示,不论用硬币压,还是用胶带或衣物缠住,对脐疝气都没有实质疗效,反而容易出现接触性皮肤炎,特别是在夏天,更容易因为闷热而出现痒疹。
2、注意正确触感,如果是正常的脐疝气,在往下按压时,触感就像是戳一个充气没有充饱的气球,而且能很顺利地往下按压,中途不会遭遇任何阻力。
小儿腹外疝的特点和治疗作者:谢惟心季春宜来源:《家庭医学》2023年第23期小儿腹外疝系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
此外还包括脐疝和膈疝。
由于出生时脐环没有完全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便形成先天性薄弱。
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皆可促使小儿脐疝发生。
脐疝有自愈性,并发症少见,一般采用保守治疗;若4、5岁持续不愈或出现如嵌顿、绞窄、破裂等并发症时,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膈疝是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脏器通过横膈的先天性缺陷进入到胸腔内,一旦诊断需尽快手术治疗。
以下我们重点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
出生时约90%的新生儿腹膜鞘状突尚未闭合,随后逐渐闭合。
鞘状突的开放和腹腔压力的增高,如便秘、咳嗽、啼哭、腹腔肿瘤等,腹腔内脏器进入鞘状突,便形成腹股沟斜疝。
男孩右侧睾丸下降较晚,右侧鞘状突闭合相对较晚,是右侧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的原因。
女孩鞘状突未闭也可以发生腹股沟疝,但明显少于男孩,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疝内容物随不同年龄有所不同,婴幼儿时疝内容物多为小肠、盲肠,有时阑尾也可进入疝囊;年长儿大网膜可进入疝囊内;女孩疝内容物除上述外,有时还有卵巢及输卵管。
极少数患儿疝囊较大,盲肠、膀胱或卵巢构成疝囊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存在可复性包块。
当孩子便秘、哭闹、剧烈活动、咳嗽时,腹股沟处出现凸起的包块,有时会延伸至阴唇或阴囊部位;腹压减低时(如平躺、停止哭闹等)包块变软或还纳。
还纳过程中常可听到气过水声,俗称“疝气”即源于此体征。
疝内容物降下时并无症状,年长儿可能有下坠感。
在半岁以内,部分小儿可以随着生长发育、腹肌的强壮自愈;如果超过1岁,还有腹股沟包块出现,自愈的可能非常小,建议手术治疗。
同时应尽量避免咳嗽、剧烈哭闹、便秘等,密切观察。
若腹股沟包块不能回纳腹腔,考虑斜疝嵌顿,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脏器进入疝囊后,由于疝环狭窄发生箝闭而不能自行还纳,继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紧急状态。
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配合及护理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少,愈合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肯定,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已开展腹腔镜下小儿疝气内环口缝扎术230例,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短,切口愈合快,患儿1~2 d 就出院,大大地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小儿疝腹腔镜微创护理1.术前访视1.1心理护理小儿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敏感于环境的改变,进入手术室会产生恐惧感而哭闹不止。
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天到病房行术前访视,访视者态度亲切和蔼,面带微笑、有礼貌的言谈和举止等情感表达,让患儿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有一种亲切感,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
首先对患儿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尽量采用抚摸的方法,对年龄较大的患儿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采用支持、鼓励、表扬的方法,尽快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1.2健康教育利用小儿腹腔镜专科术前访视卡主动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入手术室前的准备、微创手术优点等,使家长认识到腹腔镜微创技术对患儿身体损伤轻微,术后恢复快,让他们帮助患儿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
2.术前准备2.1患儿的准备告知家属术前少食或禁食豆制品、牛奶及含糖食品,以减少肠道胀气;按常规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以减少膀胱损伤几率,扩大术野[1]。
因腹腔镜手术多选择脐部为手术入路,应加强脐部皮肤的清洁,尤其是小儿皮肤娇嫩,常规手术用作清洁的松节油有时会导致小儿皮肤红肿、刺痛等现象,甚至影响切口愈合。
因此,采用消毒棉签蘸75%乙醇清洁脐部。
2.2器械物品的准备:包括摄像显像系统、人工气腹系统、普通器械1套,小儿腹腔镜器械1套,疝修补针1。
2.3仪器摆放及性能检查: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必须全面掌握腹腔镜整套仪器的性能、使用及连接方法,腹腔镜仪器应摆放在手术床的右下角,接通电源,检查二氧化碳气瓶气量是否充足及各仪器是否运作正常,并将二氧化碳气流量调至5L/分、压力调至1.07kPa,保证仪器性能良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文/ 曾维根(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
病之一。
在胚胎的早期,腹膜在腹股沟管
的内环处往外突起,形成腹膜鞘状突。
随
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鞘状突包裹睾丸,并
且随着睾丸的下降,最终到达阴囊。
出生
之后,鞘状突会逐渐萎缩和闭塞。
如果在
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睾丸下降缓
慢或者没有下降,鞘状突可能保持开放状态,如果有腹腔组织或者脏器进入,就形
的疝内容物,右手缓慢加压,将肿物回纳进入腹腔。
动作一定要轻柔,当患儿出现哭闹的时候,应该暂停操作,待患儿安静后再行加压复位。
复位之后,应该留院观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者嵌顿的时间较长,怀疑肠管坏死,均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宜采用斜切口,便于显露探查以及手术操作。
需要根据肠管的颜色,张力,蠕动,血管搏动的因素,综合判断肠管的活性,确定肠管的活性,才可以还纳。
如果肠管已经坏死,需要切除坏死的肠段,吻合肠管。
疝内容物还纳之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疝囊,如果疝囊水肿明显,组织。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6T15:44:58.2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杨明[导读] 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杨明
齐齐哈尔和平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块等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气;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69-01 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
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
传统手术需要行较大的切口,对小儿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复发率较高,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腹腔镜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常用于微创手术。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100例小儿疝气患者,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00名小儿疝气患者。
其中男53例,女47例。
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岁。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有25名,女性有25名,平均年龄为5.2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28名,女性有22名,平均年龄为6.1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8h,静脉补液,术前排空膀胱,是膀胱处于空虚状态,减少膀胱损伤的概率扩大手术野。
进行手术时,患儿取仰卧位,头低脚高15°,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常规消毒,脐孔处应更注意消毒。
在患者的脐窝处,用Veress针穿刺入腹腔,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压力设定为6~8 mm Hg,流量为2.0~2.5 L/min,拔出气腹针后,用5 mm Trocar 穿刺入腹腔找到患侧内环口(患侧内环口呈喇叭口状,并有隧道向腹股沟管延伸),同时观察对侧是否有隐性鞘状突口未闭。
取患儿发病同侧的腹直肌外侧缘脐水平处置5 mm Trocar 穿刺入腹腔置入持针器。
用1枚带双4号线绒大圆针在内环口上方的偏外侧,对内环口进行环绕,可分多次进行,完成后再将缝线收紧,确认无漏洞存在后,内环口结扎可选择单手打结,取出缝针并解除气腹,再用75%的酒精为患儿的切口皮肤处消毒。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平均的手术时间为61.6±11.2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48.5±5.4ml,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32.7±7.9h,住院的平均时间8.9±4.2d.观察组平均的手术时间47.2±8.9min,术中的平均出血量21.3±4.7ml,术毕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14.9±4.7h,住院的平均时间6.2±2.1d.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一般常在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如哭闹、剧烈运动、便秘、排尿困难等情况下出现。
如果疝块发生嵌顿,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等现象,严重者会导致肠管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要想彻底根治小儿疝气,手术是唯一的方法。
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对患儿的疝囊进行高位结扎,重点在于修补其腹股沟管管壁的部分,强行将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缝合。
此种方法的张力大,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大,患儿的恢复时间长,复发率较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已逐渐将腹腔镜手术替代传统手术。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主要是沿着患儿腹膜间隙的部分进行修补,不用进行辅助的固定处理,不会受到患儿腹股沟管生理结构的影响,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小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贺磊.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 78 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
[2]方小三,王小明,胡明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03
[3]陈立社.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