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绪论

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

2、药物来源:天然(动植物、矿物)、合成(全合成、半合成、基因工程)

3、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的基本规律。两者同时进行,相互联系。

4、药物、食物、毒物(poison)间无绝对界限。

5、药品指加工成某一剂型,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药物。

6、新药: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其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三步,即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售后调研(后两者即临床I、II、III、IV期试验)。

药物作用基本规律

1、药物的分子特性:分子量多在100~1000,有一定脂溶性和水溶性。

2、药理作用的性质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初始作用(直接作用)。

(2)药物效应(drug effect)——由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功能的改变(间接作用)。

3、兴奋与抑制

(1)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stimulation or excitation)。引起兴奋作用的药物称兴奋药(stimulators or excitants)。

(2)使机体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depression or inhibition)。引起抑制作用的药物称抑制药(depressants or inhibitors)。

4、药物作用方式

(1)药物未吸收入血流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2)当药物吸收入血流后分布到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或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系统作用(systemic action)。

5、药物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吸收后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几无作用。

选择性是多数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取决于:

1. 药物的化学结构、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组织结构的差异;

2. 机体生化功能及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的差异;

3. 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总之,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针对性差,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符合治疗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包括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即治本)、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即治标)以及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

2. 不良反应(untoward reaction /adverse reaction):与防治目的无关甚至有害的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

副作用(side effect or side reaction):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引起的与防治疾病的目的无关的作用。

特点:药物固有的作用,可以预料,难以避免。

产生的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药物过量或久用产生严重的功能紊乱、组织损伤的作用,机体在某些特殊状态及联合用药时也容易发生。包括急性中毒(acute toxicity)与慢性中毒(chronic toxicity)。

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变态反应:是指个别特异质机体接触某些药物时所引起的病理性异常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质有关,与药物的剂量无关。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是继发于治疗作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又称药源性疾病。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导致病情恶化。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超敏或极不敏感。

依赖性(dependence):包括

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即成瘾性:是指长期用药停药后有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 dependence),即习惯性:是指长期用药停药后有继续用药的欲望。

三致: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与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受体理论

1、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受体分子在细胞中含量极微。

2、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受点(receptor site):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定部位。

4、受体与配体间的结合:分子间力(非共价作用)为主

5、受体特性(特异性、高亲和性、饱和性、可逆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生物体内存在内源性配体)

(1)特异性:特异性识别、结构相适应

(2)敏感性:很低浓度配体即可产生显著效应

(3)饱和性

(4)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可逆

(5)变异性:同一类型受体可广泛存在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这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

6、受体类型

(1)根据受体的存在部位,分3类:细胞膜受体、细胞浆受体及细胞核受体。

(2)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4类:

1.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channel-linked R):又称直接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或离子带受体,存在于快速反应细胞的膜上,受体激动时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引起兴奋或抑制效应(配体门控和电压门控)。如N-Ach受体、GABA受体。

2. G蛋白偶联受体:这类膜受体最多,通过G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如M-Ach受体、5-HT受体、肾上腺素受体、DA受体、PG受体等。

3.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tyrosine kinase-linked receptors):这类膜受体由细胞外配体结合区、穿透细胞膜的中段与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段三个部分组成,如胰岛素等生长因子受体,主要发挥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效应。

4. 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regulate genescription receptors):主要位于细胞内,如甾体激素受体(细胞浆)、甲状腺素受体(细胞核)。

7、受体调节

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有关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为受体调节(receptor regulation )。

(1)向下调节 (down regulation ,衰减性调节)及向上调节 (up regulation ,上增性调节):受体数量的变化。

(2)被调节受体的种类是否相同:

同种调节(homospecific regulation )——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受体发生变化。 异种调节heterospecific regulation )——配体作用于其特异型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8、受体学说

(1)占领学说:药理效应与受体被占领的数目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药物效应达到最大值。

(2)备用受体学说:药物发挥作用必须具备2种特性,即亲和力(affinity )和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 )。

储备受体(spare receptor ):药物发挥Emax 不需占领全部受体,多余的受体即备用受体。 沉默受体(silent receptor ):药物占领受体引起效应存在一定阈值,部分被占领但不能引起效应的受体即静息受体。

(3)速率学说(rate theory ):药物的作用主要与单位时间内药物的结合速率常数(k 1)及解离速率常数(k 2)有关。

(4)变构学说(allosteric theory )或二态学说(two state theory ):受体至少有2种构象状态,即无活性的静息态(resting state ,R )与有活性的激活态(resting state ,R*)。

A+R*→AR*→效应(A :激动剂)

B+R →BR →无效应(B :拮抗剂)

(5)能动受体学说(motile receptor theory ):受体动力学,受体的膜内运动、膜上组装、内化等

药效学概述

1、ED 50——半数有效剂量,LD 50——半数致死剂量。

2、

(1)激动剂(agonist )也称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 ):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都很大,能激活受体,产生最大效应(Emax )的配体或药物。

量效关系:E= Emax·D/(ED 50+D ),ED 50=K D 。

[][][][]D K D R DR E E D T +==max

K D 即药物-受体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数值上等于药物效应达到一半时的药物浓度,其负对数pD 2,表征药物亲和力的大小,pD 2越大,药物亲和力越大。Emax 则表征药物内在活性的高低。

亲和力相同,内在活性不一定相同;内在活性相同,亲和力不一定相同。 (2)

[][]T R DR E E α=max α=0,拮抗剂: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

α=1,激动剂: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

0<α<1,部分激动剂: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低。

(3)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 ):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仅能产生较弱的效应。具有小剂量激动、大剂量拮抗(竞争性抑制)的特性。

(4)受体拮抗剂: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本身不能引起效应,却占据一定量受体,拮抗激动剂的作用。

1. 竞争性拮抗剂——能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性的,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

2.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作用于不同部位(可逆),或以共价键结合(不可逆),妨碍激动剂与受体结合(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且Emax减小)。

(5)拮抗参数pA2:拮抗剂与激动剂并用时,拮抗剂使加倍浓度的激动剂只引起原有浓度激动剂的效应水平时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3、靶标:潜在靶标(证明疾病相关与机制)和公认靶标(已制备相关药物)

受体靶标——分布特异、进化保守

4、药物作用的靶点:指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位点,目前常作为药物筛选的靶标。

目前已知靶点包括受体、酶、离子通道、免疫系统、基因等。

5、药物的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drug action):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靶细胞间相互作用机理。

(1)

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影响机体的理化反应。

特异性药物——主要指结构特异性药物,与机体大分子功能集团(如受体、酶、离子通道、载体等)结合,引起机体生物学反应及功能改变。

(2)药物大部分作用于受体或酶,其作用机制有:1.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2. 影响生理物质转运;3. 对酶的影响;4. 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细胞膜上无机离子通道控制Na+、Ca2+、K+、Cl-等离子跨膜转运,药物可以直接对其作用,而影响细胞功能);5. 影响核酸代谢;6. 影响免疫机制。

6、药物作用与信号转导

(CaM:钙调蛋白,MLCK:肌球蛋白轻链激酶,CPK:蛋白激酶C或Ca2+依赖性蛋白激酶,APK: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或蛋白激酶A,GPK: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或蛋白激酶G,AC:腺苷酸环

化酶,GC:鸟苷酸环化酶,PIP2: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IP3:三磷酸肌醇,DAG:二酰基甘油,PLA2:磷脂酶A2,PLC:磷脂酶C:,AA:花生四烯酸,PDE:磷酸二酯酶,TPK:酪氨酸蛋白激酶)

7、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

(1)药物产生的生物活性是由其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所决定,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可导致生物活性的变化。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SAR)是指药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活性的定性变化经验规律。

(2)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QSAR)由SAR发展而来,是采用数学模式来描述药物的生物活性与结构间的定量依赖关系。常用方法有Hansch方程、Topliss决策树方法、Free-Wilson方法、分子连接性方法、模式识别法等。

8、药物的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

(1)量反应(grade response):药理效应强弱以数或量的分级来表示。

最小有效浓度或剂量(minimum effective dose):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浓度或剂量,亦称阈浓度或阈剂量(threshold)。

最小中毒量(minimum toxic dose):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治疗量:药物治疗剂量范围,介于阈剂量与极量之间。

常用量:临床药物治疗的常用剂量。

效价强度与半效作用量(1/2Emax):用于药物效价比较。

极量(maximum dose):国家药典规定对某些药物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用药一般不得超过极量。

效强:即效价强度,又称强度(potency),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其数值越小强度越大。

效能(efficacy):即最大效应(maximum effect,Emax),药物效应强度的最大值,此后继续增加药物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上升。其取决于药物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点;此时的药物剂量称为极量(即能产生药物效应而不出现毒性反应的最大剂量)。

(强度表征效价比,越小越好,图线在左为佳;效能表征内在活性,越大越好,图线在上为佳。)(2)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药物效应以阴性、阳性来表示。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若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剂量(LD50)表示。

治疗指数TI(therapeutic index)=LD50/ED50

安全指数(safety index)=LD5/ED95

安全界限(safety margin)=(LD1–ED99)/ED99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 最小中毒量–最小有效量

上述四个指标均越大越好。

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体内过程

2、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ADME)的动态变化。其中,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称为药物转运,代谢变化过程也称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合称消除。

3、药物转运:通过生物膜的运动称为转运(transport)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由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骨架,每个脂质分子均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磷酸甘油基为亲水端、向外构成膜的内外表面,脂肪酸链为疏水端、向内构成疏水区。

膜中镶嵌着具有各种生理功能的可移动的蛋白质,分为表在性蛋白质(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和内在性蛋白质(主动转运)。

(2)药物转运方式

可分为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和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两大类型。

被动转运(顺浓度差;不耗能)

1. 滤过:又称为膜孔过滤(filtration through pores)。膜的随机运动形成的暂时性间隙,不同细胞膜的孔径大小不同,如肾小球及毛细血管内皮的细胞膜孔径较大,而大多数细胞膜膜孔通常不能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200的物质,只有某些离子、水及水溶性小分子可通过。

2.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生物膜具有类脂质特性,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透过生物膜。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越大,在脂质层的浓度越高,就越容易扩散。

药物的简单扩散主要受到浓度梯度影响:R=D’A(C1-C2)/X。R为扩散速率,D’为扩散系数,C1-C2为浓度差,A为膜面积,X为膜厚度。

此外,还受到药物解离度的影响:pH=pKa+lg([A-]/[HA]) 或pH=pKa+lg([B]/[HB+]),弱酸、弱碱性药物易受生理pH变化的影响;强酸、强碱以及极弱酸碱不易受生理pH变化的影响。一般地,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易扩散,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多、不易扩散;弱酸性药

物在酸性中非解离型多、易扩散,在碱性中解离型多、不易扩散。

载体转运

1.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需要膜上载体,对药物有特异选择性;药物可以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通过生物膜;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2.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属于被动转运):需要膜上载体(通透酶或离子通道),对药物有特异选择性;药物转运顺浓度梯度进行;不耗能;浓度高时出现饱和。

3. 膜动转运:大分子转运,伴随膜的运动。包括胞饮和胞吐。

胞饮(pinicytosis):生物膜以流动性,内陷吞没液滴或溶质,形成小泡运走。

4、吸收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其吸收快慢和多少与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密切相关。

(1)给药途径

1. 口服给药

优点:方便、经济、安全性较好。

局限性:生物利用度影响因素较多、胃肠刺激性、起效慢、医嘱依从性。

消化道吸收:胃肠道粘膜吸收(0.9~1.5,弱酸性药物吸收);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4.8~8.4形成pH梯度,弱酸、弱碱药物均可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相对分子量越小、脂溶性越大、非解离型比值越大,越易吸收。应注意首过效应或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三条途径:P-gp蛋白外排、胞内CYP3A分解、进入门静脉——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和肝脏进行的代谢。

2. 静脉注射给药

优点:起效快、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高。(无吸收过程)

局限性:需在医疗单位进行、可能存在不良反应、要求可溶性药物。

3. 其它给药途径吸收速率:

吸入给药>肌肉注射>舌下或直肠给药>口服>体表给药(粘膜给药>皮肤给药)。

a)吸入给药:呼吸道吸收,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通过肺泡上皮细胞等吸收。

b)体表给药:一般主要发挥局部作用。

c)吸入、舌下、直肠给药无首过效应。

(2)药物的理化性质:lgP等

(3)药物的剂型

一般地,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吸收速率为:水溶液>散剂>片剂。

不同药剂所含的药量虽然相等,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因此需要用生物当量,即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作为比较标准。

(4)吸收环境:局部的血液循环、pH、胃排空及肠蠕动速度等

5、分布

药物从血液循环进入组织间液及细胞内液的过程。影响药物的消除、储存、药效、毒性等,受到如下因素影响:

(1)体液pH及药物理化性质

例如,细胞内液pH约7.0,细胞外液pH约7.4,弱酸性药物细胞外解离多,不易进入细胞内,而弱碱性药物相反,细胞内较多。

(2)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药物对特殊组织的亲和力;有时分布多的组织不一定是靶组织,这种分布称为药物的储存,如脂肪组织对脂溶性药物的存储。

(3)局部器官的血流量(肝最多,肾、脑、心次之)

(4)血浆蛋白结合(plasma protein binding)

药物进入血流后,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状态。

特点:

1. 可逆性

2.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也不会被代谢或排泄)

3. 有利吸收,不利转运

4.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其结合具有饱和性,可引起药效增加或中毒;两药同用,应注意其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尤其是结合率较高的药物)。

(5)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指血-脑组织、血-脑脊液(CSF)、脑脊液-脑组织三种屏障,小分子、脂溶性好的药物容易通过,分子量大、极性高、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易通过。新生儿、脑膜炎症时BBB通透性增加。

胎盘屏障(placenta barrier):隔开母婴血液,屏蔽性弱于血脑屏障

血眼屏障(blood-eye barrier):指血-视网膜、血-房水、血-玻璃体三种屏障

6、代谢(METABOLISM,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药物进入机体后,经酶转化变成代谢产物,这个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代谢)。其目的是使药物脂溶性降低、极性增加、易排出体外,达到消除“异物”的效果。

(1)生物转化方式

药物生物转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I相和II相。

I相阶段主要是通过氧化、羟化、还原、水解等反应,使药物分子上引入某些极性基团,如-OH、-COOH、-NH2或-SH等,增加其水溶性。

II相阶段是结合反应,药物通过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或醋酸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从尿、胆汁等排出体外。

(2)代谢的主要酶系

1. 专一性酶:如AchE、MAO、醇醛脱氢酶等(选择性高)

2.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

微粒体酶常称为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该酶能将分子氧的一个氧原子还原成水,而将另一原子掺入药物分子,故又称单氧加合酶(monooxygenase)。同时,药物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分子氧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故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该酶含有一种性质特殊的血红蛋白,在还原状态下可与一氧化碳结合,在λ= 450 nm处呈明显的吸收峰,故又被称为细胞色素P450(简称CYP450)。

特点:选择性低;变异性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3)其他

1. 还原:肝微粒体酶可脱卤,还原偶氮基、硝基等

2. 水解:血浆、肝等部位的酯酶、酰胺酶可起水解作用

3. 结合反应:主要部位为肝、肾及肠黏膜,包括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谷胱甘肽及乙酰化、甲基化等。

(4)影响因素

1. 遗传因素:表现型和基因型;

2. 药物相互作用:诱导剂或抑制剂;

3. 其他因素:如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等。

7、排泄

药物的排泄是药物体内消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的原型或代谢物最终排出体外完成消除的过程。其中,肾排泄与胆汁排泄是最重要的途径。

1. 肾排泄(renal excretion):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肾小管分泌(secretion)和肾小管的重吸收(reabsorption)。

特点:尿液浓度高、尿药重吸收、竞争抑制现象(分泌载体)

影响因素:肾功能、尿液pH

2. 胆汁排泄

存在重吸收时,形成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3. 肠道排泄(肠液)

4. 肺排泄(脂溶性高、挥发性大的药物易排出)

5. 乳汁排泄(偏酸,注意哺乳时对乳儿影响)

6. 其它排泄途径(如汗液、泪液、唾液)

8、药代动力学

(1)时量曲线

ADME 为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即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时量曲线)。其中,主要指标有:峰浓度(Cmax )——用药后能达到的最高浓度,药峰时间(达峰时间,Tmax )——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吸收,表观分布容积(Vd )——分布,半衰期(t 1/2)——消除,清除率(CL )——消除。

非血管给药途径一般时量曲线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持续期和残留期,静脉注射无潜伏期。其中,潜伏期主要反映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持续期主要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有关,残留期主要反映药物的消除。

(2)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给药途径的依据之一,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F )和相对生物利用度(Fr )。

F 指血管外给药后,吸收进入血循环的药物量占所给予的药物总量的比例。

静脉注射血管外)绝对生物利用度(AUC AUC F =

Fr 指血管外途径给予的两种制剂等剂量使用后,二者吸收进入血循环的药物量之比。 AUC AUC F r 参比制剂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3)表观分布容积

设想药物均匀分布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且其浓度与血液中相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的容积称为Vd 。代表给药剂量或体内药物总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并不代表具体的生理空间,仅用以从血药浓度推算药物大致分布情况。 b d C FD

V =(F :绝对生物利用度,D :给药剂量,Cb :血药浓度)

Vd 反映了药物分布的广度和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

人体正常体液值:0.6L/kg ,则Vd 为0.1~0.3L/kg ,表明药物不易进入组织;Vd>0.6L/kg ,表明有组织蓄积。Vd 越小,血药浓度越高,实际用药可根据表观分布容积调整剂量。

(4)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 )

按动力学特点把身体视为若干个房室(Compartment )。接受药物及消除药物的速率常数相似的部位可视一个房室,房室的划分与器官组织的血流量、膜的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等相关。

(X 0:给药剂量)

(5)速率过程与速率常数

1. 一级速率过程:简单扩散过程

KC dt dc -=(K 为一级速率常数)

半衰期t 1/2=0.693/K

2. 零级速率过程: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过程

0K dt dc -=(K 0为零级速率常数)

半衰期t 1/2=C 0/2K 0

3. 时量曲线的两个时相

分布相(α相)——给药后药物随血流进入中央室,再分布到周边室,该时相主要与分布有关,故称分布相。

消除相(β相)——分布逐渐达到平衡后,血药浓度下降主要与药物从中央室消除有关,称为消除相。

4. 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lifetime )——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血浆半衰期(plasma half-life time )——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消除半衰期——消除相时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对于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用。当药物在体内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时,其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水平无关。 一室模型:

K t 693.02/1=,二室模型:

ββ693.02/1=t 。 (6)清除率(CL )

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速率,单位有:L/h ,ml/min 等。

总清除率:CL 总= CL 肾+CL 肾外,一般即肝、肾清除率等之和。

清除率根据血药量与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比值计算。 静脉给药:

AUC X CL 0

=

总 血管外给药:AUC FX CL 0=总 (7)稳态及稳态药动学参数

在恒定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时 ,当一个给药间隔内的摄入药量等于排出量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steady state )。一般给药后4~5个半衰期到达稳态。恒速静滴时坪浓度呈水平直线。

1. 主要参数

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

最高稳态血药浓度:(C SS)max

最低稳态血药浓度:(C SS)min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AUC/t,稳态过程单位时间的平均血药浓度)

积累系数:R

负荷剂量:D L(D L=C SS·Vd)

维持剂量:Dm

2. 给药方式与影响:缩短给药时间、增加给药剂量、负荷量给药

1、稳态浓度的高低与给药总量呈正比(故缩短给药时间、增加给药剂量,其坪浓度均增大);

2、稳态浓度的波动幅度与给药间隔呈正比;

3、达到稳态的时间与t1/2呈正比

(负荷量给药:先给予较大的负荷剂量使迅速达到坪浓度,之后给予较小的维持浓度)

稳态的药-时曲线

9、影响药效的因素

机体因素

(1)年龄及体重(2)性别

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

(1)功能状态(2)病理状态

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1. 量的差异2. 质的差异(2)遗传因素

种属差异

药物因素

传出神经药理概论

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很大程度上不受意识支配。自中枢发出后,一般先经过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再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自主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

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骨骼肌,无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

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点——递质与受体

2、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1)定义

正常情况下,当神经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可释放出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其称为递质。

(2)分类

乙酰胆碱(Ach)

去甲肾上腺素(NA)

(3)化学传递

突触前膜(神经冲动使Ca2+通过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进入胞浆,引起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触发神经递质释放)→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

传导核心即神经递质。

(4)递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1. NA

合成:酪氨酸→多巴→多巴胺(DA)

储存:DA→囊泡→NA(储存于囊泡)

释放:胞裂外排(囊泡膜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裂孔将囊泡内递质排至突触间隙的方式)破坏:小部分被MAO等破坏,大部分被突触前膜的胺泵重摄取(摄取1:NA被神经组织主动重摄取,占75~90%;摄取2:NA被非神经组织如心肌、平滑肌主动重摄取,经COMT、MAO 代谢)

2. Ach

合成:胆碱+乙酰CoA经胆碱乙酰化酶转化为乙酰胆碱

储存:囊泡内储存

释放:胞裂外排

破坏:乙酰胆碱经AchE水解为乙酸+胆碱

3、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受体:与递质/药物相互作用

(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递质的神经。包括副交感节后纤维,交感与副交感节前纤维,运动神经,汗腺、唾液腺、骨骼肌血管等交感节后纤维。

毒蕈碱型(M)受体分类与分布

M1——神经节细胞和腺体细胞

M2——心脏、平滑肌

M3——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烟碱型(N)受体分类与分布

N1——神经节细胞膜

N2——骨骼肌细胞膜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递质的神经。包括几乎全部交感节后纤维。

α受体分类与分布

α1——突触后膜

α2——突触前膜(负反馈,兴奋则抑制NA等递质分泌)

β受体分类与分布

β1——心脏

β2——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β3——脂肪细胞

(3)其他

如多巴胺受体(dopaminergic receptor):能选择性地与多巴胺(DA)结合的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血管、冠状血管和肠系膜血管等部位,激动后使血管扩张。外周DA受体可分为DA1和DA2两类亚型。

4、分子机制:受体-反应偶联(级联放大效应)

(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第一信使(配体)→受体-离子通道→离子进出→膜电位变化

如N-AchR

(2)G蛋白偶联受体

第一信使(配体)→受体→G蛋白→AC/GC/PLC→激酶→下游蛋白

如M-AchR、NAR

5、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多数器官受两大类传出神经的双重支配(生理拮抗,相互调节):

NA能神经兴奋

适应机体“应急”。

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松弛、瞳孔扩大、血糖上升(糖原分解)。

胆碱能神经兴奋

节前:神经节兴奋(交感、副交感作用)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

节后:与NA能神经兴奋作用相反

一般地,对于平滑肌,α激动则收缩、β激动则舒张,对于心脏、骨骼肌,β激动则兴奋,此外还可促进糖原、脂肪代谢。

6、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传出神经的化学传递过程,从而改变效应器功能活动的药物。

分为拟似药,包括激动剂和酶抑制剂;和拮抗剂,包括阻断剂和酶复活剂。

其中,激动剂和阻断剂直接作用于受体;

酶抑制剂和复活剂则作用于相关酶,影响递质的合成、转化与转运、贮存等:(A类:无内在活性,B类:有内在活性,3类:α、β受体阻断)

重点: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药物分类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代表药物及药理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原则

第七章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第八章

α、β受体激动药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第九章

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分类和代表药物

第十章

局麻作用及其机制

常用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全麻药的分类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的分类、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第十四章

抗精神病药的分类

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 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就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得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得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就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作用机制得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就是指药物对机体得初始作用,就是动因。 药理效应:就是药物作用得结果,就是机体反应得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就是指药物作用得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得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得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得不良反应:与用药目得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得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就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得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得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得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得不正常得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得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得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得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得效应量)得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就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得增减呈连续性量得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得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得比小得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得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得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得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得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得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得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得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与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得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与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与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与力双有内在活性得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得亲与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得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与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得动态规律。

药理学各章总结

1.药理学总论 药效学: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理论、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安全范围、治疗指数、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熟悉不同给药方法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药动学: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以及药物体内过程的具体内容及其与用药的关系。熟悉药物在体内(特别是在血中)的浓度与药物效应的密切关系。了解房室模型的概念,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2.神经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及其生理效应,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掌握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的药理学共性和特点。掌握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了解CNS的递质与受体,掌握各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用药原则和主要不良反应。熟悉用药注意事项与防治措施。掌握氯丙嗪、吗啡、苯妥英、阿司匹林、地西泮等的药动学特点。 3.心血管药理 掌握钙通道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肌缺血药、抗高血压药及利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主要作用原理、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熟悉上述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动学特点。熟悉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特点。 4.内脏药理 熟悉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掌握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作用于呼吸、消化系统的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5.内分泌(激素)药理: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临床主要适应证、 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抗甲状腺素药及抗糖尿病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6.化学治疗药理 熟悉药物、机体与病原体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药、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和抗结核药等药物的分类、抗菌谱、基本抗菌原理、临床用途、合理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特殊毒副作用的防治。 掌握抗疟药分类、作用原理及其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熟悉抗阿米巴病药、抗滴虫病药的临床应用。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物疗效的意义以及各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 7.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了解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治疗机理、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几种常用药物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药理学总论—绪言 掌握内容: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理解药效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导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基础以及其重要意义。 熟悉内容: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药理学重点总结终极版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最大效应(E 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完整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50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环磷鸟苷( )、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理学各种药地归纳总结材料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兰维持时间毒K 肝代转

药理学总结表格整理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M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兴奋N M 胆碱受体)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 AChE )复活药 2. 毒扁豆碱:毒扁豆碱作用与新斯的明相似,但无法直接激动受体作用。眼内局部应用时,其作用类似于毛果芸香碱,但较强而持久,表现为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治疗青光眼。调节痉挛。 3. 安贝氯铵: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 4. 地美溴按:主要用于青光眼治疗。

:1.碘解磷定;2.氯解磷定(减轻N样症状)。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Ⅰ)

2. 东莨菪碱:治疗剂量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主用于麻醉前用药。 3. 山莨菪碱:中枢兴奋作用弱。对血管平滑肌和内脏平滑肌的解痉作用选择性较高。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也可用于内脏绞痛。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 间羟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升压作用比 NA 弱、缓慢而持久。可静滴也可肌内注射,临床作为去甲肾上腺素代用品。 a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主要激动β1 受体,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短效类:酚妥拉明/妥拉唑林 1.非选择性a受体阻断药长效药:酚苄明 分类 2.选择性a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选择性a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哌唑嗪---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治疗,但对轻、中度疗效明确。主要不良反应为首剂现象(低血压)。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1.镇静催眠(较少用于镇静催眠,因其安全性小于苯二氮卓类,较易发生依赖性);2.抗惊厥;3.麻醉。过量中毒可致死。 三.非苯二氮卓类: 1.水合氯醛:口服吸收迅速,不缩短快动眼睡眠时间,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58.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 过速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59.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口服吸收快,首过效应明显。阻滞心肌 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Ca离子内流,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 反应细胞。降低心律,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首选,适于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主要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严重心衰、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及低血压等禁用。 60.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 过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 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 用于高血压。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 者慎用。 61.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口服吸收良好,受肝首过作用影响。为 苯噻嗪类钙拮抗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心收缩力降低;可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自律性降低。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轻 及中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尤适用于老年病人。2度以上房室传 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衰患者及孕妇禁用。 6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代表药强心苷: 长效:洋地黄毒甙;中效:地高辛;短效:毛花甙C、去乙酰毛 花甙丙、毒毛花甙K.作用机制: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 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药理作用:增强正性肌力,减慢心律,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减慢房室传导,增加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完整版)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作用: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 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 及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肌松药的解毒另有:毒扁豆碱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2、N 样作 用症状3、中枢抑制系统症状 三、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临用配制,静注给药氯磷定:肌注或静注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滞药 1、M胆碱受体阻滞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 2、N1胆碱受体阻滞药:又称神经节阻断药,主用降血压,有六甲双铵、美加明 3、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驰药,用于麻醉辅助剂,有琥珀胆碱、筒箭毒碱 一、M胆碱受体阻滞药:阿托品: 作用:1、松驰内脏平滑肌2、增加腺体分泌3、眼: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4、心血管系统:低剂量心率减慢5、中枢神经系统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2、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3、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4、抗体克:感染中毒性休克5、抗心率失常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中毒症状:用镇静药或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东莨菪碱:小剂量有明显镇静作用,大剂量有催眠作用。与苯海拉明用于晕船,晕车。呕吐。山莨菪碱:有明显抗外周胆碱作用,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粘度。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二、N1胆碱受体阻滞药----神经节阻滞药:美 加明、咪噻吩:主用作麻醉辅助药。 三、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驰药:本 类药物的阻断作用可被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拮抗。 1、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筒箭毒碱:全麻辅药使肌肉松驰,中毒 用新斯的明解救。大剂量血压下降,支 气管痉挛。泮库溴铵:作用是筒的5 倍, 不引起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 2、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口服不 吸收,起效快,维持短。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а受体激动药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氧化,在碱性中迅速氧化。口服无效。一般静滴。作用:1、血管:除冠状动脉外,几乎所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均出现强烈收缩作用。2、心脏: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3、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升高。应用:1、休克:忌用大剂量及长期应用。2、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坏死2、局部肾功能衰退3、停药后的血压下降。间羟安:(阿拉明)替代NA用于各种休克早期。二、α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作用同NA可静滴肌注。防止脊椎麻醉或全身麻醉的低血压,快速短效扩瞳药。三、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用于降血压。第二节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口服无效。一般皮下注射。作用:1、心血管系统:①心脏:激动心脏β1受体,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②血管:α缩血管,β2收血管。 ③血压:升高2、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3、代谢:促进糖原及脂肪分解,使血糖升高。4、中枢神经系统: 1

药理学期中总结试题

1.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引起的口干称为药物的 A. 毒性反应 B. 副作用 C. 治疗作用 D. 变态反应 E. 后遗效应 2.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的“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 E.特 异质反应 3.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称为药物的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后遗效应 D. 停药反应 E.变态反应 4. 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 A.病人的特异性体质 B.病人的肝肾功能不良 C.病人的遗传变异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5. 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 A. 全身治疗 B. 对症治疗 C. 局部治疗 D. 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6.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ED 50与LD 50 的比值 B.LD 50 与ED 50 的比值 C.LD 50 与ED 50 的差D.ED 95 与LD 5 的比值E. LD 5与ED 95 的比值 7. 下列哪种给药方式可能会出现首过效应 A.肌内注射 B.吸入给药 C.舌下含服D.口服给药E.皮下注射 8.大多数药物通过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滤过 E.膜动转运 9. 药物在体内作用起效的快慢取决于 A. 药物的吸收速度 B. 药物的首关消除 C.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D. 药物的分布速 度 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10.下列给药途径中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肌肉注射 B.口服 C.吸入给药 D.舌下含服 E.皮内注射 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排泄加快 B.作用增强 C.代谢加快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E.更易透过血脑屏障 12.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加速其排泄,应: A.碱化尿液, 使解离度增大, 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 使解离度减小, 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 使解离度增大, 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 使解离度增大, 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酸化尿液, 使解离度减少, 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32. 对α和β受体均有较强激动作用的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可乐定D.肾上腺素E.多巴酚丁胺 33. 对α和β受体都有阻断作用的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醋丁洛尔 C.拉贝洛尔 D.阿替洛尔 E.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抗生素章节(表格)

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一节 常用术语 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抗菌活性: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药: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杀菌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微生物。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化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动物致死量/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 【化疗指数越大,表面该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高】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因药物与细菌多次反复接触后,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又称抗药性。 交叉耐药性: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若对未接触过的其他抗菌药也具有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抗菌药滥用易产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 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尽早确定病原菌 2、按照适应症选药:青霉素对链球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G 杆菌敏感,宜选用,不能 用青霉素者可用红霉素,链球菌不能用庆大霉素。 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 4、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 5、防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他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 不宜用抗菌药。 6、患者的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对比:药动学——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治疗指数:LD 50/ED 50(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小的药物安全】 P23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阻碍肽聚糖的合成 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包括两性霉素B 、多粘菌素和制霉菌素等。 三、抑制或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类等。 四、影响核酸和叶酸的代谢(抑制DNA 、RNA 的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磺胺类等。 抑制DNA 回旋酶 RNA 多聚酶 竞争二氢叶酸合酶 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 ??钝化酶(合成酶) 水解酶 抗生素结构发生改变 失去抗菌作用 2、抗菌药物作用靶部位改变 3、改变细胞外通透性 4、增加代谢拮抗物

药理学考点大全-重点总结-试题总结-期末考试必备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4.首关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10.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2.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1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6.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与药物反复作用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有染色体介导。 二、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8.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哌替啶)、_异丙嗪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9.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①_治疗虹膜睫状体炎;②扩瞳作眼底检查。对眼的影响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1.毛果芸香碱用于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_虹膜与晶状体粘连_ 。对眼的影响有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16.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23.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②_兴奋呼吸中枢 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 37.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40.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抗高血压_、_抗心绞痛_和_抗心律失常__。 44.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镇痛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5.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 和_急慢性心衰_。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型心绞痛。 51.四环素对_绿脓__杆菌、_伤寒杆菌、_结核__杆菌无效。 三、简答题: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⑴对眼的影响: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 降低眼内压: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易于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循环。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厚,屈光度增加,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二)临床应用: 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②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 ③口腔干燥(口服)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