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云冈石窟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冈石窟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冈石窟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冈石窟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云冈石窟的调查报告

篇一: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考察报告.doc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外出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

洛阳龙门石窟,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广场、回民小吃一条街、仿古一条街,法门寺文化旅游风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雁塔北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清明上河园。

二、考察时间:20XX年4月14日—20XX年4月18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XX年4月14日早上五点半我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三个班的同学,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坐上旅行社的长途大巴踏上了考察的路途,虽然一路颠簸,却是无比的兴奋!

2.考察基本情况

14日,到达洛阳已是下午一点钟,用过午餐后,我们去

了第一站——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XX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XX 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石窟售票处离公交车站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一条购物(旅游纪念品)步行街。龙门石窟的门票120元,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而皇帝又以真龙天子自居,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参观完龙门石窟我们乘车前往住宿的宾馆,那一宾馆正位于华山附近。尽管我们并没有买门票去专门游览华山,在大巴上向外望去,华山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跃入眼帘,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15日上午,我们来到西安考察。上午我们去的一站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

物馆。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被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经考

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能算到

过埃及,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确实,兵马俑有多

雄伟,只有你亲身体验后,才能真正的感受!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

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

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

弩兵等

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15日下午我们去到

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特色

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特色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9-2-19 22:18 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 简介一点,大概几十字就行 提问者:pipilu419 - 一级 最佳答案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境内,距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处。这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处于中国西北的荒漠之中。不过,当公元365年,乐樽和尚在此开凿第一个石窟时,这里却是中西方交流之要冲,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香火之盛,客商、僧侣之多可以想见。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著称。这里的壁画有4.5万多平方米,其内容除了佛经故事外,还有大量的人类渔猎、耕作、制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织机等;还保留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除壁画和泥塑,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中发现的经文也有着举世闻名的价值,它的存在及发现,使国内外学者研究敦煌有了丰富的依据,遂形成了专门学科“敦煌学”。敦煌莫高窟有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建筑,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的珍贵标本。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它以壮观的石刻闻名。“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是古人对云冈石窟的赞美。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一公里,洞内大小佛像5.1万多身,是中国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这尊佛像的脚上可容12人站立。大佛的周围有小佛围绕,甚为壮观。云冈石窟的石刻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这里五万多尊塑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有些石佛,透过他们薄薄的罗纱可见其优美身段;有些飞天、乐伎明显地流露出波斯的色彩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的特色之一是景色极佳,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山被誉为洛阳地区最好的风景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现存窟龛2100多个,佛塔近40个,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多块,造像十万多尊。龙门石窟有着与上述三个石窟不同的一个特色,即它是历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窟”使它的地位得天独厚。其源流是这样的:公元493年,时白寤帝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迁都洛阳。此皇帝极为开明,除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处,还尊崇佛教,发愿营造已初步开凿的古阳洞——这是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洞窟。继孝文帝之后,历代皇室纷纷效法,北魏隋唐长达400多年的连续大规模营建开始,“皇窟”遂成规模。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也处于甘肃省境内,距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这个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麦积山石窟有两大特色:一是其地势险峻,在中国现存石窟中绝无仅有;二是其泥塑艺术出类拔萃。

云冈石窟详解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我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曾经经历了七个小时的颠簸路程,满怀期待来到了这个让我尤为震撼的地方。它就是像图片上那样子,看一眼就会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

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高达17米。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入,大约在3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

2020年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文档4篇

2020年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文档4 篇 Guide words of Yungang Grottoes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山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年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文档 2、篇章2: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文档 3、篇章3: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文档 4、篇章4: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文档 篇章1:2020年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文档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

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20xx年5篇山西云冈石窟的导游词(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等一 下到了云冈石窟——也就是今天的目的地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哦,差点忘了,大家叫我周导就好了。到了目的地之后要注意: 一、不要乱扔垃圾。 二、不要乱涂乱画刻字啊! 这里就是今天的观光目的地——云冈石窟了。大家看, 一个小的石窟有9米高,就像四个半的篮球架那么高。大的石窟有15米高,大约有5层楼那么高。石窟里面一进去(有些 可以进)就可以看见一缕缕阳光从一个看似坍落的大洞外射进来,给整个石窟添得几分神秘感。墙上的壁画经过风雨的洗礼,已经破烂不堪。但大家看,从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壁画上来看,可以看出古代的人们对神以及佛之类的信仰。 出了石窟以后大家就可以看见一个类似如来的佛祖形石像,可不要小看了它。古时候有多少人能雕刻出大又精致的石像呢?一个石像就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了……

云冈石窟导游词800字.doc

云冈石窟导游词800字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到云冈石窟旅游观光,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周导游吧。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全程的讲解服务。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我们现在位于中部的石窟。主佛居中,洞壁和洞顶布满浮雕,真是美丽极了。你们看,是不是? 前面就是著名的五、六窟了。大家快走呀。 第五窟到了。第五窟为"大像窟",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脚上站十二三个大人也不会拥挤,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是一条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的?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六窟是云冈石窟中设计最精细,雕刻最华丽,内容最丰富,造像最多的一窟,称"第一伟窟"。请大家看,窟内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

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塔的四面是不同的佛,不知是有意设计还是巧合,光线刚好照到了佛的双眼,给人很神秘的感觉。第六窟最引人入胜的是雕刻于塔柱下层大龛两侧和洞窟四壁的"佛传故事"画面,展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历。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好了,请大家自由在石窟里观赏,欣赏这美丽动人的画面......一小时后来这里集合。但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请大家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石窟中随意触摸佛像,而且同时也要监督他人。 愿云冈石窟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再次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推荐阅读:关于云冈石窟游记作文云冈石窟的游记作文600字云冈石窟的游记作文500字云冈石窟的游记作文400字云冈石窟900字作文写云冈石窟的游记作文400字

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外美术史》考试试卷 论文题目——浅析佛教传入对中国建筑 的影响 ——以云冈石窟为例 班级:建筑学1302班 学号:130101089 姓名:周昊 考试时间:2015年7月10日 任课教师:张译丹

浅析佛教传入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以云冈石窟为例 周昊13010108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石窟造像尤随着佛教的为丰富,壮丽。随着佛教的东传,在沿线的西域诸国中留下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寺院和佛教石窟,其中以绚丽地区的壁画与精美的造像为主。其中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关键词:佛教,云冈石窟,建筑,石刻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1公里,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记壮观。顺应天然的形势,在绵延峭立的石壁上,凿做龛像,建立寺宇,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就像《水经注·漯水条》中述:“…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又如续高僧传中所描写的“…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从上所述可看出这云冈灵岩石窟是后魏艺术的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 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 根据着云冈诸窟的雕饰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势(图1),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时期。从汉代遗刻中表现得亘古遒劲的人物车马花纹(图2),和六朝的佛像纹饰,浮雕的草叶,璎珞,飞仙等等比较,这两者截然不同。仅就刻法而论,前者简单顽冥,后者在质朴中,忽而柔和生动,相去悬殊。

山西名胜古迹简介

山西风景名胜简介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

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

云冈石窟导游详解(57P)

云冈石窟导游详解(57P) 云冈石窟导游详解(57P) (云冈石窟导游词)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1961年,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窟大佛,云冈的标志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

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 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蓬皮杜总统参观 没想到江青也来了 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600字 篇一:龙门石窟程翊珈 暑假中有无数件事,有辛苦的,有开心的,也有愤怒的。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让人惊讶的龙门石窟。 七月里,我们按着早制订好的旅行计划来到河南洛阳。上午游玩过少林寺后,就匆匆赶到龙门石窟了。 说实话,我心里可不想去龙门门石窟,听了名字便知道肯定是古人在山上刻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像。我上午去少林寺已经看了不知几百座佛像了,现在还要我来看佛像,我又不是和尚! 于是,我很不情愿地来到了龙门门石窟。看着路边一个又一个洞窟里的佛像,心想,就只有这几个佛像,还和莫高窟齐名呢,真是名不副实。 随着越往里走,佛像也开始多了起来,我却依然漫不经心跟在爸妈的后面。 不一会儿,也走了不少路了,一个平台出现在了眼前,我抬起头来看了一看,随即,我惊呆了,这里的山明显地凹了进去,眼前的一个巨窟立刻映入眼帘,那尊佛像前所未有的巨大,抬头遥望,那佛像刻得惟妙惟肖,背后和身上的彩绘也依稀可见。由于这在唐代雕刻的,人物较胖,因此也更显慈祥。他站立着,两旁稍小的佛像护着他,他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人,让人感到莫名的威严。佛像手势仍是一个指天,一个指地,退后一步看,如一顶天巨人,向前一步看,又如一天界智者。整个佛像看上去浑然天成,完全不像是人工雕琢而成。旁边的佛像则肯定是他的徒弟了,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古人用这两人的对比将中间的佛像显得更加高大。 旁边千万遵佛像重重叠叠,各不相同,让人惊叹不已。看着这么多惟妙惟肖的佛像,我的烦躁之心早已烟消云散,心想:啊!这龙门门石窟真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窟之一。它让人家宁心静气,让人感受到唐朝曾经的辉煌。这一尊又一尊的佛像素凝聚着古人一点一滴的智慧,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次的龙门门石窟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美丽是无限的,它耐人寻味,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每一种文化都给以心灵的享受。 篇二:游龙门石窟 7月8日,我和姥爷、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去洛阳玩的主要目标。 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游人很多,由于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泥巴。走到售票处,买了票才可以进去,我不要票,姥爷半票,妈妈全票,有了票就进入了龙门景区。一进门,就见到一个小池子,池子上还有一个人造瀑布,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和水草,水草长得很茂盛,看起来有一米长呢!我用手摸了摸水,好凉好舒服,我把水往身上泼,更舒服了。妈妈说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催我快走。我就小跑着追上了妈妈,蹦蹦跳跳地和妈妈一起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些佛像,可是佛像不完整了,甚至有一些佛像都不见了,被偷到了别的国家。我看到一个雕刻精美的菩萨的手臂不见了,旁边的小牌子上说手臂被美国一个纪念馆所收藏。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一个雕刻着好多好多小佛像的地方,一边的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二. 判断题 1.唐代的王维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认为美的本质与理念有关的美学家有柏拉图、黑格尔。----- 柏拉图、黑格尔——“美在理念说” 三.名词解释 1.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2.抽象表现主义 :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 3形式美 :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中国部分 一、填空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 __人物御龙帛画____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___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 __吴道子______和__曹仲达 ___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_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徐熙野逸____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石涛__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杨柳青,__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形象性)。

填空 1、“似与不似之间”是现代画家齐白石提出的绘画理论。 2、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3、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指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它们分别位于甘肃省、山西省、河南省和甘肃省境内。 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是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画家张择瑞的一幅描绘京城及郊外汴河两岸人们生活和自然风光的风俗画,它采用以线描为主,略施淡彩的手法来表现的。 6、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的纯度、明度和色相。 判别题: 1、“南宋四家”是指荆浩、董源、关同、巨然等四位山水画家。( × ) 2、《自由女神像》是法国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创作的作品。 ( × ) 3、中国画从传统表现技法角度来分,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 ( × ) 4、《掷铁饼者》和《命运三女神》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 ) 5、“三停五眼”表述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人的五官比例位置。 ( × 选择题: 1、《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法国画家席里柯运用何种手法来表现的 ( C )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2、立体派代表画家是 ( B ) A.马蒂斯 B.毕加索 C.达利 D.康定斯基 E.蒙德里安 3、唐寅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 C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E.宋朝 4、研究儿童绘画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与智力的发展关系,一般认为3—5岁属于( D ) A.涂鸦期 B.写实期 c.主观感觉表现期 D.象征期 5、指出下面哪种刺锈是属于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 D ) A.广绣 B.京绣 C.瓯绣 D.粤绣 E.锦绣6.最早开设图画科的是1866年左宗堂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生被称为图画生,学习船图和机械图。 6.美术的双基教学是指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其中明确规定图画、手工为学校开设课程,

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综述: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于200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建造背景: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北魏王朝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公元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在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佛教文化盛行,在公元450年时,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音坛耀)开凿石窟,于是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了五所石窟,现编号第

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当时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比的气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极一个低似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再配上飞天和侏儒,为大佛服役。飞天手执乐器,飞舞天空,表示在大佛庇荫下服役的愉快。侏懦身形矮小,躯干健壮,雕刻在龛基、座础、梁下、柱顶等处,用力举重物,神情仍甚欢喜,表示为大佛服重役是快乐事。大佛象征皇帝,其它各级石像是大小群臣,飞天侏儒是各种服役的奴隶和民众。 逐渐形成: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秀骨清像”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整个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由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历时40年的开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云冈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可见,云冈石窟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 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云冈石窟旅游作文

云冈石窟旅游作文 云冈石窟旅游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云冈石窟旅游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同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都,是道教和佛教的盛发地。自古以来许多国君都在此修建庙宇,创建道观。其中庙宇中最有名的便要数云冈石窟了。它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共称“中国四大石窟”。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这里,目睹了这千古圣地。 从大同市区出发,坐三路公交车就可以直抵云冈石窟。一下车,便是气派雄伟、肃穆端庄的、刻有“云冈石窟”的牌坊。走进牌坊,就见柏油马路一条条通向云冈石窟景区的正门。进入景区就看见一些被古人雕琢在岩壁上的石窟,里面雕刻着几尊慈眉善目的佛像,非常了不起,但要知道这才是

云冈石窟45窟的一小部分。其中的四十五窟有5-6窟的’巨型佛像,所有的佛像都是慈眉善目、眼睛似乎看着你又似乎不看着你。有琉璃球做成的眼珠加上那惟妙惟肖的雕工,显得栩栩如生。两边的中型佛像,嘴角微微向上扬,眼睛柔和的望着入口处,慈善的看着来人,再加上窟内那五彩斑斓的壁画,衬托出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走出大窟,向高处走去,看到墙壁上满是小窟,窟里雕刻着一到一千尊佛像,有的因风化被腐蚀掉了,但是轮廓依然清晰可见。再看岩壁外层,也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佛像的轮廓。有的还是窟中窟、洞中洞,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 夕阳西下,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大地,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石窟。这美丽奇妙的云冈石窟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血汗成果和过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将“云冈石窟”称为世界雕塑史上的巅峰,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云冈石窟英文介绍

佛教的经典杰作 世界的艺术高峰 数十个千年石窟 数万尊佛雕 中国的瑰丽宝库 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World culture heritage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Wuzhou Mountain 16 kilometers west to Datong, Shanxi Province, a colorful and new grottoes are hid among the groves ,which are praised as “One of the artistic peak in the world “by French President Pompidou. The grottoes are chiseled(雕,刻;凿)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stretching about one kilometer from east to west. These are about 53 grotto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more than 51000 Buddhist(佛教的) carves .It is one of the biggest grottoes of China and is called the three artistic grottoes artistic treasure-house in China together with Qianfo cave in Dunhuang and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It was first chiseled in the first year of Y ear Heping in Northern Wei and Monk Tan Y ao at that time chiseled it for duty of Emperor Wencheng. Most of the grottoes were finished in the eighteenth year of Y ear Taihe in Northern Wei before the capital moved to Luoyang, which lasted for forty years. And there were more than 40000 people did the job. While the grottoes statue project lasted until the period of Emperor Zhengguang The highest is 17 meters while the smallest is only several centimeters. The grottoes are very magnificent(壮丽的;华丽的;宏伟的), Cave No.5 and Cave No.6 and Wuhua Cave are rich in content and can be called the essences(本质,实质;精华)of the grottoes artistic. The Y ungang Grotto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ast part, middle part and west part. There are four caves in the east part, nine caves in the middle part. And forty caves in the west part .The Y ungang grottoe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raditional art of Qin and Han Dynasty. It also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foreign culture and created a unique style and served as a connecting link to the later Sui and Tang Dynasty on art. Thi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hinese artistic history. Tan Y ao’s Five caves Tan Y ao’s Five Caves are the first chiseled(开凿)among the Y ungang Grottoes and they are very magnificent .They are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Y ungang Grottoes and there are Cave No.16、Cave No.17、Cave No.18、Cave No 19and Cave No.20.Weizi-Buddhism and Taolsm Annals”, in the first years of Y ear Heping in Northern Wei, the famous Monk Tan Y ao at that time presented a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Wencheng to chisel five caves in Wuzhou and carved five Buddhas shaped as Emperor Wei Daowu. Emperor Mingyuan, Emperor Taiwu, Emperor Jingmu and Emperor Wencheng. And this is Tan Y ao’s Five Caves today. Wuhua Caves has Cave No.9、Cave No.10、Cave No.11、Cave No 12 and Cave No.13. It has various of artistic styles. Wuhua Cave、Cave No 5 and Cave No.6 are the essences of the carving art in the Y ungang Grottoes .And they also offer a lot

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

《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晋、冀、蒙交界处,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煤都。全市面积14152平方公里,辖四区七县,人口300余万,距北京340公里。大同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古城。 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居,公元前3世纪赵武灵王建置云中、雁门、代郡,至今已有2400多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古建筑、古遗址多达300余处,堪称国宝。 北岳恒山,是国家首批公布的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海拔高度为五岳之首,在流云漫雾的衬托下,群峰奔突,众岭攒动,有的像飞舞的巨龙,有的像游缰的骏马,有的像漫步跋涉的驼队,无不显示着流动的行进之感。

悬空寺居恒山十八景之首,始建于北魏,飞挂于翠屏峰百丈崖岩,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崖岩暗托,凌空欲飞,被徐霞客誉为“天下巨观”。 上、下华严寺,始建于公元1062年,这座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水平的辽金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佛殿,殿内金碧辉煌的檀香木佛像,鲜艳如初,内涵丰富的大型壁画保存完好,国内罕见。 薄伽教藏殿内保存完好的31尊辽代塑像,或站、或坐、或正、或侧、身态优美,容貌丰满,表情生动,衣饰飘带流畅自然,是国内辽塑中少见的精品。

其中辽塑合掌露齿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左下方为郭沫若题词 九龙壁始建于明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是我国现存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 1997年4月1日--1999年5月1日,国家邮政局陆续发行万里长城普邮,全套21枚,第14枚为大同灵丘县平型关,第15枚为大同城北得胜口。

中国石窟寺考古

中国石窟寺考古 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许多石窟寺洞窟密集,故常有千佛洞之称。佛教石窟渊源于印度,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 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石窟寺遗迹,大都见录于明清地方志和游记中。20世纪初一些外国人即根据上述著录调查了一部分重要石窟,如日本人伊东忠太调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1902),法国人E..沙畹调查洛阳龙门石窟(1907)。不少外国人的调查,往往伴随着掠夺、破坏,德国人A.von勒科克在新疆拜城、库车、吐鲁番诸石窟的盗掘遗物、剥离壁画(1904~1912),英国的A.斯坦因(1907、1914)、法国人伯希和(1908)和日本大谷考察队(1911~1914)等对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重要文书和工艺品的骗取劫夺,日本人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1933)和美国人对龙门石窟(1934)的肢解石雕、凿毁造像是其中最突出的几起。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组织的云冈调查班,对云冈石窟强行调查、摄影、测绘长达6年之久(1941~1946)。中国有组织的调查工作始于30年代,1930~1933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调查新疆石窟,1935年北平研究院记录响堂山石窟,是较重要的两项。40年代不少学者和美术机构注意了甘肃、四川、云南和新疆境内的石窟,特别是对敦煌石窟的调查、实测和临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石窟遗迹得到应有的重视,各地对现存石窟都开展了调查和记录工作,重新发现了许多湮没已久的重要窟龛。自50年代以来,石窟寺的考古研究逐渐展开:对一些石窟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进行排年分期;发掘了重要石窟的窟前遗址,为恢复某些石窟的历史面貌增加了新资料;对石窟组合关系的探索也开始提到日程上来。 中国的石窟可分7类:①窟内立中心塔柱的塔庙窟;②无中心塔柱的佛殿窟;③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和禅行的僧房窟;④塔庙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⑤佛殿窟内设坛置像的佛坛窟;⑥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罗汉窟);⑦小型禅窟成组的禅窟群。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3大地区。 新疆地区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集中的地点有3区:①古龟兹区。在今库车、拜城一带。主要石窟有拜城境内的克孜尔石窟、库车境内的克孜尔朵哈石窟、库木吐石窟和森木塞姆石窟。其中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大约开凿于3世纪,4~5世纪是其盛期,最晚的洞窟大约属于8世纪。其他3处,开凿的时间都比克孜尔晚,衰落的时间可能迟到11世纪。 ②古焉耆区。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一带。开凿时间约在5世纪以后。③古高昌区。在今吐鲁番附近。主要石窟有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早期石窟约开凿在5世纪。柏孜克里克主要石窟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最晚的洞窟有可能迟到13世纪。 新疆石窟多塔庙窟、大像窟和僧房窟、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出现了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还有洞窟前面接砌土坯前堂和径用土坯砌建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除一般僧房窟外,窟内都绘壁画,绝大部分原来还置有塑像。绘塑内容,6世纪以前,主要有释迦、交脚弥勒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等图像。6世纪出现了千佛。8世纪以来,中原北方地区盛行的阿弥陀和阿弥陀净土以及其他净土,还有一些密教形象,都逐渐传播到这里,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较显著地受到中原北方石窟的影响。 中原北方地区指新疆以东、黄河流域以北,以迄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石窟数量多,内容复杂,是中国石窟遗迹中的主要部分。可细分为4区: ①河西区。甘肃黄河以西各县沿南山的地段,大都分布有数量不等的石窟。其中延续时间长、洞窟数量多的是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5世纪,陆续兴建到14世纪。莫高窟以东的重要石窟有安西榆林窟、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肃南金塔寺石窟和武威天梯山石窟等。这几处石窟除榆林窟外,都还保存5~6世纪的遗迹。武威天梯山石窟有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凉州石窟的遗迹。②甘宁黄河以东区。主要石窟有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崖石窟、固

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南龙门口,龙门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皇宫的城门面对伊阙,因而改称为龙门,这里东西有两座大山对峙,犹如天然屏障蔚然屹立在伊河两岸,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就开凿在这里。 公元493年秋天,北魏孝文帝宣布了迁都洛阳的正式命令,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中心也转移到了洛阳,之后在洛阳以南龙门伊水两岸开窟造像,由此一个大型龙门石窟群开始创建。北魏王朝是历史上宫廷皇家崇尚佛教达到极盛时期,北魏王朝从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就信奉佛教,在平城一带建立寺塔,佛像,到了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汉文化影响下,佛教学说经过孝文帝提倡,而逐渐发扬光大,佛教也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在洛阳以及北方各地都兴起了修建寺院,开凿石窟,雕凿佛像的高潮,京都洛阳已经成为佛教的中心,平城的佛教佛僧,能工巧匠也都聚集到洛阳,开始为北魏贵族雕凿新的雕像,这便是龙门石窟的诞生。北魏龙门一些重要洞窟的营造史也说明了龙门是北魏王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多数造像的兴废变迁与当时的政治形式相适应,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它反映了北魏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些政变和战乱,也说明了洛阳兴衰的历史,从宗教这个社会的生活的侧面,能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一些重大的政治风云的动向。古阳洞和宾阳洞,都是奉皇帝之意旨开凿的。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一批王宫贵族和高级官吏开凿的。宾阳中洞和南洞是宣武帝倾尽宫迁财力给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造的一个伟大艰巨的工程;宾阳北洞是刘腾为宣武帝开凿的,以上工程原为中尹、宦官刘腾等主持,宣武帝死后,他与领军元叉发动宫迁政变,执掌国权,幽禁代孝明帝执政的胡太后。后因胡太后再次返政,致使宾阳南北两洞工程半途而废。石窟寺是太尉公司空公皇甫度(胡太后之母舅)所开凿。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北魏贵族社会迷信佛教的社会风气。 大抵北魏龙门造像多有题记,从龙门造像题记中可以窥见,北魏时龙门多造弥勒和手作禅定印的释迦像。我们知道,北魏王朝是长期大动乱的时代,在战火频繁的苦难历史条件下,宗教利用们渴望“弥勒下生”来解救他们的不幸和痛苦的愿望来安慰他们,麻醉他们,使他们忍受在现实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痛苦。因此在龙门广造弥勒和禅定的释迦像。这些造像大都神情沉思冥想,眼帘俯视,垂悯下界,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精神,揭示了人民痛苦的存在意识和求生意志的迫切愿望,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像题材和形式的体现,这可以说是通过非现实的宗教题材反映了现实生活。弥勒和禅定的释迦像不仅在龙门大量出现,而且在洛阳附近的渑池鸿庆寺、宜阳虎头寺、嵩县铺沟、偃师水泉、巩县等北魏晚期的石窟多有雕造。这不但说明北魏时洛阳一带主要信仰的是佛教的释迦牟尼和弥勒,而且为研究北魏时期洛阳佛教的宗派发展和社会信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北魏统治阶段的倡导扶持下,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兴起了一个开窟造像的热潮。在我国内地石窟中,以龙门石窟的开凿为最早。这时龙门石窟普遍出现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呈现出划时代的特征和风格。至此,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石窟艺术的东方风格开始形成,出现了中原化的佛教形象。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普遍出现和形成于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诸石窟,所以称其为中原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上的变化,显然是孝文帝改制推行先进的汉化政策,吸收借鉴东晋南朝和中原汉化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龙门石窟艺术是北魏迁都洛阳之际在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纵贯东西,融汇南北,是北方鲜卑族文化与中原和南朝以汉族文化为主的相融合,外来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相融合的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一般的时代风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